大学“毕业典礼”的时代变迁
空前绝后的毕业典礼,我们的未来由我们自己创造
![空前绝后的毕业典礼,我们的未来由我们自己创造](https://img.taocdn.com/s3/m/e6e65f3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9.png)
空前绝后的毕业典礼,我们的未来由我们自己创造
这一次的毕业典礼不同于以往,它仿佛是一场空前绝后的盛会,把所有学子们鼓舞起来,让我们展望未来,勇敢地面对挑战,勇往直前,我们的未来由我们自己创造。
今天,我们这些毕业生在这里集聚,回顾着过去,展望着未来,这是一场难以置信的毕业典礼,把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记忆,从比赛到友谊,从失败到成功,都汇聚在一起,成为我们一生的珍贵财富。
在毕业典礼上,我们听到了前辈们的励志演说,他们以真诚的话语,谆谆教诲,告诉我们,未来由自己去创造,要坚定信心,勇敢追求理想,以求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要用最美的青春去做最大的梦想,绽放出人生的辉煌。
毕业典礼的结束,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踏上了我们自己的人生旅程,在这条旅程上,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每一个挑战,勇敢地去拥抱每一次变化,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去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毕业之后,我们要把我们从校园中学习到的知识,将它们融入到我们的实践中去,用心去思考,用脚去走,让我们的未来由我们自己去创造,而不是依赖别人。
未来是由我们自己去创造,我们要有勇气去探索,不断挑战自我,不断突破自我,在社会中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有礼貌,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有担当,有担当的人,带着勇气去拥抱未来,让我们的未来由我们自己去创造。
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福毕业生们,愿你们在前进的路上,一路顺风,一路春风,愿你们在未来的旅程中,勇往直前,勇敢地去拥抱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如何看待大学毕业典礼之变
![如何看待大学毕业典礼之变](https://img.taocdn.com/s3/m/82fd7c7d48d7c1c708a145b0.png)
如何看待大学毕业典礼之变作者:刘志江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2015年第04期讨论话题近年来,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在发生着变化。
有的典礼上,学生们不再身着以西方元素为主的学位服,而是穿汉服,行汉礼,校长的讲话中使用了不少古汉语,如“更校名,庆甲子,攻科研,承故庠之传统,书新序之华章”,渗透着浓郁的古风;还有的典礼上,学生身穿印有班级二维码的毕业衫参加典礼,校长的讲话中不乏时尚的语言:“你们总是活跃在时事热点的最前沿,吐槽着…PH2.5大气污染‟,讨论着…路边老人该不该扶‟,怀念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祭奠着…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如何看待大学毕业典礼之变呢?学生讨论老师:对大学毕业典礼之变,同学们怎么看?周紫怡:现在我们身边的西方元素,似乎已快要超越了本土元素,文化上亦是如此。
人们对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重视,已远远超过了一些中国传统佳节。
喜欢国学的人少了,更多的人更爱看欧美电影或是日本动漫。
我想,大学把西化的毕业典礼变得传统而有中国味,也是帮助国学回归大众视野的一种尝试吧。
汉服同样很美,古语富有韵味,这么做有何不可呢?我认为这样的方式是极好的!戴心:毕业典礼上,有学校着汉服、习汉俗,对中华文明致敬,也有学校走在时代的前沿,与热点齐肩。
二者之中,我倾向于后者的热烈与现实。
历史太长,而人生又太短。
何不对千年之前投以一个崇敬的手势,而把我们当今的时代留在心中。
文明的积淀值得回味,但当下更值得把握。
王赛:听了周紫怡和戴心的话,我更同意周紫怡的观点。
大学生穿古服、诵古诗的做法可能是想向先贤致敬,去效仿他们,感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涵。
大学生是青年的代表,这无疑代表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古韵思维的觉醒。
同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很赞同古韵思维的觉醒。
我认为毕业典礼上的表现并非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去体验千百年来人们的衣着、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并有所传承。
比起社会中所倡导的“传承文化经典”这样的口号,青年人无疑在用行动承担这一切。
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稿--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强国梦
![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稿--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强国梦](https://img.taocdn.com/s3/m/2050c39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4.png)
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强国梦[演讲题目]: "科技强国,知识改变命运"亲爱的毕业生们,尊敬的校领导,尊贵的来宾,大家好!我站在这里,作为一名即将离开母校的毕业生,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激动和感慨。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我自己的故事,一个关于科技强国和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
记得我刚刚入学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走向何方,我只是一个对未来充满迷茫和困惑的年轻人。
然而,随着我在大学里一步步前进,我逐渐认识到,科技的力量和知识的力量,将会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愈发加快。
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地攀登,探索未知的领域。
而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因为只有知识和科技,才能让我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我们所在的大学,是我们成长的重要阶段。
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母校赋予我们的是一种能力,一种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能力。
这种能力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帮助我们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科技强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梦想,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我们要把握时代的机遇,积极投身科研,挖掘知识的宝藏,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用知识去改变我们的生活,实现我们的价值。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母校的祝福,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让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用科技的力量,去强国富民;用知识的力量,去改变我们的命运。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话来结束我的演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知识则是我们驾驭未来的关键。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坚信,只有我们牢牢地掌握知识和科技,才能在这个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现在,我们即将踏出校门,走向社会。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的使命——用科技强国,用知识改变命运。
作文近几年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发生着变化
![作文近几年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发生着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fe2d8320029bd64783e2cc5.png)
作文近几年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发生着变化近几年,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发生着变化。
有的典礼上,学生不再身着以西方元素为主的学位服,而是穿汉服、行汉礼,校长的讲话中使用了不少古语,如“更校名,庆甲子,攻科研,承故庠之传统,书新序之华章”等话语,渗透着浓郁的古风。
还有的典礼上,学生身穿印有班级二维码的毕业衫参加典礼,校长的讲话中不乏时尚的语言:“你们总是活跃在时事热点的最前沿,吐槽着‘PM2.5大气污染’,讨论着‘路边老人该不该扶’,怀念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祭奠着‘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又到了CTBU一年一度最幸福的日子。
苍翠的南山又一次敲响了年度悠扬的钟声,涟漪的翠湖又一次照映出明媚的倒影,姹紫嫣红的校园又一次打印出舒心的笑容。
2014届的同学们,欢呼雀跃吧,“你们的爸妈再也不用担心你们的学习了”,因为你们毕业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在迎合的时代我们需要坚守近几年,大学毕业店里的形式和花样层出不穷,屡屡见诸于新闻。
许多“江苏师范大学们”尊崇复古,把毕业典礼布置得像古代学堂;也有许多“吉林大学们”校长的致辞十分新潮,各类网络词汇加之其中,赢得一片叫好。
或许有人觉得这两种大学做法并不相同,可我认为本质却是一样,以毕业典礼上的花哨形式迎合当今潮流。
“江苏师范大学们”以复古迎合“尊重传统风”,“吉林大学们”以新潮词汇迎合“时尚潮流风”。
千万所大学在迎合,以层出不穷的方式,换来的是新闻热点和知名度,是更多大学的竞相追逐。
可这个时代的这些大学,理应培养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的大学,真的需要迎合么?那年那日那时,那位脾气古怪的老学究背手而行,后面的一众学生对他指指点点一通耻笑,原因是在那个新思潮涌动,推崇“不留辫剪短发”的时代,那位学究竟还留着小辫子。
在耻笑中那位学究转过身,拿着自己的辫子义正言辞:“我的辫子长在脑后,诸公的辫子,长在心头。
”他叫辜鸿铭,是北大有名的学者之一。
当代校园民俗
![当代校园民俗](https://img.taocdn.com/s3/m/5cc7fb2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7.png)
当代校园民俗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校园民俗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当代校园民俗已经不同于过去,它们更加多样化、丰富化,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当代校园民俗。
二、节庆活动1. 毕业典礼毕业典礼是每个大学生最期待的一件事情,它标志着自己即将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涯,迎来新的人生阶段。
毕业典礼通常包括庄重的校长致辞、颁发毕业证书、合影留念等环节。
此外,在毕业典礼上还会有各种精彩的表演节目,如歌舞表演、乐器演奏等。
2. 校庆活动校庆活动是每个大学都会举办的盛大庆典,以纪念学校成立周年为主题。
在这个特殊时刻,全体师生员工都会参与到各种有趣的活动中来,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
此外,在校庆期间还会举办各种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以展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成就。
三、社团活动1. 学术类社团学术类社团是大学生最为重视的社团之一,它们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这些社团通常会组织各种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
2. 文艺类社团文艺类社团是大学生最为喜爱的社团之一,它们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这些社团通常会组织各种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活动,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风采。
3. 体育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是大学生最为积极参与的社团之一,它们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这些社团通常会组织各种运动比赛、健身训练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校园文化1. 校园音乐校园音乐是当代大学生最为热爱的文化形式之一,它包括了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类型。
在校园里,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合唱团、乐器演奏等活动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热情。
2. 校园戏剧校园戏剧是当代大学生最为重视的文化形式之一,它既可以是传统戏剧,也可以是现代话剧。
在校园里,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话剧社、表演艺术协会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创作水平。
3. 校园美术校园美术是当代大学生最为欣赏的文化形式之一,它包括了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类型。
作文近几年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发生着变化_毕业典礼发言稿_
![作文近几年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发生着变化_毕业典礼发言稿_](https://img.taocdn.com/s3/m/9957fd0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6.png)
作文近几年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发生着变化大学毕业典礼上已经不是单单的学士服了,如今发生了很大改变。
有什么改变?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近几年,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发生着变化,欢迎阅读。
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毕业典礼栏目!近几年,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发生着变化。
有的典礼上,学生不再身着以西方元素为主的学位服,而是穿汉服、行汉礼,校长的讲话中使用了不少古语,如“更校名,庆甲子,攻科研,承故庠之传统,书新序之华章”等话语,渗透着浓郁的古风。
还有的典礼上,学生身穿印有班级二维码的毕业衫参加典礼,校长的讲话中不乏时尚的语言:“你们总是活跃在时事热点的最前沿,吐槽着‘PM2.5大气污染’,讨论着‘路边老人该不该扶’,怀念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祭奠着‘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迎合的时代我们需要坚守近几年,大学毕业店里的形式和花样层出不穷,屡屡见诸于新闻。
许多“江苏师范大学们”尊崇复古,把毕业典礼布置得像古代学堂;也有许多“吉林大学们”校长的致辞十分新潮,各类网络词汇加之其中,赢得一片叫好。
或许有人觉得这两种大学做法并不相同,可我认为本质却是一样,以毕业典礼上的花哨形式迎合当今潮流。
“江苏师范大学们”以复古迎合“尊重传统风”,“吉林大学们”以新潮词汇迎合“时尚潮流风”。
千万所大学在迎合,以层出不穷的方式,换来的是新闻热点和知名度,是更多大学的竞相追逐。
可这个时代的这些大学,理应培养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的大学,真的需要迎合么?那年那日那时,那位脾气古怪的老学究背手而行,后面的一众学生对他指指点点一通耻笑,原因是在那个新思潮涌动,推崇“不留辫剪短发”的时代,那位学究竟还留着小辫子。
在耻笑中那位学究转过身,拿着自己的辫子义正言辞:“我的辫子长在脑后,诸公的辫子,长在心头。
”他叫辜鸿铭,是北大有名的学者之一。
那些学生剪短了的发和“长在心头”的辫子,就仿佛今天大学迎合潮流注重形式的毕业典礼,和浮躁浅薄的本质的对立。
毕业典礼是什么,不过是持续不了一天的象征的仪式,不管是迎合复古还是迎合新潮,也仅仅只是给本就浮躁的当今大学生加上了一层错误的引导。
毕业生毕业典礼的庄严与离别的心酸
![毕业生毕业典礼的庄严与离别的心酸](https://img.taocdn.com/s3/m/f2916b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6.png)
毕业生毕业典礼的庄严与离别的心酸毕业,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毕业典礼,作为大学生们结束学业、告别校园的仪式,不仅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也蕴含着离别的心酸。
在这一天,学生们或许会感叹光阴荏苒,也或许会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无论怎样,这些情感都交织在毕业典礼的每一个环节中。
一、典礼的准备为了保证毕业典礼的顺利进行,学校和学生会在庄重的典礼序列之中进行精心的准备。
与此同时,学生们也会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并投入到庆祝和庆贺的筹备中去。
典礼前的准备往往紧张而繁忙,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毕业典礼更加庄严隆重。
二、庄严的仪式毕业典礼是学生们结束学业的象征,所以无论从仪式感上还是从举行的程序上,都需要体现出其庄严性。
学生们身穿整齐的学士服,骄傲地戴上学士帽,整齐地列队集合,朝着典礼场地迈进。
在庄严的乐曲声中,他们步入会场,接受毕业证书。
校长或代表教职员工会致辞,对毕业生表示祝贺和勉励。
毕业典礼还会有特殊的环节,例如毕业生代表发言、文艺表演等,以增加典礼的庄重感和吸引力。
三、离别的心酸庄严的典礼背后,隐藏着毕业生们的离别之痛。
大学校园里的点点滴滴,与教授和同学间的深厚情谊,都将在毕业后不再重现。
毕业典礼是离别的开始,拥有的青春岁月和美好回忆也逐渐变成过去。
离别之际,毕业生们情绪复杂,既有对学校、老师和朋友的怀念,也有面对未来社会压力和未知挑战的忧虑。
四、展望未来然而,即使离别心酸,也不能阻挡毕业生们对未来的期待。
毕业典礼是一个告别的仪式,也是一个新生活的起点。
在庄重而庄严的典礼中,毕业生们对即将踏上的人生道路充满信心和勇气。
无论将来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都带着宝贵的知识和珍贵的经历,迈向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五、毕业典礼的意义毕业典礼不仅是学生们告别校园的结束仪式,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中的里程碑。
典礼中的庄严和离别的心酸都是对过去时光的纪念和对未来前程的期待。
在这一天,毕业生们在含泪告别的同时,也胸怀梦想与期望。
而这份珍贵的经历和感悟,将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指引他们勇往直前、拼搏奋斗的旅程。
毕业典礼告别学生时代迎接人生新篇章
![毕业典礼告别学生时代迎接人生新篇章](https://img.taocdn.com/s3/m/378f1e7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7.png)
毕业典礼告别学生时代迎接人生新篇章毕业典礼,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一个特殊而庄重的时刻。
在这个仪式上,学生们将正式告别他们在校园里度过的岁月,迎接着人生的新篇章。
这个仪式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回想起在校园里的日子,无数个早晨从宿舍迈出的步伐,无数个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姿态,无数个奔跑在操场上的汗水,都化作记忆中那一抹温暖的光。
毕业典礼,是我们送别学生时代的仪式,也是我们与青春告别的时刻。
在这个典礼上,我们穿上整齐的礼服,佩戴着红领带,用庄重而严肃的仪式宣告着一个重要的成就——我们完成了大学学业。
这些年来,我们付出了无数个白天和黑夜,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压力,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着知识和成长。
如今,我们终于看到了收获的果实,我们终于跨过了学术的门槛。
然而,毕业典礼只是一个结束,一个奋斗的终点,而不是我们人生的终点。
迎接着我们的是更广阔的天地,是一个新的征程。
这时候,我们需要梳理思绪,悄然离别学生时代的轻狂与懵懂,迈向更成熟和稳重的未来。
人生的新篇章,意味着面临着无尽的可能性与未知。
或许,我们会面对就业的压力,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或许,我们会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或许,我们会远离熟悉的土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无论何种选择,都需要我们保持初心,不忘初衷。
毕业典礼上,我的心情有些复杂。
一方面,我对离别校园的友情和青春岁月感到惋惜。
毕业后,我们将各自奔向人生的不同道路,相聚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然而,另一方面,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这个世界很大,我想要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去实现更多的梦想。
迎接人生的新篇章,并不容易。
跳出学生时代的舒适区,踏出一个个艰难的第一步,需要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
而这个过程,也许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但我相信,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帮助我们前行的人们,我们会不断成长,我们会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所以,毕业典礼告别学生时代,迎接人生的新篇章,不仅仅是一个结束,更是一个新的开始。
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稿
![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517d5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3.png)
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参加我校2019届毕业典礼。
在这个充满激动和感动的时刻,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你们一同度过这个难忘的时刻。
这一刻,不仅仅是我们大学四年的收获,也是我们迈向未来的新起点。
因此,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自强不息,砥砺前行。
自强不息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既淳朴又伟大的品质。
它是成功的基础和人生的信条,同时也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自强不息的意义在于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抵御困难和挫折,勇于面对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挑战。
如今,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未来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塑造,要在飞速变化的时代中保持敏感和警觉。
为此,我们需要以自强不息为信条,砥砺前行。
那么,如何实现自强不息和砥砺前行呢?我们要始终保持好学的态度。
学习是知识储备的来源,也是不断提高自信的重要途径。
要从学习中体会快乐,将学习作为一种永不停息的事业。
不断读书、扩充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即使已经获得了学位证书,也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意识。
我们要保持开拓和创新的精神。
开拓是一种勇气,是向前进的能力,能让自己做出更大更好的事情。
创新是时代的魔力,具有非凡的推动力量,不断创新与发明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我们不仅要拥有道理,更要懂得灵活运用,以求开拓创新思维,创造新局面。
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意志。
这是自强不息和砥砺前行的核心要素。
信念能够让我们克服困难,保持理想和信心。
意志是作为信念的完成工具,具有很大作用。
坚强的意志能够使我们在中道泥泞、风雨交加的时候,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我们要坚持自主发展的路线,保持独立自主的思想和意识。
要勇往直前,在面对各种困难、挫折和诱惑时保持诚实的态度和操作。
要坚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命道路,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顺应时代的趋势,为未来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请允许我向我们母校、老师、家人、同学、朋友表达由衷的感激。
毕业生告别学生时代迈向社会
![毕业生告别学生时代迈向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f0e042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9.png)
毕业生告别学生时代迈向社会学生时代是每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阶段,而毕业生正是经历过这一段时光,即将踏入社会的新一批人。
毕业生告别学生时代,迈向社会,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即将面对更大的挑战,也意味着他们将开始追寻自己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成长的历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每个毕业生都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和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
在学校里,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学科知识,还包括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等社交技能。
这些经历和收获将为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的挑战毕业生告别学生时代,正式踏入社会后,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就业。
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对于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目标。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和专业技能,才能够脱颖而出。
此外,社会生活的琐碎和复杂也是毕业生需要面对的挑战,他们需要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这些挑战将考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三、实现自我价值进入社会意味着毕业生将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学生时代,他们主要是接受教育,积累知识;而在社会上,他们需要将所学所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工作实践,毕业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不断学习和成长。
同时,他们还可以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并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毕业生会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四、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告别学生时代,迈向社会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迎接新挑战和机遇的时刻。
在这个阶段,毕业生将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抉择。
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或进修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也可以选择直接就业,踏入职场,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需要勇气和决心去面对挑战,并抓住机遇。
毕业生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环境,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学毕业典礼由来及演讲稿范文
![大学毕业典礼由来及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c1bcf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8.png)
大学毕业典礼是大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标志着学生们即将结束为期四年或以上的学习生涯,正式进入社会。
本文将对大学毕业典礼的由来及演讲稿范文进行介绍与分析。
一、大学毕业典礼的由来大学毕业典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时期,最早的典礼出现于11世纪的英国,主要是为了表彰在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才。
随着现代大学的兴起,毕业典礼也成为了学生们大学生涯的高潮,同时也是学校官方向学生授予学位、证书、荣誉奖励的场合。
二、毕业典礼的意义(一)纪念毕业典礼是学生们大学生涯的总结,也是学生们智慧和努力的结晶。
参加毕业典礼可以让学生充分回顾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人生经历,同时也能够纪念这段美好经历,为未来的人生进一步奠定基础。
(二)告别毕业典礼也象征着学生们的告别,告别四年的学校、老师、同学和生活。
这个时候,学生和老师都要面对自己的新生活,告别以前的一切,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三)启示毕业典礼是一个提醒我们,即将面临新的生活阶段,并且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选择来做出最好的决定。
三、毕业演讲稿范文演讲步骤:(一)开始(二)致辞(三)表彰(四)展望(五)结论下面是一篇毕业演讲稿范文:尊敬的校长,尊敬的教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学校的毕业典礼,这标志着我们从一个学生蜕变成为成年人,正式踏上实现我们人生目标的路程。
在这里,我要向您表示感谢,感谢我们的母校给我们提供的平台和机会,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和同学。
在新的篇章中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巩固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不断深化自己的思考。
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我们将要为社会作出贡献。
我们要努力工作,为自己的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要努力让他人的生活更好。
最后,我想祝愿每一个毕业生成功迈入新的旅程,为了我们的梦想一路奔跑。
也希望未来的你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不断努力打造自己的成功故事,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以最好的方式照顾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和幸福。
以不变的初心迎接变革的时代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在2017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以不变的初心迎接变革的时代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在2017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https://img.taocdn.com/s3/m/b1e8f718e87101f69e3195c9.png)
以不变的初心迎接变革的时代——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在2017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7届毕业典礼。
首先,让我们对所有即将走出学校大门的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对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同学们的老师、家人、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今天也是学校的招生咨询会和校园开放日,学校在一号楼前设大屏幕直播毕业典礼,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们和新鲜的“准华工人”将和同学们一一起分享毕业的快乐。
毕业了,同学们考虑最多的一定是就业、是工作。
3年前的今天,特斯拉公司在推特和微博上发布招聘信息,寻找“那些从未存在过的人”,他们迫切地想招聘这个世界上闻所未闻的从业者,比如超级充电方案研究员、产品交付体验师、家用充电专员,等等。
而今天,这些从未存在过的的职位已经是行业领域里成熟的职业了。
同学们,创造一个从未存在过的职位,寻找一个从未存在过的人,每天都在这个世界上演。
因为,我们今天和未来几十年要面对的时代——很可能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变革时代。
首先,世界正在兴起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无论人们持什么态度,全球化趋势和力量终究无法抵挡,国际社会正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世界新科技革命助力全球化深入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席卷全球,无人机、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日趋成熟……其次,中国在新一轮全球化中表现最亮眼。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产业转型深入推进,“中国制造”正在变成“中国创造”;全球最便捷的移动支付、网络购物、高铁出行、共享单车等,是同学们身边的变化。
而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更特别关注到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重大突破。
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诞生,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太空“合体”,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5G技术和产业引领全球等等,等等。
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称,中国正努力重现历史辉煌,在科技创新上“重回世界之巅”。
毕业典礼规矩的由来
![毕业典礼规矩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cc32abf15022aaea998f0faa.png)
毕业典礼规矩的由来作者:庆历来源:《小演奏家》2017年第08期毕业季为什么要穿黑色礼服?不同学位的礼服之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毕业典礼上要将学士帽上的流苏从右拨到左?当我们在庄重的毕业典礼上严格地执行一整套规范时,也许并不了解这些来自西方的传统其实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而要追寻它们的缘由,就要循着欧洲大学教育发展的轨迹,前往中世纪一探究竟。
葡萄酒盛宴——最早的毕业典礼十二世纪,随着基督教的发展,被西罗马帝国扼杀的教育机构以修道院和教区学校的形式再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在这些机构里履行教育职责的教师们在意大利被称为“Doctor”,也就是现在的“博士”一词,而在巴黎则被称为“Master”,也就是现在的“硕士”一词。
随着学校的发展,“博士”和“硕士”也日益增加,各个地方的教师和学生开始组织起了自己的行会,这些行会被称作“University”,即现在的“大学”一词,后来“大学”就成了各教育中心的共同称谓。
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洛尼亚地区建起了中世纪最早的两所大学——波洛尼亚大学和萨莱尔诺大学,随后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学校也纷纷出现。
在这些早期大学里,学生们和现在一样被编成班级在教室听课,但没有考试,只有对于那些想要成为教师的学生,学校才会组织资格考试。
而考试合格的学生们就可以穿上僧侣的长袍去参加为他们庆功的葡萄酒盛宴,这就是毕业典礼仪式的雏形。
不过这并不是学术生涯的结束,要想成为教师,还得再经过两到三年的刻苦学习,最后还有一次严格的大考在等着他们。
僧袍的黑色长袍——毕业礼服的前身中世纪时期,欧洲人多穿着长袍,并以材质和颜色来区别不同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而早期大学的学者们身为传教士,为了体现自己的身份,都穿着僧侣的黑色长袍和头巾。
后来,这种黑色长袍和头巾的搭配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大学礼服,除了毕业典礼,其他重大庆典也要穿着。
十五世纪,头巾成了饰物,而帽子开始流行,进而产生了学校礼帽。
最初的礼帽是硕士学位符号的象征,有好几种不同的形状,比如圆形、方形,还有一种在帽子中央设计一簇装饰物,现在礼帽上的流苏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古代学生毕业的仪式
![古代学生毕业的仪式](https://img.taocdn.com/s3/m/8f5fa6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f.png)
古代学生毕业的仪式
古代学生的毕业仪式与现代的大学毕业典礼相比可能略有不同,以下是可能存在的一些古代学生毕业仪式的特点:
1. 明代科举制度:在明代的中国,学生毕业后通常要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学生需要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合格者可以晋升官员。
这可视为一种毕业仪式,代表学生完成学业的阶段。
2. 拜师仪式:在古代中国,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还需要拜师求学或从事实践工作。
拜师仪式是学生拜师的庄重场合,往往有家长和师傅见证。
这个仪式代表学生进入下一个学习或工作阶段。
3. 宴会和庆祝:在古代,学生毕业后往往会举办宴会,邀请亲友共同庆祝。
在这个宴会上,学生会向亲友展示他们取得的学术成就,并准备一些文艺节目来表演。
宴会上还可能有特别的礼物或奖品,以示对学生努力的赞赏。
4. 传授智慧和寄语:在毕业典礼上,师傅或学长们会传授智慧和经验,并给学生们一些寄语和祝福。
他们可能会分享一些人生经验和行业内的见解,鼓励学生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努力奋斗。
5. 颁发证书:与现代学位证书类似,古代学生在毕业仪式上可能会被授予一份证书,以表彰他们的学业成就。
这个证书可能由校长、教授或其他学院的重要人物颁发。
尽管古代学生毕业仪式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它们仍然代表了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时刻,并为他们的未来道路带来了祝愿和庆祝。
毕业典礼拨穗
![毕业典礼拨穗](https://img.taocdn.com/s3/m/d3852e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1.png)
毕业典礼拨穗毕业典礼的意义对于每个学子来说,毕业典礼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这个仪式标志着他们完成了学业,并准备踏入新的人生阶段。
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拨穗仪式。
拨穗仪式的起源拨穗仪式作为毕业典礼的一部分,起源于美国的高校传统。
19世纪末的美国,拨穗仪式成为毕业典礼上的重要环节。
拨穗是指将学生的学士帽上的穗子转移位置,从一侧挪到另一侧。
拨穗的象征意义拨穗仪式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
拨穗的动作代表着学生从学生身份转变为毕业生身份。
穗子的位置变动也象征着学生已经完成了学业,取得了学位。
这个仪式标志着学生正式成为大学的毕业生,为他们迎接人生新篇章的开始。
拨穗仪式的程序拨穗仪式通常在毕业典礼的最后进行。
学校的校长或者重要嘉宾会宣布仪式开始。
此时,学生们身着学士服,戴着学士帽,等待着校长或者代表的指示。
校长或者代表会发出指令,要求学生们同时进行拨穗动作。
在指令下达后,学生们纷纷将学士帽上的穗子从右边拨到左边,以示完成学业的意味。
拨穗仪式的庄重与激动拨穗仪式不仅仅是一种仪式行为,更是一种庄重和激动的体验。
在学校的庄严氛围中,学生们用手轻轻拨动穗子的动作,体现了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和感激之情。
同时,这个仪式也意味着他们即将离开学校,踏入社会。
毕业生们的脸上充满了激动和期待的神情,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美好。
拨穗仪式的记录与瞬间拨穗仪式往往是毕业典礼上最受关注和记录的瞬间之一。
学校会邀请摄影师或者摄像团队将这一仪式完整记录下来,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学生们也会自己拍摄拨穗的瞬间,以纪念这个特殊的时刻。
这些照片和视频成为他们毕业的永恒回忆。
非传统方式的拨穗仪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学校也开始创新拨穗仪式。
有些学校在拨穗仪式上加入了其他元素,例如传递接力棒或者火炬,代表毕业生将学校的力量传递给下一届学生。
还有些学校在拨穗仪式上加入了音乐表演或者舞蹈等节目,以增添仪式的庄重和活力。
总结对于每位毕业生来说,拨穗仪式是毕业典礼上重要的一刻。
中外大学毕业典礼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启示
![中外大学毕业典礼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7d11ce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3.png)
第3期2020年5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3May2020[收稿日期]2020-01-31[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JGY20190045);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思政专项一般项目(项目编号:DGYSZ2019-03);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思政专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DGYSZ2018-03)。
[作者简介]吴晓红(1977-),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博士,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姚亮亮(1986-),男,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外大学毕业典礼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启示吴晓红,姚亮亮(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 要]毕业典礼是学校仪典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学校和毕业生建立感情关系的重要渠道。
国内外大学间文化差异巨大,其毕业典礼亦各具特色。
我国高校越来越关注毕业生,重视毕业典礼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大学毕业典礼之长处,进一步优化我国高校毕业典礼的形式和内容,为毕业生举办一场富有教育价值的毕业典礼,积极传播大学文化和精神,让毕业典礼成为价值观教育的最佳平台。
[关键词]大学毕业典礼;教育价值;形式和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3-0034-05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0 03 006近年来,大学毕业典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全国各大高校精心组织,力求将毕业典礼打造成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盛典,使之成为毕业生大学学习生活中最重大的仪式。
毕业典礼所承载的感恩荣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接受高校相应培养层次教育的最后一堂课。
我们需要考察国外著名大学毕业典礼的实现形式,释放毕业典礼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教育、爱校教育、感恩教育、价值观教育、激励教育等重要价值,结合高校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状,精心设计谋划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期待、富含教育意蕴的毕业典礼,对积极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大学毕业典礼教师演讲稿
![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大学毕业典礼教师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74e22a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6.png)
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大学毕业典礼教师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大学毕业典礼。
在这个充满喜悦和感慨的日子里,我作为一名教师,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能够站在这里,与你们共同分享这份成长的喜悦。
首先,请允许我向所有毕业生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四年的大学生活,你们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磨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难忘的经历。
你们的成长和进步,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最为欣慰和骄傲的事情。
回首过去,我想起了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记得当初,你们带着好奇和憧憬踏入了大学校园,开始了这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
在课堂上,你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在课外活动中,你们热情参与,展现才华,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每一次的团队合作,每一次的志愿服务,都留下了你们青春的印记和奋斗的足迹。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你们的成长和变化。
你们变得更加成熟、自信和独立,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与人相处和合作。
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品质,将成为你们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
当然,成长的过程中也充满了挫折和困惑。
也许,你们曾因为失败而感到沮丧,因为迷茫而感到无助。
但是,正是这些经历,让你们更加坚强和勇敢。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你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己。
展望未来,你们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珍惜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让生命因为奋斗而更加精彩。
在此,我想给你们分享几点建议,希望对你们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第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第三,要学会与人相处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第四,要勇于承担责任和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唐代学子的毕业业会
![唐代学子的毕业业会](https://img.taocdn.com/s3/m/73a6e8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d.png)
唐代学子的毕业业会
摘要:
一、唐代学子的毕业典礼
1.毕业典礼的意义
2.唐代毕业典礼的举行
3.唐代毕业典礼的参与者
4.唐代毕业典礼的仪式
正文:
唐代学子的毕业典礼,是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标志着学子们学业的完成和人生新阶段的开始。
在唐代,毕业典礼的举行是极为庄重的。
一般由学堂的主管官员主持,邀请学堂的全体师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参加。
毕业典礼一般在学堂的讲堂内举行,也有可能在学校的操场上进行。
唐代毕业典礼的参与者主要有学堂的主管官员、教师、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
学堂的主管官员负责主持典礼,教师负责评价学生的学业,学生则是典礼的主角,而学生的家长则负责观礼。
在唐代,毕业典礼的仪式主要包括宣读学生的毕业论文、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颁发毕业证书等。
在典礼上,学生需要穿着正式的毕业礼服,行拜师礼,表示对教师的感激和尊敬。
总的来说,唐代学子的毕业典礼既是对学生学业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学生新人生阶段的祝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毕业典礼”的时代变迁第一篇:大学“毕业典礼”的时代变迁大学“毕业典礼”的时代变迁又是一年毕业季。
毕业典礼这个最盛大的离别仪式在所有大学连番上演。
舞台上,领导、嘉宾、学生……人人都是主角;舞台下,拼创意、拼排场……处处都可以让大家津津乐道。
而当一切都落幕时,典礼能否成为一首久唱不衰的青春之歌,与毕业生携手向远?这是个值得拉直的“问号”。
——编者■通讯员张运13世纪初,法国巴黎大学首创学位制度,学位分博士、硕士和学士三个等级,并设计出统一规范的学位服,现代意义的毕业典礼方显雏形。
而直到19世纪末现代大学才传入中国,古代中国没有毕业典礼,在家长制的社会结构下,家庭教育被人们推崇,所谓的毕业,就是成人之礼——冠礼。
作为与现代大学一起的“舶来品”,毕业典礼在民国时受到高度重视。
据民国初年一份毕业典礼手册记载:读经、祈福、演讲、毕业留影……基本沿袭了西方的形式。
1927年,刚刚回国的胡适在中西女塾毕业典礼上做了一个关于女性解放的演讲,引起教育界的轩然大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责任与奉献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担当,毕业典礼的主题也自然离不开责任与奉献。
1965年的毕业典礼上,扬州大学的老一届毕业生金兆森听取了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向大学生发出的“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号召而努力工作大半生,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如今也已经白发苍苍。
就在今年,在离休不离岗并坚守11年后,老人终于完成了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珍惜与渴求国家从动荡中走出不久,社会一片欣欣向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毕业典礼的关键词是中规中矩,甚至有些高校都没有毕业典礼。
“整个中国就像个重新学习的孩子,拘谨而渴求。
毕业典礼上,一张站姿传统的黑白照是这代人的集体记忆。
”文革后第一批通过高考考入大学的张鹤平回忆说,“那时候的大学生是国之骄子,没有现在的就业压力,但普遍比现在的年轻人更懂得珍惜与学习。
即便毕业,也是一副舍我其谁的凝重感。
”新世纪的前十五载:我的青春我做主“我们希望在自己的毕业典礼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观众变为主角。
”扬州大学水能学院毕业典礼的学生“设计师”、学生会主席张誉翰如是说。
事实也是这样,近5年来,国内高校的毕业典礼,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汉式加冠礼、民国复古风、红地毯舞会、赠送毕业戒指……毕业典礼上的元素融汇中外、贯穿古今,90后用自己的特立独行绘制着属于自己的毕业符号。
毕业典礼瞬间即永恒■通讯员陈森青廖梅杰杨海特邹平辉周炜“同学们,请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为新体育馆日夜赶工的工人。
”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的现场,当年届87岁的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先生向2048名应届毕业生发出这样的倡议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已经是李嘉诚先生第14次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作精彩演讲。
回顾李先生的历年讲演稿,主题深刻、含义隽永、富于启迪。
那么一场约定俗成的毕业典礼,到底该上演什么样故事?学子到底又期待怎样的毕业表达?个性都在为典礼“打拼”在浙江大学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一段由学生担纲制作的视频——《感谢您从我生命中走过》激起全场的情感共鸣。
给学生上公共通识课的微积分老师“矿爷”、保安大叔、图书管理员、校车司机等校园人物在视频中出现时,潮水般的欢呼声一浪接着一浪。
这个夏天,为了办出个性特色的毕业典礼,各高校都是蛮“拼”的,从拼毕业创意,到拼现场布置,再到拼典礼氛围,拼嘉宾致辞,拼“最后一课”,大家都想在这场毕业大秀中占据一席之地。
汕头大学历来都是国内高校毕业典礼的潮流引领者。
为了今年的这场典礼,学校加班加点建成新体育馆,终于在活动前夕交付使用。
来自世界顶尖水平的360度环播视频投影技术成为典礼上的华彩乐章。
除此之外,作为毕业生的“最后一课”,校长致辞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不少人甚至认为,校长讲话可以看出这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思路。
从今年校长致辞中可以听出,时代、梦想、担当、创新等词汇都是高频词汇。
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毕业致辞中,近20次提及“创新”的字眼。
“这与国家大力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是相契合的。
”扬州大学应届毕业生杨梅表示。
越来越多的高校明白,毕业典礼是师生共同重温责任、感悟大学文化和精神的最后一课。
“今天你以汕大为荣,明天汕大必以你为荣。
”李嘉诚以这句朴实简洁的话结束了今年的讲演,这也是所有大学想说的话。
争论“最后一课”成为“秀场”华中科技大学曾经的毕业典礼上,时任校长李培根的一句经典演说词—“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开创了大学校长的新语境,而由于“根叔”在致辞中引用大量网络流行语,被学生称为史上“最接地气”的校长。
但“地气”也不能接得毫无章法。
某高校校长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大飚“网络语言”,从“打酱油”到“神马都是浮云”再到“挖掘机技术哪家强”,甚至于引用“然并卵”这样的大尺度网语,引得全场师生哄堂大笑。
“校长本来是个很严肃的学者,突然冒出这样的‘时髦’语言,直接让我受不了,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该校一名毕业生在微博上如此评价。
“校长,您能跟我一起做加油的手势为少数群体打气吗?”在中山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身披彩虹旗,毕业生万青宣布出柜,她在现场也得到了校长的拥抱和同学的鼓励。
网络上,支持和反对声争论不休的同时,不乏有网友对学校的包容和开放点赞。
“劝学太严肃,祝贺太一般,勉励太空洞。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原平认为离校前夕的毕业生是“不可理喻”的。
旁人认为很好笑的举动,在他们则很正常,理解他们此刻的心境。
不劝解,不打扰,也不嘲笑,默默地走开,就是对毕业生最好的尊重。
然而,如何真正将毕业典礼“交给”学生,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我希望毕业典礼是一场红毯酒会,大家盛装出席,没有冗长的讲话,没有空洞的说教。
而是能平等地和老师甚至校长举杯、嬉笑、祝福,并许下十年之后的承诺。
”湖南科技大学向师生征集毕业典礼的“金点子”,毕业生的创意五花八门。
“在这个崇尚自由与多元的时代,要满足大部分毕业生的诉求,并不容易。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崔益军表示。
回归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对浙江师范大学毕业生周晓娟来说,今年的毕业典礼让她永久难忘。
这位从小失去右手的女大学生身残志坚、刻苦好学,曾被评为浙江省十佳大学生。
“那天上台前,我一直担心校长像其他人一样习惯性地伸出右手握手。
没想到轮到我时,校长很自然地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我的左手,这个简单的握手却让我深深感受到母校的温暖,我爱我的大学。
”周晓娟说。
类似的感动细节在如今的毕业典礼上经常出现。
大部分高校的毕业典礼已从“几千人开大会,几个人领证”的“大而全”回归到“给每个毕业生合影、拨穗”的“精而细”,“毕业生唱主角”正成为这种回归的最直接表现。
这种回归还表现在毕业典礼邀请的嘉宾上。
在汕大的典礼现场,一位女士手捧着鲜花坐在看台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她是特地从几千公里之外的东北赶来分享女儿的喜悦。
环顾四周,可以发现,不仅主席台上学术“大咖”比领导多,而且看台上观众也以观礼的家长、嘉宾居多——毕业典礼的舞台真正属于毕业生及其亲友与师长。
“亲情、爱情、师生情等元素出现在毕业典礼上,更容易激起师生情感共鸣。
”西南石油大学校长赵金洲表示。
循着这样的价值主线,近几年,毕业典礼的舞台上出现了宿管阿姨、保安大叔甚至于毕业生妻子和孩子的可爱身影。
与回归朴实人性相比,回归育人价值让毕业典礼显得更有力量。
近年来,“校友卡”也成为毕业典礼上的流行礼物。
“今后能继续回母校享受舌尖上的美食”、“又可以静静地呆在图书馆阅览室看窗外的风景了”。
浙江师大的校友卡受到了毕业生的大力点赞。
“其实仪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大学文化,我们不需要‘喧闹’而浮躁的秀场。
毕业典礼应该体现大学的独特精神,应当回归兼容并蓄的文化本真。
”北华大学校长李延忠说。
毕业典礼·微调查■通讯员张运毕业典礼是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毕业典礼是人生新篇的首页序言,“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面向扬州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师生开展问卷调研,共收到371份有效问卷。
71%与8000:校长去哪儿了除了开学和毕业典礼,学生们见过几次校长?调研结果显示:71%以上的毕业生4年见到校长的次数少于5次。
近20%的学生4年间从未见过校长。
有网友留言:“开学和毕业典礼上的远眺,竟是我与校长今生最初和最后的一撇。
”不少受访者表示毕业典礼给人的感觉是“草草收场”,一些高校更是为了节省领导的时间,将全校性的毕业典礼瘦身成了学生代表参加的微型毕业典礼。
88%与73%:传统与革新大学毕业典礼应包含什么元素?88%以上的师生认为传统的学位授予与师生发言不可或缺。
但是超74%的师生认为应该缩减师生致辞的时间。
其中受访者普遍认为,传统的典礼形式单一,表演和象征意义偏多,颇似一个官方会议,毕业典礼应增加内涵和趣味性。
而汉服毕业礼、赠送毕业戒指等新颖的创意也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追捧。
82%与12.5%:典礼的意义超过82%的受访者认为毕业典礼应秉承它的教育意义,不少受访者期待学生能成为典礼的主人。
65%以上观点认为毕业现场应该是幸福温馨的,只有12.5%的受访者认为毕业典礼应该是一场狂欢秀。
有超过73%的受访者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受邀出席自己的毕业典礼。
门卫大叔、食堂阿姨和外卖小哥。
我希望这些陪伴我们大学四年,普通但又至关重要的人能被邀出席我们的典礼。
他们是高校“隐形人”,理应得到我们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礼敬和感恩。
毕业典礼·关键词■通讯员李阳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典礼总是五彩缤纷,热闹非凡。
毕业典礼有着永恒的主题,也少不了时代的烙印。
本期整理出近几年毕业典礼上多次出现的关键词,从中可窥中国高校毕业典礼之特色。
关键词一:校长致辞如果把毕业典礼比作盛大宴席,那么校长致辞就是一道主菜。
为了让这道菜色香味俱全,大学校长们使出浑身解数,拼风格、拼词藻、拼创意。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时任校长李培根的一句经典演说词“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开创了大学校长的新语境。
从责任、担当到梦想、感恩,再到创新、创业,校长演讲稿彰显着时代的特点,更让毕业生难以忘怀。
关键词二:神秘嘉宾自2010年起,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每年都会邀请一位嘉宾参加毕业典礼,吴敬琏、柳传志、理查德·莱文(耶鲁大学校长)、马云等名人都曾经受邀出席。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草根人物也站上了毕业典礼的主席台。
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工被请上主席台讲述“大白鹅”的故事;不久前,华中科技大学将博士毕业生的妻子请上了舞台……无论是社会名流还是草根阶层,彼时,他们都是毕业典礼上的耀眼明星。
关键词三:授位仪式拨流苏,发证,握手,合影……近十年来,这是扬州大学学位授予仪式及毕业典礼上的“规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