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前言

紫外线灯是一种有效的消毒物品,可以杀灭空气中或表面的病毒、细菌等,同时也有助于减少鼻炎、哮喘等过敏症状。为了更好地利用紫外线灯,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使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医院、办公室等场所紫外线灯的使用管理。

使用人员

使用紫外线灯应具备相关知识,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使用。

使用要求

1. 安全使用

1.1 紫外线灯要接触到人体和其他生物体时,一定要停止使用。

1.2 紫外线灯使用时禁止人员观看光源,避免眼睛因观看光源而受损。

1.3 当使用紫外线灯时,操作人员应该远离灯具,避免直接接触。

1.4 紫外线灯可以在通风良好的室外使用,如果在室内使用,应注意房间保持通风。

2. 使用时间

2.1 每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否则会产生不必要的人体伤害。

2.2 紫外线灯使用频率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一般建议每周使用一至两次。

3. 照射目标

3.1 紫外线灯照射区域应当尽可能避免人员经过,避免造成人员照射。

3.2 紫外线灯的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照射时间,选择不同的照射距离,以避免产生太强的反冲光。

4. 灯具选择

4.1 紫外线灯要使用质量可靠的产品,并具有相关认证标志。

4.2 使用紫外线灯要选择适用的灯具,避免使用错误的灯具。

5. 储存与维护

5.1 紫外线灯不使用时,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5.2 紫外线灯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当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使用禁忌

禁止在以下环境下使用紫外线灯:

1.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

2.在通风不好的地方使用。

3.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环境下使用。

4.在有重金属或其他有害成分的环境下使用。

注意事项

1.使用紫外线灯时,应当穿好防护服、防护眼镜等工作装备。

2.使用紫外线灯时,应将使用设备关闭或等待设备升温之后进行使用。

3.使用紫外线灯时,应尽量将照射目标与人员、动物等物品隔开,以避

免不必要的损害。

4.使用紫外线灯时,应避免拆卸、改变灯具工作方式等不当操作。

总结

本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紫外线灯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约束,旨在保障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希望使用人员在遵守本管理制度的同时,注重安全使用、使用合理频率、选择适用灯具等,以确保紫外线灯的高效利用和长期有效。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篇一: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一、紫外线适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食堂的分餐间、二次更衣间和面点间必须安装紫外线灯。 二、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30分钟以上,灯管与地面距离为2米以内。 三、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四、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1—2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五、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好日常监测,包括消毒场所的名称、灯管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六、要做好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对新管在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监测,强度不得小于100μW/m2;在使用中的灯管应每半年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不得小于70μW/m2,并均要做好记录。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七、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八、学校总务处定期检查使用登记情况。购买紫外线灯管要到正规医疗器械商店去购买。 篇二:33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当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应清洁、充分暴露,表面粗糙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并且要两面照射;对水的消毒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 4、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1—2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5、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好日常监测,包括消毒场所(或物品)的名称、灯管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6、做好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对新管在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监测,强度不得小于100μW/m2;在使用中的灯管应每半年(4月份、10月份)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不得小于 70μW/m2,并均要做好记录。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7、紫外线消毒,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8、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篇三: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1

紫外线灯消毒制度及使用须知

紫外线灯消毒制度及使用须知 一、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二、使用: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μW/㎝2。 三、使用方法:空气消毒每次照射1小时,每日2次;终末床单位消毒每次照射30分钟。累计使用时间不能超过1000小时。 四、监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放置在距紫外线灯管1m处测定,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分钟,并按指示卡的颜色判断照射强度。新管在安装后立即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使用中的灯管在达到700小时监测,以后每月监测一次。 五、监测结果判定:新灯管,不低于90μW/㎝2为合格;使用中灯管不低于70μW/㎝2为合格。 六、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射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使用须知 1、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应保持灯管的表面清洁,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4、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新灯管的辐射照度符合GB19258要求,使用中紫外线灯辐射照度≥70uw/c㎡为合格;30W高强度紫外线灯的辐射照度≥180uw/c㎡为合格。 5、用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有新灯管的强度降低到≥70uw/c㎡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管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紫外线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6、每次使用紫外线消毒,更换灯管应按规定在《紫外线使用管理登记本》进行记录,监测指示卡监测后应贴于登记本。 7、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检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化学卡置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灯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成程度的淡紫色)。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8、结果判定:30W新灯管,不低于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旧灯管不低于70 uW/cm2为合格。

紫外线灯管使用管理制度

紫外线灯管使用管理制度 一、紫外线灯管管理 1、建立紫外线登记本(一管一累计时间),记录灯管使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灯管监测结果等情况。 2、灯管累计照射时间超过1000小时且强度≤70 vw/㎝2应立即更换,将新灯管合格证粘贴于紫外线灯登记本上,注明更换日期,并签字确认。新灯管使用前必须进行紫外线强度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紫外线灯管强度启用前监测1次,每季度监测1次,灯管使用累计时间>1000小时且强度≥70 vw/㎝2应每月监测1次,每次均需将监测结果记录在紫外线登记本上,并在紫外线监测指示卡注明监测时间及强度,并粘贴于紫外线监测登记本上。 4、感染管理科每月抽查部分科室紫外线辐照强度。 5、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平均米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根据灯管强度及所杀灭病原微生物而定,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预热时间7分钟除外)。 6、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当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7、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8、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周用75%乙醇棉球擦拭1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周围有被污染的危险因素时应增加擦拭次数。 二、监测方法 1、测定前打开紫外线灯管5分钟,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分钟。 2、照射后卡片纸中央的紫外线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判断紫外线福照强度。 3、30 W新灯管的照射强度≥90 vw/㎝2,使用中灯管的照射强度≥70 vw/㎝2为合格。

紫外线灯使用规定

紫外线灯使用规定 紫外线灯的消毒使用制度 一、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时,悬挂于空中,离地面2—2.5m。一般 每10—15?面积安装紫外线灯管一支,消毒时间30分钟。二、紫外线灯用于污染表面消毒时,一般距物体表面1m以内,照射 时间30分钟,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1.5m。 三、保持灯管表面干净,保证消毒效果,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 除去灰尘与污垢,并在记录本上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 污时应随时擦拭。 四、每支灯管,都有使用记录,记录每日使用时间、记录人,紫外线 灯管一般寿命1000小时,每半年监测辐射强度一次,低于70uw/c ?时应更换,并有记录。 五、消毒时室内应清洁、干燥、无灰尘或水雾,室温在20—40?.消 毒效果更好。 六、紫外线灯消毒时,仅限于表面性消毒,对无菌程度严格的手术室、 治疗室、无菌间等,除每天紫外线照射外,均应配合化学消毒剂 消毒。 七、勿直视紫外线光源,眼睛及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会造成灼伤、 红斑、紫外线眼炎等,应做好预防工作。 八、使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人不得在室内。 九、院感科定期检查使用登记情况 紫外线灯使用规定

31、室内空气消毒:要求每m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灯管距离地面小于2m。 2、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1米,应使用照射表面受到 2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杀细菌芽孢时应达到 100000UW.s/cm)。 3、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在记录本上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4、使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人不得在室内。 5、用作空气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 00于20C或高于40C,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6、每支灯管,都有使用记录,记录每日使用时间、记录人,每半年测定辐 射强度一次,并有记录。 7、紫外线强度计至少一年标定一次。每次标定后应在紫外线使用记录本上标明标定时、单位,如果挽灯管后应在灯管记录本上注明更换时间。 8、消毒结果监测: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专用仪器探头置于被检紫外 2线灯下垂直距离1m的中央处,待仪表稳定后即读数记录。新灯?100UW/cm为合 2格,使用中?70UW/cm为合格。 9、院感科定期检查使用登记情况 紫外线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紫外线对人、动物的眼睛、皮肤有损害,操作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必须在无人的条件下使用杀菌灯,(光照射不到人的身体)。杀菌后开窗通风5分钟以上。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最新版) 一、制定的目的 为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更好地发挥其消毒作用;并加强紫外线消毒灯的管理,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安全使用制度,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百合花幼儿园各班级、食堂、保健室及其他使用紫外线消毒场所。 三、管理内容与要求 1、紫外线灯消毒的适用范围及要求 紫外线灯消毒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品的表面消毒。 2、紫外线灯消毒的使用方法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应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时间从灯亮5分钟后开始计时,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详细记录消毒时间和消毒人。

(食堂熟食间每天紫外线灯消毒) 2)对每支紫外线灯建立使用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每次消毒时间、累计消毒时间、消毒人员姓名等。每支灭菌用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约为800小时,超过800小时后必须及时更换新灯管。 3)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保持清洁干燥。当室内温度低于20℃或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4)紫外线灯开关应有醒目标志,避免与日光灯开关相混淆。 3、紫外线灯消毒的注意事项。 1)紫外线灯照射表面应保持清洁,并每1-2周用酒精棉球(95%)擦拭一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无尘土、无油污。 2)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粘膜有一定刺激和损害。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时,必须关严门窗,人员全部退出,消毒时不对人直接照射,避免引起损伤。 3)消毒后关闭紫外线灯,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方可入室。 4、未按规定安全使用紫外线灯造成意外伤害者,依照情节轻重,

餐饮紫外线灯消毒制度

餐饮紫外线灯消毒制度 在餐饮行业中,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它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顾客的 健康。为了保障餐厅的卫生和安全,越来越多的餐厅开始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在进行餐饮紫外线灯消毒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从而有效的确保餐饮的安全。 紫外线灯的作用原理 紫外线灯是一种具有消毒作用的设备,它通过照射杀灭细菌和病毒,从而起到 消毒作用。紫外线灯主要有三种类型:UVA、UVB、UVC。UVA和UVB主要用于 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其消毒效果较弱。UVC紫外线灯是最常被使用的一种,其 波长为254nm,其消毒效果最好。 餐饮紫外线灯消毒制度 灯具的保养 为确保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餐厅需要定期进行紫外线灯的保养,包括灯具的 清理、更换等。灯具一般需要每年进行更换,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清洁。 操作及注意事项 在进行餐饮紫外线灯消毒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安全操作:在操作时需要戴上防护眼镜和口罩等安全防护设备,避免 紫外线对人体造成伤害。 2.时间控制:餐饮紫外线灯消毒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时 间太短不利于消毒,时间过长则会对食品造成伤害。 3.距离控制:对于不同种类的紫外线灯具,其使用距离和效果存在差异, 应根据餐饮场所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4.室内通风:紫外线灯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臭氧气体,应保持室内通 风,避免过量累积。 消毒的周期 对于餐饮场所而言,消毒的周期相当重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对消毒周 期的合理安排可以确保菌落的有效杀灭。具体周期可根据餐饮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

消毒的时机 餐饮场所的消毒时机,需要选择在人员流动性比较小的时候进行,避免对顾客造成影响。一般消毒的最佳时间是在营业时间结束后,或者在新鲜食材未进入场所前进行消毒。 检测及记录 为确保餐饮紫外线灯消毒效果,餐厅需要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和记录,对消毒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检测结果需要进行详细记录和登记,从而使得餐厅的消毒制度更加完善和有条不紊。 结论 紫外线灯在餐饮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要确保消毒效果,餐厅需要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通过对灯具保养、操作及注意事项、消毒周期、时机以及检测的相关规定,可以有效保证餐饮紫外线灯消毒制度的正常运作,并最终达到确保顾客的健康和食品的安全的目标。

学校紫外线灯使用指南

紫外线消毒灯在空气消毒方面有着很强的杀菌作用,广泛应用于学校、幼儿园、食堂配餐间等场所。为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现将有关指南制定如下: 学校和幼儿园必须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安装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的有关规定,规范配备和安装。中小学校教室、活动室等公共场所,无特殊需要,一般不装固定的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备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卫生消毒。 安装要求:紫外线消毒灯与照明灯开关必须分开设置,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将紫外线灯开关与照明灯开关并列排放。开关设置要离地 2 米以上,并加开关盒盖,在盒盖上要贴上醒目的警告标志,不能仅简单地写上“紫外线灯”字样。 各学校、幼儿园都要建立和健全紫外线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学校和幼儿园保健医生、保育员以及食堂有关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1、加强对紫外线灯的管理,要求建立紫外线使用登记本,记录每支紫外线灯管的开始使用日期,每天消毒时间。每周对灯管至少要进行一次的清洁工作。 2、加强对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操作。 3、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全园的消毒隔离制度。对于新安装的消毒设备,要制订出相应的规范的操作制度及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人 .

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使用方法: ( 1 )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 ) 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 30min 即可达到消毒合格。灯管距离工作地面小于 2m。 2) 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 30W紫外灯,在 1.0m 处的强度>70μW/cm2 )的数量为平均每 m3 不少于1.5W ,照射时间不少于 30min。 ( 2 ) 对物品表面的消毒: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具体要求: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 1 米,应使用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杀细菌芽孢时应达到 100000UW.s/cm2 )。 3、注意事项 (1)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 (3)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 使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人不得在室内。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 做好使用记录,每半年测定辐射强度一次,并有记录。

紫外线灯消毒管理规定

紫外线灯消毒管理规定 1、适用范围:紫外线消毒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消毒。 2、使用寿命: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辐射波长为253.7nm,寿命为由新灯辐照强度(≥100uw/cm2)降至70uw /cm2的时间,平均寿命应不低于1000小时,请使用达1000小时及时更换新灯。 3、安装标准: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米,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标准为每立方米≥1.5W,如需兼顾表面消毒时,灯管与被消毒物体表面距离不得超过1米。 4、注意事项: (1)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应关闭门窗,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每次照射时间为60分钟,气温低于20度或高于40度,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 (2)物表消毒:紫外线穿透力弱,亦不能照到被遮挡的阴暗处,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纸、布等物品两面均应受到照射,每次照射时间为60分钟。 (3)紫外线对人的眼睛、皮肤均有损害作用,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如因特殊需要在有人的情况下使用时,须使用低臭氧灯管,并采用反光板间接照射方式,照射一次不宜超过2小时。 (4)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95%酒精棉球或纱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污油等时,应随时擦拭。 5、监测管理: (1)新紫外线灯必须监测合格方可使用,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定于每年4月、10月进行(具体日期详见监测计划),监测情况及时记录于院感台账管理系统。 (2)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监测(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将结果记录于指示卡上。 (3)结果判定:新灯管辐照强度≥100u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uw /cm2为合格,当辐照强度降低到要求值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记录要求:建立《紫外线灯消毒记录本》,详细记录每根紫外线灯管的使用和监测情况。使用者每日做好紫外线消毒记录,照射时间记录为具体时间(例:13:00-14:00),累计时数达1000小时提醒更换新灯,监测使用的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黏贴于纪录本上,检查者每周检查记录情况并签名。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9年3月修订

紫外线消毒灯使用制度

春晖小学紫外线消毒灯使用制度 为加强我校紫外线灯的安全管理,规范紫外线灯的使用,请按照本制度执行。 一、建立和健全紫外线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紫外线消毒灯由专人负责保管和使用,责任和负责人为司国泉老师,使用人为关丽彬同志。 二、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开启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时间为60分钟/次/天。有疫情时,照射时间为60-120分钟。 三、紫外线灯必须在室内无人情况下使用,严禁室内有人时开启紫外线灯。 四、消毒前开启紫外线灯要关闭门窗,关闭紫外线灯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祛除房间内产生的臭氧。 五、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保证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六、使用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无尘,每周用95%酒精棉球或纱布擦拭一次,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七、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辐射强度 <70Μw/c㎡),应及时更换。合格紫外线灯使用寿命一般在1000小时左右。新使用的紫外线灯管可在一端标记启用日期和编号,做好使用记录,登记累计时间。 八、任何人未经校长批准,不准使用紫外线灯。 九、紫外线灯与照明灯开关必须分开设置,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将紫外 线灯开关与照明灯开关并列排放,紫外线灯的开关控制应有警示文字和标志。 十、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应架设专门的电路,由专人对紫外线灯的电源进行统 一控制,防止无关人员误开误用紫外线消毒灯。

十一、正在使用紫外线灯杀菌消毒时,应在场所外设有警示标志提醒他人不得进入和逗留。 十二、紫外线灯必须在晚上或节假日期间师生全部离校后方可进行消毒,消毒期间封闭空间,非消毒人员禁止进入。 十三、如发生安全事故,经查实后,当事人员负全责。 福州晋安区春晖外口小学 2014.5.2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