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只小猴子》教案
三只猴子教案大班教案6篇 《三只小猴子》教案
![三只猴子教案大班教案6篇 《三只小猴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3ec7a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c.png)
三只猴子教案大班教案6篇《三只小猴子》教案下面是收集的三只猴子教案大班教案6篇《三只小猴子》教案,供大家品鉴。
三只猴子教案大班教案1教学目标倾听教师的示范演唱,分辨各声部、感受多声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通过分辨、模仿学习,在合唱中坚持自己的声部,并初步体会与其他声部和谐合作的愉悦。
教学准备熟唱歌曲《三只猴子》的第一声部。
歌曲音乐;钢琴。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三只猴子》。
二、学习二声部衬词。
1、听音乐拍节奏。
师:”你们会不会把这首歌的节奏拍出来呢?”2、带领幼儿跟着乐曲拍手感知节奏型︱x x︱xx x︱。
3、尝试在︱x x︱xx x︱的节奏型中加入衬词:”别、跳、别跳、跳”,并跟着音乐节奏说唱衬词。
三、学习二声部演唱。
1、欣赏教师合作表演的二声部合唱《三只猴子》,发现二声部演唱的特点。
师:”今天,我和另外两个老师要为你们演唱《三只猴子》,请你们仔细听,在欣赏完后回答问题:我们三个人唱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里不一样?”2、学习二声部合唱。
(1)教师唱歌词,幼儿尝试配唱衬词。
师:”下面我和你们一起来唱这首歌,你们想演唱哪一声部?”要求:坚持自己的声部,不要把衬词唱丢。
(2)教师播放乐曲,幼儿加入二声部衬词。
要求:能跟上音乐的节奏,把衬词唱稳。
(3)幼儿分两个声部尝试合作演唱歌曲。
(小组长带领,交换声部)要求:把旋律拉高,衬词唱低,要学会控制音量,唱出两声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四、学习三声部合唱。
1、欣赏老师表演的三声部合唱。
师:”下面我们三位老师还要为你们表演合唱,请你们仔细听我们唱的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2、教师、幼儿、客人老师一起表演三声部合唱。
五、简单小结,自然结束。
三只猴子教案大班教案2设计意图:本次音乐活动是幼儿在熟悉歌曲《三只猴子》的基础上,尝试用多种声部演唱歌曲,也是我班幼儿第一次学习三种声部的演唱活动,因此本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创编节奏,根据歌词的大意添加歌词的旁白,为本次的多种声部演唱做准备,同时也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思维创造空间。
三只小猴子幼儿小班教案
![三只小猴子幼儿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99cf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f.png)
三只小猴子幼儿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小猴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小猴子的图片或玩具模型。
2. 有关小猴子的故事书籍。
3. 一些小猴子的手工材料,如纸板、颜料、毛线等。
4. 教学课件或图片。
三、教学过程。
1. 初识小猴子。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猴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幼儿了解小猴子是一种活泼好动的动物,它们喜欢在树上跳跃、摘水果吃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玩具模型展示小猴子的形态,让幼儿对小猴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聆听小猴子的故事。
教师向幼儿讲述有关小猴子的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小猴子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激发幼儿对小猴子的兴趣。
3. 制作小猴子手工。
教师准备好小猴子手工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小猴子的手工作品,如纸板剪纸小猴子、毛线编织小猴子等。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小猴子的形态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小猴子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猴子游戏,如模仿小猴子的动作、跳跃比赛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小猴子的活泼和灵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小结与展示。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邀请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小猴子手工作品,让幼儿在展示中分享彼此的成果,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小猴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小猴子游戏和手工制作,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强了他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有趣活动和故事,继续拓展幼儿对动物世界的认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三只猴子》教案三只猴子教案设计意图十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三只猴子》教案三只猴子教案设计意图十](https://img.taocdn.com/s3/m/7f488e4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e.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三只猴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三只猴子》的主要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故事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关爱家人,尊重长辈。
难点: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作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故事课件《三只猴子》、猴子头饰、大树模型、香蕉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布置成森林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猴子头饰,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猴子的特征。
(2)教师讲述故事《三只猴子》的简要情节,激发幼儿兴趣。
2.故事讲述(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三只猴子》。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如:故事里都有谁?他们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3.角色扮演(1)教师分发猴子头饰,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2)教师组织幼儿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和表情。
(3)教师邀请其他幼儿观看表演,并给予评价。
4.情境体验(1)教师出示大树模型和香蕉,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大树或香蕉,体验故事中的情境。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境表演,如:模仿猴子摘香蕉、荡秋千等。
5.创意延伸(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三只猴子,你会怎么帮助家人?(2)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导入(1)教师出示猴子头饰,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猴子的特征。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猴子长什么样吗?幼儿回答:猴子有长长的尾巴,毛茸茸的身体,小小的脸。
(2)教师讲述故事《三只猴子》的简要情节,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三只猴子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故事讲述(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三只猴子》。
师: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请你们认真听。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三只猴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三只猴子》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4292ba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06.png)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三只猴子》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三只猴子》,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三只猴子》。
2.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三只猴子》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2.教学歌曲(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三只猴子》,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2)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歌曲中的角色,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3)教师分段教唱歌曲,让幼儿逐渐熟悉并掌握歌曲。
3.音乐游戏(1)教师设计“猴子爬树”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2)教师设计“猴子抢果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猴子舞”表演,让幼儿在舞蹈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歌曲《三只猴子》非常感兴趣,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2.在音乐游戏中,幼儿能够很好地融入角色,遵守游戏规则,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4.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幼儿的关注和指导。
5.总的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五、教学建议1.针对不同幼儿的音乐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
2.教师应多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协作。
4.教师应加强对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小班歌曲三只小猴子教案
![小班歌曲三只小猴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7c1d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b.png)
小班歌曲三只小猴子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小猴子这种动物,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2. 通过歌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3. 通过歌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歌曲《三只小猴子》的歌词和曲调。
2. 学习动作和表情配合歌曲的节奏。
三、教学难点。
1. 学习歌曲的曲调和节奏。
2. 学习动作和表情的配合。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小猴子的图片、玩具或者视频资料。
2. 教师准备歌曲《三只小猴子》的音乐录音。
3. 教师准备相关的动作和表情示范。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小猴子。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玩具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小猴子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引导学生对小猴子产生兴趣。
2. 听歌曲,学习歌词和曲调。
教师播放歌曲《三只小猴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听歌。
然后教师可以分段教学歌词,让学生跟着教师学习歌词和曲调。
3. 学习动作和表情。
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设计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练习。
比如,当歌词中唱到“一只小猴子爬上树”,学生可以模仿小猴子爬树的动作;当歌词中唱到“一只小猴子摔了跤”,学生可以模仿小猴子摔倒的表情和动作。
4. 合作表演。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排练歌曲和动作表演。
每个小组可以在班级或者学校的活动中进行表演,展示他们学习歌曲和动作的成果。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一首有趣的歌曲,还了解和认识了小猴子这种动物,培养了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同时,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培养了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歌曲和动作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大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教案-2024鲜版
![大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教案-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891a6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5.png)
2024/3/28
10
03
音乐活动准备
2024/3/28
11
场地布置与设备准备
场地布置
根据活动主题和氛围营造需求, 布置场地,如设置背景板、悬挂 装饰物等。
座椅摆放
根据活动需要,合理摆放观众座 椅,方便观众观看和参与。
01
活动场地选择
选择宽敞、明亮、安全的室内或 室外场地,确保活动空间足够。
02
大班幼儿正处于对音乐和舞蹈等活动非常感兴 趣的阶段。
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表现 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024/3/28
4
活动目的0102 Nhomakorabea03
04
让幼儿熟悉歌曲《三只猴子》 的旋律和歌词。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 力。
通过舞蹈、表演等形式,锻炼 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协
作能力。
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的教育意 义,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行
2024/3/28
13
人员分工与合作安排
活动负责人
负责整体活动的规划、组织和协调,确保活动 顺利进行。
音乐教师
负责根据音乐节奏和主题,编排适合幼儿的舞 蹈动作,并进行现场指导。
2024/3/28
舞蹈教师
负责音乐素材的选择、编辑和播放,以及现场 的音乐教学和指导。
其他工作人员
如场地布置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等,根据各自 职责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6
02
歌曲《三只猴子》介绍
2024/3/28
7
歌曲来源及作者简介
2024/3/28
歌曲来源
这首歌曲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 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
作者简介
歌曲的作者是著名的儿童音乐家 XXX,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儿童歌 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律动精彩教案《三只猴子》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律动精彩教案《三只猴子》](https://img.taocdn.com/s3/m/657f48c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a.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律动精彩教案《三只猴子》教案背景: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熟悉并学会唱《三只猴子》这首歌曲。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三只猴子》2.相应的律动动作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氛围。
2.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见过猴子吗?猴子是怎样的?二、歌曲学习1.教师播放《三只猴子》的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逐句教唱,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3.分组练习,每组唱一句,再集体唱一遍。
三、律动动作学习1.教师示范《三只猴子》的律动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律动动作,注意节奏和动作的准确性。
3.分组练习,每组做一遍,再集体做一遍。
四、集体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表演,每组轮流唱一句,做一遍律动动作。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1.教师播放《三只猴子》的歌曲,让幼儿跟唱。
2.教师带领幼儿做一遍律动动作。
二、创编动作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新的律动动作。
2.幼儿分组讨论,每组创编一个动作。
3.各组展示创编的动作,集体评价。
三、集体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表演,每组轮流唱一句,做一遍律动动作。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律动的兴趣。
2.关注幼儿在歌曲学习和律动动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
3.通过集体表演,观察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二、创编动作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三只猴子》这首歌和律动,现在我想请大家动动脑筋,每个人都能变成小猴子,创编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动作,好不好呀?幼儿A:老师,我想让我的小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
教师:哇,这个想法太棒了!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小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呢?幼儿B:我可以把手臂伸开,像小猴子的手臂一样摇摆。
2023三只猴子教案含反思(精选11篇)
![2023三只猴子教案含反思(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956ff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0.png)
2023三只猴子教案含反思(精选11篇)三只猴子教案含反思篇1设计意图《三只猴子》是一首诙谐幽默的儿童歌曲,旋律简单,歌词有趣,通俗易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歌曲中表现了小猴子在床上蹦蹦跳跳摔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并以游戏贯穿其中,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
同时小猴子没有秩序的蹦跳,导致受伤去了医院,教育幼儿要懂得安全意识,。
本节课采用了听觉、视觉和参与的方式,让幼儿在反复的倾听中用动作表现歌曲。
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
3.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重点难点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歌曲音乐、歌曲内容相关图片若干节奏卡片活动过程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玩一玩。
不过呢,在玩游戏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听一听提问:歌曲里都有谁?2.倾听《三只猴子》音乐我们再来听一听歌曲里到底有几只猴子?它们发生了什么事?(三只猴子)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后来呢?(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么啦?(妈妈急的大声叫)叫它干嘛?(赶快下来别再跳)教师提问,幼儿根据问题回答,教师出示歌词图片并朗读这部分歌词,帮助幼儿清楚歌曲内容。
我们给这首歌曲取一个名字叫什么?(三只猴子)二.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孩子们,小猴子也真是啊,干嘛在床上跳?(好玩)是啊,床上可好玩了,可是小猴子就是不会跳,跳的头上都起包了。
提问:那怎样跳头上才不会起包呢?你们都想玩蹦蹦床的游戏吗?(想)老师知道有一个地方,在节奏游戏的王国里有好多不同的蹦蹦床,那我们今天就去那里玩一玩。
《三只猴子》教案(精选15篇)
![《三只猴子》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a448d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1.png)
《三只猴子》教案(精选15篇)《三只猴子》教案篇1设计意图:《三只猴子》是一首诙谐幽默的儿童歌曲,旋律简洁,歌词好玩,通俗易懂,深受小伴侣们的宠爱。
歌曲表现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系,三只猴子淘气可爱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自己,他们能从歌曲中找到自已生活中的影子,很容量引起情感共鸣。
本次活动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顽皮的小猴子为音乐素材,让孩子们依据图谱有节奏地仿照小猴子跳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体会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和逐步学唱歌曲。
同时教育孩子养成初步的平安意识,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
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心情,体验唱歌活动的乐趣。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3、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育幼儿感知节奏的力量。
4、进展幼儿的观看、分析力量、动手力量。
活动预备:歌曲音乐、歌曲内容相关图片、若干节奏卡片推举课件:《三只猴子》PPT课件活动过程:一﹑观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今日老师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是唱谁的?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有几只猴子?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后来怎么了?(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么啦?(妈妈急的大声叫)叫它干嘛?(赶快下来别再跳)老师依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关心幼儿清晰歌曲内容。
幼儿每说一个内容,老师就唱出这部分歌词,直到播放的内容全部用图片表示出来。
我们给这首歌取一个名字叫什么?二﹑节奏嬉戏,感知歌曲。
谈话:小伴侣们知道小猴在床上干什么?为什么猴子的头上会摔了一个包呢?怎样跳头上才不会起包呢?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小结:假如我们有节奏地跳,头上就不会摔包。
1、播放音乐一遍,幼儿站在原地,跟着节奏尝试跳。
2、刚才,我们是按自己的节奏随便跳,老师出示小卡片ⅹ,出示节奏︳ⅹ ⅹ ⅹ ⅹ︳要求幼儿根据每一句跳四下的方法跳一跳。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三只猴子》优秀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三只猴子》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474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c.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三只猴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猴子》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学会歌曲《三只猴子》,提高幼儿的歌唱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三只猴子》,理解歌曲寓意。
2.教学难点: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故事《三只猴子》动画视频。
2.音乐:歌曲《三只猴子》。
3.道具:猴子头饰、背景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播放歌曲《三只猴子》,引导幼儿说出歌曲名称。
2.老师简介歌曲《三只猴子》的故事情节。
(二)学习歌曲1.老师分段教唱歌曲《三只猴子》。
2.老师引导幼儿跟唱,纠正发音、节奏。
3.老师组织幼儿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角色扮演1.老师分发猴子头饰,讲解角色扮演的要求。
2.老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幼儿体验角色情感。
3.老师对角色扮演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四)游戏活动1.老师组织幼儿进行“猴子摘桃”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2.老师讲解游戏规则,确保游戏安全、顺利进行。
3.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并对优秀团队进行表扬。
2.老师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老师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歌曲《三只猴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歌曲,理解了歌曲寓意。
在角色扮演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游戏活动环节,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团队协作的乐趣,增强了团队意识。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在部分环节还需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更加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寓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2.在角色扮演环节,老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引导幼儿深入体验角色情感。
《三只小猴子》教案
![《三只小猴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3b57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9.png)
《三只小猴子》教案教案:《三只小猴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三只小猴子》这个故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汉字和表达方式,并提高听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读汉字和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汉字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教材《三只小猴子》、课件、黑板、素材图片、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进入教室后,向学生问好。
- 向学生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 引导学生回忆并讲述自己在动物园或农场看到的猴子的情景。
2. 故事导入(10分钟)- 向学生讲述《三只小猴子》故事的大概内容,并使用图片或手势辅助。
-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 这些猴子是什么颜色的?- 它们在干什么?- 你能看到猴子们的表情吗?它们看起来开心吗?为什么?- 请猜测一下,故事中的小猴子们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3. 阅读故事(15分钟)- 请学生跟随老师朗读故事,并观察故事中的汉字和词语。
- 形象地描述故事情节,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 向学生提问:- 故事中的小猴子叫什么名字?- 小猴子们有没有做一些调皮的事情?- 故事中的小猴子们最后有没有受到惩罚?4. 认读汉字(20分钟)- 将故事中出现的关键汉字在黑板上展示,并解释其意义。
- 引导学生读出汉字,并复习之前学过的相似汉字。
- 将汉字与图片或实物进行搭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 情境演绎(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组合角色并表演故事。
-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故事中的汉字和表达方式。
-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他们加入更多细节和情感表达。
6. 语言运用(15分钟)- 引导学生用一到两句话描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鼓励他们使用所学汉字和表达方式。
-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积极的反馈。
7. 总结(5分钟)- 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强调汉字的认读和使用。
幼儿园大班音乐《三只小猴子》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三只小猴子》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8bb53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04.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三只小猴子》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演唱歌曲《三只小猴子》,理解歌曲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3.通过歌曲,让幼儿学会关爱家人,懂得遵守规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三只小猴子》,理解歌曲含义。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三只小猴子》歌曲、图片、动画等。
2.道具:小猴子玩偶、小鼓、小铃铛等。
3.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小猴子玩偶,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猴子的特征,引发幼儿对歌曲的好奇心。
2.歌曲学习(1)教师播放《三只小猴子》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节奏和音准。
(3)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小猴子。
3.歌曲理解(1)教师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向幼儿讲解歌曲的含义。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歌曲中的三只小猴子为什么不能摘桃子?我们应该怎样关爱家人?4.歌曲表现(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代表歌曲中的一只小猴子。
(2)教师播放歌曲,每组按照节奏敲打小鼓、小铃铛等道具,表现歌曲的情感。
(3)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评价,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5.活动延伸(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邀请其他班级观看。
(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演唱歌曲,传递关爱。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三只小猴子》,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关爱家人,遵守规则。
2.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课后对幼儿进行歌曲演唱、节奏掌握、情感表现等方面的评价。
2.家长反馈幼儿在家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3.教师根据教学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三只小猴故事的教案中班
![三只小猴故事的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3130be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0.png)
三只小猴故事的教案中班教案名称,以三只小猴故事的教案。
一、故事背景。
《三只小猴》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三只小猴子在森林中遇到了困难,通过团结合作,最终克服了困难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还能够教育他们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理解《三只小猴》这个寓言故事。
2. 能够通过故事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 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三只小猴》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2. 教学难点,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们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实践。
四、教学准备。
1. 故事书《三只小猴》。
2. 三只小猴的图片。
3. 团队合作的奖励小礼物。
4. 小组讨论的问题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讲的故事《三只小猴》,并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
2. 故事讲解。
教师讲述《三只小猴》这个寓言故事,让学生们仔细听,并适当加入一些动作和表情,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故事讨论。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你们觉得三只小猴是怎么克服困难的?”“他们是怎样才能成功的?”等等,让学生们展开讨论。
4. 角色扮演。
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学生扮演三只小猴,其他学生扮演其他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5. 团队合作游戏。
教师设计一些团队合作游戏,例如“传球比赛”、“拔河比赛”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6. 小组讨论。
教师准备一些小组讨论的问题卡片,让学生们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回答问题,加深对团结合作的理解。
7. 总结。
教师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实践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的教学,学生们对《三只小猴》这个寓言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加深了对团结合作的认识。
手指操三只小猴子教案
![手指操三只小猴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48804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5.png)
手指操三只小猴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并熟练表演手指操《三只小猴子》。
2、通过手指操的练习,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提高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4、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幼儿能够准确跟随节奏做出手指操的动作。
(2)理解手指操所表达的故事内容,记住动作顺序。
2、教学难点(1)幼儿对手指动作的精细控制,如小猴子挠痒痒、摔跟头的动作表现。
(2)在快速的节奏中,保持动作的整齐和协调。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亲自示范手指操,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练习法:幼儿多次重复练习手指操,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3、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音乐《三只小猴子》。
2、相关的手指操视频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教师播放音乐《三只小猴子》,让幼儿倾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2)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刚才听到的歌曲里有谁呀?”引导幼儿回答“小猴子”。
2、学习手指操(1)教师展示手指操,边做边说:“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们一个好玩的手指操,叫做《三只小猴子》。
”(2)教师分步讲解并示范动作:第一句“三只小猴子,床上蹦蹦跳”:双手伸出三根手指,代表三只小猴子,然后双手放在胸前,手指一上一下地跳动,表示蹦蹦跳。
第二句“一只滚下来,头上撞个包”:右手的一根手指弯曲,表示一只小猴子滚下来,然后用左手轻轻摸一下右手的额头,表示头上撞个包。
第三句“妈妈急得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双手放在嘴边做呼喊状,然后双手左右摆动,表示叫小猴子别再跳。
第四句“两只小猴子,床上蹦蹦跳”:双手伸出两根手指,重复蹦蹦跳的动作。
第五句“一只滚下来,头上撞个包”:重复前面一只小猴子滚下来的动作。
第六句“妈妈急得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再次重复呼喊和摆手的动作。
第七句“最后一只小猴子,也在床上蹦”:双手伸出一根手指,做蹦的动作。
2024年《三只猴子》的中班教案通用
![2024年《三只猴子》的中班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4d796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4.png)
2024年《三只猴子》的中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材《幼儿启蒙数学》第四章第二节《有趣的数字》,详细内容为通过《三只猴子》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数字3,掌握简单的数量比较和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三只猴子》,认识和掌握数字3的写法和意义。
2. 培养幼儿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和加减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3的写法和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认识和掌握数字3,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数字卡片、故事书《三只猴子》、磁性白板、磁性数字。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数字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关注数字3。
提问:“故事中有几只猴子?它们在做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磁性白板展示数字3的写法和意义。
讲解数字3的加减运算,如1+2=3,31=2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数字3的写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进行数字3的加减运算练习,及时给予反馈。
4. 课堂活动(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水彩和数字贴纸创作数字3的画作。
引导幼儿进行数量比较,如比较三组不同数量的物品。
展示幼儿的画作,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三只猴子》2. 数字3的写法和意义3. 数字3的加减运算示例4. 课堂活动提示:用数字3创作画作,进行数量比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数字3创作一幅画作,并进行数量比较。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自由发挥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个别幼儿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寻找含有数字3的事物,进行分享和展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故事讲述与提问4. 例题讲解中数字3的写法与加减运算的传授5.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反馈6. 课堂活动的指导与评价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数字3的写法和加减运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
中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猴子优秀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猴子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d5af3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0a.png)
中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猴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三只小猴子》,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三只小猴子》,理解歌词含义。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表演动作。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三只小猴子》歌曲、歌词卡片。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可进行角色扮演。
3.教学辅助:猴子头饰、挂图、玩具猴子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玩具猴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猴子的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关于猴子的故事或经历。
(二)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三只小猴子》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曲。
3.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表演动作。
(三)角色扮演1.教师分发猴子头饰,邀请幼儿扮演歌曲中的角色。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注意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3.全班幼儿共同完成角色扮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游戏互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猴子抢桃”游戏,巩固歌曲内容。
2.游戏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歌曲节奏,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教学、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2.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掌握歌曲节奏和表演动作,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3.在游戏互动环节,教师关注到了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歌曲《三只小猴子》有了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演唱《三只小猴子》,增进亲子关系。
2.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猴子元素,营造愉快的音乐氛围。
3.活动拓展:组织幼儿进行“猴子运动会”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只小猴子教案
![三只小猴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614a4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4.png)
三只小猴子教案教案:三只小猴子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三只小猴子》的学习,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2. 让幼儿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故事《三只小猴子》的图片或幻灯片、小猴子面具、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幼儿伸展身体,做一些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摇动手臂、踮脚尖、旋转身体等,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2. 导入故事: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故事《三只小猴子》,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然后开始讲故事,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故事中来。
3. 反思与讨论:让幼儿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故事中有几只小猴子?”、“它们是怎么帮妈妈的?”等,激发幼儿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 角色扮演: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只小猴子的面具,让他们穿上并按照故事中的情节表演出来,可以加入一些动作和音效,增加趣味和参与度。
5. 成果展示:让幼儿依次上台表演,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可以播放适合的音乐为他们的表演增加一些气氛。
6. 小结与延伸:简单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幼儿将故事里的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延伸活动:1.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他们对小猴子的印象,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按照故事中的描述进行绘画。
2. 舞蹈活动:根据故事的情节,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参与其中,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表演能力。
3. 制作小猴子面具:让幼儿使用纸板、颜料和饰品等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小猴子的面具,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准备一些小道具和服装,让幼儿扮演小猴子和其他动物角色,在游戏中模拟小猴子帮助妈妈的情景。
评估与反馈: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准确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
2. 回顾教学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经验,帮助他们总结教学的收获和体会。
3.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三只小猴子教案
![三只小猴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512e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1.png)
三只小猴子教案三只小猴子教案在幼儿教育中,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有关三只小猴子的教案,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熟悉并理解童谣《三只小猴子》的歌词;2. 能够模仿教师的动作和发音,正确地朗读童谣;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4.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童谣《三只小猴子》的歌词,并熟悉歌词内容;2. 教师准备三只小猴子的图片或玩具;3. 教师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具,用于引导学生对小动物的讨论;4. 教师准备一些与小猴子相关的绘本,用于扩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用一只小猴子的图片或玩具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家知道猴子吗?猴子是什么样的动物?它们住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小猴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童谣《三只小猴子》教师将童谣《三只小猴子》的歌词展示给学生,并用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跟读。
教师可以分段教学,先教学第一段的歌词,然后再教学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歌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手势和动作配合歌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3. 练习朗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轮流朗读童谣。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例如提醒他们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以及呼应动作和手势。
通过小组朗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探究小猴子的生活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小猴子的图片或玩具,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它们住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技能?”通过这样的讨论,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5. 扩展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小猴子相关的绘本,例如《猴子爬树》、《调皮的小猴子》等。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只小猴子朗诵教案
![三只小猴子朗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8dea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6.png)
三只小猴子朗诵教案教案标题:三只小猴子朗诵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三只小猴子》这首儿歌。
2. 学生能够通过朗诵表达出儿歌的情感和节奏感。
3. 学生能够通过朗诵提高口语表达和语音语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诵《三只小猴子》这首儿歌。
2. 学生能够通过朗诵表达出儿歌的情感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 儿歌《三只小猴子》的歌词和音频。
2. 三只小猴子的图片或卡片。
3. 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播放《三只小猴子》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儿歌的内容和节奏感。
2. 教师出示三只小猴子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儿歌的主题。
讲解:1. 教师将歌词分段展示给学生,逐句解释并教授发音和语调。
2. 教师模仿朗诵《三只小猴子》,引导学生跟读并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
练习: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歌词。
2.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并讨论如何朗诵自己的部分。
3. 每个小组轮流朗诵自己的部分,并互相评价。
巩固:1. 教师组织全班一起朗诵整首《三只小猴子》。
2. 学生分角色朗诵,其中一部分学生朗诵三只小猴子的部分,其他学生朗诵其他角色的部分。
3. 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朗诵的效果,给予肯定和建议。
拓展:1. 学生可以尝试在朗诵过程中加入动作和表情,增强表演效果。
2. 学生可以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新的歌词,创作属于自己的版本。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朗诵过程中的发音准确性和语音语调的掌握程度。
2. 教师记录学生的表现,给予个别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里继续练习朗诵《三只小猴子》,并邀请家人一起参与。
2. 学生可以尝试在校内或社区的活动中表演《三只小猴子》,展示自己的朗诵能力。
注意事项:1. 教师要确保学生理解歌词的意思,避免机械地朗诵。
2. 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现个性,通过朗诵表达自己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三只小猴子》教案2023年《三只小猴子》教案1活动目标:1、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的前三段。
2、尝试分角色表演,体验并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大背景图一张,其中三只猴子可以跳动。
2、图片八张。
3、表演头饰:猴子三只、猴子妈妈一只。
4、地面上用自粘纸贴出床的轮廓。
5、医院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1、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引导幼儿观察大背景图,了解歌曲第一段的内容。
①你看到了什么?谁会在上面睡觉呢?它会爬树的、瘦瘦的、喜欢吃香蕉。
猴子到了床上会干什么呢?它是怎么跳的?个别:谁来学一学猴子的样子。
(表现出猴子的调皮)集体(站起来):我们一起来把猴子调皮的样子表现出来,比比哪只猴子最调皮。
引导孩子观察三只猴子衣服颜色的不同。
教师清唱: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③小猴子从床上掉下来,谁会来?看到小猴子摔在地上,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妈妈着急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谁来学一学。
(个别)看到床上还有两只猴子,她会说些什么呢?教师清唱:妈妈急得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
”集体(坐着学):我们一起来把妈妈的样子表现出来,看看谁最着急。
(2)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二、第三段。
2、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逐步出示图片。
你能和我一起把三只猴子发生的有趣事唱出来吗?唱的时候,你觉得哪句最难呢?化解难点:第二句十六分音符(2)边做手指游戏边演唱歌曲。
你想用小手玩“三只猴子”的游戏吗?情感处理:第一句高兴第二句痛苦第三句着急(3)边做动作边歌唱。
(4)教师清唱歌曲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第四段的氛围。
床上还有小猴子吗?猜猜她们去哪里了?这间活动室哪里可以当作医院呢?3、尝试分角色表演,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1)三名幼儿扮演小猴子,一名幼儿扮演猴子妈妈,教师与其余幼儿演唱歌曲。
表现出猴子的样子(调皮、但是表演时要懂得保护自己哦!),观察图片(颜色)的暗示,妈妈送小猴子进医院。
(2)幼儿分角色表演。
现在所有孩子都表演了,谁唱呢?(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唱。
)现在还是三只猴子吗?我们应该怎么唱?请你先想好,你想扮演穿什么颜色衣服的猴子,绿猴子第一个摔下去(黄衣服——红衣服)4、知道不能在床上跳,要学会保护自己。
(1)你们觉得歌曲里的这些猴子在床上跳着玩,安全吗?我们不要在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做个健康的乖宝宝。
5、结束活动。
我们都知道不能学歌曲里的“三只猴子”了,等一会你可以把这首歌唱给别的朋友听,别忘了告诉他,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哦!2023年《三只小猴子》教案2设计意图:《三只小猴子》是一首简单、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它表现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
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容易引起共鸣。
《纲要》中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越来越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都尽可能地在活动中创设条件,让孩子能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主想象、自主表达。
只要是幼儿感兴趣、能自发参与的,都是在自主学习。
在游戏中学习歌曲的过程,一定能让孩子们感到歌唱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1、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2、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或其他高的地方乱跳。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2、教师播放歌曲《三只小猴子》,师:要仔细听哦,这首歌是关于谁的?3、提问: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唱了谁的事?3只猴子怎么了?(追问:到底几只猴子?他们在干什么?)二、幼儿分段欣赏歌曲。
意图:尝试根据图示,初步跟唱歌词。
1、第一段:1)、教师根据幼儿回答一边出示ppt,一边演唱第一句: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2)、提问:接下去发生什么事了?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ppt,继续演唱第二句: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4)、提问:后面呢?谁来了?过渡语l:哦~猴妈妈来了,5)、播放ppt,师:妈妈急的大声叫,猴妈妈说什么了?6)、教师播放ppt,演唱第四句:赶快下来别再跳。
过渡语:这是歌曲第一段,那第二段又说了什么?2、第二段:1)、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ppt,并完整演唱第二段:两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妈妈急的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
3、第三段:1)、提问:第三段几只猴子了?他怎么了?2)、教师播放ppt,完整演唱第三段。
4、提问:刚刚一共唱了几段?5、师:这三段都是在讲谁呀?那你们觉得歌曲的名字应该叫?三、游戏导入:意图: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1、师:你们觉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很开心)那我们和小猴子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跳一跳好吗?2、请幼儿跟着音乐,自由跳跃。
3、师:我发现刚刚有几个小朋友跳的时候没有找准节奏,和小猴子一样乱跳的,所以头上也撞出个包来了,我们再试一次,这次我给你们一个节奏,请你们跟着我的节奏来试试好不好?4、教师出示节奏谱,说清规则:每一句请你们跳4下,也就是一拍跳一下。
我们来试试吧。
5、播放第一段音乐,幼儿跟着节奏谱跳动。
6、师:刚刚有几个小朋友头上又撞包了,因为他没跟着节奏跳。
其他小朋友都很棒的,和你的好朋友,give me five!7、师:不过我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歌曲的名字是?哦~是三只小猴子一起跳的,但刚刚你们都是一个人跳的,想到什么好办法了?(和2个好朋友一起跳)过渡语:真聪明!但是有难度的,刚刚我们是一个人跳,现在三个人一起跳了,你们还能跳整齐吗?跳不整齐头上又要长包了。
我们试试看?快,找好你的好朋友!8、教师播放音乐,三位幼儿一组,合作表演。
9、师:你们这么棒,那我要加大游戏难度了,我们这次要这样跳。
122023年《三只小猴子》教案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猴子》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看图谱的方法,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三只小猴》。
2、有初步安全意识,知道不能在床上乱跳。
活动准备:歌曲的音乐猴子图片自制歌曲的图谱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让幼儿欣赏音乐,引出主题二:基本部分1、师:请幼儿说一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幼儿:两只猴子2、老师出示猴子的图片,让幼儿观察(1)三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的大声叫,快快下来别再跳(2)两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的大声叫,快快下来别再跳(3)有一只猴子在床上跳,他的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的大声叫,快快下来别再跳3、放音乐,幼儿听音乐有节奏的跳4、出示音乐图谱,让幼儿跟着图谱有节奏的跳师:让幼儿分小组(三个一组),放音乐,有节奏的跳。
让幼儿用拍手的形式打节奏5、老师唱歌打节奏,让幼儿听节奏跳(唱一只猴子时,一个小朋友跳,两只猴子时,两个小朋友跳......)三:(1)让幼儿自己在桌子上摆出节奏谱(X __ X X......)放音乐幼儿跳,老师指导(2)老师打节奏,让幼儿分组表演四:猴子们头上起包了,让幼儿猜猜猴子们去哪啦?放音乐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道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们躺在医院不能动了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三只小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设计意图】偶然的机会看了《三只小猪》配乐动画片,感受颇深。
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笨拙可爱的人物形象及与故事情节发展紧紧相扣的跌宕起伏的配乐,令人捧腹。
极富音乐语言的乐曲让我在脑海里把小朋友们都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猪……【活动目标】1.通过韵律游戏,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通过创编搭建不同房子的动作,进一步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3.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录音机、《三只小猪》乐曲磁带,小猪头饰、小猪尾巴。
2.各种小猪神态图片,贴有点子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供幼儿游戏时用。
【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幼儿听音乐自然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三只小猪》1.老师: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声音?捕捉幼儿在听音乐中的情绪表现,试问幼儿感受到的情绪。
2.老师:你听到了小猪在干什么?三、观看情境表演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进行表演,表现出小猪盖房子时的情形。
1.老师:小朋友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老师:小猪是怎么盖房子的?你看到的小猪们发生了什么事?先是怎么样的,后来是怎么样的?3.和幼儿一起讲出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4.师:我们表演的小猪盖房子和平时的盖房子有什么不一样?(是和着音乐来盖的。
)四、尝试创编“盖房子”情景1.请幼儿创编盖稻草房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并注意体现出音乐的轻巧。
2.引导幼儿创编盖木头房子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和着节奏做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盖砖头房子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和着节奏做动作。
幼儿可用双手画圆的动作跟着节奏表现和泥的情景,当听到中间小猪的叫声时,可以做一些擦汗、蹭痒痒、休息的动作,也可让小猪们模仿抬水的动作,抬着和好的泥运到工地上准备盖房子用。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走的动作要跟着音乐的节奏。
当听到结束时小猪的叫声时,小朋友们可以重复做擦汗、蹭痒痒的动作,还可以将砖头摆好,做出边用抹灰板抹灰边放上砖头的动作,在音乐中充分体会盖房子的乐趣。
五、表演游戏请幼儿戴上猪头饰、夹上尾巴,照着镜子,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小猪。
1.请小朋友们先做猪大哥在三角形场地上盖稻草房(跟着音乐将报纸撕条成捆,盖稻草房子)。
音乐停后,大灰狼来了,将房子吹倒了,小朋友们跑到猪二哥的木棍房子里(圆形场地)。
2.再请小朋友们当猪二哥盖木房子(用报纸卷成筒状来盖木棍房子),要求小朋友在盖的时候动作上有些变化。
音乐停后,大灰狼来了,将房子又推倒了,小猪们跑到猪小弟盖的砖头房子里(方形场地)。
3.师:猪大哥怕麻烦,不想用力气,所以盖了稻草房,结果他的稻草房被吹倒了。
猪二哥也不想走太多的路去找更坚实的材料,他盖的木房子被大灰狼推倒了。
我们现在要学猪小弟盖砖房子了,找砖头要用很大的力气,还要走很远的路,我们怕不怕辛苦啊?怎么盖砖房子才不能被大灰狼推倒呢?(砖头和砖头要紧紧地相连,小猪们用胳膊做砖头,胳膊拉得紧紧的,非常有力,这样大灰狼就不会推倒了。
)听着音乐,猪小弟盖起了砖房子,砖房子很结实。
大灰狼来了又是踢又是推,可是怎么也推不开,怎么也踢不倒,就灰溜溜地走了,小猪们开心极了。
4.活动结束:小猪们盖房子累了,我们休息吧。
小猪们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睡去…【活动延伸】欣赏动画片:三只小猪。
幼儿做自由表演。
【设计评析】1.《三只小猪》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故事,《三只小猪》的音乐给孩子们展现的`就是故事的情节。
音乐节奏鲜明,诙谐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