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法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
三系育种的原理及应用
![三系育种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30df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9.png)
三系育种的原理及应用简介三系育种是一种重要的杂交育种方法,通过雄性不育系、恢复系和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来提高植物的遗传背景和性状表现。
本文将介绍三系育种的原理、应用以及在农业领域中的重要性。
三系育种的原理三系育种是基于雄性不育系(A系)、恢复系(B系)和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AB)的育种方法。
其中,A系是一种由雄性不育基因控制的不育系,B系是一种具有恢复雄性育性基因的恢复系,而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AB)则是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三系育种利用了A系和B系之间的遗传交互作用,通过A系的雄性不育特性和B系的恢复雄性育性特性,实现了种子不育和杂种受精能力的结合。
具体来说,A系通过具有特定的雄性不育基因,使其无法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花粉。
而B系则具有特定的恢复雄性育性基因,能够恢复A系的花粉育性。
当A系和B系进行亲本杂交后,产生的杂种AB则具有受精能力,并且继承了A系和B系的许多优良性状。
三系育种的应用作物育种三系育种在作物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利用不同的A系、B系和亲本的组合,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优良品种。
实际应用中,三系育种主要应用于水稻、玉米等作物的育种工作中。
1. 水稻育种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三系育种在水稻的育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适合水稻种植区域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并进行适当的亲本杂交,可以创造出具有丰产、高抗性和优良品质的新品种。
2. 玉米育种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三系育种在玉米的育种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不同的A系、B系和亲本杂交,可以创造出耐逆性强、丰产性好以及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同时,三系育种还可以加快玉米品种的育成速度,并提高育种成果的稳定性。
蔬菜育种三系育种在蔬菜育种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利用不同的A系、B系和亲本杂交,可以创造出耐病性强、产量高和口感好的蔬菜品种。
花卉育种在花卉育种中,三系育种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利用不同的A系、B系和亲本杂交,可以创造出花色鲜艳、花型优美以及耐逆性强的新品种。
育种学各论,考试重点
![育种学各论,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de905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f.png)
育种学各论,考试重点育种学各论水稻一、名词解释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花粉败育)的品系或者自交系——S(rr)保持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具有保持其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
恢复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正常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S(RR)。
两系法杂交水稻:由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恢复系培育成的杂交水稻称作两系法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恢复系三系杂交水稻:由三系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制备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制成杂交种水稻。
原生质体:是指没有细胞壁的、裸露的、具有生命力的原生质团。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每一个植株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再分化形成植株。
水稻三性:是指水稻的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
感温性:在光照长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提高,抽穗期相应提早的现象,称作水稻品种对温度的反应特性。
感光性:在温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光照长度的缩短,抽穗期相应提早,称为水稻品种对日长的反应特性,也称作感光性。
基本营养性:品种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其播种到出穗的日数表现出相对的稳定,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绿色超级稻:具有抗主要病虫害,水分、养分高效吸收和利用的优质高产水稻。
原位保存:在野生稻原始生态环境下,采用一定的设施,人为地就地保存和保护野生稻种资。
异位保存:将野生稻搬到新的地点进行种植保存的方式。
离体保存:采集种子和植株部分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保存种质。
垩白率:垩白粒占供试米粒数的百分比。
垩白大小:垩白投影面积占整个米粒投影面积的百分比。
垩白度:垩白率和垩白大小的乘积。
质核互作不育性:指的是雄性不育性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指由于受和基因的控制对温度和光照长度反应敏感,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出雄性不育特性的水稻植株。
水稻广亲和性:指一些中间型水稻材料,与籼稻和粳稻杂交,F1都能正常结实。
具有这种特性的品种,称为广亲和品种。
袁隆平三系及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法
![袁隆平三系及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fc3fed763231126fdb1112.png)
1. 三系杂交稻确定了有生产潜力的杂交组配后,利用传统的三系法生产杂交稻,需要持有三种材料,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三系法生产杂交稻示意图对于细胞质基因突变造成的胞质型雄性不育,不育系自身不能自交结实(花粉败育),因此不能传代,只有与保持系杂交(保持系有正常花粉),才能结出种子。
正因为不育系的不育特性是细胞质基因突变造成的,花粉基本不携带细胞质基因,细胞质基因常通过母本的胚珠传递给后代,所以即使保持系提供了正常花粉,胞质型不育系母本上结出的种子仍然是不育系。
保持系与不育系生出的仍然是不育系,这样的种子农民种了去长出的水稻仍然不育,是收不到粮食的。
只有恢复系与不育系杂交生出来的种子才是可育的,可以作为商品种子出售。
不育特性随母系遗传,保持系虽然自己有花粉是正常可育的,但是不含有育性恢复基因,不能恢复母系遗传下来的不育特性;恢复系正常可育并且含有育性恢复基因,育性恢复基因是核基因,随花粉遗传,但是能够回复细胞质基因突变产生的不育特性,杂交出来的种子F1是正常可育的。
不育系与保持系通常是姊妹系,也就是近等基因系,不同的基因是细胞质中控制育性的基因。
这样,不育系作母本与保持系作父本生出来的还是不育系,保持系自己结的种子还是保持系,恢复系自己结的种子还是恢复系,这就实现了种质资源的保存。
制种田中,恢复系与不育系种在一起,隔行种植,收获时只收不育系结的种子,就都是杂种F1了。
不育系的利用降低了人工去雄的生产成本,简化了制种难度,增加了制种量和制种速度,加速了杂交种子的推广。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WA是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导致花粉败育类型,属于孢子体雄性不育。
可以通过回交的方法保留细胞质基因组而交换核基因组,达到培育不育系的目的。
除CMS-WA外,我国水稻育种学家还创制出不同细胞质来源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
周开达先生等用西非品种冈比亚卡与朝阳1号、雅安早等杂交和回交,育成冈型不育系冈12朝阳1号A和冈22雅安早A;同时,周开达先生等从Dissi D52/37//矮脚南特群体中选出不育株,育成D型不育系意大利A。
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
![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05b6e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a.png)
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杂交育种是指不同种类的植物或动物进行人工交配,以产生具有理想性状的后代。
这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常被用来改善作物产量、品质、抗病虫害能力等。
杂交育种的步骤通常包括杂交目标确定、亲本选择、授粉、后代选择和稳定遗传。
下面将详细介绍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杂交目标确定杂交育种的第一步是确定杂交目标,即要改良的性状或特征。
这可能包括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改善抗病性、抗虫性或耐逆性等。
确定杂交目标非常重要,因为它将指导亲本的选择和后续的育种过程。
第二步:亲本选择在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一个亲本被称为母本(female parent),另一个亲本称为父本(male parent)。
母本和父本的选择应基于目标性状的表现、亲缘关系以及互补遗传效应等。
通常,选择具有优良特征的优势品种作为亲本,以确保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品质或性状。
第三步:授粉授粉是指将雄性花粉传递给雌性生殖器官的过程。
在植物中,授粉可以通过人工授粉或自然传粉来实现。
人工授粉需要仔细选取合适的花、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方法,并确保授粉的成功率。
授粉后,花将结成果实,其中包含了杂交的种子。
第四步:后代选择杂交后代的选择是杂交育种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大量后代中选择具有理想特征的个体,以作为下一代育种的亲本。
这通常通过对后代的性状进行评估和选择来实现。
选择的标准可能会根据目标性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通过田间观察、实验室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等方法来确定。
第五步:稳定遗传在杂交育种中,被选择的后代可能会具有一些杂合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为了稳定所选择的性状和品质,需要进行后续的自交或重复杂交。
通过连续选择和杂交,逐步稳定和提高所要求的性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优良品种。
除了上述的步骤外,杂交育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来支持和指导育种工作。
这可能涉及到开展试验田或温室试验、采集和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等。
通过不断改进杂交技术和加强后代选择,可以不断改良作物的品质和性状,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
最新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
![最新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660f28b5360cba1aa811dada.png)
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学号 094120311 姓名徐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 09应用生物教育B课程名称作物学通论教师及职称龙维彪开课学期 2012 至 2013 学年上学期填报时间 2012 年 12 月 20 日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生命科学学院 09级应用生物教育B 徐娟 094120311【摘要】三系杂交水稻是水稻育种和推广的一个巨大成就,所谓三系是:(1)雄性不育系。
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的发育退化或败育,不能自花授粉结实。
(2)保持系。
雌雄蕊发育正常,将其花粉授予雄性不育系的雌蕊,不仅可结成对种子,而且播种后仍可获得雄性不育植株。
(3)恢复系。
其花粉授予不育系的雌蕊,所产生的种子播种后,长成的植株又恢复了可育性杂交水稻就是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关键词】三系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1、三系法杂交稻的由来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代优于双亲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具体地讲,杂种F1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率、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诸方面比双亲优越。
杂种优势可分为超亲优势、平均优势和竞争优势。
人们常说的杂种优势利用通常是指利用作物的竞争优势。
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雌雄同花。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依靠雄性不育的特性,通过异花授粉的方式来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便是使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和雄性不育恢复系(R)来配制杂种一代。
由于这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需要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故称为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用此法培育的杂交水稻简称为三系法杂交稻。
2、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选育:选育水稻雄性不育系首先要获得能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株,其次是有能把雄性不育株的不育特性传递下去的保持材料,然后通过测交和连续成对回交,完成全部核置换之后就可育成三系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同型保持系。
(1)、雄性不育株的获得:获得原始的雄性不育株,可从大田自然群体中寻找或通过远缘杂交产生。
作物育种原理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原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02b8a62227916888586d76b.png)
绪论一、作物品种的概念: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特定栽培群体;具有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二、品种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①提高作物增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②改进农产品品质;③增强作物对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的抗耐性,保证稳产和优质;④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良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⑤利于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⑥扩大作物种植区域;第一章育种目标一、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高产、优质、稳产、生育期适当、适应机械化操作二、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①适应国民经济和生产发展的需要;②针对作物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依赖现有的种质资源;③与特定的生态环境及种植制度相适应;④落实到具体性状和指标;⑤用前瞻性和发展的眼光审视与中目标;第二章种质资源一、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1. 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2. 作物育种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取决于关键性种质资资源的发掘与利用;3. 种质资源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是实现新育种目标的前提;4. 种质资源是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二、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主要内容:1、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较高。
故又可称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性中心;2、作物起源中心可分为原生起源中心与次生起源中心;三、种质资源的类别按来源分类:1.本地种质资源(农家品种、改良品种);2.外地种质资源;3.野生种质资源;4.人工创造种质资源;四、种质资源的收集方法:考察收集,征集,交换、转引;五、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种植保存、储藏保存、离体保存、基因文库技术;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及其育种特点一、作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无性繁殖:营养体繁殖、无融合生殖;二、有性繁殖作物的主要授粉方式1、自花授粉定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
“三系杂交”辣椒制种技术
![“三系杂交”辣椒制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f8006770b1c59eef8c7b4c7.png)
传统的杂交制种 , 由于母本可 自 交结 实 。 如果 去雄不干净 。 极易产 生母本 自 交果 , 形成“ 假杂种” , 从而降低杂交种的纯度。而三系杂交 , 由于母 本为不育系 , 不能自 交 结实 . 在保证 隔离的情况下 可提高杂交 代 的纯度 。 2 . 3保证亲本不流失 传统 的杂交制种 。 父母本 如果流失 . 即可通过扩繁父母 本而持续 地繁殖杂交一代 。而三系杂交制种 . 母本为不育系 , 父本为恢复系。即 使获得 了父母本 , 如果没有保持系 . 就不能使母本 持续繁衍下去 , 从而 保证不会 出现大量的杂交一代 . 有利于知识产权 的保护 。
◇致富向 导◇
科技 ■向导
2 0 1 5 年l 8 期
“ 三系杂交” 辣椒制种技术
孙 强 陈昊放 任福森 郭志伟 ( 新 乡市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 究所 河南 新 乡 4 5 3 0 0 3 )
辣椒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仅次 于白菜位居第二 . 而产值 和效益雄踞 根据母本( 不育 系) 与父本( 恢复系) 的花期差异 。 确定父本 提前播 种 蔬菜作物之首 。近年来 。 越来越 多的育种单位加入到 了辣椒 育种的行 的时 间, 一般父本播种时间较母本提前 1 O ~ 1 5 天。 列。 而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增 长 . 辣椒制种成本也愈来愈高 . 再加上 5 . 1 . 2 育苗方法 繁种市场 的不规 范 , 亲本流失情况越 来越严重 . 越来 越多的单位 开始 育苗可采用基质穴盘育苗 , 种子用量小 , 幼苗出苗整齐 。 不受 土传 研究辣椒三系杂交制种技 术 , 来保护亲本 , 降低制种成本 。 病害侵染 , 长势整齐一致 。幼苗生长中后期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 养料 , 1 . 三 系杂 交 的 概 念 否则影响秧苗质量 5 . 2 严格隔离 所谓三系 ,是指配制一个优 良杂交种所需要 的特定 的三个系 . 包 括雄性不育系 、 雄 性保持 系和雄性恢复系 。 三系必须配套 才能使 用 。 缺 辣椒属 常异花授粉作物 . 天然异交率 可达到 1 5 %, 不育系更高。因 不可。 此, 辣椒制种田与其他辣椒 品种在空间隔离距离上要求在 5 0 0 m以上 。 5 - 3整地施肥 雄性不育系 , 简称不 育系。 指植株外部形态与普通植株差别不大 . 在整地前施人足够 的腐熟有 机肥 5 0 0 0 k  ̄ 6 6 7 d. 硫 酸钾 2 0 k  ̄ 6 6 7 但雄 性器官发育不 正常. 花粉败育 , 不能 自交结实 ; 而雌性器 官发 育正 磷酸二铵 3 0 k  ̄ 6 6 7 , 并深耕 3 0 c m, 为方便授粉操作 。 按 1 2 0 c m起 常。 能够接受外来 花粉而 受精结实 。这种雄性不育但能稳定 遗传 的植 高垄 , 沟深 2 0 c m, 垄面宽 6 0 c m。 株品系称为不育系
动物遗传与育种考试试题
![动物遗传与育种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9c0b2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7.png)
动物遗传与育种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A 染色体B 基因C 蛋白质D DNA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豌豆的高茎和圆粒B 人的黑发和卷发C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 番茄的红果和苹果的绿果3、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两种基因的作用都完全表现出来,称为()A 完全显性B 不完全显性C 共显性D 镶嵌显性4、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A 细线期B 偶线期C 粗线期D 双线期5、某动物的基因型为 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该动物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 4 种,1:1:1:1B 2 种,3:1C 4 种,9:3:3:1D 2 种,1:16、遗传平衡定律的前提条件不包括()A 大群体B 随机交配C 无突变D 选择7、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A 一对基因B 多对基因C 染色体变异D 基因突变8、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测定数量性状的遗传力()A 同胞测定B 后裔测定C 选择反应估计D 以上都是9、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原则不包括()A 亲本性状优良B 亲本配合力高C 亲本亲缘关系近D 亲本来源不同10、杂种优势的表现特点不包括()A 杂种优势不是一两个性状突出,而是许多性状综合表现突出B 杂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双亲性状的相对差异和互补程度C 杂种优势的大小与环境条件无关D 杂种优势只在 F1 代表现,F2 代衰退11、回交育种中,回交的目的是()A 增加杂种后代的变异B 增强杂种后代的适应性C 把供体的目标性状转移到受体品种中D 提高杂种后代的生活力12、多倍体育种中,诱导多倍体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A 秋水仙素B 生长素C 细胞分裂素D 乙烯13、转基因动物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基因导入方法不包括()A 显微注射法B 病毒感染法C 胚胎干细胞法D 杂交法14、动物育种中,BLUP 法是指()A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 最佳线性有偏预测法C 最小二乘法D 最大似然法15、以下哪种家畜的繁殖力相对较低()A 猪B 鸡C 牛D 羊16、选配的作用不包括()A 创造新的变异B 稳定遗传基础C 把握变异方向D 加快育种进程17、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中,原位保存的方法不包括()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建立保种场C 建立基因库D 建立动物园18、以下哪种分子标记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应用广泛()A RFLPB AFLPC SSRD 以上都是19、以下关于动物生长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A 动物的生长具有阶段性B 动物的生长具有不平衡性C 动物的生长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D 动物的生长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20、动物遗传育种的最终目的是()A 培育新品种B 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C 保护动物遗传资源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和_____。
常规育种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常规育种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ebbb8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e.png)
常规育种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植物杂交育种中,杂种优势是指()A.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比亲本强B. 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比亲本快C. 杂交后代的产量比亲本高D. 杂交后代的遗传稳定性比亲本好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选择育种的基本原则?()A. 个体选择B. 质量选择C. 混合选择D. 数量选择答案:D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主要优点是()A. 可以在种子阶段进行基因选择B. 可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C. 可以缩短育种周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诱变育种的优点?()A. 可以创造新的遗传变异B. 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C. 可以增加作物的遗传多样性D. 可以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品种答案:D5. 远缘杂交在育种中的主要作用是()A. 引入新的抗病基因B. 扩大遗传背景C. 改善作物品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植物育种的目标性状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7. 系统选种是一种____育种方法,它主要依据____进行选择。
答案:不改变遗传组成、表型8. 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应考虑其____和____。
答案:遗传多样性、互补性9. 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利用____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精确操作。
答案:基因编辑10. 诱变育种中,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包括____、____、____等。
答案:辐射、激光、电离三、简答题11. 简述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
答: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包括:a. 亲本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
b. 杂交:通过人工授粉或自然授粉的方式,使选定的亲本进行杂交。
c. 杂种后代的培育:对杂交后代进行栽培和管理,使其生长成熟。
d. 选择:在后代中选择表现型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
e. 多代自交:对选定的个体进行连续自交,以提高其遗传稳定性。
f. 品系筛选:从自交后代中筛选出表现稳定的品系。
g. 品系评估:对筛选出的品系进行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的评估。
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步骤
![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682ea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2.png)
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步骤在农业生产中,杂交育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将不同品种或品系之间的优良性状进行组合和优化,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步骤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知识,通过了解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农业生产中的育种技术和农作物改良方法。
本篇科普资料将介绍杂交育种的原理、步骤以及应用等方面,的优良性状得以集中,并克服亲本品种的某些缺陷,以实现品种的改良和优化。
二、杂交育种的步骤选择亲本: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或品系作为亲本,要求这些亲本之间具有较好的遗传差异,以保证后代能够产生丰富的变异。
杂交:将选定的亲本进行杂交,以产生杂种后代。
根据育种目标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杂交方式,如单交、复交、回交等。
选种:从杂种后代中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淘汰具有不良性状的个体。
选种时需要考虑目标性状、产量、品质、抗逆性等因素。
自交和繁育:对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自交,以产生自交后代。
自交后代会再次发生性状分离,需要进一步筛选和繁育,以获得稳定的新品种。
品系鉴定和品种审定:经过多代自交和繁育后,对获得的稳定新品种进行品系鉴定和品种审定,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推广价值。
三、杂交育种的应用杂交育种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都经过了杂交育种的改良。
通过杂交育种,可以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杂交育种的优缺点优点:(1)能够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重组和性状互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能够克服亲本品种的某些缺陷,使品种更加适应环境和市场需求。
(3)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可以在不同作物和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育种。
缺点:(1)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代自交和繁育,周期较长,需要耐心等待。
(2)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筛选和繁育,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系法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具体过程
![三系法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具体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675d57c8d376eeaeaa31f9.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者:
———————————————————————————————— 日期:
三系法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具体过程
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
(1)三系法杂交稻的由来: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代优于双亲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具体地讲,杂种F1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率、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诸方面比双亲优越。杂种优势可分为超亲优势、平均优势和竞争优势。人们常说的杂种优势利用通常是指利用作物的竞争优势。
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雌雄同花。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依靠雄性不育的特性,通过异花授粉的方式来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便是使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和雄性不育恢复系(R)来配制杂种一代。由于这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需要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故称为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用此法培育的杂交水稻简称为三系法杂交稻。水稻三系之间关系密切,其中不育系除了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抽穗吐颈不完全之外,其余性状与保持系基本无异。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获得的不育系种子供来年制种和繁殖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获得的杂交水稻种子供下季大田生产用;保持系与恢复系的自交种子则可继续作为保持系和恢复系用。(2)三系法杂交稻育种的历史:1958年,日本东北大学胜尾清发现中国的红芒野生稻能导致藤板5号产生雄性不育。1966年日本琉球大学新城长友以钦苏拉包罗Ⅱ为母本与台中65杂交,育成BT型不育胞质台中65A,并将该杂交组合后代的部分可育株经自交稳定选出了BT型不育系的同质恢复系,于1968年实现粳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1964年,当时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的袁隆平从洞庭早籼、胜利籼和矮脚南特等籼稻品种中找到6株雄性不育株,并根据花粉败育情况分为无花粉型、败育型和退化型3种。随后进行的遗传和数以千计的测交试验表明:这些材料属于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核不育,找不到能完全保持其不育特性的品种,利用价值不大。1970年11月,李必湖等在海南省三亚市南红农场的水沟边发现了1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简称野败),为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打开了突破口。次年春季的试验就表明广场矮3784、6044、二九南等品种(系)对野败不育株具有很好的保持能力。经过随后2年全国各育种单位的通力合作,到1972年冬在海南冬繁时就获得了农艺性状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的不育系群体,如珍汕97A和B、二九南1号A和B等。至此,我国第一批野败细胞质不育系宣告育成。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成以后,1973年原广西农学院等单位陆续筛选出IR24、IR26、泰引1号、古154等一批强优恢复系,并选配出汕优2号、南优2号等系列强优势杂交稻组合。从此,以我国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实现配套为标志,宣告杂交水稻选育成功。
我国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几个阶段及目前存在问题
![我国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几个阶段及目前存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722c6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9.png)
我国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几个阶段及目前存在问题摘要:随着全球粮食安全形势的严峻挑战,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对中国农业至关重要。
三系杂交水稻育种作为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在解决水稻产量和质量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风险、品种单一性等。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发展历程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发展;问题引言:水稻是中国及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成为中国农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通过不断改进育种技术和引进新的育种方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三系杂交水稻育种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一、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历程1、早期试验阶段(1970s-1980s)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早期试验阶段,中国的水稻育种领域进行了三系杂交水稻的初步尝试。
研究人员勇敢地探索了各种不同的亲本组合和育种方法,尽管当时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
这一时期的工作为后来的三系杂交水稻育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技术改进阶段(1990s-2000s)进入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代的技术改进阶段,三系杂交水稻育种迎来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积极解决了早期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这包括亲本选择、育种方法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化。
新的亲本材料被引入,具有更好的遗传特性,使得杂交后代的产量和抗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和改进为三系杂交水稻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标志着这一育种方法的逐渐成熟。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三系杂交水稻育种为中国的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3、推广应用阶段(2010s至今)进入2010年代至今的推广应用阶段,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一育种方法在中国以及其他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育种考试名词解释(1)
![育种考试名词解释(1)](https://img.taocdn.com/s3/m/31a1b08152d380eb63946d5a.png)
1.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近交衰退指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降低的现象; 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主要在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个体育种值与EBV: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虽然育种值可以稳定遗传,但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EBV。
3.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4. 育种与保种:育种指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
保种指人类管理和利用家畜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
育种是不断打破群体遗传平衡的过程,而保种需要尽量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
5. 专门化品系与配套系:专门化品系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
配套系指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所筛选出的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杂交组合。
四、简答题(共25分)1.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MAS具有哪些优越性?(5分)增加遗传评定的准确性;进行早期遗传评定;降低遗传评定的成本;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
2.生产性能测定中,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6分)测定站测定(station test):指将所有待测个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或某一特定牧场来统一测定。
简述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
![简述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7a2adb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3.png)
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杂交制种技术对于提高油菜产量、品质以及推动油菜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是目前油菜杂交育种中广泛应用且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本文将对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油菜三系杂交制种的概念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是指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者之间的特定关系,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生产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油菜种子的过程。
其中,不育系是指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正常花粉,但雌性器官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结实的品系;保持系则是能使不育系的不育特性得以保持的品系;恢复系则是能使不育系恢复育性,产生正常花粉并结实的品系。
二、油菜三系杂交制种的原理油菜三系杂交制种的原理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机制。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一种遗传现象。
不育系的细胞质中含有不育基因,而细胞核中则缺少恢复育性的基因;保持系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不含有不育基因,能够使不育系的不育特性得以保持;恢复系的细胞质中不含有不育基因,而细胞核中含有恢复育性的基因,能够使不育系恢复育性。
在杂交制种过程中,首先将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杂交,得到具有杂种优势的 F1 代种子;然后将 F1 代种子再与不育系进行回交,得到不育系的后代,即保持系。
通过这样的循环过程,不断地生产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油菜种子。
三、油菜三系杂交制种的技术要点(一)不育系的选育与繁殖不育系的选育是油菜三系杂交制种的关键环节之一。
选育不育系需要从大量的油菜品种资源中进行筛选和鉴定,选择具有细胞质雄性不育特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培育和纯化。
不育系的繁殖主要通过隔离繁殖和繁殖技术来实现。
隔离繁殖是指将不育系种植在与其他油菜品种隔离的区域,防止其他花粉的污染,以保证不育系的纯度;繁殖技术包括合理的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不育系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并产生大量的种子。
育种考试名词解释
![育种考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20b66d60722192e4436f60b.png)
1.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近交衰退指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降低的现象; 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主要在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个体育种值与EBV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虽然育种值可以稳定遗传,但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EBV。
3.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4. 育种与保种:育种指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
保种指人类管理和利用家畜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
育种是不断打破群体遗传平衡的过程,而保种需要尽量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
5. 专门化品系与配套系:专门化品系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
配套系指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所筛选出的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杂交组合。
四、简答题(共25 分)1 •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MAS具有哪些优越性?(5分)增加遗传评定的准确性;进行早期遗传评定;降低遗传评定的成本;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
2.生产性能测定中,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6 分)测定站测定(station test):指将所有待测个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或某一特定牧场来统一测定。
一种三系杂交小麦育种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三系杂交小麦育种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8cf0050b4afe04a1b171dea1.png)
专利名称:一种三系杂交小麦育种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范春捆,高利云,张永鹏,杨春葆,范瑞英,曲吉,桑布,罗黎明,西热强玛,边巴,王兰,梁艳华
申请号:CN202010487987.X
申请日:20200602
公开号:CN111616044A
公开日:
202009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系杂交小麦育种方法,其包括不育系A,保持系B,恢复系R,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单交;步骤(2),选择恢复系R和保持系B育种;步骤(3),对于步骤(1)和步骤(2)中同组合内不育株与可育株姊妹交;步骤(4),复交,选择步骤(3)中的不育系A和保持系BH和者恢复R系交;步骤(5),选择步骤(4)中的恢复系R与保持系B交;步骤(6)选择步骤(5)中不育系A和恢复系R混合交,以A×R//A×R表示,母本选可育单株人工去雄授粉,然后选择不育系A和恢复系R进行回交。
本发明杂交种子能自然出苗、自然结实、这就为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申请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地址: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金珠西路15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唐亭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系法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
三系法是杂交育种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实现作物的杂种优势。
它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辅助基因型(A系)和两个隔离基因型(B系和R系)的组合,来控制杂种的产生。
以下是三系法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
1.A系的选育:首先,选育一个辅助基因型(A系),这个基
因型通常是一个雄性不育系。
这个基因型应具有稳定的雄性不育性状,并能够与其他基因型进行有效的杂交。
2.B系的选育:选育一个隔离基因型(B系),这个基因型通
常是一个恢复系,具有对A系雄性不育性的恢复能力(恢复基因)。
B系的选育需要通过杂交和后代选择来选择具有良好的恢复能力的个体。
3.R系的选育:选育另一个隔离基因型(R系),这个基因型
是一个纯合的雄性不育系。
R系的选育也需要通过杂交和后代选择来选择具有稳定的雄性不育性状的个体。
4.配制杂交组合:将A系、B系和R系进行配制,将雄性不
育的A系与不育恢复的B系,以及雄性不育的A系与不育恢复的R系进行杂交。
这些组合会产生雄性不育但可恢复的杂种。
5.杂交育种:使用这些雄性不育但可恢复的杂种与其他适当
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这可以产生具有较高产量和其他优良性状的杂种。
6.后代选择:通过连续的杂交和后代选择过程,对杂交后代
进行筛选和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进一步的杂交和育种。
7.产业化推广:在经过多年的杂交和选育后,根据具体的目
标和要求,将优良的杂种进行推广和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三系法杂交育种是一种复杂的育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资源和专业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作物和需求,可能会有一些步骤和调整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三系法杂交育种时,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规律,以确保育种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