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

我们人体是由很多功能相对独立的脏腑、组织、器官等组成,它们之间的功能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只有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正常、协调有序,才可以维持健康,才可以跑、跳、说话、思维等。而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

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在《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太阳和月亮每天、每年都是在不停地移动着的,而人“与日月相应”即是说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是与日月的移动相互呼应的。如在满月时,人的气血多行于表,肺结核病人就易发生大出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句话意思是说人生活在自然界,要从自然界中摄取空气、饮食等赖以生存的物质,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而人体对这些变化也必然相应地作出生理或病理上的反映。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就被称为“天人合一”。

首先我们来看看四季的更替对人体有哪些影响呢?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春温、夏热、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动植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如树木在春天发芽,夏天树叶茂盛,浓荫蔽日,秋天到了,硕果累累,冬天则树叶干枯脱落。人体也与之相适应,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大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意思是在春天和夏天,气温由暖到热,人体的气血也容易趋向于体表,皮肤松弛,出汗多,穿的衣服轻而薄。而到秋冬季,天气逐渐变冷,衣着渐渐加厚,皮肤开始致密,出汗少,尿多等。说明天气暑热时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适应;而天气寒冷时,人体为了保温,腠理就致密而少汗,多余的水液就从小便排出,这些都是人体适应性调节的反映。

除了对生理上有所影响外,同样季节气候在病理上对机体也有着明显的影响。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每一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因此除了一般性的疾病之外,还会发生一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时令性的流行病,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证,冬季多有伤寒。

●太阳升起,人体的阳气也充足,神志清明,活动有力

●太阳落下,人体的阳气也内收,阴气足,因此就睡觉休息

同样,一天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也影响着人体,如一到天明人就

会睁开眼睛,起床,开始一天的活动,到了天黑入夜后,人就会困倦而上床睡觉休息。这就是随着太阳的上升、下落,人体阳气的充盛也随之变化,人体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也正因如此,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疾病大多是在白天时病情较轻,夜间病情较重。许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死亡时间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如五脏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肝胆病多在夜间丑时发作或加重,腹水患者有朝宽暮急的现象,即早晨觉得腹部宽松,而到了黄昏时分,就觉腹部紧绷不适。

●夜晚阳气内敛,正气衰弱、病重的人病情会加重

二、人体小王国——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一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是统一的。因此各个脏腑组织发挥着各自的不同功能,但同时受到脏腑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在整体活动下分工合作,有机配合,维持着生理上的平衡。

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某一个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变化有关,也会在其他相关地方表现出来。“有诸内而形诸外”,意思是体内任一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往往在体表

有所表现,如面色、舌象、脉象、形体等,中医特有的脉诊与舌诊即是建立在此理论基础上的。如《史记》中记载的汉代名医淳于意的医案:一日淳于意遇见齐王王后的弟弟宋建,便告诉他有腰痛,且小便不利,要尽快治疗,否则病当传变到肾,就难治了。宋建说他四五日前因逞强搬大石未能举起,的确有腰痛,不能小便。而淳于意是怎么得知的呢?他是通过观看宋建的面色发现,太阳区域颜色干涩,两侧肾区及上下部位干枯无光泽,从而得知。因此,在诊治疾病时,就可以通过观察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体内的病变,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

●鼻出血,是人体上部的疾病,中医有时采用大蒜捣烂敷脚心,引血下行,这就是上病下治的方法,反映了中医的整体观

●淳于意诊治宋建肾痹的故事

在治疗局部病变的时候,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鼻衄,可以用大蒜捣烂敷脚心,引血下行而止鼻衄,针刺手上穴位治疗腰痛等,即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身体上面部位有病的,取下部的穴位进行治疗,而下部有病的,则可以取上部的穴位进行治疗,这些都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

在对病人作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