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分级标准表

合集下载

肥胖标准

肥胖标准

如何判定肥胖?
1.标准体重法
成人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0(适用于身高165厘米者)
身高(厘米)-105(适用于165~175厘米者)
身高(厘米)-105(适用于176厘米以上者)
女性体重比相应男性组别减去2.5公斤
表1 根据标准体重进行肥胖的判定
分类判定标准
正常范围低于或超过标准体重10%以内者
Ⅰ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10%~19%者
Ⅱ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24%者
Ⅲ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5%者
2.腰围和腰臀比
虽然全身的总体脂量测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脂肪的分布。

因为脂肪聚集在腹部所带来的健康风险要远远高于聚集在大腿或身体其它部位。

一个简单而精确的衡量健康风险的指标是腰围。

腰臀比(WHR)也被作为测量腹部肥胖的方法,在白种人中腰臀比男性大于1.0、女性大于0.85被定义为腹部脂肪堆积;在我国,腰臀比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5被视为腹部肥胖。

3.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BMI)是用于判断肥胖的最为广泛的指标。

它以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来计算,即:kg/m2。

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
但体重指数在某些特殊人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包括儿童(仍处于生长发育)怀孕妇女、肌肉非常发达的人如运动员。

表2 亚洲成年人体重分级标准
分类BMI腰围腰臀比相关疾病危险度正常18.5~22.90.7~0.85(男)平均水平
超重23~24.90.7~0.80(女)轻度增高
I度肥胖25~29.9>90厘米(男)>0.90(男)中度增加
Ⅱ度肥胖≥30>80厘米(女)>0.85(女)严重增加。

高三男生体测标准分数对照表

高三男生体测标准分数对照表

高三男生体测标准分数对照表每年的体育测试是高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各项测试的标准分数也是十分重要的。

针对高三男生的体测标准分数,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身高体重指标高三男生的身高体重指标主要考察的是身高和体重两个参数的比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MI指数”。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BMI标准,高三男生的标准分数如下:BMI指数分级标准:过轻:<18.5分正常:18.5~23.9分超重:24.0~27.9分肥胖:≥28.0分身高-体重指标的评价标准:正常:BMI指数为18.5~23.9分,在这个范围内就是身体状况良好的表现。

注意:运动员和负重运动者,其身体重量(包括脂肪,骨骼,水分等)通常超过一般人,不建议直接使用BMI指数评价身体状况。

肺活量指标肺活量指标是高三男生体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项目,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心肺功能。

高三男生的肺活量指标标准分数如下:评分标准:优秀:≥5000ml良好:4500-4999ml及格:4000-4499ml不及格:<4000ml注意:肺活量与年龄、身体结构、患呼吸系统和心脏疾病等因素有很大关系,肺活量测试仅为对健康状况的一个简单参考,如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50米跑指标50米跑项目是高三男生体测评定的运动项目之一,可以考察一个人的速度和敏捷度。

高三男生50米跑的标准分数如下:评分标准:优秀:<6.8 s良好:6.8~7.3 s及格:7.3~8.0 s不及格:>8.0 s注意:50米跑的成绩不只是与速度有关,还与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有很大关系,需要有系统的训练和多方面的身体锻炼才能取得好成绩。

立定跳远指标立定跳远是高三男生体测中考察的一个运动项目,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高三男生立定跳远的标准分数如下:评分标准:优秀:≥2.6m良好:2.3~2.6m及格:2.0~2.3m不及格:<2.0m注意:立定跳远需要有充足的运动准备和技巧,否则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建议在专业教练或者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幼儿肥胖分级标准

幼儿肥胖分级标准

幼儿肥胖分级标准幼儿肥胖分级标准主要根据体重指数(BMI)进行评估。

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计算身高和体重的比值来了解幼儿的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幼儿肥胖分为三个等级: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和重度肥胖。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轻度肥胖的诊断标准。

轻度肥胖的幼儿BMI值在超过正常范围的基础上,增加幅度较小,通常在超过标准范围的上限10%以内。

具体表现为躯干、腹部、臀部、大腿等部位脂肪堆积较多。

这类幼儿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量等方式来减轻体重,防止肥胖程度进一步加重。

中度肥胖的幼儿BMI值超过正常范围较多,通常在超过标准范围的上限20%-30%之间。

中度肥胖的幼儿可能会出现食欲旺盛、食量较大、活动量较少等情况,导致体重明显超过同龄幼儿。

中度肥胖的幼儿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包括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以减轻体重并防止肥胖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重度肥胖的幼儿BMI值明显超过正常范围,超过标准范围的上限30%以上。

这类幼儿的体重明显高于同龄人,身体各部位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堆积。

重度肥胖的幼儿可能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干预和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指导等。

同时,家长和医生需要密切关注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措施,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幼儿肥胖分级标准主要根据体重指数(BMI)进行评估。

轻度肥胖的幼儿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量等方式来减轻体重;中度肥胖的幼儿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包括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而重度肥胖的幼儿可能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干预和管理。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bmi指数标准表 bmi指数计算方法及标准对照表

bmi指数标准表 bmi指数计算方法及标准对照表

bmi指数标准表 bmi指数计算方法及标准对照表【bmi指数标准表】BMI值原来的设计是一个用于公众健康研究的统计工具。

当我们需要知道肥胖是否为某一疾病的致病原因时,我们可以把病人的身高及体重换算成BMI值,再找出其数值及病发率是否有线性关连。

不过,随着科技进步,现时BMI值只是一个参考值。

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体脂肪率比BMI更准确、而腰围身高比又比体脂肪率好、但是最好的看法是看内脏脂肪(若内脏脂肪正常,就算腰围很大及体脂肪率很高,健康风险不高,日本相扑很多都是这种胖法)。

因此,BMI的角色也慢慢改变,从医学上的用途,变为一般大众的纤体指标。

BMI是Body Mass Index 的缩写,BMI中文是体质指数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

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通才凯特勒最先提出。

它的定义如下:体质指数(BMI)=体重(kg)&pide;身高(m)EX:70kg&pide;(.75)=举例: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68/( )=(千克/米)当BMI指数为~时属正常。

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

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成人的BMI数值:过轻:低于正常:-过重:25-28肥胖:28-32非常肥胖, 高于32由于存在误差,所以BMI只能作为评估个人体重和健康状况的多项标准之一。

全美卫生研究所(NIH)推荐医生参照以下三项因素评估患者是否超重。

BMI腰围测量腹部脂肪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LDL(恶性)胆固醇过高、HDL(良性)胆固醇过低、高血糖和吸烟。

由于BMI没有把一个人的脂肪比例计算在内,所以一个BMI指数超重的人,实际上可能并非肥胖。

成人消瘦和肥胖的判断

成人消瘦和肥胖的判断

19岁 18岁 >89.0 >84.0 >79.0 >74.0 <74.0
20岁 19岁 >89.5 >84.5 >79.0 >74.0 <74.0
21岁以上 20岁以上
>90.0 >85.0 >80.0 >75.0 <75.0
第二节 成人超重的判断
一、常用的评价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格测量指标
1、体重: 需要结合身高情况综合评价。 2、体质指数(BMI)
BMI <18.5 18.5~22.9 ≥23.0 23.0~24.9 25.0~29.9 ≥30.0
中国成年人BMI标准(四级P94表2-10)
分类 体重过低 体重正常
超重 肥胖
BMI <18.5 18.5~23.9 24.0~27.9 ≥28
3、腰围(WC)
腰围是判断腹部肥胖常用的指标,中国 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男性WC≥85vm、女性 ≥80cm为肥胖的标准。
4、腰臀比值(WHR)
计算公式:
腰臀比值(WHR)=腰围(cm)/臀围(cm)
标准:成年男性WHR≥0.9,成年女性 WHR≥0.85,表明该被检测对象属腹型肥胖, 易患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
感谢聆听
中国成人体质指数评价表(四级P88表2-2)
评价
体质指数
正常
18.5~23.9
轻度消瘦
17~18.4
中度瘦弱
16~16.9
重度瘦弱
<16
超重
24~27.9
肥胖
>28
二、标准体重指数(体重百分比) 公式:标准体重指数=[实测体重(kg)-标准
体重(kg)]÷标准体重(kg)×100%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该法不能准确判定某些特殊人群(如运动 员等)超重和肥胖程度。 3、腰围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

热量来源于摄入食物中的供能物质:蛋白质(4kcal/g),脂肪(9kcal/g),碳水化合物(4kcal/g),热量消耗主要由三方面:基础代谢,身体活动和食物热效应。

减肥的中心在于使热量达到负平衡(热量摄入量小于热量消耗量)。

在减少热量摄入量中节食最受欢迎,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反弹和副作用通常不可预测。

在消耗热量方面,基础代谢可占60~70%,基础代谢的高低主要与人体的营养状况和饮食习惯有关,因此过午不食实质上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减肥方法。

身体活动量与运动量并非一个概念,科学研究表明,大强度运动不利于减肥。

食物热效应一般为2~3小时,这是很多减肥专家所说,少食多餐有益减肥的理论依据。

所有减肥方法均是直接或间接围绕热量为中心,有效指标为减少热量,健康指标为保护基础代谢,持续指标为食欲控制中的饱腹感和满足感。

减肥指标BMI是Body Mass Index 的缩写,BMI中文是“体质指数”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

BMI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平方(米为单位)。

其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kg)/身高的平方(米,m)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当BMI指数为18.5~23.9时属正常。

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

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的,如:1. 未满18岁;2. 是运动员;3. 正在做重量训练;4. 怀孕或哺乳中;5. 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如果认为BMI算出来的结果不能正确反映体重问题,请带着结果与医师讨论,并要求做体脂肪测试。

中国肥胖的标准

中国肥胖的标准

中国肥胖的标准体重指数BM1是常用来衡量肥胖的指标,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的公斤数÷身高米数的平方,例如身高1.6m、体重50kg的人,其体重指数BM1是50+162=19.5。

我国成人居民BMI的衡量标准是<18.4为消瘦,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腰围228为肥胖。

还有一个衡量中心型肥胖的指标是腰围,中国成年男性腰围的正常值为V85cm,85-90Cm是中心型肥胖前期,腰围>90Cm为中心型肥胖。

女性腰围正常值为V80cm,80-85Cin为中心型肥胖前期,腰围>85Cn1为中心型肥胖。

临床判断是否肥胖,指标是按照BM1来评判,BM1的计算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是按公斤来计算,身高以米来计算。

BM1指数计算:体重(kg)/身高平方(m)2o比如患者是70公斤,身高是1米65,他的BMI就是70除以1.65再除以1.65o亚洲成年人BMI正常范围为18.5〜22.9;小于18.5为体重过低;大于等于23为超重;23〜24.9为肥胖前期;25〜29.9为I度肥胖;大于等于30为II度肥胖。

除了BMI指数来评判肥胖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计算方法可以来借鉴,具体如下:1、腰臀比:分别测量肋骨下缘至骼前上棘之间的中点的径线即腰围与股骨粗隆水平的径线即臀围,再算出其比值。

正常成人腰臀比男性小于0.90,女性小于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肥胖。

2、理想体重计算:理想体重等于身高减105,或等于身高减100后再乘以0.9(男性)或0.85(女性)。

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者为肥胖;超过理想体重10%又不到20%者为超重。

3、其他方法:可用X线和B超测定各部位皮下脂肪厚度,或通过磁共振MRKCT扫描或双能X线吸收测量体脂分布,或应用13/14的CT或MRI扫描来计算内脏的脂肪面积。

脂肪面积大于130cm2与代谢性疾病相关,小于IIOCn12则危险性低。

肥胖是一种状态,而肥胖的状态很容易伴发有血脂、血糖、血压和尿酸的异常,所以如果有肥胖的情况,建议从健康饮食以及合理运动方面进行积极的干预。

人体的体重指数及肥胖的标准

人体的体重指数及肥胖的标准

人体的体重指数及肥胖的标准人体体重指数计算公式为人体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

根据2000年WHO西太平洋地区肥胖症特别工作组提出的亚洲成人体重分级建议:BMI 18.6~22.9kg/m2为正常体重,BMI 23.0~24.9kg/m2为超重,BMI 25.0~29.9kg/m2为Ⅰ度肥胖(中度),≥30kg/m2为Ⅱ度肥胖(重度)的标准进行计算。

体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中国成人正常体重指数(BMI: kg/m2)为19~24,体重指数≥24为超重,≥28为为肥胖。

人群体重指数的差别对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影响。

我国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与人群体重指数差异相平行。

基线体重指数每增加3,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女性增加57%,男性增加50%。

腹型肥胖:中国成人”代谢综合征”腰围切点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年人随着腰围增大,”代谢综合征”成分聚集的OR值显著增高;腹部脂肪聚集和危险因素的增加有密切关系。

以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为切点,检出”代谢综合征”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相对较低。

我国24万成人数据汇总分析表明,BMI≥24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具有2项及2项以上危险因素的高血压及糖尿病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

BMI≥28kg/m2的肥胖者中90%以上患上述疾病或有危险因素聚集。

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者高血压的危险为腰围低于此界限者的3.5倍,其患病尿病的危险为2.5倍,其中有2项及2项以上危险因素聚集者的高血压及糖尿病危险为正常体重的4倍以上。

最近,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代谢综合征”有关腹型肥胖的标准是中国人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

有关腹部肥胖的腰围目前暂用中国肥胖工作组建议的标准,但在不同的研究中可同时参考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标准。

有关中国腹部肥胖的腰围标准仍需进一步研究。

肥胖标准和分级是什么

肥胖标准和分级是什么

肥胖标准和分级是什么引言肥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健康问题,它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标准化对肥胖的评估与治疗,医学界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肥胖标准和分级。

本文将对肥胖标准和分级进行详细解答。

肥胖定义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导致体重过重的一种身体状态。

体脂百分比超过正常范围是肥胖的主要特征,通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评估。

BMI是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BMI大于或等于25为超重,大于或等于30为肥胖。

肥胖标准肥胖标准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制定的,以便与人群的平均体重相比较。

常用的肥胖标准有以下几种:BMIBMI标准是最常用的评估肥胖的指标。

根据BMI值,人们被分为不同的体重类别,包括偏瘦、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等。

以下是根据BMI 值划分的体重类别:•BMI < 18.5:偏瘦•18.5 ≤ BMI < 24.9:正常体重•25.0 ≤ BMI < 29.9:超重•BMI ≥ 30.0:肥胖腰围腰围是另一种评估肥胖的指标。

过多的腹部脂肪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男性腰围大于94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被认为是肥胖。

皮脂厚度皮脂厚度是通过测量皮肤对折的方法来评估体内脂肪的堆积情况。

超过一定标准的皮脂厚度被认为是肥胖。

体脂百分比体脂百分比是指体重中脂肪所占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男性体脂百分比大于25%,女性体脂百分比大于30%被认为是肥胖。

肥胖分级除了以上的肥胖标准外,医学界还制定了肥胖的分级,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肥胖的严重程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肥胖分为以下几个级别:一级肥胖(超重)一级肥胖,也称为超重,是肥胖的初始阶段。

在一级肥胖的情况下,BMI范围在30-34.9之间。

二级肥胖(中度肥胖)二级肥胖,也称为中度肥胖,BMI范围在35-39.9之间。

在这个阶段,肥胖可能会引起或加重一些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肥胖症诊疗规范2023版

肥胖症诊疗规范2023版

肥胖症诊疗规范2023版肥胖症(obesity)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性疾病。

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

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肥胖症的实质是体内脂肪绝对量增加。

评估肥胖的方法很多,但较简便且最常用的方法为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D,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2(ιn2)。

据BM1.评估肥胖,国外诊断标准为:25-<30为过重,230为肥胖,240为极度肥胖。

考虑到国人的种属及形体,其诊断标准应较其稍低,大致为:24-V28为过重,M28为肥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发病率有明显上升,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

如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明确病因者则称为继发性肥胖症。

单纯性肥胖是肥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多种严重危害健康疾病(如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危险因子。

【分类】按发病机制及病因,肥胖症可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一)单纯性肥胖症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

根据发病年龄及脂肪组织病理又可分二型:1 .体质性肥胖症(幼年起病型肥胖症)其特点为:①有肥胖家族史;②自幼肥胖,一般从出生后半岁左右起由于营养过度而肥胖直至成年;③呈全身性分布,脂肪细胞呈增生肥大;④限制饮食及加强运动疗效差,对胰岛素较不敏感。

2 .获得性肥胖症(成年起病型肥胖症)其特点为:①起病于20-25,岁,由于营养过度及遗传因素而肥胖;②以四肢肥胖为主,脂肪细胞单纯肥大而无明显增生;③饮食控制和运动的疗效较好,胰岛素的敏感性经治疗可恢复正常。

(〜)继发性肥胖症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基础上的肥胖症,有下列七组:1 .下丘脑病多种原因引起的下丘脑综合征包括炎症后遗症、创伤、肿瘤、肉芽肿等均可引起肥胖症。

2 .垂体病见于轻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瘤(尤其是嫌色细胞瘤)、空蝶鞍综合征。

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

(1)肥胖度
根据Broca改良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标准体质指数=[实际体重(kg)–标准体重(kg)]÷标准体重(kg)×100%根据标准体重指数进行肥胖度分级见下表:
肥胖度等级表
(2)体质指数(BMI)
体质指数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指标。

计算公式: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
WHO(1997年)建议的标准见表:
但亚洲人的BMI在23以上时,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就开始增加,因此2002年亚太地区会议提出了新的亚洲标准,见下表:2002年提出的亚洲BMI标准
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根据我国20多个地区的流行病学数据和体质指数的关系,正式发表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状预防控制指南》提出了判断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

见表:
2003年提出的中国成年人BMI标准
(3)腰围(WC)
腰围是判断腹部肥胖常用的指标,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男性WC≥85cm女性WC≥80cm为肥胖的标准。

(4)腰臀比值(WHR)
计算公式:腰臀比值(WHR)=腰围(cm)/臀围(cm)
参考标准:成年男性<0.9,成年女性<0.85。

若成年男子WHR≥0.9,成年女子WHR≥0.85,则表明该被检测对象属腹型肥胖,比例周性(四肢型)肥胖更易患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为BMI,BMI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平方(米为单位)。

中文是“体质指数”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

一、具体方法:
1、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2、当BMI指数为18.5~24.9时属正常,BMI<18.5为消瘦,BMI≥25.0为超重,BMI在25.0~29.9之间为1级肥胖,BMI>30.0~34.9为2级肥胖,BMI>35.0~39.9为3级肥胖,BMI>40.0为4级肥胖。

3、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

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的,如:
1、未满18岁。

2、运动员。

3、正在做重量训练。

4、怀孕或哺乳中。

5、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综上所述:BMI指数是指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

BMI指数是在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主要用于统计用途。

bmi分级标准

bmi分级标准

bmi分级标准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由体重除以身高(单位为m2)得出的权
重指标,中国卫生部对BMI划定了一套国家标准,以给全国居民建立一个标准参照体系。

BMI分级标准中,偏瘦定义为体重指数在18.5以下,正常定义为18.5—24.9,超重
定义为25—29.9,肥胖定义为30—39.9,极度肥胖定义为40以上。

偏瘦是因为摄入能量不足或消耗能量过多等原因所导致的营养状态,出现失眠、乏力、抑郁等表现,影响身心健康,需要改善。

正常BMI状态代表身体健康,分泌的激素在正常范围,供能充沛,可以适量运动,补
充更多高质量的食物,进而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

超重定义为体重指数在25—29.9之间,机体代谢紊乱,会导致高血压、血糖升高、
睡眠不好及运动耐力不够,机体抵抗力较差,需要控制能量的摄入,增加运动以减少脂肪。

肥胖是指BMI大于 30,脂肪在细胞内大量积累,影响内分泌、糖原代谢及免疫功能,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此需要结合合理营养与运动,控制体重及减少肥胖,以提高健康水平。

极度肥胖定义BMI大于40时,脂肪积累时间已经很长,会引起高血压,心脏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及痛风等,应立即进行体重控制,并不断练习运动,减少肥胖。

体重的标准计算公式

体重的标准计算公式

体重的标准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为BMI, BMI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的
千克数除以身高平方(米为单位)。

中文是“体质指数”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
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
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

一、具体方法:
1、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2、当BMI指数为18.5~24.9时属正常,BMI<18.5为消瘦,BMI≥25.0为超重,BMI在25.0~29.9之间为1级肥胖,BMI
>30.0~34.9为2级肥胖,BMI>35.0~39.9为3级肥胖,
BMI>40.0为4级肥胖。

3、 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
重和身高两个因素。

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
肥胖。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的,如:
1、未满18岁。

2、运动员。

3、正在做重量训练。

4、怀孕或哺乳中。

5、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综上所述:BMI指数是指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
出的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

BMI指数是在国际上常用的衡
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主要用于统计用途。

国际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国际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为BMI,BMI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平方(米为单位)。

中文是“体质指数”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

一、具体方法:
1、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2、当BMI指数为18.5~24.9时属正常,BMI<18.5为消瘦,BMI≥25.0为超重,BMI在25.0~29.9之间为1级肥胖,BMI>30.0~34.9为2级肥胖,BMI>35.0~39.9为3级肥胖,BMI>40.0为4级肥胖。

3、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

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的,如:
1、未满18岁。

2、运动员。

3、正在做重量训练。

4、怀孕或哺乳中。

5、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综上所述:BMI指数是指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

BMI指数是在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主要用于统计用途。

bmi体重指数分级标准

bmi体重指数分级标准

bmi体重指数分级标准BMI(Body Mass Index)是根据人体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得出的一个数值,它被广泛应用于评估一个人的体重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健康风险。

下面将介绍BMI体重指数分级标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1. BMI的计算方法BMI的计算方法是将一个人的体重(单位为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单位为米)。

公式为:BMI = 体重(kg)/ 身高(m)^2。

通过计算得出的BMI数值可以根据标准进行评估。

2. BMI分类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标准,BMI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级别:体重过低、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和严重肥胖。

2.1 体重过低BMI小于18.5被定义为体重过低,这表明一个人的体重相对于身高来说过轻。

体重过低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如免疫力下降、贫血、骨质疏松等。

2.2 正常体重BMI介于18.5至24.9之间被定义为正常体重。

处于这个范围的人群体重相对均衡,通常健康风险较低。

2.3 超重BMI介于25至29.9之间被定义为超重。

超重意味着一个人的体重相对于身高来说偏重,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2.4 肥胖BMI介于30至34.9之间被定义为肥胖。

肥胖是指一个人的体重相对于身高来说明显过重,健康风险明显增加,有可能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

2.5 严重肥胖BMI大于等于35被定义为严重肥胖。

严重肥胖意味着一个人的体重相对于身高来说极其过重,健康风险非常高,患上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3. 注意事项虽然BMI是评估身体体重的一种常用指标,但它并不是完美的。

由于它只考虑了身高和体重两个因素,没有考虑到体脂肪和肌肉等因素的影响,故而有时候对于不同体型的人可能会出现误判。

此外,儿童、孕妇和运动员等特殊群体的BMI评估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应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总结:BMI体重指数分级标准是评估一个人体重是否正常的有效工具。

小儿肥胖分级标准

小儿肥胖分级标准

小儿肥胖分级标准:小儿肥胖一般指的是小儿肥胖症。

小儿肥胖症的标准为体重超过同龄和同性别儿童平均体重的20%以上。

小儿肥胖症的划定标准与成年人一样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但是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小儿有不一样的界限值。

小儿肥胖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和重度肥胖,不同的胖程度,分度标准存在差异性,轻度肥胖指的是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体重的20%-29%,中度肥胖指的是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30%-49%,重度肥胖指的是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分级标准表
肥胖分级通常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衡量标准。

BMI是一种以体重和身高为基础的指数,用于评估个体的体重是否过轻、正常、超重或肥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肥胖分级通常如下:
1.BMI小于18.5:体重过轻
2.BMI在18.5至24.9之间:正常范围
3.BMI在25.0至29.9之间:超重
4.BMI在30.0至34.9之间:肥胖I 级(轻度肥
胖)
5.BMI在35.0至39.9之间:肥胖II 级(中度肥
胖)
6.BMI大于等于40.0:肥胖III 级(重度肥胖,也
被称为严重肥胖或肥胖重症)
这些分级标准是基于BMI值的范围,它是通过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BMI并不考虑个体的肌肉质量、脂肪分布、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因此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不太准确。

对于特殊人群,如运动员或老年人,BMI可能不适用。

在评估
健康状况时,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体脂率、腰围、健康状况等。

最好在医生或专业医疗保健人员的指导下评估自己的体重和健康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