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教学视频观后感(5篇范例)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5篇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整理的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一)通过这几天的紧张的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对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了心理准备,让我更加充满信心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
新课程改革是一种政府行为,这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时期的要求。
社会对不同类型的人才的需求,决定了首先要进行教育的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自身的发展的要求。
在世界的发展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层不变的教育模式,教育是社会以展的前提。
我们的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
高中教育正逐步走向大众教育和普及。
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系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
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每个人的发展是多样化的,可选择的。
更强调和注重个性的发展。
这次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我们的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和伟大意义以及其深厚的内涵。
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
2、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6、为教师教学创造较大的空间通过听取先进入新课程改革的省的报告,让我进一步了解到在新课程改革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比如:1、教育观念问题,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
主要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
2、课时不够,主要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同时也有教材本身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类问题,必须要注意强调知识的选择性。
尽量及早通览教材,对高中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1经过近阶段新课程改革培训,聆听几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学习了几位名师的典型示范案例。
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它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结合我自己近20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新课程改革的科学性新课程标准改革了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总结,使之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被动掌握“双基”为主动探究学习形成能力,这样能让学生更灵活的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
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更加注重经典与近代的融合,更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
它改革了以往教材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接受“特种兵”式的训练,以往教学方法,学生即使也能出点成绩,但也只能讲是“只懂招式而未得精髓”。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是使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它要求在老师的启发、诱导、组织下通过学生自身参与,经过探究活动,由学生主动发现概念、规律。
在这种形式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了解规律的热情。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要叫他们学不好物理还真难。
课堂上学生们认真探究,刻苦钻研的情形,我似乎看到许许多多新的科学家正如雨后般的春笋那样破土而出,我露出欣慰的笑容。
高中新课改心得体会5篇
高中新课改心得体会5篇1.高中新课改心得体会篇一经过今年暑期的高中新课改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
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通过观看视频,听到了专家对问题的精辟讲解,使我掌握如何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2、做作业的过程,使我对以前自己做的很多教学工作进行了很好的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
我体会到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
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3、在线研讨,让我们与全省各地的教师、与专家近距离接触,通过讨论开阔了眼界;很多好的创意迸发出来。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更开阔,而且使自己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高中新课改心得体会篇二通过新课改培训,收获很大,我深刻地认识到高中语文新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我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克服语文教改教研中的困难有了新的思考。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
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
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读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已经走过几个月的时间了。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其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是毋庸置疑,而且深化实施新课程,扎实提高新课程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每一位老师急需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面对课程改革的热潮,每一位教师都是积极投入,又冷静思考,取得的成果也是显著的。
主要的成绩可以归结为以下: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的就是小组模式,在小组中将学生按层次组合到一起,这样就充分利用优学生带中等生,中等生再帮差等生。
这样既能让差等生获得知识,也能让优等生和中等生锻炼讲解和管理能力。
二、小组竞争意识的增强。
班内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部形成一个整体,而小组之间形成浅层次的竞争模式。
这样利用打分评价的形式刺激小组去拼搏,去争取,有效提高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三、在教师备课方面也有不小的改进。
首先由原有的传统的写教案的备课模式,变成现在的导学案模式。
这样老师虽然显得辛苦一点,但是却将内容有效的整理到导学案中,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提前做好预习任务,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有法可循,有据可依。
不再是盲从的在课堂上跟着教师满堂转,变普遍听为有重点的听,有效提高的课堂效率。
有成绩当然也有误区和弊端,当前数学课堂中出现的一些不容忽视的认识误区上的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广泛关注。
误区一:狭义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自身不知如何定位还课堂给学生是新课改的要求,主要是体现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思想,面对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但是我们不能对这一改革精神产生误解,唯恐在课堂上讲多了,影响到学生的领悟,于是谨小慎微起来,结果却大大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忘记了自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学的研究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忘记了一些必要的教学过程、引导、设计和主题的深化拓展,变成了课堂上的大撒把、恰恰这些必要的教学过程、引导、设计和主题的深化拓展是学生们所不具备的,所以就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习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5篇)
学习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通用5篇)从20xx年起,国家级课程改革在新泰市实施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我对物理新课程作了初步的讨论与尝试,新教材的使用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表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认为物理学科更应当站在国家级课改的前沿去表达“以人为本,以学生进展为本”的理念,培育学生终身学习力量。
现谈谈我在新课改实施中的点滴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判指正。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课改胜利的前提观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先导。
作为课改实施者的教师能否真正领悟国家新课程理念,能否转变旧有的教学观念是课改胜利的关键。
如何转变观念呢?我以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熟悉国家级物理新课程理念的内容:注意学生进展,转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怀科技进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在熟悉的根底上,去体会、钻研、运用到教学中来;2、熟悉新教材的优点。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主要优点有:①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好玩。
鉴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新教材采纳了大量插图,生动、形象,用学生的话说跟看小画书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致同学们”这一节用了11幅插图,而第一章用了35幅插图;②充分表达新课程理念,如八年级物理上册其次章第一节>的课后作业:2.用刻度尺测量一块一般砖块的长、宽、高,计算出体积,在同学中沟通测量结果;3.自来水公司是用水表测量家中的用水量的,你会读出水表上的数据吗?在第一章中还介绍了高压锅、电冰箱、飞船返回舱、记忆合金、纳米技术、绿色能源;九年级物理讲利用内能做功时,提到了“爆米花”的原理等。
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转变。
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靠性的根底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物理学问由教师做试验得出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沟通、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
看新课改的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应运而生。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将我在新课改中的感悟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新课改的核心价值观新课改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改带来的变革1. 课程改革新课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改革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评价方式改革新课改对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过程性和发展性。
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考试成绩,而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为学生提供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新课改中的感悟与体会1. 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改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需要具备以下素养:一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三是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心得体会四篇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心得体会四篇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心得体会1不同的教育思想产生不同的教育。
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
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种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往往超越教学过程本身,脱离学生的现实。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
新课程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
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学因为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倦怠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师生都无法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
(I)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更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新课改教学反思范⽂(通⽤5篇) 作为⼀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流的教学能⼒,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新课改教学反思范⽂(通⽤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新课改教学反思1 ⾯对新教材,⾸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才能避免“穿新鞋,⾛⽼路”。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听,笔记记满⼀⼤本,成为⾼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在知识传授⽅⾯有容量⼤、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语⾔实践活动的全⾯开展,制约着学⽣语⾔运⽤能⼒的提⾼。
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换⼀个⼤纲、换⼀套教材、调整⼀些课程内容。
在语⾔环境的⽋缺中不仅要崇尚“苦读”、“勤教”,更要以⼈为本;对学⽣“乐学”的潜能⼤⼒开发,英语教学过程既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对学⽣实际语⾔运⽤能⼒的培养。
这样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
因此,要突出“以学⽣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 ⼀、从“满堂灌”到精讲多练 传统的教法认为,英语课是传授知识的。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上课“满堂灌”,学⽣被动,课堂沉闷,效果⽋佳。
这是当前外语教学最⼤的弊端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
诚然,英语课应该传授知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英语课是⼀门很强的实践课。
因此,既要重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要重视学⽣在学习中的主体作⽤。
教学时,对重点、难点或疑点应⼒求精讲,从⽽使学⽣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语⾔实践。
⽽且,精讲多练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应讲中有练,练中有讲,灵活运⽤。
⼆、培养学⽣⾃我激励学习动机 学⽣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它是促进学⽣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
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学习兴趣、提⾼学⽣参与⾏为的重要场所之⼀,教师应尽⼀切努⼒和⽅法培养学⽣对英语的兴趣。
观看课改教学案例学习收获
观看课改教学案例学习收获篇一: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等等。
总之,重视传授系统书本知识,忽视好奇心、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使我受益非浅。
下面把我的几点体会谈一谈,与大家共勉:一、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标准粗线条地确定为五个方面: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程度;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体现的情况;数学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状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师生关系是否和谐。
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环境是否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
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体现的情况,这一项指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启发,敢于发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现情况,评价学生智力潜能是否得到较好的发挥。
数学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状况,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学生尊重别人、取长补短,合作学习习惯养成的情况和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特别是学生独立构建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我逐渐受了新的教学思想,驾驭课堂和管理学生的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对改革很有兴趣,因此保证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探索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大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但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
要想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不改变长期延续的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很难办到的。
为此,我积极探索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重点加强小组研讨的学习方式,相对削弱大课堂讲解的学习方式。
在这样的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创新见解。
听全国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展示观摩课有感
听全国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展示观摩课有感第一篇:听全国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展示观摩课有感听全国高效课堂改革教学模式观摩课有感十分有幸参加了这次为期两天的展示观摩活动,聆听了七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及报告,一路辛苦不必说,收获自然也不少,其中最值得说一说的是洋思中学朱兵老师《一元二次方程》这节典型的“洋思”模式课。
洋思中学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
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基本步骤如下:1、揭示教学目标;2、自学前的指导;3、自学;4、后教;5、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大体如下:一、提示教学目标(1分钟左右)。
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或黑板让学生看。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左右),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三个明确:①明确自学内容。
②明确自学的方法。
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四、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约5—8分钟)。
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存在的问题。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约8—10分钟。
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使尖子生理解更加透彻了,促进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题多解的操作能力。
2024年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范本2024年的语文新课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亲身参与了新课改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实践,有幸见证了学生在新课改下的成长与变化。
以下是我对于2024年语文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课改强调了学科整合和多元发展。
过去,语文教学往往是以文字阅读和写作为主,而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绘画等则被边缘化。
但新课改将各个学科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他们能够跨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再将知识局限在语文领域中。
例如,在学习一篇古代诗歌时,学生不仅仅可以欣赏其艺术价值,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样能够让学习更加全面和有意义。
其次,新课改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过去,语文教学往往注重学生对经典文本的背诵和默写,缺乏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和思考。
而新课改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文和任务,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
例如,在学习一篇小说时,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解故事情节,更要能够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这样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再者,新课改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过去,教师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新课改中,教师更多地扮演了一个导师和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展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并培养他们的阅读思考和交流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大的成长。
最后,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
过去,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感想范文5篇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感想范文5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感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感想范文1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新课程改革也将全面展开,为了新课改的需求,也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我积极参加了这次远程培训.悉心听取了各位老师的精彩的视频讲解,感触颇多,也使我对新课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对此次远程培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1.〝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用〝标准〞代替〝大纲〞,这决不是一个名称上的变化,它更反应了课程理念的转变.〝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规定针对的教师.而〝课标〞是一种基本的.共同的标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再作规定,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某门课程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制定的只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要求.2.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帮助者,要求教师只起画龙点睛.引导启发者的作用.3.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传统的课堂中,没有问题就是的教学.而今天,新课改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开动脑筋.敢于质疑.亲自动手.大胆探究,充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华考-4.教学观念有所改变,教学思想有所更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着力体现四个课程理念:提高数学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要进行相应的改变.我觉得有以下一些方面值得注意:(1).以问题为主线,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在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善于质疑,并且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究性学习.(2).设计情景式数学教学.情景式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情景共鸣为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3).积极设计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它是指把数学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问题.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法.开放的空间,打破了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总之,通过此次培训,获益很多.作为新课改形式下的教师,我要不断砖研业务,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提高自身素养,力争在新课改中快速成长.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感想范文2今天暑期的时候,我认真参与了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改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素质教育讨论活动,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2.热爱祖国,爱岗敬业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二.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感想范文3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使认识到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一轮的课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今年我国实行了第八次课改,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教学改革的意义1.改革的特点.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改革日程上来.我国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实践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的机制不完善,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仍有许多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这些,既有教学改革本身不够到位的原因,也有受课程制约的因素.因此,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些都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次教学改革,由于有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成效作为基础,有了深刻的反思,对存在的问题有了检讨与共识,因些可望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地展开.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教学改革作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在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同时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可望教学改革有实质性的全方面的推进.2.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究竟要改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我们教师改革教育观念,还要改革我们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我们教师们观念.方式的转变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能动性.创造性才真正得到张扬.提升,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的人,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被看成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再次,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二.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传统的(简单说)教材是什么?学校规定什么.政府规定什么,我们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具体一点说:教学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规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规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新的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的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所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而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教师.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这就是新课程的教学观.三.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助.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重点问题:传统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本是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助,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师生间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困此教学是师生互助.互惠的关系.四.教学是重结论还是重过程?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与这一关系相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学习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从教学角度来讲,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结果而必须经历的活动过程.我们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的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认识方式,各种观点的碰撞.论争.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理解.巩固.从学习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即重学会,轻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善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因此在重结论的同时更要重视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五.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必将发生哪些变化?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这些学生,如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或缺陷的学生.智力发展不好的学生.孤独的学生.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同时要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不体罚学生.辱骂.训斥等等,我们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专长.微小的成绩进步,赞赏他们的善意,赞赏他们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使学生在明白学习什么.获得什么.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潜能和性向.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在行动过程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教学后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可使教学理论化.六.教师地位的转变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窨,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七.学生地位的转变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札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学生学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而今,通过课改,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方法也改变了,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变得爱学习了.八.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打破过去单一地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手段的一统天下,建立全方面.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往,不管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以考试作为手段,从而形成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局面.而今,按照课改的精神,将不再以分数作为的评价手段.我们的知识评价与考试主要是为了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如果只在学习期末对学生评价和考试则不能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而且有很多的学业与非学业的内容不适合通过一次评价与考试进行检查,某些考试也要求评价不能局限在很短的时间内,如需要较长时间的任务和活动.因此,现在我们提倡学期末对学生的评价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期末评价与平时评价相结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期末考试的负担,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通过不断的日常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感想范文4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透过教学实践,下方谈谈自我的一点体会:1.创设情境,发挥效果.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搞笑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用心性.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用心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十分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用心探求知识的渴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用心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状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用心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3.应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贴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潜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潜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我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资料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我的深思熟虑构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创造性,为学生带给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5.灵活使用挖掘教材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明白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
教育部新课改视频心得体会
教育部新课改视频心得体会教育部新课改视频心得体会教育部新课改,作为我国教育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观看教育部新课改视频,我对这一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产生了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视频中提到,新课改的目标是培养能力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这是因为在当今社会,知识的获取变得相对容易,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批判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新课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变化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启示,使我意识到学习不应该止于课堂,而是要在生活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视频中提到,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而非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这对于我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提醒,使我认识到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教育。
再次,新课改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视频中提到,新课改将科目的划分打破了传统的壁垒,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积极的改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建立跨学科合作的机制和文化。
最后,新课改强调评价的多样化和客观性。
视频中提到,新课改倾向于以综合评价为主,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这对传统的以分数为导向的评价方式提出了挑战。
新课改鼓励教育者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作品集评价、能力测试等,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使我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
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心得体会范文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了当下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带来的变革与进步。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更新新课程教学改革使我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实践、创新。
二、教学方法创新在新课程教学中,我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评价方式改革在新课程教学中,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改变了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我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项目实践等方面的表现,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这种评价方式更加公正、全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在新课程教学中,我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成长。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
新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课程教学改革为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收获,我将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转变教师角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大全(通用5篇)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大全(通用5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大全(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1七月酷暑,挡不住我们的学习热情,刚刚放假,我们便利用假期参加了新课程改革专题培训学习,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让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更深切的感受,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高中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学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和文化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就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一、教师要转变角色,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知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助于互相交流。
教师要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二、新课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
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往往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传授给学生,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心得体会范文5篇
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心得体会范文5篇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心得体会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一新课程教学的改革是一次突破性变化,新课程改革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个核心思想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最终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一名数学教师,在这里我简单的对新课程教学的改革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全面领会课改精神、转换观念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是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强调了教师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多元性、现代化、开放性及综合化的特征,教师在过去的教学过程当中往往是“一只粉笔三尺讲台’,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解知识,有的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丢失了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效果降低了很多。
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之后,我体会到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应当及时转换观念,在教学设计环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个学生都具有差异性,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我们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们接受知识的快慢难易程度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我记得我曾经带过一个学生,他的基础比较薄弱,前面所教的知识没能及时弄懂弄清楚,导致了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学的节奏,结果数学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那么我课下在和他沟通交流之后了解了他的情况,每节课后我把有知识针对性的少量典型题目作为他的作业,减少作业量而让他留出足够的时间一方面对本节课所教内容加强学习理解,另一方面让他学习弥补前面薄弱的知识,把基础打牢固。
以前的教学基本都是我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解知识,看到学生们积极性不高的样子心中难免有些焦急,那么后来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课堂上更多的融入了学生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我发现学生都愿意积极的参与新知识的学习讨论中去,学习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
就以上所列举自己在新课程教学的所作所想,我体会到了我们的教师队伍需要转换以往的教学观念,采取多种新的教学形式,领悟新课程教学改革所传达的精神理念。
课改观后感范文
课改观后感范文十月底的一个晚上,教研组组织观看了《新课程改革》课堂实录录相,看后感触很深,我是历史教师,录像中的那一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仔细地看了一遍。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们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待,建立了民主和谐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就是学生的“介绍人”。
当好“介绍人”其实就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在师生互动中闪耀出创造的火花;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使学生共同进步,把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实现人格的健全开展。
在观看录像《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教师成功地担任着介绍人的角色,通过慷慨激昂的抗战歌曲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到那个线火连天的时代。
这样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然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阐述抗联故事,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分析能力。
从这里我们看到,在实施新课改正程中,教师们改变了对学生观的理解,那便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开展,关注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
首先,教师教给学生“自己来看”的方法,也就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中真的掌握学习方法、步骤,学会与合作,品尝成功的喜悦,在这里良好的学习气氛是重要的,它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而且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开展。
其次,教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分低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新课程改革那么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的生命体,给学生一个“发现——表现”的时空。
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的头抬起来,手举起来了,活多起来了,身子站起来了,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腰弯下来了,笑容多起来了……“师道尊严”放下来了。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4篇)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心得体会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4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心得体会1今天,带着学习的心态认真阅读了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比了两个课程标准的区别,让我收获良多。
新课标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为此2022版课标专门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并作了描述,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切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动,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数学核心素养被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要“听数学”为“做数学”。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受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验自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获得自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结论,不需要老师教,学生在自己操作、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感悟到并且得到这样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2022版课标所体现的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教学视频观后感(5篇范例)第一篇:新课改教学视频观后感浅谈新课改教学——观新课改教学视频有感我想说,这堂课的教学视频,在我们来说,总体上是可以的。
其中优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然这也是新课改的第一年,不足之处,自当成为以后新课改所必须克服的。
现下,我们就这段教学视频做些简要评价。
肯定之处:第一,就教学内容而言。
《散步》这篇散文的中心主题是亲情,该老师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说还是相当透彻的,她在上课的开始就先引入一个故事,让初一学生从故事中自觉的切入主题,然后配上淡淡温馨的轻音乐去深情的朗诵课文。
学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渐渐融入课文,融入了那个充满温馨的家庭,于是呢,感觉就出来了。
我想,教这篇散文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人世间最宝贵的情感——亲情。
第二,就教学形式而言。
我想在座的同学们都可以体会到一种我们当初很少经历的情景:老师提问,学生踊跃发言且有条不紊,结合实际,联系课文,娓娓道来,有些观点还是蛮新颖的。
从客观角度分析,这里的气氛是相当活跃,师生之间的那个默契,跟我们当时的初中课堂那完全是两码事。
第三,就教学硬件而言。
这一点,主要显示了现代教学的最显著特点,即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该课堂教学就显示出了这一教学发展的趋势,是值得肯定的。
不足之处:第一,我想大家发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该老师的普通话问题,这一点对语文教师来说是有很大缺陷的。
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学生识字发音,然后才是在文学作品内容思想上的拓展。
当然,这是个别现象,仅出现在很少的教师身上,跟新课程改革并无多大联系。
再就是该老师的板书问题,内容太过简单,似乎她忽略了她教育的对象是初一学生,我们都知道,初一学生的自行思考和理解领悟的能力不是太强,需要监护人和教师等人加以引到才行,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有待改进。
第二,就教学内容而言。
不足之一就在于切题不当,刘邦封太上皇尽孝道的故事似乎并不能被初一学生所完全理解,这就模糊了他们的认知层面。
散文《散步》的主题是浓浓的亲情,母慈子孝,夫妻和睦,家庭其乐融融,而孝道仅是亲情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被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不足之二在于对文章的分析力度不够,似乎该老师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不是很透彻,我们试想,她自己都没很好的去读透去领悟去感同身受,她又怎么能把文章的精华传授给学生呢?第三,就教学形式而言。
就我之前所讲的优点里相信都可以看出,赞赏中包含更多的是批评。
结合视频,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就有学生开始发言了,并且是谈的有条不紊,内容相当“生动”,跟我们当初是“天壤之别”。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99.9%的同学都会摇头,对,那就是这个视频太假,完全是之前排练过N次的效果,而且这堂生动活跃课程的背后是一张张毫无表情的呆滞面孔,我们甚至惊讶,这是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初中生该有的表情吗,完全像是历经沧桑看破红尘对人世毫无眷恋的样子。
或许这样说有点夸张,但谁都不能否认,从这个教学视频中,几乎是看不出新课改任何的优缺点的。
对于新课改,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不断摸索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客服不断创新,简言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小结:我们中的很多同学都是安徽新课改的第一届学生,在我们的体会中,新旧课程基本就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新课程改革没有完全冲破旧教学体制,依旧无法摆脱旧教学的模式,教育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泱泱华夏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定会再创一次教育史上的辉煌,新课改的成果,我们将有目共睹!第二篇:教学视频观后感观后感在老师的推荐之下,我观看的2012南通市历史课程说课比赛中的视频,其中以崔红老师的视频最让我印象深刻,加之与我说课内容一致,所以我选择以她的视频为媒介,完成此次作业。
崔老师运用的也是人教版的历史课本,与我高中所用的课本是一致的。
但她却运用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进行讲解,给我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下我观看视频之后的感想,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崔红老师是来自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的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她进行说课的内容为《自由放任的美国》,主要讲解1929年至1933年美国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以及胡佛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失败。
课标要求为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与以往高中历史教师不同,催老师的课程贴切时代。
以时下热门的好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奇有趣。
并且在整个说课过程中注重形象贴切的将1929年的经济危机比喻为一场疾病,通过悬丝诊脉来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和特点,以及对症下药和下错药的后果。
个人认为,崔老师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一共有以下几个优点:一、运用卡通人物进行引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的兴趣,避免对于历史课程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
上课伊始,崔老师首先提问同学们大家喜欢的美国卡通人物有哪些?并将大力水手法兰克.佛格的图片展示在大家面前,让学生们自然而然的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
鼓励学生思考大力水手有多少岁了?在学生们的猜想过程中揭晓其83岁的事实,从而提出1929年这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
猜想大力水手的生活年代。
以大力水手为切入点便于学生们接受这个历史时刻,引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大力水手为何能在1929年这个特殊的年代成为美国人的精神象征?个性乐观。
个性乐观的大力水手成为正在经历危机的美国人的精神慰藉。
究竟在怎样的特殊年代使得个性乐观的大力水手成为美国人的精神慰藉。
由此引出专题六,“自由放任”的美国。
并在皆为地方,运用大力水手在经济危机爆发的2年中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提出美国对于经济危机做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产生的影响,空前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空前危机,渴望救济的大力水手开始变得不乐观了。
在此背景之下,自然而然的引出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
在整节说课当中,大力水手贯穿始终,有头有尾,使整节课罗贯汇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密切结合当代热门话题如穿越和好声音的海选,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有兴趣融入其中,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崔老师抛弃以往的直接观看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引入本课,而是密切结合时代热点,如穿越等,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应发学生的兴趣。
以2012年热门的穿越电视剧为媒介,引导学生穿越到我们小时候都看过的大力水手法兰克.佛格的时代,即20世纪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1923—1929)”时代,并且播放那一个时代的视频,展现当时美国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做的美国梦,重点介绍了美国的无线电、企业、汽车等行业的大发展,着重强调美国人认为的“好日子刚刚开始”,在此基础上提问,美国会一直这样繁荣下去吗?从而让学生在美国一直繁荣的既定思维下一发学生的疑惑,合情合理。
然后根据2012年中国最热门的好声音,提出中国好编剧的想法,在导师考核方面,设想大力水手出生后在1929年10月24日以后会有什么经历?从假如他是资本家,假如他是工人、假如他是农场主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启发学生的探究式思维。
也就是日常学习中一般老师会让我们了解的经济危机爆发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的想法。
但崔老师以好声音为媒介,通过阅读书本上相应的内容回答问题,明显更能够用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这种问题并不具有特别高的难度,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或多或少的回答出来,使学生在能够发言的基础上有能力、有兴趣发言。
在学生的踊跃回答之下,引出当时的美国生了一场大病:经济危机,涉及的农业、工业和金融业。
三、时刻结合书本知识进行讲解。
个人认为,这也是崔老师的讲课最大的优点:时刻结合书本进行教学。
无论崔老师的课程设计多么精美华丽,如果脱离课本,这堂课就会成为无根之水,及时华丽异常,也无法产生既定的效果。
崔老师在上课途中仍然给出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在书本上寻找基础知识,再在基础知识上适当提升,这样才更有益于学生吸收知识、认可知识。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老师为了显示自己卓越的专业知识,盲目添加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或者说是对教材内容进行随意的添加和删减,脱离了教材内容和要求。
虽然,我们不能够迷信书本,但也不能够脱离书本知识,书本才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所在。
只有老师完全吃透书本,才能更好的为同学们讲解。
只有学生吃透书本,才能更好的理解书本知识。
四、以问题的方式进行启迪性的互动性教学。
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崔老师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提出新观点或者理解新观点的时候,崔老师都喜欢运用问题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量融入到教学中去,努力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让传统的老师一人授课改变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习。
对于一些学生的刁钻问题,例如对史学界的质疑,则采用下节课进行讲解的形式,这样既避免了教师的尴尬,又能够保持教学进度。
又例如,上课一开始,崔老师就提问大家有什么比较喜欢的美国动漫人物形象,从而提出大力水手,并通过思考大力水手的年龄而引出1929年这一个特殊的年代。
又比如通过两个连续的问题:大力水手出生前美国人的生活状况和美国会一直繁荣下去吗?从而引出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互动性学习,顾名思义,既包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从而提出为何同样的政策,在1929年之前的美国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而1929年之后却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加剧?崔老师给学生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男生和女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讨论之中。
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对于学生明显不符合要求的答案,崔老师并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采取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进行肯定,对于他们的积极主动的态度仍然进行鼓励。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同学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崔老师对于某些问题进行了思维的限制,例如,对于美国现状涉及的行业的内在联系和问题,设定一定的思路:生产因素、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科技、资金链条、工人失业、原料、劳动等。
在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在既定的思维下,教师才能够更好的掌握课堂的节奏,更好的上好一节课。
五、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更加直观。
在整个说课过程中,崔老师一共运用了两张表格:自由放任政策的作用为何因时而异,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通过表格进行罗列更能体现出美国经济危机的特定及其对于经济、政治、国际的影响。
崔老师的说课的优点可以说数不胜数,怪不得说是优秀的说课视频。
相比于崔老师的说课,同样被选为这一节课的说课的我,就显得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了。
例如,在我的整节说课当中,我并没有设计许多与同学互动的环节。
整体而言,我的说课设计更多的是我个人的讲解,而不是与同学们的互动学习。
除了环节之外,就内容而言,虽然很多问题我也想到了,比如,资本家为何要将牛奶倒入河中,而不是给正在饥寒交迫中的美国民众饮用;为何美国实行多年的自由放任政策突然失败的缘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