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9 热力环流与风学案
复习热力环流和风导入大气环流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如某地区的气候变化原因。
2.讨论内容:让学生围绕案例,分析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在该地区的作用,讨论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和反思,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如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行思考和评价。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我改进能力。
3.进行课堂评价,如对学生的回答、表现等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设计课后作业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并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组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进行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同时,我将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设计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如分析某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原因。
2.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的完成要求和标准,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3.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批改和反馈,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作业质量。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答案在最后)必备知识梳理1.大气运动的原因:________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______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______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概念:由于地面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________的形式。
3.热力环流基本规律(1)一个过程:用箭头在下图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并填写形成过程。
①温差关系:近地面两地有气温差。
②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1)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因而“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
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区的气压值大于低压区的气压值;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低压”的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
(2)气流不一定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但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则由低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
【知识体系构建】)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常见热力环流形成及影响精讲点拨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但是高空不适用于该规律。
1.常见热力环流(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及应用: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及应用: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地,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和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2.沙漠和森林之间的热力环流①白天,沙漠增温快,温度高,形成低气压;森林增温慢,温度低,形成高气压;白天在近地面大气由森林吹向沙漠。
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习目标:1、绘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能够根据等压面的凹凸,学会比较气压的高低。
3、应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决问题。
4、能够在等压面图上判读某地的风向。
5、能说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学习重点:1、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2、大气水平运动所受的主要作用力学习难点:1、热力环流的原理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预习案【根据课本及地图册寻找答案,理解识记】一、热力环流:(参阅课本P29---P30完成)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太阳辐射能的,造成高低纬度的,这是引起地球运动的。
2、D地受热,大气因膨胀密度变,进而周围大气的密度,故空气(上升或下沉)。
3、B地冷却,大气因收缩密度变,在重力作用下(上升或下沉)。
4、D地上升到高空C处的空气聚集起来,使C处的空气密度变,气压(升高或降低),这样高空空气就从处流向处。
5、D地因大气密度变,而导致气压(升高或降低)B地因空气下沉而聚集导致密度变,气压(升高或降低),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就从处流向处。
最终气流从DC A B D,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综上所述:分步分析并总结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6、如图热力环流对等压面有影响,当地表热量均匀时,等压面和等高面平行,即同一高度上气压值相等;当地表冷热不均时,受热的A地空气因密度小气压下降致使等压面下凹,B、C两地的空气因冷却收缩密度增大,气压升高,导致等压面上凸;(如右侧中、下图)即高压处等压面,低压处等压面(高高低低)二、大气的水平运动(参阅课本P31---P32完成)1、形成风的原动力是什么?2、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是什么?3、影响大气运动的力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外,还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4、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指向。
空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应等压线。
当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时,二力合力为零时风向和等压线。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4.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2)
专题二热力环流微专题1 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知识链接】教材必修一P36,《优化设计》P59 归纳提升【典题导入】(2024·福建·一模)某校师生暑期到龙岩山区传统民居研学,发现该地天气晴热,微风环境下常有“穿堂风”。
图为该民居(坐北朝南)的“穿堂风”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该民居“穿堂风”最明显的时段为()A.5:007:00B.9:0011:00C.13:0015:00D.17:0019:002.图示时段该民居近地面“穿堂风”的风向是()A.偏南风B.偏北风C.偏东风D.偏西风【核心归纳】一、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________。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四大关键)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差异是前提和关键②影响: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降水增多,是避暑的好地方。
注意点;海风和陆风之间存在过渡性,且受到背景风的影响。
不能简单地认为,海边白天一定吹海风,夜晚一定吹陆风。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气流,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气流,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②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在水汽充足条件下,夜晚谷地长产生降水;而白天谷风吹向山坡,有利于山谷或盆地污染物扩散,谷风将水汽带到山坡,易凝云致雨。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的形成是突破口②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知识迁移】(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
热力环流和风学案
F E DC B A 大气运动导学案——热力环流和风编制人:chen 审核:五中高一地理组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画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并能解释城市热岛等地理现象2、通过画图,理解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重难点】热力环流的原理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法指导】通过对各种图像的阅读分析,学会正确的读图方法,提高读图析图能力预习案探究案◆ 要求:通读课本第35—36页,回答以下问题:◆ 一、热力环流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过程:1、垂直方向近地面气体受热会膨胀 (上升或下沉),使近地面空气密度 (增大或减小),形成 (高压区或低压区);上空空气密度 (增大或减小),形成 (高压区或低压区);冷却收缩 (上升或下沉),使近地面空气密度 (增大或减小),形成 (高压区或低压区),上空空气密度 (增大或减小),形成 (高压区或低压区)。
2、水平方向由于垂直方向上的气体热 冷 ,使得同一水平面上产生 气压差 ,气体由 压流向 压。
小结:由于地面 ,引起大气 方向(先)和 方向(后)的运动,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 的形式。
探究一:热力环流自主学习活动1、根据预习案,观察下图地面受热情况,在图中先画出垂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并标出水平面上A 、B 、C 、D 、E 、F 气压的高低。
然后画出水平方向上的大气运动。
自主学习活动2 比较气压高低A D;B E;C F A B C ,DE F自主学习活动3:思考以下几幅图中近地面受热情况,画出大气运动方向。
(1)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风思考: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使城市气温高于郊区。
为改善城区大气质量,利用实验原理,说明应如何合理安排大气污染严重企业与绿化带的位置?图解热力环流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高空高度升高,气压减小1020hpaB AC 冷B 热A 冷C 冷却 受热 冷却 1060hpa1100hpa 地面特别提示——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1、如果地面性质均匀,受热均匀,则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相等,气压相等,形成同一水平面上的等压面。
专题三:水体运动及其影响(二轮专题复习)
微专题3:海水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二轮资料:P42)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成为高原; 高原上山地隆起(或构造隆起),凹陷处形成盆地,河水(或地表水)在盆地低洼 处汇聚形成湖泊; 高原、山地进一步隆起,气候变干,湖水不能外泄,形成内陆湖。
微专题3:海水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二轮资料P44)
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祁 连山南缘凹陷的山间小盆地内,南面有 鄂拉山,北面有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 总面积10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 100米, 湖水面积、水深受季节影响明显。盐湖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水季节,湖面 大部无湖表水;5~9月为丰水季节,湖表覆满水层。茶卡盐湖有厚度在4~8米之间的沉积 盐层。夏季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平静的湖面如镜子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有中国的“天 空之镜”之称。图1示意茶卡盐湖地理位置,图2为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观。 (2)区域认知——茶卡盐湖曾是外流湖。分析茶卡盐湖演变成内陆湖后,巨厚沉积盐层的 成因。
A.冲刷河床淤泥 B.稳流洪峰
D 2.在潮汐式调度期间,图中a、b两处在8时开闸前
的水位、开闸后连通渠表层的水流方向分别是( ) A.a=b;b→a B.a>b;a→b
C.a<b;b→a
D.a=b;a→b
B 3.一年中最不适宜持续按表中时间实施潮汐式调度的季节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微专题3:海水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名题汇专题过关验收卷P22)
高中地理_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学案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学案主讲教师:指导教师:【课程标准】1、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一、发现生活通过观察生活中走马灯和冰柜冷气运动的现象我们得到:某区域,空气受热会膨胀,垂直方向上做运动→气温高空气密度___空气遇冷会收缩,垂直方向上做运动→气温低空气密度___二、探究原理1、运动(记忆2分钟)受热处:大气上升运动,部分空气外流,形成低气压。
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周围空气过来补充,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遇冷处:大气下沉运动,部分空气进入,形成高气压。
近地面大气密度增大,空气向周围扩散,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由此得出结论:风的运动方向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
即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这就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请记住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动力来源——太阳辐射2、气压联想:潜艇下潜,随着水深增加,压强会;上浮过程中,压力逐渐。
请你依据上句完成描述: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逐渐,随着海拔降低,气压逐渐。
3、气压变化均质的条件下,等压面相互平行,用平滑的直线表示;当近地面大气出现受热不均,会怎样?小组讨论: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爬黑板)1)请标出近地面气压高低,那等压面会如何变化呢?2)请你尝试添加等压面形态,并标注高空气压变化,完成等压面变形。
4、思考:近地面和高空四处气压由大到小该如何排序,你是如何判断的?5、总结规律(记忆2分钟):1)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2)在水平方向上,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3)近地面与对应高空的气压状况和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三、实际应用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用热力环流解释。
将一块大石,与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一个小时,猜一下谁的表面温度高?因为海洋与陆地的比热容不同,导致了升降温速度不同,所以有了气温的差异,我们叫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B.东南方
【真题探究】 大气环流 (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 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 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温度高低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 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 分显著。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 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 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 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土 壤的反射率:深色<浅色,潮湿<干燥, 粗糙<平滑;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 95%。
整层空气下沉,厚度减 少,顶部增温大于底部
多在高气压区
【真题探究】 逆温现象
(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
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C )
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B气更
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真题探究】 热力环流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0题。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D)A.东北方
题1.。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A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
第14讲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课标内容要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知识体系导学分析海陆风等实际问题。
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一、大气热力环流(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1.大气运动(1)形式:运动和运动。
(2)成因: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不同地区不同→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
2.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①A地受热,空气,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D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
②B、F两地冷却,空气,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
③水平运动:近地面空气从地流向地,高空空气从处流向处。
【易误辨析】大气运动都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吗?为什么?(二)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1.海陆风2.山谷风3.城市热岛环流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2.主要作用力及特征(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
(2)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可降低风速。
(3)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
高空风近地面风F()和F(地转偏向力)F(水平气压梯度力)、F(地转偏【思维点拨】(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三、大气运动与降水1.降水:指空气中的水汽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
包括垂直降水如雨、雪、雹和水平降水如雾、露、霜。
2.降水的形成过程:空气上升→气温→水汽→云滴→云滴增大→降水。
3.降雨的类型①:雨,②:雨,③:雨,④:雨。
4.近地面高、低气压与降水的关系(1)低压:空气,气温,水汽容易形成降水。
(2)高压:空气,气温,水汽不易,多晴天。
【易误辨析】空气上升是否一定带来降水?提升关键能力——能力突破掌握解题技法关键能力一热力环流【典题精研】[典例1][2019·海南卷]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8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8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微专题8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大气环境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垂直分层(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abbb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是太阳辐射能在地面、大气间的转换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如下图所示:b级方法技巧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技巧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b级拓展延伸逆温的形成及影响(1)逆温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逆温.从形成原因上看,常见的逆温类型主要有:①辐射逆温。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小,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③锋面逆温。
在锋面上,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④地形逆温.在盆地或山谷地形区,夜间由于山坡上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导致盆地或山谷底部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形成上暖下冷的空气结构,即出现逆温现象。
高考二轮复习PPT课件微专题10-热力环流原理分析
(4)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高 空
1020hpa
低压
1060hpa
1100hpa
地 高压 面C
冷却
高压
低压 A
受热
低压
高压 B 冷却
①海陆风
热 冷
②山谷风
海风
热 ③城市风
热 冷 谷风
冷 热
陆风
冷 冷
热 山风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以煤炭为基础的重化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三废”污染,给山西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三)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赛里木湖位于我国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的北天山山脉西部,是一个风光秀丽的高山 湖泊。湖面海拔2 071.9 m,东西长约30 km,南北宽约25 km,水域面积455~460 km2,平均水深约 46.4 m,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赛里木湖是冷水湖,湖里没有植物,都是石头,水很冰冷,被誉为 “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 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赛里木湖已成为新疆重 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2010年以来,赛里木湖水体淡化明显。下图示意赛里木湖及附近地区。
极地东风
应的结果,由此推测上海 材料: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 月平均气温为3℃,7 月平均气温为 17℃。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9热力环流与风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
例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 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1)~(2)题。
(1)假设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则正确
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
A.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 D.②→③→④→①
解析 答案
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9 热力环流与风
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 研读设问 明知考向 当堂巩固 限时自测
一 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1.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其形成过程如 下图所示:
c级规律点拨 等压面与气压的关系:高高低低(等压面凸向高处为高压,等压面凸向低 处为低压)。 (2)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城市热岛的形成:由于城市居
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市区上
民生活、工业和交通释放大量 —→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
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
区吹向市区
②郊影区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
(2)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读图可知,①情形时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利于空气对流运
动及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故A项正确。②③④情形时均存在气温随高度的 增加而升高的情况,即三幅图中大气均存在逆温层。逆温层底部气温低、
顶部气温高,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2.判断风向 利用作图法判断风向,是风向判断的最常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 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 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高中地理(新教材)《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导学案
2.热力环流中三个关系的判读方法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 (1)气温与气压的关系:近地面气温 07 高 ,空气膨胀上升,形成 □08 低 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温低,空气冷却 □09 下沉,形成高 □ 压,高空形成 10 低压 。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诸葛孔明发明的天灯是怎么升空的? (2)孔明灯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3)判断下图可体现孔明灯上天位置的点,比较 A、B、C、D 四点的气压 大小,将四点按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序。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
(2)风与气压的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 □11 高 压吹向 □12 低
压。如上图中①②③④所示。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 (3)等压面的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 13 高 压, □ 凹向低处的为 14 低 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如下图所示)。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科学思维 热力环流图中气压和空气运动方向的分析思路
第(1)题,①②位于同一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①气压低 于②;①位于③所在等压面的上方,故①气压低于③;①位于④所在等压面 的上方,故①气压低于④;②位于③所在等压面的下方,故②气压高于③。 第(2)题,据气压分布可知,空气运动方向为②→③→④→①→②。
01预习准备区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问题)(课件)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水1有.循北T环大1、活西T跃洋2在,暖(海流陆经A温过)差,①小可7月,以7因增0此加°N7西,0部°都N海较,岸小T1温②、度1T月,2都3减0较小°N小海,,陆都①温正差确,。②1正月确为。北大半陆球中冬部季青,藏南高北原
温较的差小存大在③,加7月3大04了°0N°东N大,岸陆都的西较冬岸大季冬④陆季1地受月的西5寒0风°冷N带,程控都度制较,,大增温加和A了.少东①雨岸②,温海差陆,热③交错换误较。多1,月海亚陆欧温大差陆小形,成T亚2 较 降B洲.小低高①;的压④海3,0洋东°N水部C大温陆.陆,地②东使受③岸得西冬海北季D陆季受.温风西③差影北④变响季2小,.风,寒1控月T冷制1亚干较,欧燥小在大,,冬陆海②季4陆正5风°温确N的差。以推大7动月,下4④0,°正N沿确大岸。陆南C西下正岸的确是冷。地水中流海较气强候,, 夏北季,炎△T热较少大雨的,主陆要地气温高,T2较大;大陆东岸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海陆热交换 较多,T1较小,③错误。1月50°N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附近有暖流经过,温和多
由于地冷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热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冷即
为热力环流。由于水平方向空气密度(气压)发生改变导致
原本水平分布的等压面发生形变(如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9 热力环流与风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大气环境2。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2)水平气压梯度力(3)风的形成过程cab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1.热力环流形成原理(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c级规律点拨等压面与气压的关系:高高低低(等压面凸向高处为高压,等压面凸向低处为低压)。
(2)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①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造成,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②两个气流运动方向a.垂直运动——热上升,冷下沉。
b.水平运动——从高压流向低压。
③三个关系a.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相反关系。
b.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热低压、冷高压. c.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③④处风向所示)。
2.三种常见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较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污染物不易扩散。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企业。
(3)城市热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镇或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外。
二、风力大小与风向的判断1.判断风力大小(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不同等压线图上,若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3)不同等压线图上,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2.判断风向利用作图法判断风向,是风向判断的最常用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b级拓展延伸等压线的判读1.判断风向和运用(1)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2)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近地面风:北半球高空风:(3)风向的运用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方面问题:①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②判断南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③判断高压和低压: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2.判断风力(风速)大小(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3.判断季节(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4.判断天气状况(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真题设问1。
(2016·浙江文综)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2。
(2016·浙江文综)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考向和规律1。
考向:不同地点气压梯度力或风力(风速)大小的比较;某点风向的判断。
2。
命题规律题型:本专题最主要的考查题型是选择题,但填空题也是可能考查的重要题型。
材料特征:多以某地(区域)某时刻(段)内气压状况(多以等压线的形式表现)统计图表或示意图呈现相关信息,信息的呈现一般比较直观、明了。
设问特征:设问一般比较简单,多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气压梯度力或风力(风速)大小的比较及风向特征的判断。
选项或答案特征:紧扣材料,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气压高低、风的大小及风向特征等相关内容,并对相关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例题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读图完成(1)~(2)题。
(1)假设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则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2)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D(2)A解析第(1)题,大气越稳定,越有利于雾霾的形成,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故雾霾的生消过程与逆温过程大体一致。
图中②→③→④→①顺序是逆温由出现到消失的过程,所以D项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①情形时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及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故A项正确。
②③④情形时均存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情况,即三幅图中大气均存在逆温层。
逆温层底部气温低、顶部气温高,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2016·4月温州适应性考试)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两个不同的等压面。
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最低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
C 2.D解析第1题,丁地位于地面,气压高(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丙三点,乙处上空的等压面向高处凸出,说明乙处的气压高于甲、丙两处,由于丙在等压面上方,所以丙处气压最低.第2题,依据图示可知,因甲、乙、丙三处位于高空,气温低,而丁地位于地面,气温最高。
(2018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指出青藏高原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完成3~4题。
3.关于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天气晴朗B.青藏高原空气稀薄C.下垫面大面积抬升D.青藏高原距太阳近4.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可能会导致其与同纬度山脉相比()A.垂直自然带数量多B.森林的分布上界低C.雪线海拔高D.相同自然带海拔低答案 3.C 4.C解析第3题,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或称“下垫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抬升,(相当于把“火炉"升高),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故答案选C项。
第4题,青藏高原热岛效应会使得同一海拔高度,青藏高原的温度比同纬度山脉地区要高,因此森林的分布上界青藏高原更高;相同自然带海拔也较高;雪线海拔也较高,B、D错误,C正确;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相对高度和山脉所在的纬度有关,因此不能根据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判断自然带的多少,A错误。
5.(2017·丽水松阳调研改编)下列四幅示意图(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度数表示经纬度),能正确地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是()答案D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D图所示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在方向上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并与等压线有一定交角。
下图示意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 M、P 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读图,回答6~8题。
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7.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8.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答案6。
A7.C8。
D解析第6题,P M>P N时,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⑦为北半球高空风向,⑥为近地面风向。
第7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P M<P N时,③为北半球风向,⑦为南半球风向。
第8题,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反。
9.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2017·1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区域某时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10题.10.此时戊地的风向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答案D解析戊处北侧是高压,南侧是低压,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影响,风在此处偏转成为东北风.11.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
(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当地吹______风。
(4)如果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5)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答案(1)④⑤(2)画图略(A→B→④→⑤→A)。
(3)B地海(4)增强(5)西北解析第(1)题,④点位于等压面以下气压最高,⑤点位于等压面以上气压最低。
第(2)题,根据高空等压面可知A地气压比B地气压高,故热力环流为A→B→④→⑤→A.第(3)题,白天,陆地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故B为陆地,A为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第(4)题,AB 间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热力环流势力越大。
第(5)题,北半球风向右偏,由此可知AB间风向为西北风。
12.读“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正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3)如果本图位于中国河南省,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___风.答案(1)南(2)北(3)东解析第(1)题,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其方向受三种力的影响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