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1 语用必考:句子补写-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含解析)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47c9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7.png)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对点练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
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故乡的人会那么怀念故乡?B.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趣味,甚至读什么书,坐什么车,都在媒体掌握之中。
C.记忆是难捉摸的东西:有些东西强迫记忆,使用时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有时一句偶发戏语,竟变成“永不消逝的电波”。
D.这种不合时宜的生命行为折射的正是现代知识分子最有价值的一面:即独立品格和理性原则。
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出的“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上,荷包、围涎、喜帐、背扇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其间具有东方神韵的“春光长寿”“蝶恋花”“凤穿牡丹”“鱼戏莲”等传统图案栩栩如生,这些图案寄托着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德行忠孝、神话故事的纹样更诉说着深层的文化寓意。
A.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B.“轰——”传过来沉闷的雷声,树叶也从沉寂中发出一阵战栗。
C.老板对我很好,每月工资三千多呢!——我能喝口水吗?D.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专题01:名篇名句默写备战-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狂刷(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01:名篇名句默写备战-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狂刷(全国通用)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1ad75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8.png)
专题01: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一)1.补写文章的上下句。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画图难足”几句,动静相生,色彩对比鲜明,构成了一幅绝妙的金陵风物图,视野开阔旷远,气度雄壮宽广。
(2)《屈原列传》中的“屈原,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可谓穷矣”一句,概括了屈原的人格风采和悲惨境遇。
(3)诗人面对人生现状和社会现实,往往借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如陆游《书愤》中的诗句:“ ,!”(4)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常常借酒抒怀,表达某种人生感慨,这在唐宋诗词中俯拾皆是,如“ ,”。
名篇名句默写(二)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李密的《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借助典故,表达了他对晋武帝生死都要相报的忠心。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道出其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的品格。
名篇名句默写(三)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名篇名句默写(四)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强调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的句子是:,。
(2)《将进酒》中用起兴手法显示黄河滔滔不绝、气势恢宏的诗句是:,。
(3)“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它能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古诗文中经常出现蛟的身影,例如:,。
名篇名句默写(五)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比兴是诗歌的常用手法,《氓》中“”和“”两句分别通过植物枝叶茂盛与枝叶衰落的情形暗示女子的年轻貌美与年长色衰,生动形象,对比鲜明。
2024届新高考语文精准冲刺复习:补写句子
![2024届新高考语文精准冲刺复习:补写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98b27ce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8.png)
2.过渡句
位置:中间 承上启下,承接前文,启示下文
方法:从上文中寻找关键句
3.照应句
位置:中间
——前面提出的问题,后文有所着落;后面 出现的情节,前文有所交代,前后照应, 和谐统一
方法: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语。
4.总结句
就是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两个)层次内 容作出总结的句子。总结句的补写,是对前面内 容的归纳、总结,有的则是对前面具体内容的概 括与升华。总结既要准确,又要全面。有时是对 上文两至三个层次的内容总结,补写时不可漏掉 要点。
方法:从上文中概括总结。 注意提示词:因此、所以、正因为此,由此可知;
5.仿写句:
与上文或下文的某个句式相同、内容衔接。 方法:注意观察句式,找到参照的句子
6.阐释句:对上文的解释 。
注意分析上下文提示句子,这是填写内容 的根据和来源。
解题指导二: 关注关联词, 分析逻辑关系
关联词对语句逻辑关 系有提示作用,关联 词要搭配使用,补写 时如若缺少必须添加。
论述类语段解题:
(1)注意补写句子的位置和性质, 若为论点句,则必须分析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的 本质和联系,概括出论点,并用简洁语言表述。 若为过渡句,则要注意是论点到论据还是论据到 论据的衔接。
(2)注意提示性语句, 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论述类语段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__阅__读_有__记__忆__型_和__批__判__型____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 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 神。批判型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简②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_________________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 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通出过有质价疑找值到的问质题疑的,根源 ③ _________________,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題的途径和 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词语含义用法辨析考点解析(课件)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词语含义用法辨析考点解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ff422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1.png)
• 二.题干解析 • 下列句子中的“××”和文中画横线(或加点)处的“××”,含义(用法 /含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比较点:含义、用法或含义和用法 • 三.解题方法 • 1.掌握多义词的义项,能结合语境巧妙分析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 • 2.掌握词性,从语境的结构中分析词语的词性,一般词性不同,用法不同, 意义也不同。 • 3.比较语境,分析结构。确定成分,明确用法和意义。 • 4.比较语境,确定语义的范围和对象,弄清特指和泛指。
• 2.引申义 • 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 • a.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深”:深奥。 •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深”深入。 • c.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深刻。 • d.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深”:(感情)厚,(关系)密 切。 • e.夜已经很深了。“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2023新高考Ⅱ卷20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 扰也很容易,只需戴上耳机。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 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 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应该把握什么“度”呢?医学研究告诉 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 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 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 实上,过度使用耳机的危害,还可能逐渐升级。 1.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答案】B
常见修辞手法-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总复习(全国通用)
![常见修辞手法-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总复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f04e2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b.png)
一、掌握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
(七)反复:千言万语,一个声音
【边练边悟】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复手法的一项是( C )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B.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 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C.湖水波光粼粼,像是舞动的琴弦,静静地,轻轻地,柔柔地拨动着 ,诉说着,缠绵着。 D.他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献给了祖国,献 给了人民,献给了他热爱的土地。
【边练边悟】
5.(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 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 表达效果。
【答】①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 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 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②形式整齐,节奏感 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语言文字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考情分析
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2021年 全国甲卷及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均考查了修辞,主观题和客 观题皆有,理解和赏析皆备,这足以证明“修辞”作为语言表达的一 项基本技能,高考对其愈发重视。这也是新课改形式下,对“审美鉴 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显性考查。
【边练边悟】
2.(2021·全国甲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 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 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之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考题讲评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之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考题讲评](https://img.taocdn.com/s3/m/9ade228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06.png)
18. 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
【解析】 本题要求仿照第一段中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的修辞手法,以“云”为
本体,运用“借喻”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首先要区分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
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 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 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
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示例1:可以使用。“恢复”应理解为使动用法,“恢复疲劳”是强调通过睡眠 等方式使疲劳的状态得到缓解和消除,恢复到不疲劳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理解 是符合逻辑的。 示例二:不合逻辑,要恢复的是精力体力,对疲劳需要消除。
【答案】 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它们都主 打一个飘逸轻盈。
18. 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
【解析】 长句变短句的一般步骤为:提取主干;切分修饰成分,转换成主谓句子;根据 句子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调整语序。 第一步,提取原句的主谓宾:大块云和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 第二步,将定语转换成主谓句:将定语“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 变成主谓句“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将定语“带着细丝一样的小 毛边儿的小块云” 变成主谓句“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去掉连词 “和”。 第三步,按照逻辑关系调整语序:先分别叙述“大块云”“小块云”的特征, 然后对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行总结,故答案为: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 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它们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
语言运用补写句子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新高考通用)
![语言运用补写句子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新高考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4215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2.png)
语 言 运 用 : 补写句子
★ 教学目标
1.了解补写句子考点; 2.真题剖析命题特点; 3.梳理总结解题规律; 4.对应考点训练提升。
一.考 点 分 析
考点解读 补写句子题是高考试卷中的一道经典题。这道题的考查
目标,如果从考试大纲中去寻找对应的考查点,那应该是语 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如果从阅读理论的角度来看 ,它是在考查语境的限制与提示作用;如果从思维规律来看 ,它毫无疑义是考查人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无论从 哪个角度来看,它考查的都是中学生所应具备的语文核心素 养中的核心要素,所以,它受到高考命题组专家们长久不衰 的青睐。
二.真 题 回 望
(2021-2024)
1:2021年新高考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
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
)。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① ,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
供,视力也很难恢复,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
疗,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眼底出血,并由此导致视物模糊变形、视野缺 损或注视点黑影等,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2个字。
示例一: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 示例二: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或成语)
6:2023年语文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明是一项限期两个月的作业,你就是要怀着愧疚自责的心理,一
仿用句式-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总复习(全国通用)
![仿用句式-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总复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ac307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c.png)
【边练边悟】
1.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个句子。要求:①句式一致;②至少运用两种 修辞手法。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彩,不正激荡 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雨巷,你的温文尔雅,你的缠绵柔情,你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不正引起我心中对美的追求吗?
三、分类体验仿写
题型二:嵌入式仿写
三、分类体验仿写
“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是他的心愿;我喜欢豪
放又细腻的苏轼,虽有“羽扇纶巾”,但“千里共婵娟”是他的低
唱;
。
我喜欢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 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技法归纳
续写式仿写题的解题关键 1.审清题干要求,有的题干要求明确,如运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采用与例句一样的句式等。 2.参考例句,看清楚例句有多少字、写了什么内容。 3.结合语境,续写的句子要与前后文风格相关或一致。
示例一二:雪 风花 筝 角度一:哪怕不天能空抵再挡高阳远光,的也热要度追,逐也自要 己坚 的守 梦轻 想盈 。和高洁。 角度二:尽管拥飞有得晶很莹高的,外却表总,是却被不别能人经 掌受 握阳 着光 命的 运炙 。烤。
技法归纳
解答自由式仿写题的关键点 1.联想相称。即运用相同或相似联想、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 等几种联想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选择恰当的话题。最恰当的话 题应是既和例句中的陈述对象属性一致,意蕴一致,同时也应为自己 所熟悉的,以保证自己有一定的积累,能灵活自如地进行仿写。 2.其他如句式一致、结构一致、修辞一致、情感格调一致等,都是仿 写句子的共性要求,不再赘述。
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 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 材料:奋斗 团结 梦想
2023-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公开课《高考一轮复习之补写句子》教学案
![2023-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公开课《高考一轮复习之补写句子》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92b53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3.png)
课题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和特点。
2.通过练习,掌握本题型的解题方法。
3.能够根据所给文段,补写出合乎要求的句子。
知识链接1.考点和试题分析语句补写题是对“语言表达连贯”进行考查的主要题型。
这一题型从2016年起,在三套课标全国卷中少有缺席。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点大致如下:(1)要求补写句子应“根据材料内容”联系前后文语境。
(2)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3)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4)不能照抄材料(但尽量考虑原文中的词语),有字数限制。
(5)设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三空,赋分为6分。
2.解题技法(1)依据文体确定中心说明性语段:明确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述的事理。
记叙性语段:明确记叙的对象和事件。
议论性语段:明确议论的话题和观点。
(2)理清层次确定类型引领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
总结句:就是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两个)层次内容作出总结的句子。
过渡句:是小结前文,启示下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
照应句:是前面提出的内容,后文有照应;后面出现的情节 ,前文有所交代,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的句子。
(3)筛选整合遣词造句找到呼应词句、关联词、暗示性词句和提示性标点,(尤其是冒号、分号、问号),根据找到的提示信息和句子的类型,按照上下文遣词造句的规律补写出句子。
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再读文段,查漏补缺再读文段,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
答案如有问题,需重新拟写。
3.两大类型“补写语句”的解题方法(1)衔接和照应句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语,关注标点、句式、逻辑。
(2)领起和总结句补写“领起句”:联系下文,压缩语段,概括内容补写“总结句”:从上文中总结出结论。
示例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评】逻辑严密。
全国新高考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刷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高考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刷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0ad1c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3.png)
全国新高考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刷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孔子仅仅是一个夫子。
夫子是什么呢?一个老师。
当时他的影响不是很大。
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位提高了;从汉到唐略有提高,唐代给孔子封了个“文宣王”;到了宋代,在文宣王前面加了“至圣”二字;到了元朝,地位有所下降;到了明朝,叫“至圣先师”;到了清朝,把历代称赞孔子的最好称呼全集中起来了:“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
可是好景不长,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又到谷底了。
而今天,是个直线上升的状态,孔子的学说在今天受到很多人的尊重和推崇。
今天为什么这么多人学国学、学孔子、学《论语》?其实主要原因是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主流价值观不是很明显,甚至变化幅度非常之大,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转向我们古老的智慧,去寻求一种能够持久地指导我们心灵和行为规范的东西,孔子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行为举止、价值体系的总设计师。
今天的祭孔和过去的祭孔不同,往昔祭孔是希望孔子的光环能造就一个礼乐并举的盛世,而今天的祭孔是要弘扬儒学中理想的道德观、秩序化的社会和谐观,以及礼与仁相为表里的教育观。
今天我们不会将孔子重新罩上神的外衣,对孔子最准确的评价是:他是一位伟大的往哲。
现在国学虽然比较热,但是公众对它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低,它是一个小众化的东西。
我们要把国学更好地继承下去,让它变成一个大众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文化人之间的讨论。
中国过去的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动员了全国所有的知识分子专注地研究这一门学问,从幼儿就开始,到最后功成名就。
这样的时代和条件已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们对儒学的教育方法,如果采取过去那种方式,我认为是愚不可及的。
除去功利心,反而可以真正返本归元地继承我们祖先的文化精髓。
时代在前进,文化在发展。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大的转型时代,这个转型不仅包括社会制度,也包含科技的研究。
2022年新高考语言运用题复习:补写句子(含答案)
![2022年新高考语言运用题复习:补写句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f2fd6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3.png)
新高考语言运用题复习:补写句子考生要动态思维,全面训练各种题型,实现高考语文对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要求。
表面上看,是考查题型的变化,实质上是考查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能力,也是落实高考中增加文本阅读量的要求。
词语的选用,病句的修改,句子表达的连贯,综合起来说就是遣词造句的能力。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先专项突破,然后整体练习,掌握解题策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一、明确七大句间关系语句补写题的命制就是命题人预先选好一个结构严谨、行文清楚的语段,然后挖去几句不连续的话,再让考生补充完整。
所以,厘清语段的行文结构,明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语句补写题选取的语段从性质上来说大多是说明性语段和议论性语段。
从语段的结构上来说,多数可以分为总分关系(总分结构又可细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还有承接、并列等关系。
语段内的句子之间以及句子内部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
如因果关系(上为因,一般要求补写果)、递进关系(填写的句子要合理运用表递进的词语,并且前后内容要构成递进)、转折关系(给出内容和填写内容前后构成转折)、对比关系(给出内容和填写内容构成对比)等。
句子之间往往有一些标志词。
类型标志词示例转折关系但但是然而而(2019·全国卷Ⅲ)而那些酒量大的人,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能迅速将乙醛代谢。
他们少量饮酒后,脸色并无变化;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究其原因就是因此是因为(2016·全国卷Ⅰ)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解说关系比如以……为例(2016·全国卷Ⅰ)更令人称奇的是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比如有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
递进不仅而且(2016·全国卷Ⅱ)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典例探究一、(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4高考一轮复习新题典题:语言文字运用(附答案解析)
![2024高考一轮复习新题典题:语言文字运用(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7ca2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7.png)
2024高考一轮复习新题典题:语言文字运用(附答案解析)一、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2023年2月3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为后续线路开通运营创造条件。
验收完成后,预计4月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静态验收是高速铁路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工程建设、系统设备等的第一次全面“体检”。
铁路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将检查确认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
福厦高铁于2017年9月全线开工,正线全长277.42公里,设计最高行车时速350 公里。
建成通车后,福厦高铁将推动福州、厦门形成“一小时生活圈”,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加速经济贸易,让城市更繁荣。
福厦高铁的修建,将成为我国高速铁路网中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长三角与大湾区的南北贯通带来益处。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19.根据文中信息,给"静态验收"下定义。
不超过50个字。
(4分)静态验收是二、2023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经,在城市街道拐角,一部补鞋机,一个工具箱,外加剪刀粘胶纤维线和几只大小不一的棉拖鞋,修鞋匠与修鞋人聊着家长里短,开胶、断线、破掌的鞋子也就修补好了;曾经,丢了钥匙的孩子急得团团转,爸妈没有过多责备,走出小区,请配钥匙师傅重新再配一把;曾经,骑自行车上班一族,车胎扎了、车圈瓢了、车链断了,一点也不慌,只要往单位门口的修车摊一放,和修车大爷打个招呼,下班骑走就好。
曾经,留守家中的老人总能听见“磨剪子戗菜刀”吆喝声;曾经,换纱窗、洗油烟机、空调加氟,各类服务①……一双双灵活熟练的手,让一件件破损的物品②,修补物品的同时修复了心情。
这,何尝不是温暖的一幕?可是,近年来,曾经和人间烟火气紧密联系的“小修小补”摊点,感觉是越来越少啦!一些专修老物件的摊点,跑遍通城也难寻踪影;那些手工业艺人,走遍街角也难觅足迹。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补写句子 课件(共22张PPT)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补写句子 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a06b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0.png)
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②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像仙
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③ 的
奇效。
①教师更应像一个导游(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过渡句,有语义上的转折意) ③“柳暗花明又一村”(总结句,对前文用诗句进行概括)
战火中的前进。年轻的生命,那么绚烂地放射着光辉,驱散现实的黑暗。和大山站在一
起,②
;和大江流在一处,他们是最急的浪。高峰在天空昂屹,姿态奇伟;
③
,志向宏远。天空和大地之间,飞扬着红色的战旗。
①他们不是神 ②他们是最高的峰 ③急浪在大地奔涌
1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 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反
3、关注前后的 语境,关注关联 词。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关注前后暗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传统的佛山剪纸,从功能来划分,有日常用的窗花门笺、婚嫁礼品
上的饰花、刺绣雕刻花样的底稿、商品包装上的装饰等等。可见,
①
,还大量供给于传统手工业和商业。
如果空格前后是分号,说明所要补写的句子与前文或后文是 并列关系,那么其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要与之相一 致,你就来一次“仿句”就行了。
还要注意有时候空格处前后文有括号的话,括号内的文字属 于解释性、说明性、补充性文字,这里的括号大致相当于破折号。
1.看陈述对象主语
显
2.看句式结构
性 推 导
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
四套全国卷语言表达运用解析-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四套全国卷语言表达运用解析-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ef822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1.png)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明明是一项限期两个月的作业,你就是要怀着愧疚自责的心理,一直拖到交 作业前一周才匆匆开始,结果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最后匆忙赶完的作业 也很不尽如人意,如果总是这样,那么 ① ,拖延堪称当代生活的“绝症”, 身处其中的人会感到极度焦虑,但还是在截止日期之前满怀负罪感地干其他的事 情,任务一拖再拖,时间越少焦虑感越强, ② ,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恶性循环 。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 ③ ?答案就是,制订明确具体的计划,将一个困难的大 任务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例如,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 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 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 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务具有线索作用,更容易让你产 生行动的欲望,一旦开始行动,完成任务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从句式和语体色彩分析,结合“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攥在手里”“ 几口就下去了”等语言特点来看,整个文段运用的是口语化的语言。划线句原文 为短句,改句为长单句,短句属于口语的一种特点,这与整个文段短句化的口语 特点相符,而改句为一般的长单句,与整个文段的语体不协调。
从用词角度分析,原句比改句多使用了“到场”“进门”这样的动词,动词 的加入,让描写性语言更生动,生动地描写了俩老头一起来开会,一起去送人情 出份子的事件,让语言更有画面感。改句没有使用这样生动的动词,因此没有这 样的效果。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仿写句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仿写句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d16d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d.png)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仿写句子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绍兴广场的护城河向北走,没有多远,老街就呈现了。
见到它,我的眼睛蓦然一亮,感觉它仿佛扭着身子活跃地动了几下。
在被高楼[]着的宽敞的柏油马路上行走,我常常觉得自己走在一具巨大的僵尸上,紧张、空虚、不知所措。
而在狭窄的老街上闲走,我会无限地放松和陶醉。
这种时刻,()。
你不要小觑了这老街,看着它不长,走起来就长了,长得仿佛没有尽头。
[]它也不是笔直的,略略地弯着,它这种弯不是老人的那种透出暮气的驼背,而是一个少女笑得不能自持时妖娆的弯腰,仪态万千。
真正的老屋[],它们保持房屋原来的状态,格局是老格局,窗户是老窗户。
如果不是有现代的人闪现在房子里,我会误以为回到了一百年前的鲁镇,听见了单四嫂子在空虚寂静的夜晚呼唤宝儿的哭声,。
这是鲁镇,是鲁迅笔下那个永远不会消失的鲁镇。
1.依次填入下列文中带横线中括号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沿着簇拥况且不胜枚举B.随着簇集况且比比皆是C.沿着簇拥而且比比皆是D.随着簇集而且不胜枚举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你觉得那街简直像丝带一样,它轻柔地延伸着,等着你抚摸条条纹理。
B.你觉得那街分明像布匹一般,它平静地铺展着,等着你踩平它的褶皱。
C.你觉得那街简直像潜龙一般,它静静地伏卧着,等着你唤醒它的活力。
D.你觉得那街分明像河流一样,它潺潺地流动着,等着你踏出阵阵水花。
3.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仿写一句话,与画波浪线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栏杆是文人的心灵港湾。
诗人们通过栏杆这一意象,表达“倚遍栏杆,只是无情绪”的闺怨之思,“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的雅趣之乐,“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愤懑之愁……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注其中,传达说不尽的诗意。
凭栏是入世的,和渔樵式的隐逸不同,但又不全是入世的。
它和万物有联系,但又不是一种行为上的热切介入。
2024北京高考语文第一轮章节复习--专题一 语言基础运用
![2024北京高考语文第一轮章节复习--专题一 语言基础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a127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b.png)
专题一语言基础运用3年模拟一、(2023届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18—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1分)359旅官兵来到南泥湾,成为拓荒的主力。
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开辟出万顷良田,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更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歌与舞、汗与泪、感动与被感动……年方19岁的贺敬之①,《南泥湾》歌词被其一气呵成。
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的作曲家马可捧读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时激情澎湃。
于是他汲取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想象着②的表演形式为其作曲。
从此,这首向劳动者致敬、为奋斗者高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南泥湾》,在炮火的缝隙间一次次回荡,唱得家喻户晓,舞得③,唱出了人民子弟兵为减轻人民负担“又学习又生产”、不惧任何艰难困苦的风采。
岁月流金,精神永存。
那永不熄灭的窑洞灯光和一段段动人旋律,鼓舞着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他们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续写开荒造田的奇迹,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打场,唱着《金不换银不换》书写对绿水青山的守望,唱着《乘风破浪再出发》奋勇向前。
这个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如今早已告别贫困,变成杏花微雨江南般的美好家园。
延安人民的奋斗还在继续,勇毅前行的旋律越来越昂扬……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答案(示例)①血气方刚②载歌载舞③喜气洋洋解析第①空,从前文“年方19岁”可知,语境是形容贺敬之正处在精力旺盛的年轻时期,可以填写“血气方刚”;“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
第②空,前文有“歌舞的音调和节奏”,语境是说表演形式有歌有舞,可填“载歌载舞”;“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第③空,从前文“这首向劳动者致敬、为奋斗者高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南泥湾》”可知,《南泥湾》是向劳动者致敬的歌曲,所以舞者作为劳动者的一员,心情应该是快乐的,可以填入“喜气洋洋”;“喜气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专练(含答案)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专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1c684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f.png)
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我因为看电影常流泪,所以看见隔座姑娘拿手绢擤鼻子,或是出来颊上留两条泪痕,便觉得比较喜欢她,相信她大概心肠不错。
对于哭这件事,成年人多半以为难为情。
我真不懂,看电影流泪有什么羞耻?看一本可歌可泣的小说,看一部悲楚动人的影片,为什么不可以哭?西方有亚里士多德,东方有太史公,都是讲戏剧之用在于动人情绪。
亚里士多德的著名悲剧论,说悲剧之用是如清泻剂,其作用叫作“清泻作用”,是把我们的肝膈荡涤一下。
太史公在哪里说过同样的话,这时也懒得去查。
但是他的确比许多现代人懂得心理,懂得笑与哭之用。
《滑稽列传》就是拥护幽默,看来比“今夫天下”派唾骂幽默之小子下流,实际上却比我们懂得心理学。
太史公自己哭吗?他一部《史记》就是悲愤而著的书,哪有不哭,又哪有不知哭之效用?但是我们也不必引经据典。
假使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台上表演,而观者不泣,不为所动,不是表演者艺术太差,便是观众已失人情之正了。
是的,人生本来有笑与泪的,所要紧的是看因何而流涕。
有狂喜之泪,有沮丧之泪,有生离死别之泪,①_________,有怀才不遇之泪,②_________,有游子思家之泪,③_________,有良辰美景之泪,④_________。
似是谁要哭,听他哭,因为我们本来是有情动物,偶然心动,堕一滴同情之泪,或怜爱之泪,或惊喜之泪,于他是有益的。
1.请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2.文段论述“看电影流泪不羞耻”的观点,请概括出三条理由,每条理由4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
可拿破仑其实和声誉如此显著的卢梭一样,并不能地地道道地算是法国人。
他一生当中,通常用以下的方式“让—雅克·卢梭,日内瓦公民”签名,卢梭祖上在1549年来到日内瓦,他自己又于1712年出生于此,所以,确切地说,①__________。
30岁那年,卢梭来到巴黎,此后,②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01 句子补写根据语段内容在指定的位置填入合适的语句,使文段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有字数要求。
文段材料多为说明性文段和议论性文段。
文段一般陈述一个话题,内容简短,层次清晰。
补写的句子常常为文段的总起句、承接句或者总结句。
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不能脱离文本,主观臆断。
考查梳理语脉、筛选并整合文本中的关键信息、逻辑推理与判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能力。
思维引领(一)第一步:梳理语脉,掌握文段的话题和内容。
——确定补写的方向,不偏离轨道。
思考:阅读下面文段,明确文段的话题和内容。
1.【2021年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
有研究人员分析,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____①____,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
雪衣藻____②____,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____③____,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6分)明确:第一段:揭示了雪衣藻能使雪变红的原因。
(说明①②处与其原因相关)第二段:雪衣藻的生长给极地冰雪带来的影响。
(说明③处与其影响有关)(二)第二步:分析句间关系,确定补写的依据范围(依据范围一般是补写处的前后紧密连接的内容,或者整体文段的内容,极少处是根据补写处非紧密连接的内容。
)明确:第一处:第一个补写处前面是一个句号,后面是逗号,那么其与后面的内容肯定是息息相关的,是一个承接下文的句子,其内容的来源应该是要根据后面转折的关系来推理,所以第一处所依据的范围是“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第二处:第二处已经给出了主语,是一个承接下文的句子,所依据的范围是其后的内容“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第三处:第三处给出了一个连接词,根据“从而”这个表示结果的关联词,这一处所依据的内容肯定是其前边的句子,但是其与后边的内容也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也不能忽略其后的内容。
(三)第三步:对应关键词句,进行逻辑推理与判断,准确补写。
明确:第一处:根据下文“她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可以知道这里应该填写雪衣藻在怎样的条件下会冬眠,而根据“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这一转折关系可知,补写处应该是说与其相反的情况,应该是说雪衣藻在气温低的时候冬眠,并且根据“春季复苏”而得知,是在气温低的冬季。
所以,第一个空可以填“寒冬时节/在寒冷的冬季”。
第二处:根据“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成红色”可得知,这一处应该是填写雪衣藻在不成熟的时候的情况。
然后根据“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可知,雪衣藻在不成熟的时候的颜色是绿色。
所以这一处应该填“未成熟时是绿色/最初是绿色/生长期呈绿色”。
第三处:“从而”说明这处是前面内容的结果,和“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有直接关联,但是具体是怎样的结果不得而知,所以我们可以马上关联后面的句子,“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可知,这是对上文现象产生的结果的阐述,故可知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会加快冰雪消融的速度。
(四)第四步:补写完毕后,快速通读一遍,检查语句逻辑是否正确。
四、思维路径的总结第一步:梳理语脉知对象内容第二步:析句间关系明依据范围第三步:抓关键词句定补写内容第四步:补后回读再验证新题试作{典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原理上来讲,ChatGPT其实也不是新事物,它背后的基础,是母公司OpenAI在几年前发布的自然语言模型GPT。
那么,GPT又是什么呢?它的全称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mer,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
简单来说,它的原理是:先给它提供一个庞大的语料库,让模型通过上千亿个参数对这些文本进行打散、标记、学习,构建起一个复杂的预测模型。
① ,判断一个单词在这个情境下应该接哪一个单词。
就这样一个一个单词串起来,形成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
这种预测的模式,其实跟我们大脑的学习和加工模式是非常相似的。
ChatGPT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它只会忠实地按照内在的预测模型回答问题。
ChatGPT 不能凭空生成信息,它所有的知识,都只能来自于它被喂养的语料。
那么,② 它所能够提供的答案,能够输出的内容,也不会超过这些语料的平均水平。
你不可能指望它摄入一大堆插科打诨的帖子,要求它写出《三体》。
③ ,我们至今还没有一套可靠的方法,能够客观地判断内容质量的优劣。
1.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1.①然后再依据这个预测模型①显而易见①遗憾的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此处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先……构建起一个复杂的预测模型”,引出下文的结果“判断一个单词在这个情境下应该接哪一个单词”,故应填“然后再依据这个预测模型”。
①此处对应“它所有的知识,都只能来自于它被喂养的语料”,则后文的结果“它所能够提供的答案,能够输出的内容,也不会超过这些语料的平均水平”则是很明显的,应填“显而易见”。
①根据后文内容“我们至今还没有……”可知,这是很遗憾的事,应填“遗憾的是”。
{典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国维从审美感发的角度,将境界分为实境与虚境。
他认为二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有机统一。
此说既融汇了十九世纪西方“理想”与“写实”两派的文学创作理论,又结合了盛行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争,同时与“为理想派”“为人生派”两大新文学创作潮流相契合。
可见,其理论既有对西方理论的借鉴,① 。
诗境的构造方式,从创作手法来看,亦无外乎王国维所说的两种:② 。
所谓写境,偏重写实,合乎自然者多,是作者通过对自然或人生忠实地描写或再现而创造出来的意境。
作者极重视客观的真实,极逞状物写景之才力求摄自然之魂魄或神理,随物赋形,“与花鸟共忧乐”。
③ ,作者用想象、虚构、夸张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符合作者理想或情感的图景。
造境与写境的分别,就像是“理想”与“写实”二派的分别。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答案】2.①又有对中国文艺理论的继承与创新①写境与造境①所谓造境,偏重虚构,合乎理想者多【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句中“既”可知,前后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在根据“又结合了盛行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争,同时与‘为理想派’‘为人生派’两大新文学创作潮流相契合”可知,此处是说其理论还有对中国文艺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故可知补写内容为“又有对中国文艺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第二空,根据后面的“所谓写境……”“造境与写境的分别”可知,此处是说王国维所说的两种指写境与造境,故补写内容为“写境与造境”。
第三空,由前面的“所谓写境,偏重写实,合乎自然者多”和后句“作者用想象、虚构、夸张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符合作者理想或情感的图景”可知此处补写的句式和“所谓写境,偏重写实,合乎自然者多”相同,内容是说造境偏重虚构,合乎理想者多,故补写内容为“所谓造境,偏重虚构,合乎理想者多”。
{典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① ,最终成子。
典例分析1.潮汐是海洋水面周期性涨落的一种自然现象。
古人把发生在白天的叫潮,①发生在夜间的叫汐,潮汐之名由此而来。
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其他天体也会产生引潮力,但因距离远或质量小,①引潮力微不足道【这里必须出现“引潮力”这个词,因为上一句已经提示,如果写“引力”则不准确】。
除了引力因素, ①潮汐还会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钱塘江口的杭州湾呈喇叭口状, 加之泥沙淤积在江底形成沙坎,潮势汹涌澎湃【这些是地理环境因素】。
答案 (示例)①发生在夜间的叫汐①引潮力微不足道 ①潮汐还会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2.反省性思维要突出思想的社会作用和公民的答案(示例)①作为反省性思维的批判思考 ①它是一种自觉严谨的慎思明辨 ①理性不一定把我们答题技巧(一)通读全文,明话题 理解整个语段内容,这是解题前提。
如果对整个语段不理解,解题就容易答非所问,因为填写的句子要统一在整个语段意思之中。
(二)划分层次,知句意以句子标点(句号或感叹号、问号,一般是句号)为界限,界定句数,进而准确理解句意,基本上语段每句话都是一层,每层都有相对完整的意思。
(三)把握提示,定内容注意分析上下文中的提示句子,这是填写内容的根本和来源。
从照应的角度看,填写的句子就是从这些提示性句中推导出来的。
(四)关注细节,补句子注意检查修改,试着在草稿上拟写,放回原文读一下,答案不仅要语意吻合,还要用语准确,尤其注意个别字词的疏漏或不精确。
语意对,仅能得到部分分数;答案“美”,才能得满分。
【命题方向】语句补写题,从体裁方面看:选材基本上为议论性语段或说明性语段(说明性语段偏多,大多为科普语段)。
从内容方面看:材料多为热点,以环保、科技、文化领域为主,社会历史与自然也有涉及。
语文连贯补写题涉及的句间关系1.目的关系:组成句群的句子之间有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①我们大家辛辛苦苦为的是什么?就为的一个心愿:要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把丑的变成美的;把痛苦变成欢乐;把生活变成座大花园。
②你来得好!省得我去找你。
【补写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艺复兴是一个文化奇迹,在那个年代,①,还有我们伟大的伽利略等物理学家,还有弗兰西斯·培根等哲学家。
伽利略开创了实验验证真理的先河,而培根子则是宣扬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人。
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因为他就像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一样,创立一派学说并广收信徒。
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于是,③,人们就不断用实验物理的方法去探究新的知识。
2.分承关系:在同一句中,前面提起两个并列成分,后面按照前面提起成分的次序,分别用另两个并列成分来说明或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