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改进AGC系统的IR-UWB无线定位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UWB的无线定位算法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UWB的无线定位算法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应用场景需要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和室外定位,例如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室内定位导航等。
传统的定位技术,如GPS和蓝牙定位,室内、室外精度受限。
而基于超宽带技术(Ultrawideband,UWB)无线定位技术具有多径效应、高精度、低功耗等优势,被认为是室内、室外高精度定位的有效解决方案。
因此,本文选题研究基于UWB的无线定位算法,在已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实现,旨在提高定位精度、减少误差,并广泛应用到各种实际场景中。
二、选题的研究内容1. UWB技术原理和发展背景的调研和了解。
2. UWB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包括信号采样、信号处理、信号的相关统计和频谱分析。
3. UWB信号传输模型的建立和实现,包括多路径传输模型、时间和距离的对应关系、信号的细节处理等。
4. 设计和实现基于UWB的无线定位算法,包括距离测量、定位算法、和误差校正方法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等。
5. 系统性的分析和比较各种UWB无线定位算法的优缺点,并与其他定位技术进行比较。
6.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定位精度、稳定性、实时性的要求,进行实际应用测试和调整。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调研和了解各种UWB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原理。
2. 设计并实现基于UWB的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大量数据。
3. 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建立信号传输模型。
4. 设计并验证基于UWB的无线定位算法,对其进行优化。
5. 进行全面的实验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6. 对于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测试调整,以提高定位精度、实时性和稳定性。
四、选题的预期目标和成果预期目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UWB的无线定位算法,提高了定位精度、减少了误差,并在实际应用测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预期成果:1. 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UWB无线定位算法原型实现。
2. 全面的UWB技术调研和了解报告。
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机AGC电路模型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
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机AGC电路模型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李柏渝;唐小妹;聂俊伟;刘哲【摘要】To support strong interference signal input under "navigation warfare" scenarios,navigation receivers are requested for increasing dynamic range in analog channels.Under the given constraint condition of signal to noise ratio deterioration,a two-dimensional curve model to offer a method for dynamic range optimizing and stage gain design was put forward by the legacy analysis method.However,this method was only applicable for the 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s that the output power was basically stable.A solving model involv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curve based on the extra parameter called the rollback value of the AGC output power was put forward.The model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rcuit parameters and the dynamic range of analog channel and it is suitable for the AGC circuits with variable output power,which can achieve a larger dynamic range.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parameter calculation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the complex numerical solution to linear equation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pure attenuation network was simplified.This simplification can substantially reduce the design complexity.Test results of dynamic range are in good consistence with the expectation in practical designs,which 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analysis model.%为适应"导航战"下的强干扰输入,导航接收机对模拟信道的动态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给定的信噪比恶化容限约束下,原有的分析方法给出了二维曲线分析模型,得到了动态范围的优化设计及各级增益划分方法,但仅适用于输出功率基本不变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基于增加的自动增益控制输出回退功率这一参数,提出了一种三维曲面求解模型,揭示了各电路参量与模拟信道动态范围的约束关系,可适用于输出功率变化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以实现更高的动态范围.针对三维模型中参数求解复杂的问题,利用纯衰减网络的特性,将复杂的数值求解简化为直线求解,大幅降低了设计复杂度.在给出的设计实例中,动态范围测试结果与设计预期吻合较好,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期刊名称】《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9)006【总页数】6页(P25-30)【关键词】导航接收机;抗干扰;大动态范围;通用设计方法【作者】李柏渝;唐小妹;聂俊伟;刘哲【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4.42在“导航战”的强干扰背景下,接收机模拟信道入口处电平的波动可能达到几十分贝。
基于UWB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共3篇
基于UWB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共3篇基于UWB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1概述室内定位系统是近年来研究和发展的热门领域之一。
随着智能手机、物联网以及智能家居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室内定位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实现室内导航、路径规划、资源管理、物品定位等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基于超宽带(UWB)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超宽带(UWB)技术简介超宽带(UWB)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以其高速数据传输、低功耗、准确定位、强抗干扰等优点在室内定位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UWB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它在超宽的频率范围内发送短脉冲信号。
根据这些脉冲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到达位置,可以计算出接收器到发射器之间的距离。
利用多个发送器和接收器,就可以在室内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移动物体的位置。
UWB室内定位系统设计UWB室内定位系统的主要设计包括传感器、接收器、算法和通信。
传感器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和移动信息,接收器接收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并利用算法计算物体的位置并输出。
通信模块用于向外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定位,需要设计合适的算法和动态定位算法,同时需要开发强大的软件和固件。
UWB室内定位系统实现UWB室内定位系统的实现需要以下步骤:1.硬件设计和制造硬件设计和制造是UWB室内定位系统实现的第一步。
需要想好传感器和接收器的数量和位置关系,确定射频模块、微控制器、通信模块等硬件的选型,并根据实际需求制造。
同时需要根据传感器和接收器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诸如耦合效应、信噪比、定时误差等等。
2.软件设计和实现软件设计和实现是UWB室内定位系统实现的核心部分,它主要针对UWB 室内定位算法和动态定位算法等进行开发。
常常需要考虑到实时性和实时数据处理,因此需要使用高效可靠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来优化计算速度和数据精度。
3.系统测试和调整系统测试和调整是UWB室内定位系统实现的最后一步。
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硬件、软件、通信等部分。
IR-UWB接收机性能的分析与比较的开题报告
IR-UWB接收机性能的分析与比较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IR-UWB(Impulse Radio Ultra-Wideband)是一种窄脉冲宽带信号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短距离高速数据传输、宽带雷达、精确定位等领域。
其中,IR-UWB接收机是实现IR-UWB通信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分析与比较IR-UWB接收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优化IR-UWB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性能提高提供指导。
二、研究目标本文旨在对IR-UWB接收机的性能进行分析与比较,并对不同接收机结构的优缺点进行评估。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 研究IR-UWB接收机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2. 提出不同IR-UWB接收机结构,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3. 对比不同IR-UWB接收机的性能指标,包括灵敏度、带宽、噪声与抗干扰能力等。
4. 分析IR-UWB接收机与其他接收机结构的优劣势,如传统窄带接收机、OFDM接收机等。
5. 对IR-UWB接收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IR-UWB接收机的相关理论知识、发展历程、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明确研究方向。
2. 数学分析法:通过数学方法分析IR-UWB接收机的灵敏度、带宽、抗噪声和抗干扰能力等性能参数,以及与其他接收机结构的比较。
3. 模拟仿真法:使用MATLAB等仿真软件对IR-UWB接收机的性能进行模拟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4. 实验验证法:利用现有实验平台对IR-UWB接收机的性能进行实验验证,并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以进一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如下:1. 分析IR-UWB接收机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提出不同接收机结构的优缺点。
2. 对比不同IR-UWB接收机的性能指标以及与其他接收机结构的比较,找出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IR-UWB接收机结构。
基于高速ADC和FPGA的IR-UWB相干接收机设计-
基于高速ADC和FPGA的IR-UWB相干接收机设计-基于高速ADC和FPGA的IR-UWB相干接收机设计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无线通信系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其中,IR-UWB(Impulse RadioUltra-Wideband)相干接收机因其独特的信号特性和出色的抗多径干扰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和定位等领域。
基于高速ADC和FPGA的IR-UWB相干接收机设计,是近年来大家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
其中,高速ADC作为数据采集设备,可实现高精度的数字化信号处理;而FPGA则可实现高速、高效、灵活的信号处理,具有很高的技术实践价值。
该接收机的原理是,将IR-UWB信号在发送端进行脉冲调制,成为带有调制信号的超短脉冲序列。
接收端采用相干接收方法,通过混频和放大等步骤,实现对该信号的接收和解调。
其中,高速ADC是该接收机的核心采集设备。
高速ADC以其高采样率、高精度、高灵活性等优点,实现对IR-UWB信号的高精度采集和数字处理。
此外,高速ADC还可以实现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可适用于不同的信号处理应用。
接收机的FPGA芯片则是该系统的控制核心。
通过FPGA的可编程逻辑,即可实现对IR-UWB信号的采集、数字信号处理、解调和显示等多个功能。
在FPGA芯片中,用户可根据需要设计相应的图像处理流程,使得该接收机具备高效率、低成本、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的特点。
总体来说,基于高速ADC和FPGA的IR-UWB相干接收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该接收机在工业监控、智能制造、安防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该接收机的性能将会不断提高,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关于IR—UWB接收机技术的研究
式 中 的信道增 益 口及 信 道 时 延 r都 取 决 于 发
①箨 烨0 女 龙 依 人 肥 业 学 师r硕 . 作 简 : 5 ,黑江 兰 , -大 讲 , 士 者 介 一一 薯 羿 1一 , 赵 9) 翟( { 4 7 合r 肥业 - 学
Vo .4 1 2 No. 3
J l uy
20 06
文 章 编 号 :08一 ̄o (o6o 10 4 22o )3—04 36—0 3
关于 I R—U WB接 收 机 技 术 的 研 究
赵 烨 王艳丽 杨建华 , ,
(. 1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 院. 安徽 合肥 200 ; . 309 2佳木斯 大学理学院 。 黑龙江 佳木斯 141 5( ̄)
r £ ( )+, t ( )= £ l ) ( () 1
式 () 3 信号 的最佳 检 测 采 用 最大 似然 准 则 ;
它从 个可能的发射波形中选择使条件概率 P Z ( I () 最大的那个波形作 为输 出. £) 通过使用最大 似然准则 , 最佳接收机工作 过程 如下 : 1 接收波 ()
形 r £ 分 别与 个 可 能发 射波形 s () 行互 相 () £进
其 中 n £ 常是 热 噪 声 ; ( )为 发 射 信 号 ()通 £ st 经 时延 和衰 减之后 的信 号 , () 即
r£ ( )= 口 ( —r st ) () 2
关, 得到 个互相关值 ;2 从每个互相关值 中减 () 去 ,, 2得到 个相关器的输出值 ;3 选择 个 ()
检测器 . 相关器的作用是将式 () 1 所示 的接收信号 变为一组判决变量 { }检测器的作用是根据观测 z,
IR-UWB数字相干接收机的硬件电路设计
依材料不同各异,通常金属析出过电位与氢析出过电位相 反。 (3) 基体材料表面状态的影响。
光滑、洁净→有利于覆盖
粗糙、油污→不利于覆盖
2.2 改善覆盖能力的因途径 针对上述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镀层的覆
盖能力。 (1)施加冲击电流。冲击电流是指在电镀开始通电的瞬间,给 镀件通以高于正常电流密度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大电流,形成 瞬间比较大的阴极极化,使被镀零件表面瞬间被一薄层镀层 完全覆盖,然后再降至正常电流密度值继续进行电镀。 (2)增加预镀工序。在进行正常电镀之前,预先在一定组成的 镀液中电镀一种薄层镀层,该镀层可以是与正常镀层相同的 金属层,也可以是其他金属层,但应使正常镀层在其上容易 析出。后一种情况的例子是黄铜件镀铬前的预镀镍层,这是 因为铬在镍上比在黄铜上更易于电沉积的缘故。
图1-1远、近阴极电解槽
根据欧姆定律:
I V R
近阴极的电流 I1 =
V R电液1 R极化1
远阴极的电流 I2 =
V R电液2 R极化2
I1 R电液2 R极化2 I2 R电液1 R极化1
(1-1) (1-2)
(1-3)
1.1.1 初次电流分布
假设阴极极化不存在时的电流分布为初次电流分布,
为了提出电解液分散能力的数学表达式,首先讨论电流在阴 极表面分布的问题。当支流电通过电解槽时,可能会遇到三部 分的阻力:
1 金属电极的欧姆电阻:R电极
2 电解液的欧姆电阻: R电液
3 发生在固体电极与电解液(金属/溶液)两相界面上的阻力 (阻抗)R极化
这种阻力是由于电化学或放电离子扩散过程缓慢引起的,就 是由于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造成的。可等效的称为极化电阻。
基于IR-UWB的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的研究
出基 站到移动台的精确距离 。双 向测距 原理是 由基站发出无 线 电波 ,移动台接收到基站发送 的无 线电波后 ,然 后回送 到
线传 感 网络 对 自身传 感器 节 点 的定 位 问题 ,另一 类 则 是 无 线 传感网络对外 部节 点的定位与跟踪 问题。
、 ( / ≥ / ^ )
—
2— ;=一 p x2r中 C是光速 , N S R是信噪比, 是有效 ( 均方根) 号带宽 , 信
无线传感 网络技术又 是当今 多学科前沿 技术的研 究热点
之 一 ,此 项 技 术 融合 了无 线 传 感 器 ,嵌 入 式 ,无 线 传 感 网络 技
( )基 于 T A的超 宽带 测距 技术 二 O
基 于 时 间 到 达 ( O )定位 基 本 分 为 两 个 步 骤 :一 ,测 量 TA 并估 计 出各 个 锚 节 点 和 定 位 目标 之 间 的 到达 时 问 T A 这 个 过 0, 程 是 测 距 过 程 ;二 ,根 据 测 量 到 的 T A建 立 方 程 ,求 解 得 到 0
定位 (S I 。 R S ) 对于基于非测距 的定位 技术 主要有:质心算法 ,D — O V HP
:
l (l I I) 毫 _ 厂l I厂 ‘
其中:S ,) ( 是传输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不 同基 于 A A和 R S 测 距 定 位 方 法 , 于 时 间到 达 的 方 O SI 基 法 可 以通 过增 加信 噪 比或有 效信 号带 宽来提 高精度 。由于 I— W R UB信 号具 有 很 宽 的带 宽 ( 5 0 h ) ≥ 0 M z ,所 以利 用 基 于
IR-UWB射频收发机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IR-UWB射频收发机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射频技术在无线通讯、雷达、遥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超宽带(Ultra Wide Band,简称UWB)技术因其带宽宽广、抗多径干扰强等特点,在低速数据传输、高精度测距、高清晰雷达成像等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
IR-UWB(Impulse Radio-Ultra Wide Band)是UWB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通过发射短脉冲来实现宽带信号的传输,可以实现高精度测距和高分辨率成像。
IR-UWB收发机是IR-UWB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通信,对IR-UWB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IR-UWB收发机进行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IR-UWB信号的特点分析:对IR-UWB信号的成分、频段、功率谱等特征进行研究,为后续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 IR-UWB射频收发机的设计:基于IR-UWB信号特点,设计IR-UWB射频收发机电路,包括天线、射频前端、基带处理等部分。
3. IR-UWB系统的性能测试:通过性能测试对设计的IR-UWB收发机进行评估和优化,包括传输带宽、误码率、灵敏度等参数的测试。
三、研究意义1. 对IR-UWB技术的应用具有推广意义:设计出稳定、可靠的IR-UWB收发机,在低速数据传输、高精度测距、高清晰雷达成像等领域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2. 对于射频电路设计人员具有指导意义:设计IR-UWB收发机需要掌握一定的射频电路知识,通过本文设计的案例,对射频电路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3. 对于IR-UWB技术研究者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对IR-UWB信号特征进行分析,并设计出稳定可靠的IR-UWB收发机,对于IR-UWB技术研究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技术路线(1)IR-UWB信号的特征分析和特点研究;(2)IR-UWB射频收发机电路设计,包括天线、射频前端和基带处理三部分;(3)电路的调试和性能测试,优化设计;(4)以性能测试结果为基础,进行机器学习优化。
IR-UWB频域接收机设计的开题报告
IR-UWB频域接收机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IR-UWB(Impulse Radio-Ultra Wideband)是一种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位置定位的无线通信技术。
IR-UWB利用超短脉冲来传输信息,并且具有很高的带宽和低功耗特性,因此在室内定位、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频域接收机是IR-UWB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定位精度。
二、研究内容本项目旨在设计一种高性能的IR-UWB频域接收机,实现对IR-UWB 信号的高精度解调和定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IR-UWB信号特点分析及调制解调原理研究(2)IR-UWB频域接收机系统模型的建立和仿真(3)基于FPGA的IR-UWB频域接收机硬件设计和实现(4)IR-UWB频域接收机性能测试和比较分析三、研究意义本项目的实现将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IR-UWB信号的接收质量和解调精度,提高数据传输和定位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为IR-UWB技术在室内定位、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3)为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
四、研究计划本项目预计用时为12个月,具体的研究计划如下:第1-2个月:熟悉IR-UWB技术和频域接收机原理,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第3-4个月:进行IR-UWB信号特点分析和系统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第5-7个月:设计并实现基于FPGA的IR-UWB频域接收机硬件第8-10个月:进行接收机性能测试和比较分析第11-12个月:撰写论文,整理研究成果五、研究条件本项目需要以下条件的支持:(1)计算机、开发板、测试设备等硬件设备(2)IR-UWB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测量仪器(3)科研资金支持(4)导师和实验室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六、预期成果本项目预期达到的成果包括:(1)IR-UWB信号特点分析和频域接收机原理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2)基于FPGA的高性能IR-UWB频域接收机硬件实现(3)接收机的性能测试和比较分析报告(4)相关论文若干七、参考文献[1] Yang H Z, Zhang X S, Chen J M, et al. Analysis of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UWB signals in indoor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2] Liu Y, Meng Y, Rohde U L, et al. A Compact and Low-Power UWB Transceiver with a Frequency Tunable Multi-Level PAM Generator. IEEE Asian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 2008.[3] Zhang J, Wang N, Zhao F, et al. A plus-shaped microstrip-fed UWB antenna with optimized band-notched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 2018.。
基于IR—UWB定位系统接收机的改进与实现
(colo nom t n ad C mm n o ,G in U i rt f Eet nc Tc nl y ul un x 4 04 hn Sh o f I r ai n o u & ̄i f o n ul nv s yo l r i eh o g ,G in G ag i5 10 ,C i i ei co o i a)
( OA) i e a t et td t raie rcs ds n e T s x cl si e , o e l pe ie it c mes rme t n n o r n io me t S a t ac rtl p st n T e y ma z a aue n i id o e vrn n , O s o c uaey oio . h i
i p o e nt f p sto i g r cso . m r v me o Βιβλιοθήκη o iin n p e ii n
【 y w rs R U ;A C h rep m hs—ok dlo;r evr p si ig Ke o d 】I— WB G ;cag u p p ae l e op e i ; oio n c c e tn
【 btat n te bs fte i rd co fA C ute ipoe eto te pei s U n or psi ig rcie i A s c 】O h ai o h n ou tn o G ,a fr r m rvm n f h rv u WB i o oio n eevr s r s t i h o d tn
尹 中南 , 曹 慧 , 邓成 奎 , 山 山 涂
UWB定位系统中标签接收机的FPGA实现
UWB定位系统中标签接收机的FPGA实现
朱华;王玫;樊孝明
【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
【年(卷),期】2008(24)24
【摘要】本文给出了一个适用于超宽带(UWB)定位系统的标签接收机实现方案,针对该方案的基带处理部分,提出多路并行能量收集非相干检测与线性步进相位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简单、快速的超宽带信号同步捕获;捕获之后,采用三态循环检测算法对标签用户码(ID码)进行识别.相对于传统的相干检测捕获以及单一的用户码检测、判决识别算法,体现了该方案具有实现简单、捕获迅速以及识别准确的优越性.最后,在QuartusII6.0的平台上,通过VHDL编程设计与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朱华;王玫;樊孝明
【作者单位】541004,广西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41004,广西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41004,广西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2;TN919
【相关文献】
1.基于IR-UWB定位系统接收机的改进与实现 [J], 尹中南;曹慧;邓咸奎;涂山山
2.IR-UWB定位系统中的数字锁相环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J], 王博;王玫;樊孝明;万
中波;马伟朕
3.UWB定位系统中首达脉冲检测的FPGA实现 [J], 朱华;王玫;王长龙
4.UWB标签定位系统接收机基带部分的FPGA实现 [J], 饶清文;王玫;陈艳余
5.UWB定位系统标签的设计与实现 [J], 陈学卿;王玫;高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R-UWB通信同步跟踪系统仿真实验设计
IR-UWB通信同步跟踪系统仿真实验设计王艳芬;陈颖;武洋洋;胡志希【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4(033)003【摘要】结合我校通信电子电路、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系统等课程,设计了信息工程专业通信系统综合实验的一个拓展内容——超宽带通信同步跟踪系统仿真实验.本仿真实验在Simulink平台下,基于超前-滞后锁相环搭建了超宽带通信同步跟踪系统.该系统在单用户状态下,选用PPM调制方式、AWGN信道传输,实现了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点对点的通信,成功反映了PPM调制方式的特点,完成了脉冲超宽带(IR-UWB)信号的同步跟踪.在Simulink建模过程中,利用既有模块与S-function编程设计相结合完成了系统仿真,并使同步误差函数值可视化,充分说明该系统的优越性.【总页数】5页(P85-89)【作者】王艳芬;陈颖;武洋洋;胡志希【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23;TP391.9【相关文献】1.一种新的OFDM同步跟踪技术及其在VHF/UHF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J], 吴虹;袁佳杰;孙冬艳;闫磊2.一种IR-UWB通信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J], 刘雄;雷洪利;向新3.IR-UWB通信系统高速USB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J], 陈琛;廖丁毅4.基于Simulink平台超宽带通信同步跟踪系统设计 [J], 安康;李静;张惠熙5.IR-UWB通信系统的准自适应频率同步算法 [J], 尹华锐;李亚麟;符权;王卫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新型UWB接收机的设计
一种新型UWB接收机的设计
黄韬;袁超伟;窦雯雯
【期刊名称】《无线电工程》
【年(卷),期】2006(036)009
【摘要】利用窄带滤波器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UWB接收机设计方法,并定量给出了滤波器中心频率和带宽设计的要求.该方法能够以脉冲重复速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采样,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系统对A/D器件采样速率的要求及低噪放大器(LNA)的带宽需求,同时其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黄韬;袁超伟;窦雯雯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网络技术综合研究所,北京100876;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网络技术综合研究所,北京100876;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网络技术综合研究所,北京1008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914.2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新型同步算法的脉冲UWB能量检测接收器设计 [J], 阮越;唐颖
2.一种针对UWB-PPM多径信号的加权非相干接收机设计方案 [J], 吴建军;项海格
3.一种结构简单UWB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J], 马岩;仇洪冰
4.一种高线性的UWB接收机下变频混频器设计 [J], 王巍;王颖;彭能;王晓磊
5.一种新型UWB平面单极子贴片天线设计 [J], 周喜权;惠鹏飞;赵岩;陶佰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宽带数字接收机AGC设计方法分析
宽带数字接收机AGC设计方法分析
耿新涛;王凤
【期刊名称】《无线电工程》
【年(卷),期】2007(037)010
【摘要】分析了宽带数字接收机AGC设计所需考虑的问题及相关因素,提出了宽带数字接收机AGC设计的通用方法,解决了接收机的瞬时动态范围压缩和发生阻塞干扰的矛盾,为宽带数字接收机在复杂拥挤的外界电磁信号环境下正常使用提供了保证.从工程实现的角度介绍了各AGC模块的组成、特点和性能.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均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耿新涛;王凤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辛集市分公司,河北,辛集,0523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85
【相关文献】
1.基于脉冲压缩的宽带数字接收机设计 [J], 陈涛;蔡兴鹏;潘大鹏
2.采用硬件加速的宽带数字接收机设计 [J], 孔维太;全大英;渐欢;金小萍;金宁;
3.基于脉冲压缩的宽带数字接收机设计 [J], 陈涛; 蔡兴鹏; 潘大鹏
4.新型多相结构MWC宽带数字接收机设计 [J], 陈涛; 蔡兴鹏; 潘大鹏
5.高灵敏度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动态范围优化设计 [J], 邬江;侯智鹏;石瑞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UWB室内定位系统的射频收发机设计
UWB室内定位系统的射频收发机设计
高睿劼;黄鲁;朱警怡
【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
【年(卷),期】2013(032)013
【摘要】设计了一种IR-UWB室内定位系统原理样机的射频收发机,发射机将1 ns的窄脉冲调制到4 GHz,接收机使用隧道二极管检波,检波包络通过比较器判决后将信号传给基带进行处理.所设计的系统通过测试,原理验证样机定位精度优于40 cm,达到设计要求.
【总页数】3页(P87-89)
【作者】高睿劼;黄鲁;朱警怡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安徽合肥 230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实验中心,安徽合肥 230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安徽合肥 23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
【相关文献】
1.基于UWB技术的室内外一体定位系统设计 [J], 邓凯; 任志敏
2.室内UWB通信高精度定位系统设计 [J], 顾慧东; 焦良葆; 周健
3.基于UWB的船厂物流室内定位系统设计 [J], 周红;季铭;顾晓波
4.UWB与GNSS结合的室内外一体化定位系统设计 [J], 潘国富;欧阳仲南;崔博浩
5.一种基于UWB的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设计 [J], 李玉峰;王君祎;李硕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改进AGC系统的IR-UWB无线定位接收机的设计与
实现
脉冲超宽带(IR-UWB)信号具有衰减小、穿透性强、定位精度高、多径分辨率高等优点,能够有效改善室内定位的效果。
近年来,IR-UWB定位技术既克服了GPS信号强度不足以穿透建筑物的缺点,又避免了蜂窝通信室内定位系统的多径效应和非视距传播的影响,因此IR-UWB定位技术成为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热点[1]。
IR-UWB信号采用基带窄脉冲作为信息的载体,常用的脉冲信号接收方法统分为相干接收和非相干接收两类。
其中非相干接收是将接收信号进行非相干解调(如包络检波、平方律检波),不需要产生本地模板信号,对定时恢复精度要求低,且结构简单[2]。
本文在非相干接收机系统中加入了脉冲AGC模块,目的是用来保证各个接收机不会受多径效应或者发射机距离远近的改变所引起的幅度变化的影响,保持幅度平稳,从而减少抖动,避免影响到后续电路。
但脉冲工作方式下的AGC系统较为少见,因此首先对连续工作方式下的AGC进行了改进,从而设计出了带改进AGC的IR-UWB无线定位接收机系统。
通过硬件设计和实现,表明了这种无线定位接收机系统工作稳定,精度较高,达到了设计要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线接收机模型。
1 接收机系统模型
在目前常用的定位算法中,TOA与TDOA方法比较适合IR-UWB定位[3-4],本文设计的接收机采用TDOA方式。
TDOA方式是通过数台彼此相邻的接收机接收来自标签发送的信号,计算到达时间,再计算各个接收机的到达时间差,最后通过双曲线定位算法来确定标签位置,因此TDOA方式也叫双曲线定位技术,如图1所示。
本文采用的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该系统由需要定位的标签Tag(发射机)、定位接收机(BS1、BS2、BS3)、时间差计数器Counter和后端服务器组成,每个接收机坐标已知。
定位过程为:取BS1为主接收机,BS1与BS2、BS3距离分别为4 m,且成等边三角形排列。
Tag在4 m×4 m范围内移动,不断发出频率10.7 MHz的超宽带脉冲,3个接收机分别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的信号到达时间,送入时差计数器。
设定BS1最先接收到的信号,然后计数器记录下后续到来的BS2和BS3与BS1的到达时间差,再送入后端处理器中,通过定位算法得出标签Tag的具体坐标值。
参考文献[5]中设计的接收机是最初的设计,此时并未包括AGC模块,其组成框图如图3所示。
测试中采用的脉冲发射机发出的是工作宽度为950 ps,频率为10.7 MHz的周期脉冲信号。
在室内视距环境下,发现锁相环输出的波形拉开前沿时有明显的抖动,按照电磁波传播速度,信号每抖动1 ns的宽度,定位时就产生30 cm的误差。
而导致这种抖动的原因是发射机的不断移动和室内传播的多径效应。
本文对上述系统模型进行了改进,加入了改进的脉冲AGC模块,如图4
所示。
这种设计的目的是用来保证各个接收机不会因为多径效应或者发射机距离的改变引起幅度变化,保持幅度平稳,从而减少抖动,避免影响到后续电路。
2 改进AGC的设计
2.1 AGC简介
自动增益控制(AGC)系统是一个在电子学领域中应用很广的系统,在广播、电视、通信和雷达接收机中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被采用,并且对于这些接收机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6]。
其作用是:当输入信号很弱时,接收机的增益大;当输入信号很强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使接收机的增益减小。
这样,当接收信号强度变化时,接收机的输出端的电压或功率基本不变或保持恒定。
在常用的通信接收机中主要用的是连续工作状态,因此连续工作方式的AGC获得了较多的应用。
对于IR-UWB信号,它发射的是二阶高斯脉冲信号,而接收机接收的实际上是三阶高斯脉冲信号,即整个定位系统工作的信号是高斯脉冲信号,如果将通常的AGC系统直接应用于脉冲信号接收,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对器件也提出很高的要求。
因此首先对AGC做了一定的改进。
2.2 IR-UWB接收机AGC的设计思想
对于超宽带通信系统,接收机检测技术和在距离发生变化时如何控制增益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7]。
超宽带信号在时域上是极窄脉冲,在频域上有着类似高斯白噪声的特性,而且发射功率极低,频谱极宽。
图5是接收机所接收的信号,不难发现在接收的信号当中,由于有谐波分量的存在,表现出完整的包络特性,这个经过检波后输出的包络仍然是一个不完整的脉冲波形,只是其中包含所需要的10.7 MHz基波和大量的谐波,并且观测到频率为10.7 MHz的点幅度最大,即这一点能量最高,而系统所要的就是10.7 MHz的计时脉冲。
改进AGC 的设计思想就是把这个10.7 MHz的基波分量提取出来,成为一个10.7 MHz的正弦波,作为可调增益控制放大器(VGA)的输入信号,这样即使是脉冲超宽带信号也可以用连续自动增益控制系统来实现。
2.3 元件选取与测试
选用了Analog公司的芯片AD8368作为主要AGC控制芯片来实现大范围的超宽带接收机AGC控制,它是一个兼有VGA和AGC功能的高集成度中频放大器[8]。
AD8368通过增益控制接口可分别在增益上升和增益下降两种模式中工作。
在增益上升模式(MODE接高电平)时,增益随着增益控制电压的升高而增大;而在增益下降模式(MODE接低电平,通常接地)时,增益减小。
但不管在哪种模式,它在-12 dB~+22 dB增益范围内都可以按照37.5 dB/V精确调整,且一致性误差极小,增益电压范围从100 mV~900 mV,由于单片AGC内部集成VGA和精确平方律检波器,因此可以方便地构成单片AGC环路。
AD8368芯片MODE置于上拉和下拉电平时的增益控制方程如下:
GaubHIGH(dB)=37.5×VGAIN-14, GainLOW(dB)=-38×VGAIN+24.8
图6为AD8368的增益控制图。
当增益电压VGAIN在0.5 V左右时,增益大约是5 dB,处于增益上升和增益下降两种模式线性区域的交点,因此将增益电压调至该点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