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近年来我国德育课程改革成果,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革命文化,反映人类文明成果,推动我国法治文明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德育教材,其根本宗旨在于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的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
1.教材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的要求,培养有爱心、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
2.教材旨在促进小学生以道德发展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材聚焦儿童生活与成长,通过具有道德与教育意义、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引导儿童建构有道德的美好生活。
4.教材与儿童展开平等对话,陪伴儿童的道德成长。
二、常规教学㈠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2.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初步养成尊重历史的好习惯;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看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知道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知道遵守公共秩序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以正反事例说明,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需要;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宁公共秩序,不妨碍和损害他人。
4.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识自己与家人之间在一些方面的不同,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 理解家人的心;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法在我身边》的第7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内容详细讲述了法律对于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治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素养。
3.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法治建设,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律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等),引发学生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思考,导入本课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a. 家庭保护: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家庭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b. 学校保护:介绍《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阐述学校在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责任。
c. 社会保护:分析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如公共场所的安全、网络安全等。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法律维权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出三个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规定。
b. 你认为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哪个方面的法律保护最为重要?为什么?2. 答案:a. 法律规定示例:《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内容。
b. 答案开放,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教案
2020年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4我们的公共生活课题我们的公共生活 课时安排 2课时学标教目 1. 知道人们在公共场所的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2. 明白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行为是有区别的。
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
教学重点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
教学难点在公共空间自己的言行和私人空间有所不同。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导入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中,我们除了在家里以外,你还会去什么地方,去 干什么?师总结: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公园散步、去商场购物等, 这些场所都是公共空间。
我们在公共空间里的生活,构成了公共生活。
新课教学活动一:看图分类阅读图片,根据类别填入相应的公共场所名称。
22页活动园。
>交通场所:>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所:>文化交流场所:>购物场所:>就诊场所:这么多的公共场所为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提供了服务,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活动二、公共生活“行为公开”1.公共场所是为人类服务的,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在公共场合随心所欲呢,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呢?2.解释词语“公共”你是怎样理解“公共”这个词的,说一说你的理由?引用古文:公为平均;共为合力。
合起来的意思是:共同进行平均分配。
公共,指公有的;公用的;大家的。
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
”既然我们在公共生活中行为是公开的,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活动三:辨析1.公园的长椅上没有人,是否可以躺在上面?阅读书23页绘图。
2.小组讨论: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是私人生活空间,一个是公共生活空间,我们的言谈举止有什么不同呢?播放视频《公共空间有你也有他》生汇报。
师:公共空间生活和私人空间生活区别很大,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再去公共空间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影响到他人。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教案
同学们讨论积极发言
学生积极讨论后回答
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观看并思考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观看并思考
使同学们认识到家人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
帮助学生从自身和父母两大角度分析产生不愉快的原因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与父母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帮助学生了解汉生活中父母点点滴滴的爱
使学生体会父母的爱,从而理解父母
难点
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好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布置孩子回家细心观察发现家长的优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游戏:撕纸小游戏
课前准备两张纸,ppt出示布置,第一次撕纸全程不可以有交流,第二次撕纸可以向老师提问。
提问:通过这个活动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调查:近期与家长发生过矛盾的同学请举手(为了尊重隐私,可以闭眼举手)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和家长沟通的成功案例呢?
活动:分享你在生活中主动沟通,促进和家人相互理解的案例
师:刚刚有同学说这段时间和家长发生了矛盾,现在大家把矛盾写下来,想想你准备用什么方式去解决。
活动:请你把自己和父母因沟通不好而产生烦恼的事例写下来,我们来想办法帮你解决。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你们能帮我解决么?
教师提问:你认为视频中发生不愉快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希望能自己作决定,有时会把家人的关心看作是干涉,甚至在明知他们讲的话有道理时,故意与他们作对。
在长辈眼里,我们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们言谈举止上的一些变化也会让家人感到困惑,觉得我们不服管教,不懂事,经常怀念我们小时候的乖样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
课题1、我们的公共生活课时2-1 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公共空间,知道电影院、集市、医院等场所都是公共空间,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就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2、知道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在公共场所,我们更应当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呈现自己良好的形象。
3、随着社会的进展,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可以依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逐步解决现实问题,增加生活的乐趣,丰富人生的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知道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更应当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呈现自己良好的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在公共生活中呈现自己良好形象,留意自己言谈举止的习惯。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1、阅读课本 22 页到24 页的内容,初步了解什么是公共生活,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留意些什么。
2、观看我们四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言谈举止,想一想,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应当留意些什么。
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课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到学校上课,到超市购物,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等等。
那么,在这些场所,我们应当留意些什么呢?2、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方面的问题。
板书课题:4、我们的公共生活二、生疏公共生活1、什么是公共生活?(1)教师引导:同学们要想了解什么是公共生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公共空间。
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集市购物,去医院就诊。
电影院、博物馆、集市、医院等场所,都是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就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及室内空间。
室外局部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室内局部包括政府机关、学校、图书馆、商业场所、办公空间、餐饮消遣场所、酒店民宿等。
(2)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就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2、生疏我们四周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生活(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公共场所呢?(2)出示课本22 页的6 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我们四周有哪些公共场所。
部编《品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教部编版
部编《品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教部编版部编《品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一、教材介绍- 本教案适用于人教部编版《品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
-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教材所包含的品德与法治知识点;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3.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教学内容全册教案包括以下内容:1. 第一单元:课文导读- 研究课文内容,并了解课文背后的品德与法治思想;-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品德素养。
2. 第二单元:社会公德- 研究社会公德的内涵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德意识。
3. 第三单元:生活公德- 研究生活公德的内容和要求;- 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惯和道德素养。
4. 第四单元:学业纪律- 研究学业纪律的重要性和内容;- 培养学生的研究自觉和纪律意识。
5. 第五单元:家庭美德- 研究家庭美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美德。
6. 第六单元:法律知识- 研究与法律相关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 观察法教学: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总结品德与法治的规律;- 情境模拟教学: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案例中,培养他们的自我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对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进行评价;- 可以设置小测验或作业,检验学生对品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估他们的品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发展情况。
以上为《品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的简要内容介绍。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品德与法治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4、小小总结:容易产生不愉快的原因。
5、小活动:找找不同
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角色不同,彼此会在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请描述一下你和家人的不同。
6、小小总结:因为不同,所以我们要学会倾述和学会倾听,促进彼此的理解。
7、活动园
情境:妈妈,周日上午我可以去同学家一起学习吗?
师:当我们与父母有冲突时,我们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冷静下来,用心沟通。刚才同学们也说了,我让我家小孩学书法是为她好,她应该听我的,说明你们都知道高要求和常督促体现着家人对我们的爱;有的同学说我应该听从孩子的让她学街舞,独立自主标志着孩子逐渐长大。
活动三:(锦囊妙计)主动交流有技巧
那么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合理需求和做法得到家人的理解呢?跟父母沟通要讲究技巧,老师这里送给你们一个沟通的锦囊,教师出示“四心”沟通法,回家后大家可以实践一下,回来后和同学们谈谈使用“四心”沟通法的感受。
师总结:主动与家人家交流,能增进相互的了解与理解。
活动二:主动交流方式多
主动交流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采用什么样的交流的方式比较好呢?我们来王玉珺同学的故事。
问题:王玉珺同学和妈妈的关系怎样?她是采用什么方式和妈妈沟通的?
思考:你经常和家人聊哪些话题?你采用什么方式和家人交流的,与同学分享生活中的事例。
圆圆同学就是用了老师送的箭囊技巧和家人和解了。
通过和同学们交流老师也在反思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我决定回家和孩子好好谈谈,听听她的想法,家人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在学习,也在成长。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活动四:发现父母的美
我们的父母有很多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更要向他们学习,回忆一下你们的爸爸妈妈身上的优点,我们全班同学为他们点个赞!播放歌曲《夸妈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2. 《规则与秩序》:认识规则的重要性,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3. 《安全与健康》:关注安全与健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尊重与包容》: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包容心态。
5. 《合作与竞争》:正确面对合作与竞争,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6. 《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家发展,增强国家意识。
二、教学目标2. 使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3. 培养学生关注安全与健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包容心态。
5. 让学生正确面对合作与竞争,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6.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关心国家大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价值观的内化与实践,安全与健康知识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规则意识、尊重与包容、合作与竞争、国家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例如: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遵守规则的小故事,让学生思考规则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1)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例说明如何践行。
(2)介绍规则与秩序的重要性,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3)讲解安全与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包容心态。
(5)分析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关注国家大事,增强国家意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针对课堂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2. 规则与秩序: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3. 安全与健康:防火、防盗、防骗,关注身体健康。
4. 尊重与包容:尊重他人,宽容他人。
5. 合作与竞争:团队合作,公平竞争。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㈠教学目标1.通过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教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确的安排课余生活,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遇到问题,能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好班委,负责组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共同商定班级事务。
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教学,引导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虽然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但是我们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4.通过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民族瑰宝美丽文字,了解祖国的古代科技,认识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㈡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3-10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3课时 教案
3-10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西安事变、游击战、大生产运动历史,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学习,懂得抗战胜利纪念日的意义。
3.进一步认识伟大的抗战精神,树立奋发图强建设国家的志向。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西安事变、游击战、大生产运动历史,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教学难点进一步认识伟大的抗战精神,,树立奋发图强建设国家的志向。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主张全民族抗战、持久抗战,为全国人民树立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中流砥柱”这个词?(激流中屹立不倒的柱石。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我们再次走进那段历史。
板块一:走进西安事变1.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事——西安事变。
这次事变对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请大家来观看一段视频。
看了这段视频,结合课前调查的资料,谈谈你对西安事变的了解,完成这个表格。
学生交流反馈。
2.你们知道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兵谏?了解到这段历史原因的同学为大家说一说。
预设1:介绍西安事变背景。
预设2:分享西安事变过程。
3.西安事变发生,思考中国共产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预设1】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计历史恩怨,主张和平解决。
【预设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中国共产党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小结:1936年12月12日,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中国共产党展现了以民族利益为重的担当,不愧为中流砥柱!(板书:西安事变统一战线)板块二:了解游击战过渡: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后撤,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组织全民参战,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本71页的阅读角,圈一圈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都有哪些游击战术?1.阅读“阅读角”的内容,圈出战术名称,指名回答。
《道德与法律》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1
《道德与法律》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1道德与法律五年级下册教案 (2023.1.)教案目标:- 了解道德和法律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辨道德与法律的异同- 掌握基本的道德和法律原则-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教案总览:第一课:道德和法律的概念(60分钟)- 介绍道德和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强调道德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于道德和法律的理解第二课:道德与法律的异同(45分钟)- 比较道德与法律的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法律在约束行为方面的作用- 举例说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第三课:基本的道德原则(60分钟)- 系统介绍基本的道德原则,如诚实、尊重、公正等- 分析这些道德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道德原则第四课:基本的法律原则(60分钟)- 介绍基本的法律原则,如公平、公正、合法等- 解释这些法律原则在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第五课:培养正确的道德和法律观念(45分钟)- 讨论道德和法律观念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培养正确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学生表现- 案例分析的结果和学生的思考- 最后的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教学资源:- 教科书:《道德与法律》五年级下册- 图文资料和举例- 小组活动材料- 案例分析材料教学扩展:- 邀请法律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深入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 安排参观法院或法律机构,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总结: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道德和法律的概念、原则和作用,培养正确的道德和法律观念,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材章节与内容: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共分八章,本章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1.1 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功能1.2 学会关爱家人,传承家庭文化第二章:学会尊重2.1 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2.2 尊重他人的差异,包容他人第三章:合作的力量3.1 认识合作的重要性3.2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传承家庭文化;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增强团队协作能力;3. 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力量,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尊重他人的差异,学会合作;重点:家庭的重要性,尊重他人,合作的力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讲述自己家庭成员的故事,体会家庭的重要性;2. 提问:你们知道尊重他人和合作的重要性吗?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讲解第一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功能,学会关爱家人,传承家庭文化;2. 讲解第二章内容,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尊重他人的差异,包容他人;3. 讲解第三章内容,让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例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 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答疑解惑,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板书设计:第一章: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1.1 家庭的组成和功能1.2 关爱家人,传承家庭文化第二章:学会尊重2.1 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2.2 尊重他人的差异,包容他人第三章:合作的力量3.1 合作的重要性3.2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家庭的看法。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统编版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探究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原因。
2.懂得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感悟长征精神,在生活中学习、传承长征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红军长征及其伟大意义,感悟长征精神。
三、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第 9 课《中国有了共产党》。
本课为第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观察图片: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说说人们都在纪念什么?2.学生交流3.提问:你了解长征吗?关于长征大家还想了解什么呢?(1)生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2)生2:红军在长征的路上都遇到了什么困难?(3)生3:红军战士是怎么在艰苦的远征中坚持下来的。
(4)生4:为什么红军“不怕”远征难?4.叙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段征程,探究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各地纪念长征的活动图片拉近学生与这段历史的距离。
由于学生对于长征不是一无所知,所以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起对长征的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未知入手,为之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感受长征之“难”。
1.叙述:我们首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长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根据地,都被红军粉碎。
然而,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红军与优势兵力的敌人硬打硬碰,损失惨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2.提问:这场远征“难”在哪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拿出课上学习单,一起看看红军战士们都遇到了哪些困难?3.材料分析:(1)呈现材料(2)学生交流(3)小结:正如大家所说,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不仅要在漫长的行军中适应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还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更要时刻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进行战斗。
长征,是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历经艰险的远征!(板书:历经艰险路途遥远环境险恶敌人围堵生活艰苦)4.叙述:然而,红军遇到的困难远不止这些,在长征初期,红军还面临着极其危急的局面。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本册内容简介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1读懂彼此的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识自己与家人之间在一些方面的不同,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 理解家人的心。
2.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教学重点: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矛盾。
教学难点: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欣赏一下,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什么?(放音乐《我爱我的家》,学生回答。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里有我们的亲人。
当我们快乐的时候,他(她)会和我们一起分享;当我们烦恼的时候,他(她)会听我们倾诉衷肠。
家人给我们慰藉和爱心,我们将在家人的关爱下度过童年,渐渐长大。
今天,我们都带来了自己的照片。
请你在自己的小组里讲一讲你小时候和家人的故事吧。
(学生先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在实物投影仪上互相介绍。
)小结:虽然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吧!二、实话实说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温馨实话实说的家!爸爸妈妈用深情呵护着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舌头也有被牙齿咬的时候,在生活中,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说说你的心里话。
如果不想说出来,也可以把心里话写在本子上。
2、师:看来,你们对爸爸妈妈不理解的地方还真不少,你能说说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吗?三、听听父母的心声1、师: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
有的爸爸妈妈可能把对你的爱表达得明显一点,有些父母则隐藏着这份爱。
让我们走进父母,去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吧!2、播放家长心里话的视频。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教案单元备课教案(1-3课)共6课时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1.《读懂彼此的心》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能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
2、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体会父母对我们浓浓的亲情。
3、学会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言谈举止中感受父母的爱。
4、知道相互沟通与理解是与家人和谐相处的法宝。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家人各不相同的关爱方式,体会浓浓的亲情。
难点:知道相互沟通与理解是与家人和谐相处的好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全家福照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2、学生谈感受。
3、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家人用深情地爱呵护着我们,我们的生活是快乐无忧的。
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家人说的话和要求做的事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一致,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这节课我们就试着读懂彼此的心。
(板书课题:读懂彼此的心)二、活动一:相互理解,体会家人的爱。
(一)、了解家人的想法1、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有时家人的想法与我们的会背道而驰。
有位同学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让她很烦恼,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事例)2、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同学应该怎么做呢?3、学生展开讨论。
4、问:你是否与家人之间发生过不愉快呢?当时你有怎样的感受?5、学生回答。
6、小结:是啊,在长辈眼里,我们永远是个孩子。
当我们的言谈举止发生变化时,就会觉得我们不服管教,不懂事。
因此我们要了解长辈们的想法,也要让长辈了解我们内心的想法。
7、课前让同学们去调查家长,了解你现在与小时候相比,在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下面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交流下吧。
8、在生活中,面对同样的事情,不仅我们与家人的看法不同,不同的家长所持的态度也可能是不同的。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我们的价值观》的第一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第二节《尊重劳动者》;第二章《我们的法治国家》的第一节《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保障》和第二节《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3. 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治观念的培养、环保意识的树立。
教学重点:尊重劳动者、遵守法律法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过程一: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过程二: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2. 新课讲解过程一:讲解第一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导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二:讲解第二节《尊重劳动者》,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过程三:讲解第一节《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保障》和第二节《遵守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增强法治观念。
3. 例题讲解过程一:教师出示例题,分析题目要求。
过程二: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
过程三:教师讲解答案,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2. 尊重劳动者感受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3. 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保障法律的作用遵守法律法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
(2)举例说明尊重劳动者的重要性。
(3)简述遵守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2. 答案:(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我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尊重劳动者,是体现我们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表现,有利于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
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 发展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 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
- 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和谐相处- 1.1 互助友爱- 1.2 反对欺凌- 1.3 尊重他人- 1.4 维护公共秩序第二单元:守法行为- 2.1 研究守法- 2.2 防止侵权- 2.3 守护网络安全- 2.4 错误和犯罪第三单元:社会秩序- 3.1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2 文明交往- 3.3 公共交通礼仪- 3.4 维护社会安全第四单元:安全自护- 4.1 防火安全- 4.2 道路交通安全- 4.3 防病安全- 4.4 防诈骗安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积极思考和实践。
- 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 制定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计划,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教学评价- 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道德与法治水平的提高。
- 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和谐相处:4周- 第二单元:守法行为:4周- 第三单元:社会秩序:4周- 第四单元:安全自护:4周六、教学资源-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多媒体设备和教具- 案例分析和讨论材料- 公益活动计划七、教学参考-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参考书籍- 前期教学调研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1) 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2) 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二、单元目标分析1. 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 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亲社会情感。
3. 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1 读懂彼此的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识自己与家人之间在一些方面的不同,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
2.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教学重点: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矛盾。
教学难点: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欣赏一下,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什么?(放音乐《我爱我的家》,学生回答。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里有我们的亲人。
当我们快乐的时候,他(她)会和我们一起分享;当我们烦恼的时候,他(她)会听我们倾诉衷肠。
家人给我们慰藉和爱心,我们将在家人的关爱下度过童年,渐渐长大。
今天,我们都带来了自己的照片。
请你在自己的小组里讲一讲你小时候和家人的故事吧。
(学生先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在实物投影仪上互相介绍。
)小结:虽然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吧!二、实话实说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温馨实话实说的家!爸爸妈妈用深情呵护着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舌头也有被牙齿咬的时候,在生活中,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说说你的心里话。
如果不想说出来,也可以把心里话写在本子上。
2、师:看来,你们对爸爸妈妈不理解的地方还真不少,你能说说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吗?三、听听父母的心声1、师: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
有的爸爸妈妈可能把对你的爱表达得明显一点,有些父母则隐藏着这份爱。
让我们走进父母,去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吧!2、播放家长心里话的视频。
师:听了两位妈妈和一位爸爸的心里话,你们想说些什么?小结:只要我们的是生活中多一些尊重,孩子尊重家长的建议,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想法,我们的家庭就更加和睦。
3、爸爸妈妈做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我们的爱。
为了给你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他们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
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休息?四、总结虽然爸爸妈妈很忙,现在你能体会到他们的辛劳了吗?你可以回家和他们说说心里话。
第二课时一、正确认知,化解矛盾。
1.播放音频《一个孩子的烦恼自述》。
2.师: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和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如何面对和解决呢?3.当你和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呢?阅读活动园材料,说一说你会选择哪种方式?二、理性面对:交流方式多。
1、其实,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
2.阅读王玉理的故事,你受到哪些启发?3.交流方式有很多:如写信、留言条等。
4.情景出示:班里很多学生都可以用钢笔书写了,由于我写字漏字错字现象多,老师让我再练练,可是妈妈觉得是我写字写得不好。
我认为这明明是两个问题,妈妈的误解让我很不开心。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选择合适的方式,试着主动和妈妈交流沟通吧。
三、我爱家人:发现父母的美。
1、小组内合作,阅读课前小调查“我眼中的父母别人眼中的父母”,说说有什么新的发同伴身上学现?2.列举事例说说父母身上的父母的闪光点,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布置活动作业。
1.布置课后活动作业。
2.小结:明确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2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学目标:1.独立完成学习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自立自强的意识。
2.知识技能:知道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了解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式。
3.在活动中体验承担家庭责任的意义,学习关心和帮助家人的方法。
4.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树立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了解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式。
难点:学习关心和帮助家人的方法。
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树立家庭责任感。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自家的家庭责任单。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活动评价单、板贴。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交流家庭责任单,感受家庭成员各自承担的责任一.导入课题1. 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还要主动交流常沟通,家庭成员还要主动担当家庭责任,尽责出力。
2.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我们如何为家庭做贡献,承担责任的问题。
揭示课题:让我们的家更美好二.交流家庭责任单1.出示家庭责任单,明确学习要求。
a.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b.小组交流,发现有什么共同之处。
2.全部交流。
3.小结:一个家庭承担着赡养老人、抚育子女、感情交流、改善生活等多方面的责任。
家庭让我们感到安全和幸福。
活动二:情景辨析,在家中做到自理、自立一.情境辨析,担当责任1.播放视频“在家里没有做到自理自立”,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思考: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2.教师梳理学生观点,组织探讨解决办法。
3.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对比二.选择问题,探寻对策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浏览活动册“沟通小难题”:玩游戏、起绰号、言而无信、想说就说(2)选择一个问题,讨论解决对策2、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玩游戏:合理安排时间起绰号:勇于承认自己错误言而无信:言而有信是原则,特殊情况应具体分析想说就说:对长辈说话要注意礼貌3. 评价小结:作为子女,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练习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自立自强,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
活动三:家庭发生的变化1.播放视频“长辈年纪大搬过来一起住”,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思考:家庭生活发生变化,你会怎么做?2.生谈感受。
3.有话大家说,面对家庭发生变化自己的想法。
4.出示“我是自立小达人”课后活动评价表。
教师讲解5.总结谈话:面对家庭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事情,一声关心的问侯、一句巾心的劝慰、一杯暖心的热水,都是对家人的支持,都是在为家庭作贡献。
第二课时[情景引入]1.情景剧引入,启发思考小明同学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外公年纪大了,摔了一跤住进了医院,父亲工作繁忙之余还要去照顾年迈的老人,母亲要照顾年幼的妹妹,还要照顾家庭日常。
),跟家人协商调解,共渡难关。
小结:生活中家庭可能会发生许多意外变化,需要全家人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3.揭示课题:《2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活动一:表达爱1.学生演绎教材活动园内容2. 师生讨论:你可以做些什么?3.小结:我们要体谅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的辛劳,学会关心他们,支持他们,表达我们对家人的关爱。
活动二:争当“智多星”1.生阅读教材阅读角内容2.交流讨论:妈妈为什么愁眉苦脸?她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我是如何帮助妈妈的?3.小结:生活中,家庭成员有困难,我们要留心观察、主动询问,尽力关心和帮助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