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合集下载

就业形势资料重点

就业形势资料重点
12
3.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以珠 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为代表 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经济基础较好,而中西部内陆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13
4.知识经济与就业革命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一方面使知识密集型的新产业部门不 断涌现,另一方面使传统产业部门经过改造知识含量大幅度提高, 从而导致一场西方社会日益引入关注的就业领域的变动。这一变 动的特点是大量传统就业领域的“缩小”,知识结构性失业人口 不断增加,就业结构加速调整,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有关就业的革 命。
经济环境——从整个国家范围来说,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 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业演化速度的加快,就 业岗位的增加,都是极为相关的因素。社会经济状况直接 反映到职业的经济地位和行业的经济状况上,往往使经济 发展速度快的地区成为大学生择业的热点。
15
(二)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简要)
社会客观环境 个体成长环境 社会心理环境 社会发展环境
16
1.社会客观环境是指由政策设置、经济状况所
形成的就业社会氛围。
政策环境——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 线、方针而制订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的行动准则,体现了 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应遵循 的基本规范。
第一章 就业形势与政策
第一节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1
一、变革中的就业环境
2
(一)变革环境下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
制度转型过程漫长、复杂,矛盾尖锐,所处的国际 环境复杂多变 技术变动的信息化 工业化进程加快 加入WTO与经济的全球化
3
(二)制约就业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同步扩展的因素
观念因素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形势备受关注。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就业问题。

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面对这一现实。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1.1 就业形势整体呈现积极态势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政府积极推行就业优先政策,各地区也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力度。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就业率逐年提高,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1.2 市场需求结构逐渐优化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逐渐向服务业、创新技术领域转型,这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孕育出了一批新的职业岗位,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

1.3 创业就业氛围浓厚随着创业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就业的道路。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创业园区、创业基地等也纷纷落地。

创业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就业问题分析2.1 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尽管整体就业形势较好,但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依然非常激烈。

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使得求职市场供求关系逐渐失衡。

不少大学生面临竞争激烈、求职难度较大的情况,就业压力不容忽视。

2.2 就业结构转型缺乏适应性虽然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但一些专业与市场需求仍存在较大脱节。

一部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了人才供需的失衡。

此外,一些毕业生对于就业市场的了解不足,也影响了他们就业的方向选择。

2.3 教育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当前的大学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缺乏与实践结合的机会。

这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困难,无法很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此外,一些企业对于毕业生的实际能力要求较高,也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3.1 加强就业指导与辅导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就业形势、就业市场以及个人职业规划。

2023就业形势分析报告(精选10篇)

2023就业形势分析报告(精选10篇)

2023就业形势分析报告2023年,中国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正在逐渐凸显。

本报告旨在通过系统性的调研和分析,展示2023年中国就业形势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2023年的就业压力将继续加剧。

随着老龄化加速,就业人口规模的下降将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可能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这将极大地制约就业岗位的增长。

其次,从产业趋势角度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将出现分化。

一方面,IT、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的高速成长将带来巨大的就业增长点;另一方面,传统制造、房地产等领域的市场竞争将持续加剧,部分企业可能面临裁员或调整经营模式的局面。

再次,从就业渠道角度看,互联网平台将成为重要的就业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的就业机会将不断涌现,例如电商、在线教育、社交媒体等。

许多年轻人通过创建自己的线上店铺或开展自由职业活动,获得了更加自由、创新和灵活的就业方式,这也将成为就业市场的新趋势。

最后,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看,人才供需的失衡将加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涌入中国市场,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人才市场供给的瓶颈则持续存在。

此外,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上升,许多年轻人拥有了相对不错的学历和职业技能,这也使得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对2023年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1. 就业压力不减反增:2023年的就业形势将会面临巨大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形势等。

政府和企业需要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案,例如加强培训、扶持创业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 投资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就业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对IT、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的投资和支持,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3. 创新就业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创业和自由职业者的数量将快速增长,这也将成为未来就业市场的新趋势。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二、一分为二看待就业形势
(一)有利因素 1、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2、就业市场逐步完善 3、社会需求总体上仍供不应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 国人口比例的5.7%,而发达国家占30%—50%,美国占 60%,日本、韩国占30%,不发达国家占8.8%,中国在 世界上的排名还没有达到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4、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就业空间进一步加大 5、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急剧增加 6、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加大 7、高校努力促使毕业生充分就业 8、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等战略,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遇。
3、高校毕业生就业向第三产业倾斜
从世界经济发展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职 业数量迅速增加,其就业人数在发达国家均已超过整个就业人 数的80%,我国2008年这一比例仅为34%。但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时期,第三产业必将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将会从现 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到30%,上升到50%左右。 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是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撑的,其中的金融保 险业、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职业、出国留学等方 面的咨询服务业,各类经济人和中介机构,文化教育业等服务 产业的发展,要求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拥有大专学历。应当说 ,在这些行业当中的从业人员多数是在第一线工作的。大学毕 业生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一线岗位就业,也是大学生就业“大 众化”的表现。
(三)未来职业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已经开始占据国 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对人才的要求开始打破传统的模式,呈现 新的特点。 1、打破传统职业模式,逐步实现智能化 2、转变职业时空观念,职业岗位转变更加频繁 3、第三产业的兴起,对职业技能要求更高 4、人才类型的规格要求和比例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5、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成为本世纪的重要特点 由于科技的发展,在20世纪,已经出现跨学科、跨技术的新技 术,例如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生化技术等,21世纪比人出现更多 更新的突破。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有一次根本改变人们 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面貌。技术要靠人掌握,社会迫 切需要掌握多种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必然趋势。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教案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教案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教案第一章: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1 就业市场概述1.2 大学生就业形势概述1.3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1.4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第二章:大学生就业政策解读2.1 国家层面就业政策概述2.2 地方层面就业政策概述2.3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趋势2.4 大学生如何充分利用就业政策第三章: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3.1 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述3.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3.3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3.4 大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第四章: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4.1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概述4.2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意义4.3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和方法4.4 大学生如何运用策略提升就业竞争力第五章:大学生创业政策与环境5.1 大学生创业概述5.2 大学生创业政策概述5.3 大学生创业环境概述5.4 大学生如何利用创业政策与环境实现就业第六章:行业就业形势分析6.1 热门行业就业形势6.2 冷门行业就业形势6.3 行业就业形势的变化趋势6.4 大学生如何应对不同行业就业形势第七章:职场生存与发展技巧7.1 职场生存技巧概述7.2 职场沟通技巧7.3 职场时间管理技巧7.4 职场发展技巧与职业晋升第八章:就业法律法规与权益保护8.1 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概述8.2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概述8.3 大学生如何维护自身就业权益8.4 典型案例分析与启示第九章:求职面试技巧与心理准备9.1 求职面试技巧概述9.2 自我介绍与简历制作9.3 面试礼仪与沟通技巧9.4 面试心理准备与应对策略第十章:未来就业趋势与大学生应对策略10.1 未来就业趋势概述10.2 与就业市场的影响10.3 大学生如何应对未来就业趋势10.4 培养大学生适应未来就业的能力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展开,共包含十个章节。

重点内容包括:1.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包括就业市场概述、大学生就业形势概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第一章 就业形势与政策

第一章  就业形势与政策

二、就业途径
自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以来,大学 生实际上就被推到了市场就业的轨道。从目前来讲,这部分 计划占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大部分(约占80%),是毕业生就 业的主要渠道。并逐步形成了即时就业、延时就业、自主创 业、考研和出国等多种就业途径。
1.即时就业 毕业前,毕业生参加由各地主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以及 各高等院校举办的各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面对面的洽谈会。被 用人单位录用后, 必须签定就业协议。
c.学生偏重专业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d.学生对就业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
二、医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1.医学生就业难度在增加,形势不容乐观 (1)医学生人数在增加,需求不旺,就业难度逐渐增加 近几年来,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悄然发生了变化。各 层次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专科生供大于求,本科生供 求平衡,研究生供不应求,就业难度日趋加大,而且这种形 势将会愈演愈烈。
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 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 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
合同的责任。
(2)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 ①自愿平等的原则;
②协商一致的原则; ③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 第一,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 第二,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 第三,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与形式必须合法。
场,从而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
一、影响医学生就业的原因
1.分析影响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客观原因
(1)客观原因
高校扩招,就业政策,就业体制,社会用人单位的人 才,用人观念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 学生本身的条件和思想状态是影响就业的根本原因:
a.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 b.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与前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正面临许多挑战和变化。

本文将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前景。

一、现状分析1.1 持续增长的大学生人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都有数百万名大学毕业生即将投入就业市场,这使得就业压力持续增加。

1.2 就业结构不匹配就业结构的失衡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方面,一些热门专业的就业形势乐观,毕业生可选择的工作机会较多。

另一方面,一些传统行业和岗位需求疲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较大。

1.3 学历要求提高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许多职位和岗位对学历和专业要求愈发严苛。

相对于过去,高学历已经成为竞争力的基本要求,这对于一些专科生和大专生来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1.4 就业渠道多样化与以往相比,现代大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渠道可供选择。

除了传统的招聘会和宣讲会,互联网平台、创业和自主创新等途径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选择。

这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和发展的机会。

二、前景展望2.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了推动大学生就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例如,加大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提供实习岗位、鼓励就业培训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提升就业机会。

2.2 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面临着变革和优化的机遇。

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这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3 创新创业的机遇近年来,创新创业风潮席卷整个社会。

青年人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就业和发展。

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之一,他们将在创新创业中找到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

2.4 人才需求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高素质、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学生将更受企业和市场的青睐。

而那些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挑战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挑战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挑战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挑战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现代社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各种挑战。

本文将首先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接着探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1. 就业压力大随着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许多毕业生会遇到就业难、就业岗位不匹配等问题。

2. 从业领域局限大学生常常面临从业领域的局限性。

一些传统行业的工作机会有限,而新兴行业和高技能岗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存在技能短缺现象。

3. 薪资待遇不高许多大学生初入职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往往薪资待遇不高。

这也导致一些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域、就业单位和岗位不尽如人意。

二、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1. 技能需求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场对于技能的需求也在发生转变。

大学生要适应这个变化,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 职业规划不清晰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没有进行详细的职业规划,导致就业时缺乏明确的方向。

缺乏职业规划会使就业过程中产生迷茫和浪费时间。

3. 竞争激烈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三、应对策略1. 积极学习、提升技能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应对职场的挑战。

2. 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在就业前应进行详细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行动,为自己的就业之路提供指导。

3. 提前准备,积极实习大学生应该在校期间通过实习和兼职等方式,提前接触职场,并积累相关工作经验。

积极实习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并增加就业竞争力。

4. 建立人脉关系人脉关系在就业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案例与实务第一章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案例与实务第一章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
传统的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 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 来越高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 求存在较大差距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 存在着巨大反差 高等教育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的需要 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存在着结构 性的矛盾
……
就业形势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特点突出 01 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03
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就业形势?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高度重视 就业市场逐步完善 社会需求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就业空间 进一步加大 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 需求急剧增加 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 量非常大,对与高新技术有关专业 的毕业生需求非常紧俏
哪些准备
准备什么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THANK YOU
中小企 业就业
大学生村 官计划
参军入 伍
04 章 节
Part
教学案例与拓展
阅读案例一(P11)
讨论: 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后择 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
阅读案例2(P12)
• 谈谈你认为小刚的坚持正 确吗?
• 如果你遇到和小刚一样的 问题,你会如何选择?
课下思考 毕业(就业)——你准备好了吗?
你都做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还需要
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1 2 3 4 5 6
鼓励基层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支持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逐步实行有基层经验考录公务员办法 选调优秀毕业生到基层锻炼 推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推广进村、进社区工作
思考:这些就业政策相关的名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三支一 扶
大学生志愿 服务西部计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政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政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政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及相关政策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客观全面的认识。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就业压力日益加大。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供求矛盾凸显。

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市场对他们的需求,致使竞争激烈。

不少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或者选择行业与专业不相符的情况。

其次,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

尽管大学生整体的就业率较高,但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

这些毕业生普遍存在技能匮乏、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劳动力需求结构调整。

随着企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劳动力需求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一些传统行业就业机会减少,而新兴行业和服务业则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对大学生的就业意味着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挑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鼓励创业就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提供创业贷款、减免税费、创业孵化等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便利条件。

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积极拥抱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其次,加强就业培训。

政府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培训的投入,提供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同时,高校也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实用技能培训,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第三,鼓励就业地方化。

政府鼓励大学生就业回归到自己的家乡或者就近选择工作机会。

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和支持,例如提供购房补贴、税收减免等。

这样的政策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政策的思考面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

首先,加强实践能力。

提高实践经验,参加社会实践、实习等活动,积累行业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

其次,拓宽就业渠道。

不仅依赖于传统的招聘渠道,还可以通过网络招聘、校园招聘会、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寻找就业机会。

1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务仍在沿用传统模式,靠粗放的招聘会和单调的政 策指导课来做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不足或信息短 缺在一些高校表现突出。
甘肃农业大学 毕业生择业指导中心
上大学没出路,不上大学更没出路。
需求特征:基层需求量大,但有效需求不足。
主要原因是生源分布和专业分布不平衡,供 给与需求错位,结构性矛盾突出。基层中小 学每年需求多,但实际接收少。
供需比例: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总体供
需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体供需比由2003 年的1∶3.0下降到2008年的1∶0.8。
四是反馈渠道不畅,高校教学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之间缺乏便捷高效的反馈和沟通,同时,市场的高 速变化和学校的固守传统,也加剧了二者的割裂。
五是就业观念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很多毕业
生追求大机关、大城市、大单位、大科研院所, 一味追求体面和风光而忽视客观实际,就业期 望居高不下和就业岗位稀缺的矛盾,使得“有 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同时存在。
用人条件不断提高(凡进必考)
——从就业政策方面看,2004年以前,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进高校
和科研院所,2004年以后,高校以引进博士为主,硕士研究生进高 校只能从事辅导员、行政管理工作。
——从社会需求方面看,80%以上来自基层县区。 ——从招聘条件方面看,重要的是考察综合素质,优中选优。选拔
一些人品好、能力高、业务强、水平高、专业对口的毕业生。

外语等级证书
计算机等级证书
职业证书
——从供需比例上看,前几年,一名毕业生多家用人单位争着抢着
要,现在倒过来了,众多毕业生争着抢着进一家单位。
5、竞争加剧
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台竞争
以前,研究生和本科生就业是分层的,研究生就业

国内外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趋势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了国内外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对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趋势,政策建议,经济发展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employment for graduates from universit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discusses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graduates,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Keywords: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employment trend, policy sugges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

当前,我国面临着就业问题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是就业困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因此,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和瓶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第二章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趋势2.1 国内毕业生就业现状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有亿大学毕业生,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大学生就业指导第一章PPT课件

大学生就业指导第一章PPT课件

01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
(二)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政策
• 1.定向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 2.应届毕业生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政策 • 3.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政策 • 4.应届毕业生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 • 5.患病毕业生和残疾人毕业生的政策 • 6.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 7.委托培养、联合办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 8.毕业生二次择业政策
(1)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毕业生择业及就业观 念呈多元化趋势 (2)就业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和规范,与之 配套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措施亟待进一步建立 和完善 (3)区域发展差距以及城乡二元结构而导致的 结构性矛盾,现行的人事制度和户籍制度等也 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
01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一、就业期望及调节
一方面,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奇缺,许多企 业高薪诚聘技能型人才不能满足需要;而另一 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存在就业难的 问题。
02 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
第8 页
01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一、就业期望及调节
(一)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状 这种过高的就业期望值有以下主要表现。
02 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
(一)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3 页
(1)大学毕业生由“精英”走向“大众”。根据西 方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原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 代,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不再是稀缺资源,他 们和其他社会层次的就业人员一样,不再占有优势。
(2)大学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 “买方”。在就业中,大学生处于劣势地位, 用人单位处于优势地位,就业市场由“卖方” 走向“买方”,大学生薪酬水平下降。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分析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市场呈现出严重的供需矛盾。

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实践两个方面来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

第二章宏观层面分析2.1 劳动力市场容量2019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劳动力总数为9.13亿人,其中,15-39岁的青年人才占比近60%。

尽管就业市场的招聘需求量持续增长,但是劳动力市场容量巨大,供需矛盾仍比较严重。

2.2 就业领域分布在各个领域中,互联网、金融、教育、制造业和医疗卫生是毕业生的较为热门的选择。

其中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拥有高收入、高晋升空间,是毕业生的首选。

2.3 教育背景需求当前,国内外企业对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需求较为普遍,尤其是名校、重点专业、国际学历等条件的优秀学生。

然而,除了学历以外,企业也更加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素质。

第三章微观实践分析3.1 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就业市场呈现出供需矛盾和分化的态势,一方面,部分企业的用人需求旺盛,招聘难度也不小;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企业的招聘计划不够饱满。

此外,一些雇主对招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和实践经验。

3.2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呈现出分化的趋势。

一些高校毕业生可以快速就业并找到工作与专业相关,但也有一些学生无法就业,或者只能在岗位流动性较强的行业中找到短期工作。

3.3 毕业生的优势和不足在毕业生成为求职者的过程中,需要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毕业生的优势主要在于年轻、有学历、学习能力强、思维灵活、沟通能力强等方面;而不足之处则在于行业经验较少、职场法则不熟悉、出现懒惰等作风不端等问题。

第四章对策建议4.1 提升个人技能毕业生可以参加一些专业培训、社会志愿者活动、课外学习等方式,提升个人技能和经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雇佣需求。

4.2 扩大就业渠道毕业生应该积极开展多种就业渠道的开拓,包括招聘会、求职网站、社交媒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自主创业等,确保个人找到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64
52
20
29
20
19
增幅 (%)
32.1 21.4 22.2 19.9 12.9
9.3
3.27 4.6 3.03 2.79
2003年-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及增幅表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结构性差异突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问题突出 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比例逐年增加,就业方式呈多样化。 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值与市场现实存在差距.
还有17%的人两类培训都没有接受过。其接受的自费培训主要都是
从业资格证书培训(本科64%,高职高专68%)。本科和高职高专
毕业生接受的最主要的雇主培训都是岗位技能和知识培训、公司文化 和价值观的培训。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7、2011届应届毕业生签约情况调查(腾讯网)
2011届硕士毕业生、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实际签约用人单位的分布
1.劳动力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市场运行稳定,岗位空缺与 求职人数的比率比上一年度有所上升。
2001年-2011年度市场职业供求总体变化(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一、当前我国总体就业形势
2、从产业需求看,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从趋 势看,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比 重稳步上升。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我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我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事业单位。 每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行业调查、就业区域调查和就业去向调 查均显示:大约80%以上毕业生期望在沈阳大连的IT行业 就业,59%左右都实现了这一愿望(降低中);大约 20%毕业生就业聚焦京沪深、长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 10%左右(上升中)实现了就业愿望,随着学院招生区域 的扩大和全国各地区人才需求结构和数量的变化,这一比率 有所增加。 随着就业形势的恶化,09-12届毕业生,生源地就业待 业比率加大,毕业时达到了30%以上,毕业后半年内达到 40%以上,稳步增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第一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不久,高校扩招决策立刻出台,一直稳步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的历程。

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52万,2005年340万,2006年413万,2007年达到495万。

按照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划分的理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小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于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2005年为21%,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规律和特点:(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二)大学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向第三产业倾斜(四)大学生毕业初期失业率相对较高二、当前就业形势的有利因素(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二)大学毕业生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就业空间进一步加大(四)加入WTO使就业机会增加(五)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急剧增加(六)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加大(七)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战略,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遇三、当前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一)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二)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三)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四)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五)高等教育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六)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四、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趋势(一)一次就业成为历史的遗迹,短期就业和多次就业成为就业的主流脉象(二)就业全国化成为趋势(三)报考“公务员”行情看涨(四)报考研究生持续“高烧”(五)新兴就业形式蔚然成风(六)自主创业悄然兴起五、毕业生就业的方针和政策多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坚持“公平、公正、择优、自愿”的原则,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

(一)不同类型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二)定向生原则上按入学时合同就业(三)享受国家专业奖学金及享受艰苦行业、地区或特殊岗位定向奖学金的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四)结业生的就业政策(五)有病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六)边远省区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七)毕业生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八)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最新政策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

2.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择优录用。

3.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

4.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5.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户口和人事档案手续提供便利。

6.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持学校证明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

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应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服务。

7.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等职业学校(大专)毕业生,对就业困难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由劳动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门共同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培训费由教育系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

8.教育部就做好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六项举措。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突出。

2006年11月,教育部就做好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以下举措:举措一,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举措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

举措三,加快建设和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

举措四,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高校内部就业工作体系。

举措五,完善评估机制,促进高教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举措六,推动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舆论氛围。

第二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含义大学生就业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要素市场中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是专门以高校毕业生为对象的初次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任务是举办就业洽谈、进行供需信息交流、开展咨询服务等活动,通过市场作用使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得到所需的人员。

其服务的对象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主体——由有自主择业权的高校毕业生组成的劳动力供方和有自主用工权的用人单位组成的需方。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做要遵循供需双方在市场中独立自主进行就业洽谈,实行公平竞争和公开协商的原则,即“自主、竞争、公开”的原则。

其中公开协商是前提,它要求就业岗位公开化,凡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都可以参与竞争,自主地与用人单位进行就业洽谈。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作结果就是就业协议书,确保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是保证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常运作的关键。

就业协议书要经过鉴证和批准两道程序。

对就业协议书的鉴证包括两个方面,即鉴证学生身份和鉴证就业协议书的合理合法性。

鉴证学生身份是由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门对毕业生拥有权利的鉴证。

例如定向生、委培生是无权参加自主择业活动的,学校就不能给予鉴证。

在鉴证学生身份的基础上,才能对就业协议书合理合法性给予鉴证。

就业协议书最终需要得到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如教育部或省级教委)的批准,这是为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手段。

尤其在当前社会人事、户籍等制度没有配套进行改革时,需要用行政手段保证就业协议的执行,以维护市场运做的结果。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基本职能可以归纳为:维护、监督、调解。

这些职能的实现有赖于三个层次的中介作用:一是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二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是毕业生就业争议仲裁机构。

这些市场中介已经成为沟通供需双方市场信息,维护双方合法利益和促成合法交易,调节双方争议的桥梁和纽带。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和特点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择业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贤纳士、选录人才的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给方是准备走向社会谋职的学生,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择业意向、工作能力等条件选择工作单位。

需求方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他们根据岗位要求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择优录用所需人员,双方的选择结果由供求关系决定。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不是孤立的、突变的、跳跃性的,它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逐步建立和形成的。

随着就业市场的逐步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形成了不同于其它就业市场的类型和特点。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目前,有形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高等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或叫“招聘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等等)2.学校联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3.分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4.层次性毕业生就业市场5.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6.行业性毕业生就业市场7.企业毕业生就业市场8.国际性毕业生就业市场(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一种高级人才市场,具有与一般劳动力市场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群体性2.时效性3.高层次4.年轻化5.初次性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走向(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供需形势总体上存在诸多的不平衡现象。

(1)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明显。

(2)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

(3)不同地区之间的反差现象也相当明显。

(4)不同院校之间的差别很大。

(5)不同用人单位之间的需求态势反差较大。

2.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提高综合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可以看出具有下列素质和条件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1)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品德;(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具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4)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5)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6)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7)身心健康者。

3.就业竞争日益激烈4.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已基本形成5.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1)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指导和服务。

(2)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

(3)毕业生就业市场正从传统的管理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

(4)就业关系合同化。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走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几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供求形势将发生变化2.无形市场加快发展3.就业市场更加规范4.就业市场的功能更完善5.宏观调控将进一步加强第三节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及就业工作的管理体制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及其改革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建国初至1985年,我国长期实行国家统一分配制度,这种制度是和我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经历了从计划分配到市场导向的20年的历史演变。

毕业生的就业已经由过去的“统包统分”逐步过渡到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一)“统包统分”阶段(二)“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阶段(三)2000年以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更加宽松灵活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体制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管理体制,大致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部主管全国大学生就业工作;二是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管本部门、本地区大学生就业工作;三是各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分别负责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事宜及本单位招聘接收毕业生事宜。

他们各自的职责如下:(一)教育部的职责教育部作为全国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职责是:制定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章和宏观政策;组织研究并指导实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管理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活动以及毕业生就业市场;汇总、审核、下达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方案,指导和编制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方案;组织国家急需、应予保证的行业、部门和地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实施;检查、监督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全过程工作;向社会公布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年度就业状况;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其他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