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

围手术期体温<36℃称为体温过低[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文献报道[2],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约为50%~70%。

由于加温设备缺乏和工作人员相关知识的缺乏,致使手术患者的低体温问题长期以来未引起

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视,影响手术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是十

分严重的,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率,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较大。针对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如何进行有效预防是围手术期

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分析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1.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

1.1麻醉因素:手术时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降低了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麻醉抑制了血管收缩、寒颤和非寒颤产热机制。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

通过大脑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但

麻醉剂的使用既损害中枢温度调节,又损害周围温度调节,尤其全身麻醉阻断了身体大部分

的神经传导,有些还能扩张血管,因而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易受环境温

度影响而出现体温下降[3]。全身麻醉可明显抑制正常的体温自身调节功能,使体热从核心室

向外周室重新分布,是大多数患者低体温的主要原因,区域阻滞麻醉亦抑制体温自身调节功能,但比全身麻醉范围小[4]。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低温干燥的气体直接进入患者肺部,可

增加呼吸道的热量的丢失[5]。肌肉松弛药使全身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消除肌紧张及肌肉运

动的产热.而导致体温下降。

1.2手术室内温度:手术室正常温度应该在22~25℃,相对湿度在50%~60%[6]。如果空调温度设定低于22℃,再加上空气对流速度过快,往往会引发体温过低,老年人及婴幼儿更多见。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保暖不够,就易造成体温过低。近年来,随着

无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术室采用净化空气层流设备,通常情况下手术室的温度一般

控制在22~24℃.由此可见,层流手术室的常规温度和室内空气快速对流的两个因素,会增

加病人机体的散热,更容易导致病人体温下降。目前,手术室配有空调设备或空气净化系统

的情况已很普遍。近年来发现[7],室温低于2l℃时,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低体温现象,这是由

于皮肤环境温度差值过大,辐射和对流散热的显著增加。

1.3机体散热因素:术中体表散热主要与以下三方面有关[8]:①使用挥发性消毒液消毒,消

毒液的蒸发要吸收和带走大量热量,使体温下降迅速;②由于手术时间较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使水从手术中蒸发,都是重要的散

热原因;③术中反复用冷液体冲洗胸腹腔,病人身体上的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导致机

体热量的散失。

1.4输液输血的因素:大量快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可使体温下降。在室温下输入l u 4℃冷冻

库血或1 L冷晶体液可使体温下降0.25℃-0.5℃,500 ml库存血在5~l0 min被输入人体会使

体温降低0.5~l℃。因此,大量输入未复温的液体或血液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尤其是失血

性休克或术中需要大量输液输血的危重患者,由静脉快速输入大量与手术间等温的液体或库

存血,则对患者机体中体液产生“冷稀释”作用。

1.5年龄因素:老年人易发生体温调节障碍,老年人肌肉量减少,静息肌张力降低,体表面

积与体重比升高,皮肤血管收缩反应减退及心血管储备下降,机体每小时热量产生少,麻醉

后体温丧失快。因此,老年病人更容易发生围术期低体温。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且因其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大,呼吸道水分丢失多,代谢率低,皮下组织薄及寒冷反应弱,特别易致低体温。

2.护理措施

2.1手术前评估和预热:加强手术前的心理疏导,有助于预防低体温。为了更好了解病人的

病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手术室护士应参与术前讨论,了解病人的病情,对病人进行综合

评估,针对性地制定术中护理方案。根据病人病情、年龄、手术种类、胸腹腔内脏暴露的面积、手术时间、及皮肤的完整性(如烧伤、皮炎、皮疹、褥疮)等来评估手术期间是否有体

温下降的可能和下降的程度,并制定保温措施,记录基础体温。

2.2保持适宜的手术室环境温度,注意保暖: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切口的大小,手术时间的

长短,麻醉方法和药物的使用及空气的对流是护理人员无法干预的,只有室温和输液温度可

以适当地进行调整。一般认为室温保持在24℃~25℃,相对湿度40%~50%为宜,对于新

生儿及早产儿,室温保持在27℃~29℃。但升高的室温令手术室工作人员感觉不适,尤其是

手术室内温度比环境温度高2℃~4℃时,且有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在患者入手术室前要提前30min开启空调,保持室温在22℃~24℃,对于老人和小儿等应适当提高室温。在消毒和铺

巾时动作应迅速,提高室温至27℃~28℃,待铺好手术巾后再恢复至正常室温。室内温度是

体热损失的决定因素,在适宜的室温中,患者可感到舒适、安宁,减少消耗,并降低肾脏负担。对非手术区域的四肢、躯干,用棉被、棉垫遮盖、保暖,以减少散热。

2.3使用加温装置:术中输入的液体用水温箱加温至37℃,接近正常体温,可以减少热量的

散失,同时不会增加机体代谢,有利于保持体温的恒定。胸、腹腔冲洗液应加热。有研究表明,在肩关节镜手术中,使用室温冲洗液与使用加温至37℃~39℃的冲洗液比较,使用加温

的冲洗液明显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手术期间应用热盐水纱布垫盖在

浆膜面上,切口手术巾的血液及时吸引并用于暖纱布覆盖,切口周围保持清洁。研究表明,

将库存血加温到37℃,红细胞完整性不受影响,血清钾和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不会明显增加。

目前普遍应用的是加温输液器、温箱。对于手术时间长、胃肠管等腹腔脏器长时间暴露者,

术中使用温热盐水纱布覆盖肠管;需行腹腔冲洗者,使用温热液体冲洗体腔等,以减少体热

的散失。冲洗时避免切口周围敷料、手术床的潮湿,亦能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2.4加强术中体温监测,及早发现低体温:对于全身营养状况差、老人、小孩、危重、施行

全身麻醉等患者进行手术时,术中应常规进行体温监测。尽量采取多种保温措施维持其中心

温度在36℃以上。手术中常用的中心体温测量部位是鼻咽部、鼓膜、食管和直肠。新生儿和

早产儿在手术台上使用恒温电热毯,如无恒温电热毯,必要时可用棉垫包绕四肢来预防患儿

体温下降。老年人最好采取综合性保温措施维持围手术期体温稳定,

综上所述,手术期间低体温的发生率仍然很高,低体温造成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与围术

期心肌缺血、凝血疾病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相关,并可延迟拔管和延长PACU滞留时间,增

加住院费用。对于患者预后有很大影响。低体温是围术期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积极有

效的体温监测、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围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徐启明.临床麻醉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6-147.

[2] Burger L,Fitzpatrick J.Prevention of inadvertent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J].Br J Nurs,2009,18(18):1114,1116-1119.

[3] 刘惠玲,吕江宏,何富霞.全麻术中并发体温过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甘肃中医,2009,22(1):58-59.

[4] Sessler DI.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perioperative thermoregulati

on[J].Anesthesiology,2008,109:318-338.

[5] Medell JH,Gravenstein N.Morey TE.Body temperature change During anesthesia for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implications for quality incentives in anesthesiology[J].Anesthesia & Analgesia,2008,107(5):1618-1620.

[6]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6-7.

[7]普鹰,王国英,龚锦.腹腔镜手术中保温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9,9(5):60-62.

[8]张颖.预防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6A):1413-1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