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新人教地理8年级上:同步试题(民族)
第三节民族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根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我国人口总数达到()A.12.95亿B.10.95亿C.11.95亿D.13.95亿思路解析:根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2.95亿。
答案:A2.我国有____________个民族,你是____________族。
思路解析: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
答案:56 (略)3.我国行政区划中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它们相应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一共有五个: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应的民族分别是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壮族。
答案: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壮族4.我们周围可能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居民或者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跟他们相处?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思路解析:民族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有着特殊的感情。
既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并学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样将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友谊,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康。
此外还应该多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了解我国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等等。
答案: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了解我国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等等。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我国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A.8%B.12%C.20%D.10%思路解析: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另外55个民族人口最少,称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构成与人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92%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
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超过1500万;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民族构成(人):1 汉族115940万人2 壮族16,178,8113 满族10,682,2634 回族9,816,8025 苗族8,940,116 6 维吾尔族8,399,3937 土家族8,028,133 8 彝族7,762,2869 蒙古族5,813,947 10 藏族5,416,02111 布依族2,971,460 12 侗族2,960,29313 瑶族2,637,421 14 朝鲜族1,923,84215 白族1,858,063 16 哈尼族1,439,67317 哈萨克族1,250,458 18 黎族1,247,81419 傣族1,158,989 20 畲族709,592少数民族数字趣闻:张家界土家族人有这样的俗语:“三十六,跌跟头”;“人满三十六,喜的喜, 愁的愁”。
因为土家人认为36岁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祸事的几率最大,故民间凡事总要回避“36”。
人满36岁,无论男女,必做生日冲煞过关;凡红白喜事记人情帐,偶尔碰到36序号,便是不顺的先兆,故许多人办事必先在36号上写上吉利的话。
蒙古族将“9”视为吉数。
据说,铁木真(1162~1227)出生时的摇篮,就是用9个柳环编制而成的。
当时,婴儿初入摇篮,还要举行入篮仪式。
铁木真在入篮仪式上,摇篮里铺着9张洁白的羊羔皮。
铁木真当了大汗——成吉思汗的时候,庆祝了9天,喝了900缸马奶子酒。
成吉思汗“向不儿罕山行9叩礼”,同时“升起9足白旄”。
大概从这个时候起,蒙古族人就视“9”为吉数了。
自古以来,白族人民把“6”看得非常神圣。
白族青年男女订婚的彩礼都得带“6”字。
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自决D. 民族融合答案:B2.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B. 民族自决、民族独立C. 民族优先、民族自治D.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答案:A3. 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7个D. 58个答案:B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对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是什么?A. 民族同化B. 民族隔离C. 民族融合D. 民族平等答案:D5.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哪些?A.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D.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我国民族政策的内容包括()。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民族同化答案:ABC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包括()。
A.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自治权C.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遵守国家法律D.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答案:BC8. 我国民族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哪些作用?A.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B. 促进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C. 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和文化发展D. 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9. 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以及自治机关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可以制定适合本地方实际情况的单行条例和变通规定等。
四、论述题10. 论述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答: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民族平等原则的确立,消除了历史上的民族歧视,为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和相互尊重奠定了基础。
56个民族知识点
56个民族知识点
我国的56个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白族、朝鲜族、侗族、哈尼族、哈萨克族、满族、土家族、瑶族、达斡尔族、东乡族、高山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纳西族、畲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仫佬族、羌族、水族、土族、佤族、阿昌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撒拉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仡佬族、保安族、德昂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京族、怒族、乌孜别克族、裕固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基诺族、珞巴族、门巴族、塔塔尔族。
把除汉族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的原因:在我国,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我国民族最多的是哪个省?哪个少数民族分布最广:民族最多的是云南省,回族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我国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是哪两个: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
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民族互助:民族互助是指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互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反对任何民族一切形式的剥削,主张各民族之间真诚互助、互相支援,以谋求共同利益,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目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2、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3、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话题1活动内容:教材P70-71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及图例说明。
2、准备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活动过程:一、听歌曲,激发感情1、最近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一首歌曲,我们也一起来聆听。
2、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3、解说点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二、了解中华民族的组成和民族的分布1、(出示民族地区分布图)这是一幅民族地区分布图,你能从上面获得那些信息?2、小组交流学习,做好记录。
3、小组推荐一名成员汇报成果,进行班级交流,教师相机总结(民族的组成、民族的分布):从图上我们了解了人数相对较多的部分民族以及它们的分布。
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它民族人数较少,我们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4、出示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进行了解。
(学生快速浏览)5、抢答竞赛活动:完成“我所知道的民族”三、了解“五大民族自治区”。
1、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央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
你能从分布图上找出来吗?2、生看分布图,指出相应位置,教师相机介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3、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
四、齐唱歌曲,总结课堂1、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出示书上民族集体照)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试题: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答案:
我国一共56个民族。
【相关阅读】
我国一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余55个是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官方的.统计资料是
由56个民族组成,按照人口数量的降序排列,依次为:
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
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兹
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
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
民族团结宣讲材料
民族团结宣讲材料民族团结宣讲材料【篇一】一、我国的民族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有1个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有五个民族自治区。
我国56个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二、我国的民族关系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相互关系: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写入宪法、建国初期的民族问题的宣讲团,西藏的民族改革,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
三、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1.坚持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中,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民族平等权利是广泛的权利,它包含各民族当家作主,以平等的地位管理国家事务和地疗事务的权利,也包括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发展经济、接受教育、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等权利。
我国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还采取多种措施,使各民族在实际生活中切实享受到真正的民族平等权利。
2.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
民族团结的主要内容是各民族要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民族团结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国家经常性地进行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禁止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在各族人民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问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
及时和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
对进行民族分裂活动的,依法进行处置。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有关民族团结的题目
有关民族团结的题目一、选择题(1 - 10题)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A. 54个B. 55个C. 56个D. 57个解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所以答案是C。
2. 以下哪个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A. 维吾尔族B. 藏族C. 蒙古族D. 回族解析: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回族分布较广。
所以答案是B。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中央人民政府D. 中国共产党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执行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但不是直接领导民族区域自治的主体。
所以答案是C。
4.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
A. 权利B. 权力C. 义务D. 责任解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
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责任强调应承担的任务,但在这种语境下,义务更为准确。
所以答案是C。
5.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 大聚居、小杂居B. 大杂居、小聚居C. 各民族集中居住D. 分散居住解析: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大聚居、小杂居表述错误;各民族并非集中居住在一个区域;分散居住表述不准确。
所以答案是B。
6. 以下哪种节日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A. 泼水节B. 那达慕大会C. 开斋节D. 火把节解析: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是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的节日。
所以答案是B。
7.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的关系。
A.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B. 汉族统治少数民族C. 少数民族统治汉族D. 各自独立发展解析: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民族常识初中版知识点整理
民族常识初中版知识点整理一、民族概况1、我国共有56 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3、由于汉族以外的55 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
4、我国各民族人口的发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发布很广。
5、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地域广大,人口较少;大都位于祖国边疆,物产资源丰富。
6、中国55 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文外,其他53 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
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共同开拓了中国的疆土、共同创造了新中国。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与中原汉族地区的经济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祖国经济的发展。
二、民族平等政策1、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和长期任务。
2、民族平等的含义:一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区域大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二是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3、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④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4、民族平等政策实施的意义(我国为什么要实施民族平等政策):①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保证各族人民安居乐业;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材分析:《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辽海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内容,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能简单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会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能够了解一些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对这些民族是哪些不够了解,也不太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和风俗习惯,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对少数民族进行了解,培养了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为何称为少数民族。
3、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祖国各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学习任务:任务一:观察对比图,人口分布图,了解少数民族定义任务二: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灿烂的文化重点: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介绍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检测工具:我来说,你来猜是哪个少数民族?过程设计激情导课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大屏幕播放《爱我中华》,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爱我中华》,仔细听,歌曲里唱到了什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师:从刚才的歌曲里我们知道了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歌曲里把56个民族比作什么?(花朵星座兄弟姐妹)师: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6个民族是一家》板书: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是一家(齐读课题2遍)2、师:我们属于什么民族,大家知道吗?(汉族)除汉族外,你们还听说过哪些民族?(预设:学生回答一定不会很全面,一定不会把55个少数民族全都说出来)评价: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
3、认识56个民族,教师领读2遍教材里的56个民族名称。
24种民族汉字(56个民族的文字)
中国22个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字.1949年以前.已经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2个文字有24种.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过去除了蒙,藏,维吾尔等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外.多数民族没有文字,有的则借用汉字.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领导人提议.为少数民族创制文字,以改变他们的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局面.民族名称 使用文字的名称 蒙古族 传统蒙文、托忒文 藏族 藏文 维吾尔族维吾尔老文字、维吾尔新文字 苗族老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川黔滇苗文、滇东北苗文(后4种为新创) 彝族爨文、规范彝文 壮族 方块壮字 朝鲜族 朝鲜文 白族 老白文 哈萨克族哈萨克老文字、哈萨克新文字 傣族老傣仂文、新傣仂文、老傣那文、新傣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 僳僳族老僳僳文(大写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格框式拼音文字、表音的音节文字)、新僳僳文拉祜族 拉祜文 水族 水书 纳西族 东巴文、哥巴文、玛丽萨文 景颇族景颇文、载瓦文(新创)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文 锡伯族 锡伯文 俄罗斯族 俄文现在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中国56个民族中有23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汉族和22个少数民族.1949年以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2个,文字24种.解放后,又有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我国有56人民族,目前使用着85种语言.那么,又有多少种文字呢? 据统计,除了汉字之外,我国55个民族中,有20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它们是: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满族、锡伯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傣族、彝族、景颇族、拉枯族、纳西族、拉祜族、苗族、佤族、俄罗斯族、壮族. 但是,上述20个民族中,傣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分别使用两种以上文字,因此,实际上使用的文字共有27种,现在经常使用的,只有22种文字在56个民族中,汉、回、满三个民族通用汉文,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12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大.少数民族文字大全集54种文字 在我国,汉字不但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全民族都通用汉语的几个少数民族,很自然地以汉.建国初期,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使用情况十分复杂.当时已有民族文字的民族有: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锡伯、傣、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俄罗斯、.民族名称 使用文字的名称 蒙古族 传统蒙文、托忒文 藏族 藏文 维吾尔族维吾尔老文字、维吾尔新文字 苗族老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川黔滇苗文、滇东北苗文(后4种为新创) 彝族爨文、规范彝文 壮族 方块壮字 朝鲜族 朝鲜文 白族 老白文 哈萨克族哈萨克老文字、哈萨克新文字 傣族老傣仂文、新傣仂文、老傣那文、新傣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 僳僳族老僳僳文(大写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格框式拼音文字、表音的音节文字)、新僳僳文拉祜族 拉祜文 水族 水书 纳西族 东巴文、哥巴文、玛丽萨文 景颇族景颇文、载瓦文(新创)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文 锡伯族 锡伯文 俄罗斯族 俄文各种少数民族文字建国初期,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使用情况十分复杂.当时已有民族文字的民族有: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锡伯、傣、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俄罗斯、.54种文字 在我国,汉字不但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全民族都通用汉语的几个少数民族,很自然地以汉.有藏文、蒙文、维文、哈萨克文.(其他还有一些文字,但是基本上不用)建国初期,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使用情况十分复杂.当时已有民族文字的民族有: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锡伯、傣、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俄罗斯、.54种文字 在我国,汉字不但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全民族都通用汉语的几个少数民族,很自然地以汉.朝鲜拼音.。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是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我国的少数民族,第一是人数多,加起来有1亿人口;第二是居住地域广,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加起来占国土总面积的64%,我国两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绝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第三是混居程度高,一个民族常常散布于许多地方,一个地方常常生活着若干民族。
在中国,保持国家的统一,维护领土的完整,实现人民的团结,都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
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
56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有:(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3)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4)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6)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7)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全国设立5个自治区。
2、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5个自治区,并能说出它的名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3、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到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三、课前准备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课件。
实物投影仪。
教唱十册音乐第四单元《中华民族歌》。
学生:收集我国有关民族的资料,图片,服饰等(可以是剪、贴画等)。
四、教学过程(一)听一听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喜欢音乐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希望你能随音乐一起唱。
(师出示课件一:56个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穿着不同的服饰,在《中华民族歌》的旋律中载歌载舞。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民族歌曲,你知道了什么呢?生1:我知道了我国有56个民族。
生2:……师:是呀!正如歌中所唱:“中华古老民族多,五十六族共一国”。
这五十六个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着。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板书课题)(二)找一找感受家之广师:同学们,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土地上,生活着哪些民族呢?请同学们在“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示意图”上找一找,(出示课件二: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看看这些民族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通过找民族的活动后,你知道了什么呢?生:(畅所欲言师:(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肯定和赞赏)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3%(板书:汉族)其它民族人口数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板书:少数民族)我国的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这一分布特点也反映了汉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紧密关系。
2024民族团结月知识问答(3篇)
第1篇一、民族团结的定义及意义1. 定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关系。
2. 意义:(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2)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3)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4)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民族团结月的历史背景民族团结月起源于1950年代,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我国政府决定设立民族团结月。
2024年是民族团结月的第65个年头。
三、民族团结月活动主题2024年民族团结月活动主题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四、民族团结月知识问答1. 问: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答:我国共有56个民族。
2. 问: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什么?答: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 问:民族团结月的设立有什么意义?答:民族团结月的设立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 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答: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 问: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发展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等。
6. 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
7. 问: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阶段。
8. 问:我国民族政策的历史演变有哪些特点?答:我国民族政策的历史演变具有以下特点:(1)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2)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注重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4)大力发展民族文化;(5)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