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内容。本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了解世界的物质性,通过论证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的意识离不开物质来说明世界的物质性;二是理解物质的定义,区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课标要求,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
二、学生分析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在正确认识事物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有时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所以易出现偏激和偏差。哲学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且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若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和理性。
三、设计思想
本课力争在教学过程贯彻新课程以学生为主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以课标为依据,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景,以循循善诱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的空间。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物质的定义,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状态。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
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反对上帝或神灵创始说。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物质的定义
2、难点:物质的定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教师: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入,研究世界的问题,并回忆前几课的知识,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深入研究世界的物质性,什么是物质?
2.新课学习:
课前布置了预习提纲,课堂分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本框题的逻辑结构是什么?
教师:手中的粉笔是不是物质?为什么?
由第三小组代表到讲台讲解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做补充。
层次为:(1)理解物质的概念从哪里来?
(2)讲述物质的概念
(3)比较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4)比较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
(5)做一道习题巩固
教师:关于世界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它们是真的吗?世界是怎么产生的呢?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三个角度论述。
由第四小组代表到讲台论证自然界的物质性,播放视频《宇宙的产生》和幻灯片达尔文进化论。教师做补充。人类社会产生后自然界还是客观的吗?学生回答。
由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代表分别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三方面论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教师作补充,生产方式由教师强调。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所以世界是物质的。
最后通过几道习题来巩固知识点。
七、教学设计理念
(1)该设计尽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证明观点的材料,同时也可以看到学生跳跃的思维,给课堂带来新鲜感。
(2)该设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懂得团结合作是成功的保障。同时,要懂得取舍。
(3)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课堂比较难驾驭,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教学相长,有利于创新思维火花的闪现。
八、板书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定义
2、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九、学生预习材料:
1、本框题主要讲了几个问题
2、古代和近代哲学家认为水、火、原子等是世界的本原,那水、火、原子等是物质吗?
3、如何理解物质的定义?
4、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5、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区别
6、自然界是怎么样产生的?
7、人类产生后,创造出了自然界没有的东西,自然界还是客观的吗?
8、人类社会是怎样产生的?
9、人类社会是怎样存在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