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教材课后题及答案[1]

合集下载

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 快速变化B. 相对稳定C. 缓慢发展D. 停滞不前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快速变化,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解析: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主要包括感觉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属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更高级阶段,通常出现在学龄期以后。

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方面。

答案: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解析: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这些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与他人交往。

2.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通常经历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程。

答案:他律到自律解析: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通常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即从依赖成人的规则和指导到能够自我约束和理解道德规范。

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包括对同伴关系的重视、合作与竞争的初步形成、道德感的萌芽以及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建立友谊,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

2. 描述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案: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几个阶段包括:安全感的建立、情感表达的多样化、情感调节能力的提高以及同理心的发展。

这些阶段反映了儿童在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方面的成长。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帮助教育者设计更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活动。

其次,认识到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由具体到抽象B. 由抽象到具体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复杂到简单答案:C2.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主要发生在()。

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学龄期答案:B3.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 0-1岁B. 1-3岁C. 3-6岁D. 6-12岁答案:C4.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形成自我意识B. 学习基本的社会规则C. 建立同伴关系D. 形成道德观念答案:B5.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A. 情绪表达不稳定B. 情绪表达稳定C. 情绪表达复杂D. 情绪表达简单答案:A6.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由()提出的。

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埃里克森D. 维果茨基答案:A7.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A. 以自我为中心B. 以他人为中心C. 以规则为中心D. 以情感为中心答案:A8.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类型是()。

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规则游戏D. 象征游戏答案:D9.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的()有重要影响。

A. 认知发展B. 情感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道德发展答案:C10. 学前儿童艺术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A. 以模仿为主B. 以创造为主C. 以表现为主D. 以欣赏为主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

A. 生物因素B. 社会文化因素C. 家庭环境因素D. 教育因素答案:ABCD2.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包括()。

A. 自我认识B. 自我评价C. 自我控制D. 自我调节答案:ABC3.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包括()。

A. 词汇量迅速增加B. 语法结构日益复杂C. 语言理解能力增强D. 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答案:ABCD4.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学前教育心理学主编李小融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名词术语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蒙台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187-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以所从事的医学心理学背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并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3、直接教学方案:1960S,贝雷特和英格曼依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原则,创建了贝-英学前教育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了直接教学模式。

4、观察法:是学前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了解。

5、调查法: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她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表现,而是通过其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6、实验法:学前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假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7、个案法:临床个案法是对教与学的个案做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问答1、谈谈学前教育心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答: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你是如何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答: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40、50年代,该时期学前教育心理学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意大利的蒙台梭利。

(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各种学前教育方案层出不穷。

(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前教育心理学由一个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学前教育心理学主编李小融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名词术语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蒙台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187-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以所从事的医学心理学背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并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3、直接教学方案:1960S,贝雷特和英格曼依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原则,创建了贝-英学前教育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了直接教学模式。

4、观察法:是学前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了解。

5、调查法: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她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表现,而是通过其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6、实验法:学前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假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7、个案法:临床个案法是对教与学的个案做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问答1、谈谈学前教育心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答: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你是如何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答: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40、50年代,该时期学前教育心理学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意大利的蒙台梭利。

(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各种学前教育方案层出不穷。

(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前教育心理学由一个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江苏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江苏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江苏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江苏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力与人格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A.识传授者;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与智力不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C.他总是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仔细记录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年龄段通常是指:A. 0-3岁B. 3-6岁C. 6-12岁D. 0-6岁答案:D2.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A.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B. 儿童心理发展最稳定的时期C. 儿童心理发展最快速的时期D. 儿童心理发展最缓慢的时期答案:A3.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包括:A. 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B.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C. 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D. 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答案:C4.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理论是:A.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B.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C.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D.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A. 情绪表达直接且明显B. 情绪稳定性较差C. 情绪调节能力较强D. 情绪反应易受外界影响答案:C6.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依据是:A. 儿童的生理发展B. 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C. 儿童的语言能力D. 儿童的思维能力答案:D7.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A. 0-1岁B. 1-3岁C. 3-6岁D. 6-8岁答案:C8.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类型是:A. 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B. 角色游戏和象征游戏C. 结构游戏和象征游戏D. 角色游戏和规则游戏答案:B9.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是:A. 同伴关系B. 亲子关系C. 师生关系D. 家庭关系答案:A10. 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包括:A. 想象力丰富B. 创造力水平较低C. 创造力发展稳定D. 创造力发展缓慢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A. 快速发展B. 稳定性强C. 可塑性大D. 个体差异小答案:AC2.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内容有:A. 知觉发展B. 记忆发展C. 语言发展D. 社会性发展答案:ABC3.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包括:A. 情绪表达直接B. 情绪稳定性差C. 情绪调节能力弱D. 情绪反应易受外界影响答案:ABCD4.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A. 同伴关系的发展B. 亲子关系的发展C. 师生关系的发展D. 家庭关系的发展答案:ABC5. 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包括:A. 想象力丰富B. 创造力水平高C. 创造力发展不稳定D. 创造力发展迅速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由简单到复杂B. 由具体到抽象C. 由低级到高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

A. 认识自己的身体B. 认识自己的情感C. 认识自己的行为D. 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答案:D3.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是()。

A. 情绪表达逐渐丰富B. 情绪调节能力增强C. 情绪稳定性提高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语音发展;词汇发展;语法发展2.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语言能力迅速发展,能够使用语言进行基本的交流和表达;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能够体验和表达多种情绪;社会性行为逐渐形成,开始学习与他人交往和合作。

2. 学前儿童如何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答案:学前儿童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方式包括: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习社会角色和规则;通过建构游戏发展空间智能和创造力;通过体育游戏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通过语言游戏增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案: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自我认识,到自我评价,再到自我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这对教育的启示是,教育者应当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引导儿童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心理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阶段是: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前期D. 学龄期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A. 好奇心强B. 模仿能力强C. 思维抽象化D. 想象力丰富答案:C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的_________是其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

答案:语言能力2. 学前儿童的_________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得到显著发展。

答案:社交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不稳定到稳定。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社会性等各方面都会经历显著的发展和变化。

2. 学前儿童如何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答案: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感官刺激,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二是游戏活动中的互动促进了儿童的社交技能;三是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想象活动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四是游戏活动中的规则和挑战有助于儿童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其次,家庭教育能够为儿童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这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的建立至关重要。

此外,家庭教育还能够通过日常生活的互动和游戏活动,促进儿童的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性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及参考答案[1]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及参考答案[1]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举要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对)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对)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参考答案

主题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探寻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胎儿、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1.B2.D3.D4.D5.C6.B三、填空题1.脑2.客观现实3.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4.0〜65.冯特四、判断题1.(X)2.(X)3.(,)4.(,)5.(X)五、简答题1.①个体心理的发生。

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③学前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古老,是因为人类探索自己心理现象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制约,很长时间都不能从科学的角度揭示心理的实质;年轻,是因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才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学术界把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心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①心理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尽管人的心理活动对客观显示的放映不同于镜子和照相机,但是,不论心理活动过程多么复杂,其内容都可以从客观事物中找到源泉。

脱离客观现实,个体就不会产生任何心理现象。

②心理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个体的心理按其内容、源泉和发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客观现象的映象总是在不同个体的大脑中形成,因此又是主观的。

个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简单、被动的复制,而是在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的,是对客观现实积极、能动的反映。

六、论述题: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源于实践的,但同时又会为实践服务。

1.学前儿童心理学源于社会实践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材培养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些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第一套三、名词解释1.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的学科2.性别同一:一个个体要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学会认识自我的性别,并选择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这就是性别同一或性别认同4.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

5。

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有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指导下能过拮据问题的能力所决定的四、简答题1.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幼儿的自我评价尚处在学习阶段(有人称其为"前自我评价”、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1)依从性和被动性。

(2)表面性和局部性。

(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4)大部分幼儿对自我的评价往往偏高2.简述幼儿依恋发展的过程.依恋不是突然出现的。

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依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到3 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殺。

第二阶段(3 到6 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

第三阶段(6 个月一 3 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

3.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应从哪几方面着手?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和环境两方面。

其中环境因素中又包括社会、家庭、文化、父母的教养、学校教育等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并最终决定了儿童的智力水平。

遗传和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作用。

4.按社会性程度游戏可划分为哪几类?①无所用心的行为;②原始的社会性游戏;③旁观者行为;④独自游戏;⑤平行游戏;⑥联合游戏;⑦合作性游戏五、论述题1.请论述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其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答:根据控制和爱两个维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娇宠型、冷漠型。

学前心理学教材课后题及答案[1]

学前心理学教材课后题及答案[1]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汪乃铭主编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客观环境遗传素质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反射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3客观环境P8: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涵盖很广;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

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二、.什么是心理的实质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P9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如低能儿、痴呆儿),另一面是环境方面的因素(狼孩玛卡)。

实例省略。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答:无意注意P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有意注意P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

它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二、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生存意义;对人类来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了语言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

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用:其一,选择功用。

(听课)。

其二,保持功用。

(画画)。

其三,调节和监督功用。

(搭积木)由上可知,注意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使人能随时察觉外界的变化,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

《学前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题库及答案《学前心理学》题库及答案一、填空1、研究儿童心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______ 、 _______ 、_______。

2、新生儿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是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3、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是以_______为主,以_______为主。

4、感觉既是一种______现象,又是一种_______现象。

5、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

6、3---6岁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占优势,_________逐渐发展。

7、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分为_______ 和 ________两大类型。

8、幼儿真正掌握数概念包括三层含义,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广义的学前期是指_______。

11、个体发展中发生和成熟最早的心理过程是________。

12、婴儿视觉集中现象在出生后______ 个月时表现比较明显和频繁,此时婴儿的视线能够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称为_______,______个月时能追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称为_______13、儿童心理实验分为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种。

14、幼儿掌握的概念大致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皮亚杰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阶段。

二、判断题1、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都是在学前期开始发生的。

()2、根据一两次观察结果就可以确定一个儿童的心理表现。

()3、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儿童在学前阶段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A 直觉行动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抽象逻辑思维D 以上都是答案:B解释: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依靠具体的形象和表象来思考和理解世界。

2、幼儿在游戏中经常表现出想象与现实混淆的情况,这说明幼儿的想象具有()A 无意性B 有意性C 夸张性D 再造性答案:A解释:幼儿的想象常常是无意的,他们在游戏中可能会将想象的内容与现实混淆,这是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3、以下哪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A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B 长时间让幼儿看电视C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D 进行注意力训练游戏答案:B解释:长时间看电视会使幼儿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4、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是()A 易冲动B 不稳定C 外显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幼儿的情绪情感容易冲动,不稳定且表现较为外显,他们还难以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5、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是()A 依从性B 独立性C 客观性D 全面性答案:A解释: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具有依从性。

二、填空题1、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

答案:学前儿童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2、幼儿的记忆以_____为主。

答案:无意记忆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_____和_____。

答案:教育、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_____和_____。

答案:身体攻击、言语攻击5、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榜样示范、游戏活动、情感陶冶三、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答:学前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征。

3-4 岁幼儿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4-5岁幼儿更加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自己组织游戏;5-6 岁幼儿好问、好学,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个性初具雏形。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学习迁移与学前教育指导名词术语1.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所形成的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2.共同要素说: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共同要素。

3.图示: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储存方式。

4.产生式迁移: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

5.心向与定式:心向与定式常常指同一现象,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6.类比迁移:是指用熟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

问答1.如何理解学习迁移?答: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2)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3) 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2. 如何理解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答:1)知识总是具有使概括化成为可能的形式;2)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前提条件;3)产生迁移的关键是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3. 影响学前儿童学习迁移有哪些主要因素?答: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4. 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学习迁移理论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指导?答:1)合理安排教育教学与活动的内容;2)幼儿园和家庭内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3)提高学前儿童的概括化能力,强调理解;4)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 / 1。

第一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学前心理学)

第一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学前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作为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和行为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1.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3.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三、选择题1.一个小黑点,有的孩子看后说像蚂蚁,而有的孩子则说像芝麻,但在成人看来那只是一个小黑点。

上述这段话说明( A )。

A.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B.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被动的。

C.小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准确的。

D.成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准备的。

2.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B )。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C )。

A.学前教育学的分支B.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C.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D.普通心理学的基础4.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 A )。

A.有目的、有计划的在生活条件下观察儿童的外部行为并分析其心理活动B.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揭示其心理C.通过儿童的家长去了解其心理活动D.通过和儿童的交谈研究其各种心理活动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观察记录只需记录行为本身B.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可以采用简略的、成人化的语言C.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不能采用除笔记外的其他任何辅助手段D.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四、简答题:1. 简述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咱们先来说说学前教育心理学这门学问哈,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小朋友们内心那一个个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小世界。

比如说,有一次我在幼儿园里观察小朋友们做游戏。

有个小男孩叫明明,在搭积木的时候怎么都搭不好,急得小脸通红,都快哭出来了。

这时候老师走过去,没有直接帮他搭,而是轻声问他:“明明,你是不是想搭一个特别高特别漂亮的大楼呀?”明明点点头。

老师接着说:“那咱们先看看这些积木,想想怎么能让它们稳稳地站起来呢?”老师引导着明明去观察积木的形状和大小,不一会儿,明明自己就找到了办法,成功搭起了一座“高楼”,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这小小的场景,其实就包含了好多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呢!咱们来看看课后的习题哈。

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不愿意和其他小伙伴分享玩具,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做?答案可不是简单地强迫孩子分享哦!老师应该先理解孩子对自己玩具的占有欲,然后通过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慢慢明白分享的快乐。

再比如这道:如何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这可不能靠生硬的要求。

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像找不同、拼图,让小朋友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提高注意力。

还有这道:怎样发现小朋友的兴趣爱好?那得靠老师细心观察呀!看看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间里最喜欢做什么,是画画、唱歌还是搭积木。

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小朋友在幼儿园哭闹不愿意上学,老师该怎么处理?答案是先安抚孩子的情绪,抱抱他,给他擦擦眼泪,然后耐心询问原因,是因为舍不得爸爸妈妈,还是在幼儿园里遇到了不开心的事。

咱们再来看这道:如何帮助小朋友克服胆小怕生的问题?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互相熟悉,鼓励胆小的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

还有一道有意思的题:小朋友在画画的时候总是用同一种颜色,老师应该怎么引导?老师可以拿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给孩子看,讲讲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心情和感觉,激发孩子对色彩的兴趣。

比如说,老师可以拿着一幅彩虹的图片,对孩子说:“宝贝你看,彩虹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红的像苹果,黄的像香蕉,蓝的像大海。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幼儿在看到别人摔倒时会哈哈大笑,这体现了幼儿的()A 道德感B 理智感C 美感D 幽默感答案:B解析:幼儿看到别人摔倒哈哈大笑,并非出于道德判断,也不是对美的感受或幽默,而是出于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和探究,这体现了理智感。

2、幼儿在 2-3 岁时经常说“我要”“我的”,这反映了幼儿()A 自我意识的发展B 自私的表现C 语言能力的提高D 独立性的增强答案:A解析:幼儿说“我要”“我的”,是其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表现,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需求。

3、以下哪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A 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B 让幼儿长时间做同一件事C 培养幼儿的兴趣D 创设安静的环境答案:B解析:让幼儿长时间做同一件事容易导致其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其他选项如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培养兴趣、创设安静环境都有助于培养幼儿注意力。

4、幼儿在游戏中经常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是()的表现。

A 观察学习B 操作学习C 语言学习D 认知学习答案:A解析:幼儿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并进行模仿,属于观察学习。

5、当幼儿做错事时,老师应该()A 严厉批评B 耐心引导C 忽视不管D 惩罚答案:B解析:严厉批评可能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忽视不管不能起到教育作用,惩罚要适度且合理,耐心引导更有助于幼儿认识错误并改正。

二、填空题1、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

答案:学前儿童的学习与教育。

2、幼儿的记忆以_____为主。

答案:无意记忆。

3、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

答案:易冲动、不稳定、外露性。

4、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自由表达、不轻易否定。

5、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

答案: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

三、简答题1、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答: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往往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思考;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难以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不能反向思考;思维具有泛灵论倾向,认为万物都有生命和意识。

江苏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参考标准答案

江苏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参考标准答案

江苏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参考标准答案江苏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参考标准答案————————————————————————————————作者:————————————————————————————————日期:江苏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与认知能力;C、认知能力与人格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汪乃铭主编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客观环境遗传素质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反射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3客观环境P8: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涵盖很广;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

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二、.什么是心理的实质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P9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如低能儿、痴呆儿),另一面是环境方面的因素(狼孩玛卡)。

实例省略。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答:无意注意P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有意注意P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

它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二、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生存意义;对人类来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了语言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

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用:其一,选择功用。

(听课)。

其二,保持功用。

(画画)。

其三,调节和监督功用。

(搭积木)由上可知,注意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使人能随时察觉外界的变化,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

对于学前期的儿童来说,注意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注意能使幼儿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更清晰、丰富的信息。

注意是幼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结合幼儿注意的特点谈谈如何组织幼儿的活动。

答:P18-19: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5、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6、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7、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一、掌握以下概念:1、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2、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

3、听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4、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二、如何利用感知觉的适应和对比规律合理组织幼儿的活动答: (一)适应现象。

(l)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2)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二)对比现象。

(l)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方面较明显。

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太大.(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影响因素有: (l)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

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重点的部线条、粗字体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教学指挥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2)对象的活动性。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知觉为对象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

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音应抑扬顿挫。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

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的。

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教师讲解,幼儿才能很好理解。

据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区别,必须和言语讲解结合起来。

三、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护和发展幼儿的视觉和听觉。

案例: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三角形和正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同时每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要求说出角的数量,如一个角、二个角等,这样的活动安排,效果往往比较好.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答:这样做是合理的.视觉、听觉、动觉等相协同活动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的空间知觉.特别是在视觉、手的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中儿童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多角度地认识物体.单一地用视觉或触觉会造成儿童知觉错误率的提高。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记忆》一、掌握以下概念:1、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2、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也就是把所有信息输入人脑的过程。

3、保持:是对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印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4、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识别出来。

5、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其映像的过程。

6、机械识记: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利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记忆。

7、意义识记:是利用事物的内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

二、什么叫表象表象的特征是什么答: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表象的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三、什么叫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答:1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和再现。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四、良好的记忆品质有哪些简述幼儿记忆有哪些特点。

答:1良好的记忆品质有:(1)敏捷性(2)持久性(3)正确性(4)准备性2幼儿记忆的特点: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为主,抽象记忆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却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很少。

五、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记忆力。

答: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发展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

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想象一、掌握以下概念。

1想象: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P422无意想象: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它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的引起想象。

P463有意想象: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它是有一定的预设目的,自觉进行想象。

P474再造想象:是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合的示意,而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P485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预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P486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P487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

P498空想:是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P49二、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如何P44答:1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现实事物的反映(想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2想像受客观现实的制约。

3想象离不开劳动。

三、想象在幼儿心理活动中有什么作用P44-461想象在学习中的作用。

想象是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认知基础,却反想象力的儿童是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2、想象在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作用。

学前儿童主要的活动是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大胆的想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想象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起关键的作用。

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可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3、想象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

既然想象是学前儿童创造思维的核心,就应该充分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P55-57答: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

5、在活动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一、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言语机能的发展方面。

1语音: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2听词:出生(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8、9个月(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11个月(理解词的意义)3理解词阶段:既能理解词又能说出词4、逐渐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3、4岁5、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二、为什么必须重视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P62答:学前儿童语言主要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与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人们早期语言的发展直觉影响到今后一生语言发展。

因此,成人必须重视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和培养。

三、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应该如何培养、发展学前儿童言语P62答:1、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帮助儿童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3、加强对学前儿童语言的训练。

4、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四、什么是直觉行动性思维、具体形象性思维和抽象逻辑性思维P64答:1直觉行动性思维:是依靠感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

2具体形象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性思维:是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五、学前儿童思维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77-80答;1、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