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_李雪梅

合集下载

手性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手性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手性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手性药物的分析已成为药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并且不断出现新的检测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近十年来手性药物的检测技术,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诊断依据。

对比了目前现有的手性药物检测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并对手性药物分析方法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手性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引言:现今,超过半数的药物均具有手性结构,而这些手性药物中两种不同的对映体之间的生物活性差异十分明显:一种可以产生高效的结果,而另一种则可能产生低效或者有害的结果。

进入人体后两种对映体还可能相互转换,从而使得许多药物服用后会产生副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性药物的分离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有效地检测和分析药物的理化性质。

本文将深入探讨几种手性药物的分析技术,并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一、手性药物概述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性药物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它们通过将手性中心引入其分子结构,形成一对相对的对映异构体,这种新型的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占比高达40%~50%。

手性药物的药理作用可能出现(1)一种特定的对映体具有显著的药理效果,而另一种则没有;(2)两种对映体的药理效果相似,但其作用强度不尽相同;(3)两种对映体的药理效果相似,但其作用强度不尽相同。

手性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表明,它们在人体内都具有显著的立体选择性。

因此,对于这类药物的分离、质量控制和疗效评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手性药物分析技术(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20世纪70年代以来,HPLC法已经成为药物分析领域最受欢迎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将不对称中心引入分子间,从而实现拆分手性药物对映体的目的。

其中,直接法也被称为手性固定相法,它是将不对称中心引入分子间,而间接法则是将不对称中心引入分子内部,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药物的有效分析,从而更好地揭示药物的结构和功能。

手性和手性药物

手性和手性药物

然而,就在“反应停”声名狼藉之际,1965年, 一名以色列医生偶然发现了“反应停”对于麻风结 节性红斑有很好的疗效。随后又发现,“反应停” 还有可能用于治疗多种癌症。 对人类而言,反应停究竟是祸,还是福? 现在我们知道,反应停是一种具有手性中心的 药物,其右旋体无毒,具有镇静作用;而左旋体虽 也可镇静,但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致畸 作用。 仅仅这一句话,这一个看似简单的结论,这样 一种广泛存在的“手性药物”,给人类带来了50年 的恐慌,50年的恩怨,还有50年不懈的研究。
谢谢!
1984年荷兰药理学家Ariens(阿利尼斯) 极力提倡手性药物以单一对映体上市,抨击 以消旋体形式进行药理研究以及上市。他的 一系列论述的发表,引起药物部门广泛的重 视。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3位美日科学 家,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和手性催 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目前, 研究和发展新的手性技术,借此获得光学纯 的手性药物,已成为许多实验室和医药公司 追求的目标。
5一种对映体具有药理活性,另一种对映 体具有毒性作用
6 对映体的作用互补性 普萘洛尔,S-(-)-对映体的β受体阻断作 用比R-(+)-对映体强100倍。而(R)-对映体 对钠通道有阻断作用,二者在治疗心律失常 时,有协同作用,外消旋体用于治疗心律失 常作用较单一对映体效果好。
7不同的作用靶点表现不同的特性 药物作用于不同的组织(靶点、受体)呈 现不同的特性,这类药物往往是多功能的, 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乐卡地平 对L-钙通道:(S)-对映体强于(R)-对映体 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纤维蛋白诱导的细 胞迁移:( R)-对映体强于(S)-对映体 抗动脉粥样硬化:两种对映体具有相同的药 理活性。
2两种对映体的作用相反 这类药物的对映体与受体均有一定的亲和 力,但通常只有一种对映体具有活性,另一 个对映体反而起拮抗剂作用。巴比妥类药物 的对映体对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相反的作用, 如1-甲基-5-苯基-5-丙基巴比妥酸,其(R) -异构体有镇静、催眠活性,而(S)-异构 体则引起惊厥。

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不同手性药物应用研究

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不同手性药物应用研究

科技有 限公司, 批号 :2 3 1 ;lcn 0 0 1 )Cuaa法试剂盒( 四川迈克 科技有 限公 司 , 号 :2 25 ; — P 批 0 0 2 )P N P法试 剂盒 ( 四川迈 克
科技有 限公 司 , 批号 :2 35 ; 0 0 1 )双缩脲法试剂 盒( 四川迈克 科技有 限公 司 , 批号 :2 4 1 ; C 00 0 )B G法试剂盒 ( 四川迈克科 技有 限公 司 , 批号 :2 4 1 ; 0 00 )免疫透射 比浊法 试剂盒 ( 北京 中生 生物工 程高技 术公 司 ,批 号 : 0 2 )rn o 试 剂盒 0 55 ; dx 2 a ( 四川迈克科技有限公司 , 批号 :77 等。 9 5 H)
临床 生化检 验 中的不 同手性药物应用研究
朱 明 月
(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 院 2 1医院, 8 河北
秦 皇岛,6 0 0 060 )
【 要 】 目的: 摘 探讨不同手性药物对I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 目的影响 。 方法 : 2 名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 将 O
分别 给予络活喜( 苯磺酸氨氯地平 ) 和施慧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 进行 2周 的干预治疗 , 分别测定受试者给药前 、 血药低浓
度和血 药高浓度时的临床生物化学指标 , 并进行 比较 分析。 结 果 : 当氨氯地平血药浓度高时 , 可使血 中 c 的测定 值降低 , r 但 络活喜较施慧达降低更为显著 ; 当氨氯地平在血液 中有一定浓度时 , 可使血中 C 、 a P的测定值升高 , G的测定值降低 。 结论 : T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 目 有一定影响 , 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 c 测定的影响程度要小 于苯磺酸氨氯地平。 r
科 技有 限公 司,批号 :2 15 ;邻 甲酚酞络合酮法试剂盒 00 1) ( 上海长征 一康 仁医学科 学有 限公 司 , 号 : 12 )直接 批 D1 1 1 ;

HPLC测定体内手性药物的问题及对策

HPLC测定体内手性药物的问题及对策

HPLC测定体内手性药物的问题及对策
沈向忠;曾苏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年(卷),期】1994(015)003
【总页数】3页(P169-171)
【作者】沈向忠;曾苏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5.2
【相关文献】
1.HPLC非手性柱-手性柱联用技术和直接进样法在体内手性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J], 王春祥;刘文英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内手性药物 [J], 严琳;严拯宇;黎红梅
3.体内手性药物的测定 [J], 曾苏;沈向忠
4.UHPLC-MS/MS法测定氟苯尼考明胶纳米药物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 [J], 亓馨怡;侯冰玉;李建科;姚霄月;黄晶晶;李臣贵
5.HPLC-MS/MS法测定美金刚体内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J], 张聪;林霞;杨子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书写“手性”传奇精诚的心群英传奇

书写“手性”传奇精诚的心群英传奇

书写“手性”传奇精诚的心群英传奇什么是手性?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一种如人的左右手一样,在空间上不能完全叠合,却能互为镜像的奇特属性。

具有互呈镜像结构的化合物分子互称为对映异构体或光学异构体。

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常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知道,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由碳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有机物。

在形成有机分子时,1个碳原子通过4个共价键与4个原子(原子团)相连形成三维的空间结构,如果所连接的4个原子(原子团)互不相同,则会形成2种不同的分子结构。

更让人惊奇的是,氨基酸作为生命的基本结构单元也是手性化合物,而且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

互为手性对映体的两种物质具有完全一样的物理、化学性质,但在活性、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别,有的甚至作用相反。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名婴儿出现生理缺陷,就是由于其(s)-(-)-异构体具有严重的致畸毒副作用。

因此,如何获得单一的对映体药物显得极为重要。

制备手性化合物的单一对映体的技术称为不对称合成,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制药、香精和甜味剂等化工行业,为工业产业带来巨大变革。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不对称合成与手性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展手性技术研究的机构之一,在手性诱导,不对称催化合成及手性合成。

手性拆分等技术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科研与产业化相得益彰科研与产业化相得益彰所成立于1958年11月,xx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并重的医药化工和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不对称合成与手性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是其下属的一个重点研发中心。

作为国内手性药物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中心,该中心产业化条件齐备,其实验室在手性技术创新体系上具有核心技术竞争优势,聚集了众多从美国、德国、日本、爱尔兰归国的博士及留学人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 __”人才、“西部之光”入选者等十多名学术带头人和六十余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沈阳化工大学科技成果——色谱技术在手性药物光学质量控制及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中应用

沈阳化工大学科技成果——色谱技术在手性药物光学质量控制及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中应用

沈阳化工大学科技成果——色谱技术在手性药物光学质量控制及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中应用
药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生存安全。

手性药物的光学杂质直接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在手性药物的质量研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药物光学纯度控制,影响药物光学纯度的手性杂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原料药制备工艺中引入的手性原料、手性试剂、反应副产物和副反应产物等工艺杂质,原料药本身不稳定,构型发生翻转而形成对映异构体。

目前,我国对手性药物光学纯度控制还没有严格的标准,对光学纯度检测均采用旋光法。

影响比旋度的因素很多,该数值变化不一定能灵敏,准确反映对映异构体含量的变化,当比旋度很小或者手性药物含多手性中心时,更是如此时。

基于以上原因,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际对手性药物光学质量控制大多采用手性色谱法,该方法可以更加准确直观低反映各对映异构体杂质变化情况。

毛细管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技术集分离测定于一体,在手性化合物对映体的分离与测定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该方法对其体内药动学过程、确定药动学参数、药理和毒理作用机理以及质量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针对手性药物光学质量控制中客观存在的问题,通过多个具体品种的示范研究,建立了手性药物光学质量控制的手性毛细管电泳法和液相色谱法。

研究方法具有通用性、代表性和系统性,为手性药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本项目在手性药物光学质量控制研究中,采
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有较好的学术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

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多家企业的手性药物质量评价,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指导原则解读系列专题_十四_手性药物的合成工艺及结构确证_张震

指导原则解读系列专题_十四_手性药物的合成工艺及结构确证_张震

中国新药杂志[作者简介] 张震,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化学药品技术评价工作。

联系电话:(010)68585566-506,E -m a i l :Z h a n g z h @c d e .o r g .c n 。

·新药申报与审评技术·★指导原则解读系列专题(十四)手性药物的合成工艺及结构确证张 震,黄晓龙,李雪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摘要] 《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已于2006年12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但国内的研发人员在进行手性药物的研究时,药学研究方面仍然未遵循手性药物研究的一般规律,与手性药物研究的技术要求有较大差距。

现结合审评实践对本指导原则中合成工艺研究及结构确证研究部分进行解读,希望能给申报单位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手性药物;合成工艺;结构确证[中图分类号]R 9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3-3734(2009)20-1937-05Ma n u f a c t u r e a n ds t r u c t u r e c o n f i r m a t i o no f c h i r a l d r u gZ H A N GZ h e n ,H u a n g X i a o -l o n g ,L I X u e -m e i(C e n t e r f o r D r u g E v a l u a t i o n ,S t a t e F o o d a n d D r u g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B e i j i n g 100038,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T h e g u i d a n c e f o r t h e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o f c h i r a l d r u g s h a d b e e n r e l e a s e d b y S F D Ao n D e c .2006.B u t t h e r e s e a r c h l e v e l f o r t h e c h i r a l d r u g s o f t h e d o m e s t i c r e s e a r c h e r s r e m a i n s t o b e v e r y l o wa n d t h e r e s t i l l h a d b e e n m a n y p r o b l e m s i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t h i s k i n d o f d r u g s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t h e w r i t e r i n t e n d e d t o i l l u m i n a t e t h e e s -s e n c e o f m a n u f a c t u r e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c o n f i r m a t i o n p a r t o f t h i s g u i d a n c e a n dt o g i v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t o t h e d o m e s t i c r e -s e a r c h e r s .[K e y w o r d s ] c h i r a l d r u g ;m a n u f a c t u r e ;s t r u c t u r e c o n f i r m a t i o n 手性药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手性中心(包括手性碳、手性氮、手性硫等)的药物。

手性药物研究进展和国内市场

手性药物研究进展和国内市场

手性药物研究进展和国内市场手性药物是指具有手性结构的药物,即由手性分子构成的药物。

手性分子具有非对称中心,可以存在两种或多种立体异构体,其中一种为左旋体,另一种为右旋体。

手性药物的手性结构对其药效、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手性药物的合成、分离和药理学特性等进展对药物学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手性药物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在合成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采用手性催化剂或手性配体等方法,成功合成了多种手性药物分子。

例如,通过手性亲核试剂和手性碳试剂的应用,合成了多种具有优异生物活性的手性药物。

此外,手性超分子催化剂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提高了手性药物的合成效率和产率。

在分离方面,手性药物在制备纯左旋体或右旋体时具有一定的困难。

传统的手性分离方法包括晶体分离、液相色谱分离和气相色谱分离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分离效率低、纯度难以控制等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不断提出新的手性分离方法,例如利用手性离子液体分离剂进行手性分离等。

这些新方法在提高分离效率和纯度的同时,也缩短了工艺流程和减少了环境污染。

手性药物在国内市场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手性药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手性药物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应用,如左旋多巴和拜阿司匹林等。

这些药物不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还为国内制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手性药物将被开发出来,并在国内市场上得到推广。

然而,国内手性药物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手性药物的合成方法和手性分离技术上,国内研究尚需要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和科研交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也是提升国内手性药物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总之,手性药物研究在国际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对药物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市场,手性药物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H】GPH2-4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H】GPH2-4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三维结构的物体所具有的与其镜像的平面形状完全一致,但在三维空间中不能完全重叠的性质,正如人的左右手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手性。

具有手性的化合物即称为手性化合物。

手性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属性,组成生物体的很多基本结构单元都具有手性,如组成蛋白质的手性氨基酸除少数例外,大都是L-氨基酸;组成多糖和核酸的天然单糖也大都是D构型。

作为调节人类的相关生命活动而起到治疗作用的药物,如果在参与体内生理过程时涉及到手性分子或手性环境,则不同的立体异构体所产生的生物活性就可能不同。

手性化合物除了通常所说的含手性中心的化合物外,还包括含有手性轴、手性平面、手性螺旋等因素的化合物。

在本指导原则中所指的手性药物主要是指含手性中心的药物,其它类型的手性药物也可参考本指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手性药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手性中心(也叫不对称中心)的药物,它包括单一的立体异构体、两个以上(含两个)立体异构体的不等量的混合物以及外消旋体。

不同构型的立体异构体的生物活性也可能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1)药物的生物活性完全或主要由其中的一个对映体产生。

如S-萘普生在体外试验的镇痛作用比其R异构体强35倍。

2)两个对映体具有完全相反的生物活性。

如新型苯哌啶类镇痛药-哌西那朵的右旋异构体为阿片受体的激动剂,而其左旋体则为阿片受体的拮抗剂。

3)一个对映体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如驱虫药四咪唑的呕吐副作用是由其右旋体产生的。

4)两个对映体的生物活性不同,但合并用药有利。

如降压药-萘必洛尔的右旋体为β-受体阻滞剂,而左旋体能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抗高血压药物茚达立酮【2】的R异构体具有利尿作用,但有增加血中尿酸的副作用,而S异构体却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可有效降低R异构体的副作用,两者合用有利。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与R异构体的比例为1:4或1:8时治疗效果最好。

5)两个对映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生物活性【3】。

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三维结构的物体所具有的与其镜像的平面形状完全一致,但在三维空间中不能完全重叠的性质,正如人的左右手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手性。

具有手性的化合物即称为手性化合物。

手性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属性,组成生物体的很多基本结构单元都具有手性,如组成蛋白质的手性氨基酸除少数例外,大都是L-氨基酸;组成多糖和核酸的天然单糖也大都是D构型。

作为调节人类的相关生命活动而起到治疗作用的药物,如果在参与体内生理过程时涉及到手性分子或手性环境,则不同的立体异构体所产生的生物活性就可能不同。

手性化合物除了通常所说的含手性中心的化合物外,还包括含有手性轴、手性平面、手性螺旋等因素的化合物。

在本指导原则中所指的手性药物主要是指含手性中心的药物,其它类型的手性药物也可参考本指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手性药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手性中心(也叫不对称中心)的药物,它包括单一的立体异构体、两个以上(含两个)立体异构体的不等量的混合物以及外消旋体。

不同构型的立体异构体的生物活性也可能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1)药物的生物活性完全或主要由其中的一个对映体产生。

如S -萘普生在体外试验的镇痛作用比其R异构体强35倍。

2)两个对映体具有完全相反的生物活性。

如新型苯哌啶类镇痛药-哌西那朵的右旋异构体为阿片受体的激动剂,而其左旋体则为阿片受体的拮抗剂。

3)一个对映体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如驱虫药四咪唑的呕吐副作用是由其右旋体产生的。

4)两个对映体的生物活性不同,但合并用药有利。

如降压药-萘必洛尔的右旋体为β-受体阻滞剂,而左旋体能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抗高血压药物茚达立酮【2】的R异构体具有利尿作用,但有增加血中尿酸的副作用,而S异构体却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可有效降低R异构体的副作用,两者合用有利。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与R异构体的比例为1:4或1:8时治疗效果最好。

5)两个对映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生物活性【3】。

手性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手性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由结构式可知: 其中有些手性中心, 如 8 、 10 、 13 位是处于甾体母核上 , 一般是天然形成的刚性结构 , 不太容易发生构型的翻转 ; 而有些手性中心, 如 7 、 9 ( 11)、 17则大都是后续反应中引入的 , 可能会产生 相应的立体异构体杂质。因此 , 该药物中可能存在 的立体异构体杂质只可能是非对映异构体, 而不可 能存在对映异构体杂质。在质量研究中, 就应该针 对工艺中可能引入的及主药不稳定产生的各种非对 映异构体杂质进行研究。但有些研制单位却只是机 械地执行指导原则的要求, 只对对映异构体杂质进 行研究与控制, 而对实际可能存在的其他非对映异 构体杂质却无任何研究。此种研究同样不能达到控 制手性药物光学纯度的目的。 2 . 2 方法的选择及验证 指导原则中提到目前常 用于控制手性药物光学纯度的方法有两种: 比旋度 法与手性色谱法。影响比旋度数值的因素较多 , 该 数值的变化并不一定能灵敏、 准确地反映出立体异 构体含量的变化, 当 比旋度数值较 小时更是如此。 例如, 当采用 1 dm 的旋光管, 浓度为 1 g 100mL 的 溶液进行测定时。假设某手性药物仅含有一个手性 中心, 该药物的比旋度为 + 100 。则根据计算公式 可知: 当该药物中混有 1 . 0 % 的左旋异构体杂质 ( 假 设其他杂质 忽略不计 ) 时, 此时药物的旋光度 将由 o o + 1 . 00 变为 + 0. 98 。而如果该手性药物的比旋度 仅为 + 10 , 则当该药物中同样混有 1 . 0 % 的左旋异 构体杂质时 , 此时药物的旋光度将由 + 0 . 10 变为 o o + 0 . 098 , 旋光度的变化值仅为 0 . 002 。此时如仍 采用药典附录中提到的读数至 0 . 01 的旋光计 , 则 两者旋光度的差值超出了仪器的测量精度, 在该旋 光计上将显示相同的读数, 根本反映不出产品中混 有 1 . 0 % 的左旋异构体杂质。这也是为什么在制定 质量标准时 , 当手性药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比旋度相 差较大时, 一般选择具有较大比旋度数值的溶剂作 为标准中测定用溶剂, 以尽可能灵敏地反映手性药 物光学纯度的变化情况。 例如, 文献 [ 4] 数据表明: 甲基多巴在 0 . 1NHC l 中的比旋度为 [ ] D - 5 . 2( C = 2 . 0), 在水中的比 20 旋度为 [ ] D 14( C= 1 . 09) , 而在 4 . 4 %Al C l3 水溶 液中的比旋度为 - 25~ - 28 。为保证该项目更能灵 敏地反映甲基多巴光学纯度的变化 , 在中国药典收 载的 甲 基 多 巴 标 准 中, 就 采 用 了 配 置 较 复 杂 的 4 4 % A lC l3 水溶液作为测定比旋度的溶剂 , 而未采 用常见的 0 . 1NHC l或水作溶剂。

85-关于印发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等4个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

85-关于印发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等4个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等4个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6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科学规范和指导药物研究工作,保证药物研究质量,国家局组织制定了《抗HIV药物非临床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药物生殖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4个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现予发布,请参照执行。

附件:1.抗HIV药物非临床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3.药物生殖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4.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附件一抗HIV药物非临床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抗HIV药物非临床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而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HIV在分类学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 (Retroviridae)、慢病毒属(Lentivirus)、灵长类慢病毒群 (Primate lentivirus group)。

HIV 分为二型:HIV-1和HIV-2。

HIV-1为全球性流行,HIV-2主要流行于非洲少数国家。

HIV-1较HIV-2 有更强的传播和致病能力。

由于目前的研究和治疗经验主要针对HIV-1,本指导原则主要涉及抗HIV-1的药物。

根据目前的认识,HIV感染人体的靶细胞是免疫系统的CD4+淋巴细胞,HIV的复制过程分为融合进入、基因逆转录、基因整合、基因表达、病毒组装及释放等阶段,抗HIV药物研究的靶点主要针对上述几个阶段。

本指导原则介绍了抗HIV药物非临床药效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和主要内容,还收载了抗HIV体内外药效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等,供研发者参考。

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三维结构得物体所具有得与其镜像得平面形状完全一致,但在三维空间中不能完全重叠得性质,正如人得左右手之间得关系,称之为手性。

具有手性得化合物即称为手性化合物。

手性就是自然界得一种基本属性,组成生物体得很多基本结构单元都具有手性,如组成蛋白质得手性氨基酸除少数例外,大都就是L-氨基酸;组成多糖与核酸得天然单糖也大都就是D构型。

作为调节人类得相关生命活动而起到治疗作用得药物,如果在参与体内生理过程时涉及到手性分子或手性环境,则不同得立体异构体所产生得生物活性就可能不同。

手性化合物除了通常所说得含手性中心得化合物外,还包括含有手性轴、手性平面、手性螺旋等因素得化合物。

在本指导原则中所指得手性药物主要就是指含手性中心得药物,其它类型得手性药物也可参考本指导原则得基本要求。

手性药物就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手性中心(也叫不对称中心)得药物,它包括单一得立体异构体、两个以上(含两个)立体异构体得不等量得混合物以及外消旋体。

不同构型得立体异构体得生物活性也可能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1)药物得生物活性完全或主要由其中得一个对映体产生。

如S -萘普生在体外试验得镇痛作用比其R异构体强35倍。

2)两个对映体具有完全相反得生物活性。

如新型苯哌啶类镇痛药-哌西那朵得右旋异构体为阿片受体得激动剂,而其左旋体则为阿片受体得拮抗剂。

3)一个对映体有严重得毒副作用。

如驱虫药四咪唑得呕吐副作用就是由其右旋体产生得。

4)两个对映体得生物活性不同,但合并用药有利。

如降压药-萘必洛尔得右旋体为β-受体阻滞剂,而左旋体能降低外周血管得阻力,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抗高血压药物茚达立酮【2】得R异构体具有利尿作用,但有增加血中尿酸得副作用,而S异构体却有促进尿酸排泄得作用,可有效降低R异构体得副作用,两者合用有利。

进一步得研究表明, S与R异构体得比例为1:4或1:8时治疗效果最好。

5)两个对映体具有完全相同得生物活性【3】。

关于手性药物药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关于手性药物药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关于手性药物药学研究的几点看法伴随着手性拆分技术以及不对称合成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性药物的研究已成为新药研究的一大热点。

1992年1月美国FDA发布有关手性药物的指导原则。

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37个新药中,18个为手性药物,其中16个为单一的对映体。

目前世界上正在开发1200种新药中,有820种为手性药物,其中612种以单一的对映体进行开发。

而在实际使用中,手性药物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如1999年手性药物在全世界的销售额达到1150亿美元,比1998年的998亿美元增加了15.2%,约占当年药品总收入(360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

具体到国内的新药研究领域,对单一的立体异构体药物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申报品种逐渐增加。

由于手性药物的立体化学特征,以及体内酶、受体等生物大分子的立体特异性,对这类药物的研究及审评都有其特殊之处。

为更好地审评此类药物,我专业组先期进行了一些文献调研工作:除美国FDA外,欧盟(具体要求同ICH)、加拿大及ICH都对手性药物的研发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药审中心根据以往审评工作结合与国内有关专家的专题讨论,对此问题也提出了初步的审评要点。

现将各方的情况简要概括如下:一、ICH对手性药物的要求ICH的指导原则对合成工艺、结构确证及稳定性研究均无明确要求,对质量标准的要求为:原料药:立体专属性的鉴别试验;规定另一异构体的限度;含测方法最好选用手性分析方法,如为非手性方法,则需同时采用其他对另一异构体的控制手段。

制剂:应有立体专属性的鉴别试验。

如果另一异构体不是降解产物,则不要求检测其含量,但鼓励采用立体专属性方法从严控制。

二、FDA对手性药物的要求对合成工艺、结构确证及质量标准均无明确要求,总体政策是应以立体化学的观点,采用合适的生产及控制手段来保证药物的鉴别、含量、质量及纯度。

但对稳定性研究提出了要求:原料药及制剂的稳定性研究应使用能评价其立体构型完整性的方法。

恩替卡韦的手性拆分和质量控制

恩替卡韦的手性拆分和质量控制

恩替卡韦的手性拆分和质量控制中文摘要手性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虽然手性药物在体外的物理化学性质基本上相同,但是,由于药物分子所作用的受体或靶位是由氨基酸、核苷、膜等组成的手性蛋白质和核酸大分子等,它们对与其结合的药物分子的空间立体构型(手性)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对映异构体在体内往往呈现很大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差异。

随着对手性分子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单一手性物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恩替卡韦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分子式为C12H15N5O3·H2O,分子量为295.3,在体内在磷酸激酶的作用下形成活性的三磷酸化合物,拮抗HBV所需天然底物脱氧鸟苷三磷酸(dGTP),抑制HBV-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阻断HBV复制。

细胞内作用半衰期为15 h,人体内不被肝细胞代谢,主要从肾脏排出体外。

同时,其耐药性好,长期应用,耐药的发生率也较低,可有效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该药物在我国也已完成了上市前的临床验证,并于2005年11月被SFDA批准在国内上市应用。

目的:手性拆分恩替卡韦对映体,系统考察流动相的组成和配比,pH等因素对恩替卡韦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建立检查恩替卡韦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的HPLC方法。

方法:使用Chiralpak AD-H手性柱(0.46 ×25cm,5μm);正己烷-异丙醇-乙醇-三氟乙酸-三乙胺(70:12:18:0.05:0.05)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261nm;灵敏度:0.005AUFS。

结果:恩替卡韦与对映异构体分离度>4.2,恩替卡韦的保留时间约为21-23min,对映异构体的保留时间约为30-33min。

理论板数按恩替卡韦峰计应大于2300;对映异构体的检测限可达到 0.123 μg/ml,一般外标法得回归方程为Y=27206X - 2387.3,R2=0.9992;标准加入法得回归方程为Y=27005X + 58.287,R2=0.9998,在0.25~4 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精密度RSD小于1.5%,日间精密度RSD小于4%;按标准加样法回归方程计算,加样回收率在87.0%~100.2%之间,RSD%<3%;按一般外标法回归方程计算,加样回收率在98.2%~107.4%之间,RSD%<3%。

手性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手性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手性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钟春素;杨华【摘要】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hiral drugs, th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examples of several kinds of commonly used chiral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technology were reviewed, which includes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SFC) and enzymatic method. All these may provide guidance for chiral drug separation technology.%从手性药物的概念入手,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印迹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和生物酶法等几种常用的手性药物分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及研究实例,以期为手性药物分离技术提供指导.【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4页(P113-115,118)【关键词】手性药物;分离;色谱法;研究进展【作者】钟春素;杨华【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长沙 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4.1目前,40%~50%的药物具有手性。

而手性药物的2种不同对映体的生物活性存在较大差异,一个可能是有效成分,而另一个可能是低效甚至是有毒成分。

手性药物的质量要求

手性药物的质量要求

手性药物的质量要求Sfre.,AM;程增江【期刊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年(卷),期】1991(018)002【摘要】近年来在对映体选择性合成有机化学和分离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使人们对一些对映体药物的治疗性质有了进一步认识。

本文讨论某些立体化学敏感的分析方法,其应用范围及限制。

许多合成药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手性原子,使该化合物存在立体异构体。

由于生产单一对映体形式的化合物带有技术上的问题,手性药物多数以异构体混合物的形式出售。

近年来,立体选择性合成和分离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潜在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及毒理学性质的研究,这种研究导致新的手性药物数量的增加。

因为经常发现,药物的两种对映体在体内表现出很大差异。

【总页数】3页(P94-96)【作者】Sfre.,AM;程增江【作者单位】不详;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1【相关文献】1.浅谈GB/T 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的变化[J], 张斌斌;李伟松;彭晓龙;朱鹏志2.ISO/IEC 25051《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说明》 [J],3.酸性手性药物在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 [J], 祝金艳;徐文;艾萍;袁黎明4.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离分析盐酸地尔硫卓和盐酸维拉帕米混合手性药物 [J], 唐艺旻;李英杰;高立娣;秦世丽;靳凤龙;刘树仁5.手性药物与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技术 [J], 张玮;尚平;姚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霉烷酸类抗生素差向异构体的转化及核磁共振波谱特征

青霉烷酸类抗生素差向异构体的转化及核磁共振波谱特征

青霉烷酸类抗生素差向异构体的转化及核磁共振波谱特征田冶;姚尚辰;冯艳春;李进;李娅萍;胡昌勤【摘要】青霉烷酸类抗生素由于其结构的特点,在生产(起始原料引入或在合成过程产生)、贮藏过程中可能形成差向异构体,从而引起药效的降低或毒性的增加,因此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青霉烷酸类抗生素差向异构体的化学转化方法及其氢谱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4(039)008【总页数】5页(P561-565)【关键词】青霉烷酸;差向异构体;杂质;核磁共振技术【作者】田冶;姚尚辰;冯艳春;李进;李娅萍;胡昌勤【作者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以6-氨基青霉烷酸(以下简称6-APA)为母核的青霉烷酸类抗生素是一种杀菌力强、毒性低、价格低廉的抗生素,该类抗生素临床常用有阿莫西林、美洛西林。

该类抗生素一般由微生物发酵、纯化、精制及化学修饰等过程制得。

与一般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其生产过程更加复杂,产品纯度也低于化学合成品。

考虑到该类抗生素处方组成相对比较简单,在该类抗生素的研究和技术评价中,原料药的杂质水平是反映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杂质的研究和控制可以评价合成工艺的优劣并实现对合成工艺、纯化工艺、药物晶型/工艺等的控制[1-2]。

青霉烷酸类抗生素具有5元氢化噻唑环骈和4元内酰胺环的“蝴蝶形”分子结构(见图1),其母体结构6-APA含有3个手性中心,6位的氨基酰化引入侧链后,可能引入新的手性中心,比如阿莫西林、阿洛西林、呋布西林等。

而由于结构的特点,其在生产(起始原料引入或在合成过程产生)、贮藏过程中可能形成差向异构体,从而引起药效的降低或毒性的增加。

手性药物生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手性药物生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手性药物生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华禧联合科技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手性药物逐年增多,其生产和质控的方法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针对近年来手性药物的分离及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华禧联合科技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
【相关文献】
1.手性溶剂诱导非手性物质手性的研究进展 [J], 赵银;殷露;刘晶晶;张伟;朱秀林
2.规模化抗体药物生产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J], 范宝庆;李朝东
3.手性低聚物/聚合物诱导非手性物质手性组装的研究进展 [J], 程笑笑; 缪腾飞; 殷露; 陈海玲; 刘萌; 张伟; 朱秀林
4.制药厂药物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J], 尹佟鑫
5.近红外技术(NIRS)在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J], 周雷;李钢;苏哪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评中, 共有 2 个阿托伐他汀钙原料药进行了专家 会议审评。该分子存在 2 个手性中心 , 理论上会存 在 3 个立体异构体 : 1 个对映异构体和 1 对非对映 异构体。审评中发现 : 这两家研制单位在制备工艺 中均采用了外购的带有 2 个手性中心的侧链作为起 始原料, 但均未提供该起始原料的生产工艺和详细 的质控过程, 更未提供或说明各化学反应的立体选 择性和异构体的控制情况 ; 在终产品的质量标准中 也未根据手性药物的特点制定专属有效的光学纯度 控制项目。因此,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根据所提供的 研究资料 , 无法证明本品制备工艺的可靠性与终产 品质量控制的可行性。因此, 这两家单位申报的阿 托伐他汀钙均未通过技术审评。 2 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 质量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影响药品质量的各方 面因素进行研究, 确定控制药品质量的项目、 分析方 法 , 并综合药学研究、 药理毒理和临床研究的结果制 定终产品的质量标准。但在这方面对指导原则的理 解仍有偏差, 导致质量研究与控制不到位。存在的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2 . 1 手性杂质的确定 在手性药物质量研究中的 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药物光学纯度的控制。而影响 药物光学纯度的手性杂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原 料药的制备工艺中引入的手性原料、 手性试剂、 反应 副产物及副反应产物等工艺杂质; 原料药本身不稳 定 , 构型发生翻转而形成的立体异构体。因此在研 究之初, 就需根据原料药的制备工艺与各手性中心 的稳定性确定需要控制的手性杂质。在这方面存在 的一个主要误区即是 : 当分子中存在多个手性中心 时 , 不考虑制备工艺与各手性中心的稳定性情况, 不 加区分地只对并不可能存在的对映异构体杂质进行 研究控制 , 而对实际可能会存在的非对映异构体杂质 却毫无分析与研究。 例如, 依普利酮分子中存在 8 个手性中心, 其结 构式见图 1 。
Ch 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2009 , 18 ( 18)
新药申报与审评技术
指导原则解读系列专题 (十三 )
手性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李雪梅, 黄晓龙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 北京 100038) [摘要 ] 文中结合研发实例重点解读了 手性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中的药学研究思路与质量
基于以上原因, 指导原则中以较大的篇幅介绍 了手性色谱法, 该方法可以更为准确直观地反映各 立体异构体杂质的变化情况。但是 , 在质量研究中 同样需要对所采用的手性色谱法进行充分的方法学 验证, 以确保该方法确实能够以足够的灵敏度检测 到需控制的立体异构体杂质。为此 , 在验证时需在 以下两方面加以注意: 分析确定需控制的立体异构 体杂质 ; 尽量采用杂质对照品进行专属性和定量限 的验证。 在 分析确定需控 制的 立体 异构体 杂质 时 , 首 先应根据原料药的制 备工艺 , 分析工 艺中可 能产 生哪 些立 体异 构体 杂质 ; 其次 , 需要 设计 一系 列 的降解试验 来 考察 确定 分 子中 各 手性 中 心构 型 的稳定性 , 以分析确定该 手性 药物在 哪些因 素作 用下可能降解产生 哪些 立体异 构体杂 质。这样 , 在分析方法验证时 , 就能 目的 明确地 考察该 分析 方法是否能 分 离并 检测 出 所有 可 能存 在 的立 体 异构体杂质。例如 , 抗乙 肝病 毒药物 恩替卡 韦一 般采用图 3 合成路线制备。
控制研究及稳定性研究等章节的内容 , 并归纳总结了在手性药物研发中的关键问题与常见问题。 [关键词 ] 手性药物; 指导原则 ; 质量控制 ; 立体异构体 ; 杂质 [中图分类号 ] R95 [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 1003- 3734( 2009) 18- 1709- 05
Quality control study of chiral drugs
由结构式可知: 其中有些手性中心, 如 8 、 10 、 13 位是处于甾体母核上 , 一般是天然形成的刚性结构 , 不太容易发生构型的翻转 ; 而有些手性中心, 如 7 、 9 ( 11)、 17则大都是后续反应中引入的 , 可能会产生 相应的立体异构体杂质。因此 , 该药物中可能存在 的立体异构体杂质只可能是非对映异构体, 而不可 能存在对映异构体杂质。在质量研究中, 就应该针 对工艺中可能引入的及主药不稳定产生的各种非对 映异构体杂质进行研究。但有些研制单位却只是机 械地执行指导原则的要求, 只对对映异构体杂质进 行研究与控制, 而对实际可能存在的其他非对映异 构体杂质却无任何研究。此种研究同样不能达到控 制手性药物光学纯度的目的。 2 . 2 方法的选择及验证 指导原则中提到目前常 用于控制手性药物光学纯度的方法有两种: 比旋度 法与手性色谱法。影响比旋度数值的因素较多 , 该 数值的变化并不一定能灵敏、 准确地反映出立体异 构体含量的变化, 当 比旋度数值较 小时更是如此。 例如, 当采用 1 dm 的旋光管, 浓度为 1 g 100mL 的 溶液进行测定时。假设某手性药物仅含有一个手性 中心, 该药物的比旋度为 + 100 。则根据计算公式 可知: 当该药物中混有 1 . 0 % 的左旋异构体杂质 ( 假 设其他杂质 忽略不计 ) 时, 此时药物的旋光度 将由 o o + 1 . 00 变为 + 0. 98 。而如果该手性药物的比旋度 仅为 + 10 , 则当该药物中同样混有 1 . 0 % 的左旋异 构体杂质时 , 此时药物的旋光度将由 + 0 . 10 变为 o o + 0 . 098 , 旋光度的变化值仅为 0 . 002 。此时如仍 采用药典附录中提到的读数至 0 . 01 的旋光计 , 则 两者旋光度的差值超出了仪器的测量精度, 在该旋 光计上将显示相同的读数, 根本反映不出产品中混 有 1 . 0 % 的左旋异构体杂质。这也是为什么在制定 质量标准时 , 当手性药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比旋度相 差较大时, 一般选择具有较大比旋度数值的溶剂作 为标准中测定用溶剂, 以尽可能灵敏地反映手性药 物光学纯度的变化情况。 例如, 文献 [ 4] 数据表明: 甲基多巴在 0 . 1NHC l 中的比旋度为 [ ] D - 5 . 2( C = 2 . 0), 在水中的比 20 旋度为 [ ] D 14( C= 1 . 09) , 而在 4 . 4 %Al C l3 水溶 液中的比旋度为 - 25~ - 28 。为保证该项目更能灵 敏地反映甲基多巴光学纯度的变化 , 在中国药典收 载的 甲 基 多 巴 标 准 中, 就 采 用 了 配 置 较 复 杂 的 4 4 % A lC l3 水溶液作为测定比旋度的溶剂 , 而未采 用常见的 0 . 1NHC l或水作溶剂。
图 2 吡柔比星的结构式
图 3 恩替卡韦的合成路线 在引入手性中 心的 第 1 , 2, 4 步反 应中 , 只 要 这些反应不是采用 立体 专属性 的反应 , 以 百分 之 百地得到所需构型 的反 应产物 , 且 后续操 作中 不 能有效地去除所产 生的 立体异 构体杂 质 , 则终 产 品中就可 能混 有 恩替 卡 韦的 所 有其 他 7 个 立 体 异构体杂 质。 除非 在反 应 过程 中 已 采用 合 适 的 纯化手段去 掉 各步 反应 中 引入 的 立体 异 构体 杂 质 , 并采 用专属有效的分 析方 法对各 步反应 的中 间体中的立体异构体 杂质进 行监控 , 否则在 终产 品的质量控制中 , 就应采 用合 适的分 析方法 对这 7 个立体异构体杂质进行 控制。此时终产 品的质 控难度是非常大的。
[ 作者简介 ] org. cn 。 李雪梅 , 女 , 主管药师 , 硕士 , 主 要从事药品技 术审评协
调管理 工 作 。 联 系电 话 : ( 010 ) 68585566 - 122 , E m ai: l L ixm@ cde .
Ch inese Jou rnal ofN ew Drugs 2009, 18 ( 18)
L I Xue m e, i HUANG X iao lo ng (C enter for D rug Evaluation, S tate F ood and Drug A dm inistration, B eijing 100038 , China ) [ Abstract] T h is article m ainly expla in ed th e research princ ip le , qua lity control and stab ility study of ch ira l drugs in T he guide lin e of pharm aceutical deve lo p m ent of ch ira l drug w ith cases . W e summ arized the crit ica l is sues and comm on prob lem s in pharm aceut ic al deve lo pm ent of ch ira l drugs . [K ey w ords] ch iral drug; gu id eline ; qua lity contro; l stereo isom er ; i m pur ity 药学研究中仍存在较大问题。例如阿托伐他汀钙原 料药, 新的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 2007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执行 ) 颁布后 , 我中心共审评了 10 个仿制 药, 其中有 6 个因在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中未根据 指导原则要求, 即没有针对手性药物的特点开展研 究而未通过技术审评。 因此, 有必要结合审评中发现的问题, 对手性药物 指导原则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做进一步的解读, 以利于 在手性药物的研发与评价中更好地利用该指导原则。 1 药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手 性药物因分子中存在手性中心等不对 称因 素, 故在进行手性药物的研发时, 其基本的研究思路 就是要在原料药与制剂的生产、 结构确证、 质量控制 研究与稳定性研究中除了要遵循化学药物的一般要 求外, 还要充分考虑到手性药物的特点, 针对其特点 开展各项研究。 但在审评中经常发现有些研制单位在进行手性 药物的研发时, 往往忽略手性药物的特点 , 在研究中 未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所开展的研究工作难以控制 手性药物的质量。例如, 在去年的过渡期品种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