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一.个案简介张某某,男性,5岁,由青年心理学家邀请参加一项有关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

来访前,张某某一直生活在家里,直到去年初他进入该区的一所幼儿园。

他的母亲在他报名该幼儿园时,做了一些观察记录表示,自从张某某进入幼儿园后,有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打人、叫嚣。

二.个案观察1. 张某某在幼儿园期间的攻击性行为张某某有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打人、叫嚣等。

下午托管时,他有时会攻击其他孩子,肢体接触或叫骂他们。

他喜欢使用比较大的力量来凌虐别的孩子,例如拉住他们的头发,抓取或扔东西,等等。

另外,他也会开玩笑,但是他的玩笑会引起老师和其他孩子的不悦,因为他的玩笑是随意而且伤害他人的。

2. 动机从对张某某的观察中,可以发现他的攻击性行为有一定的动机,如抢夺某个孩子的游戏、在玩耍时不受自己想要的注意等。

有时,他也会因感到沮丧或被排挤而发作。

而且,有些时候,他的行为的发生似乎没有特定的原因可以指出。

三.干预建议1. 调整张某某的心态要改变张某某的攻击性行为,必须首先调整他的心态。

必须使他了解攻击性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并引导他学习它也是不友好的。

此外,要让他明白攻击行为是错误的,他不应该发生这样的行为,也要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更加自信。

2. 教导张某某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张某某感到愤怒或沮丧时,应立即予以引导,教他开口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需求,以及拒绝时如何更新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通过教育,张某某可以明白一些情绪管理技巧,以及如何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更加温柔应对他人,也为他之后的社交交往做好准备。

四.结论对张某某的观察表明,他出现攻击性行为归因于心理因素,如自我价值感低沉、情绪不稳定以及无法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为解决张某某的问题,应该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如调整心态、加强情绪管理等,以帮助他形成正确的沟通习惯和行为,从而实现他的社交能力的正常发展。

一个喜欢身体攻击的幼儿研习报告

一个喜欢身体攻击的幼儿研习报告

一个喜欢身体攻击的幼儿研习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个体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和抢夺、损坏他人财物等霸道行为。

它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较易出现的一种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儿童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所采取的不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对他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长此以往,还将对幼儿自身的品格发展、道德感的培养造成极大危害,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421家庭”模式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偏差。

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一种主要的不良行为表现。

针对攻击性行为,以表现较为典型、明显的小班幼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探索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目的在于能够引起家庭和学校的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昆山市××幼儿园小班幼儿。

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昆山市×x幼儿园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分析1.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表现(1)对父母长辈基本缺乏尊重。

案例:晨晨是小二班的一个小女孩,性格活泼开朗,与班上的其他幼儿都相处得很好。

一日放学后,奶奶来接晨晨,晨晨非要买门口小商店里的炸鸡吃。

由于前几天主班老师刚给孩子们上过一堂健康食品的活动课,晨晨妈妈也一直提醒不能老让孩子吃些没有营养的东西,所以奶奶这次没有同意给晨晨买。

晨晨当时就在商店门口闹腾了起来,一边踢打着奶奶一边说:“给我买,不买我就不要你这个奶奶!你给我走!”这时正好碰上班上的严老师经过,在严老师的指责和劝说下,晨晨才不情不愿地跟着奶奶回家了。

第二天,严老师就在班上严厉批评了晨晨打骂奶奶的行为,并教育其他幼儿一定要尊重爱护自己的父母和长辈。

分析:由于父母经常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所以晨晨一直是由奶奶照顾的。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一、引言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阶段常见的行为之一,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理解和有效管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非常重要。

本观察报告旨在对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便为教育者提供相关的干预和支持策略。

二、观察目的和背景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主动伤害他人、破坏他人财物或意图伤害自己的行为。

在幼儿阶段,攻击性行为常常是由于情绪失控、语言表达不充分以及社交技能不完善等因素引起的。

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了解幼儿的需求,找到适合幼儿发展的干预方法。

三、观察方法和过程本观察报告使用观察法和记录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

观察对象为某中班幼儿园中的10名幼儿,观察时间为1个月。

观察过程中,教育者详细记录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频率、形式、触发因素以及所使用的语言和行为策略。

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 攻击性行为的频率经过一个月的观察,统计数据显示,被观察的10名幼儿中,有6名幼儿展示了攻击性行为,平均每个幼儿观察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为5次。

其中,非物理攻击(如推搡、咬人)占总攻击性行为的80%,物理攻击(如打击、撞击)占20%。

2. 攻击性行为的触发因素观察结果显示,攻击性行为的触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情绪失控、争抢玩具或物品、与他人产生冲突、遭受欺负或挤压等。

幼儿在与其他幼儿互动以及总体环境中的变化对攻击性行为的呈现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3. 语言和行为策略的运用教育者通过观察和干预,找到了一些有效的语言和行为策略,以减少和预防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例如,教育者试图引导幼儿用言语表达需求和感受,加强幼儿的社交技能培养,提供合理的规则和边界,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

五、干预和支持策略基于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和了解,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干预和支持策略:1. 建立积极暗示和表扬机制。

通过积极暗示和肯定幼儿的积极行为,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展示。

2. 提供适当的替代行为策略。

拓展资源: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拓展资源: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一、观察问题的提出:有攻击性的幼儿不但给他人和整个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发展。

攻击行为会妨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

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本报告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及分析,希望帮助家长和老师正确认识幼儿攻击性行为并共同改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二、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目标: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根据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幼儿改掉攻击性行为。

观察对象及个人情况简述:中班幼儿豆豆,四岁半,女。

家里有爸爸妈妈和豆豆,家里的大人都视她为掌上明珠,大家都很宠她,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特别是妈妈。

豆豆是一个文静,爱撒娇,不太爱说话的小女孩,每天都是由妈妈接送来幼儿园,每次妈妈来接的时候就跟妈妈撒娇。

观察地点:见习时的幼儿园观察时间:见习那两周观察记录方法:个案观察,直接观察法,轶事记录法观察行为:攻击性行为三、观察记录:在见习两周的时候曾看到这样的例子。

观察一:有一次老师在组织《面具晚会》活动,当我给幼儿发面具的时候,豆豆看到身边的乐乐拿了一个与她不一样的面具,她就身体扭过去,二话不说就想抢夺乐乐手里的面具,这边的乐乐当然不乐意了,于是两人就争夺了起来,这时豆豆为了拿到面具二话不说的就打了乐乐一把掌,并把面具抢到手。

当老师看到情形,走过去要求豆豆向乐乐道歉,并将面具还给乐乐,这时的豆豆才不情不愿地把面具还给乐乐。

当妈妈来接的时候,老师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她妈妈,妈妈却说:“不可能,我女儿从来不打人的啊,都很听话啊。

在家里我说什么她就做什么,一直都很乖的啊,怎么会打人呢?”观察二:下午区域活动,每个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

有天丫丫带来了新图书,正当她看得开心时,豆豆走过去抢丫丫的图书。

攻击性儿童个案研究报告

攻击性儿童个案研究报告

攻击性儿童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摘要:攻击性儿童频繁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对课堂教学带来干扰,而且不利于自身及其他学生的身心发展。

笔者针对一例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个案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征和成因,探讨矫正个案攻击性行为的策略和方法,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发现和讨论一些共性的问题。

关键词:攻击性儿童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攻击性儿童主要表现是比较频繁做出攻击行为,情绪不稳,行为异常;存在着社会认知偏差,对己对人对事的认知上不符合实际。

他们经常在课堂上捣乱,有时会让课堂教学无法进行。

这样不但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其他学生带来不良的示范行为,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本文通过一例攻击性儿童的行为矫正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以期为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1案例背景资料1.1个案基本情况姓名:小乐性别:男年龄:10岁(1997年2月出生)年级:四年级辅导时间:一学期表现的行为:该生与班上的同学关系比较紧张,与同学相处时经常发生冲突,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冲动、任性等个性特点。

经常做一些怪异的行为以吸引老师及同学的注意。

不喜欢别人说他是非,当听到别人说他不是时就脾气很火爆,采用攻击的行为作为回应。

大家进行集体游戏时,他不能耐心等待,经常搞破坏,如有同学不能顺他意,就算老师在旁也会采用过激的行为攻击同学。

每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后能认识错误,可是过了一天还是会我行我素。

1.2个案的家庭和学校背景1.2.1家庭背景:小乐一家三口,父母都在外打工,主要由爷爷和叔叔照顾。

小乐每个星期能见到他父母的时间比较少,大多的家庭教育都要靠他爷爷和叔叔去完成。

1.2.2学校背景:小乐是由普校转入培智学校。

对于该生多动、爱记仇、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家人都认为与他在普校经常被同学欺负、被同学嘲笑、愚弄有关,家人让他不要去理睬那些孩子,同时也希望老师加强对他孩子的教育。

但每次与同学发生争吵,同学们一致都说是他的不是。

原来的学校不认为该生被同学嘲笑、愚弄。

3-9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调查

3-9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调查

3-9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调查
调查发现,3-9岁儿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攻击性行为。

其中,
最常见的行为是打、咬、踢、推,以及言语攻击等。

这些行为在不同场合下表现出来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有的儿童仅在独处时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还有的儿童可能在与他人交往时就会进行攻击或斗争。

造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很多种。

不同家庭、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儿童的性格、环境以及伴侣或同学关系等都可能对孩子施加着影响。

家庭、社区和幼儿园的行为标准和管制也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家长应该怎样去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呢?我们推荐以下方法:
1)平静地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父母应该在儿童攻击时保
持冷静,不要因此而失去控制,展现出愤怒的情绪。

要让孩子知道,家长不会对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动怒,还要给予孩子温暖的支持和关爱。

2)引导儿童表达情感。

大量研究表明,压抑负面情绪可能引
起儿童的攻击行为。

如果孩子能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容易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因此,父母应该建立一个有利于孩子们自由表达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表达不愉快的情感。

3)教育孩子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

父母可以与孩子讨论
问题,告诉他们怎样以和平或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父母也应该告诉孩子,打人或恶言相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
式。

总之,在引导孩子走向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正确地处理孩子攻击性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引导孩子表达情感,教育孩子非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引言:幼儿阶段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个性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然而,在中班幼儿园阶段,有时会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和园所的安全是一种挑战。

本文将以一个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报告为基础,探讨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解决方法。

1. 行为观察背景:观察对象:姓名为小明的3岁男孩观察日期:2021年5月1日至5月10日观察地点:某幼儿园中班教室2. 行为观察结果:从观察期间的行为记录中,可以看出小明存在一定的攻击性行为。

这些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接触:小明常常用手部、脚部对其他幼儿进行推搡、踢打等身体接触行为。

(2)言语攻击:小明在和其他幼儿争夺玩具或者争吵时,会不愿和平地解决问题,而是采取辱骂和威胁的言语攻击。

(3)物品破坏:小明经常拿起玩具、绘画工具等物品撞击墙壁、地面或者故意破坏他人的作品。

3. 影响因素分析:针对小明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幼儿在中班阶段仍在发展情绪控制能力,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冲突,可能会通过攻击来发泄情绪。

(2)资源争夺:幼儿对于玩具和其他资源的所有权意识仍不成熟,经常因为资源争夺而产生攻击行为。

(3)模仿他人行为:幼儿容易模仿周围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同伴,尤其在集体生活中,这种模仿行为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4. 帮助幼儿解决攻击性行为的方法:针对小明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1)情绪管理培养:通过情绪识别游戏、情绪表达练习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2)资源分配:在幼儿间资源争夺时,引导幼儿通过分享和合作解决冲突,充分认识到共享资源的重要性。

(3)示范行为:教师和家长要成为良好行为的榜样,积极引导幼儿模仿积极的行为模式,加强正面行为的引导。

(4)冲突解决技巧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案例讨论等方式,教授幼儿有效的冲突解决技巧,如沟通、妥协和寻求帮助等。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3篇)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3篇)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3篇)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一)一、引言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环境中,学生之间通过言语、肢体、网络等手段进行的持续性、针对性的攻击行为,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的现状、成因及应对措施,本调研小组对某市多所中小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了1000份问卷,涵盖学生、家长、教师三类群体。

2. 访谈:对20名学生、10名家长和15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3. 案例分析:选取了10起典型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4. 文献研究:查阅了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三、调研结果1. 校园欺凌的现状发生率:问卷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表示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欺凌,其中初中生比例最高,达到35%。

形式多样:欺凌形式包括言语侮辱(45%)、肢体攻击(25%)、网络欺凌(20%)和社交排斥(10%)。

受害者特征:受害者多为性格内向、学习成绩较差或身体有缺陷的学生。

2. 校园欺凌的成因个体因素:部分学生缺乏同理心,情绪管理能力差,容易采取攻击行为。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行为模式有重要影响。

家庭暴力、父母忽视等因素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

学校因素:学校管理不严、教师监管不到位、校园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为欺凌行为提供了土壤。

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网络暴力文化等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3. 校园欺凌的影响对受害者:长期遭受欺凌的学生容易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对施暴者:施暴者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影响其未来的社会适应。

对学校: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会破坏学校的和谐氛围,影响教育教学秩序。

四、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初中生小李因身材肥胖,长期遭受同学嘲笑和排挤,最终导致其辍学。

通过访谈得知,小李的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他的关爱和支持,学校也未及时介入处理。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办上海杨浦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翁晖亮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有一支,伸手就去拿,嘴里还说:“这是我的。

”莎莎不肯给他,佳佳气得把莎莎画画的东西全扔掉,还用脚去踢莎莎。

佳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

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

总体来说,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攻击行为会妨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

另外,攻击行为与犯罪有一定关联。

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

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

攻击行为的原因遗传因素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

家庭因素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

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

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

又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

”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环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

关于儿童攻击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儿童攻击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儿童攻击性的调查报告【摘要】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不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也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

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遗传、家庭、社会环境等。

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及时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儿童健康、顺利地成长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现象和对儿童发展以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接着阐述了各类媒体对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后从正确使用媒体的角度提出矫正的相关对策。

【关键字】攻击性行为榜样个案分析一、攻击性行为概念及其现状关于的攻击性行为虽深为心理学家所重视且研究历时较长,但迄今为止尚无同意定义。

20世纪20年代,“攻击性行为”被看作是“避免痛苦与寻求快乐的行为遭受挫折时的基本反应”;30-70年代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后,较多的心理学家赞同“以直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任何行为序列”的定义。

然而班杜拉却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复杂的事件,对其下定义不仅要考虑到伤害的意图,而且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判断,看究竟哪一种伤害行为称得上为“攻击性行为”。

后来,L.D.Eron 将其定义为是“一种经常性有意的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

我国的心理工作者认为,攻击性行为就是“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其中,伤害意图、伤害行动与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概念的三个要素,攻击者具有伤害他人的主观意图,目的是直接造成被攻击者的伤害或通过唤起被攻击者的恐惧而达到其目的。

由此得到:20年代的“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是从攻击者实施行为的原因的角度考虑的;30-70年代的“攻击性行为”是从攻击者攻击目的的角度下定义的;这两种定义都是在攻击者的基础上提出的,并没有涉及被攻击者。

班杜拉对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已经包括了伤害意图和社会评价;L.D.Eron提出了主观意图和伤害行为。

他们对“攻击性行为”定义的理解更为全面。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和发展变化(一)国外的有关研究F·Goodenough·Hartup·Shantz等人就对的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点、发展模式进行过系统的观察分析与深入探讨。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幼儿阶段是儿童的成长发育阶段之一,也是孩子形成行为与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经历许多困扰家长和教师的行为问题,其中,攻击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然儿童攻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表现,但是,它却对儿童和他们周围的家长、老师和同伴都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伤害。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幼儿攻击行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的特点、影响及有效的干预方法。

一、幼儿攻击行为的特征1.显性攻击儿童的攻击行为包括打、踢、咬、推、抓等形式的暴力行为,打架、打闹等行为。

2.隐性攻击儿童的隐性攻击行为包括比如放冷箭、斗大嘴巴等形式,这些攻击行为是比较隐蔽,也比较微妙的,不如直接暴力行为明显,但是同样会给孩子带来受伤的危险。

二、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1.对自身的影响通过攻击行为,孩子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也在承受着面临负面评价、惩罚的压力,这对于孩子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损害,也会影响其在社交中的表现。

2.对家长的影响对于孩子攻击行为的发生,家长常常感到无助,无法有效控制孩子,也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和心理压力。

3.对幼儿园师资的影响对于幼儿园师资,孩子的攻击行为也带来了教学难度和安全风险。

4.对同伴之间的影响对于同伴,孩子的攻击行为会导致其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孩子之间的互信度降低,也会影响到孩子健康发展,影响到幼儿的团体合作能力和情感发展。

三、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措施1. 家长配合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他们可以与园方携手,共同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如定期沟通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表现情况,协助解决问题。

2. 重新制定规则园方应根据教育部新发布的关于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新修订安全管理规则,明确每个幼儿应有的行为规范和责任,并向幼儿和家长公示。

3. 社会化代码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学习社会化代码,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树立社会化习惯,并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同伴相处,管理情绪。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分析报告样本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分析报告样本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分析报告样本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分析报告一、个案信息咨询师:XXX咨询对象:小明(化名)性别:男年龄:10岁咨询日期:XXX二、咨询问题简述小明的家长反映,小明最近表现出了明显的攻击性行为,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并动手打架。

为了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家长带他来进行儿童心理咨询。

三、咨询背景小明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与母亲一起生活。

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小明在学校表现一直较为优异,与同学关系和睦。

然而自从小明父亲去世后,小明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四、咨询过程在与小明的会谈中,我首先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放松下来。

我开始了解他的家庭背景、日常生活和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情况。

我发现小明内心有许多不满和愤怒情绪,他抱怨母亲总是忙于工作,无暇关心他的情感需求。

他也透露出对父亲离世的不解和痛苦。

通过咨询,我发现小明存在以下问题:1. 内心痛苦:小明对父亲去世的情绪没有得到有效的宣泄,他感到孤独、愤怒和悲伤。

这些情绪没有得到适当的解决,导致他转化为攻击性行为。

2. 家庭关系问题:小明与母亲关系疏离,感到缺乏安全感和被关注的需求。

母亲的忽视让他感到愤怒和不满,因此他将这些情绪发泄到同学身上。

3. 典型儿童行为问题: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属于典型的儿童行为问题,可能是由于未解决的情感问题引发的。

他需要学会控制情绪、克制冲动和寻求适当的解决方式。

五、咨询目标与策略根据小明的情况,制定以下咨询目标和相应的策略:1. 增强情绪管理能力:通过情绪管理训练和情绪表达练习,帮助小明学会控制情绪和表达内心的需求和不满。

2. 促进母子关系改善:通过家庭治疗和亲子活动,帮助小明与母亲建立更好的沟通和理解,增强亲子关系,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关怀。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问题解决训练,帮助小明学会寻求适当的解决方式,而不是通过攻击行为来发泄情绪。

六、治疗计划基于以上目标和策略,我制定了以下治疗计划:1. 每周定期咨询:与小明每周进行一次咨询,通过倾听和引导,帮助他表达内心情感,了解和解决他的困惑和问题。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幼儿时期是个体心理和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在这一阶段中,攻击行为是幼儿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原因及对策,本研究通过对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访谈、家长问卷调查以及观察法,对幼儿攻击行为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一、幼儿攻击行为的现状1.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幼儿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

身体攻击包括打人、推人、咬人等;言语攻击包括骂人、嘲笑、威胁等;关系攻击则表现为排斥、孤立、背后说坏话等。

2.攻击行为的频率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的攻击行为频率较低,但仍有部分幼儿攻击行为较为频繁。

其中,男孩的攻击行为频率高于女孩。

3.攻击行为的对象幼儿攻击行为的对象主要是同伴,是老师和家长。

同伴间的攻击行为多发生在争夺玩具、争抢地盘等情境下。

二、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家庭氛围紧张、父母溺爱或严厉、亲子关系疏远等都可能导致幼儿出现攻击行为。

2.学校因素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教师的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幼儿园环境不良、教师忽视幼儿情感需求、同伴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攻击行为。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中的暴力文化、媒体传播的暴力信息等也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幼儿接触过多的暴力画面、受到周围人的不良影响等都可能诱发攻击行为。

三、幼儿攻击行为的对策1.家庭对策(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冲突。

(2)改进父母教养方式,关注幼儿情感需求。

(3)加强亲子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学校对策(2)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关注幼儿情感需求。

(3)加强同伴关系教育,引导幼儿学会交往。

3.社会对策(1)限制幼儿接触暴力信息,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2)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提高家长教育意识。

(3)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素质。

四、结论幼儿攻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改变儿童打人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

改变儿童打人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

改变儿童打人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第一篇:改变儿童打人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改变儿童打人不良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东里二小德育处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环境、地位,使独生子女形成了许多不良行为。

随着我国社会各界对学习不良儿童的教育日益重视和各种教育工作的展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摆到了我们面前:怎样对诊断出来的学习不良儿童进行矫正;怎样改变正常儿童的不良行为,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又鉴于幼儿园中存在不良行为儿童的数量也不断上升。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帮助幼儿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我查阅了许多有关儿童行为改变的书籍和资料,对本班儿童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数据:本班共有儿童三十五人,其中,打人不良行为儿童占14.3%,吃手指不良行为儿童占8.5 %,精力不集中不良行为儿童占11.4 %,多动不良行为儿童占8.5%,不合群不良行为儿童占5.7%。

针对此调查,我对本班占比例最大的“打人不良行为儿童”进行了行为改变实验,并收到了较好效果。

下面是我《改变儿童打人不良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

希望能给教育界的同行及广大家长带来一点帮助。

《改变儿童打人不良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一、研究人员:张慧二、研究日期:2002年4月到2002年5月三、研究对象及其背景介绍。

研究对象为大一班儿童陈路,5岁,父母忙于生意,无时间照顾孩子,由60多岁的阿婆(上海人)接送孩子。

并且由于搬家及其他原因先后转了三所幼儿园。

据了解这三所幼儿园的老师,都说他天天打人,小朋友经常告状,屡次教育都不听,无法可施。

现转到我园大一班。

由于老人总认为孩子得到的母爱少,百般宠爱孩子,使孩子养成一种坏习惯,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或某一东西得不到时抬手就打人。

特别是在幼儿园,经常把小朋友打哭。

对此,老师、家长多次对他进行教育、引导,但都收效甚微。

四、研究对象“打人不良行为”问题的分析。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期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不及早予以纠正引导,对幼儿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加以淡化、纠正和引导。

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进行的有意的伤害,这也包括语言伤害。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和言语性攻击。

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年轻的父母(或祖父母)对幼儿娇宠、放纵,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二是电视广告和动画片中不良内容的影响。

三是从父母同伴和周围人那里模仿得来的。

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稍不如意,便以“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的地步。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阶段有着两个明显的差异:首先是性别差异,即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的比女生突出;二是攻击类型差异,即攻击性攻击和语言攻击。

幼儿的不仅对自己的行为会对其他幼儿的生活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对幼儿自己以后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方面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有资料显示,70%的暴力少年犯在儿童时期就被认为有功性行为,因此,对于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显得至关重要。

作为幼儿教师只希望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将来迈入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幼儿的这一行为必须加以淡化。

我通过两年的跟踪观察和教育实践,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了解和分析,觉得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淡化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幼儿出现攻击性的原因分析1、需求不满幼儿的需求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不同的需求。

有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当幼儿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相应的产生了,由于幼儿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对自己喜爱的物品、玩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所以常常发生争抢玩具的攻击性行为。

由抢夺玩具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较为普遍,这是一种需求性的攻击行为。

2、遭遇挫折攻击行为有时是对所受挫折的一种隐射。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现状调查【范本模板】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现状调查【范本模板】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现状调查一、问题的提出1.术语的界定在学前儿童身上,攻击行为常常被定义为有意伤害他人、损坏或抢夺他人物品的行为。

当某些故意的行为给其他孩子造成伤害时,我们就将此认为攻击行为。

由于攻击行为都会造成其他人受伤害,这个结果更容易观察得到,因此,相对于社会退缩行为而言,攻击行为更容易判断。

但是在判断幼儿的攻击行为时,要区分有意为之或无意为之,当幼儿不小心伤害其他人时,不能一刀切认为是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不仅指生理上的,如打架,也包括造成的心理上的伤害,比如排斥他人,说别人坏话等.2.表现形式及分类按照攻击的的实施方式,可以把学前儿童的行为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及间接攻击三类。

而按照攻击的目的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攻击性攻击是指幼儿以获取某种物品、维护某种权利为目的,而伤害了别人。

在这种形式中,幼儿渴望得到某种玩具、某个游戏中的角色或游戏的空间,为此他们想方设法去得到它或维护它。

他们用吵架、推搡、脚踢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敌意性攻击是指幼儿以破坏东西、伤害他人为目的,而进行攻击。

在这种攻击中,攻击就是为了破坏、为了让人受伤.3.发展情况从攻击行为的产生和发生的频率来看,1岁以后的儿童就开始与同伴发生社会性冲突了,这个阶段的攻击行为主要以争抢玩具、空间为主。

从攻击行为的类型来看,学前阶段主要以工具性攻击、身体攻击为主,但是随着年龄的递增,攻击性攻击逐渐减少,而敌意性攻击逐渐增长;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而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逐渐增多.从性别差异来看,学龄前女孩子的攻击行为并不比男孩子少。

只是女孩子更多通过关系性攻击来表达她们的敌意,而男孩子更可能会用公开性攻击来伤害或威胁他人。

4.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它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前提。

首先,与大脑的协同功能有关。

行为是大脑认知的直接结果,而大脑的功能又是认知活动的物质基础。

我国学者认为,攻击行为,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很可能是在大脑两半球处在非均衡和变异状态下的大脑所产生的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报告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报告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儿童学号类型网络教育专业层次指导教师日期目录一、绪论 (2)二、儿童攻击性行为概述 (3)(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3)(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征 (3)(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 (4)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6)(一)生物遗传因素 (6)(二)生活环境因素 (6)(三)个人心理因素 (8)(四)同伴关系因素 (8)四、克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 (10)(一)家庭方面 (10)(二)幼儿园方面 (11)(三)社会方面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 (14)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摘要如今在校园和校外的其他场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已然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很多的典型案例逗曾经引起过全社会的强烈反响。

这种寻常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在儿童身心发育过程中比较明显而典型的成长问题,它对于施暴少儿自身以及对暴力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学习成长等方面都会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

本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含义、特征、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同伴关系因素)、克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包括家庭方面、幼儿园方面、社会方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为我们帮助儿童控制和消除这一不良行为提供参考依据,并且有助于教育者对症下药,加强预防。

关键词: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解决策略;一、绪论在儿童的自身社会性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儿童攻击性行为这样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

儿童实施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的时段大多是儿童正处于完善身心健康发育的非常关键阶段,在此期间,他们对于情绪的自我控制比较弱,自我控制的意愿也不强,情绪起伏大,心情时常变换不定。

这类儿童不仅在校园中争吵推搡、吵架骂人、暴力殴打、蓄意毁坏破坏公私财物,还会心怀恶意对身边的他人或动物残忍施虐。

由于这样的恶性事件常常发生,幼儿园老师领导无可奈何,甚至已然严重影响到了幼儿园秩序的稳定,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非常恶劣。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分析报告样本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分析报告样本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分析报告马兵【摘要】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紧张,很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

与老师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

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不允许他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

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更不要听课。

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

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表现明显,人际交往不良。

一、一般资料1、小林,男,10岁,小学四年级生,广东东莞人,独子。

父母均为公司职员,大专文化,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

2、主要问题学习成绩中下,确实存在攻击性和交往不良倾向。

3、该儿童的个性偏外向,有"乐群外向"的特点,与父母所述的"不合群"相矛盾,需具体分析原因。

4、智力与注意力正常,具有正常的学习能力,成绩下降,应着重考虑非智力因素。

二、个人成长过程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甚至比较胆小,很听父母的话。

这与父母的性格特点很相似,他们的做人风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与小朋友团结,不可以打小朋友。

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

甚至有时并不是孩子的错,只要有老师说今天小林与某个小朋友"抢"玩具(实际上是后者抢前者的,老师也只是习惯性描述罢了),父母就会再次教导:下次别与小朋友抢,给他算了,你再去玩别的。

那时候,小林基本上是个听话的孩子。

上了大班后,一次一个小朋友拿绳子去勒小林的脖子,想牵着他走。

王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被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他反抗了,而且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

那个小朋友吓得跑掉了。

据父母称,自那以后,他开始象变了个人,开始不断"惹是生非",直至上了小学后,逐渐变成了老师眼里的"问题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郑州市中原区育华学校李一帆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近些年,“低龄犯罪”,“校园暴力”,“欺负弱小”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关注。

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小时候,孩子不自主的愤怒典型表现包括又蹦又跳、哭闹和尖叫;慢慢长大时,这种情绪激动的、任性的、不受支配的表现逐渐减少,而报复性的攻击逐渐显露,表现为摔东西、抢夺、抓掐、咬人、骂人、顶嘴和固执己见。

家长认为在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足为奇。

有些教师也认为这也许只是小学生当时选择的一种发泄当时情绪的方式。

因此,孩子也就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持续不断、次数增多,强度增大,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我校位于郑州市的西郊城乡结合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我们的每一个班级中,都有将近70%—80%的孩子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为了生存,这些孩子的父母起早贪黑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去管理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存在的攻击性行为问题的认识非常肤浅,有的还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是有本事,不被人欺负。

如果被欺负了,家长就认为不还回来能行吗?在我校,我们常可看到学生违反纪律、打架、辱骂他人等行为,有些孩子一星期至少要发生一两回这种事情,这些孩子常常惹事生非,给教师、家长增添不少苦恼和麻烦,既干扰了教育教学活动,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及身心健康。

由于同学和班组对其采取排斥的态度,都有意回避他,不理睬他,使他成为一个被孤立的人,而这种被冷落在其心中转化为进一步的愤怒和怨恨,他故意惹对方生气,攻击他人,挑起争端,同学也因此更不愿意接近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小学生“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

因此分析和控制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促进小学生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教育中一项严峻的课题,其中,攻击性行为也应该引起学生的家长和老师们的重视了。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认真的调查、分析、研究,找出正确的方法,树立一些正面形象,让学生通过模仿正面形象或是通过启发小学生对攻击性行为的理解与思考,采用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合理方式来逐渐消除本校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使其成长为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调查结果一、总体情况:(附件一)通过对我校随机抽取3、4、5三个年级的三个班级19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主要攻击行为分为:直接身体攻击:打、踢、推、撞、抓人、拿走或损坏别人东西言语攻击:骂人、嘲讽人、起外号小学生在总体上言语攻击的比率最高,这说明该类攻击行为在校学生中最为普遍和频繁,其次是直接身体攻击,间接攻击的发生率最低。

男生的直接攻击多于女生,而女生更多是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更多学生不能容忍直接攻击,例如:拿走或损坏自己的财物、骂人、起外号。

各年级三类攻击行为的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

被攻击后采取方式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此类行为的反应模式也对学生产生此类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对此类行为的反应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也有少数学生缺乏处理此类事件的能力,通常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得保护自己。

行为表现为“好”的学生总调查人数的27.3%,行为表现为“一般”的占调查人数的48%。

行为表现为“差”的占调查人数的24.7%。

统计结果P<0.01,表明小学生中语言行为表现为”一般”的同学占大多数,这些同学虽然不时常对同伴使用暴力语言,但是调查表明他们存在潜在的语言伤害冲动、对其他同伴之间的语言伤害行为缺乏积极的态度。

这样的调查结果足以说明语言伤害现象在小学生群体中已比较严重。

行为问卷部分:1、受过攻击的学生约占90%以上(其中经常受攻击的学生有7.8%。

)2、有过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约占60%左右;3、当儿童受到攻击时采取同样方式还击的学生约占25%左右,胆小躲避的学生约占30%左右,愿意告诉教师的学生根据学生年级的年级的不同所占比例明显减少。

4、被攻击后反应比较难过的较多,反应很难过的在三年级比较多;5、教师的对攻击性行为的惩罚力度在这三个班来说都是批评、警告一下,没有不管的情况出现,在三、四年级,教师严厉惩罚得更多一些;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情况随年级的增高所占比例也逐步增高;心理问卷部分:1、对自己学业成绩不满意的同学随年级增高而减少。

2、不能正确对待父母或老师善意的批评占16.3%。

3、有30.8%的儿童利用网络聊天或打游戏,以消磨时光。

4、有31.4%的儿童很少或从未帮助家长做家务。

5、有24.7%的儿童遇到困难不能采取求助措施。

二、调查分析在这些问卷中可以看出,每个年级都存在攻击性行为,其具有普遍性。

导致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呈现多样性: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又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些不同的因素导致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呈现多元化。

1.生理因素有些兴奋、冲动和攻击性强的小学生,常常是对他们的父母特质的继承,这种继承并不是说父母把打人,骂人这些具体行为遗传给了孩子,他们遗传给孩子的只是神经过程较强,情绪容易激动等自然特征,这些自然特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滋生出攻击性行为。

比如,那种天生爱哭闹、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较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有些调查结果表明,攻击型小学生父母的性格特征有73.7%具有好动、性急的特点。

因而不能排除先天神经类型、遗传素质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是有一定影响的。

但基因并不是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决定因素。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对小学生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的环境中得到表现或强化。

2.家庭教育因素(1)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现在的一些父母在外怕孩子吃亏,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现象:当一个没有攻击意识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了另外一个小朋友的攻击,但是他没有还手,只是委屈的回家告诉了自己的家长,一些家长就会教导孩子:“他要是再打你,你就打回去,他以后就不敢再欺负你了。

”这样的教导方式在孩子的心里根深蒂固以后,孩子也会由没有攻击性变为好斗性格。

当别人不小心碰到他,也会被他视为对自己的攻击,从而进行反击。

5岁的强强和明明一起玩时,强强不讲道理地抢走了明明手里的玩具,惹得明明大哭起来。

对强强来说,他的攻击行为的就是玩具的占有。

这时,如果不把强强手里玩具还回去,反而鼓励他,以后他就还会抢别人的玩具。

同样,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不批评,那么,这种不制止、不批评的态度,就会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打人。

调查表明,很多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大,作为隔辈的人,他们更加宠爱孙儿,甚至“遮丑护短”,“隔辈亲”演变成了“隔辈溺”,导致了孙辈的任性、骄横、恶打恶等等不良行为。

(2)家长过分限制孩子。

如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气极高。

因此在许多方面过分限制和束缚学生,这也不许玩,那也不许动;走路不能跑、说话不能笑,假日参加各种兴趣班儿,很少让孩子与自然和社会接触、交流,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

加之他们严厉呵斥的表情,小学生根本没有分辨的机会,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学生,其心理受到限制,并产生逆反心理。

到了学校里,他们就会像放飞的小鸟,却因太过自由便会以攻击别人来满足自己的社会交流。

(3)家长过分放任孩子。

这类家长只是把孩子看作是传宗接代的希望,使其自由发展,不加任何限制和要求,对孩子不关心、不重视。

对孩子的任何行为不分时间、场所、性质,都不加控制,而是让孩子为所欲为。

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里表现的很松散、不服管教、不遵守常规、随意的攻击别人,与老师顶撞等。

研究文献极具说服力地证明:冷漠拒斥的家长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

并且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他们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的小学生。

这些冷漠拒斥的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的打斗行为合法化,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攻击性冲动的锻炼机会。

这些家长往往还有另一个特点,当他们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打屁股,打耳光,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不但达不到控制攻击性的目的,反之却变相的暗示孩子。

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应该怎样对待他?所以,研究证实了这一事实。

常靠体罚约束攻击性行为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是强侵犯性的。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攻击心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家长的娇宠放纵,缺乏严肃态度,或父母与孩子之间高压式的相互作用都会互相影响,是滋生攻击性行为的温床。

3.社会环境因素(1)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是小学生接触得最多的一个社会环境,但是一些不良的大众传媒,例如电视中的暴力性场面,无疑为小学生提供了攻击样板,使小学生不知不觉地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

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动画片《奥特曼》,基本上是以打斗为主,市面上也相继退出一些以格斗为形式的小学生玩具或游戏,一些家长也因孩子的喜欢而不停地买给孩子,小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但模仿学习的能力却很强,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就会学会打斗,增强攻击欲。

(2)同伴的影响与同伴冲突也是使小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因素。

一些研究者发现,小学生在游戏中冲突发生次数多的,在口头和躯体的攻击性行为都表现出较高的频率。

而且在小学生社交中,“厌恶”得分高的小学生,其攻击性强,其“厌恶”分数与其攻击性行为平均百分率成正比。

同伴关系、社交技能对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比成人与小学生关系的影响更大。

因为幼儿园及小学是同伴交往的集体,孩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

同伴关系差、社交技能缺乏的小学生容易受到同伴的拒绝,被拒绝的小学生往往会对来自同伴的信息作出错误的归因,认为别人都是怀有敌意的,所以会更加频繁地使用攻击手段,从而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小学生模仿力较强,在各种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间接的习得了攻击性行为,或通过直接学习,即小学生实际参与的打架、争吵等。

例如,有一学生本来很规矩,从不打人,由于他的好朋友是班里的调皮头,没事就打别人几下,他无形中就学会了,当别人碰到他的时候,他便抬手打了那个小朋友。

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他们的同伴关系一般较差。

大多数同龄小朋友会对这种孩子持拒绝态度,一般会说:“我不爱跟某某玩,因为他欺负别人,把人家弄哭了。

”而且,由于这类孩子爱惹事生非,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故而也不易受教师的欢迎。

攻击性行为不仅影响他人,更会妨碍自己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

另外,攻击行为与犯罪有一定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