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贫困线基本概念与测定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贫困线:基本概念与测定方法

马蔚云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5期

【内容提要】本文对俄罗斯贫困线的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讨论了俄罗斯贫困线的一般理论与影响因子;其次,考察了俄罗斯贫困线的测定方法与具体实践;再次,分析了俄罗斯贫困线现状;最后,阐述了俄罗斯国内关于贫困线的优化思路。【关键词】俄罗斯贫困线基本概念测定方法【作者简介】马蔚云,1966年生,辽宁大学世界经济博士后、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哈尔滨150080)

俄罗斯贫困线制度已经有16年的历史,在贫困居民的保护和社会的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贫困线在指标选择、价值评估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俄罗斯改革的不断深化,贫困线的制定和测定方法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一俄罗斯贫困线的一般理论与影响因子

(一)俄罗斯贫困线的一般理论

贫困线(чертабедности)是对贫困的度量。在测定贫困线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贫困的理解不同,测定贫困线的标准和方法也很不相同。然而,贫困的量化指标体系仍然有一些共同的量化特征,据此可以归纳出贫困的量化指标体系。在国际上,贫困线主要有三种计算方法:绝对贫困线、相对贫困线和主观贫困线。

在俄罗斯,绝对贫困线一般称为“最低生活保障”或“最低消费篮子”,

亦称“贫困界线”、“最低消费预算”、“最低生活保障预算”、“最低物质保障预算”、“最低福利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极限”、“最低生活标准”或“最低生活水平”等。按照俄罗斯1997年10月24日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最低生活保障法》的解释,是指在社会发展阶段能够保障居民最起码的生活条件和维持人的劳动能力和健康所需要的费用。国际上确定绝对贫困线一般有标准预算法、恩格尔系数法、马丁法和数学模型法。

根据本国国情,俄罗斯在实践中采用标准预算法,即根据人们生存的需要来制定贫困线。标准预算法亦称标准法、市场菜篮子法、必需品法、生物学法或营养构成法,是传统的计算贫困线的方法。俄罗斯在采用这种方法确定贫困线时,以10%的最贫困家庭最低食品、非食品商品与服务的消费、税收和缴费占支出的结构为基准,确定基本生活品的种类和标准。

(二)俄罗斯贫困线的影响因子

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贫困线是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即最小需求和收入。最小需求反映的是社会公认的最低福利水平,收入是可使用的资源。影响到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因子主要有测量单位、指标选择、家庭规模和结构、时间跨度、区域影响和价格指数。俄罗斯也不例外1。

1.测量单位。个人(индивид)、核心家庭(семья)和住户(домохозяйство)是三种可使用的建立贫困线的测量单位,各国在制定贫困线时通常使用住户作为测量单位,个人有时也在进行1该部分的讨论主要受到了王荣党的观点的启发。参见王荣党《农村贫困线的测度与优化》,载《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贫困研究中采用。俄罗斯官方在测定贫困线时使用住户作为测量单位。俄罗斯住户预算调查始于1952年。然而,在苏联时期,没有公布有关调查结果。从1997年开始,住户预算调查成为俄罗斯分析全国及其各地区贫困规模和收入不平等的唯一的可靠资料来源。

2.指标选择。在选择贫困线时首先需要的一个因素是使用什么指标作为贫困测量的基础。在反贫困政策制定和贫困研究中常用来划分贫困线的指标主要有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福利(或效用)、热量、完全收入和社会发展指标等。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使用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消费支出。俄罗斯官方在计算贫困线时使用收入作为总福利指标。

3.家庭规模和结构。使用家庭作为贫困的测量单位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剔除家庭规模和构成差异对收入或福利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家庭规模和构成调整系数确定的方法主要有:预算方法、生活必需品费用比例方法和消费理论方法。俄罗斯计算最低消费的标准采用世界通行作法,即选取由4人(夫妇2人、学龄儿童2人,其中男孩为13~14岁,女孩为7~8岁)组成的标准家庭作为制定最低消费篮子的标准。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没有选择不同家庭对标准家庭的调整系数,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与消费的规模效应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4.时间跨度。通常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年、月或周,一般来说,时间越短越能准确反映贫困的状况。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使用周或月贫困线,以比较准确地测量贫困的短期变化。根据本国实际,俄罗斯使用季度贫困线。

5.区域差异。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面的差别,不同

的区域会对“最小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对贫困线发生作用。因此,在制定贫困线标准时,必须要照顾到该标准所覆盖的地区以及历史上已形成的不同单位的福利水准,并辅之以相应的贫困线,以便对比。俄罗斯在2005年以前由联邦政府制定全国贫困线,联邦主体参照联邦标准制定地区贫困线,自2005年起联邦政府不再制定全国贫困线,只有联邦主体自行确定的地区贫困线。

6.价格指数。为了便于对比,一个国家制定的贫困线通常是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的。为了资料取得和计算的方便,国际上通常是采用零售物价指数对贫困线进行调整。俄罗斯目前使用的贫困线标准是根据1992年11月10日联邦劳动部批准的方法计算和制定的,随物价指数每季度调整一次。

二俄罗斯贫困线的具体实践

俄罗斯贫困线制度的发展,从1992年3月叶利钦发布《关于俄罗斯联邦最低消费预算体系》的总统令算起,已经有16年的历史。16年来,俄罗斯的贫困线制度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即1992~1999年的创立与推广阶段和2000年至今的提高与完善阶段。

(一)贫困线制度的创立和推广阶段

1.最低消费预算体系的出台

苏联长期实行的是低工资、高就业的体制,不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现象。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深入,苏联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时苏联出现经济危机特别是货币危机和通货膨胀危机的压力,

消费品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严峻事实,为了使改革方案能够顺利实施,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5月21日发布了《苏联最低消费预算》的总统令,叶利钦于1991年10月24日发布了《关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公民收入与储蓄指数化法》的总统令。如同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的所有纲领和计划一样,这两个总统令没有付诸实施。但是,这些改革思想对俄罗斯后来制定贫困线等相关政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992年1月2日,俄罗斯全面放开价格,拉开了“休克疗法”式改革的序幕。俄罗斯虽然出台了关于居民收入和储蓄指数化的政策并从1991年12月起提高职工工资,但是,放开物价使商品价格在一夜之间上涨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是“休克疗法”的设计者所未料到的。放开物价还带动了商品价格和职工工资轮番上涨,所不同的是,工资和退休金的上涨幅度远远低于物价上涨水平。

在此背景下,1992年3月2日,叶利钦发布了《关于俄罗斯联邦居民最低消费预算体系》的第210号总统令,规定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即最重要的物质福利与服务(食品、卫生用品、药品、住房与公用事业服务)的最低消费标准。总统令主要有四项内容:其一,要求俄罗斯联邦政府尽快制定最低消费预算并作为提高最低工资、退休金、补助金、助学金及其他社会转移支付的依据;其二,要求俄罗斯联邦劳动与居民就业部在1992年第一季度制定关于计算最低消费预算的方法;其三,要求成立由俄罗斯联邦劳动与居民就业部直接管辖的临时委员会,负责鉴定最低消费标准并计算各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其四,建议地区执行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