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13、社会问题 、 13.1 什么是社会问题 13.2 社会问题的类型 13.3 社会问题的 14、社会控制 、 14.1 社会控制概述 . 14.2 社会控制基本方式 . 14.3 社会控制与越轨行为 .
8、社会分层与流动 、 8.1 社会分层 . 8.2 社会流动 . 9、社区 、 9.1 社区概述 . 9.2 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 . 10、社会制度 、 10.1 什么是社会制度 . 10.2 社会制度的类型 .
11、社会变迁 、 11.1 社会变迁内涵与特点 . 11.2 社会变迁的内容 . 11.3 社会变迁的原因 . 12、社会现代化 、 12.1 社会现代化的内涵 . 12.2 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 12.3 社会现代化的类型 .
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主讲人: 主讲人:李芹
一、课程说明: 课程说明: 1、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课程名称: 2、学分:6 、学分: 3、开课学期: 、开课学期: 秋季(4学分 春季( 学分 学分)、 学分) 秋季 学分 、春季( 2学分) 4、授课对象:大学本科 、授课对象:
5、课程学习基本目的: 、课程学习基本目的: 1)使学生对于社会学学科以往以及发展 ) 着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有所了解; 着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有所了解; 2)锻炼学生运用社会学知识与理论思考 锻炼学生运用社会学知识与理论思考 和分析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能力; 和分析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些重要的社会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些重要的社会 学视角引入社会生活的分析, 学视角引入社会生活的分析,以丰富对 社会生活的理解。 社会生活的理解。
6、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 (1)教材: )教材: 李芹主编: 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李芹主编:《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 (2)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 郑杭生主编, 郑杭生主编,1994,《社会学概论新修》,北 , 社会学概论新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 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陆学艺主编: 社会学》 知识出版社, 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 年 [美]亚历克斯 英克尔斯著:《社会学是什么》, 亚历克斯·英克尔斯著 美 亚历克斯 英克尔斯著: 社会学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年版

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
1 2
跨学科研究对社会学的重要性
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有助于拓展研究领域、丰富 研究方法和理论,提高研究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常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社会学与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等领 域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各种社会现象。
3
跨学科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跨学科研究需要克服学科间的障碍,充分利用不 同学科的优势和资源,以实现研究的突破和创新。
详细描述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探究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功能和 发展规律。它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关注社会成员的行为、互 动、组织、制度等方面,并探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和制约个体的 行为和思想。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总结词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宏观的社会结构、制度、文化等方面,以及微观的个体行为、互动、群体关系 等方面。
这一领域关注城市化进程、城乡差距、 城市规划与设计等方面,为城市和乡 村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教育社会学
01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发展 的关系,探究教育制度、教育过 程和教育结果的社会影响。
02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公平、教育 政策、教育与社会分层等方面, 分析教育在个体和群体社会地位 获得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社会工作者运 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媒体研究与社会影响
媒体研究
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对社会的影响深远。媒体研究关 注媒体如何塑造公众观念,以及如何 影响社会行为和态度。
社会影响
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影响来理解群体 行为和社会运动。它帮助我们理解人 们如何受到他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 响如何导致集体行为和社会变迁。

社会学概论 课程报告

社会学概论 课程报告

社会学概论一、引言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学科,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社会规律和机制。

社会学概论课程是社会学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以“step by step thinking”的方式,逐步介绍社会学概论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学的定义与起源社会学是一门在19世纪末兴起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

社会学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总体上可以理解为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

社会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启蒙时代,当时的学者们开始思考社会问题,并试图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三、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学涉及的概念很多,本节将介绍几个社会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1.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制度和角色,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框架。

社会结构包括家庭、学校、政府、经济组织等各种社会机构。

2. 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作用和沟通的过程。

社会交往可以通过语言、非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进行。

3.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长期变化。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社会学的理论社会学的理论是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理解的工具。

社会学的理论主要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

1. 宏观理论宏观理论研究社会整体的结构和运行规律,它关注的是社会的大规模变化和影响。

代表性的宏观理论有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理论。

2. 微观理论微观理论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互动,它关注的是个体的意识、心理和行为。

代表性的微观理论有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五、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等。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问题。

六、社会学的应用领域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社会实践和政策制定。

社会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城市规划等。

七、结论社会学概论课程是了解社会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概述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把社会当做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从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即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又从微观上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并做理论解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通过对社会学的学习,掌握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准确预测社会的发展趋势,规范自己的行为,制定相关的政策,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课程的性质《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主要是普及社会学知识,形成一种通识教育。

帮助学生多视觉、多维度的观察和理解社会。

尽管社会学在我国是相对较年轻的学科,但从近几年的研究来看,有关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还是相当多,这彰显了社会学的生命力。

多数研究成果是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相当多的贡献,诸多社会实践证明社会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特别是今天的社会转型加速时期,学习和研究社会学显得更有意义。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对社会学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于社会生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够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理解、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在遇到简单的社会问题时,能够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思维来解决。

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的本质与结构,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角色应该具有的社会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规律性。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总学时:54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主教材:《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学参考资料:《社会学教程(第二版)》王思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学原理》朱力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

学时分配表: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1.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2.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3.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2.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2.1国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2.2国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2.3正确把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3.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的区别和联系4.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4.1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4.2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看社会学研究对象及其与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联系第二节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1.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2.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3.关于社会运行研究方法的内容4.关于分科社会学的内容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1.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2.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2.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2.2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2.3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2.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1.社会学的社会功能1.1科学理性功能1.2人文价值功能1.3服务建设功能2.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理论自觉”中的中国社会2.1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成熟中的中国社会2.2中国社会的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第一节人口与社会运行第二节环境与社会运行第三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第二节社会运行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第四章社会运行于社会文化第一节文化的含义及特性第二节文化的类型第三节文化的构成与文化分析第四节文化的功能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社会学方法论一、社会学方法体系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征三、社会学研究的范式第二节社会学研究过程一、研究的逻辑过程二、社会学解释三、研究的基本程序第三节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二、田野调查法三、实验法四、历史比较法第四节社会指标一、社会指标的类型和功能二、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三、社会指标体系的运用第五节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一、抽样技术二、简单随机抽样三、数据分析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第一节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1.集体化社会与人的社会化1.1集体化社会的发展1.2人的社会化的经典研究2.个体化社会与人的个体化2.1个体化社会的到来2.2人的个体化的当代关注2.2.1现代主义取向的个体化研究2.2.2后现代主义的个体化3.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3.1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刻画3.2社会化与个体化有其各自特定的含义3.3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第二节人的社会化1.社会化概述1.1社会化的定义1.2社会化的类型1.3社会化的理论视角1.3.1“镜中我”理论1.3.2“角色扮演”理论1.3.3精神分析理论1.3.4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3.5生命历程理论2.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2.1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条件2.1.1语言能力2.1.2思维能力2.1.3学习能力2.1.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2.2社会化的主体2.2.1家庭2.2.2学校2.2.3同龄群体2.2.4工作单位2.2.5大众传媒3.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3.1早期社会化3.2成人继续社会化3.3代差问题3.4社会化内容第三节人的个体化1.个体化的意涵1.1关于“个体”1.2关于“个体化”过程1.3关于“个体化”与“个体分化”2.个体化与人的主体性2.1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2.1.1人的主体性是获得的2.1.2人的主体性是不断发展的2.2人的主体性的发展阶段2.2.1从自然界的剥离——人的“人类化”2.2.2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人的个性化2.2.3现代性的当代发展——人的个性化3.个体化的机制3.1个体化的自主机制3.2个体化的能动机制3.3个体化的选择机制3.4个体化的创新机制第七章社会互动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1.社会互动的含义与特点2.社会互动的维度2.1社会互动的向度2.2社会互动的深度2.3社会互动的广度3.社会互动的类型3.1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和多人互动3.2人际互动和群体互动3.3熟悉情景互动、社交情景互动和工作情景互动3.4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3.5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第二节社会互动的过程1.社会互动的过程1.1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1.2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2.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3.网络时代的社会互动3.1网络时代的主要互动媒介3.1.1BBS3.1.2网络聊天工具3.1.3博客与微博3.1.4手机3.2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3.2.1网络互动的超时空性3.2.2网络互动的匿名信和符号性3.2.3网络互动的自由、自治性第三节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1.经典社会学家对社会互动的分析1.1涂尔干的社会互动思想1.2韦伯的社会互动思想1.3齐美尔的社会互动思想2.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2.1符号互动论2.2拟剧伦论2.3本土方法论2.4人际互动论2.4.1人际吸引2.4.2非语言沟通2.4.3刻板印象2.4.4人际空间2.5参照群体理论2.6自我实现语言理论2.7社会交换论第四节社会角色1.社会角色的含义1.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1.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1.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1.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2.社会角色的类型2.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2.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2.4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3.社会角色的扮演3.1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3.1.1角色确定3.1.2角色表现3.1.3角色建构3.2社会角色表现3.2.1布景与道具3.2.2依着、仪表与言谈举止3.2.3前台、后台及角色配合4.角色失调与角色调适4.1角色距离4.2角色冲突4.3角色不清 4.4角色中断 4.5角色失败。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它主要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活动、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社会学会使人们更清楚的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之中更为人们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因此社会学可以说是研究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为己任,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

由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互相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性,(例如,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心里学文化人类学,社会调查方法等多学科)因此,通过对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泛的视野以及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以及社会问题,能够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完善自我。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有,社会学导论、社会学简史、个体的社会化、文化与社会运行、社会角色、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社会互动、社区、婚姻与家庭、社会变迁等。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是书熟练地掌握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考察社会的基本角度,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用于改造社会更加的完善自我。

三、教材使用郑杭生/北京/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四、考核,评分标准采用平时4次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80%的成绩综合评定的办法。

五、课时分配根据教学计划68学时,每周4学时。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言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作有概括的理解,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学生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1.熟练掌握:社会学的定义,特点,研究领域,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社会学的实践作用。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Sociololgy)说明【课程简介】《社会学概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社会学理论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

本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涉及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诸如社会群体、社会互动、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等。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正确的社会学理论观察、分析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正确认识社会,并探索其中的规律,了解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其学科特点和功能,掌握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区、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社会变迁等基本的社会学理论。

【先修课程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能力培养要求】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对现实中的重要社会现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基本认识或印象。

【学习总量】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68学时,习题4学时。

学生自主学习6学时,另行安排。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社会学概论》(第3版),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参考书:1.《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2.《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3版),侯均生,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大纲内容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功能运用:学会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内容提要】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学的产生二、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与基本问题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功能一、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与学科特点二、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三、社会学的功能【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难点:社会学的产生【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检查方式】任务:请同学们思考社会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

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

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引言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为社会学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对社会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文将对社会学概论课程进行综合总结和分析。

一、课程目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并能够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理解力。

二、课程内容社会学概论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社会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介绍社会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学科特点,探讨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介绍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如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讲解各个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社会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应用。

4.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介绍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如家庭、教育、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社会学概论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1. 讲授:教师通过讲授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社会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3. 小组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评估社会学概论课程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小组讨论和期末考试等。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出勤情况、课堂笔记等,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术表现。

2. 作业:通常有课后阅读和论文写作等,要求学生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

它以社会运行论为主线,以社会转型论为视角,贯彻社会学中国化和国际化的导向,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变化和趋势。

本课程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分别介绍了社会运行概述、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运行的客观分析、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社会运行的研究手段。

尤其是后两部分内容同社会保障专业息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通过社会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将所学地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去。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阔的视野,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给同学们一种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方法。

本课程由浅入深,既有一定的理论介绍,又有大量的实例解释,通俗易懂,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期间的特点,突出了启发性和应用性。

社会学概论课程大纲

社会学概论课程大纲

社会学概论课程大纲课程编号:授课对象:本科生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周学时/总学时:4/72 学分:4任课教师:卢云峰开课学期:春季先修课程:无课程目标本课程为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内容涉及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学是什么以及尝试运用社会学的视角理解一些重要的社会现象,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王思斌主编,2010:《社会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安东尼.吉登斯,2009:《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戴维.波普诺,2007:《社会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课堂参与10%,中期考试30%,期终考试60%。

课程安排和阅读书目第一讲课程介绍第二讲社会学简史教材章节:安东尼.吉登斯,2009:《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参考书目:科塞,1990:《社会思想名家》。

第三讲社会学的视角与研究方法教材章节:安东尼.吉登斯,2009:《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章,“社会学问题的设问与解答”。

参考书目:赖特.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象力》,北京三联书店罗伯特.金.默顿,1990:《论理论社会学》,华夏出版社彭玉生,2010:“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社会学研究》第2期。

第四讲社会与文化教材章节:王思斌主编,2010:《社会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章。

戴维.波普诺,2007:《社会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章、第四章。

参考书目:帕森斯,1988:《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运行》,光明日报出版社本尼迪克特,1988:《文化模式》,三联书店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梁漱溟,1987:《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辅助材料:电影The Gods Must Be Crazy、电影《刮痧》第五讲社会化教材章节:王思斌主编,2010:《社会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章。

社会学概论课程介绍

社会学概论课程介绍

《社会学概论》课程介绍
一、基本概况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社会学概论"是西安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

3学分、54学时,录像16学时。

主教材是由韩明谟、王思斌编写的《社会学概论》。

2、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培养优秀的管理人员、公关人员服务的,是教授学生关于社会学入门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为学生学习其它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使用教材:本考试说明是根据韩明谟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出版的《社会学概论》拟定的
二、本课程的内容框架
1、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一般性质和意义。

(绪论)
2、介绍社会学基础知识。

(二-四章)
3、社会群体与结构的分析。

(五-十章)
4、社会机制的运作。

(十一-十四章)
5、介绍一些基本的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学发展综述。

(十五-十六章)
三、考核形式及要求
1、有关考核形式
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

其中形成性考核的具体形式包括平时作业和网上讨论,形成性考核占成绩的60%。

期末终结性考试在选修课平台完成,占总成绩的40%。

2、相关考核要求
平时作业应按时完成,网上讨论学生至少应在课程讨论区发5个有效帖子。

平时作业由任课教师随堂布置、批改,成绩由各分校汇总并报责任教师处审核。

终结性考核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

它以社会运行论为主线,以社会转型论为视角,贯彻社会学中国化和国际化的导向,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变化和趋势。

本课程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分别介绍了社会运行概述、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运行的客观分析、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社会运行的研究手段。

尤其是后两部分内容同社会保障专业息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通过社会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将所学地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去。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阔的视野,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给同学们一种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方法。

本课程由浅入深,既有一定的理论介绍,又有大量的实例解释,通俗易懂,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期间的特点,突出了启发性和应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