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形象分析
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第二部分(精华)宏利巨献
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第二部分(精华)宏利巨献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第二部分(精华)宏利巨献综合论述题1.分析阿喀琉斯的艺术形象。
2.分析奥德修斯的艺术形象。
3.分析赫克托耳的形象。
4.论述荷马史诗的结构艺术特色。
5.论述《俄底浦斯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6.论述但丁在《神曲》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两重性。
7.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
8.分析夏洛克的艺术形象。
9.分析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
10.论述答尔丢夫的艺术形象。
11.论述浮土德的艺术形象。
12.论述《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13.分析《恰尔德哈罗尔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年。
14.论述《悲惨世界》的主题内容。
15.论述奥涅金这一形象。
16.论述《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17.分析于连的艺术形象。
18.论述《红与黑》的艺术特色。
19.分析拉斯蒂涅的艺术形象。
20、分析高老头的艺术形象。
21.论述《欧也妮葛朗台》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
22.论述《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23.分析《死魂灵》中乞乞科夫和五个地主的形象特点。
24.论述《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艺术形象。
25.以《卡拉玛佐夫兄弟》为例,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复调”思想特征。
26.论述苔丝的艺术形象,兼论哈代的悲观主义思想。
27.分析聂赫伯朵夫的艺术形象。
28.分析安娜的艺术形象。
29.论述《玩偶之家》的思想主题及艺术特色。
30.论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
31.分析葛利高里的艺术形象。
32.分析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艺术形象。
33.论述桑提亚哥的艺术形象。
34.论述《永别了,武器》的思想意义。
35.论述《荒原》的象征寓意。
36.论述《四个四重奏》的宗教哲学意义。
37.以《城堡》为例,论述卡夫卡作品的主题意义。
38.论述《尤利西斯》的主题内容及艺术手法。
39.以<死无葬身之地>为例,论述萨特"境遇剧"的特色.40.论述《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
41.论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艺术特色。
赫克托尔作为人的表现与其悲剧命运
赫克托尔作为人的表现在与实力明显高于自己的阿基琉斯对决之前,《伊利亚特》是这样记录下这位英雄的言行的:“赫克托尔一见他心中发颤,不敢再停留,他转身仓皇逃跑,把城门留在身后。
”[11]随后,荷马用了“游隼”和“猎狗”来形容阿基琉斯的紧追不舍,用“野鸽”和“小鹿”来形容赫克托尔的仓皇逃窜。
退无可退之后,赫克托尔终于面对了阿基琉斯,在决斗前,赫克托尔明显底气不足地向阿基琉斯提出了要求:“如果宙斯让我获胜,把你杀死,我不会侮辱你的躯体,尽管你残忍,阿基琉斯,我只剥下你那副辉煌的盔甲,尸体交给阿开奥斯人,你也要这样对待我。
”卷22显然,弱者是无法与强者谈条件的,阿基琉斯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
赫克托尔已经无路可退,拔出宝剑,和阿基琉斯决一死战。
当阿基琉斯的长枪刺穿赫克托尔咽喉的时候,赫克托尔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阿基琉斯发出了请求——可以说是哀求:“我求你,以你的心灵,、双膝和双亲的名义,不要把我丢给阿开奥斯船边的狗群,你会得到许多黄金、铜块作为赎金,我的父王和母后会给你送来厚礼,让我的身体运回去吧,好让特洛亚人和他们的妻子给我的遗体火葬行祭礼。
”卷22可惜,他的最后的要求也没有被阿基琉斯答应(尽管后者最终在特洛亚国王的亲自哀求下还是归还了尸体),赫克托尔的灵魂带着无限遗憾飞向了哈得斯的冥界。
看到这几段,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以赫克托尔如此的英雄人物,早已经知道了自己必死的命运,为何在死亡到来之前会做出这等惧怕死亡的举动?甚至不顾自己是一军之帅,绕着城墙奔走来逃脱阿基琉斯的追杀?事实上,这正是《伊利亚特》这部“英雄的史诗”在刻画英雄时的成功之处。
和中国传统的那些“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英雄不同,在古希腊的英雄身上更多地体现出了一种“人性”。
诚然,赫克托尔早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必死的命运,也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然而,当死神的脚步真的走近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有一种本能的恐惧,英雄也是人,当然也会有一种恐惧感。
赫克托尔一方面恐惧死亡(绕着城墙奔逃),一方面尽力坦然接受即将死亡的事实(要求如果自己死了能得个全尸),这一对心理矛盾的冲突表现在即将决战的赫克托尔身上,使得读者在觉得他是一个英雄的同时也觉得他是一个人,而他这个“英雄”的形象也更为丰满,更为人性化。
荷马史诗两大英雄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伦理形象比较之新探
荷马史诗两大英雄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伦理形象比较之新探作者:胡曦来源:《卷宗》2015年第09期摘要:在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分别是交战双方最具重量级的英雄。
出于种种原因,历来读者喜欢在伦理道德层面上贬阿褒赫。
笔者认为,加在阿身上的一些贬词有失公允,赫也是缺点纷呈的英雄。
本文尝试从处理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的视角,从孝爱、情爱等感情的模式,从勇武信义、坦荡磊落等军人行为准则几方面重新评判阿、赫的伦理形象,得出两人都不很符合文明时代的伦理道德观,只是阿更符合野蛮时代的英雄观的结论。
关键词:荷马史诗;阿喀琉斯;赫克托耳;英雄;伦理;道德荷马史诗享誉全球,作为被马克思所称道的“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它不仅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代表着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不仅是人类处在野蛮时代的全盛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非同一般的价值,更包含着古希腊最初伦理道德思想的萌芽,为日后希腊人的伦理道德观,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观树立了典范,可算是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活水源头。
[1]荷马史诗乃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在《伊利亚特》里,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分别是交战双方最具重量级的英雄,尤以阿为主角中的主角(按:《奥德赛》中这两位英雄都已离世,主角成了其他英雄,但阿的鬼魂仍有出场,其伦理观、价值观仍有展现,算对《伊利亚特》中其伦理形象的补充,本文也将涉及,故标题用“荷马史诗”不用“《伊利亚特》”)。
尽管赫常被当作阿的衬托或参照定位,可历来读者或出于对胜利的侵略者的愤慨,对失败的反侵略者的同情,或因对阿某些极端行为印象过深,或因认真阅读的是荷马史诗的节选版、改编版而非完整版、原版,往往情难自禁地在伦理道德层面上褒第二主角赫克托耳而贬第一主角阿喀琉斯。
虽也有人从生活和艺术的双重角度出发,评价阿的形象更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富感染力,却仍是以赫比阿品德高尚,性格完美,符合理想的伦理观、普世的价值观为前提的。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形象分析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形象分析.doc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都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具有非常强烈的形象特征。
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英雄之一,他是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军队最强壮的战士之一。
他的形象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大的战斗能力。
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最强壮的战士之一,他几乎没有对手。
他可以信手拈来地击败任何敌人,并在特洛伊战争中打败了许多特洛伊军队的军官和士兵。
2. 冷酷的个性。
阿喀琉斯是一个冷漠、骄傲和冷酷的人。
他不在乎他的朋友,也不在乎他的敌人。
他只关心自己的荣誉和战斗能力。
3. 美丽的外表。
阿喀琉斯不仅是一个强大的战士,还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人。
他有一张精致的面孔、金发和蓝色的眼睛。
相比之下,阿喀琉斯的对手——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具有完全不同的形象特征:1. 家庭、爱和卫国的热爱。
赫克托耳是特洛伊王子,他非常热爱他的家庭和他的国家。
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战士,而且是一个聪明、机智和有爱心的人。
2. 高尚的品格。
赫克托耳是一个高尚的人,他不会毫无理由地杀人,也不会愚蠢地挑战更强大的敌人。
他只在有道理的情况下战斗,并且总是尊重他的敌人。
3. 忠诚并魄力十足。
赫克托耳非常忠诚于他的家庭和国家,他愿意为他们而战斗。
而且,他有勇气面对强大的敌人,并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保持镇定。
总的来说,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形象特征各具特色。
阿喀琉斯强大的战斗力和冷漠的个性使他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战士,而赫克托耳的高尚品格和忠诚使他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国王和领袖。
两个人物在独特的个性中,都表现出了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主义和荣誉感。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比较课件
个人命运的思考
阿喀琉斯
阿喀琉斯的命运被描绘为受到神明的诅咒和预言。尽管他拥有超凡的战斗力和勇气,但 他的命运已经注定,最终因被暗箭所伤而死亡。这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于命运和个体力量
的思考。
赫克托耳
赫克托耳的命运则更多地与家族、国家和荣誉联系在一起。他的死是出于对家族和国家 的忠诚,而非个人的选择。这反映了古希腊文化中对于家族、国家和集体责任的重视。
英勇事迹
赫克托耳在特洛伊战争中 多次率领特洛伊军队打败 希腊军队,最终在与阿喀 琉斯的战斗中被杀死。
02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相似 之处
英雄身份
总结词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都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他们都有着非凡的力量和勇气 ,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亲人而战。
详细描述
阿喀琉斯是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英雄,以勇敢和力量著称,而赫克托耳则是特 洛伊方的英雄,同样以勇敢和智慧闻名。两者都是各自军队中的重要领袖。
05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文学 艺术表现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阿喀琉斯
在古希腊文学中,阿喀琉斯是一 位英勇善战、性格刚烈的英雄人 物,以其强大的战斗力和无畏的
勇气著称。
赫克托耳
赫克托耳是特洛伊战争中的另一位 英雄,以勇敢和智慧著称,在保卫 特洛伊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者比较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在文学作品中 的形象各有特点,阿喀琉斯更强调 个人英雄主义,赫克托耳则更注重 集体主义和责任感。
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影响
01
阿喀琉斯
阿喀琉斯的故事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勇敢、无畏和英雄
主义的象征,经常被引用在文学、电影、游戏等各种现代文化作品中。
02
赫克托耳
赫克托耳的故事同样也对现代文化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关于责任、勇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不同
主讲人:李陈
阿喀琉斯是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是阿尔戈英雄珀琉斯和海洋
Beg me no beggary by soul or parents, whining dog! You will have no bed of death, nor will you be laid out and mourned by her who gave your birth. Dogs and birds will have you ,every scrap.
赫克托耳不只是一介武夫,最伟大的英雄也不缺乏蜜意柔情。 决战之际,他告别亲人的场面充满不舍与悲壮,让读者无不为之 动容。但是面对责任,他始终表现出非凡的勇气,他说:“我的 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也不愿走上不光荣
的结局。要让我们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分 目 录
I beg you by your soul and by your parents , do not let the dogs feed on me in your encampment by the ships. Accept the bronze and gold my father will provide as gifts , my father and her ladyship my mother. Let them have my body back ,so that our men and women may accord me decency of fire when I am dead.”
外国文学史人物形象分析
1、阿喀琉斯形象:阿喀琉斯,是神人结合而生,其母是海神的女儿忒蒂斯,他的母亲得到神谕说阿喀琉斯有两种命运:一是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死,一是在和平的生活而获得长寿。
然而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入世,重视现实,不怕死亡的英雄主义精神,他宁愿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早死,也不愿意过着和平生活而长寿。
这就是他固执的性格,为了头上的光环而在所不惜,在民众的威望是他心目中最大祈求,他绝不会想到在平凡中老死,只有荣誉和尊严的依托,他必须战斗,在战斗中才会获得他追求的荣誉和声望,以及得到的尊严。
阿喀琉斯性格特征多方面,他孔武有力,而又常如孩子般在母亲面前哭泣,但他珍惜友谊与帕特克洛斯亲如手足,当得知帕特克洛斯被赫克托耳杀死后,他为失去他的至交好友而痛不欲生,阿喀琉斯愤怒地叫:“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的被杀的朋友,我宁愿死去!他远在异乡丧命,我没有援救他,现在我的短促生命对于阿耳戈斯人还有什么用呢?让宙斯和神祗们所规定的命运降临到我头上来吧!”正是这个亲如手足的情感,使得阿喀琉斯在战场上把杀敌报仇,作为对朋友的爱的体现和对敌人的恨,,使他成为嗜杀的恶魔,见到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杀,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
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
仇恨在他心中燃烧,发誓把赫克托耳杀死来祭奠好友的亡灵。
在同赫克托耳决战时,赫克托耳曾哀求说:当决战一方死后,不要凌辱他的尸体。
而阿喀琉斯根本就没有理睬,残暴地把赫克托耳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的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斯陪葬,可见阿喀琉斯手段的残忍,这都是他把爱完全建立在对朋友的爱的基础之上,但这残忍的手段却令赫克托耳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心伤透彻。
在另一方面,他出于对朋友的挚爱,珍视友谊,对朋友承担义务看得高于一切,反映了他善良温厚的一面。
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前来恳求阿喀琉斯赐还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此时的阿喀琉斯刚刚亲手杀死了帕特罗克洛斯的仇人赫克托耳,失去挚爱的悲痛和手刃仇人的快意,以及被普里阿摩斯的请求带来的矛盾心理,正反复在他心头交织。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形象分析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形象分析请认真阅读《大学语文》(一年制下册)第五单元《伊利亚特》(节选•赫克托尔之死),结合《西 方文学十五讲》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完成对下列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简要分析阿喀琉斯及赫克托尔的人物形象 ,这两个人物中您更欣赏谁?请阐述您欣赏的理由。
作为古希腊史诗中最杰出的一部 ,《伊利亚特》因其广阔的社会背景、奇特的想象、精 彩的场面描写、 细腻的人物刻画而成为古代叙事史诗的代表作。
这部史诗又被称之为英雄史 诗,因为它描写了众多的英雄人物 ,在这些英雄中 ,有两个英雄让我记忆深刻 : 第一个就就是阿喀琉斯 ,她就是爱琴海女神忒提斯与人间的国王佩琉斯结合生下的孩子,有着太阳神般的鬈发、刚直的鼻子、坚强的下巴以及魁梧有力的身躯与非常高强的武艺 ,她就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有着强烈冒险精神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先知的警告让她的母亲担 忧从而将她化装成女孩子但就是却被俄底修斯轻易认出运。
第二个就是普里阿摩斯王的儿子、 特洛伊的王子、伊第一勇士 ,被称为“特洛伊的城墙” 。
鲁迅曾说过 :“悲剧就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瞧! 的悲剧。
作为一敌一我 ,她们俩注定会在战场上相见 ,最后赫克托耳在与阿喀琉斯决斗时死在阿喀琉斯的手里 ,而阿喀斯也因“阿喀琉斯之踵” 而被帕里斯之箭射死。
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 :长篇史诗的人物应该就是民族精神的充分 代表 ,但主人公要以自己的个性表现民族力量的充沛、民族的根本精神的全部诗意。
不仅荷 马的阿喀琉斯就是这样 ,我认为赫克托耳也就是如此。
下面 ,我就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形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阿喀琉斯形象分析 :一、 英勇善战作为古希腊第一勇士 ,伟大英雄帕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后代 ,而且从小又接受着半人 马喀戎的教导 ,阿喀琉斯的英勇可以说就是与生俱来的。
而在《伊利亚特》中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共同展现出了一个英勇无畏的阿喀琉斯的形象。
从正面来说 :阿喀琉斯武艺高强 ,在战场上连连获胜 ,以至于特洛伊士兵一听到她的名字 就心惊胆战、魂飞魄散。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
据现今发现最古老的古希腊文学——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都聚焦在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上——特洛伊战争。
在《伊利亚特》中,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是特洛伊战争中对战两方的主要统帅,与此同时,他们身上也承载着两个不同文明发源地的文化特性。
阿喀琉斯出生地为希腊,如今希腊普遍认为是当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显而易见,阿喀琉斯是一个自我中心意识的英雄式人物,他是一个略显自私、报复意识强烈的年轻人。
在《伊利亚特》中的佐证:阿戈蒙托,希腊大军之首,一次被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谕使者强迫交出他的战利品——克里希斯(特洛伊公主),于是他将阿喀琉斯心爱的女人布鲁塞斯偷走作为自己的补偿。
这一举动激怒了阿喀琉斯,他此后拒绝同希腊大军并肩作战。
即使战争形势愈演愈烈,阿喀琉斯始终没有做出让步。
这一举动明确显示出,阿喀琉斯的自私,即使牺牲同伴性命也不为之动容。
尽管阿基琉斯是个很自私的人,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还是十分令人称道的。
赫克托耳的死,让阿喀琉斯的归宿也变得指日可待。
但他依然像英雄一样弛徜沙场,杀掉许多特洛伊兵和他们的同盟军,其中包括门农和女杰勇士盘丝西莉亚。
阿喀琉斯在他的亲密朋友兼表兄——帕卓克斯——那里也表现出他温柔的一面,根据野史传闻记载,他也许一度爱上盘丝西莉亚。
总之,史诗给了阿喀琉斯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他勇敢、自私又凶残,他正直、兄弟情深又温柔亲切。
一句话,阿喀琉斯是典型的西方式英雄。
重视个人的内在品行。
以上帝为荣耀,爱你的女人,保护你的国土!这是自我定义为特洛伊公仆的赫克托耳王子最好的光辉的号角,赫克托耳不仅因为他的勇猛,更是他的崇高与儒雅的品行使人敬畏。
与希腊对比,特洛伊位于亚细亚平原,养育着东方文化的启蒙。
诚然,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将赫克托耳描述为最崇高的英雄形象:他热爱和平,勇敢,有见解远识,他是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心中没有丝毫恶意。
赫克托耳为他深爱的祖国和家庭而战,除此之外,他认为战争又是那么愚蠢。
他向他的妻子表白自己的内心:你真的以为我在乎战争吗?我只想看着我的孩子长大啊。
阿喀琉斯人物形象分析
阿喀琉斯人物形象分析读过古希腊神话的朋友,我被阿喀琉斯这一人物形象所吸引,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但也在这个英雄人物了有着复杂、多变的性格、心理活动。
以下是我对阿喀琉斯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一、半神半人的阿克琉斯据传,阿克琉斯是据传,阿喀琉斯是人间国王佩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结婚生下的儿子,具有健美的肌体、无敌的武艺和忘我战斗的冒险性格。
他有传承了神的能力同时也传承了人的情感性格。
当阿克琉斯九岁时,预言家卡尔卡斯说,要占领特洛亚这城市需要这孩子才能实现,这话传到他母亲那里,她知道知道这场战争会给她的孩子带来死亡,于是把他打扮成女孩来养,可是被卡尔卡斯发现了,于是阿喀琉斯同意率领他的密耳弥多涅人,在他老师福尼克斯的陪同下,参加了希腊人的队伍。
在战场上他立下无数战功,他知道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但他不顾这些,为战争不牺牲自己。
在战斗过程中他英勇善战,展现出了他既是人也是神的人物形象。
二、复杂的性格:既善良又残暴在作品中阿喀琉斯这个人物形象,性格是复杂的,是多方面的,在战争中他见了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幼便杀便砍,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
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
在同杀死帕特洛克罗斯的赫克托决战时,赫克托曾哀告说:当决战的一方死亡时,不要凌辱他的尸体。
而阿喀琉斯根本不睬,残暴地将赫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罗斯陪葬。
同时他又是有同情心的,在当阿波罗把瘟疫射给希腊人并危及许多人生命时,阿喀琉斯首先站出来召集众人商量挽救同胞的对策。
当赫克托的老父亲普里阿摩斯带着礼物来到阿喀琉斯的帐下,哀求允许领会自己儿子尸体时,普里阿摩斯的话激起了阿喀琉斯对自己父亲的怀念与忧心。
老人流着眼泪跪在他面前恳求他让自己把儿子的尸体带回家时,他温和的松开老人抚抱他双膝的手,并且与老父亲一起流泪并且劝慰老人咬牙忍受自己的不幸和悲哀。
阿喀琉斯的泪水里有对老人的同情,也有对自己父亲和朋友的怀念。
特洛伊人物赏析
正如许多人所言,《特洛依》被改编得完全失去神话色彩,以一个纯人类战争的历史故事形式重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对那些神话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都是沉重的打击,烂评如潮并不稀奇。
然而不能否认,作为一个故事而言,它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演变上却是非常成功的。
假如你没有先入为主地戴着任何颜色的眼镜,仅仅把它当作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故事,你将很幸运的从中发掘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而事实上,众多恋旧者的臭鸡蛋,也充分说明了编剧对这个故事推陈出新的突破。
这部片子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并不是宣传中的宏大战争场面,事实上每次打仗我都在跑神,不由自主地陷入思索,这些人,从国王到平民,从英雄到弱女,他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是什么最终成就了这场所有人的悲剧。
海伦——我要的不是一个英雄这场战争的起因很荒谬,无论神话故事还是电影,海伦都被安排成导火索。
因为她对自己命运的无由自主,在我的概念里,海伦一直只是个花瓶。
可电影选的这个花瓶,显然并不漂亮。
有些怀疑导演的刻意,似乎让这场本已荒谬的战争显得更加可笑。
海伦,并没有如预期一般的美丽,也没有出奇制胜的魅力,很难理解那个风流倜傥以勾引人老婆为乐的帕里斯怎么会被她迷住,以至于不惜为之牺牲生命。
我只能归结于小孩子的一时冲动和盲目。
当赫克托耳在船上恨铁不成钢地质问他时,帕里斯一派茫然的眼神告诉我们,爱情和死亡,哪样他都不懂。
无知者无畏,他后来的表现,无不证实了这一判断。
尤其当他从决斗中逃脱,爬到哥哥脚下求助,使赫克托耳不得不放弃一个英雄的荣誉出手杀死斯巴达国王的时候,我对他的鄙夷和愤怒达到了极点。
这个幼稚自私的孩子,为了一己私利,屡次伤害自己的父兄姐妹,一步步推他们向地狱。
而海伦在替他敷药的时候,说了一句太理所当然的话:"我要的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可以和我终生厮守平静度日的爱人。
"那是这部电影中最大的谎言,她要的不仅是一个浪漫体贴的爱人,更是一个敢于冒险为她而战的勇士。
虽然当斯巴达国王的剑高举在帕里斯头上时她也心如刀绞泪眼婆娑,可后来帕里斯耍赖挣脱、爬向城门的时候,她眼神中迅速闪过的失望无可掩饰。
悲情的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
悲情的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古希腊神话是西⽅⽂化的起源,对西⽅⽂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起东⽅的神话传说,古希腊神话更加的谱系化。
古希腊神话中有许多关于英雄的故事,⽐如⼤⼒神赫拉克勒斯的英雄事迹,俄狄浦斯、伊阿宋、奥德修斯等。
我最有感触的是特洛伊之战,因为这场战争中有两个伟⼤的英雄——悲情的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
说起他们两个,就不得不先说⼀下特洛伊之战的概况。
有关特洛伊之战的记载最早见于盲诗⼈荷马所著的《伊利亚特》,当中写迈锡尼王阿伽门农靠武⼒征服了古希腊许多国家并组成了⼀个微弱的联邦,⽽伊利昂(即特洛伊)是阿伽门农⼀直觊觎却未曾攻占的⼀⽚沃⼟。
特洛伊的⽼国王为求和平派两个⼉⼦——赫克托尔和帕⾥斯出使斯巴达。
斯巴达是阿伽门农的弟弟墨涅拉俄斯的国家。
不料帕⾥斯竟与墨涅拉俄斯的爱妻海伦之间产⽣爱情,并将海伦带回国。
墨涅拉俄斯请求⾃⼰的哥哥出兵夺回爱妻,于是阿伽门农终于有借⼝攻打特洛伊了,特洛伊之战就此爆发。
阿喀琉斯的领地属于希腊联邦,为了荣誉,阿喀琉斯答应出战。
赫克托尔是特洛伊的王⼦,⾃然为⾃⼰的国家出战。
然⽽他们两个英雄有着天壤之别。
阿喀琉斯被称为是整个希腊联军⾥最强⼤的战⼠,甚⾄有⼈说他是整个希腊神话中最强⼤的英雄,⽐赫拉克勒斯还要强⼤。
然⽽即便强⼤如阿喀琉斯也有⾃⼰的弱点,甚⾄是致命的弱点,包括⾝体上的和⼼理上的。
阿喀琉斯是海洋⼥神忒提斯和凡⼈英雄珀琉斯所⽣,他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惟⼀⼀个半⼈半神的英雄。
为了使⾃⼰的⼉⼦能够健康的成长,出⽣后母亲握住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中,除未沾到冥河⽔的脚踵外,周⾝⼑枪不⼊。
这便是阿喀琉斯之踵的由来,脚踵成了阿喀琉斯⾝体上的⼀个致命的缺陷。
伟⼤的阿喀琉斯⾃以为⾃⼰⼑枪不⼊,剑术⽆敌,就可以打败任何对⼿了。
于是他⾃⼰经常会忽略他脚踵的缺陷,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直到被太阳神阿波罗的暗箭射中脚踵,阿喀琉斯才突然意识到⾃⼰原来⼀直有个致命的缺陷。
但是,来不及了,伟⼤的英雄往往会忽略⼀些细节,然后就是这些⼩的细节要了他们的命。
阿喀琉斯的残暴与善良
班级**** 学号********* 姓名***阿喀琉斯的残暴与善良课堂上,老师用了几节课的时间让我们看了《特洛伊》,看完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阿喀琉斯,起先喜欢的是他英俊的外貌,可是最后深深记得的却是他的性格。
在电影《特洛伊》中阿喀琉斯骁勇善战、作战勇猛以至所向披靡、在特洛伊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是他也刚愎自用、自负任性、为了一时之辱即不顾大局撤出前线。
在杀死赫克托耳之后拖尸以报充分表现出性格的残忍。
可是人性的复杂性又使他还是具有恻隐之心,于是又应赫克托耳的老父哀求归还其子的尸体。
在战斗中奋不顾身乃至残暴鲁莽只是阿喀琉斯性格的一面。
他的残暴是出于对朋友的挚爱,把对朋友承担义务看得高于一切,反映了阿喀琉斯性格中温和善良的一面。
他为朋友报仇杀死了赫克托耳,还耀威性地将赫克托尔的尸体拖在车后奔跑,以此来祭奠难友的亡灵。
虽然这是阿喀琉斯凶残、任性和执拗的体现,但这也是他太重视朋友的体现。
当赫克托父亲跪在他面前,泪流满面地吻着那双杀死自己儿子的手,泪流满面地哀求允许他赎回自己儿子的尸体时,阿喀琉斯忽然想到自己那年迈的父亲是多么珍爱自己,推己及人,竟激动地大哭起来,不仅将赫克托的尸体交还给普里阿摩斯,而且答应休战十二天,让老王从容地为赫克托举行葬礼。
由此可见,阿喀琉斯也是一个具有善良的同情心的人。
如果说忘我战斗乃至残暴鲁莽与温厚善良构成了阿喀琉斯性格中两个对立的侧面的话,支配这两个侧面的内核则是对于个人尊严、荣誉的理解与追求。
阿喀琉斯不畏死亡走上战场,是因为他把勇敢视为最高荣誉,怯弱者是“人间无价值的赘物”。
他热爱着自己的民族,但如果个人的荣誉与尊严受到伤害时,维护这种荣誉和尊严就上升到第一位。
黑格尔曾热情洋溢地写道:关于阿喀琉斯,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
”的确,从《特洛伊》中我们发现,阿喀琉斯不仅仅是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无视权贵,藐视神灵,爱憎分明,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阿喀琉斯的形象分析
特洛伊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阿喀琉斯的形象分析翻开《希腊神话》在这些神奇的传说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神话本身,而是从早期人们意识中折射出来的西方思想的孕育和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文化。
而要了解早期的西方文化就要通过分析作为战争题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因为他们身上能体现出当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点。
阿喀琉斯的性格就是典型的具有希腊民族精神的性格的代表,他身上几乎体现着奥林匹斯神系中男性神祗的一切基本特征。
一、强烈的个人主义阿喀硫斯的英雄行为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价值观之上的。
神谕他有两种命运,或者默默无闻而长寿,或者在战场上光荣的死亡。
阿喀琉斯面对这个关乎生死的神谕,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特洛伊人作战,攻城略地,建立功勋。
他的母亲在前往特洛伊前提示过他的末日正在临近,他自己也很清楚:他将葬身于特洛伊城下,但他依然挺身参战。
因为他把勇敢视为最高的荣誉。
阿喀硫斯参加战争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整个的希腊城邦,也无意于帮助阿特柔斯的儿子夺回妻子,他更多的是为了捍卫自己英雄的名号。
当阿伽门农以指挥官的身份抢夺他心爱的侍女勃里撒厄斯时,阿喀琉斯公然斥责主帅损人利己,并拒绝战斗。
他的罢战给希腊军队带来巨大的损失,面对希腊的惨败,他依然无动于衷。
阿喀硫斯爱自己的国家,但当个人的荣誉与尊严受到伤害时,维护自己荣誉和尊严则上升到第一位。
从他对阿伽门农的愤怒中,也可看出他看重的并不是财物和奴隶,而是个人的尊严和荣誉,让别人承认他是英雄。
可见,在阿喀硫斯的价值理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捍卫自己的荣誉,远比为整个希腊赢得战争更重要。
这体现他强烈的个人主义思想。
二、固执、残忍的人性弱点在挚友帕特罗克洛斯被杀之后,阿喀硫斯痛不欲生,复仇心切,在和杀死帕特洛克罗斯的赫克托决战时,赫克托曾哀告说:当决战的一方死亡时,不要凌辱对方的尸体。
而阿喀琉斯根本不睬,冲天的愤怒使他变成嗜杀的魔鬼,在杀死仇人赫克托之后,残暴地将赫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罗斯陪葬。
荷马史诗三位主要英雄形象论析
荷马史诗三位主要英雄形象论析一、性格完美的悲剧英雄—赫克托耳在西方文学史上,赫克托耳是作为阿喀琉斯的衬托或参照而定位的。
实际上,在《伊利昂纪》中他们分别是交战双方的主将,代表着不同的古代英雄类型。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赫克托耳是一个富于理性的、成熟的政治军事领袖,是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古代氏族英雄形象。
阿喀琉斯“冲冠一怒为红颜”,因阿伽门农夺走他的女俘而“愤怒”,任性退出战争,这从个人而言,固然有其充分的理由,但阿喀琉斯却是希腊一方举足轻重的战将,因而这种无视希腊人整体利益而意气用事的结果,导致希腊联军节节溃败,几乎覆亡而赫克托耳以群体利益为重,他作为特洛伊一方的主帅,既身先士卒英勇赴战,对敌我的强弱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又对特洛伊的生死存亡,对母亲、妻子和弟媳海伦皆极富责任感。
众所周知,特洛伊战争的直接起因是赫克托耳的风流弟弟帕里斯诱拐了全希腊最美艳的女子海伦,战争的深层原因则瘫族岭解体阶段异族部落之啦相缄和掠夺财汽赫克托耳虽知因此耐发的战争是己方理曲并有严重的后果,但他并不视海伦为红颜祸水之类的妖孽,而是尊重这位前斯巴达王后恰如其份,毫不怨恨她给全体特洛伊人带来的十年麻烦和毁灭的阴影,表现出感人的男子汉风度和深明大义的英雄襟怀。
尽管赫克托耳就性格而言是比阿喀琉斯更完美的人,但他不幸生于以普力与武功论英雄的荷马史诗时代,因此当他面对着更为神勇一的阿喀琉斯时,他为群体献身的高度责任感便转换成强烈的悲剧色彩他无可选择地走向与阿喀琉斯的决斗,义无反顾地走向死亡在《伊利昂纪》中,有三个女性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强化了赫克托耳「的完美性格中所蕴含的悲剧性前述的海伦、赫卡柏和安德洛玛克。
赫卡柏是赫克托耳之母,她在儿子参战问题上表现出一种豁达大度的战争女神的英雄气概,率领特洛伊妇女在希腊大军兵临城下的困境中祈祷雅典娜赐恩,鼓励儿子英勇杀敌,而阿喀琉斯之母戒提斯虽为女神,言行却与凡间之母无异—一她在战争问题上待阿喀琉斯如同婴儿。
最新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形象分析
请认真阅读《大学语文》(一年制下册)第五单元《伊利亚特》(节选·赫克托尔之死),结合《西方文学十五讲》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完成对下列问题的分析及思考:简要分析阿喀琉斯及赫克托尔的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中你更欣赏谁?请阐述你欣赏的理由。
作为古希腊史诗中最杰出的一部,《伊利亚特》因其广阔的社会背景、奇特的想象、精彩的场面描写、细腻的人物刻画而成为古代叙事史诗的代表作。
这部史诗又被称之为英雄史诗,因为它描写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在这些英雄中,有两个英雄让我记忆深刻:第一个就是阿喀琉斯,他是爱琴海女神忒提斯和人间的国王佩琉斯结合生下的孩子,有着太阳神般的鬈发、刚直的鼻子、坚强的下巴以及魁梧有力的身躯和非常高强的武艺,他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有着强烈冒险精神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先知的警告让他的母亲担忧从而将他化装成女孩子但是却被俄底修斯轻易认出,或许从出生就注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第二个是普里阿摩斯王的儿子、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的哥哥赫克托耳。
他是特洛伊第一勇士,被称为“特洛伊的城墙”。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各自命运的悲剧。
作为一敌一我,他们俩注定会在战场上相见,最后赫克托耳在和阿喀琉斯决斗时死在阿喀琉斯的手里,而阿喀斯也因“阿喀琉斯之踵”而被帕里斯之箭射死。
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长篇史诗的人物应该是民族精神的充分代表,但主人公要以自己的个性表现民族力量的充沛、民族的根本精神的全部诗意。
不仅荷马的阿喀琉斯是这样,我认为赫克托耳也是如此。
下面,我就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形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阿喀琉斯形象分析:一、英勇善战作为古希腊第一勇士,伟大英雄帕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后代,而且从小又接受着半人马喀戎的教导,阿喀琉斯的英勇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而在《伊利亚特》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共同展现出了一个英勇无畏的阿喀琉斯的形象。
从正面来说:阿喀琉斯武艺高强,在战场上连连获胜,以至于特洛伊士兵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心惊胆战、魂飞魄散。
外国文学史艺术形象分析重点
1.分析阿喀琉斯的艺术形象。
阿喀琉斯是《伊利昂纪》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史诗极力颂扬的理想英雄人物之一。
阿喀琉斯是人与神的儿子,英勇善战,战无不胜。
他看重个人荣誉和尊严,珍视友谊,具有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也刚愎任性,固执己见。
“阿喀琉斯的愤怒”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阿喀琉斯的性格还表现出残忍的一面,比如杀死赫克托耳之后拖尸绕城三圈;但当赫克托耳之父请求归还尸体时,望着老人的白发,又流下同情的眼泪,答应其请求,表现了极富人情味的一面。
所有这些都表现了阿喀琉斯的英雄品质和鲜明个性,同时在他身上体现了部落的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2.分析奥德修斯的艺术形象。
奥德修斯是《奥德修纪》的主人公。
他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回到故乡。
在战争中,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领袖,曾多次献计建功,是被理想化了的早期奴隶主形象。
但他的性格中又不乏残酷、狡猾和自私的一面。
比如他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又怀疑妻子的忠贞。
他财产观念颇重,归家之前先把所带财物藏起来才去见家人。
所有这些特点都丰富了一个早期奴隶主的艺术形象。
史诗通过奥德修斯的经历,充分歌颂了人的奋斗、进取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分析赫克托耳的形象。
赫克托耳是史诗《伊利昂纪》中的英雄人物,是特洛伊军的主将,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的长子。
他性格稳重,遇事冷静,作战英勇高强,指挥英明,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
他在战争中清醒地认识到形势的严峻与对方的强大,但为了保卫城邦,为了部落集体利益,仍然勇敢无畏地迎战阿喀琉斯,视死如归。
诗中有其父母劝阻他出战的情节,有妻儿的哭声,但他忍住悲痛,走上战场,为了部落英勇牺牲。
因此,他是一个富于人情味的十分感人的氏族领袖形象。
4.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
堂·吉诃德是欧洲文学中著名的文学形象。
在他身上,一方面是其喜剧性:由于读骑士小说入迷,便身体力行地将小说中的情节搬到现实中,把风车当巨人,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成受害的骑士,把绵羊当作恶人的军队,总之,一切在他眼里都变成奇景险境。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比较课件
骄傲与自尊
总结词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骄傲与自尊也是他们性格中的重要特点。
详细描述
阿喀琉斯的骄傲来自于他的英勇和实力,他自信满满,不容忍任何对他荣誉的侵犯。他的自尊心极强 ,难以接受失败和批评。赫克托耳的骄傲和自尊则更加内敛,他注重荣誉和尊严,但更加注重团队和 城邦的利益,能够在个人荣誉和集体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阿喀琉斯勇敢无畏,敢于挑战强大的敌人,不畏惧死亡。他的决断力强,能够在战斗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 策。赫克托耳则更加沉着冷静,他的勇敢建立在理智和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在战斗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加注重 策略和计谋。
智慧与策略
总结词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在智慧和策略方面也有所不同。
详细描述
阿喀琉斯在战斗中主要依靠个人勇猛和技能,相对而言,他的智慧和策略运用 能力较为有限。赫克托耳则更加擅长运用智慧和策略,他能够冷静分析形势, 制定出有效的计划,并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
05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比 较总结
性格与命运的交织
总结词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性格特点在故事中交 织,影响了他们的命运和选择。
详细描述
阿喀琉斯勇敢无畏,但易怒和固执,这导致 他在故事中多次陷入困境。赫克托耳则更加 冷静和理智,他的决策通常更加明智。然而 ,他们的命运也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如神谕 和预言,影响了他们的选择和结果。
根据希腊神话,阿喀琉斯被母亲倒提 着在冥河中浸过,因此全身刀枪不入 ,只有脚踵是其致命的弱点。赫克托 耳则没有得到永生的机会,他最终死 在了阿喀琉斯的手中。
家族的命运与影响
总结词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家族命运也截然不同,前者家族繁荣昌盛,后者家族则遭受了重 大打击。
详细描述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人物形象分析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形象分析一、阿喀琉斯《荷马史诗》以简洁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系列英雄形象。
史诗《伊利亚特》卷中的英雄大都是久经战阵、英勇无畏的战士。
荷马史诗中英雄人物的性格既具有氏族英雄的共性又有不同的个性特征。
在《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和赫克托尔分别是交战双方的主将却代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代英雄。
前者感情冲动、心胸狭窄后者富于理性、襟怀大度前者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率直任性后者以群体利益为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前者使我们体味到战争的残酷和昂扬无羁的独立精神后者让我们感到人性的温情和命运的无奈。
英雄主义是这两个人物共同的特征。
就艺术魅力而言赫克托尔或许由于性格太完美形象过于理想化反而不及缺点纷呈的阿基琉斯具有感染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赫克托尔悲壮赴死要比阿基琉斯的取胜更为英勇感人。
荷马史诗主要通过这两个不同类型的史诗英雄形象讴歌了古代氏族领袖异彩纷呈的英雄本质。
1.英勇的阿喀琉斯阿喀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中心人物之一希腊联军中最大的英雄。
他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
从特洛伊人在没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和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时的不同反应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他的英勇善战比如身着阿咯琉斯的黄金战甲的帕特洛克罗斯出击时特洛伊人从远处看到他以为是阿喀琉斯来了即吓破了胆阵脚大乱自相踩踏致死的人无数。
2.珍视友谊的阿喀琉斯当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时他真心实意的痛惜帕特洛克罗斯的牺牲决心为他复仇于是他又重新武装上战场杀死了赫克托耳并将他的尸体捆绑在战车上驱车游行虽然这是阿喀琉斯凶残的体现但这也是他忠于朋友的体现。
因此阿喀琉斯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
3.残暴鲁莽、自负任性的阿喀琉斯阿喀琉斯也有他的弱点存在比如当大统帅阿伽门农侵犯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时阿喀琉斯公开斥责他的损人利己并拒绝战斗他斥责阿伽门农的私心是正确的但是顽固的罢战是不恰当的做法他的罢战给希腊联军带来了不少的损失他杀死赫克托耳后将他的尸体钉在战车上驱车游行全然不顾特洛伊城的一片悲哀手段极其的残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认真阅读《大学语文》(一年制下册)第五单元《伊利亚特》(节选·赫克托尔之死),结合《西方文学十五讲》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完成对下列问题的分析及思考:简要分析阿喀琉斯及赫克托尔的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中您更欣赏谁?请阐述您欣赏的理由。
作为古希腊史诗中最杰出的一部,《伊利亚特》因其广阔的社会背景、奇特的想象、精彩的场面描写、细腻的人物刻画而成为古代叙事史诗的代表作。
这部史诗又被称之为英雄史诗,因为它描写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在这些英雄中,有两个英雄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个就就是阿喀琉斯,她就是爱琴海女神忒提斯与人间的国王佩琉斯结合生下的孩子,有着太阳神般的鬈发、刚直的鼻子、坚强的下巴以及魁梧有力的身躯与非常高强的武艺,她就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有着强烈冒险精神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先知的警告让她的母亲担忧从而将她化装成女孩子但就是却被俄底修斯轻易认出,或许从出生就注定了她一生的命运。
第二个就是普里阿摩斯王的儿子、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的哥哥赫克托耳。
她就是特洛伊第一勇士,被称为“特洛伊的城墙”。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瞧!”而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各自命运的悲剧。
作为一敌一我,她们俩注定会在战场上相见,最后赫克托耳在与阿喀琉斯决斗时死在阿喀琉斯的手里,而阿喀斯也因“阿喀琉斯之踵”而被帕里斯之箭射死。
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长篇史诗的人物应该就是民族精神的充分代表,但主人公要以自己的个性表现民族力量的充沛、民族的根本精神的全部诗意。
不仅荷马的阿喀琉斯就是这样,我认为赫克托耳也就是如此。
下面,我就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形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阿喀琉斯形象分析:
一、英勇善战
作为古希腊第一勇士,伟大英雄帕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后代,而且从小又接受着半人马喀戎的教导,阿喀琉斯的英勇可以说就是与生俱来的。
而在《伊利亚特》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共同展现出了一个英勇无畏的阿喀琉斯的形象。
从正面来说:阿喀琉斯武艺高强,在战场上连连获胜,以至于特洛伊士兵一听到她的名字就心惊胆战、魂飞魄散。
无论就是她在十年的征战中率领船队攻下了十二座城市,劫持克律塞伊斯,逼死国王的战功,还就是与赫克托耳的决斗,都展现出了她的英勇善战。
从侧面来说:当阿喀琉斯由于女奴事件罢战的时候,特洛伊人的攻击使希腊人死伤无数,一改之前大举胜利的局面,从阿喀琉斯罢战后希腊人的溃不成军充分说明了阿喀琉斯的英勇善战。
二、忘我的残暴
从阿喀琉斯的第一次愤怒中我们不难瞧出她渴望战斗,渴望冒险,在她愤怒的时候甚至表现出一种很强烈的残忍。
当阿喀琉斯的朋友被特洛伊人杀死的时候,她愤怒之极,一路杀过去以至于尸体堆成山,就连河道都被尸体阻塞了,当河神出来劝与的时候她甚至提起长矛去刺杀河神。
在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决斗之前,赫克托尔知道自己不就是她的对手,便恳求胜利者不要凌辱失败者的尸体,但被阿喀琉斯一口回绝。
在战斗结束时,阿喀琉斯剥下赫克托尔血淋淋的甲衣,并用牛筋穿透她的双脚,一路驾着马车,拖着尸体,扬长而去。
战斗前后,她都没有给予她的对手足够的尊重,赫克托耳如同一只小鸡一样被身为鹰的阿喀琉斯斩杀。
三、潜在的天真温与善良
在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之后,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央求她归还尸体,当阿喀琉斯瞧见普里阿摩斯苍老的脸庞时,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她抚摩着特洛伊国王的额头,劝慰老人,并且为自己凌辱尸体的行为道歉。
她亲自清洗了赫克托尔的身体,将其放在车上,并承诺十二天之内不会攻城,因为她要给特洛伊人足够的时间悼念她们的英雄。
无论就是阿喀琉斯与朋友之间的温情,还就是她对于特洛伊老国王的歉意,我们都不难瞧出这时的阿喀琉斯不就是一位残忍的杀人魔,而就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可靠的兄弟,一位具有同情心的善者,只就是这种天真温与善良的情绪被她对于战争及冒险的渴望所压抑。
四、对于个人尊严与荣誉的敏感
战争的第十年,因为阿伽门农抢占了她的女囚,阿喀琉斯愤然退出了战斗,并说我绝对不会为您们再打仗,因为我不能被您们瞧不起。
从这以后,不论特洛伊人怎么攻打希腊,希腊人又就是如何的死伤无数,阿喀琉斯就就是按兵不动。
作为一名将领,因为这么小的一件事情而不顾民族的利益,可见她的自私之心。
还记得在帕特洛克罗斯被杀之后,她将所有的愤怒都迁怒于特洛伊人,而不曾想过正就是自己的自私才导致好友的死亡。
而她如此自私的原因则就是因为她的极强的荣誉感。
作为一名英雄,她认为自身的尊严与荣誉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甚至高于民族的利益,可以说她走入战场只就是为了留名千古,而不就是为了国家而战。
个人本位的核心,以及英勇善战、忘我的残暴、潜在的天真温与善良与对于个人尊严及荣誉的敏感构成了阿喀琉斯这个人物形象,而正就是因为这些,才给我们展现出这就是一个人,一个完整而富有生气的人。
赫克托耳形象分析:
一、英勇善战
与阿喀琉斯相类似,作为普里阿摩斯王的儿子、特洛伊的王子、特洛伊第一勇士,被称为“特洛伊的城墙”的赫克托耳在战争中充分表现出了她的英勇善战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
她心思缜密,善于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策略以达到最终目的。
比如在某次战争中,“赫克托尔十分焦急,她调集军队猛攻壁门,并举起一块巨石,投向那壁门。
门板碎成木片,她第一个冲了进去,她的战士也随之猛冲,希腊人惊慌万状,纷纷逃到楼船上去”,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不难瞧出她的骁勇与果敢。
二、重情义
赫克托耳爱家人,爱兄弟,爱妻子儿子。
当她的弟弟帕里斯带走了希腊的王后从而引发了连续10年的特洛亚战争的时候,为了收拾她弟弟的烂摊子,她义无反顾地拿起了盾牌与长矛。
她爱她的孩子,爱她的妻子,在她出战之前,她跟她的儿子温柔的告别,她把儿子抱在怀里抚弄着,一边向宙斯与其她的神祷告起来,通过这些文字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即“铁汉柔情”。
她就是一个战争英雄,同时更就是一个慈父,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兄弟,一个好儿子,她不就是为一个人而战,就是为了她的国家,她的子民,她的家人而战,她肩负着责任,她因背负着责任而战而更让我敬佩。
三、为人民及国家的荣誉而战
赫克托耳爱她的家人,爱这片生活的土地,更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因此为了捍卫这片土地,为了保卫家园,她必须为荣誉而战。
作为特洛伊一方的主帅,她既身先士卒英勇赴战,同时对敌我双方实力有着清醒的认识。
因此,当阿喀琉斯来与她决斗的时候,即使她知道自己
获胜的可能性很小,但她依旧拿起来长矛与盾牌,她没有躲避,没有退缩,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凡人中的精英,不应回避生活的挑战。
”
四、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
史诗中的很多描写突出了古希腊文明中的人本位思想,即鼓励人们遵从自己的欲望,直白的表现出对权力的追逐与对欲望的渴求,于就是有了阿喀琉斯对个人荣誉与尊严的过分瞧重与敏感。
而赫克托耳的以人为本,就是指她站在人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史诗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赫克托耳听从先知的忠告,先就是到部队巡行,鼓励将士们的斗志,让她们稳住,不要退却;然后又回到城中组织长老与妇女向神祈祷。
这正体现出赫克托耳把这种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的思想放到了战斗中,因此她的形象更为高大,她就是与全城人民的生命联结在一起的,因此当她死亡的时候也就显得更加的悲壮。
总的来说,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形象有相同的部分,也有截然不同的部分,相比之下,我更加欣赏赫克托耳,理由如下:
一、虽然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都就是战场上的战神,但就是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
别。
阿喀琉斯可以说就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英勇突出表现为个人的勇猛,而这种勇猛中往往带着残忍与血腥,我认为她的胜利只就是个人对于荣誉的欲望的一种表现。
与之不同,赫克托耳的英勇就是建立在与战士的浴血奋战上的。
“赫克托耳身体复员后重返战场,率领特洛亚人冲破了希腊人的阵势,把她们重又杀退到船舶边”。
在史诗描写中,赫克托耳出战过大大小小的战争,无不就是她带领着将士们奋力杀敌的场面,描写壮丽而感人。
所以,我更喜爱赫克托耳式的英雄,她让我感受到了这个英雄就是真真切切存在于世界上的。
二、虽然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都重视感情,但就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阿喀琉斯的重情主要体现在她重视友情上,就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一样特别仗义,比如:“阿喀琉斯得知帕特洛克罗斯的死讯痛不欲生,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她用双手抓起地上的黑土,把它撒在自己的脑袋上;她又用土涂她那美丽的脸庞,然后滚在地上,像个被打倒的巨人似的躺在那儿”。
从这一段描写中我们很容易可以瞧出阿喀琉斯听到朋友被杀害后的悲痛与绝望,以及她的纯粹与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意气。
阿喀琉斯身上没有所谓的国家荣誉意识,所以她会为了一个女奴与主将阿伽门农闹翻并拒绝出战。
这也就是她与赫克托耳区别的地方,后者因为背负着责任而战并且从不逃避从不退缩从而更让我敬佩。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