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决策科学性——三论抓落实
如何提高干部抓落实能力

干部如何提高抓落实能力——李明上级指示精神的快速有效落实,是抓好和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
再好的政策规定、方案措施,如果没有人去贯彻、去执行、去落实,就是一纸空文件、一句空口号。
干部是抓落实的载体和执行者。
如何快速有效、认真严谨又富有创造性的当好这个执行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衡量一名干部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
提高自身认识,重视“落实”一名合格的干部,最基本的一点是要积极去落实,从政治品格的角度来分析,不落实并不具有合法性基础,相反是宗旨意识的淡薄与丧失。
积极落实就是需要我们有工作的主动性与责任心,具体要从对细节与结果的追求上来见证。
一是追求细节到位,落实才有意义。
一切管理和制度都有不足,一切工作都未免会有缺陷,日常工作中,每名干部应多一些对细节的刻画,工作优秀并不是每名干部固有的荣耀,而是每个人追寻的品质。
而品质的追求则在于平时工作中的积极落实,哪怕是精微的数据、普通的汇总、生活的小节都会是成就事业的基石,让细节成为我们工作中的习惯,对一些微乎其微的小事情力求做到完美,少一点浮躁、少一点“眼高手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落实”工作才会成功。
二是追求结果到位,落实才有价值。
对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句话,从对落实的高度和细节的追求上来说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泯灭了落实结果。
没有结果的落实就是无落实,就是无用功,就是借口罢了,一切辛苦均白费且无价值可言。
“革命不分先后,功劳却有大小”,工作中需要的是肯干而能解决一定问题的成员,不需要跟不上组织发展进度、一度落后的成员。
对“功劳”负责,体现的是一个组织追求效率、超越自我的恒心,而这个时代就是凭借效率说话、凭借成绩说话的时代,没有“功劳”,对事业的追求便无从谈起。
充实工作技能,完美“落实”“落实技能”的具备是完美“落实”的必然条件,针对干部在基本工作技能与危机处理能力上的欠缺,应从增强继续学习能力与直面工作危机上来完善。
一是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
人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没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社会上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方面的建议

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方面的建议
在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议:
首先,建议注重实际情况的分析和调研。
在做任何决策或制定任何计划之前,要充分了解所面临的问题和现实情况,做到有据可依。
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避免盲目性和虚假的乐观主义。
其次,建议明确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
在确定了问题所在之后,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路径。
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落实到位。
第三,建议加强沟通和协作。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沟通,确保信息畅通,协调一致,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和工作分散的情况。
第四,建议加强监督和考核。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激励那些做出实际成绩的人,对于工作不力的人给予适当的惩罚和帮助。
最后,建议树立正确的激励机制。
要建立起一套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工作的机制,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使每个人都能够在实干中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
总的来说,求真务实、狠抓落实需要全员参与,需要系统性的规划和执行,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领导的正确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实际成效。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龙仲平: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襄阳消息(襄阳日报)龙仲平中国是一个务实的国度,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中国奇迹”、“中国活力”、“中国精神”等等,无一是靠坐而论道“论”出来的,无一不是起而行之“奋斗”来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敏于行、讷于言”等古训,都反复告诫我们要实干而不要清谈。
在未来“黄金十年”,面对“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的繁重任务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目标,面对周边城市对”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争的咄咄逼人态势,更需要我们远离、杜绝坐而论道,人人迅即起而行之。
惟此,襄阳才能跨越赶超,城市才能蝶变崛起。
但是,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不务实事、夸夸其谈的坐而论道者大有人在,而且时常觉得自己是“天下真理第一人”、“举世无双智慧者”。
两个蜀僧立志下南海的故事可见一斑,一个已从南海回川了,一个还在起点“论”道不已。
君不见,单位开展集体活动时,不管活动方案怎么兼顾难调的众口,总有个别人会提出一大堆意见,甚至全盘否定活动方案,但真要提意见者重新做方案时,这一类人却常常力所不及、一推了之;有的人对本职工作一窍不通,岗位职责履行得一塌糊涂,可总是口无遮拦,大言不惭,没有不敢批判之事,没有不敢鄙薄之人,从不觉自己无知可笑,只逞讥笑、贬损他人和他事之能。
坐而论道者,因为脱离实际,远离实践,不尊重别人的劳动和创造,论“道”不是论事物发展之道,常常是主观臆想胡说八道;现实中拿不出一鳞半爪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好主意、好办法,只会泼一滩又一滩涣散斗志的“败兴汤”。
古往今来的国人对坐而论道者从来都是不屑的,甚至是鄙视的。
但为什么总是有人不坐而论道,就心发燥、周身不自在呢?仔细分析不难找出答案:一是坐而论道太容易,嘴一张就行了,信口开河不需要付出任何艰辛的智力和体力;二是坐而论道无责任可言,信口雌黄自己嘴巴很快活、心理很满足,哪管不负责任的言论给自己的家人、周围同事带来的伤害,对社会和谐、对事业发展造成的损害;三是坐而论道可以掩盖自己的低能、无能,无本事干事但攫名谋利之心强烈,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搅混中,弄不好还能捞得个“有点思想”、“敢于直言”的虚名、美名;四是坐而论道可以打发日子,虚度光阴,有的人生活没方向、人生没理想、工作没追求,时间太富裕,不瞎说闷得慌,以乱说敢侃来表明自己的存在。
如何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如何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是保障政府治理有效性和公共利益的关键。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政府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准确的数据来进行决策,以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行政决策的科学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搜集基础之上。
政府应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各种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这包括对社会经济状况、民意调查、专家意见等的全面了解。
政府可以在决策过程中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工具的支持,利用数据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来进行科学分析和研判。
要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需要建立健全的决策评估机制。
政府在做出决策之前,应该充分评估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和影响,以科学的方式为政策选择提供依据。
这样的评估机制应该包括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全面考虑政策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效果,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估。
政府还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决策评估方法和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三,行政决策的科学性离不开专业的技术支持。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应该运用各类专业人士的知识和技能,建立技术咨询机构和专家团队,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方案。
专家应该具有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并遵循专业准则和道德标准,保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
政府可以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各方智力资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为了提升行政决策的准确性,政府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和透明度。
政府应该主动向社会公开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相关信息,控制信息不对称,减少误解和猜测。
政策的制定过程应该公正、公平,并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还应该鼓励公众参与决策的过程,提高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政府在改善行政决策科学性与准确性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监督决策的执行效果和实施情况。
同时,政府还需要接受外部的独立评估和监督,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政府决策进行评价和监测,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提高决策科学性

提高决策科学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决策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而一个不科学的决策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准备充分的数据。
决策的科学性依赖于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做决策之前,我们应该尽可能收集全面准确的数据,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只有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第二,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
在进行决策时,我们应该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例如SWOT分析、决策树、回归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评估各种因素,并找到最佳的决策方案。
第三,注重专业知识的研究与应用。
决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应该不断深化对决策科学的研究,学习各种决策模型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决策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第四,借鉴他人的经验。
在决策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学习他人的成功和失败案例,我们可以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在自己的决策中加以运用。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复犯错,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第五,注重团队合作。
决策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人的参与和合作。
我们应该注重团队建设,搭建一个高效的决策团队。
通过团队的智慧和协作,我们可以共同分析问题,共同制定决策方案,并共同推动方案的实施。
这样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效果。
总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通过准备充分的数据、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注重专业知识的研究与应用、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注重团队合作,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利益。
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专题研讨发言稿三篇

开展“三抓三促n行动专题研讨发言稿三篇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专题研讨发言稿1“三抓三促”行动吹响了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冲锋号,也为各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
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全面贯彻落实—“五个坚持”重要要求,持续深化“创一流业绩、建一流业绩”成果,努力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服务水平调整到最优,学在前头、干在前列,作好表率、当好示范,不断推动“三服务”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一是抓学习凝心铸魂。
州委办公室作为政治机关,学习是最大优势、也是最大机遇。
在学懂弄通做实—思想上持续用力,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上下功夫,在完整准确深刻领会上见成效,学习好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领会好贯穿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运用好体现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学出真忠诚、真信仰、真情怀、真担当,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内在主动和政治能力。
进一步增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融入血脉、植入灵魂,成为头脑中的“第一信号”、眼睛里的“第一视角”、思维上的“第一逻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为核心的_______ 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抓执行担当作为。
抓执行是党办的基本职能,也是第一责任、第一要务。
高标准抓党建。
深化模范机关建设,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党办工作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方法路径,促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强统筹抓协调。
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科学高效统筹各领域各方面力量,把力量“统”到“三抓三促”行动上来、“聚”到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各领域各方面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步调一致。
如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如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决策是领导意志的体现,其意识、素质,决策过程的程序、制度,决策环境的复杂性、可变性等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影响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如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一、选择决策方法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所谓决策方法是指决策时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及采用的方式。
根据决策条件,一般分为确定型(决策信息充分)、风险型(拥有部分决策信息)和不确定型(没有或缺乏决策信息)三种。
如在不确定型取大取小法中,日本尼西奇雨衣公司运用“知小者大”的原理,小中取大,根据市场信息,果断决策转产婴儿尿布500万条并逐年增产至世界销量的三分之一,董事长多博川从此成为享誉全球的“尿布大王”。
据此可见,市场经济中国家实施的“抓大放小”战略,不愧为战略英明决策之举。
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的决策方法比较多,如比较法、多值逻辑判断法、系统模型分析法等。
这就要求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和运用。
例如,解决“三角债”问题,有这样系统模型分析决策给人启示。
A、B、C三家厂矿企业互欠债务如下:A欠B100万元,B欠C300万元,C欠A200万元,C欠B400万元。
在还债问题上,三家都不采取主动而形成僵局。
银行决定助一臂之力,先行投放一笔资金,启动还债提高决策科学化的三种方法提高决策科学化的三种方法。
如何做到投放最小而又能走活这盘棋。
这就需要精明的决策者在投放资金前,找出起主导作用的各企业的“还债策略”。
假如各企业的“还债策略”分别是:A,当我收回欠款的20%以上,我就还清全部欠债;B,当我收回欠款的30%以上,我就还清全部欠债;C、当我收回欠款的100%,我才还清全部欠债。
对此,运用对策论知识容易得到三套解决方案。
即:方案一,向B投放150万元;方案二,向C投放300万元;方案三,向A投放40万元,再向B投放50万元。
三相比较,“方案三”最佳。
如果不做上述决策分析,凭直觉和关系决策投放资金,让大笔的钱在三角债套中作死循环,银行收不回款,三角债依然故我,岂非“赔了夫人又折兵”。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从十六大开始,我们党就鲜明地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
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对一个单位、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注重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
交通部门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切实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努力促进全市交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市交通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根据局领导班子实际,加强集体领导,完善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等议事决策规则。
完善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坚持领导班子工作谈心,以及局领导和分管部门负责人谈话制度。
健全重大决策论证制度,充分吸收专家以及基层、群众、社会各界的建议,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积极营造科学决策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工作调研的力度。
在强化交通建设工作调研的同时,协调做好全市运输产业发展的调研,特别是深入运输企业开展相关专题调研。
在强化面上整体工作调研的同时,注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了解具体问题、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
在强化推进当前工作调研的同时,切实加大对新的发展规划、新情况、复杂问题、历史积累问题的调查研究,努力为交通事业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是健全和完善发展规划。
围绕加快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交通发展规划。
注重把握好全市公路、铁路、水路的发展节奏,重点抓好各种运输方式专项规划之间以及于城乡交通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加快公路与铁路站点、水路站场的连接。
注重服务好全市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按照构建全市“八纵十横”公路交通主网络的基本思路,加快构建综合交通大通道,当前正在加快建设溱湖大道二期工程,规划建设溱潼至风景区大通道,加强经济开发区、风景区、产业园区、火车站、港口码头对外主通道建设。
落实党委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票决制情况汇报

落实党委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票决制情况汇报落实党委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票决制的情况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化建设,促进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化,是领导班子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XX年,孝义市委继续实行党委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票决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全市形成了既民主又集中,既统一又活泼的良好局面。
全年,市委共对68件重大事项进行了票决,通过 68件,通过率为100%。
内容涉及经济转型、项目建设、安全稳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新农村建设等各个领域。
研究调整干部4次,调整干部48人,其中提拔4人,平调29人,免职15人。
实践证明,实行重大事项票决制,对充分发扬民主,促进班子团结,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做到“三个明确”,模范遵守票决程序为保证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票决制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在工作中,我们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做到了“三个明确”。
明确适用范围。
在工作中,我们要求,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凡是涉及全市范围或各系统的带有全局性的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方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有关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重大项目安排等,均要提交上会并实行投票表决。
干部任免票决的对象范围,包括对市委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的推荐、提名和任免,以及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拟推荐、提名和任免的干部。
明确基本要求。
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在会前,由常委会对重大事项、干部任免等情况进行充分的酝酿、讨论,以达成共识。
投票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
参加投票表决的常委要求达到应到会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得票以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对未到会的常委,不允许代投。
明确基本程序。
对需要表决的事项,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广泛征求代表和党员群众意见,反复酝酿,形成方案。
抓落实要讲究方法

抓落实要讲究方法抓落实要讲究方法论落实是决策的生命,是加快发展的关键。
而抓落实能不能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工作方法。
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过河要用桥和船的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说明了科学方法的极端重要性。
因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抓落实的过程中,既要真抓实干,带头示范,更要善于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综合运用好各种方法。
我认为抓好落实关键要综合运用好五种方法:一是要善于抓重点,重点抓。
所谓抓重点,重点抓,就是要抓好那些制约、影响、决定发展全局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从哲学角度来讲,我们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要自始至终注重抓重点,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不抓主要矛盾,工作中就会如坠烟海,失去重心,没有秩序,不分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抓主要矛盾,就不能把握全局,辛辛苦苦、忙忙碌碌而成效甚微;不抓主要矛盾,就不会有正确的思路和部署,不可避免地打乱仗;不抓主要矛盾,就无法加快速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从具体情况来讲,近年来,我县每年都研究确定一批重点工程和主要工作,并把它们具体分解到县委常委及其他县级领导干部身上,实行“一项重点工程(主要工作),一名县级领导,一班人马,一套奖罚机制,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使工作成效倍增,三是要善于抓经常,经常抓。
所谓抓经常,经常抓,就是要坚持持之以恒,在经常上下苦功夫,下硬功夫,下实功夫。
抓落实不能凭一时的热情,靠一天两天的努力,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靠平时的积累,需要日复一日,甚至年复一年的艰苦努力。
因为在新的形势下,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有些工作虽一时初见成效,但一放松就会回潮,就会反弹,出现反复;有些工作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来了。
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满足于“大概”、“也许”、“恐怕”、“可能”、“差不多”,更不能“临时抱佛脚”,只在迎接检查或者临近年关时才努力加油,必须抓经常,经常抓,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只有抓经常,经常抓,才能抓得扎实,才能巩固提高,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抓落实的重要论述摘编

抓落实的重要论述摘编抓落实是一种重要的工作理念,它强调在实际行动中贯彻落实各项任务和目标。
只有真正做到行动起来,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下面将从不同领域的角度来探讨抓落实的重要性。
一. 抓落实在政治领域的重要性在政治领域,抓落实是实现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部署的关键。
无论是制定制度、推进改革还是解决民生问题,都需要领导干部和政府部门真正行动起来,将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只有通过抓落实,才能够增强政府的公信力,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二. 抓落实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性在经济领域,抓落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无论是制定发展战略、落实产业政策还是推进项目建设,都需要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真正行动起来,将各项决策部署贯彻到位。
只有通过抓落实,才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 抓落实在社会建设领域的重要性在社会建设领域,抓落实是实现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关键。
无论是推进教育改革、加强社会保障还是改善环境质量,都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真正行动起来,将各项决策部署付诸实践。
只有通过抓落实,才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 抓落实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性在文化建设领域,抓落实是培养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关键。
无论是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优秀艺术作品创作还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都需要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真正行动起来,将各项决策部署付诸实践。
只有通过抓落实,才能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抓落实是实现各项任务和目标的关键所在。
只有真正行动起来,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社会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领域,抓落实都是实现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只有通过抓落实,才能够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景。
让我们共同努力,真抓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方面的内容

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是一种工作态度,是指在工作中要注重实际、踏实,不虚浮、虚假,抓住实质,认真、坚决地执行工作任务,务求实效。
在当前社会中,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追求,无论是在政府部门、企业机构还是个人生活中,都需要秉持这种态度,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指在工作中要有求实的态度,不夸大事实,不虚夸成绩,不空谈理论,要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要注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真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注重调查研究,对于工作中的难题,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要注重客观评价,不能只听取一面之词,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面对问题,客观地评价事物的好坏。
二、狠抓落实狠抓落实是指要把计划变成现实,把想法变成行动,不停地努力,直到完成任务为止。
要有坚定的决心,对于工作中的每一个任务,都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去完成,不半途而废。
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案,不仅要有决心,还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可行的方案,才能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要有严密的落实,不能光说不练,要把想法付诸行动,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及时调整工作方向,不断完善工作细节。
三、重视实干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精神,需要每个人都要重视实干,重视结果。
在工作中,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不要只说不做,更不能光说不练。
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对于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作,都要认真对待,不可敷衍塞责。
只有积极实干,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也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形成良好工作氛围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态度,不仅仅是个人的工作作风,更是一种组织、团队的共同精神。
只有整个团队都秉持这种工作态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良好的工作氛围能够激发工作热情,凝聚共识,促进团队协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总结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是一种务实、踏实的工作态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财富。
浅谈抓落实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抓落实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邓小平同志强调,凡事都要落到实处,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
江泽民同志告诫我们:“要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
从领导工作来看说,作出决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另一半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半,就是努力贯彻实施,真正把决议和政策变成群众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如果不落实,再好的决议、政策,也是一纸毫无意义的空文。
事实说明,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所存在的许多不足,正是抓而不实的后果。
因此,我们要把行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工作要求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要求真务实,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抓落实上作表率,在抓落实中创实绩。
一、狠抓落实,统一思想认识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抓好落实,统一思想认识是前提。
思想认识到位是行动到位、工作到位的基础。
只有认识统一了,目标明确了,步调才能一致,才能把广阔干部职工的力量和智慧进一步凝聚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求真务实的工作干劲有效激发起来。
国家局姜成康局长7月29日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行业经济运行经过4年高速增长后,目前已呈现高位回稳态势,进入较为稳定的增长期。
当前经济运行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延长稳定增长期,防止出现大的波动,努力实现平稳发展的目标。
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行业发展建立在可靠的市场基础和扎实的工作基础上,建立在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改善和提高上,建立在有质量、讲效益、可持续的前提上。
不要满足于过去的快速增长,更不要急功近利、盲目攀比,追求一时的快速增长,关键是要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
试论着力提高“五善”能力是狠抓落实的关键

试论着力提高“五善”能力是狠抓落实的关键[论文摘要]抓落实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抓不抓落实既是领导工作方法问题,又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水平、能力的集中表现,而且是严肃的政治问题。
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抓落实和做决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既科学决策又真抓实干,认认真真地做好督查工作,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更好更快发展。
在狠抓落实的过程中,着力提高“善谋、善行、善督、善为、善戒”五种能力是关键。
[论文关键词]善谋善行善督善为善戒科学决策,贵在落实。
抓落实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抓不抓落实既是领导工作方法问题,又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水平、能力的集中表现,而且是严肃的政治问题。
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抓落实和做决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既科学决策又真抓实干,认认真真地做好督查工作,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更好更快发展。
在狠抓落实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着力提高“善谋、善行、善督、善为、善戒”五种能力是关键。
一、着力提高“善谋”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善谋”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工作水平,着力提高“善谋”能力尤为重要。
一是创新理念,拓宽思路。
树立开放性思维,摈弃关门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借鉴和运用发达地区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思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放的环境,借力发展、推动发展;多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视角观察事物,多角度分析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局部看全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善于逆向思维,不能被好形势冲昏头脑,而要冷静观察,理性分析,在发展中看到潜在的危机,在解决矛盾和复杂问题的过程中看到新的希望;注重培养战略性思维,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区域的高度,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优势和劣势,谋划思路和出路,解决矛盾和问题。
如何抓落实?抓落实方法10种

如何抓落实?抓落实方法10种抓落实是一项重要的领导方法。
落实是决策的生命,也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
任何一项决策的实施、工作的推进和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
抓落实要讲方法,一样的政策、环境和条件,落实的结果却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抓落实的过程中,需要真抓实干、带头示范,同时也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综合运用好各种方法。
抓落实的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好十大方法。
首先,抓合力、聚力抓。
领导是抓落实的关键。
领导者不仅是决策的主体,更是抓落实的主体。
因此,要充分发挥领导者在抓落实中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主管部门集中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干部群众支持抓,上齐下顺、同心同德、聚力合心。
主要领导抓合力、聚群力,一要做到“四个支持”:中心工作全面支持,重点工作全力支持,日常工作主动支持,棘手工作热情支持。
二要做到“四多四少”:多一分尊重和信任,少一点轻蔑与猜忌;多一分支持和帮助,少一点排斥与拆台;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少一点挑剔与苛求;多一分坦诚和关心,少一点掩饰与冷漠。
三要做到“四个不因”:不因年纪大、资格老而忽视尊重、支持和友情,不因工作干得好而提过分的要求,不因困难矛盾多而影响工作,不因人际关系的汛矶鍪又鞫煌Nㄓ腥绱耍拍茉谝桓銮蚰诎言擞檬谐【檬侄卧俗飨钅看。
其次,注重抓重点、补短板。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抓重点、补短板。
重点工作要抓好,短板问题要补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还要注重把握好时机,抓住关键节点,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注重抓全局、协调推进。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抓全局、协调推进。
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第四,注重抓细节、抓质量。
抓落实要注重抓细节、抓质量。
只有把每一个环节抓细抓好,才能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五,注重抓创新、抓提高。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抓创新、抓提高。
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关于抓落实的重要论述

关于抓落实的重要论述一、引言抓落实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行动。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抓落实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抓落实,才能够真正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抓落实的重要性。
二、政治意义1.为人民服务抓落实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只有真正地将政策和措施付诸行动,才能够使人民受益。
如果政策和措施停留在口头上,那么就无法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
2.增强群众信任抓落实可以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当政策和措施得到切实的执行时,群众会感到党和政府是真正关心他们的生活,并且会认可党和政府所做出的努力。
3.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抓落实可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只有通过切实地工作,才能够让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并且树立良好形象。
三、经济意义1.推动经济发展抓落实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只有将政策和措施付诸实践,才能够真正地提高生产力水平,并且推动社会的发展。
2.提高效率抓落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只有通过切实地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并且提高工作效率。
3.增强竞争力抓落实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只有通过切实地工作,才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并且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四、社会意义1.促进社会和谐抓落实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只有将政策和措施付诸实践,才能够真正地解决社会问题,并且促进社会的稳定。
2.增强国家凝聚力抓落实可以增强国家凝聚力。
只有通过切实地工作,才能够让人民更加认同国家和政府,并且愿意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3.提升国际形象抓落实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
只有通过切实地工作,才能够让国际社会更加认可中国的发展,并且愿意与中国开展更多的合作。
五、抓落实的具体措施1.严格执行制度要抓落实,必须要严格执行制度。
只有通过制度来规范行为,才能够让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有序化,并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2.注重细节要抓落实,必须要注重细节。
只有通过关注细节,才能够真正地做好每一个环节,并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谈如何抓落实

谈如何抓落实“抓落实”这词是个老词,是个熟词,是个上下都喊的词。
工作落实的标准,它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单位的水平。
抓好工作落实,也是多年来各级领导一直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关键在于落实,归根结底还是落实”。
任何工作和规定制度如不落实,就等于一纸空文。
我认为,要抓好工作落实,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端正指导思想,树立主动抓落实的意识(解决想干的问题)严峻形势和任务,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同时,也为端正指导思想,改进领导作风,抓好工作落实,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一是抓落实是机关和各级领导的根本职责。
为什么要抓落实,怎样去抓落实,能不能抓好落实,这点,从我们机关到科室乃至每位同志,在认识上、能力上和作为上表现是不一样的。
如在科室的建设上,有的时刻在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有的就在那里等待观望,强调困难。
再如,在改革政策出台后,有的是想方法设法去抓落实,而有的牢骚满腹。
两种不同的态度,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落实是什么?落实就是工作的目的,一个单位建设的成效,靠的就是落实,工作落实不了,单位建设就上不去,这就是领导干部最大的失职。
所以,我们从机关到各级领导,都要有为单位建设高度负责的紧迫感,时刻想着单位的长远建设、基础建设和全面建设,树立“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的历史责任感,鼓足实劲,实实在在地干工作,尽到责任,认认真真地抓落实,努力把工作搞上去,让党委放心,让下级满意。
二是抓落实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基本结论。
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教训,都可以从工作落实或不落实上找出答案。
这里,我再讲一下“地位和作为”的关系。
一个单位、一个人,他的地位在哪里?我说,在于你是否有作为。
对科室来讲,就是你发展的快慢,对个人来讲,就是你工作成绩的大小,不管你是什么学历、什么职务,只要没作为,照样没地位前途。
大家要明白,地位不是要出来的,也不是领导给你的,它是你干出来的,你各项工作都上去了,影响就大,你就有作为,就有地位。
坚持“三个导向”狠抓工作落实

坚持“三个导向”狠抓工作落实作者:暂无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年第6期文| 苏新发为贯彻落实好今年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高标准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乌审旗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把狠抓工作落实作为政治任务、基本职责,在抓落实中打基础、见实效、争优先,为建设现代化乌审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坚持目标导向抓落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组织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我们要在提高政治站位中找准方向目标,胸怀“两个大局”,常怀“国之大者”,经常对标对表党中央和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更加科学精准、更加有力有效。
要在服务大局大事中找准方向目标,紧紧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扎实推进乌审旗“三区两地”建设,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等各项工作,找准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着力重点和努力方向。
要在履行职责任务中找准方向目标,紧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焦“三年打基础、五年争优先”目标和“五件大事”“三个行动”“一项活动”核心任务,推动组织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进步。
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项工作的短板是决定这项工作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
从我旗组织工作实际情况来看,整体发展是好的,但也存在着理论武装不够扎实、干部队伍改革创新能力不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创新型人才紧缺等问题,需要我们突出问题导向,在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理论武装工作,重点围绕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和干部专业能力培训,全年举办干部培训班不少于32期,探索健全完善学用转化考核评价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决策科学性
——三论抓落实
科学决策是抓落实的源头。
决策环节出了问题,工作就无法落实,或者难以落实。
某些时候,我们做事往往会像陷入了泥潭一样,越是用力,反而陷得越深,接下葫芦浮起瓢,四处疲于应付。
这是因为,对战略、路径的决策错误,把努力变成了负能量,甚至是一种破坏力。
产生负能量的决策大多出自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人云亦云,照猫画虎。
第二,经验主义至上,排斥创新。
第三,求稳妥,求安逸。
第四,搞形式,图虚名。
照此去抓落实,不论执行层如何努力,结果都不会好,要么不符合实际情况,难以执行,要么造成资源浪费,要么就是工作乏善可陈,甚至在起步之时就已落后于人。
决策是否科学,主要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二是是否符合发展阶段;三是是否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
提升决策科学性,首先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提升对客观规律的认知和把握水平,提升这各水平是一门需要长期打麿的学问。
勤于读书,善于学习是最基本的要求,只读些与专业相关的书是不行的,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书也要看,这些学问对提升认知和把握规律水平大有好处。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逐麿先进地区的理念、方法,也是一个提升认知和把握规律水平的好方法。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规律的认知和把握,都是一个阶段性的,持续接近规律本源的过程。
我们强调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发展的重要的目的之一就要把现在对规律最新、最透彻和认知和最恰当的把握引进来,作为决策的参考和依据,让规律成为提升决策科学性的向导。
提升决策科学性,不能不接地气。
到基层调查研究,切忌如走馬观花一般,四处走走看看,而后听听汇报。
多了解基层的实际需求,多和普通群众交心谈心,对于工作的好与坏,多问些为什么。
这样,才能通过调查研究牚握最真实的情况,而后的决策才能符合实际,符合现阶段发展的需要。
脱离实际就谈不上科学,好事办坏,多出于此。
提升决策科学性,在民主和集中之间拿捏好火候很重要,考虑欠完善的,或许下级能想到,能提出更好的方案。
让下级充分地表达意见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一种气度。
需要强调的是,对待不同的意见,领导干部在很多时候都非常需要有力排众议的信心和担当,这是决策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什么时候该民主,什么时候要集中,要把这本账算清楚,让提升决策科学性有坚强的组织保证,这就需要在平时多用功,提升精神境界和水平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