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2024年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3篇
2024年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3篇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培养: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而空气中有氧气。
[提问]请你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气的地方[讲解]氧气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和动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质。
倾听回答:人和动物呼吸,急救病人。
倾听激发兴趣。
[提问]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引言]化学上要系统的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思考、猜想设疑创设情境。
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的程序。
[提问]什么是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什么内容?回答:不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展示]一瓶氧气[讨论提纲]1.说出氧气的色态2.氧气有气味吗?3.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4.在1升水中仅溶解30毫升的氧气怎样表示氧气的溶解性?[讲解]如果我们改变条件,氧气会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以说气体时必须要注明在通常状况下。
观察、讨论,一位学生回答(别的学生补充)1氧气是无色的气体2氧气是无味的(闻气味)3氧气比空气重4氧气不易溶解于水领悟培养学生的面容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闻气味的方法。
[板书]一、物理性质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2.比空气略重。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
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2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5篇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5篇《氧气》说课稿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三、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
429g/L,略大于空气;(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3. 能够解释氧气对生物和燃烧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 氧气的制备方法;3. 氧气对生物和燃烧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2)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气体;(3)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4)氧气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生产等领域。
2. 氧气的制备方法:(1)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备氧气;(2)通过热分解过氧化铅制备氧气。
3. 氧气对生物和燃烧的重要性:(1)氧气是维持生物呼吸的必需气体;(2)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氧化剂,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氧气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2. 讨论教学法:带领学生讨论氧气的用途以及对生物和燃烧的重要性;3. 演示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氧气的制备和应用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2. 讲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3. 展示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备氧气的实验;4. 讨论氧气对生物和燃烧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氧气的了解;5. 总结本节课内容,展示氧气的广泛应用领域。
六、课堂作业:1. 写一篇关于氧气的实验报告,包括制备过程和实验结果;2. 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至少两个实际例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和讨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氧气的性质、用途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基本概念氧气,化学符号为O2,是一种具有高度活性的非金属元素。
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左右,绝大部分生物都必须依靠它呼吸才能生存。
二、氧气的性质1. 氧气的物理性质•外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密度: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为1.429 g/L。
•熔点和沸点:氧气的熔点为-218.4℃,沸点为-182.96℃。
•溶解度:氧气很难溶解在水中,但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2.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高度活性的气体,它与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如碳、硫、氮等)能够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氧气还能与金属元素反应,产生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2Na + O2 → 2Na2O。
三、氧气的用途1. 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应用•呼吸:氧气是呼吸作用必需的气体之一,生物通过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来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医疗:氧气的医疗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缓解呼吸困难、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等。
•潜水:潜水员需要进行呼吸氧气的训练,以便在深海中进行作业。
2. 氧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燃烧:氧气是燃烧所必需的氧化剂,可用于氧气炉、氧气切割等。
•化学合成: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进行,如焙烧白垩土等。
•氧气在生产中还可用于氧化碱金属、干燥烟丝、制造火箭燃料等。
四、教学提醒•学生在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时,可结合实验进行学习,通过实践感受氧气的特性。
•在掌握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究氧化反应的相关知识。
•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需注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0.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新授物质课——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0.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新授物质课——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用途。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和用途。
2.教学难点:氧气化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吗?2.学生回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氧气,了解一下它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环节:氧气的物理性质1.展示氧气实物,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
2.讲解氧气的溶解性、密度等物理性质。
3.学生实验:将氧气注入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化,验证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第三环节:氧气的化学性质1.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助燃性。
2.学生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燃烧现象。
3.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四环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讲解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2.学生实验:制取氧气,观察实验现象。
第五环节:氧气的用途1.讲解氧气的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医疗用途等。
2.学生举例说明氧气的用途。
3.引导学生关注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和用途。
2.强调氧气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七环节: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列举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举例说明氧气的用途。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学生实验、课堂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和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的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的氧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认识氧气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氧气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 认识氧气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化学试剂、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与氧气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2. 提出问题:氧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3. 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二、讲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0分钟)1. 讲解氧气的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人体和燃烧物有氧化作用。
2. 讲解氧气的用途:适用于呼吸、燃烧、氧化反应等方面。
三、讲解氧气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通过物理方法:液化空气法、实验室制备法等。
2. 通过化学方法:过氧化铬法、高温分解法等。
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实验室制备氧气。
步骤:①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② 慢慢加入适量的稀硫酸;③ 当试管口冒出大量气泡时,用试管盖盖住试管,并收集气体。
2. 实验二:通过火焰反应观察氧气的氧化作用。
步骤:① 在试管中放入一小块木炭;② 将收集到的氧气导入试管中,点燃木炭;③ 观察火焰的变化。
五、总结(5分钟)1.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氧气的制备方法有哪些?氧气的主要用途是什么?2. 总结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预习下节课内容。
2. 自行查询氧气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注:实验操作时需严格遵守化学实验的安全规范。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从知识结构来说: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再到观察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后面几节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2、情感目标通过有关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
3、技能目标初步掌握闻气体的操作方法掌握观察和表达化学反应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
难点:氧化反应和实验现象的描述。
氧气是在自然科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的正常感观习惯,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再通过自主阅读去了解氧气的溶解性和密度等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观察以及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正确习惯顺序。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教案(极力推荐)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教案推荐)(极力—P+- IIA- 反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我们知道,约占空气体积1/5的氧气与人类 的生活、生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是人类维持生 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动物和植物的生存也都离不 开氧气。
一、 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 气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 ①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克/升,比空气略大(空气的密度是1.293 克/升)。
它不易溶于水,1升水中只能溶解约30 毫升氧气。
②在压强为101千帕②时,氧气在约 -183°C (90K)③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 -218C_(55 K)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① 标准状况指的是温度为0C 和压强为101.325千帕时的情况。
一② 准确值应为101.325千帕,在本书中采用 101千帕这个近似值。
③ K 是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热力学温度(也称 绝对温度)单位名称开尔文的符号。
热力学温度 T 和摄氏t 在数值上的关系是:T=t+273,如氧 气的沸点-183C 即相当于-183K+273K=90K工业上使用的氧气,一般是加压贮存在钢瓶 中。
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为了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让我们先做几个 实验,看一看氧气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反应 现象是怎样的。
L 实验2 - 2]把一小块木炭放在燃烧匙里,伸 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木炭是否燃烧。
、再 把木炭加热到发红,然后连木炭带燃烧匙伸进盛 教案1气瓶里—6再观察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 什么不同。
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木炭燃烧时发生的现 同(图2— 5)。
等燃烧停止后,立即向瓶内倒进 一些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发生什么 变化。
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 里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燃烧后生成的 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这说明了碳 跟氧气起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这个反应可以 用文字简要地表示如下式:碳+氧气魄二氧化碳生燃烧实验观察硫在空气里少量时发生加现象直到然 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盛有氧气的集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 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理解氧气的氧化性,知道氧气在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2、教学难点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氧化反应的概念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木条、硫磺、木炭、铁丝、氧气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氧气相关的图片,如氧气瓶、潜水员携带氧气瓶、医院用氧等,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二)讲授新课1、氧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
同时,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与碳的反应实验操作:将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然后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观察: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C + O₂点燃 CO₂(2)氧气与硫的反应实验操作: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硫磺,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然后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 + O₂点燃 SO₂(3)氧气与铁的反应实验操作: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通用3篇)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通用3篇)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学校化学第一册教案篇11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新授物质课)教学目标学问技能:1.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推断化合反应的方法。
2.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推断和氧气的用途。
力量培育:培育同学的分析、归纳学问的力量,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归纳,初步学会推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
科学思想:使同学初步理解物质的性质打算物质的用途。
科学品质: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培育同学对科学严谨仔细的态度。
科学方法:通过对问题的争论、分析、归纳,熟悉反应的本质。
重点、难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建立及对反应的基本类型的推断。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特殊是通过试验讨论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提问]1 请说出氧气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 请写出碳、硫、磷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硫+氧气二氧化硫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倾听、回忆回忆并且回答:氧气能与碳、硫、磷、铁等物质发生反应复习旧学问为猎取新的学问伤脑筋铺垫。
考察同学对文字表达式的把握状况。
[引言]不但碳、硫、磷、铁可以与氧气反应,蜡烛也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演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观看提纲]反应前集气瓶是否干燥点燃的蜡烛放在空气中火焰的焰色。
将点燃的蜡烛伸入纯洁的氧气中可发现什么现象反应后触摸集气瓶壁并观看反应后有什么现象反应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观看变化倾听观看并记录反应前集气瓶是干燥的,点燃的蜡烛在空气中火焰为黄色,放入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反应后,石灰水变浑浊。
激发爱好。
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争论题]1 为什么反应前集气瓶壁必需是干燥的2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白什么问题?3 怎样写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争论并回答:1.由于生成物中有水,所以反应前集气瓶必需是干燥的,否则无法观看到水。
化学初中氧气的性质教案
化学初中氧气的性质教案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氧气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
1.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 氧气的实验:制氧气实验、燃烧实验、蜡烛燃烧实验等。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难点:氧气的性质如何影响燃烧等实验结果。
四.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灯心绒、蜡烛、燃烧瓶等。
2. 实验物质:盐酸、锌粉、过氧化氢溶液等。
3. 课件和讲义。
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氧气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习氧气的性质:讲解氧气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制氧气实验、燃烧实验、蜡烛燃烧实验等,并观察实验现象。
4. 总结:总结氧气的性质和实验结果,让学生掌握并理解。
5. 拓展:介绍氧气在工业生产、医疗、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加深对氧气的理解和应用。
六. 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讨论、实验报告、小测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氧气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七.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化学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主问题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什么?如何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1、ppt出示氧气急救病人的图片,这体现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2、氧气的第二个性质是什么?
思考:一瓶无色气体,如何检验此气体是否为氧气?
学生说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呢?学生仿照上例回答
【归纳总结】
(1)能供给呼吸;(2)能支持燃烧(助燃性)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 + O2 Fe3O4
3.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 二氧化硫 S + O2 SO2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引课】
[复习导入]
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引出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氧气
【学法指法
【新课学习】
探究问题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学
难点
氧气与多种物质反应时现象的描述,文字表达式的书写。
教具
准备
教案、PPT、实验仪器
教学
方法
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实验演示法、讨论法、交流法
板
书
设
计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物理性质
1.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 不易溶于水
3. 密度比空气的稍大
二、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 二氧化碳 C + O2 CO2
③学生描述现象,书写文字表达式及符号表达式
④【讨论与交流】:
铁丝为什么要缠呈螺旋状?
火柴的作用?
集气瓶底部铺水或细沙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要等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
(3)硫在氧气中燃烧
①教师演示硫在氧气中燃烧
②学生描述实验现象,书写文字表达式及符号表达式。
化学初中知识氧气教案
化学初中知识氧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和物理性质;
2. 了解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4. 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氧气的基本性质;
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氧气的制取方法实验操作技能。
四、教学内容:
1. 氧气的基本性质: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2)氧气能助燃,促使物质燃烧;
(3)氧气是支持生命的气体,人和动物需要氧气才能生存。
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氧气可以通过加热含氧化物的氧化物来制取,如过氧化氢、过硫酸钠等,通过氧气收集法收集氧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入氧气的基本性质,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习:讲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方法,示范氧气制取实验操作过程。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氧气制取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氧气的制取过程。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
1. 思考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做一份调查报告;
2. 制作氧气的实验报告,记录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
七、教学反馈:
1. 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2. 鼓励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和讨论,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氧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描述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能够解释氧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教学难点:氧气在人类和自然界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问学生一个问题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你知道氧气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到氧气的地方?”学生回答完毕后,老师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Step 2:讲授氧气的性质(15分钟)1.氧气的特点: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2.氧气的制备:通过分解含氧化合物,如过氧化钾、过氧化氢、硝酸钠等。
3.氧气的稳定性:氧气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物质,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Step 3:氧气的用途(20分钟)1.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用于医疗、气象、焊接等方面。
【延伸阅读】:氧气在医疗中的应用氧气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困难时的应急救治:氧气可以通过面罩、鼻管等装置给与患者供氧,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
(2)医学气体麻醉:氧气是很多麻醉剂的携带介质,通过混合氧气和麻醉剂来实现全身麻醉。
(3)促进伤口愈合:氧气具有促进细胞代谢和组织修复的作用,在一些伤口愈合较慢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氧气疗法。
2.氧气在工业中的应用:用作氧化剂、燃烧支持剂、氧焊等。
【延伸阅读】:氧气在环境中的作用氧气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氧气是生物呼吸过程中的必需气体,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提供能量。
(2)促进物质的氧化反应:氧气是一种很好的氧化剂,在许多物质的氧化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维持大气的稳定:氧气参与了大气的组成,维持了大气的稳定,使地球居住的环境得以维持。
Step 4:展示实验(15分钟)通过展示实验来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案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2)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3)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实验使学生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2)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学习风气。
【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化学性质的掌握难点:观察和分析实验的综合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玻璃片2、药品:硫磺、铁丝、蜡烛、氧气3、其他:火柴、小木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情景引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学生:喜欢)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
教师演示,学生观看。
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回答:集气瓶中盛放的是氧气。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板书)。
师: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要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先来探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二、讲授新课(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出示一瓶氧气大家观察一下它的颜色,它有什么气味呢?我们来闻一闻它的气味。
它的密度有多大,是否能溶于水呢?接下来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教材68页氧气的物理性质的资料,提取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二)、氧气的检验1、这儿有一瓶氧气,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它是氧气呢?有什么现象呢,能得出什么结论?2、总结检验方法。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们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首先来看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课件出示表格。
1、铁丝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探究(1)观察铁丝在空气中能不能燃烧?(2)思考:铁丝在氧气中会有什么现象呢,大家拭目以待。
(3)提问:大家发现这瓶氧气与前面几瓶氧气有什么不同?这些水有什么作用呢?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
氧气的用途与性质教案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与方法。
学习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方式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知道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2.知道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保护环境,减轻大气污染。
二.重点、难点、疑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氧化反应、氧化剂、氧化性以及化合反应的理解。
疑点:通过对比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这是为什么。
同样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但由于氧气的含量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三.教学过程:1、复习旧识:(复旧迎新)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那么我们现在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有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那么,请问同学们,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氮气等是纯净物。
2)同学们,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以及他们主要组分的含量是多少?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的。
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1%。
2、新课: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氧气。
人们曾把氧气叫左“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
氧气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
在日常生活中,氧气提供人类呼吸,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知道氧气还有什么性质呢?现在就让我们学习氧气的性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问:同学们还记得在第一单元里学习的,什么是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通常包括什么?答: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通常包括:色态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1.通常,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教案-0.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新授物质课
化学教案-0.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新授物质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2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1.3了解氧气的用途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2.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
3.情感目标3.1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1.3氧气的用途。
2.教学难点2.1氧气化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2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关注。
1.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氧气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
2.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2.1请学生观察氧气实物,描述其颜色、状态、气味等。
3.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3.2教师讲解氧气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4.1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法、高锰酸钾分解法。
4.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氧气的现象,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5.学习氧气的收集方法5.1讲解氧气的收集方法:排水法、排气法。
5.2学生分组实验,掌握氧气的收集方法。
6.学习氧气的用途6.1通过图片和实例,介绍氧气在医疗、工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6.2学生讨论: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7.巩固拓展7.1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2教师点评练习,解答学生疑问。
8.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氧气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1.复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收集方法和用途。
2.完成课后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教案之氧气的性质用途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为例初中化学教案之氧气的性质用途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氧气与空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了解氧气的用途,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中有什么成分吗?(2)学生回答:氧气、氮气等。
(3)提问:那么,氧气有什么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教学新课(1)物理性质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得出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2)化学性质①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
②提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有什么现象?③学生回答: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色固体。
④结论:氧气具有助燃性。
(3)氧气的用途①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氧气有哪些用途吗?②学生回答:呼吸、医疗、炼钢等。
3.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2)实验材料:氧气、木炭、硫磺、铁丝、集气瓶、火柴等。
(3)实验步骤:①将木炭点燃,放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②将硫磺点燃,放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③将铁丝点燃,放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4)实验现象: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二氧化碳。
②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二氧化硫。
③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色固体。
(5)结论: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与木炭、硫磺、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课堂小结(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2)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3)氧气的用途:呼吸、医疗、炼钢等。
5.课后作业(1)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氧气与空气的物理性质、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了解氧气的用途,使学生对氧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节 氧气的制法 实验四氧气的性质和制取从本周开始我们要研究具体物质的性质,用途,制备方法等。
在学习时要抓住物质的性质,因为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决定了制备它的可行的方法。
下面所列为对本周知识点要求的不同层次。
1. 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描述碳、硫、铁、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并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所发生的反应。
2. 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初步概念。
3. 根据氧气的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
4.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包括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检验及制备中注意事项等。
5. 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6. 了解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7. 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二. 重点分析和讲解 1. 氧气物理性质:液氧为了便于贮存,运输,使用,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2. 证明一瓶气体是O 2:法一:将带火星木条插入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O 2。
法二: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里,如果木条燃烧更旺,证明此气体是O 2。
3.说明:碳、磷、硫、石蜡既可在空气中燃烧,又可在氧气中燃烧。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凡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几乎在氧气中更可以燃烧,且更剧烈。
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有的在空气中无法燃烧。
结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概括为“多变一”。
这两种反应类型均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共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还有两个在后几章学习。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常用氧化剂。
2. 氧气的用途。
利用氧气的氧化性且氧气与其它物质反应均放出热量。
(1)供给呼吸。
医疗、登山、潜水、航空。
(2)炼钢。
(3)宇航。
利用燃烧放出的巨能推动火箭升空。
(4)气焊。
是乙炔气从焊枪出来后被点燃,放出的热相当多,可达到3000℃,这个温度足以使金属(铁等)熔化,再冷却便可把金属焊接在一起。
因此,气焊是物理变化。
3. 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液氧(沸点高) 液氧 空气加压降温−−→−液态空气 氮气 液氮(沸点低) 原理:沸点不同。
方法:蒸发。
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 催化剂,催化作用。
(1)在试管中加入 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蒸发 (使温度介于两沸点之间)(2)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发生的现象。
在实验(1)中,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实验(2)是在室温下进行的,只是加入了少量二氧化锰,木条复燃了,这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分解出氧气。
经测定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量无变化,且化学性质也无变化,但过氧化氢放出氧气速度快了,容易了,说明二氧化锰有“使过氧化氢迅速放出氧气”的本领。
我们把二氧化锰叫催化剂。
所起作用叫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或触媒)① 催化剂特点。
一是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二是本身质量,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
如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生成氧气的催化剂。
它的作用是加快放氧速度,但对于一定量的氯酸钾来说,加不加二氧化锰,最终产生的氧气一样多,就是快慢不同。
<2>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 + 氧气 (H 2O 2)(MnO 2)(H 2O )(O 2)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KMnO 4)(MnO 2)(K 2MnO 4)(MnO 2) (O 2) 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KClO 3) (KCl ) (O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概括为“一变多”。
注:过氧化氢:无色液体二氧化锰: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可溶于水。
锰酸钾:绿色固体,可溶于水。
氯酸钾:白色固体,可溶于水。
氯化钾:白色固体,可溶于水。
<3> 仪器装置。
(以氯酸钾制氧气为例)装置分两部分。
左边是发生装置(制取装置),下边是收集装置。
(见P 16图1-16)连接仪器安装时注意:先固定木块,酒精灯,调节试管高度,使酒精灯外焰能加热到药品集中部位;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试管内出气导管刚刚露出胶塞为宜;铁夹夹在距管口1/3以内;排水法收集时,伸入集气瓶内的导管尽量短些。
<4>如何判断气体收集方法。
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看该气体是否溶于水,不易溶于水则可用排水取气法。
第二、比较该气体与空气的密度大小,如该气体比空气密度大则用向上排气法,相反则用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向下指的是集气瓶口向上或向下。
例:O2不易溶于水⇒排水法O2密度比空气略大⇒向上排气法理论上两种方法均可,但实际都用排水法收集O2,因为这样收集的氧气较纯。
而排空气法收集的O2不纯原因是O2密度比空气只是略大,密度相差的多的用排气法较好。
(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无论是用向上排气法,还是向下排气法导管都必须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排水法收集O2时注意,当导管口出现均匀连续气泡时方可收集,刚开始出的气泡是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不是氧气,而是空气。
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这是为了防止水沿导管倒流而炸裂试管。
<5> 操作步骤。
安装仪器→检验气密性→装药→加热→收集→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模拟试题】选择题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变成冰B. 酒精挥发C. 铁生锈D.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2. 某学生取mg氯酸钾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制氧气,在实验中他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中,其实验结果和加热mg纯净的氯酸钾相比,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相同B. 反应速率加快C. 生成氧气量多D. 生成氧气量不变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加入催化剂一定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 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4. 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的空气中的氧气,在不产生其它气体的条件下,在容器中应该燃烧的物质是()A. 硫粉B. 蜡烛C. 红磷D. 木炭5. 下列各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前者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后者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A. 蜡烛、铁丝B. 硫磺、红磷C. 硫磺、木炭D. 镁带、白磷6. 判断硫在氧气里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 放出大量的热B.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C. 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D. 固体变成液体最后变成气体。
7. 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对二氧化锰的作用叙述得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锰可分解放氧B. 催化作用C. 使反应降低温度D. 使放氧速度加快8. 加热下列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氧气的是()A. 高锰酸钾B. 二氧化锰C. 碱式碳酸铜D. 液态空气9. 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有火焰产生的是()A. 木炭B. 铁丝C. 硫粉D. 红磷10. 下列变化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氧化反应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 硫在空气中燃烧C. 点燃蜡烛D.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11. 木炭,蜡烛分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燃烧时都发光并放出热量B. 燃烧后,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倒少量石灰水,石灰水都变浑浊。
C. 燃烧后,瓶壁都有水珠出现。
D. 都是跟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
12. 与二氧化锰颜色相同的物质是()A. 氧化镁B. 四氧化三铁C. 高锰酸钾D. 红磷13. 会严重污染空气的气体是()A. 水蒸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二氧化硫14. 铁丝在和氧气反应前,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的原因是()A. 生成物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B. 铁和氧气的反应是氧化反应C. 铁和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D. 为了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15.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正确的是()①加热②装入药品③停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将导管移出水面⑥收集氧气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④①⑥③⑤C. ④②①⑥⑤③D. ④②①⑥③⑤16. 下列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氧气不易溶于水B. 氧气具有可燃性C. 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反应D. 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17. 下列物质里含有氧气的是()A. 二氧化锰B. 氯酸钾C. 空气D. 氧化镁18. 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化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共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19. 从A →D 中选择答案填入①—④的空白内。
A. 分解反应 B. 氧化反应C. 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D.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① 氢气+氧气−−→−点燃水 ( ) ② 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水( )③ 碳酸氢铵−−→−加热氨气+二氧化碳+水 ( ) ④ 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 )【试题答案】1. C2. BC3. AD4. C5. B6. B7. A8. A9. C 10. D 11. C 12. B 13. D 14. D15. C 16. C 17. C 18. B 19. ① D ② C ③ A 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