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43c4f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3.png)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 包括发热、腮腺肿痛等
02
常见传染病种类与症状
水痘
1 2
常见症状
发热、咳嗽、厌食、喉咙痛、流鼻涕、全身不 适等。
传染途径
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或病 毒携带者的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
3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开 窗通风,避免与已知水痘患者接触。
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合、室内等需要佩戴口罩 ,有效阻断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近距离接触,保持安全距离, 避免拥挤和密集。
加强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有助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
接触传播与防控建议
总结词
勤洗手
接触传播是指通过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或感 染者而传播的传染病,防控建议包括以下几 点。
。
手足口病
1 2
常见症状
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疱疹等。
传染途径
通过接触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疱疹液、呼吸道 分泌物等传播。
3
预防措施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避免与已知手足口病患者接触。
03
传染病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
空气飞沫传播与防控建议
总结词
空气飞沫传播是常见的传染病传播 途径之一,防控建议主要包括以下 几点。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师 生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完善防控措施
不断完善校园防控措施,提高防控 水平,减少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 。
THANKS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常见传染病种类与症状 • 传染病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 • 学校防控措施与实施办法 • 学生与家长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材料
![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a7b04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6.png)
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材料一、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类型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家庭、公共场所中常见以下类型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等。
二、传染病传播方式及危害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秋冬季学校人员密集,学生及家长普遍拥挤,极易造成传染病传播。
一旦有人员感染,容易造成家庭内传播,甚至在学校内引起小范围传播,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和家长工作。
三、校园传染病预防措施(一)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通风、勤换衣。
(二)保持室内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三)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五)不要到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去,如网吧、超市等。
(六)避免接触和食用不洁食物,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
(七)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服药。
(八)学校应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做好学生晨检和因病缺勤追查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九)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十)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消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卫生。
(十一)学校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十二)学校应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十三)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疫情传播。
(十四)学校应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共同做好秋冬季校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家庭和社区应积极支持学校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
(十五)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十六)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十七)学校应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和防控建议,共同做好秋冬季校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a0788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d.png)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内容:
1. 掌握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定时通风、咳嗽喷嚏用纸巾或肘部遮掩等。
2. 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生的或未经煮沸的动物食品,尽量避免去野生动物市场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3.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卫生:经常清洁和消毒居住环境,特别是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
4.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适量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个体抵抗力。
5. 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高风险的人群聚集地,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6. 及时就医,不隐瞒病情: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如实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7. 遵循卫生部门发布的防疫措施:听从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指导,积极配合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
8. 留意疫情相关信息:及时获取权威媒体和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了解防控措施和最新进展。
以上是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一些要点,通过广泛的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6a16a5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6.png)
某区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到学校开展健康讲座,针对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进行详细 讲解。分析: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师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发病后的 处理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机制运行良好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市所有学校均建立了完善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 对学生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分析:该机制的有效运行,确保了疫情的早发现、早隔离、 早治疗,避免了传染病的扩散。
04 学校传染病防治政策及法规
国家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艾滋病防治条例》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规范及标准
01
02
03
04
《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 规范》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
汇报人:
2023-12-05
• 传染病概述 • 学校传染病现状及影响 • 学校传染病防治措施 • 学校传染病防治政策及法规 • 学校传染病防治典型案例分析
01 传染病概述
什么是传染病
•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主要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 ,如结核病、流行性感冒、乙肝等。
02
03
04
健康危害
传染病会导致师生身体不适, 甚至危及生命。
学习影响
传染病可能导致师生缺课,影 响学习成绩。
心理压力
传染病的爆发会给师生带来恐 慌和心理压力。
社会影响
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传染 病的传播速度快,可能引发社
校园传染病防控知识
![校园传染病防控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9e3eb9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b.png)
校园传染病防控知识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人们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进一步提高。
在校园中,传染病的传播风险较高,因此学生们需要了解一些校园传染病的防控知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一、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学生们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公共设施、使用洗手间后,或是在打喷嚏、咳嗽后。
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搓手至少20秒,包括手背、手掌、手指、指甲间隙等部位。
若没有洗手条件,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消毒。
二、呼吸道卫生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学生们需要注意呼吸道卫生。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或弯曲的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使用完纸巾后,应立即将其丢弃,并进行手卫生。
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也是重要的防控措施之一。
三、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在特殊情况下,如疫情暴发,学校可能会要求学生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佩戴口罩是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但学生们需要正确使用口罩。
在佩戴口罩前,应先洗手。
佩戴时,将口罩覆盖住口鼻,并确保口罩与面部贴合紧密,避免触摸口罩。
使用过的口罩应当正确丢弃,不要随意丢弃或重复使用。
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基础。
学生们应养成勤洗手、勤晒被褥、勤通风的良好习惯。
饮食方面,要选择新鲜、熟食,避免生食。
此外,学生们还应避免接触病原体,如不随意触摸眼睛、口鼻等部位,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
五、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及早进行治疗。
学生们应按时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也是学校入学的必备条件之一。
六、遵循学校防控措施学校通常会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学生们应积极遵循。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测量体温、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保持社交距离等。
学生们应配合学校的防控工作,共同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校园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应通过健康教育来进行。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教育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31700a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b.png)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教育在学校这样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传染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学校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
学校里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学习、生活、玩耍,接触频繁。
而且,孩子们的免疫系统还在发育中,相对成年人来说抵抗力较弱。
此外,教室、宿舍等场所通风条件不佳,也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
常见的学校传染病有流感、手足口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等。
这些传染病的症状各不相同,但都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比如流感,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乏力等症状;手足口病则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水痘会引起全身皮疹和瘙痒。
那么,如何预防这些传染病呢?个人卫生是关键。
要教导学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洗手要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揉搓。
同时,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也非常重要。
学校要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课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等经常接触的部位要重点消毒。
另外,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学校要确保学生能够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要加强监测。
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
同时,要做好因病缺勤学生的追踪工作,了解其病情和治疗情况。
对于已经感染传染病的学生,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隔离。
隔离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待症状消失、隔离期满后,凭医生开具的康复证明才能返校上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传染病防治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
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健康教育课等向学生讲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方法等。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c66923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6.png)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近年来,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频繁出现,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是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广泛宣传传染病的知识,加强卫生与防疫意识,在常规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本文将从宣传的目的、方法和内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宣传的目的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增强自我防护和协助他人防范传染病的能力,最终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标。
通过宣传,可以让广大学生和教职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掌握科学的卫生习惯和防疫措施,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宣传的方法2.校园广播:校园广播是学校传导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校园广播,可以定期播放与传染病预防相关的知识,如正确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加强体育锻炼等内容。
同时,可以邀请专家或医生通过广播台开展公共卫生讲座,向学生和教职工普及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和治疗措施等。
3.展示板和海报:将传染病防控知识制作成海报,或者制作成展示板张贴在教学楼、宿舍、餐厅等公共场所,以增强学生和教职工的注意力和接触频率。
海报和展示板可以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和直观的图片,提醒大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正确的防疫意识。
三、宣传的内容1.常规卫生习惯: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基础是普及常规卫生习惯。
如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勤洗手,并注意洗手技巧等,这些都是简单却又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
通过普及这些习惯,可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2.传染病常识:宣传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知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学生和教职工能够更加了解各类传染病的特点,提高对传染病的辨识能力。
同时,宣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等措施,可以在校园内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总结起来,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为广大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全面的预防控制知识,提高个人防护水平。
校园常见传染病的宣传方案
![校园常见传染病的宣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04b5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d.png)
校园常见传染病宣传方案方案一:校园常见传染病宣传方案一、引言校园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场所,也是传染病传播的高发区域。
为了提高学生的传染病防控意识,预防和控制校园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本方案旨在提出一套全面的校园常见传染病宣传方案。
二、目标1. 增强学生对常见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2. 推广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传染病预防能力。
3. 传播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4. 推广免疫接种计划,提高疫苗接种率。
5. 倡导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预防传染病。
6. 改善校园卫生环境,减少传染病传播途径。
7. 宣传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学生应对传染病的能力。
三、实施步骤1. 传染病防控意识培养:开展以课堂教育为主的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引导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同时,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的危害和防控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2. 健康生活习惯推广: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等。
推广健康饮食,教育学生合理营养、均衡膳食,增强身体免疫力。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
3. 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开展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活动,例如通过校园报纸、宣传栏、海报等形式,介绍季节性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同时,邀请医学专家进校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专业的传染病预防指导。
4. 免疫接种计划推广:加强与当地卫生部门的合作,推广免疫接种计划,确保学生及时接种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
对特殊群体,如体弱多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学生提供针对性的疫苗接种建议。
5. 定期健康检查倡导:倡导学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风险。
通过与家长、老师的沟通合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跟踪学生的健康状况,对有潜在传染病风险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6. 校园卫生环境改善:加强校园卫生环境管理,定期开展清洁消毒工作。
校园常见传染病知识宣传
![校园常见传染病知识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d37779c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d.png)
虫媒 传播 ——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 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节高发。 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 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
猩红热
A、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B、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C、潜伏期:通常2~3天 D、临床表现: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 2、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在皮疹出现之前发生 3、皮疹: 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褪色,伴有发痒的感觉。 4、“草莓舌”、“杨梅舌”:舌乳头肿 胀形成“草莓舌”, 2~3日后舌苔脱落, 舌乳头凸起,称为 “杨梅舌”
抗击传染病,维护公众健康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传染病 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杀灭蚊子、苍蝇、老鼠、蟑螂 生活中尽量减少与动物接触
我国把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我国免向儿童提供的一类疫苗有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流行性脑膜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 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狂犬疫苗。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
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 ,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一)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一)](https://img.taocdn.com/s3/m/ae245f1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7.png)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一)疾病预防和控制是学校事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疾病防控知识,学校应定期举行专题讲座,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自我防控疾病的方法,减少疾病在校园中的传播。
1.讲座主题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是针对学校环境下的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信息普及形式。
讲座的主题从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危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预防等方面进行讲解。
2.讲座内容(1)认识传染病首先,讲座应该对传染病有简明的概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染病,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并且如何预防疾病的传播。
(2)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接下来,讲座应该明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并重点阐述人际传播、污染物传播、媒介传播等传染病传播的方式。
让学生明白疾病的传播是如何发生的。
(3)传染病预防的方法在考虑一些传染病预防的方法时,最主要的就是清洁和卫生习惯。
在讲座中,应着重强调勤洗手、戴口罩、不分享用具等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的疾病预防环节,从而掌握更好的疾病预防方法。
(4)传染病在学校的防控措施学校是群体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在讲座中应重点介绍学校对于传染病防控的几种措施:(a)建立疫情防控机制;(b)隔离措施,对有感染病例学生进行隔离,直至病例被解决;(c)消毒措施,对校园环境中的物品、餐厅用具、卫生间等公共空间进行定期消毒;(5)防疫知识的知晓责任在被害群体防疫意识不足时,优先考虑的是防护知识的普及。
因此,讲座中应该强调,在校生应该积极知晓关于疾病防控相关的卫生知识,并且把掌握的方法传播到与自己联系的家庭和朋友之中,进一步推进防疫工作。
3.讲座形式学校可以在上课期间安排主题宣讲,安排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专题讲解,并且组织相关实际体验,指导学生们如何操作防疫措施。
另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发放资料、举行知识竞赛等方式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和加深知识印象。
总之,传染病防控是学校中重要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学校防疫管理这个复杂的系统中。
学校传染病宣传标语
![学校传染病宣传标语](https://img.taocdn.com/s3/m/2b4abbb8c850ad02df8041d8.png)
学校传染病宣传标语导读:本文是关于标语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加强肠道疾病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控意识。
2、保护你、保护他,保护大家不得艾滋病。
3、艾滋重预防,全民奔小康;遏制艾滋病,生命放光芒。
4、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就是关爱自己。
5、多打肥皂勤洗手,吃手习惯不要有。
6、手牵手预防艾滋,心连心关爱生命。
7、科学养犬,文明养犬,依法养犬。
8、搞好卫生综合整治,建设文明和谐家园。
9、外出打工不容易,防治艾滋要注意。
10、做好狂犬病强制免疫,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11、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2、普及防艾知识,加强防范意识。
13 、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14、被狗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
15、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毒从口入。
16 、生命宝贵如金,艾滋预防为先。
17 、人人都是防艾大使,个个都是健康专家。
18、预防艾滋病,不共用牙刷,不共用针筒。
19、犬只咬伤人畜,责任人要承担赔偿责任。
20 、时时刻刻关爱生命,分分秒秒预防艾滋。
21、日常生活接触很安全,不会传染艾滋病。
22、管好垃圾和粪便,消毒杀虫是关键。
23、珍爱生命始于心,防治艾滋践于行。
24、防艾知识进万家,家家开放幸福花。
25 、正视艾滋,科学防治,共创和谐家园。
26 、肠道疾病可防、可治、可控,不可怕。
27 、感染艾滋,个人受害,家人受罪,社会受累。
28、做好消毒杀虫工作,切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29、外出打工心不花,莫把艾滋带回家。
30、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31、知者无畏,智者不惧,预防艾滋从认识开始。
32 、同心携手,遏制艾滋,珍爱生命,共建和谐。
33、你心我心防艾用心,你行我行健康同行。
34、远离艾滋病,幸福全家人,得了艾滋病,毒害三代人。
35 、我以我心呵护生命,我以我行抵御艾滋。
36 、艾滋一生,痛苦一生;自爱一生,幸福一生。
37 、手足口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c0f3418aaea998fcd220e08.png)
LOGO
传染病流行环节的防控措施
1.控制传染源:有的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
染性,比如麻疹、甲型肝炎,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 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 蔓延。
Page 6
LOGO
传染病流行环节的防控措施
Page 31
LOGO
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得了肺结核,应该注意什么? (1)一旦被确诊为肺结核,一定要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治疗,严格
按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和复查。
(2)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要减少与其他人的接 触,如果必须去,需要佩戴口罩。
(3)要树立治愈的信心,只要完成规范治疗疗程,绝大多数肺结核是 可以治愈的,治愈后就不会有传染性。
福平(RIF)、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结核病的一个标准短疗程 是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两个月,然后单独使用异烟肼和 利福平再过四个月。 但一旦发展成耐多药结核病,疗程会变得漫长而复杂,一个标准流程长达20-24 个月,而且药物不仅具有相当大的肝肾毒性,副作用显著,且价格昂贵,整个 治疗过程费用是普通结核的上百倍。除此之外,由于抗结核病药物对于肝脏会 有损伤,患者还需要服用护肝药物。
- 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 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 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每年可能感染10-15人(或更多)的新患者。 结核病菌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的概率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患者排
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标语(50句)
![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标语(50句)](https://img.taocdn.com/s3/m/1c7f4e3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2.png)
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标语(50句)1、外出打工不要晃,妻儿老小放心上。
2、注意个人卫生,多开窗通风,勤晒被子。
3、艾滋一生,痛苦一生;自爱一生,幸福一生。
4、艾滋一旦拥有,人生一无所有。
5、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6、关心艾滋病患者,关爱社会大家庭。
7、人人知艾,人人避艾,人人防艾,人人无艾。
8、加强环境消杀,控制“四害”孳生。
9、搞好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
10、图一时之欢,毁一世幸福。
11、防治艾滋病,利国又利民。
12、讲究卫生,减少疾病。
13、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14、防艾麻烦一下子,远离艾滋一辈子。
1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打造美好校园环境。
16、预防艾滋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个个受益。
17、防控艾滋病要有恒心,红丝带关爱需爱心,促进社会和谐要有信心。
18、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
19、生命安全帽,健康安全套。
20、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
21、进城打工挣钱忙,千万不要乱上床。
22、宝宝只生一个好,预防接种不可少23、积极预防爱滋病,维护家人健康,靠你靠我靠大家。
24、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25、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倡导健康生活方式26、预防艾滋病,不共用牙刷,不共用针筒。
27、关注艾滋病问题,关爱艾滋病病人。
28、增强文明卫生意识,培养良好卫生行为。
29、农民朋友外出打工,预防艾滋牢记心中。
30、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31、洁身自爱防艾滋,健康延续下一代。
32、防治艾滋病,人人有责;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受益。
33、要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勤换、勤晒衣服、被褥。
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清洁。
3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水平。
35、你我共同防艾,造福子孙后代。
36、扩大免疫规划,造福子孙后代37、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38、卫生防病,人人有责,人人受益。
39、预防肠道传染病: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
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标语
![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标语](https://img.taocdn.com/s3/m/b61a045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c.png)
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标语
关于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的标语应该简洁明了,并能够引起学生和教职工的注意。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校园传染病防控宣传的标语:
1.保持清洁卫生,远离传染病
2.勤洗手,健康起跑
3.预防疾病,从我做起
4.勤通风,室内环境更清新
5.唾液传播疾病,说话慎重
6.病从口入,食品安全护校园
7.讲究饮食卫生,远离消化道疾病
8.校园防控,取缔饮食中毒
9.晨检是保健,学习为未来
10.开展体检,关爱健康
11.病毒无情,保健有道
12.心系教职工,学校关爱到家
13.个人卫生关乎全校安全
14.外部来宾访问,安全卫生不可少
15.制定急救预案,安全警钟长鸣
16.小心传染病,防止病毒入侵
17.空气流通,校园更健康
18.手上的细菌,数以万计
19.接触病人,注意防护
20.手卫生不规范,疾病蔓延如火烧
这些简短的标语旨在提醒师生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增加对
传染病防控的关注。
希望以上标语能为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提供一些帮助。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1)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1)](https://img.taocdn.com/s3/m/5ff970d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d.png)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1)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
当前,传染病在我国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学校作为青少年学
习与成长的场所,应该将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增强学生的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因此,我们组织了一场“学校传染
病防控知识讲座”,下文将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卫生习惯的培养
首先,我们就学生的卫生习惯进行了讲解。
要告诉学生,洗手是最基
本的卫生习惯,饭前、厕所上完、摸了公共物品等是必须要洗手的时候。
此外,要教育学生要少去人多的场所,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注
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等。
二、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接着,我们详细讲解了各类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
如,预防
流感需要注意呼吸道卫生,使用口罩,保持通风,不随地吐痰;预防
手足口病需要注意手洗,食品消毒,避免使用公用杯子,勤换洗衣物。
三、疫苗接种
然后,我们向学生推广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疫苗能有效地预防某些
疾病,比如乙肝病毒感染等。
但疫苗接种同时也需要遵守医生的指示,严格按照疫苗接种程序接种,以确保其效果。
四、应对突发疫情
最后,我们向学生讲解了应对突发疫情的方法。
发现疫情暴发时,要保持镇定,听从专业人员指导,遵守防疫要求,不要传播虚假信息。
总之,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的目的在于普及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卫生习惯,提高传染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安全。
同时在讲座结束后,我们要尽量开展更多的相关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一)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一)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二)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二)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
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
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
(一)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二)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三)自动免疫: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6岁时各加强一次。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三)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
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一)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二)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三)控制传染源:病人必须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痴为止。
托幼机构中接触的易感者应检疫3周。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四)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
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
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
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
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
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五)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一)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二)接种腮腺炎疫苗。
(三)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证儿童睡眠充足。
(四)患厌食症者易早治疗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五)可服中药板蓝根冲剂,连服三天。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七)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
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
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一)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二)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八)
——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
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
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
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预防措施:
(一)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
对于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
(二)应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三)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诱发结核病的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