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才考核制度的演变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社会。

在这个时期,考核制度被广泛应用于选官、选拔人才和评估官员的表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核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从而在不同的朝代中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和流程。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演变进行的概述。

初唐考试制度的确立(公元7世纪至9世纪)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最早形式可以追溯到唐朝初期,当时的考试制度是由杨素在公元605年首次建立。

这个制度主要采用了选举和推举的方式,选拔人才进入官僚体系。

通过举荐和临时考试,杨素确立了进士科、秀丽科和明经科这三个科目的考试制度。

这些科目主要考察文化和政治理论知识,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

唐朝科举制的建立(公元9世纪至12世纪)唐朝科举制的建立是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重要里程碑。

这个制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科举制主要有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州县一级的考试,会试是地区(路、府)一级的考试,殿试是朝廷一级的考试。

乡试主要考察文化和政治理论知识,会试和殿试主要考察文化、政治和国家治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官员,并推动了历代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明清科举制的(14世纪至20世纪初)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这些主要是为了提高考试的公正性和选拔人才的质量。

这些包括增加考试的科目和题目,加强考试审核和监督,考试评分制度,以及加强考试后的考生评议和考官回避制度等。

这些使得科举制度更加科学和完善,提高了考试的公正性和选拔人才的可靠性。

科举制的废除与现代考试制度的建立(1905年以后)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科举制度逐渐被废除。

1905年清朝废止科举制度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人才选拔和考核制度。

这些现代制度包括国家考试和教育制度的建立,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鉴定等。

现代考核制度更加注重考察人才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中国的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国人事制度发展历程

我国人事制度发展历程

我国人事制度发展历程我国人事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中,人事制度往往与血缘关系密切相关,贵族身份和世袭制度决定了人事任免的主要方式。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人事制度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演进。

在秦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政府开始实行按才能选拔人才的政策。

这一时期的人事制度重视选拔人才,重视教育培养,注重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对人才的重用和提拔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开始形成,并在后来的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科举制度选才公平,提拔人才的机会更加平等,不再由出身和家族关系来决定。

这为人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同时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了中国的主要选拔人才的方式。

尽管科举制度有其局限性,但它为中国的人事制度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和体系化的选拔和提拔人才的机制。

近代以来,中国人事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改革。

1912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开始了政治制度的改革。

北洋政府建立了“国家学校”,实行了官吏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并试图实行职业化的公务员制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事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演变。

在统一战线阶段,中共在人事制度上遵循了先容纳、后改造的原则,吸收了一部分原国民党的官员。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共强调党委的领导权,推行了干部选拔与考核的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我国人事制度也迎来了一场重大的变革。

1985年,中共中央决定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消了职称制度,推行了聘任制度。

1993年,《公务员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实行了一套相对完整和科学的公务员制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家的发展,人事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当今中国,在实行市场化经济的条件下,人事制度更加注重中层干部的选拔和选拔机制的公正、科学和透明,也更加注重新一代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拔。

综上所述,我国人事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历史和长期的演进。

秦汉到明清考核制度的演变

秦汉到明清考核制度的演变

秦汉到明清考核制度的演变秦汉到明清时期的考核制度经历了较为显著的演变。

这一时期的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官吏的管理和选拔的多样化尝试,对于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从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以及明清时期四个阶段来详细阐述考核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的考核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引入了科举制度,二是建立了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推行了裁汰百家,统一文化的政策,通过实施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

此后,刘邦设立了太学,培养和选拔人才。

汉武帝时期,在举孝廉、亲射、科第等方面采取了各种考核制度,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考生,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而汉朝末年,诸暨乱、黄巾起义造成人才大量流失,科举制度也因政权更迭而短暂中断。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更替频繁,各种考核制度的实施也不稳定。

东晋时期开始正式开创了士人科举制度,但由于政权不稳定,考试考核的制度也不够完善。

南朝梁武帝时期,加强了科举制度的实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科目和规定,并设立了明经、明儒两科,加强了对人才选拔的要求。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发展的阶段,也是考核制度变化的重要时期。

隋文帝建立了国家学校,实行了府试和会试制度,以选拔人才。

隋末唐初,武则天推广了科举制度,恢复了明经科、明儒科等科目,进一步扩大了选拔范围。

唐太宗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科目规定细化,科考内容更加丰富,科举考试成为一种重要的选拔渠道。

唐朝的科举制度确立了对于士人的全面考核,将一些具体的考题内容形成了固定的体系,并通过考试的形式由中央来选拔官员。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明初,创立了文淳状元、访治评论等选拔制度,试图减少贪污弊端,提升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明朝中期,科举制度更加细致化,文朝科目分为二等、三等、四等,科目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进一步选拔人才。

明代末期,万历帝改革科举制度,试图减少贿赂和降低科举积压,但转而滋生出更多的弊端。

我国历史人才选拔制度

我国历史人才选拔制度

我国历史人才选拔制度
我国历史上有多种人才选拔制度。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制度:
1.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人才选拔制度,首次出现于隋朝,盛行于唐朝和明清两代。

科举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主要考察文学才能,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最终选拔出进士及其他官员。

2. 士官学校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的教育模式,建立了一批以培养军事、政治和科学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士官学校。

这些学校通过选拔考试来选拔学生,培养出了许多有才能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3. 政干部选拔制度:建国后的中国,实行了以中国共产领导的干部选拔制度。

这一制度通过组织内干部考核评议、选拔培养有潜力和能力的人才,以担任政机构和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职务,推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4. 高校招生制度: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高校招生制度是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高校招生主要通过高考来选拔学生,录取合格的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这些人才选拔制度在各自的历史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各朝代选拔人才方式

中国各朝代选拔人才方式

中国各朝代选拔人才方式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选拔人才的方式非常多样化,这些方式包括科举制度、制度、选贤任能、举荐、推荐等等。

下面,本文将从科举制度、选贤任能和举荐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中国各朝代选拔人才的方式。

一、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也最为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它在唐代开始开始形成,并持续至清朝灭亡。

科举制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它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其主要流程如下:1、乡试:由地方政府推荐的考生在各自的乡试场参加考试,由监考官出题出卷,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文笔等方面。

2、会试:通过乡试的考生在州府参加会试,在会试中主要考察诗词、文学、政论等方面。

3、殿试:通过会试的考生在皇帝所在的宫殿参加殿试,最终由皇帝上谕亲笔挑选,并根据入选者的成绩考虑赐给封号、官爵等奖励。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人才的选拔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使中国古代智慧达人的数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二、选拔优秀人才的选贤任能制度选贤任能指的是通过任命和提升身份来选拔能力出众、有成就的人才。

从汉代开始,选贤任能制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首先通过种种渠道(如间谍、吏治等手段)收集情报、考核人才,再以被考核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选用出众人才为官。

此外,这种方式对被评选者的能力、品行、政见等方面也会做出评价和考量。

三、举荐和推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除了科举制度和选贤任能制度之外,举荐和推荐也是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通过社会力量来推荐才俊、英杰,或者运用乡邻情谊、门第亲戚、贵族会友等关系介绍、推荐人才。

举荐和推荐的主要优点是,它能够有效地发掘出能力出众的人才,且能够提高社会的动态性、创新性和发展性。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主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和更新,如今的人才选拔方式已经更为多样化和多元化。

无论哪种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1、军功爵制:战国时商鞅在秦国制定的军功爵位制度,秦汉两代沿用,是根据军工而赐给爵位、田宅和食邑的爵禄制度。

2、察举制:西汉时期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具体做法是:推选各郡有声望者任中正官,察访散在各地同籍的已仕、未仕士人,并根据舆论,按照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从上上至下下分为九等。

4、科举制:开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废除于清末。

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从中选拔人才、分别任官。

其中①乡试:在省城举行考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②会试:在京城举行考试,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③殿试:在宫殿举行考试,考中后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

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变迁

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变迁
2. 科举制度我们对其作用必须一分为二地评价。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 它彻底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选官的垄断,在较大的社会 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的途径,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它把选官制 度和教育制度结合为一体,这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更熟 练和理智地履行管理国家的职能十分有利;它不仅在中国仍至世界都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和越南长期实行过科举制,英美等国建立的文官 考试制度也受到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我国对 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这一制度发展到明清,出 现了八股取士后就走向了极端,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 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二、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 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打破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西风 东渐,旧的教育制度再难维持下去,洋务运动中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开始出现。摒弃时文、诗赋等陈腐内容,转而教授外语、数、理、政治, 把西学、实学吸收进来。 2、1898年戊戌变法中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标 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正式开端。 3、1916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开启了我国近代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变的历程。清华、南开等大学也相继 进行改革,我国渐次产生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大学和著名的高等学府。 4、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期。国 家对接管的旧高等学校进行了改革,又在解放区办起的高等学校的基础 上,陆续新建了一批高等学校。 5、1977年恢复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制度,我国的高校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 发展期。1999年,我国大学开始扩大招生,越来越多的普通学生可以有 机会进入大学学习。进入21世纪,高校专业的多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 的选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及启示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及启示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及启示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

商朝以《建康纲》的编撰
为开端,建立了中国式的考核制度。

他们以类似“选拔制”为基础,采取
了拜托和比较考核两种方式。

商朝的考核制度已成为后代的经典,后世也
根据其经验,不断改进这一制度。

随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的发展及其文化的进步,其考核制度也相应地得
到了发展。

春秋时期,宋国提出了“兼类拔能”的原则,认为要考核所有
人的能力,而不是仅仅以名声决定人们的任命。

从而实现了一种可以促进
异质性社会的发展的考核机制。

汉代以后,考核制度又进一步完善,经过多次的和完善,形成了完整
的考核体系。

汉武帝以“赐诸侯如贤良”为原则,重视各种考核人员的能力,并把考核作为政治任人的重要环节。

随后,在贵族制度的基础上,分
配不同的职位,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

以上考核制度可以提供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首先,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发展趋势概述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是长期发展演变而来的一套选拔和评价官员表现的制度。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事项,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官员考核制度也有了不同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发展趋势。

考核制度的初期形式在中国古代,最早的官员考核制度可追溯到殷商时期。

当时的考核制度主要基于家族和世袭制度,官员的位置主要由血缘关系和社会地位决定。

这种制度的弊端在于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世袭化的问题,无法真正选拔出优秀的官员。

随着周朝的建立,官员考核制度开始逐渐完善。

周朝采用的制度是封建制度,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主要由君主和贵族负责。

君主会根据自己的好恶和政治需求,任命或免职官员,这样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任命的公正性和灵活性。

科举制度的兴起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制度在唐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和晋升完全脱离了家族和世袭的制约,真正实现了以才能为本的选拔。

科举制度通过通过考试和评定来决定官员的晋升和任免。

这种制度不仅考察了官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储备,还考察了其道德品质和行政能力。

科举制度的兴起,不仅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也为社会上层人士提供了寻求晋升和权力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推行,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发展。

在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各个朝代逐渐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规范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过程。

考试的科目和内容也逐渐完善,既包括文学和史学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能力。

此外,对官员的考核评定也逐渐细化,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个人品德、才能和实绩。

官僚体制的弊端与改革尽管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官员考核制度,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考试的制度复杂,要求文化和知识领域的掌握,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难以参与其中。

中国古代社会的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的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的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的考核制度源远流长,最早的考核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部落时代。

在《尚书·舜典》中,舜制定了“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的制度。

从秦始皇开始,考核制度以文本文件的形式正式下发,秦始皇颁布了《为吏之道》,其中有一种被称为“上计”的制度,要求地方官员年终将辖区内户口、田赋等情况的数字写在竹木简上,编订成册,上报朝廷进行考核。

在长期的用人实践中,古人创造出了若干不同的考核形式。

有结合任期的定期全面考核,称为“考课”、“考绩”、“上计”、“考满”等;有以廉政、整顿官员队伍为目的的考核,称为“考察”、“刺察”、“访察”、“京察”、“外察”等;有以选拔任用为目的的考核,一般称为“考察”等。

这些考核形式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

此外,古人非常看重赏罚,认为赏罚是治国理政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他们认为只有信赏必罚、赏罚得当,才能正确用人、整顿吏治,引导社会风气、管理百姓。

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对赏罚多有论述,其中有些可谓高屋建瓴。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社会的考核制度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体系,它涉及到对官员的选拔、任用、管理、奖惩等多个方面。

这种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各个朝代官员考核制度

各个朝代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官员考核制度,下面简要介绍一些代表性的朝代的考核制度:
1. 秦朝:秦朝实行的是法家思想的严格统治,官员选拔以重视实绩为主。

采用了严格的考试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主要分为三级:郡邑举、州郡举和京官举。

考试内容包括经史、法律、军事等,选拔出来的人才被任命为各级官员。

2. 隋唐:隋唐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设立了明经、明法、明算、明艺等科目,考试内容更加系统化。

科举考试包括殿试、会试和礼部试等,通过考试的人才可以晋升官职。

此外,唐朝还设立了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成为重要的选拔途径。

3. 宋朝:宋朝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宋朝设置了贡举科、进士科、明经科、进士廪生等科目,考试内容更加注重文学和政治理论。

科举考试的合格者可以进入官场,晋升官职。

4. 明朝:明朝时期科举考试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设置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试内容涵盖经学、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

科举制度成为明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科举制度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注重文学才能而忽视实际才能、容易造成功利主义等。

此外,不同朝代的官员考核制度还有许多细微差别,具体的考试科目、形式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以上只是对一些代表性朝代考核制度的简要介绍。

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这些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演变和发展,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历代人才选拔制度的背景、特点和影响。

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选拔制度的萌芽时期,主要采用举荐制。

当时,社会等级森严,普通人难以进入统治阶层。

但统治者们也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因此通过乡里推荐、贵族推荐等方式选拔官员。

这一时期的举荐制注重德才兼备,强调官员的品行和才能。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实行察举制,即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推举人才,经过考核后任命为官。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局面,扩大了官员来源。

同时,察举制注重德行和才能,强调官员的品行和治理能力。

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汉代及以后朝代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之一。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中正官负责评定士人的品级,从而决定其官职任用。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门第的限制,但同时也导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科举制度的一些萌芽,如考试经文、策论等。

四、隋唐至明清时期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并成为主要的官员选拔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士人可以参加进士、明经等科目的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获得官职任用。

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扩大了官员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同时,科举制度也成为了当时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形式,但同时也限制了士人的思想自由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历代人才选拔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其特点和影响。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扩大了官员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同时,这些制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限制,如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限制了士人的思想自由和创新精神等。

这些制度的演变和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在这个制度下,通过考试选拔出的士人可以进入官府从事政治、文化等工作。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考试科目和流程、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成型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演变和完善,最终延续了近130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拔制度之一。

科举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使人才得以发挥作用,同时也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

起初的科举制度是简单的考试选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制度逐渐演变为复杂的考试体系。

明代实行的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以及清代的会试和殿试,成为科举制度发展的高峰阶段。

这些考试分别在不同地方进行,最终选拔出的士人可以成为官员,享有丰厚的待遇和特权。

二、考试科目和流程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文科和武科。

文科考试内容涉及经史、文言文、诗词等,要求考生有扎实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

而武科考试则注重武艺和军事技能的测试,以选拔武将和军事将领。

科举考试的流程十分繁琐。

首先是乡试,考生在本地参加笔试,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轮的考试。

然后是会试,会试要求考生亲临考场进行面试和答辩,考官会提问考生,考察其学识和理解能力。

最后是殿试,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皇帝面前进行,目的是选拔最卓越的士人,他们将会成为高级官员,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三、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官僚阶层,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其次,科举制度打破了封建世袭的政治格局,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才能晋升官职,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

再次,科举制度注重文化修养,对促进国民教育和文化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科举制度也造成了士人的特权和功利化倾向,导致社会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和腐败现象。

总结起来,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独特而重要的制度,对于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之演变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之演变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之演变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世卿世禄制、按功授爵制、察举制和征辟制、九品中正制以及科举制。

下面就分别概述一下这些阶段:1. 世卿世禄制:这是最早的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

在这个制度下,官吏们凭借家族血统和贵族身份获得职位,并且世代相传。

这种制度显然不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才,因此在战国时期开始发生变化。

2. 按功授爵制:在秦国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按功授爵制度,即根据军功来授予官职和爵位。

这种制度在当时是一种进步,因为它突破了血统和世袭的限制,使得有军事才能的人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可。

然而,它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没有军功的人才存在歧视。

3. 察举制和征辟制:到了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开始实行。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而征辟制则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这两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血统和世袭的限制,使得有才能的人才能够得到选拔。

4.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即根据家世和个人品行定品级。

起初,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

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

这导致了出身寒门的人才即使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而出身豪门的人才即使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的局面。

5. 科举制:隋唐及后期开始实行科举制,这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最终定型。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它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为普通百姓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官选拔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是一个从世袭到功绩,再到考试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社会对于公平、公正和才能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中国古代用人选士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用人选士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用人选士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用人选士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一些关键时期和制度的概述:
周朝的封建制度:周朝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其选士制度在贵族间进行。

优秀的人才被封为官吏,以管理和辅助国家事务。

秦朝的举孝廉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施了举孝廉制度,用于选拔公务员。

该制度以孝道为标准,通过举荐和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这使得秦朝政府能够吸纳了大量的人才。

汉朝的乡试制度:汉朝时期,乡试成为选拔仕宦人才的主要考试方式。

乡试由地方官员主持,考察学生的文学才能。

考取乡试者可进入下一轮的会试,最终进入京师参加殿试,选拔最优秀的士子为官。

唐朝的科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完善。

科举考试分为明经和明法两科,考试内容主要以经义和法律为主。

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及第的人才可进入官员序列,享受各级官职。

宋朝的制举诸科:宋朝取消了明经和明法两科,改为制举诸科。

考试内容进一步扩大,既包括经义和法律,也包括历史、诗词等。

这一改革使得选士的范围更广,录取的人才也更多样化。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发展经历了从贵族选拔到选拔官员、从举荐制到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选拔人才提供了公正的平台,并从各个方面促进了文化、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这些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士人阶层的垄断、知识分子的僵化等,这些问题在后来的历史中也逐渐暴露出来。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引言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考核制度,朝廷能够选拔具备才能和品德的官员,以保证国家的良好运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改革。

本文将从演变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进行探讨。

考核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起源于夏朝,其目的是选拔能力出众、品德高尚的人才,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最早的考核制度主要通过君主对人才的个人观察和评估来进行,没有明确的考试内容和标准。

秦汉时期的考核制度秦汉时期,中国的官员考核制度发生了重要的变革。

以秦始皇为代表的秦朝引入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考试制度,成为后来科举制度的基础。

乡试主要对应士人的基本学识,会试增加了政论和辩论的环节,殿试则考查士人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考试,官员的选拔更加公正,使得社会上的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成为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主要形式。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考试内容和标准都有相应的规定。

乡试主要考查候选人的基本学识和文化背景,会试则增加了政治和文学方面的考查内容,殿试则是最终选拔优秀士人的阶段。

通过科举制度,官员选拔更加公开、透明,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宋元明清时期的变革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官员考核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随着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考试科目和标准也逐渐丰富和细化。

特别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扩大,让更多的人才有机会参与官员的选拔。

在考试内容上,除了文学和政治方面的知识,还增加了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考查内容,使得官员的综合素质更加全面。

官员考核制度的弊端虽然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选拔了优秀的官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学和政治方面的知识,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其次,科举制度对于考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的压力,使得考试成为唯一评价官员能力的手段。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核制度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核制度是指在古代中国各个朝代中,对官员和士人进行考核和选拔的制度。

这些考核制度在不同的朝代中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都起到了选拔人才、提升官员素质和维护政权稳定的作用。

下面将从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考核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秦汉时期,考核制度主要体现在选官和科举两个方面。

选官制度是通过举荐、考察和选拔等环节,选拔合适的人才担任官职。

科举制度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考场进行的,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考场进行的,通过会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殿试是在皇宫内进行的,通过殿试的考生可以获得进士称号,成为官员。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包括经义、史书、文学和政策等方面的考核。

此外,隋唐时期还设立了进士及第的制度,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称号的考生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成为官员的培养对象。

此外,隋唐时期还设立了进士及第的制度,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称号的考生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成为官员的培养对象。

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并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包括经义、史书、文学和政策等方面的考核。

此外,宋元明清时期还设立了进士及第的制度,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称号的考生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成为官员的培养对象。

此外,宋元明清时期还设立了进士及第的制度,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称号的考生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成为官员的培养对象。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核制度在选拔人才、提升官员素质和维护政权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和培养等环节,选拔出具备才干和品德的人才担任官职,为政府提供了稳定和高效的管理人员。

同时,这些制度也为士人提供了一个通过努力学习和考试获得官职的机会,促进了社会上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这些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科举考试的内容过于注重经义和文学,忽视了实际才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导致了官员队伍中的学者多而实干少的情况。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中国古代考核制度是一套用于评估官员能力和表现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选拔合适的人才担任重要职位。

这个制度起源于古代封建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完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考核制度在不同朝代和地区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保留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最早的考核制度可以追溯到周朝。

在周朝,世袭的王位被替代为通过考试选拔贤才的制度。

这种考试制度主要在宫廷内部进行,以选拔出能够协助国王治理政务的官员。

这些考试主要涉及政治、礼仪、农业、兵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管理和领导能力的评估。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核制度逐渐进入了官僚体系,并在不同朝代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这些考核制度通常在皇帝或高级官员的监督下进行,采用面试和策问的方式评估官员的能力和潜力。

官员的晋升和升迁通常取决于他们在考核中的表现。

唐朝是中国古代考核制度发展的高峰期。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唐朝考核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评估他们的才能和学问。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乡试、省试和殿试。

乡试由地方官员负责组织,主要测试应试者的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

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省试,省试由地方和中央官员共同主持,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最后,通过省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受到皇帝或高级官员的面试和策问。

科举制度在唐朝的长期实施期间,起到了选拔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和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然而,在宋朝之后,科举制度开始出现一些弊端,逐渐被各种形式的特权和腐败所侵蚀,导致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受到质疑。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考核制度是一套用于选拔官员人才的评估制度。

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推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尽管考核制度在不同朝代和地区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目标始终是选拔优秀的人才,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演变及趋势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演变及趋势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演变及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考核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旨在评估和监督个体的表现和能力,以促进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

中国古代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也有着独特的考核制度。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演变及趋势进行探讨。

古代考核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萌芽阶段。

在这个阶段,统治者为了巩固权力和管理国家,开始使用一些基本的考核手段来评估官员的能力和忠诚度。

这种考核制度逐渐发展成为规范的制度,并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在古代考核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几个重要的阶段。

最早的阶段是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严格的考试制度,以选拔人才来管理国家。

这奠定了考核制度的基础,并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时期出现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这进一步完善了考核制度,并成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考核制度。

古代考核制度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强调文化和学问的重要性,倾向于选拔才华出众、有学识的人才。

其次,古代考核制度注重道德品质和忠诚度的评估,试图选拔忠于国家、品德高尚的官员。

此外,古代考核制度还强调实践和技能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古代考核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有才能的官员。

其次,它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使得个体有机会通过考试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此外,古代考核制度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古代考核制度的趋势,并对现代考核制度的启示进行思考。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的考核制度发展,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通过对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古代社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从中汲取经验,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演变一、官员考核的演变在唐朝建立“四善二十七最”的考核标准后,宋朝基本沿袭并作了较大程度的简化。

北宋神宗时期对州县地方官考核简化为“四善三最”,四善为德、谨、公、勤四个方面,三最为治事、劝课、抚养三个方面;南宋时期又改为“四善四最”,四善仍为德、谨、公、勤四个方面,四最则在三最基础上增加了“生齿”一项;此后进入元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其政治制度相对简化并多沿袭宋制,并在考核标准上开始出现强化资历而淡化业绩的倾向。

鉴于宋元时期考核制度相对简化、弱化且不具有典型代表性,因此不做过多探讨。

而明清时期则对官吏考核考察制度较为注重,尤其是明朝,堪称中国历史上吏治最为严明的时期,建立了包括官吏考察制度、考满制度、奖惩制度、拾遗制度、申诉制度等较为严格、完备的考核制度体系,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二、明清时期的考核制度明朝的考察制度分为外察与京察。

外察是对地方官的考察,又分为朝觐考察和巡察两种形式。

朝觐考察是在地方官进京朝觐的同时进行考察,一般是三年一次。

朝觐考察的程序:先由地方官逐级考核上报,“县考于州,州考于府,府考于布政司,各以所临,精其考核,以凭黜陟”;然后由吏部和督察院组成考核班子,采取“过堂”的形式,朝觐的地方官先进行述职,考核班子结合地方上报的考核情况进行询问核实,确定应予查处和表彰奖励的人员,上报皇帝最终确定。

巡察是由监察官吏或经由皇帝指派下到地方进行巡视考察。

明朝在中央设置了督察院,在中央各部门和省级地方政府都设置了监察御史并直接归属督察院统领,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御史都可以依据职权开展巡察工作;或由皇帝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巡按”或非担任监察御史的其他官员下到地方进行巡视考察,“巡按”和经皇帝委派的巡察官员,可直接代替皇帝做决策。

此外,明朝还在地方省级机关设立了按察司或按察分司,负责地方政府的常态化监督巡察工作。

巡察一般通过查阅文件资料、现场实地考察核实、访问地方官吏和百姓等形式进行,巡察完成后需要撰写详尽的考察报告,并要求列出具体实例支持考察结论,不得笼统撰写考察评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人才考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

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

选举意义重大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

“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

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举发展
周代:家族血缘关系与国家组织合为一体的世卿世禄制。

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

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

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

(专断任意,无一定之规)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汉文帝时,首次实行与察举相匹配的“策问”考试方式。

汉武帝以后,除了贤良文学外,察举又增加了孝廉、秀才、明经、明法等。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进士科。

隋唐科举制。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

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

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

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

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

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

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

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

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

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

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

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

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

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

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

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

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公府与州郡既有自行选官之权,而被辟除的属吏又不为朝廷命官,故去留亦可以自便。

如不应辟,也不能加以强迫;否则,要受到舆论的非议。

尤其是州郡辟召是当时比较自由的仕宦途径,而且既辟除之后,主官即当加以重用;否则,气节志行之士就要辞去。

另一方面,公卿牧守既可自行辟除,他们为了发展个人势力,皆争相以此笼络士人;而士人为了做官,也不得不依托权门。

这样便发展成为一种私恩的结合。

西汉时被辟除者犹为国家官吏,到东汉则实际上成了主官的私属。

于是朝廷集权力量遭到分割,地方割据势力得到发展,东汉末年四分五裂的局面,与用人之权转移到私人手中有很大关系
九品中正制
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乡里组织遭到破坏,“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

在此情况下,三国时的曹魏御史大夫陈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

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

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

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

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
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科举制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只是按照门第高低分配权力,不能满足数量众多的出身低微的地主的要求,而门第高的士族腐败,因而加剧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地方割据分裂的倾向,说明士族制度已经腐朽。

同时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尤其是均田制实行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

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在选官上实行了科举制。

隋唐科举
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取士,所以名为“科举”。

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从而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为以后历代所沿用。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

常举每年举行,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

学馆的生徒可以直接报考,不在学的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后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

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

主持考试的,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前一直是吏部考工员外郎;以后归礼部掌管,也有临时由皇帝委派中书舍人等清要官主持的。

武则天当政时,还亲自主持考试。

考试及格者称为“及第”。

录取数进士科约为应试者的1-2%,明经科为1-2/10。

因为考生投送履历表,叫做“投状”,所以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

武则天还增设武举,由兵部主持。

宋代以后理学利用科举制度对士人进行严格思想控制。

宋初科举考试科目细密,有进士科、九经科、五经科、开元礼科、三礼科、三史科、三传科、学究科、明法科等。

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只设进士科一科,废除诗赋、帖经、墨义等考试内容,改试经义、论、策。

制举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军谋越众科、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等百十余种。

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

考中以后,原是官吏的立即升迁;原来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给予官职。

但制举出身当时并不被视为正途,而看成是“杂色”。

科举的意义
隋唐科举的积极意义: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有积极意义: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
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