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高中数学必修三统计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统计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统计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答案 (3,2.5)
Y 研考点·知规律
探究悟道 点拨技法
题型一 相关关系的判断 【例 1】 河北国欣农研会的科研人员在 7 块并排、形状大小 相同的试验田上对某棉花新品种进行施化肥量 x 对产量 y 影响的 试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单位:kg): 施化肥量 x 15 20 25 30 35 40 45 棉花产量 y 330 345 365 405 445 450 455
D 读教材·抓基础
回扣教材 扫除盲点
课本导读
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 左下角 到 右上角的区域,对于 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正相关. (2)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 左上角 到 右下角的区域,两个 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 (3)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在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 , 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
() (A)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一定是145.83 cm (B)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 cm以上 (C)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 cm左右 (D)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 cm以下
2.经调查知,某品牌汽车的销售量y(辆)与广告费用x(万元)之 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yˆ =250+4x,当广告费用为50万元时,预计 汽车销售量约为 ______辆.
2.回归方程 (1)最小二乘法: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 距离的平方
和最小的方法叫最小二乘法.
(2)回归方程: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x1,
^^ ^
y1)、(x2,y2),…,(xn,yn).其回归方程为y=bx+a,则
n
n
xi- x yi- y xiyi-n x y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统计-《2.1.3分层抽样》教案(1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统计-《2.1.3分层抽样》教案(10)

2.1.3分层抽样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3)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抽样,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统计学知识的研究,感知数学知识中“估计与“精确”性的矛盾统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4、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定义,灵活应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并恰当的选择三种抽样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抽样问题。

【探究新知】一、分层抽样的定义。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分层抽样。

【说明】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应用分层抽样应遵循以下要求:(1)分层:将相似的个体归人一类,即为一层,分层要求每层的各个个体互不交叉,即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2)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需遵循在各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每层样本数量与每层个体数量的比与这层个体数量与总体容量的比相等。

二、分层抽样的步骤:(1)分层:按某种特征将总体分成若干部分。

(2)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

(3)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4)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说明】(1)分层需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2)抽取比例由每层个体占总体的比例确定。

(3)各层抽样按简单随机抽样进行。

探究交流(1)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即将相似的个体归入一类(层),然后每层抽取若干个体构成样本,所以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必须进行 ( )A 、每层等可能抽样B 、每层不等可能抽样C 、所有层按同一抽样比等可能抽样(2)如果采用分层抽样,从个体数为N 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样本,那么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为 ( )A .N 1B.n 1C.N nD.N n 点拨:(1)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是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共同的特征,为了保证这一点,分层时用同一抽样比是必不可少的,故此选C 。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1、算法概念:2.算法的特点:(1)有限性;(2)确定性;(3)顺序性与正确性;(4)不唯一性;(5)普遍性;1.1.2程序框图(一)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二)、演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依据指定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控制结构。

依据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

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

一个预判判断结构可以有三十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发生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AB1、输入语句一般格式Input“提示内容”;变量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2、输出语句:一般格式3、赋值语句(1)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变量=表达式(2)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积极作用代表者的值赋给变量;(3)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所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

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必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右边的变量;(4)赋值语句名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5)对于一个变量可以真值十多次赋值。

1.2.2条件语句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IF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1,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2。

if表达式语句序列1;else语句序列2;图1图2否满足条件?是语句1语句2end必修三IF语句的最简单格式为图3,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4。

1.2.3循环语句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必修3的学习已经完结,那么数学必修3学问点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学数学必修三学问点总结,欢送大家阅读共享借鉴,盼望可以协助到大家。

中学数学必修三学问点总结第一章算法初步1.1.1 算法的概念1、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需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2. 算法的特点:(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需在有限操作之后停顿,不能是无限的.(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当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3)依次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起先,分为假设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展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精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必须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5)普遍性:许多详细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1.1.2 程序框图1、程序框图根本概念:(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精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局部: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程序框名称功能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完毕,是任何流程图不行少的。

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须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处理框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须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

判定框判定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明“否”或“N”。

学习这局部学问的时候,要驾驭各个图形的形态、作用及运用规那么,画程序框图的规那么如下:1、运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高一必修三统计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三统计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三统计知识点总结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在高一必修三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统计知识,包括数据的收集、图表的绘制、概率的计算等。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是统计学的起点,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进行数据的有效收集。

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实验等。

在收集数据时,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以便后续的统计分析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

二、数据的整理与描述在将数据收集到手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数据的整理包括数据的分类、分组和排序等。

数据的描述则可以通过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曲线等图表形式进行展示,帮助我们对数据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图表的绘制与解读图表是数据展示的重要方式,通过图表可以直观地呈现数据的分布和规律。

常见的图表类型有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在绘制图表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注意图表的标签、标题和比例尺等要素的准确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四、概率的计算与应用概率是统计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用于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概率计算中,我们学习了基本概率公式和条件概率公式,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概率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概率来计算掷骰子得到某个特定点数的概率,或者计算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到某个指定花色的概率。

五、抽样与推断统计抽样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研究,可以推断出总体的一些特征。

在推断统计中,我们学习了抽样误差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并对估计结果进行推断和判断。

总结:在高一必修三中,我们学习了基础的统计知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图表的绘制与解读、概率的计算与应用以及抽样与推断统计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准确的推断和判断。

统计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还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必修三统计和概率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三统计和概率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三统计和概率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三统计和概率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统计:
- 样本调查与总体推断:样本的选择和调查方法,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特征;
-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概率质量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
- 期望与方差: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性质;
-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等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性质;
- 多元随机变量与边缘分布: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与边缘分布;
- 相关与回归: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 统计与误差: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2. 概率:
- 随机事件与概率:样本空间、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 概率的运算:事件的和、积以及互斥事件的概率;
- 条件概率:在已知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 事件的独立性:事件之间的独立性和联合概率;
- 正态分布的应用:正态分布的特性、标准正态分布的应用;
- 抽样与抽样分布:抽样的概念,样本均值的分布;
- 参数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 假设检验:零假设和备择假设的提出,检验统计量的构造。

以上是数学必修三统计和概率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具体内容可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

高中数学必修三统计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三统计总结
n i 1 i
n
n i 1 i
i 1
i 1 i
( 2)
(y y ) (xi x ) xi y i n x y i d i 1 i 1 n 2 n 2 2 x n x ( x x ) i i 1 i i 1
n
a y bx

(3)得出回归方程:
的个体,再将取出的各个个体合起来作为样本
二、用样本估计总体 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1)频率分布表:①求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②决定组数与组距 ③再将数据分组 ④列表:分组 频数
频率 频数 样本容量 组距 频率2)频率分布直方图: 长方形的高 频率 组距 (3)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长方形上端的中点 (4)总体密度曲线:样本容量增加,组数增加,组距减小。频率分布折线图





(3)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标准差
s 1 n x x 2 x x 2 x x 2 1 2 3





三、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x n ,y n) 1、求回归方程: (x1 ,y 1)(x 2 ,y 2)(x 3 ,y 3) n n n n 1 ( 1) x 1 xi y i x y y x2
第二章 统计
人教版数学必修三
一、随机抽样 1、放回抽样 2、不放回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 ①抽签法:编号 制签 搅拌 抽签确定样本 ②随机数法:编号 确定开始的数字 随机数表选号 确定样本 N (2)系统抽样:编号 分段间隔 K n 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
(n 1)K
取样本
(3)分层抽样:将总体分成互不相交的层,按照一定比例,从各层中一定数量

数学必修三统计知识点

数学必修三统计知识点

数学必修三统计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必修三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点,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以及概率的应用等。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首先,我们将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开始。

在统计学中,数据是指一组与所研究对象有关的观测结果。

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类型。

定量数据是指可以用数字表示并进行数学运算的数据,而定性数据是指不能进行数学运算的数据。

在收集数据时,我们可以使用调查问卷、观察、实验等方法。

然后,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

常用的整理方法包括制作频数分布表、绘制条形图、饼图等。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统计指标是对数据进行揭示和说明的数值特征。

常见的统计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等。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它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是一组有序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据,它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中间位置。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它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典型特征。

方差是一组数据离平均值的偏差的平均平方,它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并与平均值具有相同的单位。

通过计算这些统计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数据的特征。

最后,我们将学习概率的应用。

概率是用来描述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它可以用来处理不确定性问题。

在概率的计算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

例如,我们将学习事件的概念、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以及事件的独立性和互斥性等。

在实际应用中,概率可以用来解决各种问题,如购买彩票中奖的概率、投掷骰子出现某个数字的概率等。

概率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预测。

总结起来,数学必修三的统计知识点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以及概率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并利用概率方法预测和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三是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完善数学知识结构的关键环节。

通过学习必修三的知识,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高阶数学概念和方法,为未来进阶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文将结合高中数学必修三的主要知识点,对其中的代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等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代数1.1 代数基础概念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符号和数的关系的数学学科。

在高中数学必修三中,代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包括了多项式、方程组、不等式等内容。

1.2 多项式多项式是代数中的重要概念。

它是由常数与变量的乘积和的形式构成的代数式。

高中数学必修三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对多项式进行加减乘除和因式分解等。

在学习多项式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多项式的基本运算和求解方法,并了解多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3 方程组方程组是指由若干个方程组成的数学系统。

在高中数学必修三中,方程组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包括线性方程组、非线性方程组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利用代数方法解决方程组,并能够应用方程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不等式不等式是代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中数学必修三中,学生将学习不等式的性质、求解方法以及应用技巧。

不等式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更深入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1.5 经典知识点总结代数部分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多项式、方程组和不等式。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代数基础概念,提高解题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函数2.1 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函数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在高中数学必修三中,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包括定义域、值域、函数图像、函数的性质、函数的运算等方面的内容。

2.2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一个常数与自变量的平方项的和,通常表示为f(x)=ax^2+bx+c。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求一元二次函数的顶点、零点、对称轴等性质,还要掌握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以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3统计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3统计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3统计知识点高中数学必修3统计知识点:分层抽样(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①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②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①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②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③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高中数学必修3统计知识点:系统抽样(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

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

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

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2)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

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计精度。

高中数学必修3统计知识点:简单随机抽样(1)总体和样本①在统计学中,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②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③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④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x1,x2 ,....,xx 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

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必看

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必看

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必看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一些基本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2)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3)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4)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5)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6)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7)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2.向量加法运算: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高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统计

高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统计

高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统计在高二数学必修三中,统计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统计学的内容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部分。

描述统计是指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总结,对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分布形态等进行描述。

推断统计是指通过对抽样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有限的样本中推断关于总体的性质和规律的统计方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高二数学必修三中的统计学知识点。

1. 数据的整理和显示在统计学中,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显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常用的数据整理和显示方法有频数表、频率分布表、统计图表等。

频数表是将数据按照不同的取值进行分类,并统计每个类别中的数据个数。

频率分布表是在频数表的基础上除以总数据个数,得到每个类别的频率。

统计图表可以通过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等形式直观地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 数据的中心趋势数据的中心趋势是用来表征一组数据集中的位置的指标。

常见的数据的中心趋势有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算术平均数是所有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它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平均水平。

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列后的中间值,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即为中间值,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是中间两个值的平均数。

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它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典型特征。

3. 数据的离散程度数据的离散程度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

常见的数据的离散程度有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极差是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它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全距。

方差是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它可以衡量数据与平均数的偏离程度。

标准差是方差的正平方根,它可以衡量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

4. 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一种重要的概率分布,也称为高斯分布。

它具有钟形曲线,以平均数为对称轴,标准差为曲线的控制参数。

正态分布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标准正态分布是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5. 抽样和抽样分布在推断统计中,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选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

高一数学必修三统计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三统计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三统计知识点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等问题。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统计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高一数学必修三中的一些统计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数据的整理和描述在统计学中,数据的整理和描述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通过整理和描述数据,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特征。

1.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误差。

2. 数据的整理在获得一组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可以通过制表、绘图等方式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描述。

3. 数据的描述数据的描述可以从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两个方面进行。

常见的描述方法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四分位数等。

二、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是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的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1. 频数分布频数分布是指将一组数据按照不同数值进行分类,并统计每个类别中数据出现的次数。

通过频数分布表或频数分布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2. 频率分布频率分布是指将频数转化为频率,即将每个类别中数据出现的次数除以总数据量得到的比率。

频率分布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差异。

三、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是统计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和随机变量的分布。

1. 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估计两种方法得到。

在计算概率时,需要考虑事件的互斥性和独立性等性质。

2. 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分布决定了其取值的概率分布情况。

常见的随机变量分布有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四、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选取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1.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的方法,每个样本具有相同的概率被选中。

数学必修三统计和概率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三统计和概率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三统计和概率知识点总结统计和概率是数学必修三中的重要知识点,下面是统计和概率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见应用总结:1. 统计的基本概念:- 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 参数:总体的特征值,通常用来描述总体的某种性质。

- 统计量:样本的某种函数,用来描述样本的某种性质。

2. 随机事件和概率:- 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 样本空间: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

- 概率:用来描述某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3.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将随机试验的结果与某个数值相对应的变量。

- 离散型随机变量:只能取有限个或者可列个数个值的随机变量。

- 连续型随机变量:可以取连续范围内的任意值的随机变量。

- 概率分布:随机变量取各个值的概率。

4. 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 二项分布:描述了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成功次数的概率分布。

- 正态分布:在自然界中许多现象可以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它是最常见的概率分布。

5. 随机事件的独立性与相关性:- 独立事件: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没有关联。

- 相关事件: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有关联。

6. 统计推断:- 估计: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值。

- 假设检验: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提出的某种假设进行推断。

7. 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 回归分析:通过已知数据建立函数关系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的可能结果。

这些是统计和概率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推断和预测。

高中数学必修3_第二章_统计_总结学生版

高中数学必修3_第二章_统计_总结学生版

第二章统计一、随机抽样三种常用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设一个总体的个数为N。

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

实现简单随机抽样,常用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1)抽签法制签:先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号码可以从1到N),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号签可以用小球、卡片、纸条等制作,然后将这些号签放在同一个箱子里,进行均匀搅拌;抽签:抽签时,每次从中抽出1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成样:对应号签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抽签法简便易行,当总体的个体数不多时,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2)随机数表法编号:对总体进行编号,保证位数一致;数数:当随机地选定开始读数的数后,读数的方向可以向右,也可以向左、向上、向下等等。

在读数过程中,得到一串数字号码,在去掉其中不合要求和与前面重复的号码后,其中依次出现的号码可以看成是依次从总体中抽取的各个个体的号码。

成样:对应号签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结论:①用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个体时任一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1/N;在整个抽样过程中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n/N;②基于此,简单随机抽样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③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它是不放回抽样;它是逐个地进行抽取;它是一种等概率抽样。

2.系统抽样:当总体中的个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1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也称为机械抽样)。

系统抽样的步骤可概括为:(1)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

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2)将整个的编号进行分段。

为将整个的编号进行分段,要确定分段的间隔k .当N/n 是整数时,k=n/N ;当N/n 不是整数时,通过从总体中剔除一些个体使剩下的个体数N ´能被n 整除,这时k=N ’/n ;(3)确定起始的个体编号。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A版)第二章统计2.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A版)第二章统计2.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⑤确定样本:从总体中找出与号签上的号码对应的个体,组成样本.
随机数表法是随机数表由数字 0 ,1 ,2,3,⋯,9 这 10 个数字组成,并且每个数字在表中 各个位置上出现的机会都是一样的,通过随机数表,根据实际需要和方便使用的原则,将几个数
组成一组,然后通过随机数表抽取样本.随机数表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它很好的解决了当总体中
样.因为 50 名官兵是从中挑出来的,是最优秀的,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不同,不符合简单 随机抽样中“等可能抽样”的要求.(3)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并且
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是不放回、等可能的抽取.
2013年第27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俄罗斯举行,为了支持这次运动会,某大学从报名的 20 名大 三学生中选取 6 人组成志愿小组,请用抽签法设计抽样方案. 解:(1)将 20 名志愿者编号,编号为 1,2,3,4,⋯,20; (2)将 20 个号码分别写在 20 张形状相同的卡片上,制成号签; (3)将 20 张卡片放入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搅拌均匀; (4)从盒子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 6 个号签,并记录上面的号码;
A.2
B.3
C.6
D.7
解:C
间隔相等,所以 126 − 8 × 15 = 6.
4.分层抽样
描述: 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几部分,每一部分叫做层,在各层中按层在 总体中所占比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分层抽样.当总体由明显差 别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抽取样本更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采用分层抽样.
③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不放回抽样.
④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等可能的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均为
n N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二章 统计 小结》示范课课件_19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二章 统计  小结》示范课课件_19
P(至少有1人排队)=1 P(A0) 1 0.1 0.9 或=P(A1 A2 A3 A4 A5)=P(A1)+P(A2)+P(A3)+P(A4 )+P( A5)
【课内探究】
例2、一个袋中装有四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球,球的编号分别为1,2,3,4. (1)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求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概率; (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m,将球放回袋中,然后再从袋 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A面试的概率.
P(第4组至少有1名学生) 1 6 3 15 5
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第1组
[160,165)
5
0.050
第2组
35 [165,170) ①
0.350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170,175)
[175,180) [180,185] 合计
30 ②0.30
20
排队0
1
2
人数
概率 0.10 0.16 0.15 (1)求至多2人排队等候付款的概率;
(2)求至少1人排队等候付款的概率.
3 0.25
4 0.20
5人及 以上 0.14
解:设商场付款处排队等候付款的人数为0、1、2、3、4、
5人及以上为事件 A0 , A1, A2 , A3, A4 , A5 ,且彼此互斥,则: P(至多有2人排队)=P(A0 ) P(A1) P(A2 ) 0.1 0.16 0.15 0.41
(4、3)、 (4、4) 共16个,满足条件n<m+2即n -m <2有
个,则: P(n m 2) 13 16
【课内探究】
例3、从甲地到乙地有一班车在9:30到10:00到达,若某人 从甲地坐该班车到乙地转乘9:45到10:15出发的汽车到丙地 去,求他能赶上车的概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那个数叫做中位数;若为偶数个时,位置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 值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③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取得的商叫做平均数
(2)方差: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
s2
1 n
x
1
x
2
x2
x
2
x3
x
2
(3)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标准差
的个体,再将取出的各个个体合起来作为样本
二、用样本估计总体 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1)频率分布表:①求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②决定组数与组距 组数=极差/组距(组距=极差/组数)
③再将数据分组
④列表:分组 频数
频率
频数
频率
组距
小长方形的面积
样本容量
组距
(2)频率分布直方图: 长方形的高 频率
s
1 n
x
1
x
2
x2
x
2
x3
x
2
三、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1、求回归方程: (x1,y1)(x2,y 2)(x3,y 3)(xn ,y n)
(1) x
1 n
n i1
xi
y
1 n
n i1
yi
n i1
xi
yi
n i1
xi2
(2)
d
n
i
1(xi
x
n
i
1(xi
)(yi x )2
y
)
n iin11xixiy2innxx2y
a y b x
(3)得出回归方程:
y
b x
a
组距
(3)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长方形上端的中点
(4)总体密度曲线:样本容量增加,组数增加,组距减小。频率分布折线图
会就会来越接近一条平滑的曲线
(5)茎叶图:一般由两位数构成的数
茎:十位上的数字为茎; 叶:个位上的数字为叶
由三位数构成的数
茎:十位和百位上的数字为茎; 叶:个位上的数字为叶
二、用样本估计总体 2、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①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众数;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且一样多,则这些数据
都是众数 ; 如果所有数据出现次数相等,则这组数据没有众数。
②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若个数为奇数个,则位置在最中间
第二章 统计
人教版数学必修三
一、随机抽样
1、放回抽样
2、不放回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
①抽签法:编号 制签 搅拌 抽签确定样本
②随机数法:编号 确定开始的数字 随数表选号 确定样本
(2)系统抽样:编号
分段间隔K
N n
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
(n 1)K 取样本
(3)分层抽样:将总体分成互不相交的层,按照一定比例,从各层中一定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