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育专著读后感读书心得
教育专著读后感【优秀11篇】
教育专著读后感【优秀11篇】教育专著读后感篇一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
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
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它犹如一丝曙光,引领着我走出教育的误区,走向光明。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让我深感教育原来是如此的美丽。
以下是我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体会:“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陶行知讲生活就是教育,是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改造,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本意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人的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教育是对学生经验的改造。
”而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范围以内,这是极有力量的。
”同时陶行知又认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有选择地生活,选择生活就是选择教育,不是把教育简单地生活化。
任何生活都是教育,但任何生活不都是我们理想的教育。
只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我们健康的教育。
“生活教育”另一层意义是人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
学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
学生需要恋爱,那么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恋爱教育,学生进入青春期,就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
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
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先生的第一面大旗。
教育专著读后感(3篇)
教育专著读后感《教育专著读后感》《教育专著读后感》是一本探讨教育问题的专著,书中展示了作者对于教育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
作者在书中对于现代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改革措施,这对于我们进行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书中,作者首先提到了现代教育的困境和挑战。
他指出,现在的教育体制过于功利化和应试导向,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校和学生的成败,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发展的多样性。
学生们被过多地关注于应试技巧和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的学会怎么学习和创新能力。
这导致了教育的目标偏离了培养综合素质的方向,而过多地强调了知识的获取和应试技巧的掌握。
同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孩子的受教育机会缺乏,这加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和阶级分化。
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教育的公正性和高质量发展。
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对于解决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改革方案。
首先,他主张教育要从以应试为中心的评价系统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他提到了一些现有的改革方案,如取消高考,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学校和教育机构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作者强调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现有的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上,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他建议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开展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等活动。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和责任。
他提到,家庭和社会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建议家庭要注重对于孩子的教育引导和关爱,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
同时,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2020教育理论专著读书心得体会4篇
教育理论作为人类对教育理性系统认识的结果,具有四种价值即认识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教育价值。
以下是教育理论专著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假期里,我过得充实而快乐,因为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好多教育专著为我新学期的工作充电。
我读的书有:《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爱的教育》等。
现在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
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
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坚持不懈,就会成长。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
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
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
如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等。
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
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
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导意见。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尝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尝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
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阅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精选5篇)
阅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精选5篇)阅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工作之余,捧读一本自己所喜爱的书是一种最完美、最温馨的休息方式。
并非因为缘自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才读书,只为从中寻求一份心灵的宁静,感受书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怀。
自从园里开展了“五个一”读书活动以来全园上下掀起了读书热,大到名著、小到诗歌,每读一本书,都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营养,丰富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唐诗宋词中可感受那纯正的古风古韵,体味作者那种怀才不遇,志向高洁的清高,看一本世界名著,时常也被作者那近乎完美无暇的塑造方式所感叹。
《幼儿教育》这一杂志也是我在工作中最得力得助手。
从“研究与探索”中学习到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从“经验荟萃”中吸收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从“保育与健康”中体会如何使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灵。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更是一种提高自我的途径,也许你不曾感到,那小小的一本书中蕴涵着多么强大丰富的营养,滋补着你的精神世界,让你的知识层次渐渐增高,总之,我会诊视我读的每一本书。
阅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读幼儿教育书籍有感。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有学者指出: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
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智慧也随之不断增长。
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
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1.读书一生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我觉得这句话是最能够引起教师们共勉的。
在我的教学随笔当中很多事情记录了当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想法,用新的记录和总结是提高和发展的第一步,积累平时的有缺点就是为自己积累素材。
2.宁静致远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读书心得的写作方法(一)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
换句话说,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价,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二)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从写作技巧的观点来评论它的优劣得失,看看它给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应用原文做导引,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比如我们可以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做为引导,然后发表见解。
(四)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
(五)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动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也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也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来写;更可以采用向老师或同学报告的方式来写。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心得了。
那么如何写读书心得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1通过阅读《新教育之梦》。
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一、要有“激情”。
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时,、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特别有激情,我们用这种激情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会得到很好的转换,课堂教学也就会很成功。
二、要有“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的老师。
清晰地记得作者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怎样来“用心”对待我们教育,“用心”关注我们的每一位学生。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要有“责任心”。
有人赞美教师,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通用8篇)
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通用8篇)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通用8篇)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1以前人们总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
所谓的师德楷模大多是让我们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厌的“苦行僧”,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和阳光。
读过《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后,才知道师德可攀,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攀登的阶梯。
师德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
师德可为,它给我们创造的灵感、操作的智慧。
师德可赏,它给我们心灵的感动、美的享受。
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能够回答以人为本的显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
真正的师德尊重和张扬个性人格,充满创造性。
即使同为对学生的爱,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有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有对学生过错的宽容和理解,有对学生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好老师是形形色色的,他们的“好”以不同形式体现在职业生活的不同领域。
正像前苏联一位著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付出与获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称之为“优美”,略高于则是“崇高”,付出大大高于获得则成为不折不扣的“悲剧”。
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无谓和不必要的牺牲,过分弘扬和宣传这样的师德会让老师们对师德望而却步。
只有优美的师德才是阳光的、亲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满快乐的。
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要做一个阳光教师,我要以我的快乐去快乐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阳光去阳光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品德。
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2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
如何成为最好的教师?引用编者的话就是:“我们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修炼教师之贤,做最好的自我,成为最好的教师。
”强调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比,不断地超越自我——我今日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日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今日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今日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
教育专著读后感精选(20篇)
教育专著读后感精选(20篇) 教育专著读后感第1篇:假期,学校布置了读书谈体会,粗略浏览推荐书目,专心阅读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提议》、《教育的55个细节》、《爱的教育》等,边看边与平时教育相比较,有了感触,有了共鸣。
这些书在教们如何当一个好教师的同时,也教会了们如何做人。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教师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当是一个不断进取的教师,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们的学生学习。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日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
这是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
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提议》),应对们的学生,应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们常常会发出感叹:此刻的学生啊,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学生了。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宽容的智者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提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
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
教育应从宽容开始。
宽容地对待自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读教育专著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
读教育专著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读教育专著的读书心得(篇1)最近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用精辟的教育理论知识结合生动的教育实例将其几十年可贵的教育经验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每条建议都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更像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方向,为我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启迪,使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洗礼。
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的理解,深深感动着我。
通过阅读该书,它使我悟到了如何建立积极互动的班集体,怎样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如何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怎样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微笑起来……书中提到:当一位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给他以特别的关心和耐心;要让他去完成专门为他挑选的作业,并且评价他的成果;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要有耐心,能够忍受学习困难的儿童那种迟迟不肯开窍的局面,那可以称之为豁然开朗的时刻必定能到来。
读后这些话久久在耳边回荡,它给了我很多启示: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存在许多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在面对的他们时,要有最大的耐心和爱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应该多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从而对症下药。
我们还应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学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与学生做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和真诚,从而度过学习上的难关并逐渐乐于学习。
读教育专著的读书心得(篇2)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
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三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教育专著》这本书是我最近读得一本关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专著。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同时也学到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在下面,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读书心得和体会。
首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对教育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以往的观念中,我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
然而,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教育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目标。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通过教育,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新的认识对我来说是很有启发的,它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这本书介绍了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它提出了包括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合作学习等一系列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路。
此外,这本书也介绍了一些教育实践的案例和经验。
通过这些案例,我了解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
这些案例让我对于不同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这些案例也给我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的思路,帮助我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最后,这本书还探讨了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问题。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方法,更是一种服务和责任。
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术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同时,教育也应该关注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这种伦理意识对于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它让我意识到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阅读《教育专著》,我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同时也学到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0篇)教育类专著读书篇1读到这本书,绝对是一个巧合,过程不赘述。
被吸引的是书名,《此岸与彼岸》,绘图是一副水墨桥。
其寓意我想,只要是一位教师都能领悟。
教师便是这座桥,将学生从无知懵懂的此岸渡到光明的彼岸。
其实,这个书名让我领悟地更多的是,教师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起促进与主导的作用。
这是一本教学手记,目前共有两册。
第一册的名字叫《现场与背后》----“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这一册记载的全是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
第二册便是《此岸与彼岸》-----我的数学教学手记,这本已经上升到理论阶段,从理论的角度去解释一些教学现象。
读完第二册的第一辑,我有如下两点想法。
一、解读教材,尊重教材。
我们上过小学数学课的老师都知道,在我们教四则运算以及运算律的时候,教材中总会出现购物、游戏、借书等场景,甚至在某一阶段或某一单元中,连续几个阶段都呈现相关的场景。
然后我们通过提炼、整理实际场景中的数学信息,列出数学算式,进而探索算理,归纳算法。
但我们会发现,教材中这种多次出现的场景可能会让学生索然无味。
然后,我们有时就会失去了使用教材素材的底气,另谋资源。
当然,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完全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希望我们新找的素材更能吸引学生,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真到更换素材的时候,其实只要我们想的足够深刻,就会发现里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实施阻碍。
或者是有可能兴趣到了,效果却不佳。
书中就提到了一个例子。
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教材中给的素材是让学生分52个羽毛球,这52个羽毛球是按5筒(一筒10个)加2个的结构摆放的。
教材的目的是先让学生选里面的四筒平均分成2份,然后把剩下的12个再平均分。
这样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够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具体过程,进而顺利理解竖式的计算方法。
但是教学本课的一位老师,他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将如此摆放的羽毛球换成了土豆。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精选13篇)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精选13篇)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篇1刚开学时经同事介绍,我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的著作《人的教育》。
有关这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我早在几年前就学习了许多,今晚再一看,感觉也没什么可读之处,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去读。
因为我认为只要是书,它都有读的价值,既借之,则读之。
当我读到这位教育家的生平时,从中读到了一句很值得我去读并且也很让我佩服的一句话,不是福禄培尔说的,而是他的同事巴普罗说的,这句话是这样的:“如果不重视和不着手家庭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便缺少了正确的和不可缺少的基础。
”我反复地把这句话读了几遍,的确让我振奋。
因为谈到家庭教育使我想起当前学生家长(这里指学生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打工挣钱,把孩子都丢在家里让爷爷,奶奶照顾。
虽然有一部分家长在家,却也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总是只顾挣钱。
他们这些做家长的哪里知道孩子们在他们面前和在爷爷奶奶面前的影响和表现完全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认为,有些学生的不良习惯,甚至学坏行为直接与家长有着一定的关系。
所以说不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缺少了正确的和不可缺少的基础。
只有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是的,巴普罗也有一句话证实了父母的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我认为他的这句话具有片面性,他是这样认为的:“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居首要地位,因为儿童早期的教育的重要性高于一切。
”他在这句话中只讲了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在儿童教育中居首要地位。
我认为,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同等的重要的。
如果作为一个父亲在孩子的眼中不能与母亲同等重要,那么,这个家庭一定不是一个健康的家庭。
不单是母亲要精明能干,父亲也应如此。
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既使是好孩子也会养成不良习惯甚至于学坏的。
我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们学校六年级有一个男生名叫××,在上几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很好的,然而这两年由于父母离婚,双方又都再娶再嫁,都不问孩子的事,把一个孩子丢在亲戚家。
教育专著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关于教育专著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关于教育专著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关于教育专著读书的心得体会1闲暇之余,我终于读完了这本教育专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由此我认识了李希贵教师,理解了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传奇人生。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但凡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
我国也自古就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李希贵教师的人生历程或许能作为这些话的映证。
他在文中写道:像多数文学爱好者一样,我搜寻着所有可以找到的名著,急迫地、贪心地阅读,我恍假设置身另一个世界,时而犹豫,时而彷徨,时而沉思,时而激昂…这种高度痴迷、全身心投入的大容量阅读,为我的精神世界储蓄了一笔丰厚的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笔财富不断生息、增值,实实在在地滋养着我的心灵,影响着我的价值取向,为我的生命打上了浓重的底色。
毫无疑问,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幸福地享用这笔财富的“利息”。
他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
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
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进步,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
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假设没有读过适宜他的书,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
李教师之所以能从教师——校长——局长——教育家一路走过来,跟他通过读书进展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展的考虑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他走到哪里,就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
他以自身和专家、大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在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坚持学习。
今天倡导教师多读书活动,其实更多的是要求教师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
做一个擅长读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读书人,而不是只在原有知识程度上,作低质量的重复。
当今这个正在发生宏大的、深化变化的时代,新学科、新知识迎面而来,只有学习,才能丰富自己,才不会落后,不会被时代淘汰,新的教育环境,刻不容缓的教育改革,逼人的教育形式——我们没有时间再去重复,去等待,去观望。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我读了一本名为《教育专著》的书,本书主要探讨了教育领域的一些核心问题,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会。
首先,本书强调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现代社会,我们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这就需要教育者具备全面的知识水平和素质,以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同时,本书还提到了个体差异的问题,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个体的发展潜力,充分发掘学生的优势和兴趣,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和指导来促进学生成长。
其次,本书讨论了教育方法的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书提出了一些常见的教育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并且详细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通过学习这些教育方法,我认识到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因此,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本书还提到了教育者的角色问题,认为教育者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这使我深刻意识到,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另外,本书还讨论了教育评价的问题。
教育评价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教育的改进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提到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注重记忆和重复而忽视实际运用能力等。
与此同时,本书还介绍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评价、综合评价和自我评价等,认为这些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情况。
通过学习这些评价方式,我意识到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数。
最后,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教育实践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了解到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读教育专著的心得(精选5篇)
读教育专著的心得(精选5篇)读教育专著的心得【篇1】最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首先,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
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学生做人。
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
由此,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
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
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
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读教育专著的心得【篇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于活动空间有限而闲暇时间也极少的教师来说,读书无疑是开阔视野最好的捷径。
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便常常感叹于“开卷有益”的道理所在。
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忘却繁杂的琐事。
尤其是读教育类的书籍时,经常对号入座,感觉身边发生的好多事和书上讲的比较类似,在书中可以学习怎样教育教学,能从中获得许多启迪,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这样的感觉很真实也很充实。
教育专著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
教育专著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教育专著的读书心得精选篇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似乎是农夫的写照,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幼儿园生活,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幼儿园教师的真实写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让我明白自我职责的重大,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幼儿园教师有什么呀,整天哄着孩子玩就行了,有必要把自我搞得那么累吗试想想说这些话的人,如果把你的孩子交给一个不负职责,一无是处的教师,你高兴吗你愿意吗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当然不愿意。
我想,这或许就是幼儿园教师为什么那么忙的原因了吧,为了孩子我们每一天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我,深知:“教师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我要储存一桶水”的道理,有人以往问我:你们既然那么累,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份职业呢我说:那是因为我们爱孩子,喜欢孩子,异常是看着自我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一个什么不懂,咿呀学语的孩子,经过自我的教育,变成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好孩子,相信这时候的教师,心里别提有多么的自豪,那些苦啊,累啊,在这个时候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所以,即使自我平常有烦躁,发牢骚的时候,可是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天真的笑脸,顿时所有的烦恼已抛之脑后,使自我更加有信心把这份值得骄傲的工作给做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
教育专著的读书心得精选篇2值此新课改全面推进之际,作为教师的我要怎样才能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呢首当其冲的,我认为还是读书。
博览群书,应该是我们老师生存的必须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
作为一个教育者,怎样使自己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教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着实值得思考。
要想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处在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位,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通用6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通用6篇)第1篇: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拿到《现代教育理论研读》这本书,便觉得是自己渴望已久的书,翻开目录,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李镇西这些现当代教育家的名字赫然入目,这些名家都是我急切想深入了解的教育名家,有了这本书,我可以仔仔细细的阅读学习了!在我的读书笔记本上,我做笔记最多的就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感触也是最深的。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中度过的。
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创造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怀着“教育为公”、“甘当骆驼”的精神,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勇于实践,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教育工作,百折不挠的为中国的教育寻觅曙光,在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方面,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遗产。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先生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
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2020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3篇.doc
我相信,每个在从事教育的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坦然的,自信满满的,胸有成竹的。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仍然需要不断学习。
以下是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 55 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
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
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坚持不懈,就会成长。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
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
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
如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等。
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
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
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导意见。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 --- 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
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得法。
2020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3篇
我相信,每个在从事教育的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坦然的,自信满满的,胸有成竹的。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仍然需要不断学习。
以下是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
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
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坚持不懈,就会成长。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
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
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
如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等。
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
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
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导意见。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
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得法。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总结(3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总结教育是一项朝气蓬勃的事业,对于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阅读教育专著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专著对于我的思考和实践的启迪和指导,下面我将对我阅读的教育专著做一下总结和体会。
首先,我阅读的这本教育专著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专著的论述和案例分析,我了解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明确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引导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和实践创新的人才。
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我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教育专著为我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专著中,作者通过深入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其中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专著中,作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激励者,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这一点对于我教学实践中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另外,专著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测量标准,帮助我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再次,教育专著让我对教育政策和改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教育政策和改革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专著,我了解了一些教育政策和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明确了教育政策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同时,专著也对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和关键问题。
这对于我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激发了我对教育改革的热情和动力。
最后,通过阅读教育专著,我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上,而是要时刻关注教育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专著读后感读书心得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的著作《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展望。
这本著作,深深地吸引了我。
读完此书,心头的诸多困惑迎刃而解。
于是结合自身的教育生活,我有了许多的思考与感悟。
感悟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文学名著更要捧读不辍。
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
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
虽然我是教数学的,但我本身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
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我可以把这分精神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也每天多学习一点点。
感悟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
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
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
我也和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有时我真诚地向他们道歉,他们却说:“没事,老师,你都是为我好”;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慢慢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爱学生,就有耐心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评去教育学生。
感悟之三:要学会欣赏,不遮挡阳光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
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
当你走在学校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我们老师只喜欢班上某某,而对我们从来都视而不见,真是偏心。
这些被忽视的学生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有时就会用一种不好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你为此很生气,师生关系闹得很僵。
相反,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纪律就不再是什么问题。
学生相信你非常关心他,他就会尽可能地使你高兴: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课、按时完成作业、虚心向你请教……因为每个人都希望体验成功的感觉,希望被尊重,被欣赏。
所以,不要挡住学生的阳光,让我们多做手指运动,当你竖起你的大拇指,可能造就一大批自信的人。
感悟之四:要善待“问题”学生,呵护其自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英国有个科学家叫麦克劳德,小时候杀死了校长家的狗,校长仅以让其画出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作为惩罚。
校长的宽容和善心的惩罚使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如果当时这个校长给予他的是严厉地呵斥、指责甚至言语的侮辱,他可能不会有如此的成就。
经常听到老师在谈论班上的问题学生,但其实有问题的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
可能出于好奇或者其他心理原因使其做了错事而不是品质问题,老师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横加指责,要多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对症下药、耐心引导。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要育人,要善待问题学生。
读教育专著的读书心得8篇_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很不舍地送走了一届毕业生以后,过几年,甚至十几、几十年,仍然记得你这位老师的,就是当年的问题学生,因为你在他身上花得心血最多,这是你应得的回报。
我们的学生尚未成年,还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还没有成熟,出现一些毛病和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
感悟之五: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作为人民教师,首先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发展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要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乐趣;要积累经验,学会反思;要学会合作,实现双赢;要做复合型的教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直以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但回过头来看自己做得并不是很好。
尊重学生的情感关键是在课堂上,如临春风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只要学生喜欢还愁纪律学习上不去,的确我们不能埋怨学生的差异,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师要为有差异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做好准备,做出贡献。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
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
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坚持不懈,就会成长。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
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
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
如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等。
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
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
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导意见。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
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得法。
”他总结出一线教师读书的要点:第一,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1.勤,读一点。
2.博,各种书都看一点;3.新,追踪前沿的新信息;4.思,回味咀嚼。
勤,是保障;博,是宽度;新,是锐度;思,是深度。
第二,读书要坚持内化:1.由数量上的积累进而形成质量上的积淀;2.将转化为能量。
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
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1.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点,数量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2.返“本”,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常读常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该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
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
教育需要思想。
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
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
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
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
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
教育应从宽容开始。
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生,三是宗教人生。
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读书。
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
愿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今天,我终于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找到了追寻已久的答案。
朱永新教授告诉我们:“要挖掘你生活中、职业中的内在魅力。
”教师,作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可能永远达不到职业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个优秀的、理想的教师,一定会在自己的内心把它排在最前列!是啊!细想一下,不当幼儿教师我们照样会老,正因为作幼儿教师我们的外表都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亮丽很多,我们的心态一般都比同龄人要有活力很多,这是我们的职业,我们的孩子给予我们的美丽,是孩子们影响着我们,带动着我们,年轻着我们,使我们的青春延续再延续......拜读了《新教育之梦》一书之后,我不再怕自己老了怎么办?不再问自己还要教多少年书?还可以跳、唱多久?因为我知道了“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朱教授说“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了五年,十年,及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
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追求作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师: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一个自信、自强、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挑战自我的老师;一个善于合作,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我相信那必将是一个永远年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