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血细胞分析仪、直方图)
《血常规直方图解析》
精选课件
5. T2高 (1)仅T2高的粒度分布时:WBC、 LYM%、LYM# 结果没有警号,MXD%、MXD%结果标有警号F2,
GRAN%、GRAN#结果标有警号F3。???
精选课件
6. UD高:WBC结果标有警号WU,余参数的结 果 都没有警号。???
• (7)LD以下的粒子数增多:PLT结果标有警号AG。
为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
(二)分类规则:在红细胞直方图上,依据细胞的大小,按以下的规则分类: • (1)位于红细胞低鉴别位线(RL)和红细胞高鉴别位线(RU)之间的细胞为
红细胞。 • (2)红细胞低鉴别位线(RL)为血小板与红细胞的分界线。如果存在小红
细胞、大红细胞、血小板簇,可以根据红细胞直方图的改变检测出来。 • (3)超过高鉴别位线(RU)为存在红细胞聚集。
细胞,它分叶多,颗粒多,体积可大至160fl以上。 Y
X
精选课件
血小板和红细胞共用一个小孔管。正常人红细胞体积和血 小板体积有明显的界限。因此血小板计数准确容易。当血 细胞悬液中含有异常血细胞(如小红细胞)时,划分界限 不清。为使血小板计数有较高的准确性,计算机对血小板 和红细胞分布图进行判断,将血小板计数的上限阈值判定
图1,加入溶血素前的细胞大小
精选课件
LYM→
RBC、PLT→
MO
EO→
BASO
←GRAN
图2.为加入精选溶课件血素后的细胞大小
2.白细胞分类原理
(一)辨别线的设置 • 1.低辨别线(LD): 在30至60fL之间自动寻找最适位置. • 2.高辨别线(UD):定在300fL ,用作粒度分布异常监视
• 1)WL:低辨别线(LD)的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可能存在血小板聚集或
一分钟看懂血常规散点图和直方图
一分钟看懂血常规散点图和直方图
检验医学
因为专业所以权威
投稿**************
现在,很多五分类仪器的DIFF(白细胞分类计数)中都有WBC 散点图,同时RBC计数通道有红细胞和血板直方图,这些图里面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对结果的解读有很大帮助,为此你又对它了解多少?本文以sysmex XT-1800i为例进行讲解。
散点图怎么看
(项目所用方法及通道)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中性、单核、淋巴、嗜酸、嗜碱等细胞的分布位置与强度。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异型淋巴和幼稚粒细胞所在位置
上图反应有核红细胞所在的区域
红细胞直方图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
常见异常红细胞直方图
血小板直方图
仪器在2-30fl范围内分析血小板。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血小板主要集中在2-15fl内。
仪器使用3条鉴别线来进行血小板粒度解析,分别为2-6fl和12-30fl之间自动决定的浮动鉴别线(LD、UD),以及固定鉴别线12fl。
文章来源:基层检验网。
血细胞直方图
血细胞直方图血细胞直方图是一种描述人体血液中各类细胞数量的图形表达方式,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了不同细胞类型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
它是血液分析的一项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从而用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背景介绍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每种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与人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血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而血细胞直方图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血细胞直方图的类型血细胞直方图通常分为三类,分别是红细胞计数直方图、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和血小板计数直方图。
不同的直方图反映了人体各类细胞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
1. 红细胞计数直方图红细胞计数直方图主要反映了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该直方图,可以准确了解血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进而判断红细胞的正常与否。
2. 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则描述了血细胞中白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对应着不同的免疫功能,通过该直方图可以判断白细胞的类型和数量,从而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3. 血小板计数直方图血小板计数直方图是用来衡量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指标。
血小板在人体中起着血液凝固和止血功能,通过该直方图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大小分布和数量,从而评估血液止血功能的强弱。
三、血细胞直方图的应用血细胞直方图的应用在医学领域非常广泛,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诊断疾病血细胞直方图是常用的疾病诊断工具之一,可以通过分析各类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识别出不同的疾病类型。
例如,红细胞计数直方图异常常见于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异常则可能表明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
2. 治疗监测血细胞直方图也可用于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
通过定期检测血细胞直方图的变化,可以判断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健康管理血细胞直方图可以作为健康管理的参考指标之一。
血常规直方图的意义
当我们将体积段无限细分下去方块图就会变成曲线图,如同我们的报告单上的一样。图2_S1表示的是常见血细胞分析仪的红细胞直方图:曲线的每个点对应的坐标(X,Y)表示X体积的红细胞有Y个,而曲线与X轴围成的范围表示的示了两个峰,A峰体积小,峰值也小是PLT(血小板)峰,B峰体积较在,峰值高,显示RBC(红细胞)峰。而A、B峰的面积显示了RBC和PLT的总量,峰值的X坐标显示了RBC和PLT体积大小,峰宽显示了RBC和PLT体积的极差(极差可不是特别差^O^,而是统计学中常用来表示离散程度的指标,即一组观察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峰的面积越大表示总量越多,峰越宽表示体积大小差异越大,即大小分布不均。曲线向左移(如S2),即表示,RBC和PLT的体积较小,曲线向右移,即表示,RBC和PLT的体积较大。因此通过红细胞分布直方图,再结合Hb、MCH、MCVH等指标就能知道,是不是贫血,是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缺铁?),还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叶酸?)、以及大小分布状况(地海贫?)等临床诊治信息。
同理,白细胞分布直方图(图3)也一样。在图3_a中前一峰是淋巴细胞峰,后一峰是中性粒细胞峰,a1、a2显示了不同大小的粒细胞图。具体分析同红细胞分布图。
直方图能很直观的看出血分析中的各类指标,但因为只能给人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于单独一张报告单,就很难知道这个分布是不是正常,因此有许多血细胞分析仪用了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指标来反映直方图的信息。
三种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上报警的含义
三种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上报警的含义一、CoulterJT-IR型血细胞分析仪“R”警号的含义: R1:提示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有异常,可能存在聚集的血小板、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未能溶解的红细胞、蛋白或脂类颗粒。
R2:提示淋巴细胞峰与单核细胞区之间的区域有异常,可能存在异型淋巴细胞、浆细一、Coulter JT-IR型血细胞分析仪“R”警号的含义:R1:提示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有异常,可能存在聚集的血小板、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未能溶解的红细胞、蛋白或脂类颗粒。
R2:提示淋巴细胞峰与单核细胞区之间的区域有异常,可能存在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非典型淋巴细胞、原始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R3:提示单核细胞区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的区域有异常,可能存在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细胞增多。
R4:提示中性粒细胞峰右侧区域有异常,表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
RM:为多部位报警,表示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报警。
二、CELL-DYN 1400型血细胞分析仪“R”警号的含义如下:LYM R0或RM:指<35fl区域的淋巴细胞数超过了设置的正常标准,表示可能存在有核红细胞、血小板凝块、大血小板、未完全溶解的红细胞、冷球蛋白。
LYM R1或RM:指>35fl区域的淋巴细胞数超过了设置的正常标准,表示可能存在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冷球蛋白。
LYM R2或RM:指<98fl区域的淋巴细胞超过了正常标准,表示可能存在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浆细胞、非典型淋巴细胞(>3%)、原始细胞、嗜碱性粒细胞(>5%)。
GRAN R2或RM:指>98fl区域的颗粒细胞超过了正常标准,表示可能存在淋巴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15%),嗜碱性粒细胞增多(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0%),浆细胞、非典型淋巴细胞(3%)、原始细胞、杆状核(10%)、中性粒细胞增多,无颗粒的中性粒细胞(20%)、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凝块(大)、溶血过度、溶血不足。
血细胞直方图的原理及应用
血细胞直方图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血细胞直方图(hematology/complete blood count histogram)是一种通过血液细胞计数器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提供关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等信息。
血细胞直方图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不同的疾病。
2. 原理血细胞直方图的分析基于血液细胞计数器对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进行计数和测量。
具体原理如下:•对于红细胞(RBC),血细胞计数器会测量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计数,RBC coun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ell volume,MCV)。
通过统计红细胞的数量和平均体积,可以了解红细胞的总体状态。
大量或异常增大的红细胞可能表明贫血或者其他疾病。
•对于白细胞(WBC),血细胞计数器会测量白细胞的总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count)以及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
通过了解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减少(白细胞计数降低),并鉴定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比例是否正常。
•对于血小板(PLT),血细胞计数器会测量血小板的数量(platelet count,PLT coun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
通过测量血小板的数量和平均体积,可了解血小板的总体状况。
异常的血小板数量或体积可能表明出血或凝血异常等问题。
3. 应用血细胞直方图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多种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疾病诊断通过对血细胞直方图的分析,医生可以判断血液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或细胞数量的异常情况。
例如,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能表明感染、炎症或免疫性疾病等;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体积的变化可能与贫血、骨髓功能障碍等有关;血小板数量或体积的异常可能与出血或凝血异常有关。
3.2 疾病监测在一些长期治疗的疾病中,血细胞直方图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血常规(血细胞分析仪、直方图)
1.血细胞分析仪分型
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细胞分 析仪。 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需在主机外匹配稀释器,采集的血标 本经稀释器预稀释后再上机检测。这类仪器工作效率低,吸样 准确性差,多为手工加溶血素、混匀等,其加入量及放置时间、 因人为因素,随机误差较大,不利于质控,并且易发生“半堵 孔”或“堵孔”现象。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已被逐步淘汰, 国内用户也为数不多,趋于淘汰。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运用了较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机
械系统,菜单式操作程序,条码阅读,自动吸取样品,血
液在机器内部自动稀释,效率高,检测量准确,有利于质 控,减少了操作者实验室感染的几率。且大部分采用表面
活性剂法测血红蛋白,避免了氰化物对环境的污染,是全
面取代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必然趋势。目前还有将全自 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自动涂片染色机、电脑及应用软件组合
•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在稀释的血液中加入溶
血剂后红细胞被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Hb),后 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Hb衍生物,进入 Hb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一般在530~550nm)下 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H含量成正比,仪器 便可显示其浓度。
3.血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 直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电阻抗原理对血 细胞进行检测,以细胞体积为横坐标,细 胞的相对数量为纵坐标,表示某一种细胞 数量分布情况,可反映细胞体积大小异质 性。
第四篇
实验诊断
血液检查
海医附院检验科 潘 婉
血常规检查
• 即全血细胞分析,可以对感染、炎症、手术后、 血液系统疾病、肝脾病等进行辅助诊断、监测 治疗效果等。
• 标本采集与要求
– – – – 抗凝剂 :EDTA-K2 静脉采血方法 :4小时内测定 毛细血管采血方法 :半小时内测定 手指血与静脉血有差异,条件允许尽可能静 脉采血 – 尽可能同一体位(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计数于站位时增加)、一定时间和近 似生理条件下采血
血细胞直方图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白细胞直方图(1-6)
%
淋巴细胞群
嗜酸性粒 细胞群 中性粒细胞群 虚线为正常白细胞曲线
35
90
160
300
450
单核细胞增高白细胞直方图(1-7)
%
淋巴细胞群
单核细胞群
中性粒细胞群 虚线为正常白细胞曲线
35
90
160
300
450
中间细胞增高白细胞直方图(1-6/7)
%
淋巴细胞群
RDW是一个较新的红细胞参数,由血液分 析仪根据红细胞体积的直方图导出,反映所测标 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 (CV)表示。 它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 更为客观准确。 RDW结果的判断应结合临床及红细胞直方 图的变化,同时分析其异常是否由于红细胞碎片、 红细胞聚集或双相性细胞引起。
红细胞参数的意义
红细胞的三个平均指数都由红细胞计数、血 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三者经固定公式计算得 出。 单独某个参数对疾病无诊断意义,必须联合 多个参数才能有效鉴别。 1983年Bessman提出用MCV和RDW两项参 数作为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指标。 如今,我们使用MCV、RDW配合红细胞直 方图,则更有助于判别贫血的病情和疗效。
红细胞直方图在贫血中的应用
1、小细胞性贫血:指细胞体积较小, MCV低于正常值。 包括以下情况: ①:RDW正常,红细胞主峰左移,分 布在55~100fl,顶峰在75fl处,基底较窄 为典型均一性图形,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 常见于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图2-3)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告单中的直方图有什么检测意义?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告单中的直方图有什么检测意义?血细胞分析仪是用于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数量的仪器,通过对各类细胞数量的计数,能够分析潜在疾病的威胁,保障机体的健康状况。
很多人对血常规分析的报告单不是太了解,特别是针对红细胞直方图、白细胞直方图和血小板直方图,下面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什么是直方图?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细胞分析时,将每个细胞的脉冲数据根据其体积大小分类并储存在相应的体积通道中,每个通道收集的数据被统计出相对数量表示在“Y”轴上,体积数据以fl为单位表示在“X”轴上,即得到细胞直方图。
白细胞直方图:白细胞直方图有三个细胞群体,左侧为高而陡的峰为小细胞群(35~90fl),右侧低而宽的峰为大细胞群(161~450fl),左右两侧之间的波谷为中间细胞群(91~160fl)。
白细胞直方图病理性改变:(1)左侧小细胞波峰明显降低,而右侧大细胞群波峰明显增高。
提示中性粒细胞增高。
(2)左侧小细胞波峰相对增高,而右侧大细胞波峰明显变低。
提示淋巴细胞增高。
(3)在90~160fl区域出现一个明显的细胞峰。
提示中间细胞增多,可有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各种幼稚细胞增多等。
红细胞直方图:红细胞直方图有两个细胞群体,从60fl开始到120fl之间有一个几乎两侧对称,较为狭窄的正态分布曲线,即红细胞主群;主群右侧,约分布在120~200fl 区域有一个小细胞群,又称“足趾部”,此群含有大红细胞、二聚体或三聚体细胞等。
红细胞直方图病理性改变⑴主峰曲线的波峰左移,波峰基底增宽。
提示为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⑵主峰曲线的波峰左移,波峰基底变窄。
提示为小细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轻型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⑶主峰曲线的波峰左移,峰底增宽的双峰。
常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经治疗有效时,也可出现峰底更宽的类似双峰图形。
⑷主峰曲线的波峰右移,波峰基底增宽。
提示为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其经治疗有效时,也可出现双峰图象。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更能反映骨髓增生,它是网织红细胞百分数与红细胞计数的乘积,参考值为(24~84)×109/L。
溶血时,由于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网织红细胞可增至6%~8%以上,急性溶血时,可高达20%左右,严重者可在50%以上,绝对值常超过100× 109/L。
肾衰竭
WBC 3.9 MCV 108.7
RBC 2.90 MCH 36.9
HGB 10.7 MCHC 34.0
HCT 31.5 RDW 29.7 R
高脂血症
WBC 7.4 MCV 78.1
HGB 15.7 MCHC 34.6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
一、什么是直方图?
直方图是通过血细胞计数仪测量而提供的血细胞体积分布图形,这些图形可以表示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
库尔特原理
1
检测区域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2
红细胞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3
红细胞通过小孔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4
Oscilloscope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5
示波镜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VCS检测
V 是以库尔特原理检测细胞的体积 获得的是完全的细胞体积
VCS - DC
01
02
体积检测(V)
2
1
C 运用高频探针检测细胞的内部结构 获得细胞核复杂程度的信息 区分分叶核和非分叶核细胞
VCS - RF
细胞内部结构检测(C)
VCS - Laser
S 是运用一个宽角度的散射范围(10 -70)来测量细胞的颗粒特性 更好地根据颗粒特性区分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细胞
血细胞仪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血细胞仪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特点及临床意义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 2214 更新时间:2009-10-22 热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乐家新王成彬丛玉隆(北京 100853)传统的血细胞检查完全采用手工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而且由于多种原因,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难以保证。
1958 年,库尔特采用电阻率变化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发明了性能比较稳定的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仪,开创了血细胞分析的新纪元。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血细胞分析仪中的应用,使其检测原理不断完善,检测水平不断提高,测量参数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已在国内外各医院广泛使用。
但从根本上讲,其检测原理大致分为两部分,即电阻抗法与光散射法。
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原理是根据血细胞非传导性的性质,以对电解质溶液中悬浮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
光散射法主要应用于白细胞分析,其检测原理就是利用多项技术(如射频、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 联同时检测一个白细胞,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较为准确的白细胞计数和五分类结果。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标本时,除给出细胞数量外,还提供相应的细胞体积分布图。
根据仪器检测的原理不同,可将血细胞分布图形分为直方图和散点图。
直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电阻抗原理对血细胞进行检测,以细胞体积为横坐标,细胞的相对数量为纵坐标,表示某一种细胞数量分布情况,可反映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
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直方图。
散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多项技术(激光、射频及化学染色)联合使用对白细胞进行检测后得到的各类白细胞的散点状分布图。
由于目前使用的血细胞分析仪绝大部分采用电阻抗原理,下面主要介绍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由于电阻抗法计数细胞的原理是基于细胞在测试系统中产生的脉冲大小与仪器内设定的阈值比较而得出的数据,每个细胞检测时显示的脉冲大小除与细胞本身的大小有关外,还与溶血剂的种类、浓度、用量、溶血时间,稀释液的渗透压、离子强度、pH值、电导率,仪器出厂时仪器内固定的孔电流和脉冲增益等因素有关。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检测手段,它们可以提供关于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就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原理、解读和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细胞直方图血细胞直方图是通过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血液检测后所得的结果图。
它以血细胞分类计数为基础,将血细胞的数量按照不同细胞类型分成多个区间,并以柱形图的形式展示。
常见的直方图包括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红细胞计数直方图和血小板计数直方图等。
血细胞直方图可以提供血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而反映出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可以帮助鉴别感染和炎症等疾病,红细胞计数直方图可以发现贫血和多血症等异常情况,血小板计数直方图可以提示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
二、血细胞散点图血细胞散点图是通过将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形态学特征以散点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常见的散点图包括红细胞散点图和血小板散点图等。
血细胞散点图可以提供血细胞的形态学信息,帮助医生发现细胞异常和某些疾病的特征。
例如,红细胞散点图可以识别各类贫血并判断其病因,血小板散点图可以鉴别出血小板功能异常和骨髓疾病等。
三、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诊断各类疾病: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可以反映出各类血液疾病的存在和发展趋势,如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等。
医生通过分析这些图形,可以得到疾病的一些初步判断,有助于进行后续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 指导治疗方案: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炎症性疾病,通过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的变化,可以判断药物的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可以反映出治疗效果,如药物的作用是否理想,疾病是否得到控制等。
4. 预测疾病进展: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动态变化可以帮助医生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如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的峰值增高可以提示感染的进展,血小板散点图的异常可以提示疾病的恶化。
血细胞及血液分析仪基础PPT课件
群落分界不清,有/无分类数据
单一群落浓集/区域扩展
警示B、E以及 白细胞信息 幼稚细胞增多 警示杂乱
警示原始/ 幼稚细胞
警示成熟血 细胞/异淋↑
血小板大多增高
贫血伴有血小板减少
RBC/PLT正常或略低
(伴有幼红细胞)
显微镜确认细胞类别/数量多寡
显微镜观察
骨髓增殖肿瘤 重度核左移?
恶性血液病 溶血危象
血细胞及血液分析仪基础
——图形和警示的分析与处理
1
引言
• 血细胞分析最基本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就是血 常规检测,而做血常规用到的最基本的仪器是 血细胞分析仪。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用 血细胞分析仪做出来的血常规结果如何进行血 细胞分析。临床医生习惯看的是数据,而我们 检验人员主要分析的不是那些数据,而是附在 报告上的图形和警示。
28
血涂片观察和分类
白细胞分类
(n=200)
中性杆状核
1%
中性分叶核
68.5%
淋巴细胞
23.5%
单核细胞
4%
嗜酸粒细胞
2%
嗜碱粒细胞
1%
血涂片镜检 分析
镜下可见红细胞 内出现明显的疟 原虫环状体、配 子体、裂殖体等
29
三、白细胞图形和警示
临床信息
患者,女,23岁,于半 月前发现双下肢散在瘀 斑,伴牙龈出血。无鼻 出血,无发热;有头晕、 乏力;近两次月经量偏 多。以”出血原因待查” 而到本院就诊。
2%
嗜碱粒细胞
0%
血涂片镜检 分析
镜下可见白细胞及 血小板形态无明显 异常的变化,红细 胞出现明显的聚集 现象
15
工作流程
红细胞图形
图形 典型
【小结】常见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与直方图散点图
【小结】常见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与直方图散点图小编将以国内占有率排在前两位的希森美康(SYSMEX)和迈瑞(MINDRAY)的仪器为例来进行说明,这两个品牌的血细胞分析仪加起来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一大半。
考虑到现在五分群仪器已经十分普及,本文不涉及白细胞直方图的有关内容。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图形:根据检测原理不同,分为直方图和散射图两种细胞分布图形。
【第一部分】血细胞直方图(Histogram)希森美康/迈瑞血细胞分析仪常规检测红细胞/血小板的技术为电阻抗原理,又称库尔特原理):如上图所示,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是非导电的颗粒,当体积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出血细胞群,并分别进行计数。
血细胞直方图,其横坐标为血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是表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统计图形。
它可以显示出某一特定细胞群的平均细胞容积、细胞分布情况及有无明显异常细胞群的存在。
直方图观察的内容:①峰的位置,反映主细胞群的位置有无异常。
②峰的高低,大致反映主细胞群数量的多少。
③峰底的宽度,反映细胞群容积大小的不均一性或离散程度大小,如RDW、PDW等。
④有无异常峰出现,和正常直方图相比有异常峰出现,多提示血液中有异常细胞群或干扰因素存在。
⑤峰的起始处或结尾处有无异常,若有多提示有干扰因素。
(一)红细胞直方图正常红细胞直方图是一条近似正态分布的单峰曲线,通常位于36~360 fl 范围内,横坐标表示RBC体积,纵坐标表示不同体积红细胞出现的频率。
正常红细胞集中在50~200 fl 范围内,可见两个细胞群体:一个是红细胞主群,从50~125 fl ,为一个两侧基本对称、较狭窄,呈现倒扣钟状的正态分布曲线;另一群是大细胞群,位于主群右侧不与X 轴重合拖尾部分,分布在125 fl ~200 fl 区域,又称“足趾部”,是一些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的二聚体、多聚体及白细胞的混合物。
血常规血细胞分析仪直方图ppt课件
红细胞 吞噬细胞
白细胞
.
上皮细胞
33
1.红细胞
• 未染色的正常红细胞为双凹圆盘状,淡黄色,直径大约 7~8μm
• 渗透压对红细胞的影响: • 低渗透压尿中红细胞胀大,使血红蛋白溢出,仅留下细胞
膜,成为大小不等的空环形或面包圈样,称为影红细胞。 • 高渗透压尿中红细胞皱缩,体积变小,似锯齿形、棘形或
.
24
.
25
尿液分析的内容
➢ 尿液理学检查 ➢ 化学检查 ➢ 显微镜形态学检查
.
26
一、尿液的理学检查
☺包括对尿量、颜色、透明度、比密、气味、 (酸碱度)、渗透量、电导率等物理指标 进行分析检验。
.
27
二 尿液的常规化学检查
☺尿液干化学检验项目主要有:pH、比密、 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 亚硝酸盐、红细胞(潜血)、白细胞(粒 细胞酯酶);维生素C。
.
28
干化学检查和镜检
• 已经有很多研究和文献证明,尿干化学检查中的红 细胞和白细胞项目,不能取代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 尿液干化学检查的所有内容也都是过筛性检查内容, 并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内容;而显微镜检查也不能 取代化学检查。
• 在某些情况下干化学检查与湿化学检查的敏感性、 特异性和应用价值也有不同。
– 尽可能同一体位(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 细胞计数于站位时增加)、一定时间和近似生 理条件下采血
.
3
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实质上是指
对一定体积内血细胞数量及异
质性进行分析的仪器,包括血
细胞计数与分类、血红蛋白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明管型
呈规则的圆柱体,但大小、长短很不一致,通常两边平行, 两端钝圆(一端可稍尖细成尾形),平直或略弯曲,甚至 扭曲,质地菲薄。
• 正常人晨尿中可偶见透明管型,儿童尿中透明管 型较成人略多,老人尿中透明管型较常见。剧烈 运动、发热、心功能不全时透明管型略微增多。 • 尿中透明管型明显增加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淤血、高血压、 肾脏动脉硬化和肾淀粉样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 时,透明管型常与其他病理性管型同时出现;慢 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尿中可长期大量出现透明管型。 • 肾炎晚期可出现异常粗大的透明管型,称为肾衰 竭管型,是宽幅管型的一种类型。
第四篇
实验诊断
血液检查
临澧中医医院检验科 刘军
血常规检查
• 即全血细胞分析,可以对感染、炎症、手术后、 血液系统疾病、肝脾病等进行辅助诊断、监测 治疗效果等。
• 标本采集与要求
– – – – 抗凝剂 :EDTA-K2 静脉采血方法 :4小时内测定 毛细血管采血方法 :半小时内测定 手指血与静脉血有差异,条件允许尽可能静 脉采血 – 尽可能同一体位(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计数于站位时增加)、一定时间和近 似生理条件下采血
检测方法 FSC DIFF
流式细胞 计数
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细胞分析时,将每个细胞的脉冲 根据其体积大小分配并存储在相应的体积通道中,每个通道 收集的数据被统计出相对数,表示在Y 轴上,体积数据以飞 升 (fl) 为 单 位 , 表 示 在 X 轴 上 。 可 将 白 细 胞 体 积 从 30 ~ 450fl 分为 256 个通道,每个通道 1.64fl ,依据体积大小分 别将其放在不同的通道中,得到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初 步确认:第一群是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体积在35~ 90fl之间;第二群是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核细胞,体积在 90~160fl,;第三群为大细胞区,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它 分叶多,颗粒多,体积可大至160fl以上。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
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不一,多为圆形或多边形, 又称多边细胞,略大于中性粒细胞(约为1.5倍);胞核圆形,核膜厚, 核突出易见;胞质中可有小空泡,分布不规则,有时件数量不等的含铁 血黄素颗粒或脂肪小粒,此时称复粒细胞。
临床意义
• 尿液中一旦增多,即提示肾小管病变。 • 见于: • 急性肾小管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症,如 肾小管上皮细胞成堆出现提示肾小管有坏死性病变; •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见复粒细胞); • 肾移植术后1周,尿内可出现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随 后逐渐减少至恢复正常,但如放生排斥反映,则尿中可再 度大量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 • 如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见含铁血黄素,则提示有慢性心力衰 竭、肾梗死、血管内溶血等。
临床意义
•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见于暂时性血尿、泌 尿系统自身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尿液 蛋白质一般不增多。 •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 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常 伴有尿蛋白增多及管型出现。
2.白细胞
尿中性粒细胞呈圆球形,直径10~14μm,较红细胞大,不 染色时的细胞核较模糊,胞质内颗粒清晰可见,无明显蜕 变,常分散存在,外形完整。
3.血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 直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电阻抗原理对血 细胞进行检测,以细胞体积为横坐标,细 胞的相对数量为纵坐标,表示某一种细胞 数量分布情况,可反映细胞体积大小异质 性。
白细胞直方图
1、正常白细胞直方图
2、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增生症
4.上皮细胞
• 尿中上皮细胞来源于肾小管、肾盂、肾盏、输尿 管、膀胱和尿道等。可按组织学和形态学进行分 类,对泌尿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 ②移行上皮细胞 ⑴表层移行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胞) ⑵中层移行上皮细胞(尾行上皮细胞) ⑶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 ③鳞状上皮细胞
三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 尿液显微镜形态学检查也称作尿沉渣检查 或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 显微镜检查包括定性检查、定量检查、红 细胞形态分析等内容。 • 常规显微镜检查主要观察的内容是细胞、 管型、结晶三大类成分。同时注意发现异 常细胞和寄生虫。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方法学比较
尿液细胞检查
红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直方图
不同类型贫血红细胞直方图
血小板直方图
各类血小板直方图
白细胞五分类散点图
单核
荧 光 强 淋巴 度 (RNA ,DNA) SFL
中性
嗜酸
嗜碱
SSC侧向散射光强度 (细胞核的分叶情况、有无颗粒)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尿液分析的内容
尿液理学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形态学检查
一、尿液的理学检查
常见的几个问题
• 红细胞: • ①干化学(+)镜检(-):可能由于尿液红细胞被破 坏释放出血红蛋白,或某些患者尿液中有对热不稳 定酶、肌红蛋白或菌尿。 • ②干化学(-)镜检(+):可发生在尿中含大量维生 素C或试带失效时。 • 白细胞: • ①干化学(+)镜检(-):可能为尿液在膀胱贮存时 间过长或其他原因致使白细胞破坏。 • ②干化学(-)镜检(+):多发生在尿液中以淋巴细 胞或单核细胞为主时。
血尿
• 健康成人24小时尿中红细胞不超过100万个,随 机一次尿如果不离心浓缩,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 离心浓缩后高倍镜视野下偶见。 • 尿液离心沉淀后每个高倍镜视野可见1~2个红细 胞,即为红细胞增多。 • 尿液中镜下红细胞>3/HPF,且肉眼不能看到尿液 显血色,称为镜下血尿。 • 1L尿液中含血量在1ml以上,肉眼能观察到尿呈 红色,称为肉眼血尿。
①均一性红细胞血 尿
多为非肾小球性血尿,主要见于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道毛细 血管破裂的出血,红细胞未受肾小球基底膜挤压,因而其形态 正常。来自肾小管的红细胞虽可受PH及渗透压变化的作用,但 因时间短暂,变化轻微,故呈均一性血尿。
②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多为肾小球性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其中的红细胞形 态变化与肾小球基底膜病理性改变对红细胞的挤压损伤,各 段肾小管内不断变化的ph、渗透压、介质张力、代谢产物对 红细胞作用有关。
脓细胞:是由炎症过程中被破坏、变性或坏死的中性粒 细胞形成,其外形多变,细胞质内充满颗粒,细胞核模 糊不清,常聚集成团,边界不清。
临床意义
• 中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急性期, 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也 见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分泌物污染尿液。 • 淋巴、单核细胞增多:见于肾移植术后、慢性炎 症、新月形肾小球肾炎,应用抗生素、抗癌药物 引起的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单核细胞 减少或消失。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可 见。
白细胞检查
在正常尿中可偶然见到1~2个白细胞/HPF,如果高倍视野 见到>5个白细胞或每小时尿白细胞>4000个,称为镜下脓 尿。如尿液含大量白细胞,成乳白色,含甚至出现凝块, 称为肉眼脓尿。
闪光细胞(glitter cell):在低渗条件下有时可见到中性粒 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分子运动。由于光折射在油镜下可 见灰蓝色发光现象,因其运动似星状闪光,故称为闪光细 胞。
临床意义
• 正常尿中可见少量鳞状上皮细胞,如大量 增多并伴有白细胞增多,则提示有炎症。 女性患者则应排除阴道分泌物混入的位于 阴道表层的扁平上皮细胞。
尿液管型检查
•
• ① ② ③ ④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 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凝集体,是尿 沉渣中最有诊断价值的成分 形成管型的四个条件: 原尿中有清蛋白、T-H蛋白 肾小管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 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液淤积 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实质上是指 对一定体积内血细胞数量及异
质性进行分析的仪器,包括血
细胞计数与分类、血红蛋白测
定及网织红细胞计数等众多分
析项目,是临床检验工作中最
常用的仪器。
参数 首字母缩写 检测方法 RBC 红细胞 鞘流DC检测方法 红细胞比积 HCT RBC累积脉冲高度检测 法 MCV(fl)=(HCT×1015) 平均红细胞 MCV /(RBC/L) RBC 体积 红细胞分布 RDW-SD 根据红细胞直方图算出 宽度-标准 差 红细胞分布 RDW-CV 根据红细胞直方图算出 宽度-变异 系数 HGB 血红蛋白 SLS血红蛋白检测法 HGB MCHC(g/L)=HGB(g/L)/H 平均红细胞 MCH
吞噬细胞
上皮细胞
1.红细胞
• 未染色的正常红细胞为双凹圆盘状,淡黄色,直径大约 7~8μm • 渗透压对红细胞的影响: • 低渗透压尿中红细胞胀大,使血红蛋白溢出,仅留下细胞 膜,成为大小不等的空环形或面包圈样,称为影红细胞。 • 高渗透压尿中红细胞皱缩,体积变小,似锯齿形、棘形或 桑葚状。 • PH对红细胞的影响: • 酸性尿中,红细胞膜脂质内层面积增加,体积变小。碱性 尿中,红细胞膜脂质外层面积增加,细胞肿胀 • 容易溶解破裂,边缘不规则。
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形态较圆,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统称为较圆 上皮细胞,但两者有差别,底层移行上皮细胞体积较大,而核 较小。肾小管上皮细胞则反之。
临床意义
• 移行上皮细胞增多提示相应部位的病变, 如膀胱炎时可见大量大圆上皮细胞;肾盂 肾炎时可见大量尾行上皮细胞。
③鳞状上皮细胞
来自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层。是尿液中最大的上皮细胞, 形状不规则,多边多角,边缘常卷曲,胞核很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有时 可有2个以上小核,全角化者核更小,甚至不见。这种细胞形体扁平而薄, 又称扁平上皮细胞。
类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类别
参数
HGB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 白浓度 血小板 血小板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