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学精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重点内容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特殊儿童心理现象,揭示特殊儿童心理
发展过程和内在规律。
3、特殊教育的对象(1)广义的特殊儿童指包括残疾儿童、超常儿童和问题儿童在内的
一切有特殊需要的儿童。(2)狭义的特殊儿童是指残疾儿童。
4、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感官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和听觉障碍儿童)、
智力异常儿童(智力落后儿童和超常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和自闭症儿童这几类更为
典型的特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特点。
5、普通心理学与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过程和发展
规律的一门心理学的基础学科。研究内容是一般人的认知、情感和个性形成发展的
原理。主要探讨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里的生理基础、心理学的主要派别和实验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特殊儿童心理学是研究特殊儿童心理过程,揭示特殊儿童发展
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涉及认知、情感、个性等,但更侧重于特殊儿童的差异心理
特征以及独特心里发展过程的研究。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研究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特征。不同点:前者重视研究普遍的规律,后者重视研究特殊的规律。
6、国内特殊儿童心理研究历史:(1)最早撰文阐述特殊儿童心里发展问题的是陈鹤琴
先生,他对耳聋儿童、口吃儿童和低能儿童的心理进行了一些开创新的研究。(2)新中国成立以后停顿状态。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重视。朴永馨1983年出版
《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学》移动了国内的相关研究。(3)进30年来我国特殊儿童心理
学的学科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陆续出版有关特殊儿童教育和心理研
究的教材。二是在心理学系设置了特殊教育专业。三是由相关学科人员组成的特殊
儿童心理学研究队伍逐渐壮大,他们都开始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
技术手段聚焦于特殊儿童心理研究,获得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
7、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单一被试研究
法。
第二章特殊儿童的感知觉
第1节感知觉理论与感知觉的发展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个别属性作用于感官,
引起感受器活动而产生的最原始的主观映像。
感觉常受如注意、知觉、情绪、心境等主体高层次心理活动的制约。
感觉分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内部感觉接受肌体内部的刺激,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
2、什么是感觉阈限?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便是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3、什么是感觉的适应?是指在感受器刺激持续作用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可以引
起感受性的提高和降低。
代偿是指当机体某器官发生病变、功能失常时,自身通过调整病变器官和发展其他健全器官
的功能,使机体与环境重新趋于平衡和协调的过程。
代偿分为结构性代偿、代谢性代偿、机能性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