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及评价准则

合集下载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为了确保工作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发展,对可能引发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和管理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下面是我对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目标与原则: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目标是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确保工作和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发展。

其原则包括科学、规范、公正、透明和持续改进。

2.组织架构:建立适当的组织架构,明确风险评价管理的职责和权责。

例如,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价管理部门或岗位,由负责人对其工作进行统筹和协调。

3.风险评估方法:选择适合企业实际的风险评估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图、事件树分析等,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进行评估和分析。

4.风险评估标准:制定明确的风险评估标准,包括风险的等级划分和评估指标。

风险等级可以分为低、中、高,评估指标可以包括概率、影响、控制措施等。

5.风险管理措施:在评估风险后,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风险的预防、减轻、传递和接受等。

将这些措施纳入管理制度中,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6.风险监测与预警: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定期对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进行监测和预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或减轻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7.员工培训与宣传: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管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员工对风险评价与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8.持续改进:建立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

综上所述,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意在降低风险和提高工作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制定和实施这一制度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风险评价是指对企业或组织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分析,旨在帮助企业或组织识别、预防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保障其持续稳定发展。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企业或组织的风险评价工作,确保风险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或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三、风险评价管理流程1. 风险辨识- 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企业或组织相关的各类数据、文件和报告,包括市场调研报告、财务报表、法律法规等。

- 识别潜在风险:通过分析收集到的信息,识别出可能对企业或组织造成影响的各类风险。

- 归类和排序: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确定其重要性和优先级。

2. 风险评估- 评估风险概率: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和专家意见等,对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

- 评估风险影响:综合考虑风险对企业或组织各方面的影响,对潜在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 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确定各个风险的等级,以便后续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3. 风险控制和应对- 制定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分担等。

- 实施控制措施:将制定的控制措施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 监督和评估:对已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风险控制的效果。

4. 风险监测和报告- 建立监测机制:建立风险监测的机制和体系,包括风险指标的设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 定期报告:定期向企业或组织的高层管理层报告风险评价的结果和相关信息,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四、风险评价管理的责任分工1. 高层管理层:负责制定和审批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对风险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 风险评价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风险评价工作,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应对、风险监测和报告等。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风险评价管理,预防和控制风险,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险评价,是指对公司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的过程。

第三条公司应当树立全面风险管理观念,将风险评价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确保公司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

第四条公司风险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对公司所有业务领域、所有层级和所有环节的风险进行评价。

(二)重要性原则:对对公司运营有重大影响的风险进行重点评价。

(三)及时性原则: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确保风险得到及时控制。

(四)动态性原则:根据公司经营环境变化,适时调整风险评价内容和标准。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公司设立风险评价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风险评价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

风险评价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组成。

第六条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应设立风险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本分支机构的风险评价工作。

风险评价工作小组由部门、分支机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组成。

第七条公司风险评价管理委员会和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应分别指定风险评价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风险评价工作。

第三章风险识别第八条公司应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风险识别:(一)内部调查:对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业务流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查找潜在风险。

(二)外部调研:关注行业动态、政策法规、市场竞争、客户需求等方面变化,识别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的风险。

(三)案例分析:总结过去发生的风险事件,分析原因和教训,为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四)风险预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和预警。

第九条公司应定期组织风险识别活动,确保风险识别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风险评估第十条公司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一)定性评估:通过对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可能产生的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的一项制度。

一、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包括企业或组织的各项设施、设备、工艺、工作环境等以及可能涉及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评价要求1. 全面性: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分析与评估。

2. 系统性:评价要采取系统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析,明确风险的性质、大小、范围等。

3. 连续性:评价应该是连续的过程,对安全风险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4. 目标导向:评价要以安全生产的目标为导向,明确安全目标和安全要求,确定风险评价目标。

三、评价内容1. 识别风险: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包括人身安全风险、财产安全风险和环境安全风险。

2. 评估风险: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级别和风险程度,以确定风险的重要性和应对的优先级。

3. 风险分析:对风险的原因、机理、产生途径等进行分析,确定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和措施。

4.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风险预防、风险控制和风险应急措施。

5. 监测与跟踪:对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跟踪和更新。

四、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文件分析、现场检查、隐患排查和统计分析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

五、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包括风险评估报告、风险分析报告、风险控制措施报告等,对已经评估和分析出的风险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和改进措施。

六、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和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包括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等措施。

七、监督和跟踪对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跟踪,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隐患,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实施。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一、引言风险评价是指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以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从而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风险,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以确保组织在面临各种风险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

二、目标与范围1. 目标:建立一套全面、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确保组织对各类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2. 范围:本制度适合于组织内部的所有风险评价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项目风险评估、市场风险评估、运营风险评估等。

三、风险评价管理流程1. 风险识别:通过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记录和分类。

2.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发生频率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

3. 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报告,以便决策者能够了解各种风险的情况。

4.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以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5. 风险监测:持续对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风险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以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6. 风险溯源:对风险的发生和影响进行溯源分析,找出风险发生的原因和根源,以便改进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四、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要求1. 管理责任:明确风险评价的管理责任,指定专人负责风险评价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立健全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机制,确保获取准确、完整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

3. 评估报告:制定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标准和要求,确保评估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4. 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并进行有效实施和监督。

5. 培训与培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风险评价管理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其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和管理风险评价工作,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制度目的及适用范围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风险评价工作,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风险评价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二、制度内容1. 风险评价的定义和目标:明确风险评价的概念和目标,使全体员工对风险评价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2. 风险评价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风险评价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风险评价的流程和方法:详细描述风险评价的流程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环节,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风险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制定风险评价的指标和标准,以便对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5. 风险评价的记录和报告:规定风险评价的记录和报告要求,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

6. 风险评价的监督和改进:建立风险评价的监督和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和改进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三、制度要求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风险评价工作要全面、客观、准确,不得有任何虚假和隐瞒。

3. 风险评价工作要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 风险评价工作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及时采取和有效性。

5. 风险评价工作要与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形成风险管理的闭环。

四、制度执行与监督1. 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履行风险评价的职责,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相关人员要按照制度要求进行风险评价工作,不得擅自变更评价方法和结果。

3. 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因素,确保组织运作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

本文旨在详细阐述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制度的目标、原则、流程、责任等方面。

一、制度目标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全面评估和管理组织内外的各种风险因素,确保组织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识别和评估风险:通过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及时发现和分析各种潜在风险因素,评估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2. 管理和控制风险: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减少和控制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3.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并实施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各种风险的动态变化,做出及时应对和调整。

4.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确保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理,降低损失。

5. 维护组织形象和声誉: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保护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提高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二、制度原则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性: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内外部的各种风险因素,全面评估组织的风险状况。

2. 系统性:风险管理应建立和实施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风险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3. 动态性:风险评估和管理应具有动态性,随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周期性:风险评估和管理应有一定的周期性,定期对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5. 可操作性:风险管理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执行和落实。

三、制度流程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监控和风险应急等环节。

1. 风险识别:通过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和了解,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和可能的风险事件,建立风险清单。

2. 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综合评估风险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3. 风险管理: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减少和控制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职责标准的内容

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职责标准的内容

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我司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投资回报,保证公司安全、稳健、持续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结合市场及公司实际需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企业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条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力求实现以下风险管理总体目标:(一)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二) 确保内外部, 尤其是公司与股东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三)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房地产行业相关规定;(四)确保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重大措施的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五)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五条风险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为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遇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以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特制定本制度。

1、风险评价的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活动、作业过程中能够控制及必须施加影响的风险的识别、评价和管理。

2、定义2.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2.2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包括:能量源、能量的载体、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的缺项和作业环境不良等。

2.3风险评价:评价风险大小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2.4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等级。

2.5重大风险(极高风险):指事故发生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极高)的风险类型。

2.6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3、工作职责3.1总经理(主要负责人):组织成立风险评价小组,对本公司的风险评价及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确保建立、实施风险评价分级管控所需的资源。

3.2安环部:负责督促、指导和组织各部门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级,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审核,跟进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3.3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内风险排查、风险评价与分级工作,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3.4全体员工:参与本岗位风险排查、风险评价与分级工作。

4、风险评价准则4.1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

4.2有关行业的规范,技术标准。

4.3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4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4.5公司的安全生产规定、客户要求及其他其他要求。

5、风险评价程序5.1准备5.1.1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应包括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并明确各自职责。

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职责标准的内容

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职责标准的内容

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职责标准的内容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有效管理潜在风险,减少业务活动的风险损失而制定的企业管理制度。

其中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职责标准是风险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风险评价准则1.风险评估的原则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当服从于风险评估原则。

风险评估原则包括:(1)可靠性:评价系统应该是可靠的,数据来源应该是准确的,评估的标准应该得到广泛的认可。

(2)综合性:评估系统应该能够全面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包括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因素。

(3)先进性:评估系统应该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

2.风险评估方法不同的风险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和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

(1)定性评估:利用专家判断、分析文献或统计资料等方式来评估潜在风险。

(2)定量评估:利用概率统计方法、模型分析等方式来对潜在风险进行数量化评估。

3.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估结果,企业应将潜在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来说,将潜在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1)高风险等级:这类风险是指可能带来极大财务损失、可能危及员工生命安全等严重后果的风险。

(2)中风险等级:这类风险是指可能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或者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威胁的风险。

(3)低风险等级:这类风险是指对企业带来较小的经济损失或者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几乎没有威胁的风险。

二、相关职责标准1.风险管理委员会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以负责企业风险管理的全面协调与监督。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1)制定企业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规范,聚合风险信息,协调风险管理活动。

(2)审议和决策风险管理制度,评估风险管理效果,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3)评价和授权风险处理方案,对风险事件进行跟踪和监督。

2.风险管理部门企业应设立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识别、预警和监控。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一、引言风险评价是指对特定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为了有效管理风险,保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实施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组织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通过建立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组织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保障组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高层管理人员、风险管理部门、项目经理和员工等。

四、风险评价流程1. 风险识别:通过调研、观察、数据分析等方式,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记录。

2. 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风险的发生概率、影响程度、紧急程度等方面的评估。

3.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优先级和重要性。

4. 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减轻等,以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5. 风险监控:定期对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五、风险评价指标1. 风险发生概率: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意见,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2. 风险影响程度:评估风险发生后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包括财务、声誉、安全等方面,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3. 风险紧急程度:评估风险需要立即应对的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4. 风险优先级:根据风险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的综合评估,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六、风险评价报告1. 报告内容:风险评价报告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等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图表支持。

2. 报告周期:风险评价报告应定期编制,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常为季度或年度。

3. 报告分发:风险评价报告应及时分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他们了解当前的风险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七、风险评价培训为了提高组织内部人员对风险评价的理解和应对能力,组织应定期组织风险评价培训。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最新版)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最新版)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最新版)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文档编号:X一、简介1、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风险评价管理工作,最大程度的防范和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企业的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风险评价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各项决策、投资、项目实施、运营管理等。

2、术语与定义(1)风险:指某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或行动,且该不确定性事件或行动有可能影响企业的目标实现或产生潜在的损失。

(2)风险评价: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对企业面临某个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全面阐述风险的本质、范围、危害、影响等,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3)风险管理:指企业在认识、评价和处理风险的过程中,通过管控、转移、避免、减轻、接受或转移风险等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4)风险防范:指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通过系统的风险识别、评价、控制等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风险,保障企业的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3、基本原则(1)风险先识别:风险管理从风险先识别开始,依据应用最广泛、尚未发生、危害最大的原则,尽早发现可能对企业产生危害的潜在风险。

(2)量化风险评估:通过科学的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全面掌握风险的本质、范围、危害、影响等,用以确定风险的等级和类别。

(3)风险控制:在明确风险等级后,对风险进行管控,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出现概率和影响程度。

(4)持续修订:本制度贯彻持续改进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保持其科学性、完整性和实用性。

二、风险管理流程1、风险识别与评估(1)风险识别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结合具体业务,开展风险识别。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对企业模式、政策、战略、业务、流程、系统、技术、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②对经营环境、市场变化、政策调整、客户需求、竞争情况、供应链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监测和预警,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③根据企业安全评估、综合审计、风险分析等工作,深度挖掘风险隐患,并针对性地排查和整改;④积极收集员工投诉、客户反馈、相关媒体报道等信息,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通用7篇)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通用7篇)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通用7篇)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篇11、总则1.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电网建设工程的安全、高效,提高电网建设安全施工水平,加强和规范施工风险的评估管理,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结合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办法1.2本办法适用于广东电网公司新建、扩建和改造的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风险评估。

11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风险评估参照此办法进行。

具体规定由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2、依据和参照文件2.1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南方电网计[20xx]27号2.2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三欣”标准评价体系》2.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xx)。

2.4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

3、定义3.1输变电工程――指220千伏及以上新建、扩建和改造的输电线路工程和变电站工程。

3.2运行管理部门――指承担诸如电力、公路、铁路、航道、通信等各种设备、设施、物业管理等的有关部门。

3.3建设单位――指受广东电网公司(业主)委托的承担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相关部门。

3.4涉及电网运行安全的施工――指在电力生产设备附近或在带电区域内施工、与运行设备有关联或因施工改变运行方式的施工。

3.5施工方案――指为指导工程项目或施工项目、作业活动按预定目标实施的书面文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措施、作业指导书等。

4、职责4.1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各类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评估施工方案的安全风险等级,提出处理措施。

4.2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及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4.3各建设单位负责对已经监理单位审查的涉及电网运行安全的施工方案及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审查或批准,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或者由建设单位通知有关部门,监理单位组织方案审查会,经各方通过的方案,由监理批准实施。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公司的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公司资产不受损失,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单位在生产工作中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包括生产装置、设备、设施、储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以及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1.3 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程序、方法和职责,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效果的验收。

二、风险评价的组织与管理2.1 公司应设立风险评价领导机构,由总经理直接负责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和指导书,确定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职责。

2.2 安全领导小组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审查各部门确定的风险评价准则,负责公司重大风险分析记录的审查和控制效果的验收,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2.3 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低风险等级判定为重大风险以下(不包括重大风险)各级风险的风险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2.4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三、风险评价的程序与方法3.1 风险评价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危害辨识:识别公司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因素。

(2)风险分析:对辨识出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可能导致的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后果,以及发生的可能性。

(3)风险评估:对分析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

(4)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措施和监测措施等。

(5)风险信息的更新和沟通:定期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更新,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沟通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职责标准的内容

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职责标准的内容

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职责标准的内容风险管理制度是对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包括了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重要环节。

其中,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核心环节之一,是评估风险的流程和方法,目的是为了评估组织内部和外部的风险情况,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式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出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风险评估准则1. 风险评估范围的要求。

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因素,组织内部的人员结构、流程机制和各种资源的风险和外部环境对组织造成的威胁和机会等。

2. 风险评估的流程和方法。

根据风险管理的目的和需求,设计音信的流程和方法,比如采用事件树分析法、事件独立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或多因素决策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3. 风险评估标准和指标。

根据组织的行业、经营状况及风险特点,设计适合的风险评估标准和指标,比如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历史事件回顾分析等方法确定关键指标及其权重。

4. 风险评估的时间和周期。

确定风险评估的时间和周期,比如定期进行评估和不定期的应急和特殊情况下的评估。

二、相关职责标准1. 风险管理部门。

负责风险评估的设计和实施,评估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以及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2. 影响经理部门。

风险评估的实施需要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各部门应该配合风险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参与风险评估流程和讨论。

3. 职责划分的规定。

明确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包括责任领域、职责范围、职责要求等,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机制。

4. 监督和评价。

对风险评估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对风险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跟踪和反馈,保证风险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风险管理制度与标准的建立,是组织风险管理健康的保证。

评估风险的流程和方法、风险评估标准和指标、风险评估的时间和周期、以及相关职责的规定,都是风险管理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24年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2篇)

2024年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2篇)

2024年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风险也与日俱增,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因此,建立和完善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对于有效应对各类风险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____年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风险辨识1. 概述风险辨识是指通过全面了解和识别潜在风险源及其特点,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辨识和定性分析的过程。

优化风险辨识工作,将有助于事先发现风险和问题,从而在其发展成为实际危机之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轻损失。

2. 主要内容(1)制定风险辨识指南:明确风险辨识的目标、方法、流程和程序,指导各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风险辨识。

(2)梳理风险清单:收集、汇总和编制各类风险清单,明确涉及的风险类型、特征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为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3)开展风险调查研究: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各类潜在风险的具体情况、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4)建立风险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风险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发布,提高风险辨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风险评估1. 概述风险评估是对辨识出的各类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确定其可能产生损失的程度和可能性。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量化风险,为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主要内容(1)数据收集和处理:收集和整理与风险相关的数据,包括历史数据、现场采集数据、统计数据等,进行预处理和适当加工。

(2)风险分析方法选择:根据风险特点和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分析方法,如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风险矩阵分析等。

(3)风险评估指标确定:确定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风险程度、风险值、风险优先级等,以量化风险评估结果。

(4)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基于所选风险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数据输入和计算分析。

(5)评估结果解释与应用:对评估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确定各类风险的优先级和风险控制措施,为下一步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风险评价准则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准则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准则管理制度一、背景风险评价是指对可能产生的不利事件或结果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过程。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为了规范和规范风险评价的过程,保证其科学有效性,制定风险评价准则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风险评价的过程和方法,明确风险评价的基本准则和规范,确保其科学可靠性和有效性,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评估各种风险,促进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对各类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等。

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和要求。

四、风险评价准则1. 风险评价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模型,充分考虑风险的概率、影响和紧急程度,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2. 风险评价应是持续的、全面的过程,不断更新和完善风险信息,确保随时掌握和应对各类风险。

3. 风险评价应注重风险的量化和标准化,利用科学的指标和方法量化风险的大小和等级,为企业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4. 风险评价应是多方参与、多角度分析的过程,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5. 风险评价应坚持风险管理的原则,即预防优先、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科学决策、及时跟进,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五、风险评价管理流程1. 风险辨识:依据企业具体情况,确定需进行风险评估的范围和内容,明确评估目标和依据。

2. 风险分析:对已辨识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概率分析、影响分析、风险类型分析等,确定风险的大小和等级。

3. 风险评估:对分析得出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制定风险评价报告,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4. 风险控制:根据评估报告和建议,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明确控制措施、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

5. 风险监控:定期对风险控制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识别、评价出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危险源,确定并更新《重大危险源清单》,提供公司安全战略目标及危险源控制的科学依据。

二、评价范围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评价方法
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

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四、评价时机
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五、评价准则
采用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的评价法,具体评价准则规定为: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