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水北调”的利弊

合集下载

南水北调机遇与挑战)

南水北调机遇与挑战)

南水北调,是一项跨流域的宏伟工程,旨在缓解北方水危机,实现南北经济齐飞,其深远意义为世人瞩目。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解决沿线100多个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并兼顾部分农业及其它用水,建成以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将大大改善沿线各省市水资源人均量不足和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特征的水资源条件,使水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地区长期资源性缺水的矛盾,改善当地饮水的质量。

2、对沿线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使该地区满足基本实现现代化对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要求3、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地区差异和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带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机遇:1、对总干渠两侧及尖岗水库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将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干渠两侧的水保生态林将起到净化空气、改变生态环境、调节气候的巨大作用,使人与大自然真正和谐共处,相得益彰,使我区南部更加宜居。

2、将带动全*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促进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我*转变经济发展思路,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无污染、低污染产业和产品,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积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和生态农业之路,优化我*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能给企业发展创造环境空间,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便于我区的招商引资。

3、加速总干渠两侧乡村的城镇化进程,给推进城市发展步伐带来了机遇,并将促进我区旅游业的兴旺发展。

4、可以利用这次机遇,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挑战:1、工程从论证到开工时间跨度较长,导致沿线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徘徊不前,制约了沿线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工程项目受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的影响,至使白白丧失许多商机,影响了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大发展。

南水北调的不利影响

南水北调的不利影响

南水北调中的不利影响分析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水文历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工程,建成后将对我国的农业、水利、经济建设等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

但南水北调工程自提出之日也饱受社会争议,本文将从环境意义、经济效益、社会因素、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阐述南水北调的不利影响,以及面对南水北调当前的形式,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南水北调、不利因素、建议由于地理及历史原因,我国长期处于南涝北旱的状况,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此跨流域的水资源调配,以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以达到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为改变水文环境,破坏水文平衡众所周知,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因素,是由于亿万年来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所涉及的因素复杂多变,才得以渐渐形成了现在的自然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类的活动在有文明的几千年前得以扩大,准确的说,应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短短两百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一时期内,人类用其所掌握的大机械对自然环境进行无休止的大规模改变,以达到“让自然适应人类”而非“人类适应自然”的目的。

南水北调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补充北方相对缺乏的水资源,但是北方缺水,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所决定,在南方,虽然有着长江、珠江、湘江、澜沧江等一系列大河,但是我们的水资源真的就很丰富吗?其实不竟然,所谓的丰富,其实只是相对而言罢了,南方虽然表面上看似水资源丰富,但实际上,南方对于水的消耗同样巨大,换而言之,那就是南方需要维持目前的水量甚至更多的水,才能维持现在的水量平衡。

我国南、北方同属夏季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充沛,冬季雨量减少,如此一来,南北方缺水在同一个时期,北方紧缺水的时候,南方也未能提供足够多的水来支持,如果所调水量过大,势必造成南方缺水了。

近几年来,南方城市缺水屡见于报端,而且呈逐年加剧状况,与此同时,南方大面积干旱此起彼伏,2010年,我国南南地区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涉及多个省份,影响空前严重,守着三峡大坝一系列水利设施的西南地区,却也是干旱最严重的地区,西南大旱折射出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对天然水的依赖和现在水利设施的不完善,南水北调虽然不会是此次大旱的“罪魁祸首“,但是众多专家学者给出了很多的人为影响因素也是影响此次大旱的重要原因。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优点和不足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优点和不足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优点和不足首先,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几大优点是:1. 改善华北地区水资源供应。

中线工程通过调水方式,将长江的水资源引入黄淮海平原,弥补了该地区严重缺水问题,有力地解决了华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的不足。

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中线工程的实施,为沿线地区的农业、工业、居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保障,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3. 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中线工程能够通过跨流域调水,实现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将长江的水资源通过输水工程调入黄淮海平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资源的潜力,提高了利用效率。

4.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提供了华北地区必不可少的水资源保障,解决了该地区的缺水问题,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减少了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然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1. 工程投入巨大。

作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高的水利工程之一,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投入资金巨大,工程造价高昂,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2. 环境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实施对原有的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长江流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议和质疑。

3. 工程风险。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实施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包括工程技术、工程建设、水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风险对工程的实施和后期的运行维护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综上所述,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具有诸多优点,例如改善地区水资源供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等,这些优点对于解决我国的水资源供给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工程投入巨大、环境影响、工程风险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为了更好地发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作用,应该在保障工程质量和环保建设的前提下,加强工程技术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1.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调水的方式,将长江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地区,满足北方地区人民对水资源的需求,解决了北方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缺水问题,保障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2.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北方地区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平衡区域的发展差异: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通过调水的方式将南方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可以缓解南北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1.生态环境的改善: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北方地区得到了水资源的补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水环境,提高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特别是北方干旱的地区,由于缺水问题的解决,可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改善土地的肥沃程度,促进植被的生长。

2.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使得南方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南方地区水资源的浪费。

南方地区的水源往往需要通过排放到大海中来实现排水,南水北调工程可以将这些水资源转移到北方地区,使得南方的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利用。

3.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满足北方地区人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缺水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避免因为水资源短缺而引发的社会动荡,保障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总的来说,南水北调工程对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和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也注重了对环境的保护,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施,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浅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

浅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

浅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水电三班易斯2012301580307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旨在实现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投资额5000亿元人民币,此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都超过三峡工程,工程已全面展开,目前的工程情况看来,东线和中线工程已经完成,西线工程也蓄势待发。

正因为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如此重大战略性工程,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的角度,它的利与弊是在全国各界人士中备受关注,值得深思的。

而就我个人看来,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工程。

从供水效益来看: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线。

东线沿京杭大运河调水148亿方, 最远到天津, 支线到胶东。

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120 一130亿方, 最远到北京、天津。

西线从通天河、雅龙江、大渡河调水170 亿方到黄河上游。

合计调水438一448亿方。

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总调水量比海河流域的水资源总量还要多。

南水北调工程, 优化了全国水资源配置, 对于受水区来说,近期实施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二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增加供水量160亿方,其中黄淮海平原增加供水近154亿方,其中向黄河以北的海河平原增加供水近84亿方, 为缺水城市提供了可靠的水源条件, 基本缓解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支持北方海河流域、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改善北方生态环境。

实施东线第一、二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后, 主要向沿线城市工业及居民生活供水,据有关资料计算结果表明, 受水区城市工业及生活多年平均供水效益为605亿元/年。

调水工程的实施和运营将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进行,加上水价方面的改革与限制,环保除污节水的社会效益也是指日可待。

从国民经济效益来看,中线第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 增加防洪库容33亿方, 与非工程措施和中下游防洪工程相配合, 使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20年一遇提高到100 年一遇, 大大减轻了洪灾损失。

南水北调工程方案优缺点

南水北调工程方案优缺点

南水北调工程方案优缺点南水北调工程的优点1.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华北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但由于气候干旱和水资源短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地区之一。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效解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2. 改善生态环境随着水资源的引入,南水北调工程将有助于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较丰富的水资源将有利于植被生长,减少土地沙漠化的程度,提高空气湿度,改善当地气候和环境,同时也有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3.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推动华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水资源的增加将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作物产量,增加当地的农村收入;增加城市供水量,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同时也为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加扎实的基础,从而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4. 改善区域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问题。

通过南水北调工程,不仅能够解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还可以从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引水至较为干旱的北方地区,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有利于整个国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的缺点1. 生态环境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水资源调配有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但同时也会对南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引水、输水、补水等工程活动可能导致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工程费用高昂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工程范围广泛,涉及的设施设备复杂,施工难度大。

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总投资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庞大的,而且由于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运营维护费用也相对较高,这对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都是一项不小的财政负担。

3. 冲击流域生态平衡南水北调工程引水的过程可能会对流域生态平衡产生冲击。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工期最长的水利工程,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长江、汉江、淮河等南方水源通过调水工程输送到北方的黄河、海河等缺水地区。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常年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实现跨区域调水,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高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这对于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防止干旱、水荒等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还引入了南方的优质水源,使得北方地区的水质得到提升,对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通过跨区域的水资源调配,使得北方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满足北方的农业用水需求,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减少对南方的农产品依赖,还可以满足北方地区的工业用水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然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影响。

首先,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土地征收和搬迁工作,这对于受影响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其次,南水北调工程需要通过修建大规模的输水工程,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例如河道改变、湿地退化等。

此外,南水北调工程在南方水源地进行水源调度,可能对当地水资源产生影响,导致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针对环境影响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措施。

例如,在征地搬迁工作中,工程部门会确保受影响的农田得到充分保护和恢复,确保受影响居民的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在水源调度方面,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了科学的水资源保护和调度措施,避免了对南方水源的过度利用和损害。

南水北调利弊分析

南水北调利弊分析

经济影响
二、促进潜在生产力。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能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 促进潜在生产能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
“京津塘首都经济圈”是我国东部地区三 大经济增长重心之一,经济发展极具优势。但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目前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组合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实施南水北调工 程,增加华北地区水资源供给,有利于华北地 区潜在优势的发挥。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 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 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西线工程
社会影响
一、解决北方缺水 ,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
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金融和外交中心; 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业基地与重要的外贸港口; 河北、河南则处于承东启西的华北经济圈; 山东是高速发展的经济大省;西北地区和华北西部地
经济影响
三、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扩大就业。
除了间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外, 由于对南水北调工程投入了大量资金,据总体规 划阶段初步估算,仅此项每年可以拉动中国经济 0.12个百分点。调水工程通水后,我国北方增加 了水资源的供给,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500亿元。
在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期,随着广大受水区水 资源条件的改善,企业生产结构和规模也会随之 变化,一些新兴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扩大就业 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多。
经济影响的弊端
动态投资估算
据2004《中国统计年鉴》数据,1991—2003年投资价 格指数从100上升186.4,12年中每年平均上升05326,以 2000年一季度价格计算的静态投资895亿元,由于投资价 格的上升,折算成2010年当年价格应为: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第一篇: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社会影响利:1.解决北方缺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北方水资源紧缺,南方洪水频发。

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能实现现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既保证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又有效地缓解南方洪涝灾害。

3.加快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基于工程建设需要,如交通、水利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定带动当地社会的快速发展。

带动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

弊:1.水电的经济投入南水北调仅西线工程静态投资就高达3040亿元(2000年价),总工程静态投资约5000亿。

2.工程沿线大量移民工作3.对少数民族居住区文化、宗教信仰的冲击。

西线一期工程涉及藏族群众聚居区,这些地区藏族同胞由于历史原因,迄今基本都信仰藏传佛教。

工程的实施对藏传佛教教义宣传内容产生冲击与影响,并进而引起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反应。

经济影响利:1.有效解决严重缺水的局面缺水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加剧了地区之间、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安定。

南水北调可解决上述矛盾。

2.促进潜在生产力。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能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促进潜在生产能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

3.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扩大就业。

弊:经济投入巨大生态影响利:1.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2.改善北方部分地区饮水质量弊:1.工程涉及高原脆弱生态环境减少森林植被面积,植被涵养水能力减弱,干旱、沙漠、荒漠化的面积扩大 2.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造成影响使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减少,汉江中下游水体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汉江中下游水生生物与鱼类资源带来不利影响第二篇: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社会影响利:1.解决北方缺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南水北调利弊分析

南水北调利弊分析

班级:14级投资三班姓名:詹喜兴学号:14250504344南水北调的利弊分析一、有利因素1、全面缓解北方10多个省市区的水危机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成后,将全面缓解京、津、冀、豫、鲁及黄河上中游的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10多个省市区的水危机,惠及3亿人口。

2、促进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3、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汉水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南方输水区而言,有利影响集中体现在汉水中下游饱受洪患之苦的数十万群众将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兴建而受益。

加高丹江口大坝至后期规模,是完善汉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解决汉江中下游和武汉地区防洪问题的最经济、最有效、最关键的措施。

4、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对于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不利因素1、大量移民的严重影响大量的移民的安居问题以及移民以后的乐业问题,又将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移民安置一是要安居,即盖房,二是要乐业,即种地,这两项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开发与原有植被破坏,同时人类活动的污染物处理不当也会在库区造成新的面源污染。

2、增大了水源地的生态环保要求和压力调水的实施给水源地带来了更高的生态环保要求和压力。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大部分本来就是国家和省级贫困县,经济发展要求迫切,伴随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区域用水量和排污量也将有较大增长。

3、水体污染、水质下降南水北调工程使得区域河道渠网密度加大,从而引起单位水体所承受的污染密度加大,这必然会加重水体的污染过程。

再者,由于上游被调水,下游的水量减少,将使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下降,从而使调水过程中水质下降。

4、严重影响了汉江中下游两岸的灌溉、航运汉江中下游平原历来是湖北的富庶之地,更是国家的大型商品粮基地,大量的汉江水被调往北方后,虽然可解除洪水的威胁,但不可避免地会对汉江中下游两岸带来灌溉、航运方面的不利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社会影响利:1.解决北方缺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北方水资源紧缺,南方洪水频发。

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能实现现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既保证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又有效地缓解南方洪涝灾害。

3.加快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基于工程建设需要,如交通、水利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定带动当地社会的快速发展。

带动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

弊:1.水电的经济投入南水北调仅西线工程静态投资就高达3040亿元(2000年价),总工程静态投资约5000亿。

2.工程沿线大量移民工作3.对少数民族居住区文化、宗教信仰的冲击。

西线一期工程涉及藏族群众聚居区,这些地区藏族同胞由于历史原因,迄今基本都信仰藏传佛教。

工程的实施对藏传佛教教义宣传内容产生冲击与影响,并进而引起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反应。

经济影响利:1.有效解决严重缺水的局面缺水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加剧了地区之间、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安定。

南水北调可解决上述矛盾。

2.促进潜在生产力。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能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促进潜在生产能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

3.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扩大就业。

弊:经济投入巨大生态影响利:1.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2.改善北方部分地区饮水质量弊:1.工程涉及高原脆弱生态环境减少森林植被面积,植被涵养水能力减弱,干旱、沙漠、荒漠化的面积扩大2.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造成影响使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减少,汉江中下游水体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汉江中下游水生生物与鱼类资源带来不利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对于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进行的一项大规模水利工程,主要目的是从长江、汉江、黄河三大水系中调剂水资源,并向山西、河南、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供水。

然而,这项工程的建设过程以及调水后的实际影响,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下文将会就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开发区域生态系统破坏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采挖土石方和填筑,工程对于当地的水体、湿地、沼泽等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损害。

此外,整个工程所涉及的区域面积非常广阔,许多原本未开发的区域都被开垦和占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破坏。

特别是对于水源地这一稀缺生态资源而言,这种破坏就更为严重。

二、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复杂度造成影响。

例如,工程建设中需要在线路、管道、河道等地方新建道路,导致重要湿地的自然断层。

而湿地的重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并过滤污染物,但是这种自然断层会对湿地的原生态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生物多样性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许多生物对于自身的自然生境是有依赖的。

因此,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中,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三、水环境质量恶化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不仅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对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南水北调的调水量相对较大,水源地的质量会受到影响。

水流的质量受到破坏,物质等污染物的沉积会直接影响到水源地的健康。

这个严重的影响会在新城镇建设中反映出来,如果没有防范措施,新城镇中就会面临建筑用水的问题。

四、生态保护措施不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非技术性问题。

例如,在工程实施中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问题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保护措施不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就会遭受破坏。

因此,在工程实施之前,就必须对当地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

由以上分析可知,南水北调工程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南水北调弊大于利

南水北调弊大于利
消耗大
•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规划设计时,预计投资 800亿,但目前调整到1600亿,翻了一番; 东线原来预计投资200多亿,现在看来少不 了400亿,这还不包括东线沿线的治污费用, 同样翻一番──如此类推,西线工程原计 划投资3000亿,如果动工,起码需要6000 亿。想想老天如果只是干旱一下,就能让 你几千亿的投资面临打水漂的风险...
南水北调弊大于利
三、移民安置困难
• 迁移之痛:无法用钱弥补 • 光鲜的物质补贴之外,新移民在精神层面的迁移 之痛仍需要关注。 • 根据半个世纪前的丹江口移民生存经历来看,他 们既无法与当地人融为一体,生活状况又赶不上 当地人,就连出外打工都还回到“老家”丹江口。 • 库区移民为何像棋子一样被无形之手随意拨弄? 我们应该深思......
我方观点:
南水北调弊大于利
南水北调弊大于利
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
南水北调弊大于利
•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优化配置水资源 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华北、西北地区 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 我 们必须肯定它的出发点是有利的。但 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渐渐发现, 其带来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南水北调弊大于利
南水北调弊大于利
二、水质问题严重
尽管在技术上,南水北调工程已经 竭尽所能——把输水沟渠以“全封 闭式高速公路”标准修建,但中线 的水源污染、东线的运输途中污染, 均难以避免。 丹江口水库已经是最适合的水源地 之一,但周边的植被破坏和上游的 污水依然难以禁绝。1992年以来, 汉江已经多次发生了“水华”。至 于东线,由于南水北调在此使用的 丹江口支流:被工业污水毒死的鱼 是原京杭大运河的部分河段。途经 “常年污染”的淮河等地时,水质 将不可避免的变差。
南水北调弊大于利

论“南水北调”的利弊

论“南水北调”的利弊

论“南水北调”的利弊南水北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水资源调配工程,旨在通过调水北送,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该工程的利弊如下:利:1. 解决水资源短缺: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少,通过南水北调可以向北方输送大量的水资源,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确保北方居民的日常用水、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2. 促进区域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仅是水资源的调配,更是一个综合性的区域发展计划。

南水北调过程中需要修建大规模的输水管网、水库、水厂等基础设施,这些建设工程将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区域发展。

3. 保护生态环境:南水北调工程在一个地区的水库蓄水,意味着更大面积的水域,这有助于改善水生态环境。

此外,南水北调还将把污染物随水一起调走,减轻了南方地区的环境压力,有助于改善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弊:1. 高投资成本: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目前已经投入数千亿元人民币,而且该工程仍在建设中,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这对财政压力较大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

2. 水资源争议:南水北调将从南方地区转移大量水资源到北方地区,这可能引发水资源争议。

南方地区本身就有一定的水资源压力,将水资源调往北方可能会对南方地区产生不良影响,在南方地区引发水资源争夺的问题。

3. 生态破坏风险: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大量的水库建设,这可能会导致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

建造大型水库需要淹没大量土地,这可能会破坏正在生长的植被,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区域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优点,但也存在高投资成本,水资源争议和生态破坏风险等弊端。

因此,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时需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评估,确保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论“南水北调”的利弊

论“南水北调”的利弊

论“南水北调”的利弊1.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其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特别是水资源严重匮乏。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保证供水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而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可以实现南方水源向北方输送,从而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这一地区的生产、生活等提供保障。

2.推进面上经济建设。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处理厂、水源、输送管道等等。

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刺激就业增长,对于南方地区的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提高水质。

由于北方地区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往往不得不使用地下水和污水,导致当地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而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南方的水源可以进入到北方,从而提高当地的水质,改善水环境,减少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带来的负面影响。

1.环境问题。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工程建设和水源开采,导致当地环境受到破坏。

其中,水源开采可能引起内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干涸等问题,同时,工程建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和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2.缺乏可持续性。

由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进程,未来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引水扩大水资源供给,可能不是实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最佳方案。

因此,南水北调应该与其他水源治理措施相结合,例如水利工程维护和管理,水源保护,节水措施等,才能更好地推动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3.高昂的经济成本。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预计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

除此之外,运输和输送所需的发电、检修和维护等方面的成本也非常高昂。

在这种情况下,南水北调的经济效益是否能够达到预期受到了质疑。

4.地区利益分配问题。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到多个地区和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协调各相关部门实现统筹规划,确保地区利益平等这一问题一直存在。

南水北调工程利弊分析

南水北调工程利弊分析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弊分析徐爽陈思塔娜袁智敏打开中国地理版图,就会发现西高东低三大梯级的地貌格局和南多北少的水文分布。

随着文明的进步,利用这一地势特征改变原有的水文自然分布并借以改善人们现有的生存条件,今天看来已不再是诗人的遐想,更不是痴人说梦——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气吞山河、足以问鼎世界的宏伟蓝图:南水北调。

一、“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情况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旨在将南方富余的水输送至北方以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浩大工程。

首先让我们全面了解一下工程建设的背景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水利专家黎安田教授说,随着水危机不断加剧,黄河以北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已陷入了靠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的困境。

昔日“滔滔河水入海流”的景观,在海河已不复存在;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其宽广清澈的大面积水域,如今已被疯长的芦苇所取代。

黄河郑州段,河床十分宽阔,水流却甚为细小。

地下水的长期超采,已导致一些地区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和地面的沉降、裂缝。

天津近年来的地面沉降速度居全球第一;河北平原地区发生的地表裂缝已超过200条。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早在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水北调的战略构想。

20年后,中国政府投资在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上游,兴建了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开发打下了基础。

按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中线方案规划采取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方法,通过在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新建专用渠道,让洁净汉江水“自流”到华北各地;东线方案则是从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面抽引长江水,主要解决苏北与山东缺水问题,并可为河北、天津提供农业与生态环境用水;西线方案将引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的水入黄河,着重解决黄河上中游西北6省区的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的影响

南水北调的影响

南水北调的影响一、正面影响1.社会意义(1)解决北方缺水;(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2.经济意义(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振国内GDP。

3.生态意义(1)改善xx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2)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3)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5)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二、负面影响1、南水北调的工程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论,反对者主要认为南水北调工程耗资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问题,调水量太少,发挥不了经济效益,调水量过多,枯水期可能会使长江的水量不足,影响长江河道的航运,长江口的咸潮加深,更有可能引发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生态危机。

目前在建的“三线”同时引水方案,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仍可能超出了中国“专家”们的想象。

2、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原有的蓄洪、发电作用出现了较大争议。

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的同时作用,可能会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包括生态和航运),尤其是在旱季和枯水期。

3、因为2010年初的中国西南大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总工及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总工刘树坤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西南这次出现百年难遇的干旱,应该对水文资料重新修订,对干旱出现频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南水北调”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班级:旅游管理1202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论“南水北调”之利弊摘要:南水北调是我国21世纪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它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南北城市水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但同时,南水北调工程再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危害。

关键词:南水北调(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

提起中国,人们大多都回想起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现在还要加上一个人口众多。

但是,仔细观察中国地理版图,就会发现中国的大多资源,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分布不均衡。

其中,尤其以水资源为甚。

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呈新出南多北少的水文分布格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2002年,我国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南水北调”正式动工。

一、“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问题时21世纪之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十分不均衡,与耕地、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相适应。

中国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只占全国35.9%,人口数占全国的54.7%,但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总量的81%;而北方四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总量的14.4%,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58.3%,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分布严重不协调。

由于季风气候的强烈影响,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少水年和多水年持续出现,旱涝灾害频繁,且大多为北方旱灾频繁,南方水涝频繁,平均约每三年发生一次较严重的水旱灾害。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协调南北水资源,解决旱涝灾害,就成了水利学家和相关专业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早在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战略性工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果可能,借点水来用也不是不可以的。

20年后,中国政府投资在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上游,兴建了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开发打下了基础。

南水北调工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时半个世纪,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进行了大量的勘探、科研和规划设计等工作,于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动工,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从宏伟构想进入实施阶段。

2005年9月26日,南水北调的标志性工程——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正式开工,意味着中国实施跨流域、大规模调水的尝试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通过输水系统引到北方缺水地区,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引水线路,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面抽引长江水,主要解决苏北与山东缺水问题,并可为河北、天津提供农业与生态环境用水,开工最早,并且有现成的输水道;中线方案规划采取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方法,通过在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新建专用渠道,让洁净汉江水“自流”到华北各地;西线方案将引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的水入黄河,着重解决黄河上中游青、甘、宁、内蒙古、陕、晋6省区的缺水问题。

规划调水总规模到2050年可为448亿立方米。

整个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分期执行。

二、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利益1、有效缓解了我国北方的用水危机南水北调工程提出的便是为了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

北方由于水资源缺乏,农业发展常年受到旱灾的威胁。

同时,缺水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加剧了地区之间、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安定。

有些缺水严重的地区,长期开采饮用有害的深层地下水,使得地方病蔓延,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地方因为缺水,大量污水未经处理而重复利用,造成环境恶化以及农副产品的严重污染。

南水北调则很好的缓解了这些因缺水而导致的严重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成后,将全面缓解京、津、冀、豫、鲁及黄河上中游的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10多个省市区的水危机,惠及3亿人口。

2、有效缓解了我国南方的水涝灾害对于南方输水区而言,这一水利工程的有利影响集中体现在长江水域及其支流水域中下游地区。

长江水域极其支流中下游地区被撵都有数十万的群众饱受洪涝灾害之苦。

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兴建则有效的缓解了这一问题。

加高丹江口大坝至后期规模,是完善汉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解决汉江中下游和武汉地区防洪问题的最经济、最有效、最关键的措施。

3、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扩大就业除了间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外,由于对南水北调工程投入了大量资金,据总体规划阶段初步估算,仅此项每年可以拉动中国经济0.12个百分点。

调水工程通水后,我国北方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500亿元。

在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期,随着广大受水区水资源条件的改善,企业生产结构和规模也会随之变化,一些新兴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扩大就业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多。

三、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型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在国际上已有许多成功经验,但同时也不乏惨痛的教训。

由于调水工程巨大,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问题,特别是难以预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危害甚至是灾难。

例如俄罗斯的北水南调工程,影响了喀拉海水温,造成能量失衡,导致极地冰盖增厚,春季解冻时间推迟,甚至对西伯利亚森林造成巨大破坏,其潜在的危害性在调水工程完成后一步步的显现出来,对当地生态环境甚至全球气候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南水北调工程在很大方面也对调水地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尤其以长江河口和汉江中下游最为明显。

1、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破坏南水北调工程最终的调水规模将超过长江的常年径流量,如此大的调水规模,严重破坏了长江的自然河流生态系统,对长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1)长江河口的咸水入侵长江河口的咸水入侵在天然条件下已经比较严重,枯水季节,长江的径流量约为每秒6000立方米,而东线的计划取水量为每秒1000立方米,再加上中上游的西中两线抽引江水,入海水量必然大量减少,将引起严重的海水倒灌,咸水入侵。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初期,供水问题尚不严重,一旦工程实施时间加长,海水倒灌的时间将加长许多,海水倒灌的范围上沿,江水的氯化物和含盐量增加,则必须关闭沿江所有的水厂及抽水站,同时将对长江中下游水域生态造成危害。

(2)、对长江河口泥沙淤泥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河流中的悬移质泥沙大幅度减少,导致河床不稳定,槽、滩之间的泥沙交换更加频繁。

水流总量的减少和调水方式等都会对河口沉积过程产生影响,可能使河口三角洲的淤涨速度减缓,甚至转为侵蚀,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悬移质泥沙将停滞在沿江河岸,导致水位上升,增加洪水危害。

同时,人为的抬高沿途湖水的蓄水位也将增加洪水爆发率。

(3)、对长江河口的水域生态环境影响长江水携带大量泥沙、营养盐、污染物等输送入海,对长江河口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来水来沙的减弱作用将削弱对河口区营养盐和微量物质的稀释、吸附作用,东线调水使扬州至长江口江段的污染物以更高浓度进入河口。

如无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将对河口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水中悬移质泥沙的减少将改变目前悬移质泥沙对初级生产力的生长限制作用,加上水中过剩的营养盐,将导致赤潮的发生率上升,严重威胁长江口的渔业资源现状以及生物多样性。

海水倒灌导致的咸水入侵将改变长江河口水的含盐量,导致水质发生改变,严重影响长江水域的淡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淡水生物的减少乃至灭绝。

2、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1)、对汉江水质造成的危害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在调水工程中是中线方案的主要调水源头。

大量水流量的调离导致汉江中下游的水环境容量早一定程度上减少,水体的自净下降。

同时,汉江中游进入城区的排污量日趋严重,藻类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严重过量,长江水位的增高导致汉江水流速变缓等因素导致了严重的水华现象。

汉江中下游水体富营养化也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对汉江中下游水生生物的影响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调水后,水库下泄量减少,使河道水位下降,流速减缓,部分河道变窄,水生生物的气息空间相应缩小,部分生物乳绿藻、硅藻,其生物量将大大提高,而生物多样性下降。

同时,由于坝下河段水位变幅较小,5~6月份鱼类所需涨水过程消失,加之泄水低温影响,产漂流性卵的鱼类所需水文条件将很难满足。

再加上各个水域堤坝的修建,截断了部分鱼类的洄游路线,使得丹江口至襄樊河段主要鱼类产卵场大多会消失,襄樊以下中游河段因支流南河、唐白河等水的汇人,可形成少量鱼类繁殖的小规模范围的产卵场所,其产卵期也将相应推迟月余,产卵期问也将缩短.同时,水库水温分层特性更为明显,下泄低温水对汉江中下游四大家鱼产卵将带来不利影响。

(3)对汉江中下游航道及灌溉的影响汉江中下游平原历来是湖北的富庶之地,更是国家的大型商品粮基地,大量的汉江水被调往北方后,虽然可解除洪水的威胁,但不可避免地会对汉江中下游两岸带来灌溉、航运方面的不利影响。

现状条件下,汉江中下游碍航浅滩,枯水通常达不到设计水深,即使不调水,枯季汉江中下游通航条件也不好.调水后,枯水季节加长,中水流量减少,通航保证率降低,同时,流量变化过快,落水冲刷期缩短,碍航程度增加,对灌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同流量下的保证率降低,同时水位下降,引水条件恶化,引水量减少,汉江旱季断流现象严重,对汉江中下游灌溉、通航造成不利影响。

南水北调是一个跨区域、跨水域、跨专业的大型水利工程。

它的实施会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造成影响,利弊皆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由它引起的生态环境影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由于环境危害的显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实施大型调水工程的同时,一定要进行严密规划和深入研究,协调处理好人工工程与自然环境。

纵观国内外调水工程,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调水工程,俄罗斯的北水南调工程,加拿大的丘吉尔河引水工程等,有成功的,也有得到教训的。

由此可见,好的调水工程有助于水资源的利用和改善生态工程,反之,则只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地球只有一个,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成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