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让教学“活”起来
回归教学生活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从学生时代步入教师行列。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以下是我在回归教学生活中的心得体会。
一、转变角色,明确责任从学生到教师,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我作为学生,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学业,追求个人的成长。
而现在,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任。
这种转变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1.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生活中,我意识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能力。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做好榜样,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我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相长,不断提升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我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1. 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重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注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 加强与学生沟通,关注学生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三、关爱学生,收获感动在教学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关爱学生的重要性。
关爱学生不仅体现在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更体现在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和信任。
1.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心理上的问题。
生活回归教育 教育源于生活
生活回归教育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回归教育,是指教育要回归到生活中去,让教育真正与生活相融合。
教育源于生活,意味着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在当今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愈发重要,因为只有让教育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生活是教育的第一课堂,无论在家庭、社会还是自然环境中,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和场所。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成为教育资源的。
生活中的琐碎之事,都可能成为教育启迪的点滴,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都可能成为人生的熏陶和指引。
正因如此,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回归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
生活回归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这些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都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和锻炼,只有将生活和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才能够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生活回归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各种实践活动,思考生活中的问题,锻炼实际能力,培养品质,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生活回归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传统的教育方式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学习动力不足。
而生活回归教育则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从生活中获得学习的动力。
老师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老师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这样,学生在生活回归教育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生活回归教育也需要老师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育源于生活,要求教师作为教育者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需要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回归生活,让教学“活”起来
、
学. 好 的生 活 实 例 不 仅 可 以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和 主动 性 , 更 能 让 学 生 领悟 为什 么要 学 . 怎 么学 , 如 何 学得 更 好 。 高 中 网 络 技 术 应 用 第 三 章 第 二 节 的 主 要 内容 是 要 求 学 生 了解 网 络 通 讯 的 基 本 过 程 .理 解 并 掌 握 网络 通 信 原 理 ,其 中 T C P / I P 参 考模 型是 本 节 教 学 的 重 点 . 更是难 点 . 本 节 至 关 重 要 的 教 学 任 务 是让 学 生 正 确 理 解 这 个 模 型 的 概 念 。而 是 采 用 教 学 回归 生 活 的 方 式 .课 程 一 开 始 我 并 没 有 马 上 进 入 理 论 知 识 的讲解 . 而是采用情景模拟法 , 以学 生 模 拟 邮 政 系 统 信 件 传 递 开展教学 , 以活 跃 课 堂 气 氛 ,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首 先 我 选 出 四名 学 生 分 别 扮 演 “ 寄信人 ” 、 “ 邮递 员” 、 “ 分拣员” 和“ 运 输 员” . 模 拟邮局邮寄信件 的过程 , 让学生在 轻松活泼 的气氛 中 对 邮 政 系 统 收 发 邮件 的过 程 有 更 为 深 切 的认 识 。 由 于T C P / I P 参考模 型的运作方式跟 邮政系统 的收发邮件过 程非常类 似 , 学 生 掌 握 了 邮件 收发 即掌 握 了T C P / I P 模 型 的运 作 过 程 .这 时 再导人新课 , 引入 这 个 模 型 的概 念 , 学 生理解起来 轻松 , 也 有 这 种 教 学 彤 式 还 能 有 效 地 提 高 学 生 的集 体 协 作 能 力 、人 际 关 系处理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 _ 3 . 2 采 用 任 务 驱 动 教 学法 , 培 养 学 生 的信 息 素 养 。 学 生 的 信 息 意 识 缺 乏 的 根 源 在 于 不 具 备 良好 的 信 息 素 养, 所 谓信 息 素 养 , 是个体“ 能 够获 取 , 能够检索 、 评估 、 筛 选 和 有效利用信息” 的综 合 能 力 。 信 息技 术 教 育 应 当以 培 养学 生 的 信 息 能 力 、提 高 学 生 的信 息 素 养 为 根 本 目标 。任 务 驱 动 教 学 法. 是 培 养 学生 信 息 素 养 的一 种 有 效 的 教学 方 法 。 在教 学 过 程 中. 以 完 成 一个 个 具体 的 任 务 为线 索 . 把 教 学 内容 巧 妙 地 隐 含 在每个任务之 中。 对于一个任务 , 通 过 学 生 的 思 考 和 教 师 的点 拨。 让 学 生认 识 到何 时需 要 信 息 , 如 何 利 用 信 息 技 术 和 信 息 工 具获取信息 . 把 信 息 技术 作 为 解 决 问题 时 的 一 种 自发 的需 求 , 从 而培 养 一 种 信 息 素 养 。例 如 :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 , 以 写 一 篇 关 于 奥 运 的文 章 为 任 务 ,引 导 学 生 利 用 网络 获 得 关 于 奥 运 的各 种 信 息 , 加_ T处 理信 息 , 筛选信息 , 确定写作主题 , 并 利 用 网络 信 息 资 源 完 成 写 作 任 务 。 总之 . 在 农 村 信 息 技 术 教 育 过 程 中 存 在 不 少 的 困 难 和 问 题. 信 息 技 术 教 育 除 了要 解 决 软 、 硬件和基础设 备问题外 , 加 强 校领导和专业人 才实际教学 能力方 面的培养 , 也 是 实 现 农 村 信 息 技 术 教 育 的保 障 。教 师 要 不 断 学 习 , 及 时 掌 握 先 进 的 教 学方 法 . 自觉 能 动 地 研 究 信 息 技 术 , 掌 握 信 息 技 术 教 育 手 段 。 并从 中寻求新 的教学 方法 和教学手 段 , 逐 渐 探 究 新 的 模 式 . 提高教 育教学 效率 , 从 而 有 效 地 推 进 农 村 信 息 技 术 教 育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导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应该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
本文将从课堂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堂设计:创设真实场景,还原生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把学生困在四堵墙之中,让他们只听讲、记笔记、做题目。
这种方式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知识的魅力。
所以,我们应该创设真实场景,还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如多媒体、实物模型等,给学生呈现一个立体、逼真的场景。
比如,在教授地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展示各个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们想象自己身临其境。
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在教授历史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让他们亲眼看到历史文物,感受历史的魅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最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思考。
比如,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关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提升实践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让教学回归生活,我们应该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课程。
比如,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习乐理知识,并组织音乐会、演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回归生活的活教育实践
回归生活的活教育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变。
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个体能力培养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活教育的实践,并试图将其融入到生活中,以期望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个体。
活教育实践是一种注重培养个体自主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教育方式。
它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体验和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要想实现活教育的理念,首先就需要回归生活,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回归生活的活教育实践,首先要从家庭教育入手。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践活教育的理念,比如陪孩子一起做手工、一起种植蔬菜、一起做饭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践活教育的理念。
学校教育不再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比如通过学生社团、实验课程、校园实践等形式来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活动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公益项目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回归生活的活教育实践,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融入活教育的理念,让活教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活教育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培养个体的自主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活教育,实践活教育的理念,让活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回归生活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中位数与众数”教学片段与反思
废旧电池数/ 枚
12
13
14
15
同学人数/ 人!
2
4
3
1
求 这 1 0名 同 学 收 集 的 废 旧 电 池 数 的 中 位 数 . 3.请每八 位学生组成 一个活动小组 : 每 组同学确定 并收集一 组生活中 的数据(例如每分钟心跳 的次数,每分 钟呼吸的 次数,中指的 长度,身高,鞋码 数, 等等),计 算出 所得 数 据 的 平 均 数 、中 位 数 和 众 数 . 两道简单的生活 问题、一个简 单有趣的实践活动调 动起学生的情绪和参与 意识, 将本 课慢慢引向 高潮.生 活中的数据丰 富多彩, 和谐 、真 实的数 学课堂能 让学生 更 明白所学知 识与现实 生活的联系, 增进了学生对数学 价值的认识 , 提升了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回归生活情境, 体验数学魅力 数 学学习 的最终目 的是运 用所学的 知识解 决实际 问 题.所以, 我及 时提供 把课堂 上所 学知识 应用 到实践 中 去的机会 , 让学生 在应用中 更深刻 地理解和 掌握新
21
湖 2006
南
教 育
年8
月号
教学思考
J IA O X U ES IKA O
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案例评析
朱向阳 ( 义乌学, 是师 生之间 、学 生之 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个鲜 活的生命在 特定情境中的对话与交流, 因此生成性教 学是课堂教学 的重要特点.
课例一: 锐角、直角、钝角的 认识 设想 : 教师 想通过 射线旋 转的演示 活动, 让学 生在 认识 锐角、直角、钝角的同 时, 认识平角 和周角 , 形 成完 整的知识体系. 师: 角可以 看作是 同一个 顶点的两 条射线 , 其 中一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了改变,他们逐渐远离了书本和课堂,更多地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为伴。
这种变化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创造力减弱等问题。
如何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书本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实际经验。
而现代社会中,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已经远远不止于书本上的内容,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和社会体验都是珍贵的知识资源。
教师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质疑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操作。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和知识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加以理解和应用。
教师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物理课上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力的作用;在化学课上可以进行化学反应的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过分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教师们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还需注重教育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道德素养。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让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过分依赖电子设备,导致了课堂教学脱离了生活。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成为了当下教育领域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加紧密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价值的教育体验。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需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对接。
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不是以课本或者课堂为中心。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共鸣。
在生活中,学生可能经常接触食物,那么教师可以在生物课上,将食物链的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实际的认知和体验。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需要注重教学方法与学生个性的结合。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
一味地依赖电子设备和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会让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故事讲解、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需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生活是多样的,学生需要具备综合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和应用,从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与品德的培养。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需要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友爱和尊重。
回归生活,让品社课“活”起来——刘坤10.4
回归生活,让品社课“活”起来第四小学品社学科刘坤小学品社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
教科书的编写把儿童当作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烦恼。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回归生活,创设开放、互动、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真正的让品社课“活”起来。
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乐学。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此,导课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一组照片,照片上是学生们熟悉的老师,我问学生,这些人你们都熟悉吗?孩子们马上抢着说这是数学老师,这位是英语老师……紧接着我又出示学校保安、门卫大爷和清洁阿姨的照片,学生们表现的更活跃了,我抓住时机,总结他们都是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
然后板书课题,学生个个兴致盎然。
二、以人为本,精心引导学生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过程,而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活动,比如:采访、调查、辩论、表演、辨析等,让学生自己调查、自己说、自己表现,在活动中成长,让课堂充满活力。
如教学二年级《与同学相处需要什么》一课时,对于“考试时,给好朋友抄答案是真正的友谊吗?”这个话题,学生们意见不一,在我抛出这个问题后,大家就议论纷纷。
于是,我索性让他们开展讨论,在此基础上开了个小小辩论会。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或者教育工作者都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忘了让生活走进课堂。
很多老师将课堂独立地看待,将知识投放到学生的脑子里,而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被我们忽略。
因此,让生活走进课堂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听几个近期新闻,也不仅仅是写几篇生活随笔,而是指让我们的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受生活,感受厚重感,为学生带来一种存在感。
首先,教学回归生活是让学生有更自由的选择。
很多老师常说的话就是“考试作文必须套结构,一定要写五百字”。
由此可见,即便是在一些传统的教学领域,教师也不愿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和看法的自由。
但是,教学回归生活则会不一样。
我们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个人观点写作,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
如果一个高中作文题目是“想起了爸爸,想起了高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写作方式,例如是抒情,还是纪实,亦或是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让学生找到自己想要的表达方式。
这种自由的选择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广泛的思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也能够激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大的成就。
其次,教学回归生活需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育本质上是人性的教育,而人性则来自于情感,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如果一个老师在开课之前先给学生分享一个自己的经历,那么这种情感的分享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升级感性生活的同时有所感悟,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认同感。
我们可以在课程中加入更多的情感体验,例如让学生共同负责一个同学的生病,或者共同参加一场公益活动,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彼此的爱与温暖。
最后,教学回归生活也需要让学生掌握实际的生活技能。
教学回归生活不仅仅是提供知识学习,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实际的生活技能。
例如一个智能手机的实践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智能手机操作的技能,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融入他们的生活。
这种技能教育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好的成长和体验,也为学生的未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走进生活,回归生活,让品社课“活”起来
但没想到个 别学生提得挺好 的——我们应该 怎 样计算放在 静电场中 的试探 电荷所具有 的能量 的大小? ( 基 本 上 就 是 我 预 先 设 计 好 的 问题 ) 我问他为何会想起这个 问题 ,该学生的回答是上 节课 的电场强度得出是为 了求其力 ,而没有涉及 到能量方面 ,故而想 到得。接下来学生开始讨论 了一会 ,没统一的结论 ,也没有具体的讨论 目的 和讨论方 向。部 分学生开始 泄气 了。为 了保持 学生 的激情和兴趣 ,我在课件上打出几个问题。 学生 又 “ 叽 叽喳 喳 ”开 了。 问题 l :一个处于电场中的试探电荷可能具 有哪些能量呢? 问题 2 :静止在 电场 中的试探 电荷有能量
走进生活, 回归生活,让品社课 活, , 起来
动 ”是 激 活 的 启 动 点 学 生 是 学 习 的 主 体 ,学 生 的 品 德 和 社 会 性发展 ,不是一个依靠
问题 3 :静电力做功有哪些特点? 学生 在 讨 论 出 1 , 2问题 后 ,在 问题 3中 居然 有 近半数 的同学 想到联系重力做 功特点去分析 和讨论 。我想他们可能是预习过 的 . 之后请小组 长 ( 开学初班主任指定的 ) 代表发言问题并提了 以下两个问题 。 ①分析试探 电荷在匀强电场中沿 直 线从 A到 B电场力做 功的大小问题 。②分析 试探 电荷沿折线从 A到 M、再从 M到 B电场力 做功 的大小 。 此 时 有 学 生 冒出 这 个 问 题 : 分 析 试 探 电荷 E 在 沿 任 意 曲 线 从 A到 B 电场 力 做 功 的大小问题 。马上有 人给予解决 。之后 我让学 生总结 :通过上面三个问题 ,你能够得到什么结 论? 讨论 到此 ,我请 同学 自己整理好要点 ,准 备引导他们进人第二个知识点 。 问题 1 :电场力做功的过程中伴随着怎样 的 能量转化? 问题 2 :如何衡量被转化的电势能的大小? 问题 3 :电势能和重力势能有哪些相同点? 以上 三个问题学生 能够很 快地解决。我提 出一个疑问:寻找一个物理量 ,用来描述电场本 身对 电势能 的影 响。并请 学生 自己提 出分解 问 题 ,大致有两个问题 , ① 电势能的大小与哪些 因 素有关 ? 问题② 以正电荷为例 ,电势能的大小与 电场 有着怎样 的关 联?负的试探 电荷呢?之后 学生也在积极的讨论 中完成 了本节的重点 ,而之 后 的随堂训练 中,学生 也做得很好 ,已经基本 上把概念搞清晰了。我也有 了初试成功的喜悦 , 并 深 吸 了 口气 。 写这篇 文章 目的是希望在 注重 素质教育的 今天 , 希望本文能对学生的探究及分析问题能力 生 的创新 能力 ,培养和提 高学生各种 能力 的 同 时 ,让学生学会深入地去挖掘 ,对学生来讲能提 高 自已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使学生能积极参 与教师 的教学活动 ,从而 提高学生 的学 习主动 性和积极性 ,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 的发挥和施展 , 培养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以适应高考的 需求 。 对于老师 , 希望能引起大家对 “ 三位一体” 的问题化学习的思考 , 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 甚至更高效。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亲身体验和实践,同时学习的内容也较为教科书化,缺乏生动的情境和趣味性。
然而,现在的教学模式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情感,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更加真实、有趣和生动。
首先,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重点在于真实的情境模拟。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经验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关于交通安全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道路、交通信号灯等,并进行交通规则的模拟实践,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道路交通的危险和如何保护自己。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另一个考量是趣味性。
在教学中加入趣味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学习化学有关硫酸和盐酸的知识时,可以借助网上的视频、实验、互动游戏等方式展现化学反应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观察、思考和记录实验结果,从而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规律。
最后,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还需要借助跨学科的方式,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
现代教育注重跨学科的交叉学习,让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形成更完整的思维体系。
比如,在学习园艺知识时,可以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探索植物的生长、营养和繁殖。
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让课堂教学产生更多的价值和成果。
综上所述,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注重真实的情境模拟、趣味性和跨学科交叉等多种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多地被电子教学和在线教育所取代,学生们在屏幕上获取知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同时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开始反思这种教育方式的局限性,呼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到更加丰富、实景的学习环境中去。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
人们在生活中会不断地接触新的事物,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都可以成为学习的素材和资源。
在生活中学习,是一种更加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更加贴近实际的学习方式。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意味着将教育的重点重新放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贴近真实的情境,更加贴近实际的需求。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围绕着课本和教学大纲展开,学生需要按照既定的学习计划和内容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习变得枯燥和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下降。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就意味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灵活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加愿意去参与学习。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需要借助真实场景和实践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在封闭的教室里进行,学生们只能通过书本和讲义来获取知识。
而现实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是需要在实际情境中才能够真正掌握的。
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和体验,从而让知识更加具体、更加生动。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需要借助社会资源和专业导师。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专业导师。
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这些资源和导师来组织学生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和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和技能。
这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虽然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但是现代科技手段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信息。
让课程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探究
让课程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探究在幼儿园教育中,课程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载体。
然而,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我们需要让课程回归生活,实现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
下面,我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具体方法和意义。
一、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义1.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生活化的课程能够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和成长,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操作,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2.激发孩子的兴趣生活化的课程更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
当孩子对课程产生兴趣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学习,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4.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生活化的课程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创新实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具体方法1.以生活为背景,设计课程内容在设计课程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以生活为背景,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习。
例如,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可以让孩子们参与购物、烹饪等活动,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注重实践,让孩子亲身体验生活化的课程要注重实践,让孩子亲身体验。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探险、种植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思考。
3.鼓励孩子表达,培养沟通能力在生活化的课程中,教师要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孩子们的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分享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学会倾听、表达。
4.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探索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生活化的课程中自由探索。
教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求,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让孩子在探索中成长。
三、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案例1.课程主题:生活中的数学课程内容:购物、烹饪、测量等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回归儿童生活,焕发习作教学新生机
回归儿童生活,焕发习作教学新生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和创新。
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充斥着各种形式的娱乐和科技产品,学习习作的兴趣不断下降,写作能力逐渐退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回归儿童生活,重新激发学生对习作教学的兴趣成为了当下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回归儿童生活,重拾初心回归儿童生活,意味着回到最初的自然状态,摆脱繁重的学习压力,放下手机电脑,放下游戏,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善于发现细微之处,体验每一个情感。
这种回归儿童生活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提高专注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习作教学的新生机。
二、激发学生自我表达的兴趣在回归儿童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亲子作业,让学生回到家庭,和父母一起参与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
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亲子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习作教学的兴趣。
对于习作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在日记、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创作。
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习作的体验与感悟,使得写作变得更加有趣。
三、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回归儿童生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的美好,领悟人生的哲理。
在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的灵感。
这样,习作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写字和涂鸦,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情感表达。
通过做鸟类观察、植物照顾、动物护理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的生命力,当学生们亲自动手去种植一棵小树,亲手去护理一只小动物时,他们会产生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从而在习作中展现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这样一来,习作教学将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生活情感的表达,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
教学篇•教学创新中学生物课就是我们说的“小科”,自然是得不到重视。
想要让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教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多媒体的运用、教具的使用、导学案的使用,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一、走进生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物知识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来自我们的生活。
平时教学中我经常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我所教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
他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却五谷不分,很难把生活与学习相结合。
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常常为学生寻找各种机会加强训练。
例如,学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时,我让学生回家调查当地的生物种类,如树木的种类、山菜的种类、花卉的种类等,使他们对家乡的生物种类有详细的了解。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不仅活跃了气氛,也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知道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活知识”,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一”前后是采野菜的好时机,野菜的种类很多,有大叶芹、猴腿儿、蕨菜、辣椒秧、猫爪子、四叶菜、枪头菜、大耳毛……这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可以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植物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这些山菜采回家,有的可以直接蘸酱吃,有的可以晒干吃,有的可以用盐腌制等,这样又让学生了解了一些食品的保存方法。
这样的活动增添了学生的生活乐趣,又让他们学到了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让生活走进生物课堂在教学中,我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生活常识,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生物并不是很困难,结合生活实际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习生物知识,增强了知识的形象性。
学习有关食物的营养成分时,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兴趣。
但是要结合我们的生活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今天我们食堂吃的是米饭和蒜苗炒鸡蛋,于是我就让学生说出这两种食物中含有的是哪些营养成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摘要〕语文是记录、描述生活并以文化传承的方式回归生活的基本途径。
所以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保持语文能够拥有长久生命力的不竭动力。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的主要功能是借助语音和文字符号摹写生活,记录生活里的人物和事件,传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离开生活,语文就只剩下空洞的理论,只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长久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学说作为一种理论支撑,也为生活化教学的探索注入了活力。
生活化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必将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必将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学习效率。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赋语文以生命的活力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反璞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起点,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稿、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的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从中真正受到启迪。
这样才能赋语文以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①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因为语文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使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领悟语文,有助于学生情意的激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某某,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回归生活的活教育实践
回归生活的活教育实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培养成了一个“数字人”,整天沉浸在手机、电脑和虚拟世界中。
这种数字化生活方式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与此我们也在慢慢地远离了自然、远离了生活的本源。
回归生活成为了当下一种迫切的需求,而活教育正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回归生活的方法。
活教育,即通过实践和体验生活来进行教育。
它强调的是从生活中学习,透过亲身经验感受世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正是活教育的核心理念所在。
活教育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要让学生融入到生活中去,让他们亲身感受生活的精彩与美好,从而更好地理解、领悟和运用知识。
在如今数字化生活盛行的时代,活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让人们重新领略生活的本真和美好,回归自然。
在实践生活的活教育中,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实践,从而让学生真正地回归并体验生活。
可以从自然中获取启发,引导学生到户外去进行采风、观察、倾听,让他们感受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可以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去,比如耕种、烹饪、手工制作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朴素和美妙。
还可以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去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志愿者工作,让他们深入到社会中,感受社会的温暖和责任,从而培养出一种肩膀担当、热爱生活的理念。
在回归生活的活教育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我们可以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入手,比如提倡少用一次性物品,多使用环保、可持续材料的物品,以及提倡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可以从饮食健康方面进行教育,让学生了解到食物的原产地、营养价值,引导他们尝试多元化的饮食,远离垃圾食品。
可以进行一些手工制作、DIY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制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一些户外游学、露营等活动,让学生真正走出校园,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肆虐,远程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同时也引发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思考。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许多人开始提出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口号,即以生活为基础,打造更加接地气、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就如何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做一些简要的探讨。
首先,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生活素养。
生活素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以生活方式、态度、健康意识、文化修养等多个方面为核心的一种综合素养。
教师如果缺乏足够的生活素养,就难以把生活融入到教学中去。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素养,包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拓宽人际关系、多读书、多旅行等等。
其次,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必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此外,教师还应该多安排一些生活实例,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课堂中学会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最后,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还需要加强教育的多元化。
多元化教育是指教育的目标、方法、形式、内容、手段等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富于创造性的方式达到个人发展的多元化要求。
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可以让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最大化的发掘和开发。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开展实践活动、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举办科技创新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广大教育从业者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同时,也实现教育与生活的无缝衔接,才能打造更加接地气、贴近生活的教育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生活,让教学“活”起来
摘要:教学回归生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自己对教学回归生活的点滴感悟:教学回归生活的涵义、教学回归生活的实现及教学回归生活的反思,以期学生通过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涵义实现反思
著名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由此可见,教学回归生活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是学生对老师的诉求,更是教育对教师的诉求。
一、教学回归生活的涵义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教学回归生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
使用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教学素材。
其实不然,将生活实例作为素材融入教学仅仅是做到知识的引入,而教学回归生活不仅仅要求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更要尽可能地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知识不再仅仅停留于课本的符号,更应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立足点。
要通过这种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学会将知识迁移运用回生活中,真正
体现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回归生活的实现
1.教学理念回归生活
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材的知识看成是固定不变的,把学生学习的过程看成是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被动获取,从而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也无法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像信息技术这样一门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学科,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知识,也会淘汰大量的旧知识,如果以传统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势必导致学生认知层面的巨大误差。
知识源于生活,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教学内容回归生活
在教学组织中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好的生活实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让学生领悟为什么要学,怎么学,如何学得更好。
高中网络技术应用第三章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了解网络通讯的基本过程,理解并掌握网络通信原理,其中tcp/ip参考模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本节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个模型的概念。
而是采用教学回归生活的方式,课程一开始我并没有马上进入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采用情景模拟
法,以学生模拟邮政系统信件传递开展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选出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寄信人”、“邮递员”、“分拣员”和“运输员”,模拟邮局邮寄信件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对邮政系统收发邮件的过程有更为深切的认识。
由于tcp/ip参考模型的运作方式跟邮政系统的收发邮件过程非常类似,学生掌握了邮件收发即掌握了tcp/ip模型的运作过程,这时再导入新课,引入这个模型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轻松,也有效缓解了理论知识教学的沉闷气氛。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邮局邮件收发,将本来枯燥的模型理论的讲解难度一下子降低很多,学生的学习过程异常轻松而又不乏趣味性。
利用这种教学回归生活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题,教学效果的增强非常显著。
同时学生从案例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的学习又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会更乐于学习,也会更主动地学习。
三、教学回归生活的反思
教学回归生活固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过度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往往会使学生忽略对知识的记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基,只有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成竹在胸。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图片素材的
相关知识及使用photoshop合成图像。
这部分教学内容使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求知欲望非常强烈,课堂教学开展得非常顺利,教学重点难点也在学生激越蓬勃的思潮下一个个被攻克。
因此我特地增加了书本中没有提及的图章工具的使用以飨学子,演示了如何通过图章工具将一张人物照片中的痣去除,本来就很活跃的课堂一下子更热闹了,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打起了自己脸上那几颗痣的主意,随之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只记得如何将痣去除,这在我的课后调查中得到了验证(其实这部分教学内容完全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探究实验课题,由学生自己去研究)。
所以教学生活化不仅要选择合适的生活实例,更要适度使用生活实例。
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他们要偏重对知识的记忆和积累,过于强调生活化的教学反而会“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翻开了信息技术现代化教学崭新的一页。
只有积极、适度、灵活地使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学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相信教学回归生活必将在现代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陈妙妙.让信息课堂源于生活,回归生活.2011,12.
[2]谢春梅.如何改造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国教育科研论坛,2009(7).
[3]施良方,崔允漷.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