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23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

2023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

2023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2023高一其次学期5月考试历史试卷一、挑选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 “明初,东有马市,西有茶市,皆以驭边省戍守费。

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

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

”据此判断明朝设立市舶司的目的是A.有效贯彻海禁政策 B.打击边境走私活动 C.增强政府外贸收入 D.采取对外开放政策2.洋务派初期只准官办企业,不准民办企业。

即使后来建立的“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

也是置于衙门的严格控制之下。

据此可以推知,洋务派A.企图借助政权力气来实现“分洋利”B.试图通过经济垄断以达求富之目的C.为确保洋务企业独尊地位不择手段D.并未真正跨出师夷长技的坚决步子3.XXXXXX后的农村,很快浮现了买卖土地、雇佣剥削、放高利贷等现象。

据此可知A.XXX没有转变我国土地全部制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由越发充分了C.地主阶级在农村的统治正逐渐恢复D.XXX调动了农夫的生产乐观性4.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帮助方法》,决定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

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

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西北工业建设方案》。

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迁往滇、川等地。

由此可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工业多数集中在东南沿海B.工业内迁是为了支持长久XXXC.内迁企业在国统区有较快进展D.内迁企业为西部开发作出贡献5.1878年1月,XXX《邮便报知新闻》发表了题为《论清国不行轻蔑》的文章,认为中国潜力巨大,“欲奉告有轻蔑清人思想者,交际各国中最可惧者即为清国”。

这一观点A.体现出清政府的“贵华夏”观念B.基于对中国物质力气的较高评估C.呼吁XXX政府学习中国的近代化D.直接推进XXX政府发动甲午战斗6.中共中心在一份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全部;生产队集体全部的牲畜、家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有些生产大队,现在仍然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只要群众同意,就应当乐观办好。

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18小题)1.“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讲究因地制宜C.注重精耕细作D.强调自给自足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体现了农业领域中注重发挥地利力,施肥,讲究因地制宜,按节气安排生产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共同体现的是注重精耕细作,C项正确。

A和B项只是其中一方面,不是共同的体现,两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自给自足在材料中未体现,D项排除。

故选C。

2.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

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封闭性C.再生性D.落后性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提及小农经济在遭到打击后又会重生,可见其再生能力较强,C项符合题意,正确。

ABD三项都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不符合材料现象主旨,均排除。

故选C。

3.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

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

这种变化表明唐代()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现象的变化是指唐前后期,水利工程从北方五道占多数,到后来南方五道占多数,并以江南道为显著,可见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项正确。

2021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25分)1.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2. 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从材料中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 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3. 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图中偏西,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厉斥责。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闭关锁国政策B.自然经济影响 C.天朝上国心态D.君主专制制度4. 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A.“海禁”政策 B.工商皆本C.重商主义 D.重农抑商5.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叹的是A.航空运输业 B.铁路运输业C.轮船运输业 D.电报电话业6.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

”他们“再进一步”的举动是()A. 实业救国创办民族工B. 向西方学习,采用机器生产C. 寓强于富,创办民用工业D. 主张兴民权,倡导君主立宪7.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

与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两岸“三通”的实现D.“九二共识”的达成8.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9. 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10.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

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5月月考(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2小题,总分48分)1.(1.5分)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非常脆弱C.小农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2.(1.5分)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都按田亩实税。

其主要历史影响是()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加速土地私化发展C.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D.加剧地方割据混战3.(1.5分)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农业生产效率提高B.均田制破坏严重C.土地集中现象突出D.自耕农经济盛行4.(1.5分)如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田亩数变化示意图。

下列对该图信息的分析最合理的是()A.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面积减少B.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C.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D.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5.(1.5分)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C.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D.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6.(1.5分)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

……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

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B.工商业市镇兴起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农产品日益商品化7.(1.5分)19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商务”“商战”“商业”“招商” “商报”......等。

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及 答案

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及 答案

高一下学期五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

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

”这段话现了新中国A.“另起炉灶”的外交特征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特征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3.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C.体现的是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精神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4.公元前431 年,伯里克利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

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这段文字说明伯里克利时期①公民必须轮流参加公职②废除了梭伦改革后还存在于公民间的财产等级制③参加公职的公民有工资保障④文中体现的民主有自然法的精神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5.2014年是国共两党共同创立的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

该校建校10周年时的纪念墨盒上有一幅对联。

“上联:何以对民族何以对国家;下联: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横批:抗日先锋”。

2010年—2011年高一下学期五月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0年—2011年高一下学期五月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0年—2011年高一下学期五月月考试卷分析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摒弃以往历史教学过程中片面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端,强调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这一指导思想在本次命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纵观所有题目,不难发现,选择题几乎都是材料型的,非选择题都是材料题。

试题的具体评析如下:
选择题总分60分,每题两分,基本在26——40分之间。

非选择题:第31题:总分是16分,最高得分12分的只有两人,5、6分的居多。

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一是学生审题不清,不能理解问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还不够,需要培养。

二是对已有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及对知识点记不牢。

第32题:总分12分,基本在6——8分,难易程度属容易,但得分情况不如人意。

再说存在的问题,知识点混淆不清,张冠李戴,只有发挥题目抓不到要点。

第33题:总分12分,本题难度适中,要求结合材料和课本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围绕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展开。

基本史实的概述能力。

虽然题目难度不大,答案基本在课本上,但学生答题普遍不好,得分悬殊较大,满分占
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6到8分之间。

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基本概念不清,从这些关键词中分析不出阶段时间来。

三是课本基本的框架知识理不清。

纵观学生答题情况,存在如下的问题,一是课本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平时教学需要注意。

二是阅读理解材料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很多答案就是材料中明显的内容但学生找不出来。

三是学生对时政知识掌握的太少,需要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

四是答题格式不规范,应引起注意。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一下历史月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045559.pdf)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一下历史月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045559.pdf)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一下历史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25分)1. 在阿拉伯帝国早期对外征服和对被征服地进行统治时,统治者强令被他们占领的中亚各国人民改变原来的宗教信仰,并强迫当地居民接受新的宗教信仰,破坏被他们征服的各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阿拉伯帝国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以文化征服巩固统治B.加快东西文化融合C.以殖民扩张扩大统治区域D.向外传播伊斯兰教2. 雅典民主政治的机构不包括(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人民代表大会3. 《中世纪的城市》中写道:“10世纪时,威尼斯人的信仰是商人的信仰。

只要同穆斯林做生意有利可图,尽管穆斯林是基督的敌人,这对他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正门上方的装饰拱顶“具有明显的伊斯兰风格”。

这体现了中世纪()A.文明传播的途径是扩张B.欧亚两洲之间联系密切C.欧亚文明的交流与融合D.文化形态向多元化发展4.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迈向永生的必经过程。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保存肉身完整,因为肉身的毁坏代表永远不能复生。

”历史上,该种观念曾一度盛行于()A.尼罗河流域B.阿拉伯半岛C.印度河流域D.巴勒斯坦地区5. 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在()A.8世纪中期B.9世纪中期C.10世纪中期D.11世纪中期6. 《历史中的英雄》一文中说“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古希腊民主政治中体现这一思想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B.实利陶片放逐法C.实行五百人会议D.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7. 罗马帝国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有经济文化交流()①中国②印度③北欧④阿拉伯帝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8. 经过数百年的扩张,俄罗斯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人教 新版

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人教 新版

2019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C.消费习惯D.畜牧业发达2.马克思曾经说过:“依靠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在促进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方面,没有发生丝毫影响”,影响这种出口贸易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工业生产产量不足 B.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C. 中国通商口岸数量过少D.英国的产品有质量问题3.“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旨在强调()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D.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4. 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影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实业救国兴起B.国货运动推动C.辛亥革命影响D.列强忙于一战5.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准备开展( )A .土地改革B .一五计划C .三大改造D .改革开放6.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反映了建国以来 ( )A .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B .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不断提高C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D .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7.陈秉安著《大逃港》:“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有成批地回来了。

”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A .内地政府的严管B .香港当局的严惩C .农业政策的改革D .经济特区的设立8.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

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政权系统,并不完备C.皇权至上,大权独揽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2.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

这表明当时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B.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D.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3.马克垚在《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中指出,英国13世纪的农户,其年收入中直接消费与进入市场部分几乎各占一半,储蓄率则占收入的15%;而中国清代晚期的农户,进入市场部分仅为总收入的14%,储蓄率只占6.7%。

材料实质上说明A.中国农户在商品率与储蓄方面远远低于英国B.当时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比较低C.当时英国商品率和储蓄率相对比较高D.当时英国政府对经济影响力相对比较大4.据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

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则利赢,得八、九板则缩。

”材料蕴涵的历史信息有①生产规模大②生产分工明确③产品以出售赢利为目的④采用雇工经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5.《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犁,试诸土壤。

这里的“恶金以铸锄犁”指的是A.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B.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春秋时畜牧业发达D.春秋时牛耕推广6.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所著的《日本文化交流史》记载,明朝时期,日本贡使朝贡中国物品中,日本刀在日本国内每把市价八百至一千文,而明朝给付每把五千文,差价高达五倍。

高一历史五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五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五月月考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值9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4小题,1-2小题1分,3 -54题每小题1.5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2、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类似的事件”是指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3、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4、19世纪中期,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通过下列哪些不平等条约实现的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B.《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5、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所共享。

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C.《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辛丑条约》D.《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6、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内实际推行的土地措施不包括A.禁止地主收租B.承认耕者有其田C.没收地主土地D.按人口重新分配全部土地78、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9、《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10、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

高一历史月考分析总结

高一历史月考分析总结

高一历史月考分析总结一、试题情况分析:本次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1、题型:本次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选择题(客观题)为单项选择,非选择题(主观题)为材料分析题。

2、题量与分值:选择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2道大题5小题共40分。

分值分配合理,题目难易适中,学生基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3、试题特点分析:考试范围是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共6课,试题大多是学案中的原题,个别选择题是学案知识点中变化的。

从考试内容看,考察覆盖面较广,重点考察学生识记、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紧跟学案、课堂,做到学即所考,做到每课有考题有重点。

本次考试符合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考察,考试过程中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看图能力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等,起到了检验和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不够牢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测试中出现的问题1、学生还不太适应。

初高中历史差别很大,特别是难度加大,学生还没有适应过来;2、一大部分同学抱着学理科的想法,淡化历史;3、学生上课状态非常好,但听完了之后不去复习,不去记忆。

4、不注意审题,答非所问5、课堂老师所讲的学案知识,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和作业,课后不认真复习,作业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6、卷面不整洁,涂抹现象严重,字迹潦草。

17、交白卷现象太多,能有30多个学生交白卷通过本次考试的试卷分析,可见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审题能力不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主要是低分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得过且过,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改进措施:1.课堂教学要狠抓基础知识,做到讲练结合,既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又加强技巧训练。

2.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思维清晰、分析透彻、一线穿珠,精心设计每堂课,通过自己的教学给学生展现出清晰的历史思维。

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及反思

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及反思

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及反思一、考试情况分析本次高一历史月考是对学生历史知识和能力的一次综合性测试,以下是对考试情况的分析:1. 题型分布:本次月考题型设置较为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其中选择题占比较高,占总分的60%;填空题和简答题占比适中,各占总分的15%;论述题占比相对较低,占总分的10%。

2. 难度评估:整体而言,本次月考难度适中。

选择题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作答;填空题和简答题难度适中,但涉及到一些较为复杂的历史概念和事件,一部分学生存在理解混淆的情况;论述题部分学生在表达思路和结构上存在较大困难。

3. 知识点覆盖:本次月考对历史知识点覆盖较全面,包括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等各个时期的相关内容。

但在部分知识点的考查上存在一定的重复和偏重,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二、问题分析与反思根据对考试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问题和反思:1. 考试类型设置合理,但在论述题的考查上需要更多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论述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结构。

2. 考试难度适中,但在填空题和简答题的设计上,需要更加注重清晰的题意表达和语言要求,避免引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混淆。

3. 对知识点的考查全面,但需要更好地平衡不同知识点的涉及程度,避免过度强调某些知识点而忽视其他重要内容。

三、改进措施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反思,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建议:1. 加强论述题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论述题的教学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论述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结构,提高论述能力。

2. 设计清晰的题目:在出题过程中,要注重清晰的题意表达和语言要求,避免给学生带来对问题的理解混淆,提高学生的答题准确性。

3. 平衡知识点考查:在编写试题时,要考虑对各个知识点的涉及程度,避免过度偏重某些知识点,保证对各个知识点的全面考查。

以上是对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及反思的文档。

通过对考试情况的分析和问题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们对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评价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2021-2022年高一5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5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5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60*3=180分)41.《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

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掬而食之的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

”其核心观点是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42.汉初“驰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饶”,势力日增。

后汉武帝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

材料认为实行专卖制度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C.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 D.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43.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农耕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B.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徘徊不前C.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世界领先 D.中国古代王朝对农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44.15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1984年,有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来纪念哥伦布航海活动。

上述改变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B.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D.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45.工业革命使“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

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事件有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46.如果为右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A.“清王朝自救运动”B.“近代工业的起步”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47.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48.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相似之处表现在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C.集中全国的财力和物力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49.建国初,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设计新版人民币(1953版),其中一分币正面图案为民用汽车,其型号为苏制。

高一历史5月月考答案

高一历史5月月考答案

2020年春期5月高一年级月考历史试卷答案1-5:AADBC 6-10:BCCDA 11-15:BDADD 16-20:CBAAA21-25:CCCDB 26-30:DCACA 31-35:BCABD 36-40:BBABA41.(12分)(1)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

(4分)(2)动力:改革开放。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企改革。

(3分)(3)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南方谈话: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分)(4)认识:中国特殊发展模式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特殊发展模式必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分)42.(14分)(1)特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结果(或外力作用下形成;或外源性、外发性);具有移植性(或嫁接性;或学习西方);发展缓慢。

(3分)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进步。

(2分)(2)积极:促进了企业和城镇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就业。

局限:使农民和农村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社会矛盾。

(6分)(3)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城市化过程要协调好城乡之间的利益;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或城市化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3分)43.(14分)(1)特点:受西方公益思想文化的影响;西方人参与中国慈善事业;传播媒介广泛、方式不断创新;施众和受众范围扩大;对公益募捐的规范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制度化、规范化);与反帝爱国运动紧密相连。

(6分)(2)特点:种类齐全;法律保障;制度完善;覆盖面广;保障额度高;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6分)看法:社会福利应该根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文关怀,建立起可靠优越的社会保障,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也不能操之过急,造成财政赤字,阻碍经济发展,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的结构特点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材料分析题)两部分,选择题占60分,材料分析题占40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二教材一到四专题的内容,考查范围符合教学进度。

试题难度适中,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对我校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高一(13)班参加考试人数76人,最高分85分,最低分27分,平均分53.3分,及格人数21人,及格率28%。

整体成绩还是不尽人意。

三、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知识的积累和储备过少。

这次考试选择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而大部分学生得分普遍较低,满分50的题平均得分却在30分左右。

我认为理想的得分应在40分——50分之间。

2、个别学生答题习惯和规范程度不够好。

(1)个别学生书写潦草(2)个别学生在试卷上一字不写(3)还存在写错别字的现象。

3、部分学生因审题失误导致失分。

特别表现在第31题第1小问的回答中没有理解“变化”一词,回答时笼统不清,也没有表达出图片之间的关系。

第32题第2小问的原因分析,学生分析原因时脱离题目。

第32题第2、3小问回答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没在回归教材的知识点。

4、部分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息的能力不足。

比如第31题第1、2小问,第32题第3、4小问,答案就在材料中,而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提炼息。

5、我在平时复习中对学生的督促和要求不够,是学生未能将知识及时得到巩固和吸收。

这次考试中大部分题目都是平时复习的试卷中的原题,我在复习中也认真的进行了讲解,而且有些题是多次试卷中出现了,然而有些学生还是做错了。

三、以后教学改进措施与建议1、强化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储备。

2、精心备课,构建高效课堂。

认真研究课标和教学方针及学情,留意对教材的整合,得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历史教室教学,提高教室效力,争取使学生当堂消化和掌握所学知识,不留“夹生饭”。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春季期5月月考试题高一历史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说明: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Ⅰ卷为试题(选择题和主观题),学生自已保存,Ⅱ卷一般为答题卷,考试结束只交Ⅱ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锄等成为乡村的日常用具。

铁农具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不.包含( )A.“相地而衰征”B.“除井田,民得买卖”C.“男子立田女织布”D.“千耦其耘”、“十千维耦”2.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代的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始终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施4.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家,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的规定实质上反映了()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封建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5.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间出现了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

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集中在机器制造领域B.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C.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D.大多在沿海开放口岸6.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

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 )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C.达到了分洋利客观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7.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第二期5月阶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2.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

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

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C.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D.国内外市场的需求3.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

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

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机器制造业D.家庭手工业4.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5.《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这一变化说明()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6.据(康熙)《苏州府志》载:“吴农治田力穑,夫耕妇馌,犹不暇给,雇倩(请)单丁以襄其事,以岁计曰长工,以月计曰忙工。

”这说明当时苏州地区的农村()A.存在雇佣性质的经济关系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解体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7.“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A.传统纺织业的发展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民族工业的产生8.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国际环境有利 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大力支持9.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

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

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

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

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

材料主要说明()A.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B.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D.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10.如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英国日本其他1894 69.49 6.26 24.251900 62.99 11.20 25.811905 55.71 14.04 30.251910 50.89 16.14 32.971914 48.31 20.39 31.30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1.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12.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

它们的共同点是()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3.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中国)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B.改变了民族工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布局C.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 D.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成的工业体系1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25%,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15.下图是建国后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A.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程度 B.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C.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D.是探索建设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16.1958﹣﹣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糖料产量1958 0 196.9 477.0 1563.11959 17000 170.9 410.4 7214.41960 14350 106.3 194.1 985.51961 14750 80.0 181.4 506.5影响上表中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要求过急,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生产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D.“文革”的“左”倾错误严重干扰农业生产17.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18.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C.系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

这说明了()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20.陈秉安著《大逃港》:“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有成批地回来了。

”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 B.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C.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央批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21.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22.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年平均贸易量1496年为1200吨,1506年贸易量则锐减65%以上。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了商业危机C.中国茶叶代替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 D.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24.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纺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这一材料主要说明()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25.观察下面GDP增长数据统计表,分析美、英经济增长迅速的根本原因是()美国英国1820年 1.8% 9.5%1900年23.6% 18.5%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 B.殖民扩张与掠夺C.工业革命,近代科技进步 D.海外贸易迅速发展26.根据对英国南哈姆斯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那里在1850年由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计238人,到1910年降至118人。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机械化和工厂化的冲击 B.人口流动的频繁C.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7.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1849年英国废除针对荷兰的《航海条例》,1860年,英国与法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材料主要呈现的是()A.近代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建立 B.近代国际经济交流道德标准的规范C.晚晴与民国被纳入国际市场的背景 D.关税条约逐渐在欧美以及亚洲扩展28.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导致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棉纺织机器的发明 B.蒸汽动力的普遍使用C.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D.交通运输能力的增强29.如图为特里维廉《英国社会史》中关于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格兰人口变化示意图。

出现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A.婚育观念更新影响人口出生率 B.医疗水平提高降低人口死亡率C.技术革命改善了国民生存条件 D.社会转型促进了人口结构改变30.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