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垃圾分类回收政策中的重要性——以武汉市4次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对比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政策分析”

题目:奖励机制在垃圾分类回收政策中的重要性

——以武汉市4次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对比为例

蒙俊杰 2011301540051

日期:2015.06.28

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

1.1垃圾分类回收实施背景 (3)

1.2武汉历年4次实施情况 (3)

1.3研究对象与目的 (4)

1.4研究角度 (5)

二、相关理论 (5)

2.1 A-B-C理论 (5)

2.1.1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行为预测理论 (5)

2.2激励机制 (6)

2.2.1激励机制概念 (6)

三、垃圾分类回收政策评价标准 (8)

3.1目的意义 (8)

3.2评价标准依据 (8)

3.3评价标准的建立 (11)

四、从武汉市政策变化看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13)

4.1本例中的评价标准 (13)

4.2计算评分 (13)

4.3评价分析 (14)

五、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 (14)

5.1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机制研究 (14)

5.1.1德国的激励机制 (14)

5.1.2日本的激励机制 (15)

5.1.3美国的激励机制 (15)

5.1.4.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奖惩机制 (16)

5.1.5.台湾的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 (17)

5.2激励机制的运行模式 (17)

5.3激励机制于本政策中的推广 (18)

六、激励机制的完善 (18)

6.1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 (18)

6.2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 (19)

参考文献 (19)

摘要:本文基于武汉市区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规划目标,针对垃圾分类回收的问题,研究适合的垃圾分类政策,通过国内外先进的理论(A-B-C理论模型),以及德尔菲法建立评价机制,对武汉市四次垃圾分类回收政策进行分析,探寻激励机制在该政策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批判性思维看待国内外已实行的激励机制政策,分析并总结出武汉市垃圾分类政策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垃圾分类回收政策评价激励机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1垃圾分类回收实施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垃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目前武汉市生活垃圾日均排放量在6000吨以上,而且还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垃圾围城已成为困扰武汉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用技术可靠、经济适用、卫生安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从根本上实现武汉市区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规划目标,逐步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成为武汉市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任务。

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有、分类回收利用、焚烧发电、填埋、沤肥等。其中垃圾填埋不仅是对环境的极大污染,同时浪费了良好的土地;焚烧发电可以较好的利用垃圾但是投入成本较高,建设周期较长,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二噁英);沤肥是建立在垃圾分类回收上的,可创造经济价值;分类回收利用可以极大提高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良好的处理方式。目前武汉市主要采用的方式以填埋和焚烧发电为主,沤肥技术正在逐步推广,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总体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状态。武汉市自从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政策以来,前两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而第三次尝试实施情况未能有效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率,而直到第四次尝试才在试点取得显著成果。

1.2武汉历年4次实施情况

(1)武汉首次推行垃圾分类回收政策为1996年,将引进的垃圾分类回收箱投放在市内主次干道上,直至2001年止,共投放垃圾分类回收箱2万个,但由于居民缺乏环保意识,对于垃圾分类了解甚少,且市环卫部门缺乏后期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垃圾处理形式单一,因

此收效甚微,垃圾分类回收率不足5%,该措施随即取消。

(2)2005年武汉启动第二次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试点,试行政策主要采取末端垃圾分类处理的措施,即引进民营企业对垃圾进行分选并回收利用。首条垃圾分选线选在二妃垃圾场,但在第一天正式运营之后便停止了。因为在垃圾二次转运的过程中,拾荒者已经挑走了大部分回收价值较高的垃圾,到达垃圾场的大多数是回收利用难度较大,价值偏低的部分,投资方不愿意做赔本买卖。

(3)2006年武汉第三次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实行较大规模的试点,在7个中心城区的35个社区投放共980个垃圾分类收集桶,垃圾桶印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同时将社区分类收集的垃圾与环保公司建立起联系,并安排社区管理人员、大学生志愿者和环保公司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增加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环保意识。该政策由于在社区推行,比较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再配合宣传教育,相对比1996年仅投放垃圾分类回收箱的措施虽然起到更有效的作用,但由于不少居民嫌麻烦,接受度较弱,分类投放参与率与投放正确率都很低,结果仍不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于垃圾分类回收接受度越来越高,因此该政策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也一直推行到现今。但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环保公司的发展受到限制,该政策的进一步推行受到限制,其作用也得不到进一步发挥,对于武汉垃圾总量快速增长的现状没有有效的改善。

(4)第四次垃圾分类回收政策于2014年在东西湖区博大城市星座小区试行。该政策主要实行二维码垃圾分类智能系统,首先由小区对居民的信息进行编排,制成唯一的二维码和积分卡发给居民,居民将日常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收集包好,并贴上自己的二维码投在可回收垃圾桶里。工作人员每天定时对可回收垃圾桶里进行清理,扫描二维码得知投放的居民,并对可回收物进行清算给予居民相应的积分激励。居民可凭积分卡到小区服务站随时查询积分并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小区还依照平台数据每日公布楼道和个人分类评比情况激励更多积分。该试行政策仅实践两个月以来,效果显著,居民的分类投放参与率从之前的60%增加到今日的88%,投放正确率从之前的45%提高到65%,一般居民的可兑换积分都达到了千分以上。小区居民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区的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该政策仅从试点取得的结果来看,对于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收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3研究对象与目的

从武汉市4次历来推行垃圾分类回收措施取得成果来看,激励机制对于垃圾分类回收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