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等候问题》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优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教材由一个生活情境来引出问题,并给出沏茶的各项工序及所需的时间。
这些工序有先后顺序,有些顺序可以改变,有些不能改变。
如洗茶壶、接水、烧水、沏茶顺序不能改变。
但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比如在烧水的时候可以洗茶杯、找茶叶等,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这里的方案可以多样化,但最终要实现最优化。
教材这里用流程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来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中找出最优的方案。
这里重点要突出优化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体会优化的作用。
教材通过烙饼问题:怎样烙最省时间让学生体会优化理论。
教材给出不同的方案,学生通过计算和讨论,找出最优的方案。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硬币等物品来摆一摆、试一试,记录下结果,通过操作来发现。
解决烙三个饼的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扩展到4个、5个……10个,让学生探索奇数个饼和偶数个饼的烙饼方案有什么规律,实际也是一种化归的思想。
2.优化思想也就是运筹思想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运用了,比如战国时期的“田忌赛马”就是对策论的应用。
对策论是优化的一种,它研究的是竞争的双方采取怎样的策略能战胜对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体育比赛中像乒乓球团体赛时,如何安排选手的上场顺序,就要用到对策论的方法。
教材由“田忌赛马”的故事来引入对策论的应用问题,这个故事学生都听过,但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的,这里就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利用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或经典的数学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由于这些思想方法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这些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经典的问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与反思《数学广角》教学设计———钟洁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学习新知你们进过厨房吗?你们烙过饼?厨房里也有数学问题。
那么我们来看看华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例1图)小华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1、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教师提问:“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圆片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3、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我们就把(烙3张饼所需时间最短的)(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并小结:先把饼1、饼2同时放进锅里,先烙饼1、饼2的下面,3分钟后,取出饼1,放入饼3,再同时烙饼2的上面和饼3 的下面,3分钟后,饼2烙好了,取出饼2,再放入饼1,再同时烙饼1和饼3的上面,又过了3分钟,饼1和饼3烙好了,这样烙3张饼就用了9分钟。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6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6篇数学广角篇一解决问题(单元教案)一、总体说明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
本单元解决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贴近度很高的生动例子,让学生先从直观的图画中了解信息,再运用了解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了解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培养学生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4)结合适当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教学设想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能运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了解和收集图画中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信息在小组中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后总结和归纳生活中一般性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建议用5课时安排教学。
数学广角(单元教案)一、总体说明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主要内容包括:统计中的重复问题和等式中实物代换问题两种类型。
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和等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和等式中通过实物进行代换问题。
通过运用集合的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运用集合图推算事物的数量。
(2)通过实物代换,初步理解代换思想,推算事物的数量。
(3)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教学设想根据奉单元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的特点。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物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先让学生能通过实物理解重复现象和代换思想,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四年级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广角教学反思1.12.23.3在教学中让学生能有条理的进行研究,菅娜现媛桑疑杓屏艘韵录父龌方,因此对于此类问题的教学因采用发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解决就有了共同的程序与方法,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
四年级数学广角教学反思2017-08-29 00:30:49 | #1楼四年级数学广角教学反思悬赏分:0-提问时间2016-5-2818:14本人急需啊,请个位帮下忙提问者:hkhkh101-试用期一级其他回答共1条从开始的导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提出设想——》验证设想——》得出结论”来明确指导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
在教学中让学生能有条理的进行研究。
数学广角的教学本身就是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这点在我的课上应该是体现了。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选择最优化方安。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2、烙饼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从实践操作到探索结果,从直观的实验到抽象的思维,再到深入探索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3、立足于教材,但又发展了教材。
需要改进的方面:1、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交流时,要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发言同学的观点产生的原因。
2、发现规律的过程还可以花更长的时间,让学生再多烙饼,更清楚的明白单数的饼和双数的饼的不同烙法。
3、教师的语言还可以简练些。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反思2017-08-29 00:31:14 | #2楼《植树问题》教学反思“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
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排队问题》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排队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解什么是排队问题,排队问题的基本元素,如队伍、人数、顺序等。
2. 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掌握排队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如直接计算、画图、列表等。
3. 排队问题的应用:能够运用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生活中的排队现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排队问题的实际应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排队问题的存在和解决方法。
2. 新课导入:讲解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排队问题,排队问题的基本元素等。
3. 解决方法:讲解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如直接计算、画图、列表等,让学生掌握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
4. 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生活中的排队现象等。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实际问题:(1)小明家有5个人,他们要排队去公园玩,有多少种排队方式?(2)小华家有4个人,他们要排队去超市购物,有多少种排队方式?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排队问题的实例,并尝试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逻辑推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同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排队问题》2人教新课标(2023秋)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排队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队伍排列顺序和位置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插入、删除和调整位置等操作,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插入、删除和调整位置等操作时仍存在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难点,通过增加更多具体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排队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排队问题》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排队问题的实际应用场景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排队情况。这让我意识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排队问题》2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排队问题》选自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解队伍的排列顺序和位置关系;2.学会使用简单的图示法分析排队问题,培养直观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能够解决简单的排队问题,如:插入、删除和调整位置等;4.掌握排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将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12篇)导语: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广泛存在着,数学广角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重要性。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数学广角》时,我没有按知识结构为主线,而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情感与体验来组织教学。
创设“游数学广角”的故事情境,穿衣服——吃早点——游数字乐园(数字搭配)——聪聪给大家的启示,一系列的情境。
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生乐意学,主动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但是在组织教学上,我没有让学生充分的去说自己的想法,总想替学生说出来,这是一直以来我最爱犯的大忌。
数学老师要求数学语言精密严谨,评课老师给了我宝贵的点评,说话有点碎,有点杂。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加锻炼,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符合一名数学的基本语素。
总之,这节课较前两次的成长课来说,感觉自己进步了很多,找到了上公开课的感觉。
我要跟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体验。
《排列与组合》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不仅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了解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获得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队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排队问题》教学反思《排队》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所涉及的是统筹学中的排队论,排队论是关于随机服务系统的理论,其中的一项研究是怎样使服务对象的等候时间最少的问题。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研究、探索经历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了排队论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分析信息,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了解题目的意图,挖掘出条件背后隐含的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帮助的深层次的信息。
如:学生初读条件,能够提炼出一个关键的条件“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货”。
而通过对这个条件的剖析,学生体会出:“一艘船卸货时,它自己不能开走,要等着,其他的船也必须等着。
”通过老师进一步讲授分析,学生感悟到等候时间包括等别的船卸货的时间和自己卸货的时间。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欣喜地看到在后面研究怎样计算等候时间总和时,学生很顺利的理解了连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乘加的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思维的活动,当表格完成后我及时提出:“计算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表格比较计算结果,有的学生发现了有的等候时间是一艘船的时间,有的是两艘船时间的和,有的是三艘船时间的和;还有的学生发现第一个卸货的只用等它自己卸货的时间,第二个卸货的要等待第一个卸货的时间和它自己卸货的时间,第三个卸货的等待的时间就是三艘船卸货时间的和;当然也有学生发现了按照方案6的卸货顺序来安排,三艘船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
到这里我又提出了“为什么这样安排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呢?”通过学生进一步观察表格,独立思考,在交流碰撞中学生明确了三艘船都要等待的时间最少,只要一艘船都等待的时间最多。
也就是说小的数算多一点,大的数算少一点,最后的和就比大的数算得多,小的数算得少加起来的和要小一些。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具体内容,初步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2、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台、题卡纸。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参加了兴趣小组吗?参加了那些兴趣小组呢?今天老师将把同学们带入“数学广角”,让同学们去认识体会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探究体验。
1、课件出示例1.(1)师:这是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学生名单,观察这个表格,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独立观察表格,收集信息。
(2)学生同位之间交流。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提出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从这个表上发现了不少数学信息,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数学问题。
生1:语文小组人数比数学小组人数少多少人?生2:数学小组人数比语文小组人数多多少人?生3: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有没有17人呢?生4: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一共有多少人?3、解决问题。
(1)先解决生1、生2提的问题。
(2)解决生4提的问题。
有学生说是8+9=17(人),也有同学说三人重复了,应是14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统计表,主动收集到一些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时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埋下伏笔]4、激发欲望,提出要求。
是: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到底这两组一共有多少人呢?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设计一幅你喜欢的图案,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写在合适的地方。
是别人一看就知道参加语文小组的有哪些同学,参加数学小组的有哪些同学,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哪些同学?看谁的设计既清楚又简洁,又有创意。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8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第1课时沏茶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104例1。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逐渐明确做事要考虑先后顺序,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选择合理、省时的方法解决问题。
2.经历安排做事的过程,探究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择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让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根据事情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难点: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学新知识之前,我们来解决一个语言问题。
请用“一边……一边……”造句。
由学生自由联想造句,再指名学生将所造的句子说一说。
师:大家说的造句中两件事情有什么共同点?(同时进行)教师:大家都说得不错,但不知道做得好不好,完成的效率高不高。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怎样合理地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板书课题:沏茶问题)二、探索新知课件出示教材P104例1情境图。
1.提出问题。
师:星期天李阿姨来家里做客,妈妈让明明帮忙烧水为客人沏茶。
下面是明明要做的事,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2.小组探究。
师:泡茶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回答。
课件展示泡茶的流程师:等待水开的时间可以做点什么呢?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下。
3.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并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板书。
师:你们觉得他们的思路清晰吗?哪种方案更好?好在哪里?【学情预设】通过交流,学生能感受到在烧水的同时找茶叶、洗茶杯这种方法更省时间,这就是最优方案。
4.归纳小结。
师:通过解决以上问题,知道怎样合理安排时间了吗?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应该先先观察并写出做事情的顺序,再考虑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最后计算出所需时间。
5.练一练。
完成教材P105“做一做”第1题。
三、课堂练习1.星期天,明明想帮妈妈做下面的事情: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扫地:6分钟;擦家具:10分钟;晾衣服:5分钟。
《数学广角》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数学广角》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形入手,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次动手操作和思考,体会多种安排后优化的好处。
每个活动都是把学生做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在设计,我就只当自己是学生的朋友,合作者,一起去解决问题,一起去感悟合理安排的策略。
然而,在好几次的教学中,我都有一种失败感,学生每节课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每节课都没有一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
在反思和调整的'过程中,我觉得在把握这一价值取向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处理好如下两个关系:1、活动与教学的关系。
这节课通过小鬼当家的3个活动:烙饼、烧水沏茶招待客人、丰盛的午餐待客,不断地提高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通过统筹安排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这节课,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新课标下的数学课,活动味与数学味是紧密相关联的。
活动不是作秀,不是走过场,更多成分是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的,是在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建构知识模型的。
2、师主与生主的关系。
这其实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师生两条思维主线的碰撞与融合的问题。
在《合理安排》中,我的教学观是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以学生的问题和认识过程出发,发现、探究、建构知识。
可是在操作交流中,我发现我找不到了自我,没有当教师的感觉,也就是听课教师感受的,我被学生牵走了。
课后我好好反思,发现对于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关注点与教材(或教师)的预设存在差异,教学中就可能出现两类问题:一类是教材(教师)预设的问题,一类是学生关注的问题。
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就是教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的一个融合过程。
比如在解决如何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这一问题时,学生只会对如何快也就是节约时间上最感兴趣,而对运筹问题要注意的处事的逻辑及习惯缺乏考虑,这样在教学中出现了两类问题的不一致。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课后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课后反思《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而这一这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步掌握最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上完这节课,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1、把课堂与生活相融一起“你在家帮父母做过家务吗?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吗?”这样简单而平实的导入把课堂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要学的,正是我们生活中要用到的,这样的学有所用,才会使学生更有积极性。
与此同时,这样的设计又是语文和数学学科的整合,“一边……一边……”正说明可以同时做不同的事,这两件事之间即有内部联系又有不同的方式,而这其间的合理安排,正是这节课里要学习的内容。
2、灵活运用教材,使教学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客人来了,为客人沏茶,是常见的招待客人的礼仪,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
我有意让学生课始感知最熟悉的生活数学,所以调整了教材例l、例2的顺序,并在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工序图片,感知烧水的同时可以洗茶杯、找茶叶,这样最节省时间。
同时让学生亲历解决问题、方案的提出及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达到了课始感知的目的。
而烙饼中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学生缺少生活经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所以两个例题对调,使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人教版)
1.在解决烧水问题时,学生自己发现在等待水开的同时还可以去完成洗茶杯、找茶叶等活动,节约了时间,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体会了优化方案。
2.创设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我们真正地“以人为本”,真正地全方位欣赏自己的学生,积极地鼓励、评价学生,让学生都想去体验成功的快乐,表现出了人性中最美丽的一面,积极、主动、思考、创造。
1.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烙饼这一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切实感
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2.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活动交往中,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老师能引导学生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知识的互补互联,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异位思考,学会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萌生优化意识。
教学反思
1.通过“田忌赛马”这一故事,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这节课不仅仅要学会“田忌赛马”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学会一种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2.将策略一一列出,使学生能通过对比,直接选择出最优方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排队问题》5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排队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2. 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3. 排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排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利用多媒体展示排队现象,如食堂排队打饭、车站排队买票等。
b.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需要排队?排队有什么好处?c.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排队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 新课导入a. 讲解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如队列、排队规则等。
b. 通过实例讲解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先来先服务、优先级队列等。
c. 引导学生探讨排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医院挂号、机场安检等。
3. 实践活动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排队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
b. 各小组讨论并总结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观察和分析的结果。
4. 总结与反思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解决方法等。
b.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c.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排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遇到的排队现象,思考它们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2. 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排队问题,并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排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最新四年级《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广角》教学反思《合理安排时间》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难度较大,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沏茶和烙饼两个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寻找最优方案。
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节课自认为有以下特点: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
本学期,我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对我班的数学教学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偿试,那就是无论上什么内容的课,我都会让学生自学,然后对于我们所学的内容出一个题目。
本次授课也是如此。
本节课,我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了合理的课前小研究。
让学生提前探究,这样各层次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都会有自己的发现,尽管有些是粗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人是在错误中成长的,所以这无关紧要。
因为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自然有了表达的欲望,所以讨论时非常热烈。
人人有话可说,个个争着要说,在相互交流中,孩子们有了思维碰撞,在碰撞中有了新的发现,从不会走向了会,从模糊走向了清晰,让讨论更具有实效性,在本节课可看出,例1沏茶的方案孩子们通过自学和组内交流,基本已掌握。
而例2烙饼,孩子们在汇报时并没有找到最优方案,而是在全班交流时通过其它同学的补充,才得出最优方案,让大家豁然开朗。
这正好突显了全班交流的魅力,也是生本课堂中精彩的生成。
真正达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
2、当好学生的引路者,因势利导,适时点拔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本节课中,老师的合适引领能突出重点,提升思维。
例如:学生汇报完沏茶方案后,我追问,为什么烙3张饼可节省时间?顺势导出能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
另外,在探讨烙饼方案时,我课件演示,加强对比,并追问为什么方案2更节省时间,引出:要最大限度的使用锅。
让学生从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思维得到了升华。
总之,本节课我认为已较好的落实了各项目标,学生的表现也挺棒,敢说会说,经历了知识形成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落实了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的生本理念,强化了教与学的实效性,确保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等候问题》教学反思
《排队问题》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所涉及的是统筹学中的排队论,研究的是怎样使对象的等候时间最少的问题。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
这节课我是依据教材的主题图中呈现的三艘船在码头卸货的情境,这一情境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再加上“排队论”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我提前创设了两个孩子在水龙头前排队打水的情境,让学生表演排队用水的过程,初步体验到,由于安排的顺序不一样,等候时间的总和也是不一样的,同时通过这个情境,解决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知识:等候时间的总和(含做事时间和等候时间)和我们平常生活用语不一样,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环节,我先是让学生自己读例题的图文,正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知道有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下:只能一船一船的下。
而且通过反问要让学生都明白,要求的问题是“等候时间的总和”,这个和,既包括卸货时间,也包括其他船的等候时间,为后面的讨论方案,计算总时间作准备。
在学生明确了这些后,我出示表格,让学生明白要想找到找到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的方案,先要把所有卸货顺序列出来,再分别算出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然后我带领学生以第一种方案为例,计算每一艘船的等候时间和三艘船等候时间总和,余下的四种方案我放手让学生自己两人一小组讨论
完成,一方面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寻找卸货方案,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知识和形成过程,体会优化思想。
接着学生根据教师的次序板书思考这为什么按照“船3--船2--船1”的顺序,等候时间总和最少,让学生明白解决等候总时间最少问题的方法,就是要按照从用时少到用时多的顺序排队解决,同时通过列简便算式加深理解,并让学生体验到合理安排的价值所在。
接下来,我进行了两个练习,接水和打针排队问题,我让学生运用例题中分析的优化思想找到从用时少的到用时多的依次排队解决,在此环节中让学生节约了解题的时间与迅速的合理安排时间。
最后,我觉得我在这节课的重难点突破上不是很好。
这节课是要学生理解等候时间和等候时间的总和,我如果多给些时间点学生说一说,回一回,可能学生掌握要好得多。
平时的授课,应该面向大多数学生,以学会为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