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doc
2024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
2024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掌握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地形、气候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黄土高原的特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2.难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黄土高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水土流失治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治理措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
2.准备教案、学案、作业等教学资料。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黄土高原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的水土流失治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治理措施。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治理方案。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案、学案中的相关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地图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
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设问: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
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对应地名全年降雨量气候特征3、教师活动: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学生读图回答: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黄土高原
1.看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
答案:黄土高原处于祖国内陆地区,大体位于北纬34°~40°之间,属于暖温带。
2.找出太行山脉、乌鞘岭、长城、秦岭,说说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
答案: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
3.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答案:主要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区。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位于暖温带,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跨越晋、陕、宁、甘、内蒙古、豫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呈现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景观。
探究二黄土高原的能源及开发1.找出大同、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神府等煤矿,说说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
答案:山西的大同、阳泉、平朔,内蒙古的准格尔、东胜,陕西的神府。
2.找出经过黄土高原主要的铁路线,说说它们对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答案:主要的铁路线有陇海线、大秦线、太焦线、包西线等,为黄土高原的煤炭外运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
黄土高原的能源输出方式主要包括依靠铁路、公路等传统运输方式;煤转化成电力、煤转化成煤气。
3.将煤转化为电力和煤气输送,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有什么优势?答案:(1)减轻了传统运输方式的压力。
(2)有利地保护了黄土高原的环境。
(3)延长了能源基地的“产业链”,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效益。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众多的能源中,煤炭资源尤为丰富。
探究点结合材料,探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1.结合材料一,水土流失小实验,思考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植被的疏密、降水强度、坡度大小。
2.结合材料二,黄土高原自然特点,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答案:(1)地表坡度大;(2)植被覆盖率低;(3)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4)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土高原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地理——黄土高原教学目标:1. 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自然资源。
2. 了解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 黄土高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3. 黄土高原的生态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1. 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措施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地理教科书和教学PPT。
2.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黄土高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统计数据和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包括地势起伏、黄土堆积、沟壑纵横等。
2. 介绍黄土高原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3. 介绍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沙尘暴等。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2. 分析黄土高原的沙尘暴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该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Step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 指导学生总结黄土高原的生态保护措施,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
Step 5:拓展活动(15分钟)1. 组织学生小组展开调研,了解本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措施。
2. 学生小组进行展示,分享调研结果,并提出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的建议。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实地考察任务,加深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和环境问题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自然资源,了解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措施。
6.3《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6.3《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以及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在地理实践力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黄土高原或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亲身体验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人地协调观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区域认知方面,通过对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对黄土高原区域的整体认识。
在综合思维方面,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措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综合认知水平。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前几章的内容后,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了基本的了解,掌握了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地理素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地理学科充满好奇,特别是对于黄土高原这样的特殊地理区域,他们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等方式获取信息。
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来学习,喜欢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时,学生可能会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困惑,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黄土高原,这是地理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它的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提高对黄土高原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中国的地理区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貌特征、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并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黄土高原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的特点,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黄土高原的特点。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黄土高原的相关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素材。
3.学习任务单:制定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八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基本情况,理解其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和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
2.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3.培养学生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黄土高原地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特点和问题。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地考察或者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地考察或者模拟实验的材料和工具。
3.准备黄土高原的相关地图和图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土壤等方面。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
3.操练(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可以选取一些具体的治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启示。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获奖教案
黄土高原教案【课题】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
2、利用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特征,知道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3、利用水土流失小实验,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其危害。
(难点)4、在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主要煤矿,并了解黄土高原能源基地的开发和建设。
【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实验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地理助学、水土流失模拟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导入播放歌曲《黄土高坡》MV,请同学边听,边看,边记录下再歌词及图画中出现的和黄土高原有关的事物。
并进行展示。
学生展示在歌曲中捕捉到的与黄土高原有关的词语:背景中的:安塞腰鼓、窑洞、黄河、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歌词中的:大风从坡上刮过,东南风还是西北风,照着我的窑洞,身边这条黄河通过播视频,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有关黄土高原的信息,对黄土高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衔接过渡通过歌曲及视频,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土高原的壮美以及作者对黄土高原的热爱,那么黄土高原在哪里?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预习说出你知道的本区域的地理事物学生结合地图册中气候图、降水图等进行预习展示,完成问展示①位于区域,②第阶梯,③风区,④温度带,⑤河流过,⑥主要作物,⑦熟制,⑧民居,⑨气候类型,题。
①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②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第二阶梯,③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季风区,④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⑤黄土高原上有黄河流过,⑥黄土高原上主要作物是谷子,⑦黄土高原熟制大多一年一熟,⑧黄土高原上传统民居是窑洞,⑨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温带季风,通过预习展示,学生对于黄土高原的气候、地形等情况有了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案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案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风成说”,以及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结合黄土高原的地貌类型及特点,分析其原因,初步掌握运用实验验证原理的方法。
3.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及水土保持方面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分析总结出黄土高原的成因及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知道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黄土高原的成因、地貌特点及类型,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危害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风成说”及地貌特点。
2.分析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二)教学难点1.黄土地貌的成因,主要的黄土地貌类型。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自主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实验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中国是世界第三领土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各不相同。
下面我们看一组图片,看一看反映是什么地形区?这一地形区有哪些鲜明的特征呢?新课讲授一、文明的摇篮活动1:“聚焦黄土高原”1.导语:同学们,提到黄土高原,大家都很感兴趣,知道的一定不少,你能用一些关键词来描述你印象中的黄土高原吗?(学生畅所欲言,提到黄土、窑洞、延安、信天游……)提到黄土高原,大家都知道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风土人情。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提高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基本认识。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黄土高原的特点3.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4.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危害5. 黄土高原的防治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以及水土流失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2.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土高原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引发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黄土高原的特点、水土流失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分析其水土流失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
5. 总结提升: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对黄土高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关注程度和环保意识提升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现状。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防治策略。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黄土高原》word教案
( ( ( (【课题】八下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黄土高原(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
2.利用图文材料,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特征,知道黄土高原的成因。
3.利用水土流失小实验,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其危害。
4.在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主要煤矿,并了解黄土高原能源基地的开发和建设。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情境导入]:用多媒体投影 展示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 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图片导入新课。
在播放图片的同时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图片反映的是哪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图片引入,准 确的把黄土 高原的特点带给学生,极导入新课一个地形区的自然景观,看后,你有哪些感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第三节 黄土高原古塬新绿 安塞腰鼓学生观看投影中的图片。
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出这是黄土高原存在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衔接与过渡黄土高原的名字我们是非常熟悉的,大家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吗?我们首先 来看看黄土高原在哪儿?[投影展图]:教师依次投影展 示三张图(1)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
2)黄土高原范围读图求知和地形。
3)黄土高原省级行政图,让学生从三个图中分别 得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读图指导]: 1)在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上得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 ____ 部位。
p18图6-3-1黄土 高原在全国位置 先得出黄 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及 距海远近,再 由地形图及 省区图得出 黄土高原具(2)在黄土高原范围和地形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中部, 体 的 位 置 和图中先用笔描出黄土高原的 范围线,然后找出太行山,秦 岭、乌鞘岭、长城,说出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
3)在黄土 不靠近海洋。
p18图6-3-1黄土 范围。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介绍至少三种水土保持措施,并分析其效果;
-论述生态环境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提出自己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建议。
3.设计一份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调查问卷,不少于10个问题,旨在了解人和调查结果。
3.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围绕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展开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实践体验:结合学校周边环境,设计水土保持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直观感受。
5.反思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使用地图、地形图等工具,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5.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思考如何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的理解,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绘制一幅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形图,标注出主要的地貌类型和地理位置,并简要说明各类地貌的形成原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优秀教学案例
3.结合实际案例,介绍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让学生认识到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治理方案。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总结出最佳治理方案。
4.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2.强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布置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调查家乡的水土流失情况,提出治理建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2.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思考
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明确分工、发挥各自优势,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学生能够结合相关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说明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学生能够运用地形图、地形景观照片等,认识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表、图资料,提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通过活动题,认识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些“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不断地渗透乡土地理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貌景观。
教学难点:结合图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读图归纳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理课本、地理填充图册新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课(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黄土景观,那么黄土的由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时给出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图片和鲸鱼沟及其周边的景观图片)知识点一、明的摇篮明的摇篮1、位置和范围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在图中圈划出以下地理事物:(1)黄土高原的范围:太行山、乌鞘岭、内蒙古高原、秦岭。
( 2 ) 黄土高原所在的省级行政区: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渭河和西安,知道本地区的位置。
1、学生完成以下填空。
填空:黄土高原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以为界),南抵。
2、学生在图中重点圈出秦岭和渭河以及西安;明确西安(包括灞桥)的位置,知道西安(包括灞桥)也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下面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一一黄土高原[讲授新课]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 北方地区初二地理《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授课老师:舒老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
2.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3.了解黄土高原文化。
4.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1.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客观接受前人的科学成果和亲自动手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假想,培养对真理的执著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3.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1 .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2. 黄土风情【教学准备】教师:1.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视频等。
2.黄土高原“黄土风情”演示道具。
3.课前将学生划分角色:黄土高原民俗研究专家、黄土高原历史研究专家、节目摄制组工作人员、节目观众,教师本人扮演主持人。
学生:扮演“节目录制”的专家、节目摄制组工作人员的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
【课件设计思路】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及原因分析。
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实用。
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视频、图片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安塞腰鼓、白羊肚头巾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老师:各位天天相见、也十分想念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由绵阳一中独家赞助播出的《天天爱学习》节目录制的现场,我是今天的主持人舒老师。
在上一期节目里,我们摄制组带领大家探访了憨厚可爱的国宝--大熊猫的家乡--四川。
现在回想起那一锅麻辣鲜香的火锅,还是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
近期咱们《天天爱学习》摄制组又重新启程了!这次节目组又会带领大家去哪旅游呢?让我们现场连线一下前方摄制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
今天我们§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
今天我们§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
今天我们§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
今天我们§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
今天我们§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
今天我们§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
今天我们§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
今天我们§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
今天我们§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