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重大缺陷汇总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问题及建议_从北大荒内控评价报告看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与结果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问题及建议_从北大荒内控评价报告看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与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bb878feb910ef12d2af9e71e.png)
量标准时未明确基期数据的选择,为公司通过调整
“基期数据”规避重大缺陷认定留下了一定操控空间。
二、北大荒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与结果存在
3“. 可能性”水平无法确定:内控缺陷的认定不
问题
仅要考虑影响金额,还要考虑发生的可能性,两者
北大荒 2013 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将内控缺 共同决定了这项缺陷损失的“期望值”,因此“可能
1.缺陷严重程度分级不完整:北大荒将财务报
荒在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定量标准的设定上同时选 告内控缺陷定性标准认定为:发现董事、监事、高级
择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经营收入、股东权益总额 4 管理人员任何程度的舞弊;已经发现并报告给管理
个关键财务指标作为基准指标,按一定比例确定重 层的重大缺陷在经过合理的时间后,未加以改正;
个财务指标作为基准指标,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这些 缺陷的情形,对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标准未
指标未做进一步说明,按照其认定的重大缺陷认定 做说明。
指标分别为财务报表错报金额大于等于利润总额
2.重大缺陷迹象事件描述不清晰:在公司描述
的 5%、资产总额 1%、经营收入总额 1%、股东权益总 非财务报告定性标准中,诸如:决策程序不科学,导
内控是有效的。此种说法语焉不详,含糊其辞。根 无统一指导意见,导致在指标选择、基期数据选择、
据《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公司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 重要性水平设定、可能性水平设定上存在多种标
构应当于 12 月 31 日为评价报告基准日对公司内部 准、标准不清、缺乏可比性等问题,建议明确重要性
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由此可 水平和可能性水平如何合理确定,对具体指标的运
制的内部控制上存在重大问题,或者存在财务报表 内控缺陷的严重程度按一般、重要、重大控制缺陷
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
![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https://img.taocdn.com/s3/m/68a885055a8102d277a22f01.png)
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作者:柏乐来源:《现代企业》2017年第12期自2002年美国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来,国内外学者都对内部控制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内部控制系统往往很难直接观察和判断其有效程度,这样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就成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指示器。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重要性,我国于2008年5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此我国资本市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转入强制披露阶段。
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等规范文件,标志着适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整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本建成。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
2014年以前,国内外制定内控准则的机构并没有将内控缺陷认定作为一个单独的评价准则出台针对性的认定标准和方法。
例如美国2013年发布的COSO新框架提出基于内控五要素下的17项原则81个关注点进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中国五部委颁布的《内部控制指引》基本上也是遵循了美国的做法。
直到2014年1月,证监会与财务部在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指引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中明确要求“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要详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具体标准。
”至此,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进入到强制实施阶段。
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对缺陷披露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如丁友刚等(2014)研究发现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有对缺陷事件的描述不够清楚完整,缺陷认定标准缺乏一致性和科学性,对缺陷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不统一等。
基于这些问题,他也提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并且应细化披露缺陷时认定缺陷使用的标准。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现状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问题,尹律(2013)、白丹杰等(2015)经过对选取公司披露内控缺陷的统计发现相对2013年来说,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缺陷的披露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自国家规范强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2014年21号文的发布)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逐步提高了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的数量和质量。
第一份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
![第一份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f90a25bd64783e09122b62.png)
上述重大缺陷使得新华制药对山东欣康祺医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欣康祺医药)及与其存在担保关系方形成大额应 收款项60,731千元,同时,因欣康祺医药经营出现异常,资 金链断裂,可能使新华制药遭受较大经济损失。2011年度, 新华制药对应收欣康祺医药及与其存在担保关系方货款计提 了48,585千元坏账准备。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为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 提供合理保证,而上述重大缺陷使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去这 一功能。 新华制药管理层已识别出上述重大缺陷,并将其包含在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 上述缺陷在所有重大方面得到公 允反映。在新华制药2011年财务报表审计中,我们已经考虑 了上述重大缺陷对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影响。 本报告并未对我们在2012年03月23日对新华制药2011年财务报 表出具的审计报告产生影响。
再如2010年8月央视披露的“毒饭盒”事件,对背后存在的内部控制 缺陷,佛塑股份(000973,股吧)在报告中却只字未提,更遑论对此缺陷的处 理办法和改进措施。 对此,外界曾有质疑,认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难逃 “应付差事”之嫌。但作为正在研究内控制度并为明年开展内控咨询、 审计做准备的注册会计师,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王尤贵表 示,“在我国全面铺开实施内部控制建设,主要来源于政府的主导作用,企 业是被动接受的,面对这一新生事物,企业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而且, 无论从内控审计、咨询、管理等各个方面来看,我国内控方面的人才还是 相当缺乏的。”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财务部总经理杨军也表达了类似的 观点:我常常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自己参与中国联通内控建设初期 的情形,内控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我国企业内控建设才刚刚 起步,需要一定的成长周期,企业对内控的认识也将随着内控工作的深入 逐渐改变。“除了不断过滤自己的管理工作,组织内控测试、勇于披露自 身的内控缺陷也将是企业完善内控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企业高层本身 的阻力?
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案例研究——基于上海家化的分析
![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案例研究——基于上海家化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ab728c998fcc22bcd10dea.png)
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案例研究——基于上海家化的分析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刘华【摘要】上海家化被普华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在会计审计界引起诸多争议。
本文梳理了相关背景,并对导致内控审计否定意见的内控缺陷进行了分析解读,以期为全面认识该案例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海家化内控审计否定意见2014 年3 月12 日,上海家化(600315.SH)交出了原董事长葛文耀离任后的首份年报,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2013 年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但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自身也出具了内部控制无效的自我评价报告。
年报显示,上海家化2013 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8.76%,是近3 年来增长速度最慢的一年。
上海家化发布内控被否公告当日,其股价反而大涨6.58% ;而上海家化前董事长宣布辞职当日,其股价以跌停回应;上海家化宣布解聘其总经理之日,股价下跌2.25%,次日续跌4.83%。
对上海家化内控及其审计问题,市场走势反复,众说纷纭。
一、上海家化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的相关背景上海家化作为国内化妆品行业首家上市企业,是国内日化行业中少有的能与跨国公司开展全方位竞争的本土企业。
1898 年,上海家化的前身——香港广生行创立。
1999 年1 月,作为上海工业实施大集团战略的重大举措,上海家化联合公司吸收合并上海日用化学(集团)公司,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1 年,上海家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011 年,上海家化国企改制,引入新的大股东平安信托。
(一)新控股东的指控2011 年9 月,上海国资委挂牌出让所持有的上海家化集团100% 国有股权。
2011 年11 月,在上海家化原董事长葛文耀的支持下,平安旗下的平浦投资以51.09 亿元夺得上海国资委出让的家化集团100% 股权。
2013 年5 月,上海家化集团召开临时董事会议,决议免去葛文耀上海家化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葛文耀炮轰上海家化集团新进大股东平安信托“搞政治”。
2019年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总体分析
![2019年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总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a955ea844769eae109ed64.png)
2019年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总体分析作者:李潇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32期摘要:随着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国内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都在急剧增长,因此出现了很多内部控制问题,本文整合了2019年整个年度国内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国内被出具否定意见的66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内控缺陷;否定意见一、内部控制否定意见的现状分析2011年中国发布了首份内控否定意见报告,并且自2012年以来,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己开始分批和批量施行内部控制,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网的数据统计,2012年至2019年共有12344个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被发布出来,其中否定意见有221个,占比1.79%。
(1)2011至2017年度沪深两市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情况如表1-1。
根据表1-1,从2012年到2019年,我国每年发布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数量和否定意见数量都大致在不停增长,同时否定意见占比也在逐年增长,这说明我国近八年来,上市公司企业出现内部控制重大问题的比率越来越高,这不是个好现象,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并购现象越来越普遍,股权结构变复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也越来越难保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2)从2012到2019年,每年国内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披露内控审计否定意见时间存在一定的规律。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都会分期发布年报审计快报,每一期快报会记录某个时间区间内国内所有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审计报告,例如中注协发布上市公司2019年年报审计情况快报(第十期)主要记录的是2020年6月1日-7月1日,这一个月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总体情况,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中注协发布的期数大致了解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出具时间。
由表1-2可知,从2013年到2020年,最后一期否定意见数量占比相对于期数而言是非常大的,而且2020年之所以会只有34.8%,是因为疫情影响,2020年最后一期是七月份才发布的,之前七年都是在五月份就发布了,所以2020年的占比虽然也不小,但不够说明问题。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分析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9fc9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4.png)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分析摘要: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运作的重要环节,内部控制审计则是对其有效性的评估和验证。
然而,在某些状况下,审计师可能会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从而对其发表否定意见。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公司的影响。
一、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的定义和原因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是指审计师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后,发现其存在重大缺陷,无法提供充分保证,从而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发表否定意见。
造成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环境不健全:上市公司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轻忽了制度设计、道德风险防控等方面的重要性,导致控制环境不健全。
2.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缺乏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对业务流程、成本控制、预防欺诈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规定。
3. 信息系统不完善:上市公司信息系统存在漏洞,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泄露和冒用等问题,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 人为因素:上市公司内部员工在执行内部控制措施时,可能存在疏忽、轻忽或者蓄意规避制度,从而造成内部控制缺陷。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的影响1. 信任度下降: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将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度,可能导致投资者撤离和投资价值下降,从而影响公司的股价。
2. 资金成本增加:上市公司获得融资的成本可能因内部控制缺陷而增加,信贷机构对其信誉度的降低将导致资金融通的困难和融资成本的上升。
3. 法律风险增加: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导致涉及会计舞弊、信息披露不准确等问题,从而引发法律纠纷和诉讼风险。
4. 经营效率下降: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导致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下降,例如流程不畅、沟通不畅等,从而影响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三、如何预防和解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1. 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应制定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制度设计、风险防控、内部审计等方面,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案例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2ef4ec4b73f242326c5f1d.png)
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案例研究作者:田佳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20年第07期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确保企业各环节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合理的评价,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是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表现。
文章从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缺陷披露入手,在总体分析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情况下,以S公司为案例,通过五要素分析方法,探讨内部控制缺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及问题出现的不同原因,并从中反思出重视内部控制文化等经验教训。
关键词:内部控制;否定意见;五要素;内控缺陷一、引言随着财务报表审计从账项基础审计到制度基础审计,再到风险导向审计的演变,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外,早在1992年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拥有“认同度最高和最有权威的内部控制概念框架”这一评价。
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问世,将内部控制置于一个更高的地位,法案要求事务所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意见的同时,也要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出具意见报告。
随后,2004年,COSO委员会制订发布了《公司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该框架主要增加了有关风险管理的因素,为公司重视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
2013年,为应对新的商业和经济环境,COSO发布了新修订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及其配套指南,主要是对1992年旧的框架进行了升级。
2017年9月,委员会再次发布正式文件《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绩效相整合》,该文件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逐渐明晰,其中对内部控制的解释是“内部控制主要聚焦在主体的运营和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遵从性上”。
国内,1985年1月财政部推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首次规范了内部牵制制度。
随后,财务部又于1996年12月颁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其中第9号准则对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进行了明确定义。
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f39de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76.png)
否认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导语:否认意见的审计报告会计师经过审计后,应出具否认意见的审计报告。
下面是收集的否认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欢迎阅读。
1.航天通信(立信事务所审计)。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会计师注意到航天通信具有客户资信等级评估、授信额度管理方面的内控设计程序,但业务部门在与客户交易的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航天通信对客户资信等级评估、授信额度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在执行层面存在重大缺陷。
同时,会计师注意到,由于未严格执行该内部控制程序,已经给航天通信造成了重大损失。
近年来,航天通信与上海中澜和艾萨尔一直开展代理进口原毛业务,上海中澜的实际控制人和其控制的艾萨尔公司对航天通信做了9000万元的最高额担保,航天通信未对上海中澜的实际控制人和艾萨尔公司是否有能力承担担保义务进展详细调查,并超过最高担保额9000万元后仍向上海中澜和艾萨尔发货,后因对方出现严重的资金问题,造成航天通信应收款项1.35亿元人民币不能按期收回。
会计师认为,航天通信未对上海中澜的实际控制人和艾萨尔公司是否有能力承担担保义务进展详细调查,属于客户资信等级评估执行层面内部控制程序存在重大缺陷,超过授信额度超额发货,属于授信额度管理内部控制程序存在重大缺陷。
2.泰达股份(普华永道中天事务所审计)。
会计师认为泰达股份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如下重大缺陷:(1)部分子公司未定期执行资产减值评估,或在资产减值评估过程中未发现已说明该资产已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上述重大缺陷影响了财务报表中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的资产的计价以及资产减值的准确性,与之相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执行失效。
泰达股份尚未在20XX年底完成上述存在重大缺陷的内部控制的整改工作,但在编制 20XX 年度财务报表时已对资产减值损失进展了恰当调整,并对前期对应数据相应进展了追溯调整及重述。
(2)部分区域开发板块子公司未执行对于应付未付工程款进展暂估、预提的分析审核的内部控制。
上述重大缺陷影响了财务报表中应付未付的一级土地开发工程款的截止性和义务认定,与之相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执行失效。
贵糖股份内控失败原因及对策
![贵糖股份内控失败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8e7a76302768e9951e738fe.png)
贵糖股份内控失败原因及对策作者:许曼曼来源:《新会计》2013年第08期【摘要】文章结合贵糖股份2012年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实例,分析内控失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失败原因对策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最新发布的2012年年报审计情况快报显示,广西贵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糖股份”)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否定意见”。
研究其内控失败的原因对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案例背景贵糖股份前身是广西贵县糖厂,于1956年建成投产,199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组建成定向募集的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糖集团”)。
1998年11月11日贵糖股份股票在深圳证交所成功上市。
贵糖股份2012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原因主要是贵糖股份蔗渣、原煤等大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基础薄弱,部分暂估入账的大宗原材料缺少原始凭证(如包括原材料数量、供应商名称等信息的入库单),影响该存货的发出成本结转与期末计价的正确性,与此相关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运行失败。
2013年4月13日,贵糖股份发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012年度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说明》及《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重述,调减了2011年度净利润 5 251万元,调增了2011年年初留存收益11 663万元,受调整影响的还有2010年及以前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贵糖股份会计差错更正金额比例之大,追溯重述时间跨度之长令人震惊,而前任审计机构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广西分所历年给出的审计意见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对于如此重大的会计差错,难道仅仅是贵糖股份始终坚持为成本核算不够准确的问题吗?内控还称得上基本有效吗?二、贵糖股份内部控制失败的原因及其分析1.贵糖股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2011年末,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所持贵糖股份100%股权无偿划转予广东省国资委下属全资企业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业资产”),贵糖集团原来持有贵糖股份25.6%股份,是贵糖股份的控股股东,股权划转后贵糖股份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业资产。
重大错报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重大错报否定意见(审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7a9cc669eae009581becf2.png)
昆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字()第号审计报告ABC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一、对合并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我们审计了后附的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包括20x1年12月3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20x1年度的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责任编制和公允列报合并财务报表是ABC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合并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合并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合并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合并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
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合并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导致否定意见的事项如财务报表附注x所述,20x1年ABC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获得对XYZ公司的控制权,因未能取得购买日XYZ公司某些重要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故未将XYZ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而是按成本法核对XYZ公司的股权投资。
ABC公司的这项会计处理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如果将XYZ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ABC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多个报表项目将受到重大影响。
贵糖股份内控审计案例
![贵糖股份内控审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908b1643323968011c9288.png)
贵糖股份内控审计案例【篇一:贵糖股份内控审计案例】贵糖股份存货内控失败案例分析代斌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频繁曝出内控失效和财务舞弊案件,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coso内部控制理论框架出发分析贵糖股份存货管理控制失效的全过程,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贵糖股份;内部控制一、贵糖股份简介广西贵糖股份有限公司(贵糖股份),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000833)。
公司实际的控制人为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广东省国资委。
主营业务是食糖、纸、酒精及轻质碳酸钙的制造、销售,是我国最大的制糖综合生产企业之一。
二、内控失效回顾2013年9月5日,公司收到广西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公司需在9月30日前提交整改报告并接受检查。
广西证监局称,贵糖股份在2012年及以前年度会计核算中,原煤、蔗渣、板浆等大额大宗原材料暂估入账缺乏相关依据,只暂估入账金额,未确认入账数量,影响该等存货的发出成本结转与期末计价的正确性,与此相关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运行失效。
从而导致贵糖股份2012年度未审财务报表的本期数据和前期的比较数据中营业成本、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存在重大会计差错。
三、内部控制五要素分析(一)控制环境1、公司治理结构。
2011 年末,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所持贵糖股份 100%无偿划转予广东省国资委下属全资企业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业资产),贵糖集团原来持有贵糖股份25.6% 股份,股权划转后实际的控制人变更为广业资产。
广业资产从未进行过任何对公司重组发展意图的说明,对公司的定位和发展前景,采取无为而治的管理手段,公司在行业竞争力持续下降。
在2012年的全年净利润大降逾七成以后,今年一季度,贵糖股份更报出了一份亏损的成绩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2455.39万元,同比降幅高达357.17%。
广业资产已经严重的拖累了公司的发展。
另外,公司董事的连续离职,四位非独立董事中,已空出两个席位,最长的董事席位空缺时间已超过5个月,补选工作仍无下文。
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报告整改报告
![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报告整改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3f3b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2.png)
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报告整改报告一、报告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以提高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善性,保障公司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问题分析在对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报告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整的流程和规范,导致部分业务流程存在漏洞和风险。
2. 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部分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3.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薄弱:公司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和检查不够及时和有效。
4. 内部控制缺乏持续改进:公司对内部控制的改进不够积极,缺乏持续改进的机制和措施。
三、整改方案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将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升级,完善各项业务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 加强内部控制培训:公司将加大内部控制意识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内部控制的执行到位。
3. 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公司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加强对各项业务流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 推进内部控制持续改进:公司将建立内部控制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推动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四、整改计划1. 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计划:公司将于XX年XX月起制定内部控制整改计划,明确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方向和时间表。
2. 内部控制培训计划:公司将于XX年XX月制定内部控制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并按计划进行内部控制培训。
3.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建立计划:公司将于XX年XX月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并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
4. 内部控制持续改进计划:公司将于XX年XX月制定内部控制持续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和措施,并按计划推进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
贵糖股份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贵糖股份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bc74a0c77da26925c5b09f.png)
贵糖股份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分析作者:冯晓双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以贵糖股份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审计意见为例,按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对贵糖股份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划分,结合成本效益原则对其缺陷的成因进行进一步分析,以使更多公司意识到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为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我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03年,审计署发布了《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首次明确了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
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制度。
2010年,五部委联合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开始拥有适合国情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首次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为内部控制缺陷的划分提供了借鉴。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背景1.内部控制设计的成本效益原则。
所谓成本效益原则,就是指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内部控制对防范企业活动的舞弊和风险只能是起到合理的保证作用,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收益,控制设计原则应满足控制收益大于控制成本。
孙一力等(2012)认为内部控制虽然有着较高的设计与执行成本,但这种成本是可控的,企业应当寻找内控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最优组合区间,有效利用企业有限资源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乔莉楠和刘国峰(2012)认为过少的内控投入,意味着企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发挥不出内控的效果,风险得不到控制,同样会使企业收益下降。
2.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或运行无法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盛永志和唐秋玲(2012)认为“非重大缺陷”会由于审计师重视不够,再加上管理层并不情愿“自曝缺陷”,则反而有更大可能形成“蝴蝶效应”。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案例分析及其启示——以天业股份为例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案例分析及其启示——以天业股份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502650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a.png)
98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案例分析及其启示———以天业股份为例黄旭作者简介:黄旭(1997-),男,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西京学院会计学院,研究方向: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西京学院会计学院陕西西安710123)摘要:我国上市公司关于内部控制建设的起步较晚,造成很多企业内控环境不够完善,所以产生许多上市企业公司管理层高于内控管理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等等问题,导致其内部控制制度和环境等都有缺陷。
本文以天业股份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公司2016-2019年的内控审计和内控评价报告,结合该公司的现状,梳理其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给出一定改进建议,以此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重大缺陷;天业股份一、引言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大多是有关于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同时在内部控制其他方面探究新的理论,从而对建立内部控制整体理论做出贡献。
现有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中,相比之下从内控缺陷的视角进行企业内控的相关研究不多。
因此,本文通过天业股份公司进行具体的案例研究,对该公司的相关审计评价报告进行分析研究。
二、案例介绍(一)公司简介山东天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业股份”,于1994年1月在上海证交所交易上市。
该公司主要以房地产开发和矿业开采为主的双主业经营模式,此外还涉及金融、创投等多个领域。
该公司在2015-2016年内控和内审报告都是标准意见,但是关于2017年、2018年的内部控制审计都是否定意见,同时这两年的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都显示企业内控有重大错报,而2017年财务报表审计则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2018年则是被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分析依据天业股份的2016-2019年相关审计意见,明显表明其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在2017年,该公司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显示否定意见,而该年财务报告审计则是无法表示意见,表明在2017年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问题,可以推断出在这之前公司内部就存在相关问题,但是公司在2015年、2016年的相关内部控制评价意见都是标准意见,可以看出是由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不完善、执行不到位造成的,而在天业股份在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后,该公司立刻开始了内部整顿,董事长带头开始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公司的员工管理,对于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自我检查和补救措施,这些行动对于天业股份的内控缺陷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其内部由于内控失效而产生的危害已经很难弥补,因此在2018年,公司关于内控评价报告是保留意见,而内控审计报告还是否定意见,在对外披露后,该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经过长期调查后,证监会查明天业股份在2017-2019年的财务报告中存在重大错报,未披露重大关联交易明细,对外担保以及未及时披露重大事件的违规行为,从而对天业股份及重要管理层做出了相关处罚。
中国首份内部控制否定意见审核报告基于新华制药的案例分析
![中国首份内部控制否定意见审核报告基于新华制药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b8b5d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9.png)
中国首份内部控制否定意见审核报告——基于新华制药的案例分析许碧玉(福州大学会计系 福建福州 350108)【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华制药被出具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核新华制药案例一、案例背景2012年3月23日,信永中和对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具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核报告。
原因是新华制药的内部控制存在两项重大缺陷。
重大缺陷之一是新华制药子公司山东新华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医贸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多头授信无明确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医贸公司的鲁中分公司、工业销售部门和商业销售部门三个部门分别向同一客户授信,使得授信额度过大。
重大缺陷之二是医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对客户授信额度不得大于客户注册资本,但在实际执行中,医贸公司对部分客户超出客户注册资本授信,使得授信额度过大,同时医贸公司也存在未授信的发货情况。
上述重大缺陷使得新华制药对山东欣康祺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康祺医药”)及与其存在担保关系方形成大额应收款项60731千元。
同时,因欣康祺医药经营出现异常,资金链断裂,使新华制药遭受较大经济损失,2011年度,新华制药对应收欣康祺医药及与其存在担保关系方货款计提了48585千元坏账准备。
尽管新华制药管理层已识别出上述重大缺陷,并将其包含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 上述缺陷在所有重大方面得到公允反映,但信永中和认为该重大缺陷使得新华制药的内部控制不能为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供合理保证,因此出具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核报告。
二、案例分析信永中和为新华制药出具的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核报告是国内第一份关于内部控制审核的否定意见。
“第一次”总是会格外引人注目,这第一份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核报告似乎标志着内部控制审计开始真正地独立。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内在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确立,改变了企业在上市或再融资时才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局面,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一样,成为经常性、周期性业务,上市公司每年要与年报一同公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不符———以A公司和B公司为例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不符———以A公司和B公司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02cc2d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a.png)
金融观察Һ㊀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不符?以A公司和B公司为例章佳玲摘㊀要: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两种意见类型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ꎬ在大多数情况下趋于一致ꎬ但仍存在不一致的情况ꎮ文章将以A公司和B公司两家上市公司为例ꎬ具体分析其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不一致的原因ꎬ并从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的区别出发总结两类审计意见不一致的原因ꎬ使政策准则制订者㊁注册会计师以及投资者深入了解两类审计的联系和区别ꎬ并理性地进行会计准则制订ꎬ对审计工作和投资决策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ꎮ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ꎻ财务报告审计ꎻ审计意见不符一㊁引言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及信息获取便捷的时代ꎬ公司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不仅关注财务报表审计意见ꎬ而且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ꎮ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是一个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重要体现ꎬ对企业的声誉和投资者的决策是极为重要的ꎮ在相关政府不断出台内部控制政策的情境下ꎬ内部控制审计逐渐映入社会各界的眼帘ꎬ成为影响财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ꎮ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工作是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ꎬ保证财务报表能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ꎬ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和保障ꎮ随着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ꎬ理论界和实务界增加了对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研究ꎬ而且更加关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关系ꎮ文章将以A公司和B公司两家上市公司为例ꎬ具体分析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不一致的原因ꎬ并从政策制订者㊁注册会计师及投资者角度提出了加快中国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整合的建议ꎮ二㊁案例分析(一)A公司案例分析2012年3月23日ꎬA公司公布了2011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ꎬ在该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ꎬ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对A公司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ꎮ同年ꎬ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对A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计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ꎮ根据2011年度A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可知ꎬ信永中和认为A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两个重大缺陷:一是 A公司下属子公司山东新华医药贸易有限(以下简称医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对多头授信无明确规定ꎬ在实际执行中ꎬ医贸公司的鲁中分公司㊁工业销售部门㊁商业销售部门等三个部门分别向同一客户授信ꎬ使得授信额度过大 ꎻ二是 A公司下属子公司医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对客户授信额度不大于客户注册资本ꎬ但医贸公司在实际执行中ꎬ对部分客户超出客户注册资本授信ꎬ使得授信额度过大ꎬ同时医贸公司也存在未授信的发货情况 ꎮ上述重大缺陷说明了A公司在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ꎮ第一ꎬA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出现了严重问题ꎬ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及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分配不清晰导致其管理者无法发现公司三个部门对同一客户授信的问题ꎻ第二ꎬA公司在风险评估㊁识别㊁分析和应对方面都存在重大缺陷ꎬ其管理者不仅没有在销售前充分了解欣康祺医药的情况ꎬ对其进行资信评估ꎬ识别出其无法还款的风险ꎬ从而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ꎬ而且没有在风险较小的时候及时进行风险应对ꎻ第三ꎬA公司的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较少是导致企业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重要原因ꎬ多部门分别向同一客户进行授信ꎬ造成授信额度过大ꎬ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ꎻ最后ꎬA公司内部管理者对其内部控制的监控存在严重不足ꎬ没有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督ꎬ从而不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ꎮ但是ꎬ同期的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不同于内控审计的否定意见ꎬ是标准无保留意见ꎮ原因在于ꎬA公司的2011年度报告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及独立董事㊁监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均有提及在报告期内A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新华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对客户授信额度过大导致的较大经济损失ꎬ公司未能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问题ꎬ而且还披露了公司内控存在的重大缺陷及整改情况ꎮ(二)B公司案例分析2014年ꎬ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对B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ꎬ而对其财务报告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ꎮ根据2014年度B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可知ꎬ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认为 B公司公司备考合并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备考财务报表附注三披露的编制基础编制ꎬ公允反映了B公司公司2014年12月31日的备考财务状况 ꎬ但在报告中ꎬ中审众环还对相关重大不确定事项进行了强调ꎮ首先ꎬ肇庆项目投入资金占用比例较大ꎬ且其开发进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ꎬ可能会造成资金周转慢㊁流动资产过小等问题而带来未来持续经营能力下降的重大风险ꎮ其次ꎬ南94油福华项目涉及的其他非流动资产及预收款项较大ꎬ又由于合作纠纷及仲裁事项被法院查封导致项目开发进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ꎬ可能会造成资产负债率增加㊁资金链断裂等问题ꎬ带来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而破产的风险ꎮ再者ꎬB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首冠国际有限公司将其所持有的首冠发展有限公司50%股权及初始股东投资权益出售给億盟发展有限公司ꎬ增加了B公司的净利润ꎬ但这部分增加的利润不是由于B公司的主营业务带来的ꎬ不具有可持续性ꎬ不能真实得体现B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和公司价值ꎬ对投资者的决策有一定误导作用ꎮ最后ꎬ利用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对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审计工作成果来模拟对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合并ꎬ由于不同事务所之间的审计方法㊁程序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ꎬ会对B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㊁准确及公允性存在一定的影响ꎮ但是ꎬ中审众环对B公司同期的内部控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ꎮ原因在于ꎬ虽然这些重大不确定事项影响的是企业未来持续经营能力ꎬ可能会使2014年度B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错报的风险ꎬ对利益相关者准确的决策产生影响ꎬ值得投资者的关注ꎬ但它们不是由本期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所引起的ꎬ对2014年度B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没有影响ꎮ所以中审众环对B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ꎮ(三)两类审计报告意见不一致原因总结首先ꎬ就审计对象而言ꎬ财务报告审计对象是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ꎬ而内部控制审计对象是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ꎮ只有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才会导致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ꎮ如果是对非财务信息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ꎬ则不会影响财务报表编制的真实㊁准确和公允性ꎮ所以ꎬ可能会出现内部控制审计为非标意见ꎬ而财务报告审计为标准意见的情况ꎮ其次ꎬ就测试目的而言ꎬ财务报表审计目的在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的风险要素ꎬ而内部控制审计目的在于评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中的缺陷因素ꎮ但是ꎬ重大缺陷与重大错报二者概念不同ꎮ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ꎬ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ꎻ而重大缺陷是内部控制中存在的㊁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一项控制缺陷或多项控制缺陷的组合ꎮ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不只来源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ꎮ所以ꎬ可能会出现财报审计为非标意见ꎬ而内控审计为标准意见的情况ꎮ再者ꎬ就测试信息选取时间而言ꎬ财务报表审计针对的是截止日这一特定时间点上的信息ꎬ而内部控制审计针对的是整个会计期间企业的综合情况ꎮ如果由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在披露年报之前已经纠正并在年报中详细披露的ꎬ或者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尚未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重大错报ꎬ注册会计师可以对该时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出具无保留意见ꎮ最后ꎬ就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要求而言ꎬ财务报告审计对控制测试的可靠性要求较低ꎬ测试样本的选取弹性相对较大ꎻ内部控制审计对控制测试的有效性要求较高ꎬ测试样本的选取弹性较小ꎮ由于测试样本选取弹性的差异ꎬ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测试的途径较多ꎬ所以存在重大风险错报的领域较多ꎮ因此ꎬ可能会出现财报审计是非标意见ꎬ而内控审计为标准意见的情况ꎮ三㊁对策建议(1)对准则制订者而言ꎬ要加快财务报告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ꎮ加快财务报告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首先ꎬ完善对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准则和规定ꎬ确保两类审计在识别的重要账户和相关认定㊁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及风险评估的基础工作上保持一致ꎮ其次ꎬ大力宣传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重要性ꎬ提高企业对其的认识及应用ꎮ最后ꎬ推进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相关的政策制订ꎬ借鉴国外成功经验ꎬ尽快制订符合中国现状的审计指引ꎮ(2)对注册会计师而言ꎬ要充分利用两类审计的共同点推进整合审计的实务发展ꎮ首先ꎬ要调整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审计策略ꎬ尽可能对认定采取综合性方案ꎬ同时实现两种审计目标ꎮ其次ꎬ提高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在内部控制有效性㊁风险评估和控制缺陷认定等结果上的相互印证和相互利用ꎮ最后ꎬ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整合审计理论和实务培训ꎬ整合两类审计队伍的人员ꎬ将同一业务循环内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尽可能分配给同一人负责ꎬ以实现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有机融合ꎮ(3)对投资者而言ꎬ要注重对两类审计意见不一致原因的分析ꎬ尽可能地获取有关企业的所有信息ꎬ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㊁财务状况及内部控制有效性ꎬ分析企业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企业现在及未来经营状况及企业价值的影响ꎬ从而提高自身决策的准确性ꎬ减少损失ꎮ四㊁结论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两种意见类型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ꎬ在大多数情况下趋于一致ꎬ但并非一一对应ꎬ仍存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ꎮ文章将以A公司和B公司两家上市公司为例ꎬ具体分析了其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不一致的原因ꎬ并从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的区别出发总结了两类审计意见不一致的原因ꎬ使政策准则制订者㊁注册会计师以及投资者深入了解两类审计的联系和区别ꎬ并理性地进行会计准则制订ꎬ对审计工作和投资决策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ꎮ参考文献:[1]姚琛依.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不一致及其信息含量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ꎬ2017. [2]姜洁萍.财务报告审计意见㊁内控审计意见与审计师变更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ꎬ2016.[3]岑俊锋.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影响分05金融观察Һ㊀析[J].金融经济ꎬ2016(10):194-195.[4]毕秀玲ꎬ万慧.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影响探究 基于2014年主板上市公司数据[J].财会通讯ꎬ2017(7):22-25.[5]李琳.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ꎬ2017.[6]肖璧泓.财务报告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J].商ꎬ2016(4):124.[7]罗娜.整合审计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运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ꎬ2013.[8]郝玉贵ꎬ徐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意见 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份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案例研究[J].财会学习ꎬ2013(7):40-44.[9]景静.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相关问题研究 A公司内控否定意见案例分析[J].财会通讯ꎬ2014(10):77-80. [10]张林华.基于 COSO报告 的A公司内部控制的分析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ꎬ2013.[11]闫一玉.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中国市场ꎬ2018(11):88-89. [12]何芹.内部控制审计意见㊁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及内部控制自评结论 比较分析与数据检验[J].中国注册会计师ꎬ2015(2):48-53.[13]黄淑.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不一致对债权人决策的影响[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ꎬ2019. [14]王振.论内控被否是否一定被出具非标准意见[J].中国管理信息化ꎬ2020ꎬ23(7):139-141.[15]唐建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联系㊁区别与整合[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ꎬ2011ꎬ25(3):19-24. [16]罗忠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ꎬ2017(4):111-113+4.[17]芦雅婷.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年报审计意见差异分析 基于2014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J].财会月刊ꎬ2015(25):48-50.作者简介:章佳玲ꎬ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ꎮ(上接第41页)决定成败ꎬ具体的实施并购重组方案就是细节ꎮ一个成功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一定有着合理的实施规划ꎮ首先ꎬ在计划实施前ꎬ上市公司要明确并购前中后各阶段所需投入的资金㊁人力等ꎬ制订适宜的资金规划ꎬ由财务人员利用其专业知识ꎬ结合企业实际ꎬ选取融资渠道ꎬ制订融资方案ꎬ确保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可以得以满足ꎮ其次ꎬ财务人员也需做好财务服务支持ꎬ不断分析并购重组的实际开展情况ꎬ分析其中的投融资风险等ꎬ进行风险评估ꎬ当有了风险评估结果后ꎬ要制订与之对应的保护措施ꎬ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ꎬ这是实行内部操控的具体方法ꎮ对于上市公司来说ꎬ制订合理可行的并购重组计划是十分必要的ꎬ不过也不能过于要求控制优质资源而导致短视ꎮ所以上市公司应该在控制中加入自动调配功能来避免因个人因素导致的不利影响ꎮ一些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计划失败ꎬ就是因为对于优质资源控制脱离实际导致的ꎮ制订可实施性强的方案是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的重要一环ꎬ这些计划的施行一定要有这几个方面:风险评估㊁风险应对㊁信息交流㊁施行监管㊁目的确立㊁环境建设等ꎮ(四)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为了解决信息不均等的问题ꎬ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很有必要ꎬ同时这也是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的重要保障ꎮ当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计划开始后应该尽快与目标公司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ꎬ防止因为沟通不便带来的负面影响ꎮ同时也应该尽量避免并购企业人员因为抵触心理导致的负面影响ꎮ第一时间有效的沟通可以很好消除员工心中的顾虑ꎬ可以很好地调整员工心态ꎮ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可以通过召开员工动员大会㊁与各部门开展工作会议㊁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深入交流等方法实现ꎻ二是可以通过会议宣传母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ꎬ让员工了解母公司ꎬ改变负面情绪ꎬ积极适应母公司的工作节奏以及工作规律ꎻ三是可以让新的管理层去了解母公司员工的思想活动和过去经营管理方法的可行性与缺点ꎬ为公司经营管理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ꎬ使公司可以平稳发展ꎬ创造机遇ꎮ三㊁结语在一次并购重组行动中ꎬ对于财务风险的管控应该是整个策划的核心ꎬ只有将财务风险预案时刻放在核心位置ꎬ同时与其他具体实施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ꎬ才可以提高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风险的把控ꎮ将风险控制在自己所能接受的范围内才是施行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ꎮ为了使财务系统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出来ꎬ就必须提高对资源的整合能力ꎬ提升公司的操作系统有效实施性ꎬ而控制过程以及有序的控制行为是其中要点ꎮ只有合理行为规范化ꎬ整个操作过程才可以按照既定航线进行ꎬ才可以彰显并购重组策划和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性ꎮ参考文献:[1]史涛.探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ꎬ2019ꎬ505(4):88-89.[2]钱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风险分析[J].时代经贸ꎬ2019(8):8-9.作者简介:芦爱玲ꎬ正衡房地产资产评估有限公司ꎮ15。
审计中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改进
![审计中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7d29e3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0.png)
审计中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改进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内部控制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审计师需要及时发现并提出改进建议,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种类及其影响1. 盲目授权和无法无天的管理:某些企业在权力分配上存在缺乏明确规定,导致管理层掌握过大的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从而可能引发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问题。
2. 资产保护不力:企业对资产的保护工作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存储、管理和防护措施,使得资产易受损失或盗窃,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 财务报告的不准确性: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披露的重要信息,但如果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格,可能导致财务数据的失真、虚增或漏报,影响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判断和决策。
4. 内部流程和程序的混乱:若企业内部流程和程序不规范,并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流程控制,则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影响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二、审计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原因1.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投入和重视,导致内部控制缺陷的发生。
2. 组织结构混乱:企业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人员职责不明确、沟通效率低下,加大了内部控制缺陷的风险。
3. 人员素质不高: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执行能力有限,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教育,使得内部控制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4. 技术落后: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技术手段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发现和预防内部控制缺陷。
三、改进内部控制的措施建议1.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企业高层领导应重视内部控制,将其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并通过会议、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重要性意识。
2. 确定明确的职责和权限: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和滥用。
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出具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出具的原因及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c4318cce2f0066f433221f.png)
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出具的原因及影响分析作者:王健栋来源:《国际商务财会》2017年第10期【摘要】本文选取2015年上证和深证主板A股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否定意见的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案例公司内控审计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减少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内部控制缺陷【中图分类号】F239.4;F276.6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01号明确规定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自身组建的内部审计机构严谨审查和评价该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程度”。
通常情况下,出于各种目的的需要,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管理都存在对公司真实运营信息进行隐蔽和粉饰的行为。
为了保障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有效、维护资金投入者的权益、更好的建立对管理层内部控制的信任,内部控制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内部控制审计通过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适宜性,达到保障资产完整、安全的作用。
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管理者无法仅仅依靠财务报告对企业经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而有效的监督。
历史上许多审计失败的案例也说明了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反应是不全面的,所以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上应当通过内部控制审计以约束经理人的经营行为,即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来保证经营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内审所针对的内控缺陷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可以将内部控制缺陷原因归根到上市公司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方面。
公司治理层与管理层对公司内部控制的看法组成企业的内部环境,如果拥有良好的公司内部环境,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就有了一定的保障基础。
内部环境的缺陷主要涉及内部控制制度缺陷、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对子公司管理缺陷等方面。
风险是影响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风险评估包含了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的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大 荒
农 业
2012
2
中 瑞 岳 华
北大荒及其子公司管理层逾越管理权限审批使用资金,未能对子公司 实施有效控制。如:子公司黑龙杨岱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哈尔滨乔 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乔迁借款50,000万元,其中19,000万元被 该公司挪用,按合同约定有16,000万元逾期未收回;子公司北大荒龙 垦麦芽有限公司向哈尔滨中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四家房地产公司 提供借款19,375万元,其中14,800万元逾期未收回;黑龙江省鸡东县 中旺粮库占贵公司的子公司北大荒鑫亚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资金2,394万 元未收回;子公司北大荒龙垦麦芽有限公司违规通过关联方黑龙江省 二九一农村拆借资金给秦皇岛弘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0万元。
公司
行 业
披露 年份
重大 审 缺陷 计 个数 师
重大缺陷描述
2011
1
信 永 中 和
1.新华制药下属子公司医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对多头授信无明确规 定,在实际执行中,医贸公司的鲁中分公司、工业销售部门、商业销 售部门等三个部门分别向同一客户授信,使得授信额度过大;2.医贸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对客户授信额度不大于客户注册资本,但医贸 公司在实际执行中,对部分客户超出客户注册资本授信,使得授信额 度过大,同时医贸公司也存在未授信的发货情况。 上述重大缺陷使得新华制药对山东欣康祺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 康祺医药)及与其存在担保关系方形成大额应收款项60,731千元,同 时,因欣康祺医药经营出现异常,资金链断裂,可能使新华制药遭受 较大经济损失。2011年度,新华制药对应收欣康祺医药及与其存在担 保关系方货款计提了48,585千元坏账准备。
医贸公司对客户授信额度过大导致较大经济损失。1、医贸公 司内部控制制度缺少多头授信的明确规定,在实际执行中, 医贸公司的鲁中分公司、工业销售部门、商业销售部门分别 向同一客户授信,造成授信额度过大。 2、医贸公司内部控 制制度规定对客户授信额度不大于客户注册资本,但实际业 务中对部分客户授信却超出其注册资本。同时,医贸公司也 存在未授信的发货情况。上述重大缺陷使得公司对山东欣康 祺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康祺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形成 大额应收款项6073万元,同时,因欣康祺公司经营出现异 常,资金链断裂,可能使公司遭受较大经济损失。
、 天 津 磁 卡
2012
5
华 寅 天津磁卡缺乏有效的销售业务会计系统控制,存在未发货而提前确认 五 销售收入,未确认成本;已发货、满足收入确认条件而未去人收入成 洲 本的现象。
否
天津磁卡未建立期末财务报告流程控制制度,财务报表编制流程过程 中,各种数据的输入,处理及输出未见相关控制复核,未见管理层人 员参与期末财务报告流程,重要子公司历年的审计调整事项均未作财 务处理,未见管理层及治理层人员对期末财务报告流程进行监控。对 上述重大缺陷天津磁卡管理层亦未执行相应的补偿性控制。
公司
行 业
披露 年份
重大 审 缺陷 计 个数 师
重大缺陷描述
内控评价报告是否披露重大缺陷
贵 糖 股 份
造 纸 和 纸 制 品 业
2012
1
贵糖股份蔗渣、原煤等大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基础薄弱,部分暂估入 账的大宗原材料缺少原始凭证(如包括原材料数量、供应商名称等信 息的入库单),影响该存货的发出成本结转与期末计价的正确性,与 此相关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运行失效。上述重大缺陷未包含在贵糖股 致 份2012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且导致贵糖股份2012年度未审财务报表 同 的本期数据和前期比较数据中“营业成本”、“应付账款”、“存货 ”等项目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根据2013年4月12日公司董事会决议,贵 糖股份管理层对前期比较数据相应进行了追溯重述,调减了2011年度 净利润 5,251.20万元,调增2011年年初留存收益11,663.42万元。 天津磁卡虽建立了公司间按月对账制度,但该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 导致往来账户长期、经常出现差异而未被发现,在结账环节,未合理 确定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天津磁卡未建立投资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未能及时、准确地确认投 资收益及合理计提减值准备。 天津磁卡在编制财务报告前,未组织固定资产盘点;存货盘点结果未 及时进行财务处理。
报告期内,公司对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与事项均已建立了内 部控制,但由于公司榨季及蔗渣采购跨会计年度,公司之前 的核算方法是遵循行业普遍存在的一贯性做法,之前会计事 务所对此也没提出重大异议,因此才出现本次自查中发现的 缺陷,该缺陷在2012年度发生额较小,并在年度会计报表中 已得到修正。
计 算 机 通 信 和 其 他 电 子 设 备 制 造 业
关联交易管理中缺少主动识别、获取及确认关联方信息的机 制,也未明确关联方清单维护的频率;无法保证关联方及关 联方交易被及时识别,并履行相关的审批和披露事宜,影响 财务报表中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完整性和披露准确性,与之 相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失效。
公司
行 业
披露 年份
重大 审 缺陷 计 个数 师
重大缺陷描述
内控评价报告是否披露重大缺陷
上 海 家 化
化 学 原 料 和 化 学 制 品 制 造 业
关联交易管理中缺少主动识别、获取及确认关联方信息的机制,也未 明确关联方清单维护的频率;无法保证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被及时识 别,并履行相关的审批和披露事宜,影响财务报表中关联方及关联方 交易完整性和披露准确性,与之相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失效。
北大荒在资产减值测试、定期核对往来款项、依法取得涉税凭证和准 确计缴税金等方面存在缺陷,未能有效执行《公司资产减值提取和资 产损失处理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
1.公司缺乏发展战略决;2.管理层逾越管理权限,大额资金 运作审批程序执行不充分;3.违规向公司的控股股东提供借 款;4.总经理办公会会议机制落实不到位;5.公司对子公司 未实施有效管理;6.公司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7.子公 司“三会”运行不规范;8.关联交易未按制度规定履行审批 程序;9.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未有效执行;10.公司行业管 理部门未充分履行职责;11.《岗位职责说明书》未明确任职 资格要求;12.未实施关键岗位人员的定期轮换;13.分、子 公司未定期上报预算执行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