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章-第五节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着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着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

18.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在野的私学。

东汉郑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

19.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着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20.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

21.《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

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22.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2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2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阮元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阮元着意强调文章与言语之别, 以为言“以口耳传事”,文 “以简策传事”,相比于言, 文则“易于记诵,无能增改, 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更 能“达意”,更能“行远”。 其抬高文章,贬低言语,目的 正在抬高骈文,打压古文,尤 其是当时桐城一派古文。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三、“骈散合一”说
? 骈散固然有其区别,不同论者在这两者之间也往往会有自己 的立场与倾向,不过,骈与散并非只有区别,而骈散的阵容 也并不那么泾渭分明。作为散体文代表的桐城派,在对待骈 文上保持着兼容并包的态度。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姚鼐弟子刘开更有《与阮芸台 宫保论文书》与《与王子卿太 守论骈体书》两文深入论述骈 散的同源一致关系。
方苞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言有物”与圣贤言行、与王法、 与古学、与达于世务有关。“言 有序”,指的是文章的写作、结 构、形式等当有规矩,守法度。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法”并非固定不变,“法” 的精神是永恒的,而具体的 “方法”与“法例”则是变 动不居的,并没有可以完全 照搬的机械模式。“义法” 说的理论基础是“义”决定 “法”,“法”随“义”变, 最后达到“义在法中”“法 中有义”。
? “夫文辞一术,体虽百变,道本同源。经纬错以成文,元 黄合而为采,故骈之与散,并派而争流,殊途而合辙。千 枝竞秀,乃独木之荣;九子异形,本一龙之产。”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李兆洛站在骈文的立场上也强 调骈散同源。
? “天地之道,阴阳而已,奇偶 也,方圆也,皆是也。阴阳相 并俱生,故奇偶不能相离,方 圆必相为用。” ——李兆洛 《骈体文钞序》
为文章者不务协音以成韵修词以达远使人易诵易记而惟以单行之语纵横恣肆动辄千言万字不知此乃古人所谓直言之言论难之语非言之有文者也非孔子之所谓文也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第一篇: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批评史名词解释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

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

“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

中国文学批评史(0002)

中国文学批评史(0002)

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7、“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庄子的“言不尽意”说,意即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

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尤其是诗歌创作,往往是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

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则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南北朝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8、“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是庄子提出的艺术创作论。

他认为,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境地,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而“物化”说则要求主体的“自然”与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

第二章:两汉1、“发愤著书”说:“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伟大的事迹而概括出来的。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时期-74页文档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时期-74页文档资料
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诗经》、《国语》、《左传》。 献诗讽谏说; 观诗知政说; 赋诗言志。
二、观志和观风
从作诗、献诗、赋诗的角度说,是言志,是 美刺;从诵诗、听诗的角度说,就是“观 志”、“知志”和“观风”。《左传·襄公 二十九年》有一段吴季札在鲁观周乐的记 载,描绘很具体,写季札依次听取了诗三 百篇的各个部分,一一作了评论,从诗乐 的特点来探讨各国民情风俗和周政的盛衰, 表现了“陈诗观风”的特色。这是孔孟之 前很具体的文艺(文学和音乐)批评。
一、孔子的文学观
5、孔子的其他文艺观。 孔子关于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还有一些言论,
如: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
鞟。(《论语·颜渊》) 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 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
第一章 文学的起源和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和 初期的文学观念
中国最早的“文”的概念之本义,大约就是 后来《说文》中所解释的:“文,错画也, 象交文。”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是在创作文字 以后。 《诗经》中有文学评论的诗句: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是用作歌,将母来念。”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这些都是“诗言志”、“诗缘情”的发端。
一、孔子的文学观
据《礼记·经解》记载,孔子说诗应该是 “温柔敦厚”的,“温柔敦厚,诗教 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 深于诗者也”,又说“广博易良,乐教 也”。
这段所谓孔子的话,也未必就是孔子的原 话,但它反映了孔子及其门徒的思想,却 是毫无疑问的,后来曾被长期作为孔子的 诗教来看待。这一理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 社会中影响很大。

2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章-第四节

2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章-第四节
“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诗谱序》) ▪ 《大序》论《风》:“下以风刺上。”郑玄解释“刺”:
“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诗谱序》)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从宗法社会的伦理关系来看,“美”和“刺”都是自下而上 的,必当遵循宗法伦理中尊卑之別的规范。为此《序》对 “刺”提出了“主文而谲谏”的要求。也就是用配乐的诗规 劝君上,而不是直言君上的过失。
继承者。他们用了“发愤”这同一个语词来诠释他们如何以 同样不幸的人生创造出同样不朽的作品。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将郁结胸臆的悲愁与绝望, 化而为诗篇中反复回荡的旋 律。
▪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 情”——屈原《惜诵》
屈原像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在司马迁看来,古来的大著 作,都是人生不幸的产物。
▪ “可以怨”,孔安国解释为“刺上政也”,是着眼于《诗》 的政治功能。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二、“美刺”与“发愤抒情”
▪ “诗教”观念一直紧紧地维系着 诗歌与政治的关系,汉儒把这个 功能进一步具体化为“美刺”。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一)“美刺”说的基本内涵 ▪ 《诗大序》释《颂》:“美盛德之形容。”郑玄解释“美”: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美刺”说的积极意义在于突出了文学的政治批判功能,增 强了文学家干预现实政治的意识。但是它过于强调文学的政 治性,并且用中和原则去约束文学批判现实的功能,对古代 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二)从《诗》的“刺”到屈原、司马迁的“发愤”说 ▪ 在《诗三百》之后,屈原和司马迁都是这种怨刺精神的伟大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批评
▪ 第一节 概述:儒、道文化背景下的文论创生 ▪ 第二节 “诗言志” ▪ 第三节 道 法 自 然 ▪ 第四节 风教与原道 ▪ 第五节 知人论世与诗无达诂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第二章 儒家的文学观
孔子: 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孟子:“与民同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 荀子:《乐论》、《天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第一节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之也。其为人也温 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诗教” 而展开的。下面我们分五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文”的概念就是受原始绘画的启发而产生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文者,物象之本。” 《说文》中所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第四,先秦时期虽然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大都还只 是一些片断的论述,很多还不是直接的文学理论批评,但是已 经涉及具有我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系列基本 问题,并且为文学理论批评的进一步发展,从哲学和美学思想 方面埋下了牢固的基石,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许多问题都可 以在先秦找到渊源。
第一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 ——先秦时期
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 第一,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还处于萌芽和产生时
期,它们大都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而不是 纯粹的、单一的。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 则也。”《左传·嘻公二十七年》 “文质彬彬”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己所谓的“论文叙笔” 前10篇为有韵之文,后10篇为无韵之笔。 (3)、第26篇《神思》至《总术》为创作论或曰写作方法论。 (4)、《时序》、《通变》、《才略》、《知音》、《程器》五篇为杂论,
分别讲文学史,作家论,鉴赏论,作家品德论。 (5)、最后第50篇《序志》,全书的序言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课件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课件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的产生过程;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从一开始就与西方文论形成的差异(民族特色)等;了解掌握儒、道文学观的核心精神及其文艺思想的结合、互补及其影响等。

教学重点:儒家文学批评道家文学批评教学难点:儒家文学批评和道家文学批评的对立互补教学学时:4学时第一节先秦文学批评概述先秦时期的文学批评是在《诗经》、《楚辞》、历史散文及诸子散文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奠基时期。

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指出:“《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

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

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

”在先秦文学史上,诞生过许多令人仰慕的第一: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个文化巨人孔子,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第一部编年体史纲《春秋》,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等等。

一、先秦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先秦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滥觞时期。

比较而言,先秦文学理论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处于萌芽状态1.原因(1)文、史、哲不分,文学批评具有浓郁的学术文化色彩。

(2)文学与其他艺术不分:诗、乐、舞三位一体(《尚书•尧典》)(3)文学是广义的:文学泛指学术、学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2.表现(1)文学批评观念与礼乐观念杂揉(2)文学批评观念与学术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思想)杂揉(二)诗学为先中国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所以文学批评的最初形态也就是诗的批评,直至明清,它仍居主导地位。

先秦文学批评以《三百篇》为圭臬,诸子百家皆主“诗言志”之说。

先秦文论广泛涉及到了天人关系、美善关系、文质关系、言意关系、诗乐关系等在内的文艺问题。

诗言志是先秦文学批评的一面光辉旗帜,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与文学批评的开山之主。

(三)零散不成系统,但影响深远1.零散不成系统,这与萌芽状态互为因果。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 30页 打印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 30页  打印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一、古代经传里保存的文学理论批评资料(次重点)识记:美刺说:出处《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言志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观志观风说:出处《左传》《国语》。

实际是与诗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三不朽: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还提出三不朽的说法。

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其次有立功(立边功和武功),其次有立言(著书立说,指文化学术类的),以其为不朽。

理解:春秋时代所谓的“赋诗言志”的内涵: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言志的意思是:诗歌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人们可以通过诗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观点和态度。

后世儒家学者特别把言志的“志”解释为与政教有关的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断章取义”方法:当时人们赋诗言志的时候,往往不管原诗的内容,只取其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吴公子季札评论诗乐所表现的文艺观:吴公子季札在鲁国听乐观风,他能从诗乐中听出各国民情风俗和周政的盛衰,(《周南》、《召南》)。

他提倡“中和之美”,这种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逐渐发展成儒家诗乐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记、乐记》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认识: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通过诗歌可以宣导民情,补察时政,对统治者起箴规劝谏的作用。

这就是《礼记、乐记》中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

这种见解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文学批评理论是人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与评论,它后于文学创作,但又对文学创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它是在文学创作的基础上,提升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东西,它蕴含了理论批评家对文学的认识,对文学的体会,对文学的审美评价、价值评价等等主观情识,因而它也必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政治、思想、宗教、哲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学批评”一词,源于英文“Literary Criticism”,Criticism的原意乃指裁判,冠上“Literary”,意为“文学的裁判”,因其为“裁判”,便扩充到文学裁判的理论以及文学本身的理论。

“文学裁判的理论”,即裁判者所依凭的理论依据,即批评原理,批评理论;另一方面,对文学作批评,必然要涉及文学理论,所以,罗根泽先生以为:“广义的文学批评,则文学裁判之外,还有批评理论及文学理论。

”▪陈钟凡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辨析西方“批评”一词的涵义,以为有五,即:“指正,一也;赞美,二也;判断,三也;比较分类,四也;鉴赏,五也。

”而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与西方的“文学批评”相比,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中西方文学批评的不同之处:▪—就批评的性质而言,中国的文学批评,侧重于文学理论的阐发,不侧重于文学的裁判。

即通过某一理论的阐发,对某一文学现象、作家创作情况的诠释,来表达自己对文学诸问题的看法,从而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未来文学创作。

其目的,主要不在于裁判他人的作品。

▪—就批评的内容而言,中国的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文学问题上,诸如文学观、创作论、言志论、载道论、缘情论、音符论、对偶论、神韵论、性灵论等等;而对于批评理论的建设,与西方相比,则暗淡得多。

西方批判理论极为丰富,所谓“主观批评,客观批评、鉴赏批评、科学批评、演绎批评、归纳批评、性格批评、形式批评、心理批评、原型批评”等等。

▪—就批评形式而言,西方多是理论形态的东西,而中国则多是感悟似的东西,理论思辩形式不很突出。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1(先秦)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1(先秦)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
《国语》、《左传》 1.献诗讽谏说 《国语·周语上》:召穆公劝导周厉王, “故天子听政,使公
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 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 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师旷对晋平公说:“自王以下,各 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 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
“文”的概念就是受原始绘画的启发而产生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文者,物象之本。” 《说文》中所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
第四,先秦时期虽然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大都还 只是一些片断的论述,很多还不是直接的文学理论批评,但是 已经涉及具有我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系列基 本问题,并且为文学理论批评的进一步发展,从哲学和美学思 想方面埋下了牢固的基石,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许多问题都 可以在先秦找到渊源。
(政治礼仪、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均可称“文”。人的服饰、 语言、行为、动作,亦可为“文”。) 文化之“文”。《论语》中记载孔子所说的“郁郁乎文哉,吾 从周”以及“天之将丧斯文也”中的“文”,“行有余力,则 以学文。”
文学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学观念
战国中期之前的“文”多是“学术”的含义。 《墨子·非命》中说的:“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
《儒效》篇说:“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 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喊乐》之(道)归是 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 也,《乐》言是其和也, 《春秋》言是其微也。”
第二节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 提出
最早比较明确地表现了文学理论批评见解的是《易经》 《家人》卦的《象辞》:“君子以言有物。” 《艮》卦爻辞《六五》:“言有序。” 这是后世文学理论批评中有关内容和形式基本要求的滥觞。

2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章-第三节

2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章-第三节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语言可以表述的是“物之粗”,即事物表面的现象;人的思维 可以达到的是“物之精”,即事物幽微的本质;至于“言之所 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那就是在“精粗”之外无迹可 寻的“道”了。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意义并不能在语言中得到真正 的表达。
▪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 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 传也。——《庄子·天道》
▪ 正如其“贵真”是对抗礼的 异化,推崇“朴素”则是对 抗文饰的泛滥,比如日益繁 多的教令和日趋繁缛的礼文, 在道家看来都是社会与人性 的过度文饰化的体现,其中 就包括对文辞修饰之美的讲 究。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在道家的“朴素”哲学里,正 蕴含着一种辩证的美学:最高 的美是质朴无华,最大的技巧 是不求精巧。“自然”“朴 素”“平淡”“化工”等就是 后世不少文人所追求的一种最 高艺术境界。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三、“虚静”与“物化”
▪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大物芸芸,各复 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 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道乃久。殁身不殆。——《老子》第十六章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 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 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 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庄子·齐 物论》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一)“自然”即“无为”
▪ 天施地化,莫非自然,所以 “道常无为”。人的最高品 德是效法“道”的这种精神, 所谓“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老子》第三十八章)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及老子像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庄子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深化了 “无为”的哲学内涵,要保持 人与万物与生俱有的“自然” 本性,就必须消除人的主体性 行为。于是形成一种新的天人 关系,那就是“以天合天” , 即人的“自然”与对象的“自 然”彼此契合。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剖析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剖析

第二节 五经与文论
一、五经与文学
五经为各体之源。
诗:赋、颂、歌、赞
பைடு நூலகம்
书:诏、策、教、令
礼:铭、诔、箴、祝
易:论、说、辞、序
春秋:纪、传、盟、檄
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
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记传盟檄,则《春秋》为根:并
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宗经》
例3:《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译文: 吉甫(我)作了这篇颂,诗意深切很出色,清风化育非常好,赠诗增美了申伯。
这是一首颂诗,赞美诗。作者写诗的目的,是为了赞美申伯的美好品德。
305篇中,有11篇作者已经谈到了写诗的目的,其中8例为讽,3例为颂。
2、诗言志——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载有舜对他的臣子夔所说的关于音乐(实为诗乐舞)的一段话:
二、五经与文论
诗:美刺说
书:诗言志
礼:
易:言有物、言有序
春秋:
《左传》:三不朽、季札观乐
1、美刺说:在《诗经》的少数篇章中,有些作者写到了自己写诗的目的和 态度。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表达了朴素的认识。美,是对人和事的肯定和赞美; 刺,是对人和事的否定和批评。美刺说虽然到汉代才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但它 的萌芽和成长时期却是在先秦。因此,诗歌的美刺作用,最早认识到的是诗人自 己。
第一章 先秦文学批评
一、先秦的文学批评
课时编号:02
第一节 概述
先秦时期,文学依附经、史、子,还没 有独立出来。纯文学作品,只有《诗经》和 《楚辞》。文学观念尚未形成,所谓的文学 批评只是零星片段地孕育在五经之中。
孔子后,文学观念有所发展,涉及到对 《诗经》的评价、对“言”的看法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

绪论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特色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两面性与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同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独具一格,有其正确性与深刻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二、农业宗法型社会及儒道思想对文学批评的影响由于社会的农业性和宗法性,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而农业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二者的和谐一致。

先秦道家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法天贵真的宇宙观和审美观正是其产物。

三、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概念、范畴的特点受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也有多义性。

它所运用的一系列对立统一的范畴、概念,一方面能够深刻揭示文学现象的规律,包含丰富的艺术辩证法思想,令人读来具体、亲切,富有美感,但另一方面,概念、范畴意义不够明确,分析归纳逻辑不够严密。

梁启超在《国民浅训·不健全之爱国论》中曾对中、西“研究学问之法”的相异点及其结果下断语曰:“我国学者,凭瞑想,敢武断,好作囫囵之词,持无统系之说;否(不足之处)则注释前籍,咬文嚼字,不敢自出主张。

泰西学者,重试验,尊辩难,界说谨严,条理绵密;虽对于前哲伟论,恒以批评的态度出之,常思正其误而补其阙。

故我之学皆虚,而彼之学皆实;我之学历千百年不进,彼之学日新月异无已时,盖以此也。

”王国维在《论新学语之输入》中也对中西不同的思维特点及学术短长作了这样的说明:“抑我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洋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对世界一切有形无形之事物,无往而不用综括(Cenerafization)及分析(Specification)之二法,故言语之多,自然之理也。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1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1
《诗经》的美刺:实用功利主义的文学 观
《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 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国语》、《左传》: 献诗讽谏说-读者 世界 观诗知政说-读者 作品
诗、乐、舞三位一体
《礼记·乐记》对诗、乐、舞三位一体的 状况作了一个理论性的总结: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 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当作 “器”)从之。”
实质: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 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基础:仁学思想。孔子的仁爱思想 、孟子的“仁 政”与“民本”思想为古代具有民主进步倾向的 文学与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思想基础。
美学思想:强调美和善的结合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
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 人与自然的感发及山水比德: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是否等于物,或人类社会,或者某种“更高的世 界”? 对于他所专注的阶段中两个要素间之关系的性质, 他的概念如何? 将审美效果与实用效果分开。
刘若愚的分类
1.“形而上学的理论” 2.“决定的理论” 3.“表现的理论” 4.“技巧的理论” 5.“审美的理论” 6."实用的理论" 《中国的文学理论》各章的标题
孔子“诗教”观的内涵:
1.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的关系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 谓也? 子日:绘事后素。曰: ‘礼后乎? ’ 子曰: ‘起予 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
《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 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Βιβλιοθήκη 诗言志:古代文论的开山纲领
“志” 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左传》记载的许 多“赋诗言志”的故事,《论语》记载的孔子及其弟 子“各言其志”,皆为例证。因此所谓“诗言志”是 指诗歌要表现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邯郸师有出新曲者,讬之李奇 (赵国精通音乐者),诸人皆争 学之,后知其非也,而皆弃其曲, 此未始知音者也。”——《淮南 鸿烈·修务训》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知音说”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在于增强阅读、分析、鉴赏、 评价的客观性,减少主观性和随意性,使文学批评建立确 然的追求,就是与作者意图、作品本旨保持一致。为了做 到这一点,知音者不止应当是有关学说、技能的专家,而 且还应当具有实事求是精神,能够说真话,不媚附权贵, 不随波逐流,除了揭示事物的真相实际,没有其它私念和 目的。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三、“无知音”与“有知音”
▪ “知音”一词作为譬喻,经常 被用来描述读者与作者、作品 之间这种理想化的关系,从而 成为阅读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一 部分。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 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 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 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 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 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 足复为鼓琴者。——《吕氏春 秋》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孟子提倡“以意逆志”说重在 追求理解作品的正确性,包括 正确索解作品的本旨和诗人写 作的意图,反对离开篇旨,刻 板拘泥于字句去揣摩、解说诗 意。
▪ “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 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戴 震《古经解钩沈序》中引起了 对解释者、接受者因素的重视,从而 使这一主张脱离孟子本意而成为我国 古代解释理论和接受文学批评的一个 重要的思想构成。
二、“赋诗言志”与“诗无达诂”
▪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 古人赋诗分“造篇”和“诵古”,前者指作诗以抒志,后者
指吟咏他人诗章言自己之志。“赋诗言志”是指第二种情况。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赋诗言志风气附着于春秋时 期君主及列国大夫聘享活动 而存在,至战国以后衰歇, 渐渐为《诗》的释义之学所 替代,至汉武帝“独尊儒 术”,《诗》与其它儒家经 典并受举世极高尊崇而达到 新顶点。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批评
▪ 第一节 概述:儒、道文化背景下的文论创生 ▪ 第二节 “诗言志” ▪ 第三节 道 法 自 然 ▪ 第四节 风教与原道 ▪ 第五节 知人论世与诗无达诂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第五节 知人论世与诗无达诂
第五节 知人论世与诗无达诂 ▪ 一、“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 二、“赋诗言志”与“诗无达诂” ▪ 三、“无知音”与“有知音”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知人论世”在后世又转化成为一个创作命题,要求作者描写 现实,表现真实性情,以便读者通过其作品可以知其人而识其 世。
▪ “从来读古人书者,贵乎知人论世,而古人之书必有不可腐坏 澌灭者,使人据以为知人论世之实。如读李太白诗如见其芥视 六合,读杜子美诗如见其忧时爱国,读韩退之诗如见其怜才若 渴,与世龃龉,。读苏子赡诗。,如见其不合时宜,风流尔 雅,。即下至贾岛、马戴、魏野、真山民之流,无不有性情面 目存乎其间。苟其人无君形者存,而断断焉求工于章句,彼其 所求者,非必不工也,然欲使后世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吾恐性 情面目隐而不见也久矣。”——沈德潜《东隅兄诗序》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志感丝簧,气变金石,是 以师旷觇风于盛衰,季札鉴 微于兴废,精之至也。”—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 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 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 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 ‘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 ‘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 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 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徐无鬼》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季札观乐
▪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 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 “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 不怨矣。” 为之歌《邶》、《鄘》、 《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 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 是其《卫风》乎?……见舞《大武》 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 乎?”——《左传》
董仲舒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后人接受 “《诗》无达诂”说并在两方面促使它变化:其一, 提法本身变为“诗无达诂”,将原先专指阅读理解《诗经》 变而指所有诗歌,也可以泛指文学或非文学的其它读本,超 出其原来的经学意义,真正成了一种文学理论;其二,不再 用客观性阅读做掩护,而是直接明了地肯定读者阅读作品所 得、欣赏理解和评价意见难以取得一致,在很大程度上承认 阐释自由。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诗》无达诂”说既是对 “赋诗言志”说的承继,也是 对它的超越。
▪ 所闻《诗》无达诂,《易》无 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 从义,一以奉(尊奉)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董仲舒“《诗》无达诂”实际上 是要求用审“处”的态度读《诗 经》,对作品得出正确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一、“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 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 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孟子·万章》
▪ “意,学者之心意也。孟子言说诗者 当本之,不可以文害其辞,文不显乃 反显也;不可以辞害其志。……人情 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 其实矣。”——赵岐《孟子注疏·万 章章句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知人论世”的意思是,后人 神交古代先哲,阅读有关诗书, 应当结合他们的时代社会和个 人生平,这样才能读懂作品, 了解他们的精神,惟其如此才 能与古人成为旷世相契的朋友。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知人论世”既然是强调阅读和 批评的客观性,所以当后人用孟 子“以意逆志”为主观文学批评 张目时,有人想到了用“知人论 世”之说对它加以遏制。
▪ “以意逆志,须的知某诗出于何 世,与所作者何等人,方可施吾 逆之之法。”——阎若璩《尚书 古文疏证》卷五下
阎若璩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