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下科学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2ab11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e.png)
5.例题五:请描述动物卵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答案:动物卵与人类饮食、养殖业等领域有关系,对人类健康和营养有影响。鸡蛋、鸭蛋和鹅蛋等动物卵是人类饮食中的常见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和能量。同时,动物卵也是养殖业中的重要产品,如鸡、鸭、鹅等家禽养殖业,动物卵的生产和销售对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此外,动物卵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调味品等食品,对人类生活的饮食文化也有丰富和多样化的作用。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本节课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1.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了解鸡蛋、鸭蛋、鹅蛋等动物卵的外观和结构。
-知道不同动物卵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2.观察和比较动物卵
-学会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动物卵,观察其表面特征。
-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3.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不同动物的卵的结构和特点。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生物学的知识了解有限,因此可能难以理解卵的结构和功能。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77b5e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7.png)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了解动物卵的多样性。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比较动物的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学会观察和比较动物的卵。
2.教学难点理解动物卵的多样性与动物生存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常见动物的卵的图片,如鸡蛋、鸭蛋、鹌鹑蛋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动物的卵呢?引出课题。
2.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分发一些不同动物的卵,如鸡蛋、鸭蛋、蚕卵、青蛙卵等,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卵的外部形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有哪些差异。
3.探究动物卵的内部结构教师演示打开鸡蛋,引导学生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认识蛋壳、蛋白、蛋黄、气室等部分。
让学生猜测其他动物的卵内部结构可能是怎样的,并选择一种动物的卵进行小心地打开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卵内部结构,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4.了解动物卵的多样性播放一些关于不同动物卵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动物卵的多样性,如鸟类的卵、爬行动物的卵、两栖动物的卵、昆虫的卵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动物的卵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些差异与动物的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动物卵的多样性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5.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了解动物卵的多样性以及动物卵的多样性与动物生存环境的关系。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13525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a.png)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产卵繁殖是许多动物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见过一些动物的卵,如鸡蛋、鹌鹑蛋等,但对于不同动物卵的特点和功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卵,了解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差异,以及卵在动物繁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了解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认识不同动物卵的多样性。
掌握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能区分有壳和无壳的卵。
熟悉鸡卵的内部结构,包括卵壳、卵黄、卵白、气室和胚盘等部分,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
理解动物卵在动物生命循环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生命的神奇和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认识鸡卵的内部结构,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二)教学难点根据鸡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准确推测其功能。
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验证。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直尺、彩色笔。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物卵的实物(如蚕卵、鹌鹑蛋、鸡蛋、鸭蛋、鸽子蛋、乌龟蛋、青蛙卵、鱼卵等)、放大镜、培养皿、镊子、剪刀、标签纸、教学挂图、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动物繁殖的视频,画面中展示了不同动物产卵、孵化的过程。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动物的繁殖过程,你们注意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繁殖方式。
学生可能会回答:“有些动物是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的。
”教师进一步追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动物的卵呢?”引发学生对动物卵的回忆和思考。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一些动物卵的图片,如蚕卵、鸡蛋、鹌鹑蛋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771415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d.png)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动物的卵,了解卵的种类和特点;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卵,识别不同种类;2. 教学难点:理解卵在动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动物卵的实物或图片;2. 准备观察用的放大镜、托盘等工具;3. 设计分组讨论和总结环节,准备相关资料和引导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卵,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卵是由什么构成的?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出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2. 动物卵的观察与认识(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动物卵,如鸡蛋、鸭蛋、鸟卵、蛇卵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式,认识动物卵的基本结构,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器材进行观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3. 小组讨论与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所观察到的动物卵的特点,如大小、颜色、形状、质地等,并尝试总结出动物卵的一般特点。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动物卵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4. 成果展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观察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师对各组的观察和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物卵的认识。
5. 知识拓展与延伸(5分钟)教师介绍一些有关动物卵的科学知识,如动物受精过程、卵的孵化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生殖和生命诞生的神奇。
同时,鼓励学生思考人类生殖与动物生殖的区别,培养学生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心。
6. 课堂小结(2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物卵的特点和形成过程,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生命和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动物的卵,了解卵的构造和孵化过程,能够描述不同卵的特征和功能。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835750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6.png)
八、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带领学生们学习了《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这一章节。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学生们对动物卵的结构、功能和孵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觉得学生们对动物卵的兴趣很高,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在观察鸟卵的结构和功能时,学生们能够通过实物和图片对比,直观地了解卵黄、卵白和卵壳的作用,这对于他们掌握知识点非常有帮助。
其次,在讨论动物卵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时,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动物卵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动物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动物卵的基本概念。动物卵是动物繁殖的一种方式,它由卵黄、卵白和卵壳组成,具有保护卵细胞和提供营养的功能。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动物卵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动物繁殖。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4896ba6137ee06eff918c6.png)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单元 2 学科科学年级 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2、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3、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4、鱼等动物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等动物的卵外部有硬壳5、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6、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动物,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科学探究1、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2、能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3、能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科学态度1、对卵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有好奇心,对动物卵有探究的兴趣2、能通过研究动物卵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可延续性重点了解卵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难点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蚕的卵虽然很小,但肉眼能看到。
寄生虫的卵需借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鸵鸟卵却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卵。
2、卵是动物生命历程的第一个发育阶段,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使种族得以延续的,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
3、自然界中动物的卵多种多样,你见过哪些?(展示图片)看图交流从学生熟悉的蚕卵、鸵鸟卵入手,认识动物卵的差异了解卵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其他动物的卵的样子讲授新课一、探究:卵的外形特征1、这些动物的卵,如果和蚕卵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提示】(1)我们发现,蚕卵很小,和它一样的有鱼卵、蛙卵和蚂蚁卵,而鸡卵、乌龟卵和蛇卵却都比它大。
(2)我们还发现,蚕卵没有硬壳,和它一样的有鱼卵、蛙卵和蚂蚁卵,而鸡卵、乌龟卵和蛇卵却有硬壳。
比较交流通过比较了解卵的外形特点,并能依据这些特点给卵分类(3)如果借助放大镜观察动物卵的外形,还会发现哪些不同?【提示】鸡卵的外壳表面,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表面凹凸不平,卵壳上有小孔。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cacd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a.png)
5.引出问题:煮熟的鸡蛋内部结构是这样的,那么生鸡蛋有没有相同的结构呢?我们来探究一下。
6.小组活动:分发给各小组生鸡蛋、培养皿和放大镜,指导学生观察生鸡蛋的内部结构,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5.清楚硬壳、蛋白、蛋黄、气室和胚盘在卵发育中的关键功能。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根据外观特征对不同卵进行分类。
2.培养通过观察识别鸡卵内部结构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卵内结构的差异,推测各部分的用途和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卵在生命起始阶段的神秘性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
2.通过研究动物卵,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连贯性。
课后作业
填空题。
许多动物如同蚕一样,以蜕变的方式来繁殖子孙。
鸡蛋的构成要素包括蛋壳、蛋黄、气室等。
蚕的生长过程从卵开始,而鸡的生命则始于鸡蛋。
3.揭示主题:各种动物的卵是否都一样呢?它们卵中究竟有什么秘密?今天,我们将一起研究不同动物的卵,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板书:研究不同动物的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蚕的熟悉,自然引出动物界普遍的繁殖方式——产卵,以此激发学生对动物卵探究的兴趣,并将讨论的重心放在比较不同动物卵的特性上。
探索与研讨
4.知识讲解:自然界的动物种类丰富,它们的卵也各有千秋,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些卵,我们可以将它们进行分类。
5.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并将分类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6.总结:蛇、鸡、鱼、蛙、龟、蚂蚁等动物均通过卵繁殖,它们的卵在形状、大小、颜色和质地方面各有特色。蛇、鸡、龟的卵有硬壳保护,而鱼、蛙、蚂蚁的卵则没有硬壳。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2023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df02a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1.png)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动物的卵,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动物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已经见过一些动物的卵,但对不同动物卵的特征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帮助他们掌握各种动物卵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动物的卵,了解各种动物卵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增强对生物的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动物的卵,了解各种动物卵的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掌握各种动物卵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卵的特征。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和总结各种动物卵的特征。
3.实践活动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亲身体验和探究动物卵的特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动物的卵,如鸡蛋、鸭蛋、鸟蛋等,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观察和收集一些动物的卵,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动物的卵?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各种动物的卵,如鸡蛋、鸭蛋、鸟蛋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征。
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收集到的动物卵的特点。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动物卵的特点,并共同探讨和总结各种动物卵的特征。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教案+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13718992b160b4e777fcf38.png)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目标】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比较异同点。
2.确定标准,将观察过的卵分类。
3.知道鸡蛋的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鸡蛋的哪一部分将发育成小鸡。
4.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教学重难点】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比较异同点。
2.确定标准,将观察过的卵分类。
3.知道鸡蛋的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鸡蛋的哪一部分将发育成小鸡。
【教学准备】一颗生鸡蛋和纵向切开的一颗熟鸡蛋、蚕卵、放大镜、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导入: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像蚕一样,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卵。
(板书课题)2.教师提问: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动物的卵。
(2)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蚕卵,现在我们用相似的方法观察其他动物的卵,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动物卵,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相互讨论结果后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
2.给动物的卵分类。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动物卵分类(班级记录表)”。
(2)教师提问:你们能确定其他的分类标准,给这些卵分类吗?(3)学生相互讨论结果后汇报。
3.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1)教师展示纵向切开的一颗熟鸡蛋,引导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
(2)教师打开一颗生鸡蛋,引导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
(3)教师指名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出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内部结构。
(4)汇报:鸡蛋里面有一头是空的,卵壳上有膜。
(指出卵白、卵黄、气室)推测: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5)学生相互讨论结果后汇报。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鸡蛋的气室在小鸡孵化的过程中提供氧气;卵白提供养料和水分;卵黄提供营养;卵壳对卵内的胚胎提供保护作用。
卵黄上还有一个小白点,这是胚胎,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1bdd9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e.png)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一、教材分析《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是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的内容。
本章节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卵,让学生了解卵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卵在动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课程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包括观察鱼类、两栖类和鸟类的卵,学习卵的孵化过程,以及卵的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
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学生将掌握卵的基本知识,并培养观察和探究能力,加深对动物生命周期的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学生将通过对不同动物卵的观察和比较,发展科学知识,了解卵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卵在动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课程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此外,课程还强调科学态度的培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勇于探索和合作交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形成对动物卵的全面认识,并培养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不同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卵在动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包括:- 观察不同动物卵的形态和结构,如鱼类、两栖类和鸟类的卵。
- 学习卵的孵化过程和条件,以及不同卵孵化时间的差异。
- 理解卵在动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作用,如营养供应、保护和发育等。
举例解释:通过观察鱼卵的形态,学生可以了解到鱼卵具有保护性的外壳,这是为了在水中提供保护和稳定性。
同时,鱼卵中的卵黄和卵白为胚胎提供营养,确保其正常发育。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卵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卵孵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教学难点包括:- 理解卵的结构组成,如卵黄、卵白和卵壳等,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
- 掌握卵孵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温度、湿度和氧气供应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2023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c9b46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c.png)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材简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认识蚕卵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多动物的卵。
本课分两个主体活动,活动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卵,并以此为基础,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卵。
活动二,引导学生观察生熟鸡卵的内部结构,从画脑海中鸡蛋的内部结构开始,再到观察切开的熟鸡蛋,最后到生熟鸡蛋的比较,一步步引领学生梳理和完善对鸡蛋结构的认知,同时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词汇描述鸡蛋的结构,并能准确指认各部分结构。
通过本课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卵是多种多样的,卵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知道卵是动物生命的开端,学会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学习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认识世界。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蚕卵,但蚕卵孵化前里面是怎样的,学生无法观察到。
三年级的学生一定还见过不少动物的卵,而经常吃的鸡卵(鸡蛋)应该是最熟悉的,此外鹌鹑卵(鹌鹑蛋)、鸭卵(鸭蛋)、蛇卵、乌龟卵、青蛙卵、鱼卵等也是他们所熟悉的,但他们对卵的熟悉更多的是停留在“食物”上。
对于各种各样的卵有什么异同,卵各部分结构有什么作用,动物为什么要产卵,卵对动物自身来说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学生可能从没有思考过,更没有研究过。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通过列举和研讨,知道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通过观察比较生熟鸡卵,知道鸡卵有卵壳、卵黄、卵白、气室等结构,并知道它们各自的作用。
[科学思维]1.用比较的方法,能以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给卵分类。
2.通过识别生熟鸡卵的结构,来推测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探究实践]在解剖观察中,能用画图来记录鸡卵的结构,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发现。
[态度责任]通过了解和观察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卵,感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神奇,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不同动物卵的某一特征给卵分类,观察、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
[难点]画出鸡卵各部分结构,并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f1e10b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1.png)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不同动物的卵,以及卵的结构和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不同动物的卵可能比较陌生。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繁殖特点,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动物的卵,了解卵的结构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提高对动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动物的卵,了解卵的结构和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分析不同动物卵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动物卵的图片,了解卵的结构和特点。
2.描述法:学生通过描述动物卵的特点,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增进对动物卵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动物的卵的图片,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动物的卵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识这些动物的卵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动物的卵,以及卵的结构和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卵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图表的方式,记录不同动物卵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动物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回答。
新教科版三下科学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新课标)
![新教科版三下科学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c9762b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2.png)
三、内部结构与功能
教学反思
整节课从回顾蚕卵的特点入手,通过对比不同动物的卵和蚕卵的区别,让学生从蚕卵这一种动物的卵迁移到大自然中各种各样动物的卵,帮助学生建立从点到面的知识体系;然后引导学生尝试依据一定的标准来对不同动物的卵进行分类,认识到分类也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再以鸡蛋为例,通过解剖和观察卵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让学生对动物的卵由外到内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层层递进,认识生命的平凡与伟大。但在观察的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容易把卵黄和卵白搅拌混在一起,无法很好地观察到胚盘的结构。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引导和强调。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动物卵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可延续性。
探究实践
*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
3.总结:鸡蛋由卵壳、卵黄、卵白、胚盘、气室等结构组成的。
1.通过观察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以此为基础,通过分类的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卵的世界。
2.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研究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有助于调动学生以往的经验。
3.引导学生观察鸡蛋不同部分的结构特点。
三、研讨
1.推测鸡蛋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3.用课件展示分类标准: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为有硬壳和无硬壳。
4.学生依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对不同动物的卵进行分类。
5.学生思考和讨论并上台展示记录单和分享判断依据。
活动二: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1.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同动物的卵具有不同的特征,他们都是动物的卵,其结构会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接下来我们就以生中最常见的卵,鸡卵为例,更加细致地研究卵内的结构吧!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d4e69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7.png)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教材简析】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认识了蚕卵。
本节课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更多动物的卵。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卵、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两个探索活动。
从而让同学认识了解动物卵的多样性,其结构与功能存在对应关系,认识到卵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教育学生学会用分类的方法去辨别庞杂的生物世界,构建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
本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教材的“聚焦”环节,以蚕和蚕卵为引入,告诉学生许多动物都是产卵繁殖后代的,由此吸引学生对更多动物卵的关注,接着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对动物卵结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学习。
第二部分是“探索”环节,本环节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找找不同卵的差异”,教科书提供了六种常见动物和它们的卵,要求学生通过判断给卵进行分类,给出的参考分类标准是依据“卵外是否有硬壳”。
第二个活动是“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
首先让学生画出自己脑海中鸡蛋的内部结构,接着观察熟鸡蛋的内部结构,然后观察生鸡蛋的内部结构,-步步逐级引领学生对鸡蛋的内部结构建立一个完整的认识,可以用科学的词汇描述鸡蛋的结构。
第三部分是研讨部分。
第一个讨论问题“推测鸡蛋各部分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卵壳、卵白、卵黄和气室在卵孵:化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要求学生指出胚盘的位置,并学会用语言描述它的外形。
第四部分是拓展部分,还是“坚持观察并及时记录蚕的生怆变化”,观察蚕的一生是本单元的重要学习任务。
教师需要鼓励、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察、记录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 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的。
2. 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有的动物的卵有硬壳保护,有的没有。
3. 鸡卵有卵壳、卵黄、卵白、气室等结构,它们在小于的生长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二、科学探究目标1. 根据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归纳差异,给卵进行分类。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5篇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06f5a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7.png)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5篇【篇1】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科学教育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不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掌握方法。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2课。
基于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所承载的核心概念是“动物有生命周期现象,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其世代相传”,帮助学生构建生物世界是多种多样的认识。
整个单元是以饲养、观察蚕的科学实践活动为载体,本课从蚕的卵拓展到其他动物的卵认识,知道动物卵多种多样,从而逐步建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一个作用。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卵,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以此为基础,通过分类的方法更容易认识纷繁复杂的卵的世界。
2.观察鸡蛋的内容结构。
通过帮助学生梳理提升并完善关于鸡蛋结构的已有认知。
根据卵的各部分的位置和结构,推测各部分的作用。
【学情分析】通过第1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蚕卵。
为了了解学生对动物的卵的认知起点,从而确定本节课的增量范围。
我对一个班级学生进行了前测:通过前测发现:根据学生的前测可以得知,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卵并不陌生。
有些学生对卵的熟悉很多时候来自于它们是人类的食物,比如鸡蛋、鸭蛋等。
对于“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相同点?”,“卵的内部结构,以及它对于动物来说有什么意义?”学生在生活中没有仔细观察,比如大部分学生只能画出蛋黄、蛋白。
也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比如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小鸡是由蛋黄发育而来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科学概念目标1.许多动物都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卵能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2.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
2.2认识其它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2.2认识其它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6a185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0.png)
3.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 科学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制作卵的模型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例题2:分析不同动物的卵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的关系。
答案:不同动物的卵与其生活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鸟类生活在树上或高处,它们的卵通常呈椭圆形,便于在树枝上保持平衡;而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卵呈透明或半透明,有利于在水中的生存。
3. 例题3:比较不同动物的卵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答案:不同动物的卵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鸡蛋是椭圆形的,大小约为60毫米×45毫米,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鸭蛋也是椭圆形的,但比鸡蛋大,颜色为白色或淡绿色;鱼卵通常是微小的,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透明或半透明;鸟卵形状多样,大小不等,颜色也不同,有白色、淡黄色、蓝色等。
5. 科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卵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以及卵的孵化过程,提高他们的科学知识水平。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不同动物卵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2. 卵的孵化过程,包括不同动物的孵化方式。
3. 实践活动,如制作卵的模型等。
难点:
1. 学生对不同动物卵的特征缺乏直观的认识,难以理解和掌握。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不同动物卵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特征。
2. 教学软件:利用教学软件,如互动式白板、教学游戏等,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2e234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0c.png)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动物的卵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存在差异。
了解动物卵的基本结构,包括卵壳、卵白、卵黄等部分。
知道动物的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是繁殖后代的重要方式。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描述,认识不同动物卵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等,对动物卵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探究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科学态度目标对动物的卵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观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事实的习惯,敢于提出问题和质疑,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动物卵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动物的繁殖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关注动物卵的保护和利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动物资源,为人类服务。
通过了解科学家对动物卵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科学职业的向往和尊重,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动物卵的特点,了解动物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观察和比较动物卵的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认识动物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探究动物卵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教学难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动的演示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地描述动物卵的特点,以及如何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探究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指导和练习。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993b1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1.png)
3. 动物卵的发育过程:讲解不同动物卵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孵化、成长等阶段,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这些过程的具体情况。
4. 动物卵的保护机制:让学生了解动物卵的保护机制,如坚硬的壳、柔软的内部物质等,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这些保护机制的作用。
- 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设计一份观察报告,要求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卵的特征和发育变化。
-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一些科学网站和书籍,供有兴趣深入了解的学生自学。
-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学生的观察报告,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学生活动:
(2)观察和描述动物卵的特点:学生可能对于观察动物卵的特点缺乏关注,不知道从何下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卵的形态结构、颜色、大小等方面,并教会他们如何进行观察和描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精神和生命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观察能力、探究精神和生命观念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熏陶和引导。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动物卵的图片、视频和简要介绍,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
- 设计预习问题:例如,“你能识别出这些动物的卵吗?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和问题。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中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动物卵。
九.课堂
课堂评价: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36187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d.png)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这一课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了解不同动物的卵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动物的卵可能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参与观察和实验等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不同动物的卵的特点,了解各种卵的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意识到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不同动物的卵的特点,了解各种卵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不同动物卵的特点和差异。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不同动物的卵,准备观察和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的卵,准备分享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卵,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各种动物的卵,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卵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解剖等方法,了解卵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卵的特点和功能。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会产卵?卵在动物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PPT 出示观察鸡蛋内部结构活动要求,小组开展观察,完成活 动手册“我观察到的鸡蛋”画图。
5.交流梳理,适时出示 PPT 鸡蛋内部结构图进行小结。 6.学生完善自己活动手册鸡蛋内部,补充标注。 活动四:交流和推测鸡蛋各结构的功能(预设 8 分钟) 1.提问:鸡蛋的这些结构,分别有哪些作用和功能呢? 2.交流梳理,并适时出示 PPT 鸡蛋内部各部分作用图进行小结。 4.出示 PPT,提问: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学生可 再次用放大镜观察蛋黄上的“小眼睛”。) 5.小结:鸡蛋的卵黄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小白点,这就是胚盘。 它是生命的开端,小鸡就是由胚盘中的受精卵发育来的。
三、拓展与指导(预设 5 分钟) 1.提问:今天我们重点观察了鸡蛋等其他卵,你们前几天的蚕卵
发生变化了吗?(学生简单交流) 2.小结: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如果孵化出小蚕了,就选择
1-2 条蚕做好记号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比如可与一元硬币等物体比较, 观察它每天长大了多少,有什么行为等,这些记录可及时地记录在活 动手册上。
教 学 反 思
过程
3.揭示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板贴)
设计
二、探究:不同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预设 32 分钟)
[材料准备:熟鸡蛋、生鸡蛋、放大镜、培养皿等每组一份, 蚕卵、鹌鹑蛋、动物卵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一:观察和交流不同动物卵的相同和不同(预设 5 分钟) 1.PPT 出示生活中常见动物和它们的卵,提问:不同动物的卵一 样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建议引导学生用“**卵和**卵比较, 相同的地方是……,不同的地方是……”句式作答) 2.师生交流小结:各种动物卵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二:根据特征给动物卵分类(预设 7 分钟) 1.PPT 出示鱼卵等 5 张动物卵图片,提问:你能根据某一个特征, 给下面的卵分类吗? 2.同桌讨论后集体进行交流梳理。(建议重点关注学生各种分类 的依据,只要合理都可,若学生没有提到外壳,可引导:如果根据有 没有外壳,可以怎么给卵分类呢?) 活动三: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预设 12 分钟) 1. 出示鸡蛋,提问:它里面是什么样呢?(学生简单交流) 2. 完成活动手册中“我印象中的鸡蛋”(内部)画图。
科目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班级 X1703 时间
课题
第 10 课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知道不同动物的卵有不同的外部形态,有些有外壳,但内部结构相似。 3.知道鸡卵有卵壳、卵黄、卵白、气室等结构以及他们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给卵分类。 教学 2.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 目标 的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1.基于卵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的好奇心,表现出对动物卵的探究兴趣。 2.课后继续观察蚕的生长变化,感受长期观察的价值和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了解和观察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卵,感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生命的 神奇,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3.机动指导完成作业题。
【板书设计】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很多动物用卵繁殖—— 一些有壳 一些没壳
【作业设计】
1.下面有卵壳的是( C )。
A.青蛙卵
B.蚂蚁卵 C.鸽子卵
2.选词填空。
卵壳 气室 卵白 卵黄 胚
鸡蛋的最外面的是( 卵壳 ),里面有一层薄薄的卵壳膜,相当 于穿了保护外套。鸡蛋内部的( 卵白 )和( 卵黄 )能为胚胎发育 提供营养,蛋黄上的小白点是( 胚 ),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发育成 小鸡。在发育过程中,( 气室 )能提供一定的空气。
教材 重点:比较不同动物卵的特征,给卵分类以及观察、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 分析 难点:根据鸡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3 分钟)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1.提问:蚕是通过什么繁殖后代的?(预设:蚕卵)
实施
2.出示 PPT,提问:还有哪些动物也是通过卵来繁殖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