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五大挑战

合集下载

现今企业面临的五大挑战

现今企业面临的五大挑战

《总经理全面经营管理培训教程》教案现今企业面临的五大挑战一、社会变化加快,企业弹性缩小。

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一般只会带来一种情形,那就是企业内部的层次会增多,产品线会拓宽,组织的控制会更加严密。

与此同时,企业变化的速度和弹性却是越来越小。

对企业来说,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不断激发自身弹性,不断加快自身变化的速度,否则,很容易在最辉煌的时候坠落。

这是企业的高层领导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挑战。

二、市场竞争激烈。

对中国企业来说,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于国外。

与我们自身很多方面的不完善相比,很多国外企业可谓实力强大。

三、对企业的要求更多。

这里的“多”包含两个方面:(1)对企业提出要求的对象越来越多。

这些对象包括环保、政府、消费者、企业员工等等。

(2)要求的内容越来越多。

四、对知识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企业的知识含量会越来越高,很多无形的知识将会变成企业竞争的一个主题。

这不仅是针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于企业的一般员工也有知识含量的要求。

企业必然会朝着知识型的方向发展。

五、关系复杂化。

在这种环境中,企业需要处理好与方方面面的关系,分清合作者和竞争者,要有能力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章经营环境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经营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企业实现其存在价值的场所。

企业所处的环境状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乃至生存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企业环境(一般是企业外部环境)是一个包容广泛,变化频繁的巨大的复合系统。

其中有些因素的变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甚至构成威胁。

因此,对企业所处的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学习本章,学生必须掌握企业经营环境的特点、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经营战略类型。

第一节经营环境一、企业环境及其特点社会就是企业经营赖以进行的外部环境。

其中许多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有些因素还直接对企业的生存构成威胁。

一般说来,企业无力改变复杂多变的环境要素,只能利用企业环境中有利因素,避开其中的不利因素。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1000字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1000字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1000字目录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1.2 结构概述1.3 目的2. 国内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2.1 经济增长放缓2.2债务问题2.3结构性改革压力3. 外部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3.1国际贸易摩擦加剧3.2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3.3地缘政治风险升高4. 应对措施分析与比较评价4.1宏观调控强化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4.2积极应对债务风险4.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 结论5.1 分析总结国内外风险挑战5.2 总结应对策略和展望引言1.1 背景和意义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着诸多国内外的风险挑战。

这些风险挑战不仅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理解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在国内方面,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我们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债务问题以及结构性改革压力等一系列挑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

其次,在外部环境方面,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升高等因素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特别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2 结构概述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的背景和意义。

然后,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国内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包括经济增长放缓、债务问题以及结构性改革压力等方面。

接下来,第三部分将着重探讨外部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包括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升高等方面。

紧接着,第四部分将进行应对措施的分析与比较评价,主要包括宏观调控强化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积极应对债务风险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将总结国内外风险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经济面临的各种国内外风险挑战进行系统研究和全面剖析,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富士康郭台铭语录

富士康郭台铭语录

富士康(台湾叫做鸿海集团)32年,郭台铭被称作枭雄,也被成为成吉思汗,他有自己的行事逻辑。

台湾《数位时代》曾经做了好几期的封面故事,总结了郭台铭的一些语录。

整理如下,请大家看看,通过这些语录可以认识这个人。

尤其要看的是,他目前这种行为符合他的哪些思想理念。

郭台铭139条语录关于富士康:1 公司经营理念——爱心、信心、决心2 公司的工作精神——融合、责任、进步3 立足“3C”,望眼“跨世界经营挑战”——3C:资讯科技/通信网络/数位消费电。

99:追求卓越技术。

跨越世纪成长。

坚持完善追求。

跨世纪经营挑战:A 跨国界经营的挑战。

B 跨组织学习的挑战。

C 跨技术整合的挑战。

D 跨族群融合的挑战。

E 跨资讯与系统鸿沟的挑战。

F 跨知识与常识分野的挑战。

G 跨速度与弹性变化的挑战。

H 跨人才培育与成长瓶颈的挑战4 公司十年发展方向——长期/稳定/发展/科技/国际5 富士康卖什么——速度、品质、工程服务、弹性、成本+附加价值6 富士康的品牌——没有品牌,品质是我们的品牌,科技是我们的品牌,人才是我们的品牌。

7 富士康成长经验——富士康是在“压力”中被迫创新,在“成长中”勉强传承,在“运气”中连番跃升;在变动中勇于创新,在开创中积极传承,并在成就中持续跃升(跃升就跟打麻将一样,还没下桌,谁输谁赢还未定)。

8 富士康是什么——打不死的蟑螂/刻苦朴实的台湾水牛/贫瘠土壤中扎根的葡萄藤/振翅欲飞的孤雁/寂寞长大的地瓜。

9 富士康创新的四个阶段——垂直整合、逆向整合、横向整合、多元整合关于经营。

关于经营:10 全球化思考逻辑——客户→产品→功能(即系统)→地理位置11 竞争导向,竞争什么——资源→时间+人才+技术+资金+政治+土地/厂房/设备+矿产12 每一个公司都要做好两件事情——新产品开发+产销平衡。

新产品开发=工管系统=要快准稳=ISO9001产销平衡=生管系统=要同步制造=ISO900213 系统的分类——集合系统,主系统,次系统,支系统,子系统,细系统,微系统14 系统的要项——策略,目的,指导原则,法条,流程,表单15 高阶主管最重要的事——1 选客户,2 选产品,3 选技术,4 选人才,5 选系统,6 选伙伴,7 选股东关于企业改造:16 企业改造三部曲——改善(最容易)/改革/革命(最困难)17 组织类别——股票上市组织/财税组织/利润组织/经营组织/ 关务组织18 关键(KPI)——1.Key Performance Index,2. 魔鬼都藏在细节里19 桌子的颜色——1. 桌子的表面颜色,2 桌子的表面是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如果想要知道里面的颜色,只有把桌子拆解才知道20 顾问的省思——1 顾而问之,2 您问他:“现在几点钟?”,他借用您所戴的手表,然后告诉您“现在几点钟”21 专家的省思——他用美丽的词语,以您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来说明专案。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挑战及应对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挑战及应对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挑战及应对文/ 卞永祖 王玉娟“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

根据商务部数据,2016年,中国企业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额11300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1700亿,同比增长44%。

对外承包工程成全年完成营业额10589亿人民币,折合美元1594亿,同比增长3.5%。

企业海外并购项目共计742起,实际交易金额1072亿美元。

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沿线国家的合作成为亮点,2016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将会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广泛的政策支持与更加丰厚的资金支持。

在不久前闭幕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

此外,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及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项目,与有关各方共同制定“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资源寻求(获取当地自然资源)与技术寻求(获取技术研发能力)是“走出去”的重要原因,此外,可以有效缓解产能过剩,与“三去一降一补”战略相配合。

对于投资东道国来说,中国企业往往有着雄厚的资金支持与成熟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可以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实现互利共赢。

然而,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拦路虎”与“绊脚石”众多,根据《2016年企业海外财务风险管理报告》,中企海外并购有效率仅占1/3,加权跨境跨文化整合因素,只有不到20%的海外并购能够真正成功。

中国迈入对外投资大国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中国迈入对外投资大国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受 国际环境影 响 ; 投资主体多元化 ,投资领域较
为 集 中 ,投 资 方 式 以 大 额 并 购 为 主 。 根 据 世 界
投 资报 统 计数 据表 明,20 — 09 间 ,发展 中 00 20 年 国家 和转 型 经济体 吸 收 了世 界 5% 的 F I F I 0 D ( D Ifw ) 与 此 同 时 又 占 对 外 投 资 的 2%(D nos, l 5 FI

中国对外投资起步晚 ,随着改革开放而不断
发展 壮 大 。18 9 2年 , 在海 外兴 办 的企业 只有 4 3家 ,
中方投 资额仅 30 万美元。到 19 年 中国批 准 70 92 的海外投资企业 已达 4 l 家 ,累计 中方投资额达 17 1. 亿美元 ( 89 4 不包 括港澳 台地 区 ) 由于 中国海 。 外投资的主要考虑是解决 国内的短缺资源 ,所 以 主要投资为生产投资。到 19 非贸易投资 占海外 92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如此 ,中国仍然只
是世界 生产 和贸易大 国,而不是世界 投资大 国。
当今世界一流的经 济大国和强国,一般都是对外 投资大 国。 目前 ,中国的对外投资无论从规模还 是管理经验方面 ,都 与发达 国家有很大差距。 中 国要 想跻身于世界 投资大国之列 ,就必须重视未 来对 外投资 中的风险与挑战 ,总结经验教训 ,制 定未来海外投资的战略和策略。

墨堂 学报 21 年第4 01 期
J rlf neioIe aoaRlis 01 o on irt fnr t l et , 1 N. u aoU vs t i ao 2 4 y n n n
中国迈人对外投资大 国面临的挑 战及对策术
张 菲

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组织支撑。要有专门的组织系统和精干的机构,特别要建立相适应的咨询机构、强有力的决策机构、务求实效的办事机构,落实战略的具体措施。
管理支撑。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来落实好、组织好每一项具体的战略举措,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资金投向最需要、最有效益的地方,能够使效益最大化。
机制支撑。要有灵活的机制,来保护、激励、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奖优罚劣,为战略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具备后发优势。我国的企业起步时间短、发展水平低,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一条后来居上,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3、新挑战——目前面临新问题,使“走出去”势在必行。
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势在必行。
实力差距。我国企业的实力特别是技术实力与国外企业比较差距较大,投入少,科研水平低,导致企业的实力弱;我国企业的研发费只有美国的1/50、日本的1/40、韩国的1/3,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落后于世界水平;只有“走出去”,才能得到世界市场的洗礼,提升实力。
2、新机遇——重要战略机遇期,使“走出去”成为现实可能。
我们正处在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正处于小康社会的建设期、经济体制的完善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期、加入WTO的适应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现实可能性。
体制不断完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我国已加入WTO,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在形成,国家正根据需要逐步完善企业境外投资办厂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根据需要修改现行法律4000多条;新一届政府提出继续推进深化农村、企业、金融、机构改革;这些都形成了良好的“走出去”的体制环境和政策平台,生产关系适时调整和变革,必然要求实施“走出去”战略。

踔厉奋发,践行五大经营理念;勇毅前行,实现五大经营目标

踔厉奋发,践行五大经营理念;勇毅前行,实现五大经营目标

踔厉奋发,践行五大经营理念;勇毅前行,实现五大经营目标踔厉奋发,践行五大经营理念;勇毅前行,实现五大经营目标。

这是我国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和目标。

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五大经营理念和目标,并探讨如何通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来实现这些目标。

一、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立足于核心竞争力,积极践行新的发展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核心经营理念1.客户至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始终关注客户满意度,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创新发展: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推动企业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3.协同共赢:深化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诚信为本:坚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社会责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等方面,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经营目标1.提高市场份额: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服务体系和加强品牌宣传,不断提高市场份额。

2.提升盈利能力:优化企业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实现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3.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技术创新,培养优秀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全球化布局。

5.实现可持续发展: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企业要实现上述经营目标,必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坚定发展信念,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2.勇于改革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束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3.强化执行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4.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培养一支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六大挑战

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六大挑战

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六大挑战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中国要实现成为真正的大国经济体,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六大挑战。

第一大挑战是产能过剩。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过剩产能的问题。

在一些行业,特别是钢铁和煤炭等重工业领域,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政府应制定有效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过剩产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大挑战是环境污染。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过高,导致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土地退化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第三大挑战是人口老龄化。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老龄化对养老、医疗、劳动力市场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大挑战。

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服务的投入,并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延缓老龄化进程。

第四大挑战是不平等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给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政府应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五大挑战是金融风险。

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高杠杆、不良贷款、影子银行等问题。

金融风险可能对经济稳定和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

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进金融改革,降低金融风险。

最后一个挑战是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和创新驱动转变。

总之,中国走向大国经济面临着多个挑战。

政府应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挑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只有通过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中国才能在全球舞台上成为真正的大国经济体。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五大挑战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五大挑战
通 过 在 全 球范 围 内 整 合 人 才

转 向 全 球 的 经 营 布局 技术

这 个成 本应 是 综合 的成本
资 金 和 自然资 源

当前 中 国 企 业 大 多 缺 乏
人认 为 中国 企 业 不 具 备跨 国 :
大大 提升 企 业 及整 个 国 家 的竞争 力

首先 守


中 国 需 要 通 过 企 业 的跨 国 经 营

市 场 消费 者 心 理 的 企 业

能够 根 据 市 场 需 求确 定产
品定型 和 渠 道 选择

韩 国 的 冒升则 起 到 了 牵制 日本 对 美 国产 业 的 冲击作 用
中国面 临类似的 战略 机 遇 期


从而
20
世 纪 末 以来 的 世 界 经
最 大 程 度 地 扩 大市 场 和 利 润空 间
维普资讯
中 国 企 业 跨 国 经营 的
作者

李 志 能 ( 国 务 院发 展 研 究 中心 产 业 经 济 研 究 部 )
中 国企 业 国 际化 三 大 条件
跨 国公 司是

首先 是 中 国企业 缺 乏 核 “

个 国 家竞 争 力 的 代 表

是一ຫໍສະໝຸດ 个国家。“,
以攻 为



技 术 只 是 当前 核 心 竞 争 定 的 自有 技术
实 际上
, ,

地 应 对 新 的世 界 贸易 格 局

近年来


发达 国 家通

跨 国经 圣
过W T O 所谓 的

企业管理者的五大挑战

企业管理者的五大挑战

企业管理者的五大挑战在当今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者面临着各种挑战。

这些挑战需要管理者具备全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探讨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五大挑战,并提出应对之道。

一、全球化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管理者面临来自全球各地的新兴竞争对手。

在全球化竞争中,管理者需要面对不同文化、法律、经济环境等的差异性,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和经营决策。

因此,管理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思维能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跟进并适应新技术的变化。

管理者需要了解和应用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此外,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管理者需要将传统业务转变为数字化的模式,并构建数字化经营战略。

因此,管理者需要有开放的思维,提升技术运用能力,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三、人才招聘与人员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招聘和管理优秀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管理者需要制定有效的招聘策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管理者还需关注员工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表现。

因此,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建立高效团队。

四、变革管理与组织创新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需要进行灵活的变革管理,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管理者需要与员工共同制定变革方向和步骤,并落实变革计划,以确保变革的顺利进行。

同时,管理者还需鼓励组织创新,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因此,管理者需要具备领导力和变革管理技巧,以推动组织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五、风险管理与决策能力企业管理者需要时刻关注风险管理,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做出准确的决策。

管理者需要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面临挑战时冷静思考,明确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此外,管理者还需要建立风险意识,并加强沟通与合作,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浅谈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迎来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迎来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迎来的机遇与挑战跨境电商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采用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不同关境交易主体之间贸易活动的一种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信息化全面发展的今天,跨境电商成为一匹令人惊艳的“黑马”,以其强劲的势头奔腾在对外贸易的广阔市场上。

近年来蓬勃崛起的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但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标签:跨境电商;外贸;互联网+;机遇与挑战一、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自2015年我国跨入“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在资本市场上已崭露头角。

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多元化、小批量、高频度、透明化、数字化”五大新特征,极大地便利了国内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和快捷的服务选购海外优质商品,满足消费需求。

即使是在国际贸易条件恶化,中国出口贸易增速出现了下台阶式减缓的消极条件下,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贸易仍在稳步前进中,并有望成为推动中国外贸发展的主动力。

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

到2017年已达7.6万亿元,同比增长40.1%。

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至9.1亿万亿元,同比增长19.5%。

2019年其市场交易规模更是达到了10.8万亿元。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在此期间,政府积极实施利好政策,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再加之其线上买卖的优越性,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了34.7%。

该数据表明,在新冠疫情导致海外市场需求萎缩的境遇下,跨境电商仍实现了逆风翻盘。

二、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迎来的机遇2.1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鼓励跨境电商发展。

近几年来,国家不断从政策上支持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

由于系列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在今年这一特殊时期跨境电商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4月7日,国务院宣布增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上之前已经批准的59个,全国将有105个综试区,覆盖了30個省份,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跨国经营的一般规律

跨国经营的一般规律

跨国经营的一般规律
1. 市场调研和分析:在进入新的国际市场之前,企业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地的消费者需求、竞争情况、法律法规等因素,以便制定合适的市场进入策略。

2. 本土化策略:为了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法律和市场环境,企业通常会采取本土化策略,包括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调整。

3. 全球供应链管理:跨国经营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以确保原材料、生产、物流和销售等环节的顺畅运作。

4. 知识产权保护:在跨国经营中,企业需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方面。

这有助于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5. 跨国团队建设:跨国经营需要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员工共同协作。

因此,企业需要注重跨国团队的建设,培养员工的跨文化沟通和协作能力。

6. 风险管理:跨国经营面临着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风险。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应对。

7. 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跨国经营企业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

总之,跨国经营需要企业充分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环境和文化差异,同时建立有效的管理和运营体系,以实现企业的全球发展战略。

有效管理跨国团队的五大策略

有效管理跨国团队的五大策略

有效管理跨国团队的五大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跨国团队的管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和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存在,有效地管理跨国团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五个策略,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管理跨国团队。

第一,了解不同文化背景。

跨国团队往往由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组成。

在管理这样的团队时,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者应该花时间研究和了解每个文化的价值观、沟通方式和工作风格,以更好地理解团队成员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和误解。

同时,管理者还应该鼓励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文化,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尊重。

第二,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由于地理距离和语言障碍,跨国团队的沟通往往会面临一些挑战。

然而,有效的沟通是团队成功的关键。

管理者应该建立多种沟通渠道,例如视频会议、在线协作工具和实时聊天平台等,以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信息共享。

此外,管理者还应该鼓励跨国团队成员主动分享信息和提出问题,以加强团队合作和合作。

第三,培养信任与合作。

在跨国团队中,信任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者应该积极推动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建立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这可以通过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来实现,例如定期组织团队会议、社交活动和团队建设项目等。

此外,管理者还应该赋予团队成员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第四,有效解决冲突。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和工作风格的差异,跨国团队中经常会出现冲突和摩擦。

管理者应该及时察觉并解决这些冲突,以避免对团队合作的伤害。

为了解决冲突,管理者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例如鼓励双方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妥协,寻找共同点并推动解决方案的制定。

此外,管理者还应该保持公正和中立的立场,以确保冲突的公正解决。

第五,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支持。

管理跨国团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领导能力。

管理者应该为团队成员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五大挑战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五大挑战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五大挑战作者:李志能来源:《Twice消费电子商讯》2008年第07期中国企业国际化三大条件跨国公司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代表,是一个国家利益在全球存在的象征。

毫无疑问,中国需要自己的强大跨国公司。

从当前的情况看,中国需要将跨国经营的层面从对产品制造环节,转向全球的经营布局,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人才、技术、资金和自然资源,大大提升企业及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首先,中国需要通过企业的跨国经营,“以攻为守”地应对新的世界贸易格局。

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过WTO,IMF,世界银行等采取了一系列的动作以及所谓的“华盛顿共识”的一系列政策,确立了新的世界贸易格局,大大加快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第二,中国应该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推动企业跨国经营。

日本的崛起充分利用了冷战对抗的机遇,韩国的冒升则起到了牵制日本对美国产业的冲击作用。

中国面临类似的战略机遇期。

20世纪末以来的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包括日本、欧洲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一定程度上都处在经济衰退之中。

造成这种格局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处在美国和中国的两面夹击之中:创新不如美国,成本不如中国。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仍然处于经济衰退调整期的美国当前非常需要中国的配合,保证经济衰退的调整相对温和,一方面中国廉价而质量不断提高的产品,保证了经济衰退中的一般美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对其他国家保持竞争压力,大大牵制甚至纾缓了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竞争压力。

第三,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布局已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

通过企业跨国经营能大大提高我们所享有的产品附加价值比例。

一方面建立全球品牌和销售渠道,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实现向产业价值链前端的延伸;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地组织全球的资源,能够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些资源的定价,降低我们作为全球生产基地需要的原料的成本。

中国企业国际化五大挑战不过,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之路将是崎岖而曲折的,充满各种挑战。

跨国公司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案例分析

对外拓展战略
• 农村包围城市
• 中国革命成功的一条关键经验是农村包围城市。同样, 华为的海外战略也借鉴了这条经验。
自主品牌、高科技出口
• 华为的海外战略是成功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华为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已经突 破20亿美元,占了总销售收入的四成,而更值得欣慰的是,华为的所有出口 产品均为高科技产品,均为华为的自主品牌。也就是说,华为的海外战略从 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自主品牌出口。 • 华为模式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看法。2005 年4月28日,英国电信宣布其21世纪网络供应商名单,华为作为唯一一家中 国厂商,与国际跨国公司入围“八家企业短名单”。英国电信对于供应商的 选择在业内以苛刻著称,尤其对于此次被称为业界最具前瞻性的下一代网络 解决方案。因为,英国电信未来5年将为此投资100亿英镑,所以“八家企业 短名单”的产生就耗时两年。
• 2008年7月9日消息,华为发布了其2007年年度财报,结果显示,2007年华为共收入125.6 亿美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48个百分点。2007年华为位列全球第五大电信设备经销商。 • 据国外媒体报道,凭借125.6亿美元的收入,2007年华为超过北电一举成为全球第五大电 信设备经销商。 • 2007年华为获净利6.74亿美元,与2006年时的5.12亿美元相比增长了32%。 • 截至年底时,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总计拥有35000名研发人员,约占其全球雇员总数的43%。 • 自创业伊始至2010年12月底,华为先后已递交了26880份专利申请书。 • 在2010年所获总值160亿美元的合同订单中,有72%的订单均来自国际市场。华为表示, 2007年华为在如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获得的订单同比增长了150% • 2006年销售收入达656亿元人民币,2007年销售收入超过160亿美元。华为与众多世界领 先的运营商建立了伙伴关系。截至2006年,全球50强运营商中,包括Telefonica、法国电 信(FT/Orange)、沃达丰、中国移动、英国电信(BT)、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网 通等在内的31家选择了华为作为合作伙伴。 • 在发达地区市场,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荷兰等 欧洲国家,并在日本和美国市场相继取得新的规模突破。 • 作为全球新兴市场的TOP3设备供应商,华为在新兴市场的份额稳步提升。

踔厉奋发,践行五大经营理念;勇毅前行,实现五大经营目标

踔厉奋发,践行五大经营理念;勇毅前行,实现五大经营目标

踔厉奋发,践行五大经营理念;勇毅前行,实现五大经营目标摘要:一、引言:概述企业发展背景和挑战二、核心经营理念:详述五大经营理念及其在公司运营中的作用三、经营目标:阐述五大经营目标及其实现路径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分析企业如何在实际运营中践行经营理念和实现经营目标五、结论:总结企业发展的优势与前景正文:踔厉奋发,践行五大经营理念;勇毅前行,实现五大经营目标。

这是我国一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于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和发展的经营理念与目标。

一、引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家企业紧紧围绕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经营理念,努力实现五大经营目标。

二、核心经营理念1.以人为本:企业把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关注员工培训和福利待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客户至上: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紧密关注市场动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3.科技创新: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投入研发力量,以创新为驱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4.质量为本: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把控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过硬,赢得市场信赖。

5.合作共赢:积极寻求与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三、经营目标1.提高市场份额:通过加强市场推广和拓展渠道,不断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

2.提升品牌形象:以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为依托,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树立行业典范。

3.增强盈利能力: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盈利能力。

4.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核心技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5.实现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企业在实际运营中,紧紧围绕着五大经营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五大经营目标。

以人为本,企业注重员工培养,提高员工素质,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至上,企业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赢得客户信任;科技创新,企业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推动产品技术创新,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质量为本,企业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过硬,提升企业信誉;合作共赢,企业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壮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五大挑战李志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跨国公司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代表,是一个国家利益在全球存在的象征。

毫无疑问,中国需要自己的强大跨国公司。

从当前的情况看,中国需要将跨国经营的层面从对产品制造环节,转向全球的经营布局,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人才、技术、资金和自然资源,大大提升企业及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首先,中国需要通过企业的跨国经营,“以攻为守”地应对新的世界贸易格局。

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过WTO,IMF,世界银行等采取了一系列的动作以及所谓的“华盛顿共识”的一系列政策,确立了新的世界贸易格局,大大加快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例如,1993年通过的GATT(世界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的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将协定从单纯产品贸易转向涵盖了服务贸易,扩展了跨国投资者的权益,增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削弱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贸易壁垒的能力。

FDI(外国直接投资)在20世纪90年代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总量从1980年的5000亿美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6万亿美元。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必须接受这种新格局下的经济竞争规则,当前很多行业的企业都面临大批跨国公司进入的状况,必须考虑展开跨国经营来打开局面。

第二,中国应该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推动企业跨国经营。

日本的崛起充分利用了冷战对抗的机遇,韩国的冒升则起到了牵制日本对美国产业的冲击作用。

中国面临类似的战略机遇期。

20世纪末以来的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包括日本、欧洲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一定程度上都处在经济衰退之中。

造成这种格局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处在美国和中国的两面夹击之中:创新不如美国,成本不如中国。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仍然处于经济衰退调整期的美国当前非常需要中国的配合,保证经济衰退的调整相对温和,一方面中国廉价而质量不断提高的产品,保证了经济衰退中的一般美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对其他国家保持竞争压力,大大牵制甚至纾缓了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竞争压力。

第三,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布局已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

中国进出口总额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通过企业跨国经营能大大提高我们所享有的产品附加价值比例。

一方面建立全球品牌和销售渠道,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实现向产业价值链前端的延伸;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地组织全球的资源,能够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些资源的定价,降低我们作为全球生产基地需要的原料的成本。

虽然大规模、综合性的跨国经营动作不多,相对单一的投资经营却不在少数,已经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2004年,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融资的规模超过了百亿美元。

在海外留学的人数数以10万计,而且回流趋势逐步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大大充实了中国经济各个层面的技术和经贸基础。

不过,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之路将是崎岖而曲折的,充满各种挑战。

首先是中国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挑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跨国经营中最具攻击力的利器。

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类似的产品和服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本应是综合的成本,而不是单项的成本。

以当前的中国汽车零配件为例,虽然人工费只有日本的1/20,但是一些因素的存在使最终的成本差距远没有想象的大:人员受训水平低,需要额外的管理和质检人员,使用人海战术的结果是人均劳动生产率并不高;大额度的进口设备投资,利用率不足,提高了单位产品的资金折旧成本;一些原材料及半成品必须依赖进口,汇率水平的变动,进出口关税,以及物流管理落后库存偏高都会造成额外的成本;电力短缺,价格高启,造成中国沿海地区的电费和日本没有什么差别。

很多跨国经营直接面对客户的企业都发现,客户要求的不只是价格。

杭州万向1995年开始在美国销售轴承和传动轴,由于对客户每年降价15-20%的要求轻而易举地满足而闻名,后来致力于在芝加哥近郊建立巨大的配送仓库和技术中心。

因为万向知道必须具备非常细致的配送网和强大的技术服务支持以后,才能有真正的低价格,形成品牌的力量,从正面对“美国制造”的信赖感和日美零部件大企业构成挑战。

当前中国企业大多缺乏自有核心技术,这是很多人认为中国企业不具备跨国经营的重要论据之一。

但是,技术只是当前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即使具备了一定的自有技术,跨国经营的成功并不会自动实现。

台湾的宏基电脑很早就开始在美国推广自有品牌的计算机,当时拥有和IBM相互免费交叉特许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协议,可以说在计算机技术上已经与IBM平起平坐。

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却不得不退出美国市场的自有品牌运作,将计算机经营业务的重心转向以大陆为基地的OEM生产。

实际上,跨国经营需要跨越的最大壁垒之一是市场心理需求的壁垒,综合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力才是最核心的企业竞争力。

了解市场消费者心理的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定型和渠道选择,从而最大程度地扩大市场和利润空间。

例如,一家国内的汽车厂商过去吸引人才的重点是技术型人才,现在则进一步转向管理人才,因为他们发现,国外汽车厂商在产品定型和定价时很注意拉开产品档次,注意不同材料的选择搭配,低档车尽量不用高档的材料,尽可能减少配备额外的性能,以挤出更多的利润来,是低档车仍然具备具有吸引力的利润率。

其次是人才管理的挑战。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运用主体,是穿越异国迷宫和克服壁垒的领航人。

从人才构成的角度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必然是由中国本土的人才、国外的华人和跨国经营所在地的人才这三部分组成。

但是,一些核心业务可能只能由跨国经营所在地的人才担任。

比如,跨国经营所在国的政策法规方面的壁垒是跨国企业经营的最大陷阱,而国内法律方面的人才很难胜任这方面的工作。

例如,美国在消费者产品安全法规方面的法律相对繁杂,台湾的盛香珍食品公司在美国经营果冻等产品多年,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后来却因为儿童吃果冻被噎死而被美国法庭判罚赔偿5000万美元,并引发美国FDA禁止果冻类产品在美国境内销售,导致多年的跨国经营功亏一篑。

又如,东芝是最早发明并经营笔记本电脑的跨国企业,在美国因为一宗软盘数据存储故障的集体诉讼案(Class Action),而不得不向客户赔付近10亿美元,使经营大受影响。

再如,沃尔玛在美国本土经营时也曾经深受地方法规的折磨,被华盛顿州的零售商联手制定法律拦在该州的市场之外达几十年之久。

实力强大如沃尔玛,在本国跨地区经营尚且如此,对于中国刚走出国门的企业来说,无疑需要谨慎地配备相关人才,绕开潜在的陷阱。

在跨国经营人才的选择方面,各个行业需要根据人才类型和层次分布的特点来组合,以达到人才组合优化的目的。

例如国内一家汽车公司发现,在美国汽车行业的华人很多进入了技术开发的核心,但是在经营方面有建树的很少;相反,在欧洲汽车行业的华人很少在技术开发领域崭露头角,但是在经营方面却有很多身居要职。

因此,这家企业就有意识地从美国猎取技术专才,从欧洲挖经营人才。

由于人才来源的多元化和国内外人才市场化的程度不同,人才激励机制的多元化成为跨国经营的最大挑战之一。

中国的跨国企业必须在人才政策上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据笔者所知,很多中国国有企业外派的管理人员,都对自己工资反而远不如国外的下属颇有微词。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韩等先进国家的经验。

例如,韩国的半导体企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曾经以高于企业最高领导人工资10倍的价格雇佣当时最需要的人才。

又如,日本索尼,从制造业起家,自身的报酬体系相对传统,在收购美国媒体巨头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后,曾经对向CBS旗下明星支付天价不知所措,最后还是决定随行就市,保证了CBS后来的成功运作。

第三是经济情报收集和决策管理机制的挑战。

国际市场竞争千变万化,充满不确定性,情报收集和决策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凸显。

虽然中国推行经济外交已经有一段时间,在当前中国外交体系中经济管理方面的专才仍然相当欠缺,外交系统在经济情报收集方面的功能相对薄弱。

同时,中国企业的体系中,也不具备类似日本商社的组织安排(商社在日本财团跨国经营中具有组织者和协调者的地位)。

中国企业协会和商会至今仍然处于萌芽状态,明显缺乏组织号召力,承担不了情报信息枢纽的职能。

这使得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信息渠道相对狭窄,缺乏“千里眼”和“顺风耳”,很容易陷入被动的地步。

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在决策管理机制方面,充分的信任授权和适当的管理控制是跨国企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在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尝试跨国经营,很多在海外建立了稳固的据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家身先士卒,掌握问题全面,决策实施迅速。

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很难做到对跨国经营企业进行合理的授权。

一家最近在海外进行了大规模收购兼并的国有汽车厂商认为,虽然国内的有关部门对其收购兼并采取了专案处理,但是多个审批环节和漫长的审批过程不仅耗时耗力,会造成错失时机,更关键的是,这些程序实质上不过是“免责程序”,起不到激励企业家的作用,因为企业家不走这些程序会有麻烦,走了这些程序,就不用承担相关决策的责任了。

国内一家大学凭借自己开发的先进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就杀进硅谷,并吸引了一位当时一家硅谷大企业的美国企业管理者加盟担任CEO,但是这家公司后来吸收的几位华人投资者强调控制,处处掣肘,导致这位美国管理者黯然离去。

这家企业的一位资深技术主管认为,缺乏合理的决策治理机制使企业失去了宝贵的成长机会。

前一段时间一些日本企业在中国跨国经营失败的例子也值得我们借鉴。

20世纪90年代中,很多日本企业在经济持续衰退的本国撑不下去,就到中国开展经营。

一位日本的企业研究人员研究后发现,这批日本企业中在中国失败的都有一个共同点,本身在成本竞争力与质量等方面并没有问题,而是日本总公司将其逼上绝路。

这些日本企业的本部把中国市场当成摇钱树,把每年的利润都汇回本国,但是对中国市场的竞争激化和价格下跌认识不足。

在中国拿工资的管理者没有决定权,因此工厂无力扩大规模,也无法满足更新设备的需求,终于被那些行业的后起之秀打败。

第四,国内服务业发育不足,协调跨国经营过程中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关系将相当艰难。

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达到了空前的深度和广度,或者可以称之为产业资本的被金融化。

例如,GE资本为GE贡献了绝大比例的利润,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是主要世界汽车巨头的主要利润来源,戴尔在美国是公认的财务公司,而非计算机厂商。

虽然看起来,无论GE还是GM、福特、丰田都市在产业发展十分强大之后才介入金融服务领域的,但是,在当前全球服务经济化的跨国经营格局中,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的相对主客地位是一目了然的。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在这方面的障碍,一是企业家忽略了金融资本运作本身也是一个产业的事实,本能地将金融资本贴上“过度投机和不务正业”的标签,不愿轻易向金融家让渡企业所有权和经营主导权;二是企业家恪守“实业是本,金融是末”之类的信条,不愿探索从金融角度发动和组织跨国经营的行动;三是即使产业界认识到了金融资本的重要性,当前国内金融体系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也很难跟上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要求,更何况担心中国跨国经营的风险引发国内金融风险的人并不在少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