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及其思想理论
著名教育家
著名教育家篇一:世界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含一览表)世界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一、苏霍姆林斯基1.简介: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2.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送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问世》等教育专著。
3.主要教育理念(核心思想)①提倡全面和谐的教育。
认为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能达到理想个性的和谐发展。
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各方面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地发展。
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他反对妨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智轻体、重才轻德的倾向。
②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丰富多彩、文明幸福的学校精神生活,是使儿童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最好途径。
③认为德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
要求自然科学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同时并重。
④终身致力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经典教育名言:①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不得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给教师的建议》第315页--论学生学习)②一本智慧多样的、存有振奋力的书,往往能够同意一个人的命运。
(《教育的艺术》第178页---论学生写作)③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596页---论课堂教学)④学校应像是一块磁石,以自己有意思而多样的生活迎合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全集(一)》第527页---论学校教育)⑤人在为他人的幸福着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797页---论道德品质)⑥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
(《帕夫雷什中学》第28页---论教师读书)⑦恳请你忘记,你不仅就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就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教师培训之48位世界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简介
教师培训之48位世界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简介1.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他传授给学生的,他所做的无非就是把学生心中的真知唤醒并挖掘出来。
就像接生婆一样,他所做的是帮人生孩子(知识),孩子(知识)是每个人自在自有的。
故他把自己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而把自己比喻为知识的接生婆。
也许纯属巧合,苏格拉底的母亲恰恰就是一位接生婆。
苏格拉底算是子承母业,母子俩共同做着助产的工作而乐此不疲。
苏格拉底常常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开始,通过提问,揭示对方的自相矛盾之处,如此层层推进,直至最终得出双方都认可的结论。
且不说苏格拉底的认识论正确与否,他所创立的“产婆术”在教人求知求真方面确是匠心独具,开了西方“启发式谈话法”的一代先河,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2.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7岁前的教育以体育为主,要及时地引导儿童做些适宜于肢体发育的各种活动。
儿童自幼养成耐寒的习性,很有必要;儿童习惯于寒冷,不仅可以促进其体格健壮,而且可为其长大成人后的从军入伍作准备。
至于儿童的啼哭,则不必禁止,啼哭时扩张肺部,有助于身体的发育。
5岁前不可教儿童任何功课,以免妨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5岁前的儿童主要活动是游戏和听故事。
“儿童游戏要既不流于卑鄙,又不致劳累,也不内涵柔靡的情调”。
故事应由负责儿童教育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
游戏和所讲的故事,最好能与将来的工作相联系,是将来应从事的工作的简单模仿。
儿童的环境对其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不要使儿童听狠亵的语言,更木能让他们讲狠亵的语言,一旦轻率地口出恶言,离恶行也就不远了。
同样,也不要允许他们看狠亵的图画或戏剧表演。
人们对最初接触的事物往往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人在幼时,务使其隔离任何下流的事物,凡能引致邪念和恶毒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勿令耳儒目染。
”从5岁到7岁这个年龄时期,儿童可以旁观人们正在从事的他们将来将要从事的工作。
根据亚里土多德的学制,要使儿童从7岁起便就学于“体育教师和竞技教师”。
教育学家及教育理念
教育学家及教育理念保罗朗格郎:法国教育家,1965年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布鲁纳:美国教育家,他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展学习的理论。
布鲁姆:美国教育家.他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位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柏拉图:古希腊著名思想家。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柏克赫斯:他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其作品为《民本主义与教育》。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教育观点“做中学”,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
“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裴斯泰洛奇:瑞士平民教育家。
他的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地一切天赋力量。
教育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一体化,使头、心和手得到发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格赛尔:美国心理学家。
他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机制。
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家。
他和斯宾塞是实质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以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学的形成,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他是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建构教育学体系。
他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他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
是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痛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
他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
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凯洛夫:苏联教育理论家。
他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他是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历史上著名教育家及思想流派汇总
人物理论1、《教育的语言》规定性、描述性、纲领性三种定义法:(美)谢弗勒2、实验教育学:(德)梅伊曼、拉伊3、文化教育学:(德)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4、实用主义教育学:(美)杜威、克伯屈5、批判教育学:(美)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不厄迪尔6、生物起源说:(法)勒图尔诺、(英)沛西·能7、心理起源说:(美)孟禄8、教育独立论:蔡元培9、教育万能论:柏拉图、爱尔维修10、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11、筛选假设理论:伯格、斯蒂格里茨12、劳动力市场理论:皮奥雷、多林格、戈登13、内发论:(法)卢梭、(美)格赛尔、皮亚杰14、外说论:荀子、洛克、华生15、遗传决定论(先天决定论、血统论):高尔顿16、环境决定论:华生17、社会本位论:(德)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涂尔干18、个人本位论:(法)卢梭、(瑞)裴斯泰洛齐、(德)康德、(法)萨特19、内在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杜威20、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21、教育适应生活说:杜威22、高等教育“大众化”:(美)马丁·特洛23、终身教育:(法)保罗·朗格郎24、课程即学习经验:杜威25、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金蒂斯26、课程即社会改造过程:(巴西)弗雷尔27、课程五类(理想的/正式的/领悟的/实行的/经验的)分法:(美)古德来德28、知识中心课程论: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要素主义:巴格莱;永恒主义:赫钦斯29、社会中心课程论(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30、学习者中心课程论——经验主义:杜威;存在主义:奈勒31、课程编制理论:泰勒3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斯金纳33、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奥苏伯尔3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35、先行组织教学模式:奥苏伯尔36、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37、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美国明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兄弟38、行为修正模式:斯金纳39、“导生制”:贝尔、兰卡斯特40、道尔顿制:(美)柏克赫斯特41、特朗普制:(美)特朗普42、三类(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教学评价:布鲁姆4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44、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45、体谅模式:(英)麦克费尔46、价值澄清模式:(美)拉斯、哈明、西蒙47、社会学习模式:班杜拉48、集体教育模式:马卡连柯49、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大教学论》:夸美纽斯50、教育学独立标志性著作《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布鲁纳(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中国教育名家思想
中国教育名家思想中国教育名家思想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众多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和理论。
下面,本篇文章将从古代名家到现代名家,梳理出几位代表性的中国教育名家,并分析其主要思想。
一、古代名家1.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学相长”的教育观是古代中国教育的重要理论。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人格塑造的过程。
他主张以德育为先,通过感化和引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从而实现教育对人的道德、精神和形体的全面塑造。
2. 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古代的名儒、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以文治国”思想是反映古代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诸葛亮认为,教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他主张以文化普及为先,倡导文化教育和礼仪教育相结合,使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治国安邦、祸福无常的目的。
1. 陶行知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他的教育思想以“以学生为中心”为核心,主张“启发式教育”,强调学生应该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学习,通过创造性地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和谐、平等的环境,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中收获成长和进步。
2. 张海迪张海迪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为人师表”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身心、思想品德和创新能力。
他主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导师和良师益友,通过为人师表的行为和言谈,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和幸福的人生之路。
1. 陈至立陈至立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教育改革的推动者,他的“学以致用”、“就业创业教育”等理念影响了中国教育界的发展方向。
他认为,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实际、紧密结合产业、紧密结合社会,实现教育和生产、教育和劳动的有机结合,将学习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中国近现代的教育家及其主要的教育思想
(1868一1940)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光绪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补编修。
戊戌维新变法失败,深感清政府腐败无能,弃官南返,开始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移居香港,后病卒于香港。
其主要教育思想为:(1)提出了著名的自由主义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认为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在“共和精神”的指导下,接受五个方面的教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才能完成,(2)主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3)强调发展个性,崇尚自然。
为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强调要有“自动”、“自学”、“自助” 的精神,防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4)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
还支持“勤工俭学”和“工学互助”活动。
其著作辑有《蔡元培全集》陈独秀【近代】(1879—1942)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字仲甫。
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
1918年和李大钊一起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积极参加并领导五四反帝爱国运动。
1920年12月,任广东省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曾试图改革当时的教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创始人之一,被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1924年著文主张收回教育权,支持教会学校学生的斗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因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927年被撤销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职务。
1929年被开除出党。
著作辑为《独秀文存》胡适【近代】(1891—1962)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早年在上海梅溪学堂、澄忠学堂和中国公学求学。
1910年赴美留学。
先后入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受业于杜威,获哲学博士学位。
自称“受杜威先生实验主义哲学的绝大影响”,实用主义是他“生活和思想的一个向导”。
他一生参加学术活动的领域较广泛,在哲学、文学、历史和教育等方面,均有专门论著。
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一、孔子:在教育思想上(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用,由博返约);在道德教育上(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二、孟子:道德教育的原则(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刻苦锻炼);教学原则(自求自得、专心有恒、启发引导、循序渐进)。
三、荀子:首倡性恶论,他认为做教师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有尊严有威信;(二)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三)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四)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此外,要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学问。
四、徐特立:关于思想教育,徐特立在他的教育论著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基本观点教育。
他说:”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要以“五爱”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三、纪律教育.他认为必须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反对体罚。
他指出,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品质修养," 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
”五、陶行知:其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由”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三大部分构成.”教育思想的三个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六、蔡元培: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文科和理科相通。
七、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倡用问答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后世启发式教学法的先导.“苏格拉底法":相互答问、交相争辩的方法,诱导交谈者从自己的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正确的答案。
“我不是授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所以,人们也称”苏格拉底法”为”产婆术”。
八、柏拉图:西方古代大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和教育家.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被称为" 客观唯心主义”.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
中国五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中国五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国五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任何一个民族教育的振兴,必然伴随教育家的崛起。
有研究者从公元前469年到20世纪70年代,统计出50名世界教育家,其中中国的教育家有孔子、荀子、朱熹、王守仁、蔡元培五位。
现将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摘录如下: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家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第二,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第三,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改革。
孔子一生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尧舜时代和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西周。
他的孙子子思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朱熹注:“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
这就是说孔子远则推崇尧舜时期的政治,近则遵守西周初期文王、武王时的法度。
孔子对西周时代特别推崇,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是说西周的政治制度礼制,是吸取夏商二代的经验制定出来的,那是多么美好的制度啊!我愿意推行西周的礼制。
他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如果有谁用他治国,他就要在东方推行西周的政治制度,重建西周那样的国家。
孔子毕生把实行尧舜之政,恢复西周盛世作为他的最高政治理想。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社会历史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正在崩溃,封建社会即将诞生,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孔子要历史回到西周奴隶制盛世去是不可能的。
他在鲁国从政与当权者季氏不合,从三十五岁开始招收门徒,培养自己的追随者。
随后又带着弟子遍访东方各国,历尽艰辛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被各国执政者所用,最后,他只得痛苦地回到鲁国。
返鲁后,他广招门徒,开门设教,意欲通过办教育培养人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行德政礼治的人才。
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
教育家代表作及思想主张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中国教育思想1.《学记》:①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②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③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④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⑤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⑥教学相长⑦在教学方面,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⑧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2.孔子:①代表作《论语》②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③启发教学法④他最早提出学、思、行统一的观点⑤主张因材施教⑥有教无类3.孟子:①性善论②仁政③民本思想4.荀子:①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②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③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④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⑤主张“师云亦云”5.墨子:①提出“人性素丝说”②兼爱、非攻③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西方教育思想6.苏格拉底:①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③产婆术④运用启发式教学7.柏拉图:①代表作《理想国》②最早倡导寓学习于游戏8.亚里士多德:①代表作《政治学》②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9.昆体良:①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或《雄辩术原理》②是古代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③提出分班教学④运用奖励,反对体罚⑤提出教学应适当原则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11.夸美纽斯:①代表作《大教学论》②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③教育学之父④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⑤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⑥泛智教育⑦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12.赫尔巴特:①代表作《普通教育学》②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③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④科学教育学之父⑤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⑥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⑦五步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应用13.杜威:①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②实用主义代表③以儿童为中心④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⑤活动课程:活动教学⑥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⑦五步教学法:情境、问题、假设、推论、验证⑧赫尔巴特传统代表学派与杜威的现代教育学派形成对立14.卢梭:①代表作《爱弥儿》②提出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③对教育最大贡献是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关系④教育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父亲,尤其是男孩子15.康德:较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16.洛克:①代表作《教育漫话》②“外铄论”代表人物③形式教育论④提出白板说⑤绅士教育17.华生:①“外铄论”代表人物②行为主义③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④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18.裴斯泰洛齐:①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②教育心理学化③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④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人19.斯宾塞:①代表作《教育论》②课程理论代表人物③教育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④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克鲁普斯卡娅:①代表作《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②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科学家21.凯洛夫:①代表作《教育学》②他是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在教育理论方面,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出于提高民族科学和文化教育水平,实现振兴祖国的愿望,处于不同的立场,依据不同的理念,采取不同的方法,苦心孤诣,探索改造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之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教育理论,使中国教育理论从简单模仿进入自我创造和初步民族化的阶段。
一、蔡元培教育思想蔡元培(1868-1940):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
1912年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目的是培养国民强健的体魄,强兵自卫,抵御外侮;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目的在于国富民强;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目的在于防止出现智欺愚、强凌弱、贫富悬殊现象,是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的根本;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的首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和高远的见识,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美感教育即美育,目的在于陶冶性情,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情感。
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美育还具有和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能,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
总之,“五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五育不是平分秋色,而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适应了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进步潮流。
1927年全国教育会议通过的教育宗旨:提高国民道德,锻炼国民体格,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艺术兴趣就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育”思想。
2、北京大学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一所充满封建官僚习气的学校,学生多为封建官僚子弟,入大学堂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曾更换五任校长仍未能改变北大的风气。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简介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简介一、陶行知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形成“生活教育”的思想体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
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的教育智慧抗日战争期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
育才学校择优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儿童,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条件聘请大批专家学者担任教师。
校内不仅教学生文化课,还努力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陶行知又派学生戴爱莲等人到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学习《兄妹开荒》等秧歌剧,在校内组织演出。
他还倡导学习“南泥湾精神”,带领师生开荒30亩,建立了育才农场。
这种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引人瞩目的创举,使陶行知独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誉满中外。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
先秦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先秦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教育对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教育主体: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人教育目的: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内容:(一)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最主要的内容是“仁”。
(二)文献知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春秋》包含了孔子的社会政治理论,是孔子对学生进行政治和历史教育的教科书。
(三)体育锻炼孔子除教授书本知识外,还以一些技艺为教育内容。
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射”和“御”即属此类。
“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是当时上层社会对士阶层的要求之一。
教学方法(一)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因材施教(三)善于启发循循善诱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
(四)教学相长孔子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学习方法孔子认为学习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将学习过程大致分为七个阶段: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辩、时习和笃行(子曰:“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闻一知十”、“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子,名翟,鲁人,生卒年不详,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俨然一个宗教政治团体,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教育作用墨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2)把教学分成若干阶段:
明了:了解教材 联想:新旧教材联结 系统:理解,建构 方法:应用、作业
(3)德育的方法:
约束、限定、抑制、制裁、谴责、训诫、 劝告、惩罚(体罚、变相体罚)、警告
五种道德:内心自由自在、仁慈、正义、 完善、公平和报偿
11.第斯多惠:两全教育
全人教育:培养真善美的人(真诚、爱好自由、
1840年,他在勃兰根堡创办了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Kindergaren),招收3-7岁的 幼儿,实施他的幼儿教育思想
著有《人的教育》(1826)、 《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 (1843)、《幼儿园教学法》 (1844)等。
游戏、恩物、作业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游戏是幼儿时期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是组成儿 童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童年时代 生活中最快乐的一种现象。游戏包括精神性游戏和 运动性游戏两种
要素教育: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 童所理解和易于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 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从而促使儿童各 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地发展
教育心理学化:把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 动规律的基础上,在教育实践中以心理学为依 据来促使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
10.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J. F. Herbart,1776-1841年 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是不论天赋好的还是天赋坏的,都必须受 适合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德性的 人、一个有用的人
2.柏拉图:教育国家化
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苏格拉底的学生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城郊
创办了学园(Academia),既开展教 育活动,又进行学术研究。学园讲 授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 音乐等科目,长达40年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
2、苏格拉底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
三、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著有《雄辩术原理》。
重视幼儿教育。
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
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
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因材施教,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坚决反对体罚。
四、蒙田的教育思想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
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1、不要死记硬背。
“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
“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不到什么东西。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
“把世界作为书房。
”4、要因材施教。
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6、多练习。
“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
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
【精品】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82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教育学萌芽时期:★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丘,在《论语》中大量保留了他的教育思想,如,他主张“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性相近,习相远”等。
★《礼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论,倡导启发教学,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逊、摩”,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
如《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开而弗达”,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但不能生拉硬拽,要给学生压力但不能让学生压抑,要点拨学生,但不要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可谓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真经”。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总结了希腊、罗马时期培养雄辩家的经验,要求用爱,而不是体罚来教育学生,用学校教育取代家庭教育,用集体教育取代个别教育。
教育学形成时期:★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家,他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迄今为止,论述教学原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他规划了近现代教育的最好蓝图,并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为此他设计了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设计了具有实在可行性的班级教学制度,并要求教学要贯彻主动性原则、直观原则、快乐原则和彻底原则。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1762年出版了《爱弥儿,或论教育》,被称为“儿童教育宪章”,大大激发了后人探索研究教育科学的积极性。
★赫尔巴特,德国教授,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科学诞生的标志。
他主张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也应当独立并为教育学提供方法,他还把人的认识堪称是观念的引发、联合、统合和排异的过程,他把人的心灵状态首先分为“专心”和“审思”两个阶段,再细分为“注意”、“期待”、“联想”、“行动”四个形式阶段。
后来他的弟子把“明了”改成“预备”、“提示”两个步骤,使得教学的形式阶段演变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五段教学法”。
教育学的深化和多样化发展时期:★乌申报斯基,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强调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
我国教育家教育思想总结
我国教育家教育思想总结我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教育理论和主张,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我对我国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总结,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儒家在教育思想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子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提出了“教育为先”的观念,强调了“教育为人”的目标,主张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激励人们追求道德的完善。
他还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另一位重要的教育家是孟子,他强调培养人的性情和理性,认为养育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提出了“知止而后有定”的教育原则,强调人应该把握一个度,不要过分追求功利和成功,而要追求德行的完善。
明代的教育家杨继盛提出了“心理教育”的概念,主张教育应该从“匡性”、“调情”、“启心”和“整体”的角度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近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近代中国的教育家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
最具代表性的是陶行知,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倡“德育与智育相统一”,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另一位重要的教育家是张伯苓,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人道主义精神,有利于自由创造,有利于社会合作。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
同时,近代的教育家还包括了发展教育理论和方法,如顾颉刚提出的“生活化教育”和蔡元培提倡的“综合教育”,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在当代,我国的教育家们纷纷提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思想。
胡先骕提出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另一位重要的教育家是钱学森,他主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倡“探索型学习”,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实践能力。
教育家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1、孟子:性善论,“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2、《学记》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育学的著作“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原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也”“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社会本位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长善救失”〔利用积极因素,客服消极因素〕3、孔子:《论语》主张“有教无类”〔教育起点平等〕“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
启发教育的来历,历史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性相近,习相远”〔社会本位论〕4、蔡元培:北京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方针,我国近代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以美育代宗教”5、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现代教育学著作6、陶行知:被毛泽东誉为“人民教育家”,师从杜威,区别于杜威,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为核心7、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8、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寓学习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理性说9、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10、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古代西方教育学最高成就11、培根:英国,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近代实验科学鼻祖12、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家“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他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芒的职业”教育体系根本指导原则:“教育要适应自然”“学年制,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规定了百科全书式课程”13、卢梭:法国《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主张培养“自然人”14、康德:最早将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15、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奠基人”,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第一次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西方第一位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16、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标志标准教育学的建立,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教学理论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17、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经典课程论命题新三中心论“儿童〔学生〕、活动、经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在做中学”“学校即社会”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18、洛克:英国“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9、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20、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21、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奉献,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22、中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23、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教学应走在学生的前面24、美国布鲁纳:《教学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发现教学法”25、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26、瑞士皮亚杰:《教育学科与儿童心理学》构建主义27、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28、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认知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29、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教育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30、加里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1、西方教育史上创立实验教育学的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1. 孔子(公元前551 —前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
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
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
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
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
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字仲尼,(前551-479年),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学,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家教育理论的创始人。
主要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子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他在历史上首先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
”这一理论具有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
然而孔子又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把人分成上中下三等,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断言“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又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缺憾。
2.提倡有教无类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的进步。
3.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孔子提出在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简单可慨括为“学而优则仕”。
4.以“六艺”为教学内容《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由孔子搜集整理而成,又称“诗三百”。
《书》是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
《礼》是士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
《乐》是各种美育教育的总称。
《易》又称《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一部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5.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a)学、思、行结合b)启发诱导c)因材施教d)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6.孔子的德育思想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自觉修养德行。
在孔子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的地位。
仁、知、信、直、勇、刚是君子具备的六种道德品质。
他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与“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的原则: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7、孔子提出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a)学而不厌b)温故知新c)诲人不倦d)以身作则e)爱护学生f)教学相长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理论的基础: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孟轲的“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了人之“类”和人之“故”。
因此他指出: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2.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而达到国家的治理。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孟轲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这又说明了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3.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孟子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理想人格,并指出了大丈夫人格的养成方法: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4.论教学孟子的教学活动体现理性的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深造自得”: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收获,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
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b)“盈科而进”:强调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
c)“教亦多术”:强调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
d)“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有《荀子》一书传世。
荀子的主要教育思想:1.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
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人的成长是由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结果,只有寻得他们之间的平衡,人的造就才有可能。
2.教育目的荀子主张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官僚。
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
教育的目标应当以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3.教育内容以儒家经典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诗》《书》《礼》《乐》《易》《春秋》。
4.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荀子构建一个完善而系统的学习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
b)知: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应对前所未遇的事变。
c)行: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5.教师的地位荀子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心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同时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达合理。
至于简单的传习学问,是不足论的。
墨子墨子,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平民哲学家,创立了墨家学说,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的主要教育思想1.教育作用墨子以“兴天下之力,除天下之害”的社会思想大力推行教育。
主张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他提出了“素丝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他以素丝和染丝来比喻人性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2.教育目的“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兼士”或“贤士”。
关于“兼士”和“贤士”墨子提出了三条具体标准:“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即知识技术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道德的要求。
3.教育内容a)政治和道德教育b)科学和技术教育c)文史教育d)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4.教育方法a)主动:作为一名兼士的职责就是主动、积极的“上说下教”,向人们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
b)创造:墨子主张“既述又作”,对古代好的东西要继承,同时又要创造出新的东西。
c)实践:墨子提出“合其志功而观焉”,主张以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评价人的行为。
他更注重“功”也就是实践。
d)量力: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明确提出“量力”这一教育方法的人,他十分注重在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
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的教育思想(一)飞扬心灵的学习目的观逍遥游是庄子追求的自由的象征,庄子所谓逍遥,就是随心所欲,游刃有余,追求个性解放和纵情舒展。
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一直是庄子的追求。
在教育中,求得自由的含义或许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积累丰富知识,熟练运用方法后获得能力的提升,求得心灵的飞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灵活运用、曲伸自如。
因而,从这一思想来看,决不能将教育局限于传授具体的知识,让学生成为储存知识的书柜。
这就是说,教育并不是为了知识而教育,应该是为了生活而教育,为了生命而教育。
(二)尊重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法观在《庄子》一书中,庄子思想的认识论表现出三种认知方法和途径,即感知、思辨和体悟。
(三)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观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然而“无为”并不是教人消极地不要创造,而是为了“无不为”,即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规律去充分作为。
在此基础上,道家又提出了“物各有宜,顺应本性”的思想。
庄子认为,万物有其特性,不同的个体各有自己的本性和长处,人们应该充分认识和保持各自的特性。
他说:“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
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
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
”(《至乐》教育也应如此,顺应个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创造出各式人才。
(四)效法自然的自然美育观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知北游》)在庄子看来,天地之美,为自然无为之美,天地为万物之总,万物也都处在自然无为之状态。
庄子正是以此来教育人们以美的眼光、美的情感去发现美,去创造美,从而获得自由。
朱熹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教育家,理学的集大成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白鹿洞书院揭示》《蒙童须知》等。
主要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作用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变化气质”,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在他看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2、论“小学”和“大学”教育(一)朱熹特别重视小学教育,认为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
朱熹还从儿童心理特点上分析“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时期是人的心智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教事”、“学事”。
(二)关于大学的教育思想十五岁以后是“大学”教育阶段。
“大学”教育的任务是“穷其理”“以理教”。
“大学”是在“小学”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小学所学到的知识经验去推测未知的事物。
朱熹认为大学主要是要去读书,“读书穷理”。
3、朱子读书法(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切己体察(5)着紧用力(6)居敬持志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年)是明清之际伟大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教育家。
主要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1)教育是治国之本王夫之认为治理国家不外乎政治和教育两大问题,其中教育最为根本,欲“安天下”当以文教为重。
(2)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王夫之把教育和人性联系到一起,他认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后天不断成长变化的。
他强调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育使人继善成性,或者使人改恶为善。
2、教学思想(1)“因人而进”王夫之支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他还指出,实施“因人而进”的关键在于熟悉、了解学生。
(2)“施之有序”王夫之认为,事和理都是有序的,人的能力也是逐步发展的,因而教学也应该顺序进行,即所谓的“施之有序”。
这是对传统的循序渐进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3)学思“相资以为功”王夫之指出,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即学与思。
他说的“学愈博则思愈远”,“思之困则学必勤”是对学思关系的最好的概括。
3、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论王夫之的道德观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
他主张“天理”和“人欲”紧密联系,“天理”存在于“人欲”之中。
其次,他提倡不以“一人之私”而“废天下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