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应急救援预案是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等突发状况的有效措施,它能够提供及时、有序、科学的紧急救援行动。
然而,当前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实施应急救援预案的效果和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问题分析1. 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过程中,不同部门、组织之间信息共享存在不足,造成应急资源调配不合理或重复浪费。
各相关单位之间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数据沟通工具不统一等问题都会影响救援预案的制定与执行。
2. 预案缺乏全面性和灵活性当前应急救援预案多以特定事件为基础,缺乏全面性和灵活性。
一份完整的应急救援预案应该包括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类事故或灾害。
此外,当前的预案较为僵化,对于特定的变化或新兴威胁的应对措施不够灵活。
3. 应急队伍建设不充分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应急队伍来执行,但当前应急队伍的建设存在不足。
一方面,应急队伍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不够,导致应急队伍的数量和规模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二、应对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效果。
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跨部门、跨单位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级政府、救援机构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
这样能够及时传递灾情、资源需求等关键信息,避免救援资源的浪费和调配不当。
2. 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标准制定全面性、灵活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标准,确保预案的全面性和适用性。
预案编制要充分考虑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变化,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队伍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效率。
同时,加大对应急队伍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装备、专业人员和经费支持,确保应急队伍的数量和规模能够满足应急救援的需求。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而事先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
在现代社会,各种灾害和事故频繁发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预案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应急救援预案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一、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1. 预案制定不够全面。
有些应急救援预案只规定了行动机构、逃生路线、安全防护等基本内容,但没有涉及人员安置、控制救援时间、资源调配等方面。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全面详细的预案。
2. 预案未能及时调整和更新。
一些应急救援预案因为制定时间过长、缺乏更新机制,导致与当前实际情况脱节,无法及时和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检查和更新,以确保其实时性和可操作性。
3. 预案实施不够专业化。
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但有些单位人员缺少实际操作经验和培训机会,导致应急救援行动不能充分发挥预案的作用。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需要进行专业人员培训和实际演练,提高执行效率和降低风险。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改进措施1. 制定全面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综合配备人员、设备和物资等资源,制定针对不同事件的详细预案,确保其全面、科学合理。
2. 定期检查和更新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需要制定更新预案的机制与流程,建立专门的应急救援预案管理机构,保障预案的顺畅、高效实施。
3. 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是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重要保障。
需要组织定期培训和实际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降低风险,确保应急救援行动效果。
总之,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和演练,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认识到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目录 CONTENTS
问题一:预案内容制定不细
问题三:事故现场设定过于简单
问题二:预案步骤过于格式化
问题四: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 各地预案脱节
1
问题一:预案内容制定不细
问题一:预案内容制定不细
要点标题:救援力量 部署、救援方案、注
意事项内容模糊
要点标题:忽视救援 协同和实际操作性
问题二:预案步骤过于格式化
缺乏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预案步骤过于格式化,往往只注重表面上的指示和操 作,忽视了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在实际应 急救援中,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经 过充分的培训和演练,才能保证应急救援人员在事故 现场能够熟练、迅速地执行预案步骤。
问题二:预案步骤过于格式化
问题四: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预案脱节
预案制定缺乏对接和衔接
在制定预案过程中,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之间缺乏对 接和衔接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导致在应急救援中心调动多种 力量作战时,各方的预案无法有效衔接,造成作战任务重叠 或预案失去作用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急救援中心应 与单位和各地加强沟通和合作,确保预案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使各方在实际应急救援中形成合力。
问题一:预案内容制定不细
要点标题:忽视救援协同和实际操作性
要点内容:在预案制定过程中,常常忽视救援力量间 的协同合作和实际操作性。预案应明确救援力量之间 的协同配合,确保各力量的任务分工和行动步骤相互 衔接。同时,预案应具备实际操作性,即在实战中能 够实际指导救援人员的行动,包括救援工具的使用、 现场救援的实施等。
问题一:预案内容制定不细
要点标题:没有考虑事故发展变化和次生 灾害
要点内容:在预案制定中,常常没有充分考虑事故发 展变化和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预案应设定事故发展 变化的情景,包括危化品燃烧、压力容器爆炸、建筑 物倒塌、人员连续伤亡、被困情况变化等。这样才能 确保预案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为救援行动提供更准确 的指导。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背景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损
失和威胁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
如今,各单位和组织都具备
了应急救援预案,但实际运用中发现,预案存在一些问题。
二、问题
1. 预案内容不完备
一些单位因为缺乏救援经验,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比较
简单,往往忽略了一些不常见的事件。
这样在实际应急时,可能会
遇到在预案中未包含的问题。
2. 预案难以执行
一些预案制定的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真实情况下所面临的
问题。
而且在制定预案的过程中,没有考虑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
因此,预案难以在实际中被有效执行。
3. 预案的漏洞与矛盾性
由于制定预案的工作要求相对简单,很多单位在制定预案的过
程中,缺乏足够的调查和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类漏洞和矛盾性,也没有进行实践演练。
因此,在实际应急时,可能遇到偏差和不足。
4. 缺乏应急救援意识。
应急救援预案纠正

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预案存在不足之处,影响了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此,本文对应急救援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
二、问题分析1. 预案编制缺乏针对性部分应急救援预案在编制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导致预案内容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
在实际救援过程中,预案的指导作用难以发挥。
2. 预案内容过于复杂一些预案内容过于复杂,包括多个方面、多个环节,使得基层救援人员难以快速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混乱,影响救援效率。
3. 预案更新不及时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是一项长期性、动态性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然而,部分预案在编制后未能及时更新,导致预案内容与实际情况脱节。
4. 预案演练不足预案演练是检验预案可行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手段。
然而,部分单位在预案演练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救援人员对预案的熟悉程度不高,影响了救援效果。
5. 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应急救援物资是保障救援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部分单位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无法满足救援需求。
三、纠正措施1. 提高预案编制针对性针对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具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
在预案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类突发事件的成因、特点及发展趋势,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简化预案内容在保证预案完整性的前提下,简化预案内容,使其更加清晰易懂。
对于基层救援人员,可以制作简易版预案,便于快速掌握。
3. 加强预案更新建立健全预案更新机制,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针对新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补充预案内容,确保预案的时效性。
4. 加强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实战能力。
通过演练,发现预案中的不足,及时进行修正。
应急救援预案常见问题

应急救援预案常见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突发事件和事故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急救援预案还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常见问题1. 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时,没有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预案过于泛泛,无法应对具体的突发事件。
例如,预案中涉及的应急响应措施过于笼统,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责任人。
解决措施: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时,要充分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
同时,要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责任人的职责,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信息沟通不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需要各级部门、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导致救援行动无法迅速、有效地展开。
解决措施: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各级部门、单位之间的信息畅通。
可以设立应急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
同时,要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单位的协同作战能力。
3. 应急资源不足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支持。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资源不足,导致救援行动无法迅速、有效地展开。
解决措施:建立健全应急资源保障机制,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
要提前规划应急资源,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集足够的资源进行救援。
同时,要加强对应急资源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应急资源的充足和有效。
4. 培训和演练不足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体人员的高度参与。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培训和演练不足,导致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无法熟练、有效地进行应对。
解决措施: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全体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作为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救援预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问题分析1. 缺乏实际性和可操作性很多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的依据是理论上的、简单的思路,导致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
缺乏实际性和可操作性的预案当面临真正的应急事件时,往往难以被有效执行。
2. 预案更新缓慢应急救援预案在获得批准后,应及时进行更新。
但是,很多单位和部门缺乏及时更新预案的意识和方法,致使很多预案逐渐失效。
这会损害预案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进而对救援行动产生不利影响。
3. 预案执行人员素质不足预案不仅仅是制定,更重要的是执行。
在实际的预案执行过程中,很多应急救援人员缺乏必要的实操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致使救援行动受到很大阻碍,导致救援效果不佳。
4. 单位层面的预案不统一一些单位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实际上是为了单位自身的情况而制定的,缺乏与其他单位的配合,并且与大众的应急处理方法存在巨大的差距。
这样,当出现跨单位联合救援的情况时,往往会陷入协调困难的情况。
二、改进措施1. 针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和思考制定应急预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并且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思考。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严密的逻辑,动用实际数据和经验,以确保制定出来的预案具有实际性和可行性。
2. 预案更新的方式和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来保障预案的更新,确保预案在必要时仍然有效。
更新机制可以通过定期修订预案、开展演练和系统整合等方式来实现,提高预案的实用性、科学性和灵活性。
3.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其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培养。
通过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参与实践,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和技能的培训和训练,增强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实操技能,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4. 建立统一的预案体系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促进各单位在预案制定上的协调,确立联合救援的相关策略和方法,提高应急救援预案的整体安全性。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有效地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对事故进行快速反应和综合处置的措施和程序。
而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时,往往存在一系列问题,不仅会影响应急救援的效果,更可能会带来致命的风险。
因此,本文就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1.缺乏全面的风险评估: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灾难类型、异常事件以及各种可能的环境等因素。
但往往在规划初期,仅从简单的角度出发,对可能性和风险性缺少深入研究和探讨,可能导致预案的不完整和被动应急处理。
2.制定缺乏科学性:许多应急预案并不科学,主观性太强,经验性原则太多,而规范性的制度与标准又不健全。
如没有相应经验,依葫芦画瓢,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3.预案培训不足:预案不仅仅是被制定出来,更需要得到组织机构水平和个人技能的充分掌握,这也是完善应急预案的关键。
然而,许多地区的预案培训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对预案的理解不足,另一方面是训练制度不科学化、不合理化。
4.缺乏充足的应急物资: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紧急情况下,物资部分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很多组织机构常常缺乏充足的应急物资,如医疗设备、洁净用品、能源等,往往导致预案的失效。
应对措施1.细致的风险评估和调查:要解决预案制定不完全和不清晰的问题,必须仔细调查与应对未来挑战相关的因素,制定科学和可操作性高的预案,在各种情况的急救和疏散方面有所建树。
2.加大培训力度:在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中,必须把培训作为整个过程的重心,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预案一旦实施,具有明显的效果。
在这个环节下,建议通过定期练习、演习等方式,来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成功。
3.加强应急物资的配备:在应急预案制定的初期,必须充分考虑到已有的设备、物资和人员,调查各个阶段的能力,加强从长远来看物质和人员缺口的计划,确保组织机构充足的应急物资配备。
我国应急救援预案的问题

标题:我国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类事故和自然灾害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应对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其编制和实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应急救援预案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对我国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1. 预案编制不够科学合理在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过程中,部分预案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事故和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
有的预案内容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措施,难以指导实际救援工作。
2. 预案制定缺乏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部分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后,未能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导致预案中的措施和操作流程与实际情况不符。
此外,预案的制定往往过于依赖理论,而忽视了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使得预案在实际救援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 预案演练不足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经过反复的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然而,部分单位对预案演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演练频率较低,使得救援人员在实际救援中难以熟练运用预案中的措施和操作流程。
4. 预案协同配合不够紧密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协同配合。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不健全,导致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等现象,影响了救援工作的效率。
5. 预案资源保障不足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然而,部分单位在预案资源保障方面存在不足,如救援设备器材不足、救援资金不充足等,使得预案的实施受到限制。
二、我国应急救援预案的对策建议1. 加强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充分考虑事故和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同时,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充分听取相关专家和一线救援人员的意见,提高预案的实用性。
2. 提高预案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后,应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预案中的措施和操作流程与实际情况相符。
浅析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不断增多。
这些事件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各级政府和企业纷纷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预案制定缺乏科学性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缺乏科学性,表现为对突发事件的预测不准确、对事件的影响评估不全面等。
这导致预案在实际应对过程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 预案制定过于复杂有些应急救援预案过于复杂,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使得在实际应对过程中难以迅速、有效地执行。
此外,复杂的预案还可能导致相关部门在应对过程中出现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情况。
3. 预案制定缺乏针对性部分应急救援预案过于通用,没有针对具体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这导致预案在实际应对过程中难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 预案制定和实际操作脱节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实际操作脱节,表现为预案中的措施难以落实,或者预案中的措施与实际操作不符。
这导致预案在实际应对过程中难以发挥作用。
5. 预案制定缺乏动态调整部分应急救援预案在制定后长期不变,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这导致预案在应对新的突发事件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
二、应对措施1. 提高预案制定的科学性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时,应充分调查研究,准确预测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全面评估事件的影响。
同时,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预案制定经验,提高预案的科学性。
2. 简化预案内容应急救援预案应尽量简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便于实际操作。
同时,预案中应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程序,提高应对效率。
3. 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应急救援预案应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提高预案的针对性。
此外,预案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确保预案的实用性。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问题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也在增加。
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1. 预案编制不完善(1)缺乏针对性:部分企业在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时,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的生产特点、危险源和潜在风险,导致预案过于通用,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内容不全面:一些预案在编制过程中,未能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类型,使得在实际应对时可能出现空白。
(3)操作性不强:预案中的应急措施过于抽象,缺乏具体操作步骤,不便于实际操作。
2. 预案演练不足(1)演练频率低:部分企业年度演练次数不足,甚至有些企业从未组织过应急救援演练。
(2)演练形式单一:演练内容过于单一,仅限于某一特定事故类型的应对,无法全面提高员工应对多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3)演练效果评估不足:演练结束后,缺乏对演练效果的评估和总结,使得演练目的无法达到预期。
3. 预案宣传教育不够(1)缺乏针对性培训:部分企业未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风险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导致员工对预案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
(2)宣传教育途径单一:仅依靠口头讲解、书面材料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效果不佳。
4. 应急救援资源不足(1)物资储备不足:部分企业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足,无法满足实际救援需求。
(2)救援队伍建设不足:专业救援队伍规模较小,救援能力有限。
5. 预案协同性不够(1)与企业外部应急资源协同不足:企业在应急救援过程中,与政府、消防、医疗等外部应急资源的协同不够紧密。
(2)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协同不足:企业内部各部门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职责划分不明确,协同作战能力较弱。
二、企业应急救援预案改进对策1. 完善预案编制(1)加强针对性:企业在编制预案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生产特点、危险源和潜在风险,确保预案的针对性。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问题一:预案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许多组织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时存在一个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预案的不全面性和缺乏针对性。
通常情况下,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者只关注一些已知和常见的突发事件,而忽视了一些可能性较低但仍有可能发生的事件。
这导致了实际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不足和不够灵活的情况。
应对措施:1.编制者应该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考虑到各种可能性的突发事件。
可以参考历史数据和类似组织的经验,以确定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2.针对各种可能性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预案。
这些预案应该综合考虑资源调度、沟通协调、人员培训等方面,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应对。
3.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通过演练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
问题二:应急救援预案部署不明确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应急救援预案的部署不明确。
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明确的部署步骤和责任分工会导致救援行动的混乱和效率低下。
在应急情况下,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明确的指导和责任分工,可能导致时间浪费和对突发事件的错误应对。
应对措施:1.预案应该明确定义每个阶段的流程和部署步骤,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行动。
例如,预案应包括启动阶段、应急响应阶段、恢复阶段等。
2.明确责任分工,每个人应知道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对于多部门参与的救援行动,预案应该清晰地定义各个部门的职责,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协调。
3.进行定期的演练和模拟演习,以验证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在演练过程中可以检查和发现潜在的部署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问题三:救援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当应急救援行动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等。
然而,许多预案在制定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到这些资源,导致在实际应对突发事件时资源不足。
此外,有时资源分配不当,可能导致一些地区或部门的救援行动受到限制,影响整体效果。
应对措施:1.在制定预案时,充分考虑可能需要的各种资源,确保有足够的储备和支持。
应急救援预案相关问题分析

应急救援预案相关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不断增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对于减轻灾害损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本文将对应急救援预案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1. 预案制定不够科学合理在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过程中,部分单位对突发事件的分析判断不够准确,对灾害事故的预警预测能力不足,导致预案的制定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此外,部分预案内容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无法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具体指导。
2. 预案衔接不够紧密应急救援预案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预案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应急救援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此外,预案与实际救援资源配置之间存在脱节,影响了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性。
3. 预案演练不足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是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然而,部分单位对预案演练重视不够,导致救援人员对预案内容不够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
演练次数不足、演练内容单一、演练形式不够逼真等问题,都影响了预案的实战化程度。
4. 预案培训和宣传不够到位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需要广大救援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然而,部分单位对预案培训和宣传不够重视,导致救援人员对预案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群众对应急救援知识的知晓率偏低。
这无疑增加了应急救援工作的难度。
5. 预案修订不够及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应急救援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订。
然而,部分单位对预案修订工作重视不够,导致预案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应急救援预案改进对策1. 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需要充分分析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预警预测能力。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突发事件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对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1. 预案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时,往往只注重形式,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预案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应对各种复杂的突发事件。
2. 预案的演练不足虽然大部分单位和部门都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但在实际演练中,往往存在演练次数不足、演练内容不全面、演练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这使得应急救援预案在实际应对突发事件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预案的协同配合不足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需要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协同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信息共享不充分、资源整合不力等问题。
这使得应急救援预案在实际应对突发事件时,难以形成合力。
4. 预案的更新不及时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应急救援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完善。
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预案更新不及时、预案内容与实际不符等问题。
这使得应急救援预案在实际应对突发事件时,难以适应新的情况。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改进措施1. 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制定出科学、系统、全面的预案。
同时,预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预案在实际应对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 加强预案的演练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手段。
单位和部门应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演练的频率和覆盖面,确保演练内容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同时,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对预案进行及时的修订和完善。
3. 加强预案的协同配合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需要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协同配合。
单位和部门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应急救援预案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案制定得好,预备充分、救援准时,就能削减损失和削减人员伤亡,减轻人们的苦痛,为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笔者进行调研后,认为在应急救援预案的构想、制定、应用、管理等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预案制定和应用中的问题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制定不细主要表现在对救援力气部署、救援方案、留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模糊、混乱不清,在救援力气进退路线的支配部署上,有救援路线、无退防路线,交代了各救援力气的任务分工,却忽视了相互间的救援协同;在救援方案上,通常是只选定了救援方式,却没有对救援现场进行估算;留意事项上没有做到依据单位详细性质提出详细要求,而是干篇一律。
二、事故应急救援步骤制定.格式化应急救援中心在制定市级预案时简单出现的问题是,在制定救援对策时,往往把各救援力气在现场的救援行动交代得过细,如救援人员什么时候到达现场、现场救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救援时哪些人利用哪个救援工具等。
像这样的问题布置得太详细,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从而忽视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状况和计划指挥与临场指挥的区分,反而失去了实际意义。
三、应急救援中心与各单位和各地制定的预案脱节假如应急救援中心与各单位和各地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做好统一、衔接工作,往往会造成各方面部署(如停车血置、事故现场设置、救援和退防路线的设置甚至救援任务的分工)不协调。
应急救援中心一旦调动多种力气实施救援时,就很可能造成救援任务重叠或者应急救援中心制定的预案失去作用。
四、应急救援预案领导熟识,职工不太熟识现在各单位制定预案往往是领导或内勤人员的事情,制定出来的预案往往是领导和内勤人员熟识。
而应急救援中心其他人员对制定出的预案不太熟识,而且往往是应付考核检查时才把预案拿出来,再加上应急救援中心围绕预案组织的演练太少,很简单造成救援职工只熟识预案中事故或部位基本状况,而对应急救援中心参与的灭火救援行动的部署知之甚少,导致在实战中对应急救援中心的意图理解不透、执行不到位。
浅析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背景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方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在于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救援工作,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因此,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应急管理的基础、前提和核心。
然而,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非易事,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人员、技术、体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人员问题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需要有一支专业、高效的团队。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地方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时缺乏专业的人员,只能靠政府机构内部的人力资源自行完成。
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和完整性。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甚至拿学生充当专家,以凑数。
显然,这样的预案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应对措施针对人员不足的情况,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数量和水平;2.拓宽招聘渠道,引入专门从事应急救援和安全方面的人才;3.支持学校专业开设应急救援课程,增加人才培养来源。
技术问题应急救援预案涉及深刻复杂的领域,需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工具。
而很多地区在制定预案时仍然存在技术含量不高、工具不全面的情况,难以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一些地区的应急指挥中心的基建条件不足,工具落后,数据不准确。
这对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和指挥造成了困难。
应对措施为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政府可以:1.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断引入新设备和新技术;2.改善应急指挥中心的基建设施和仪器设备,在保证数据可靠性和安全且快速传输的同时提升调度效能;3.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构建全国的科技联防联控网络,发挥集体智慧。
体制问题应急救援预案需要良好的机制和体制保障。
但现实情况下,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体制和领导机构,应急救援预案中存在着许多缺失或空白,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
尤其在一些较为突发的事件中,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使得应急资源的分配和调度缺乏协调一致性,出现了重复投入和浪费等现象。
浅析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前言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通过对于设施、人员以及工作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可能出现的灾害危险事故原因,制定应急救援人员组织、工作程序、应急救援资源及物资等相关方面的救援措施,保障人民财产与安全的预案,是人们应对各种灾害、事故的重要保障措施。
然而,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存在的问题预案设计缺乏实战性一些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单位在设计上往往存在过度繁琐、崇尚理论、模拟不够真实等问题,过多地陷入过度的理论构想,而缺乏应急救援现场真实情况考虑,不仅难以实际演练,更是难以真正起到应急救援的效果。
预案内容缺乏有效性有些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的内容偏离实际,过度抽象,指导性不强,无法针对现场危险情况进行准确的应对。
例如,在火灾救援预案中,应当考虑灭火器具、水源等物资的储备和分配,但某些预案中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应对方案,缺乏具体的部署方式。
缺少协调配套机制针对一些特殊的灾害危险事故,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在应急救援预案中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
但是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时候缺少协调配套机制,导致在实际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协调不畅、资源浪费等现象。
应对措施实践教育培训应急救援预案制定者需要将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培养出更加适合实际需要的应急救援预案。
同时,针对预案制定者,需要加强应急救援理论和现场救援技能,提高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实践经验和素质。
审核评估机制要在预案制定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审核评估机制。
通过对应急救援预案实用性的评估以及演练的效果分析,进一步提高预案有效性和针对性。
协调配套机制建立应根据不同的灾害危险事故的调查报告来建立协同配套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并制定协作计划,使应急救援预案在现实救援工作中职能协同且各司其职,从而达到最好的应急效果。
结论要制定一份完备的应急救援预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且制定出来的预案离实际操作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应急救援预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演练磨合才能真正起到它的应急救援作用。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应急救援预案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应急救援预案一、应急救援预案制订中的问题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装置或部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或其他灾害,根据应急救援的指导原则和战术原则,以及现有装备而拟定的。
因此,在制订预案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实事求是这个原则,才能达到在安全事故或灾害现场发挥作用这一基本目的。
然而,目前在制订预案时由于没有把握好这个原则,反而凸现出几个误区,制约了预案应用的实际操作性。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制订不细。
主要表现在对救援力量部署、救援方案、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表达模糊、混乱不清。
如在救援力量进退路线的安排部署上,有救援路线,无退防路线,交代了各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却忽视了相互间的救援协同; 在救援方案上,通常是只选定了救援方式,却没有对救援现场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上没有做到根据单位具体性质提出事项,而是千篇一律。
2.事故应急救援步骤制订格式化。
在制订各级预案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制订救援对策时,往往把各救援力量在现场的救援行动交代得过细,如救援中心的力量什么时候到达现场,现场救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救援时哪些人利用哪个救援工具等。
问题布置得太具体,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而忽略事故现场的瞬息万变和计划指挥与临场指挥的关系,预案反而失去了实际意义。
3.事故现场设定过于简单。
事故设定是预案制订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救援力量部署、施救对策等起着决定的作用。
如果事故设定过于简单,如只确定一个事故点或是不设置事故发展变化中易引起的次生灾害( 如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建筑物的倒塌、人员连续伤亡、被困情况变化等) ,整个预案就显得过于简单,没有起到打大仗、硬仗、恶仗的准备作用,对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的指导意义也就不强。
4.公司层面与各单位、装置制订的预案脱节。
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较大规模、较大影响的事故,公司和二级单位、装置都会制订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但是如果公司与二级单位、装置在制订过程中没有做好统一、衔接工作,往往就会造成力量部署( 如停车位置、事故现场设置、救援和退防路线) 的设置甚至任务分工不协调。
浅析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引言应急救援是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进行的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行动、有控制的应急处理活动。
如今,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也成为了重要的任务之一。
然而,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意义2.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3.应对措施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意义事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能够对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响应,精准处置,降低损失,并且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
同时,预案不仅预置了相关部门和人员实施应急救援的流程和措施,还规定了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在所有的存储介质中,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应急救援预案的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救援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1. 缺乏应急救援意识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前,缺乏重视和意识是个关键问题。
有些地方和部门,把应急救援当做一项必须要有,却又无法启动的“虚设”。
感知不到应急救援的紧迫性和需要性,不能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预案缺陷预案缺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缺乏实战经验有些制定预案的工作人员,缺乏实战经验,对应急救援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面对具体问题无法做到精准处理。
实战经验不足,从而导致预案中出现不够全面和合理的缺陷。
缺少科学性有些应急救援预案没有按照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制定,忽视了预案实施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预案内容可能存在缺乏警示、指导和规范性,往往需要更新和完善。
3. 缺乏整体协调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作,而现实情况中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等存在不统一、分散等问题,导致协调困难。
此外,由于制定预案各部门、领导、群众参与度不足,导致整体协调难度大,调度混乱。
应对措施1. 加强应急救援教育宣传针对缺乏应急救援意识的问题,需要加大应急救援教育宣传的力度,宣传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应急救援的良好氛围。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应急救援预案在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急救援预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关注和改进。
本文将对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1. 职责分工不明确在实际应急救援过程中,职责分工不明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救援行动中的混乱和无序,影响救援效果。
在一些预案中,虽然对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进行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预案不熟悉或者情况紧急,往往会出现职责混淆的情况。
2. 应急救援演练难以正常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应急救援演练难以正常开展。
一方面,由于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的限制,演练的规模和次数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企业、单位对演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演练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达到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目的。
3. 应急救援效果欠佳在实际应急救援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应急救援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由于预案不完善,救援行动中可能出现疏漏和错误;另一方面,救援设备和物资的配备不足,也可能影响救援效果。
此外,救援人员的培训和素质也是影响应急救援效果的重要因素。
4. 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应急救援预案的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
这导致应急救援预案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迅速、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影响救援决策和救援行动的开展。
5. 社会参与度不足应急救援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社会活动,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共同参与。
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参与度仍然不足。
一方面,公民的自救互救意识薄弱,难以在突发事件中迅速采取行动;另一方面,企业和社会团体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对策1. 明确职责分工为解决职责分工不明确的问题,预案制定时要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救援行动中的协调和有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工作方针,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高度聚集,人们对如何防范物质损失可谓绞尽脑汁,但每年总有巨额的物质财富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遭受损失。
多少年来人们致力于对事故的预防和治理,取得了较大的效果。
然而各类事故仍然频繁发生,社会物质财富仍不断遭受损失。
如何减少和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在事故发生后保护财产和人身生命安全,亦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告诉我们,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是减少损失和伤亡的一项关键措施,这就为应急预案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为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
要充分发挥应急预案的作用,首先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
只有制定的应急预案与实际相符,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安全事故猛于虎,小的事故可以使一个家庭破裂,大的事故可以使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瘫痪。
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使整个地球为之震动,人人触目惊心。
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2•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14人死亡,惊天地、泣鬼神。
四川省南充市“9•27”水上特别重大事故,66人罹难,使53户人家破灭,69名孩子失去父母,187名老年人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应急救援预案是实施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行动、采取救援措施的基本依据,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得好,准备充分,救援及时,就能减少损失和降低人员伤亡,就能减少人们的痛苦,就能为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作出贡献。
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应急救援行动参战力量更加多样化,现场情况象要下雨的天一样瞬息万变,制定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对到达现场后迅速、准确展开救援,提高救援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深入各地进行调研后,认为各地在应急救援预案的构想、制定、应用、管理等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问题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中的问题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或部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或其他灾害,根据应急救援战斗的指导原则和战术原则,以及现有装备而拟定的。
因此,在制定预案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实事求是这个原则,才能达到在安全事故或灾害现场发挥作用这一基本目的。
然而,目前某些单位在制定预案时没有把握好这个原则,反而凸现出几个误区制约了预案应用的实际操作性。
(一)预案制定中的误区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制定不细。
主要表现在对救援力量部署、救援方案、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模糊、混乱不清,在救援力量进退路线的安排部署上,有救援路线、无退防路线,交代了各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却忽视了相互间的救援协同;在救援方案上,通常是只选定了救援方式,却没有对救援现场进行估算;注意事项上没有做到根据单位具体性质提出,而是千篇一律。
2、事故应急救援步骤制定格式化。
应急救援中心在制定市级预案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制定救援对策时,往往把各救援力量在现场的救援行动交代得过细,如救援中心的力量什么时候到达现场、现场救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救援时哪些人利用哪个救援工具等像这样的问题布置得太具体,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从而忽略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发展规律和计划指挥与临场指挥的关系,反而失去了实际意义。
3、事故现场设定过于简单。
事故设定是预案制定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救援力量部署、施救对策等内容起着决定的作用。
如果事故设定过于简单,如只确定一个事故点或是不设置事故发展变化中易引起的次生灾害(如危化品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建筑物的倒塌、人员连续伤亡、被困情况变化等),整个预案就显得过于简单,没有起到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作用,对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的指导意义也就不强。
4、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制定的预案脱节。
对于一些较大规模、较大影响的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和辖区单位和地区都会制定同一地点的应急救援预案,但是如果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做好统一、衔接工作,往往就会造成力量部署如停车位置、事故现场设置、救援和退防路线的设置甚至任务分工不协调。
一旦出现应急救援中心调动多种力量作战时,就很可能造成作战任务重叠或者应急救援中心制定的预案失去作用。
5、各级制定预案时侧重点不突出。
同样是在制定同一个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过程中,应急救援中心和单位、各地在制定时如果把握不好出发点,没有侧重,重点不突出,出现雷同,甚至是“拿来主义”,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预案基本一个样,那预案就失去了具体的指导意义。
(二)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中应采取的应对措施1、预案制定要准确细致,保证质量。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严格按照预案的六个基本内容(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辩识、评价;应急各方的职责分配;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现场恢复。
)进行制定,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针对性、预见性设置事故大小。
2、预案制定要简要明确,便于使用。
要结合各地和单位实际情况,应急救援中心、县(市)和协同单位在救援力量部署方面多做文章,把各参战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与协同作战交代清楚是最重要的,而单位级预案应在上级预案的基础上,把侧重点放在各自具体的救援行动上,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对实战和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更有指导意义。
二、应急救援预案应用中的问题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实战中得到充分的应用,预案的应用可分为平时应用和实战应用两方面,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几个常见问题往往导致预案不能发挥最大作用。
应急救援预案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指挥是取得应急救援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如何指挥,就是将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抢险中的科学发挥。
(一)应急救援预案应用中的误区1、领导对应急救援预案熟悉多,职工熟悉不够。
现在各单位制定预案往往是领导或内勤的事情,制定出来的预案往往是领导和内勤人员熟悉得多,而应急救援中心其他人员对制定出的预案熟悉机会和程度有限,而且往往是应付考核时才把预案拿出来全员熟悉,再加上一旦应急救援中心围绕预案组织的技、战术训练和演练少,就很容易造成救援职工只熟悉预案中事故或部位基本情况,而对应急救援中心参战的灭火救援行动的部署知之甚少,导致在实战中对应急救援中心的指挥作战意图理解不透,执行不到位。
2、单位情况或备勤力量改变没有及时更新。
因为受人力和其他工作任务的冲突,这是很多救援单位的“通病”,在备勤熟悉过程中发现重点单位或部位情况发生变化了或是单位备勤人员、装备发生变化了,没有及时对预案进行更新修订,造成预案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变化过程中慢慢“贬值”。
3、勤务保障没有得到落实。
预案一般是由应急救援中心牵头制定,但是预案里涉及到的通讯、装备、医疗、生活等勤务保障工作其实应该是一项跨岗位、部门甚至跨单位的工作。
某些单位的预案在制定时就没有与这些勤务保障部门(单位)进行沟通,询问这些部门到底能保障到哪个程度,制定后又没有及时把预案转发给这些部门,结果导致了在现场上的勤务保障达不到预案中的要求。
4、没有对应急救援效果进行评估。
对预案没有进行定期评审或评估,不知是否可行。
特别是在进行了演练和实战后没有对预案发生的效果进行评价,也没有及时进行修改。
5、指挥上切忌盲目冒进和撤退。
救援现场时间就是生命,指挥者往往会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下达救援命令,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人身伤亡,影响救援效果,甚至使救援行动陷于瘫痪。
因此,指挥命令应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切忌盲目冒进。
如果预测现场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或事故将进一步扩大时,总指挥应果断下达撤退命令,给救援人员足够的撤退时间,减少无谓的人员伤亡。
及时准确上报事故救援进展状态,以便总指挥部指挥。
现场救援指挥,应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总指挥汇报,总指挥应根据汇报情况,会同相关专家,认真研究现场情况,预测事故发展趋势,及时作出战术安排。
专业救援队伍指挥应稳定作战人员心态,消除其紧张情绪,阻止队员因紧张情绪而产生的盲目蛮干。
(二)应急救援预案应用中误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1、建立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应急救援预案的最大价值在于在实战中发挥最大作用,很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对预案的管理问题。
以应急救援中心为例,应急救援中心在对全市(包括县和单位)的预案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做到信息情况有人收集,勤务保障有人协调,基层预案有人指导,预案效果有人评估。
2、协调一致,互为互动。
应急救援中心与县和单位预案保持协调、统一,做好及时修订工作。
3、成立领导班子,科学管理。
各地和单位也可以建立相应的组织或小组,专门负责预案制定、管理、应用工作。
4、科学运用现代技术,及时做好技术更新。
随着目前各地应急救援中心级指挥调度中心日益计算机化,可以多从预案管理电子化、网络化方面多探索。
5、、指挥人员应积极参加演习,提高指挥能力。
在日常的事故救援演练中,应专门有针对指挥人员的演习和训练,以提高指挥人员的指挥能力,提高事故救援效果。
6、指挥人员科学地进行现场灾情分析(包括征求专家意见)。
总指挥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专家,根据现场灾害情况,综合考虑人员分布、周边环境、设备状况、物料状况等因素,分析现场事故危害程度。
7、预测事故发展趋势,确定初步事故救援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
总指挥组织相关人员研究预测事故可能的发展趋势、危害范围、危害程度,结合现场救援力量,确定初步事故救援方案,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意外状况的应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