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水太阳鲜花笔-无锡洛社高级中学
2013年惠山区优秀德育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浅谈小学生情感荒漠化的诊治》 《自主活动,焕发儿童生命的多彩》
3 4 5 6 7 8 9 二等奖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2 3 4 5 6 7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无锡市阳山中心小学 无锡市杨市中心小学 无锡市杨市中心小学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无锡市杨市中心小学 无锡市杨市中心小学 无锡市杨市中心小学 无锡市杨市中心小学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10 二等奖
11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无锡市前洲中学
张炳 黄晶燕
《仁爱、忠恕、无为:我的德育“三宝”》 《自治》
12
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
吴慕君
《借力而行,打造优秀班集体》
13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张萍
《动情、闪光、醒悟、起步、巩固》
二等奖
14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章正倩
15
省锡中匡村实验学校
胡政
奖项 序号 1 2 3 4
一等奖 5 6 7 8 9 1 2
省锡中实验学校 无锡市钱桥中学 无锡市钱桥中学 无锡市钱桥中学 无锡市钱桥中学 无锡市藕塘中学 无锡市石塘湾中学 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 无锡市前洲中学 省锡中匡村实验学校
学校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无锡市阳山中心小学 无锡市阳山中心小学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江苏省无锡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带解析)
江苏省无锡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带解析)1.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9项和963S =,则5a = . 【答案】7 【解析】 试题分析:199559()963,7.2a a S a a +==== 考点:等差数列性质2.在△ABC 中,已知2,45,a A b ===则B = . 【答案】30【解析】试题分析:已知两边及一对角求另一对角,应用正弦定理解决.由正弦定理得:21,,sin .sin sin sin 45sin 2a b B A B B ===因为a b >,所以角B 为锐角,所以30.B = 考点:正弦定理3.不等式组2002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答案】9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平面区域为一个三角形及其内部,其中(2,4),(2,2),(1,1),A B C --因此面积为1(21)(42)9.2⨯+⨯+= 考点:线性规划求面积 4.在△ABC 中,已知cos cos A aB b=,则△ABC 的形状为 . 【答案】等腰三角形 【解析】试题分析:解三角形问题,一般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转化. 由正弦定理得cos sin ,sin cos cos sin 0,sin()0cos sin A AA B A B A B B B=-=-= 因为A B ππ-<-<,所以0,A B -=△ABC 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考点:正余弦定理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n S n =+,则 n a = . 【答案】2,121,2n n a n n =⎧=⎨-≥⎩【解析】试题分析:由11,1,2n n n S n a S S n -=⎧=⎨-≥⎩,得:2211,12,11(1)1,221,2n n n a n n n n n +==⎧⎧==⎨⎨+---≥-≥⎩⎩ 考点:求通项公式6.△ABC 中,若060A =,AC 和AB 是方程2560x x -+=的两个根,那么BC = .【解析】 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得:222222cos ()22cos60()3a b c bc A b c bc bc b c bc =+-=+--=+-,又AC 和AB 是方程2560x x -+=的两个根,所以5,6,b c bc +==因此225187,a a =-==考点:余弦定理7.若不等式210kx kx +-<恒成立,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40k -<≤ 【解析】试题分析:当0k =时,10-<恒成立,当0k ≠时,由0,0k <∆<得20,40k k k <+<,解得40,k -<<因此40k -<≤. 考点:不等式恒成立8.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b ,若783b b ⋅=,则3132314log log log b b b +++= .【答案】7 【解析】试题分析:3132314log log log b b b +++=77312143783log ()log ()log (3)7.bb b b b ===考点:等比数列性质 9.函数42(0)y x x x=-->的最大值为 . 【答案】2- 【解析】试题分析:当0x >时,422242y x x =--≤-=-=-,当且仅当2x =时取等号.所以函数42(0)y x x x=-->的最大值为2-. 考点:基本不等式求最值10.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研究数,如他们研究过右图1中的1,3,6,10, ,由于这些数能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右图2中的1,4,9,16 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则除1外,最小的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答案】36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第n 个三角形数满足(1)122n n n ++++=,当8n =时,三角形数第一次出现平方数36(除1外),因此除1外,最小的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36. 考点:数列找规律 11.△ABC 中,若35sin ,cos ,513A B ==则cos C = . 【答案】1665【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中,cos cos()cos()cos cos sin sin C A B A B A B A B π=--=-+=-+,由5cos ,013B B π=<<,得12sin ,13B =又123sin sin 135B A =>=,所以有正弦定理得,b a >即,B A >即A 为锐角,由3s i n 5A =得4cos 5A =,因此4531216cos .51351365C =-⨯+⨯=考点:正余弦定理12.若△ABC 中,030,1C a b =+=,则△ABC 面积S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0,16⎛⎤⎥⎝⎦【解析】试题分析:因为111sin sin 30224S ab C ab ab ===, 又210(),24a b ab +<≤=所以10.16S <≤考点:基本不等式求范围13.对于数列{}n a ,定义数列{}1n n a a +-为数列{}n a 的“差数列”,若12,a ={}n a 的“差数列”的通项为2n,则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 .【答案】122n +-【解析】试题分析:由“差数列”定义知:12n n n a a +-=, 所以11223211()()()()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112312(12)222222212n n n n n -----=+++++=+=-因此n S =12(12)2212n n +-=--. 考点:叠加法求和14.对于满足04a ≤≤的实数a ,使243x ax x a +>+-恒成立的x 取值范围是 . 【答案】13x x <->或 【解析】试题分析:令2()(1)43f a a x x x =-+-+,则由题意得:(0)0,(4)0f f >> 即22430,10,x x x -+>->解得13x x <->或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5. 已知锐角△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2sin c A =. (1) 求角C 的大小; (2)若c =且2ABC S ∆=,求a b +的值.【答案】(1) 3C π=,(2)5.【解析】试题分析:(1) 解三角形问题,一般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转化.32sin ,2sin sin a cA A C A =∴=,sin 0,sin A C ≠∴=,又0,2C π⎛⎫∈ ⎪⎝⎭ ∴3C π=.(2)依题,得2221sin ,22cos S ab C c a b abC⎧=⎪⎨⎪=+-⎩,22127a b ab =∴⎨⎪=+-⎩,即2267ab a b ab =⎧⎨+-=⎩,()237a b ab ∴+-=,()225a b ∴+=,,0a b >5a b ∴+=解:(1)32sin ,2sin sin a c A A C A =∴= (2分)sin 0,sin 2A C ≠∴=(4分) 又0,2C π⎛⎫∈ ⎪⎝⎭∴3C π=. (6分)(2)依题,得2221sin ,22cos S ab C c a b abC⎧=⎪⎨⎪=+-⎩,22127a b ab =∴⎪=+-⎩, (8分)即2267ab a b ab =⎧⎨+-=⎩,()237a b ab ∴+-=, (10分)()225a b ∴+=,,0a b > (12分)5a b ∴+= (14分)考点:正余弦定理16(1(2【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 求特殊数列通项,一般方法为待定系数法.(2)由(1..解:(1(4分)(6分)(2)由(1(8分)(12分)(13分)(14分)考点:等差数列通项,裂项相消法求和17.△ABC A、B、C(1(2△ABC的面积.【答案】(1) 2,(2【解析】试题分析:(1) 解三角形问题,一般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转化. 由正弦定理,得(21,,解:(1)(2分)(4分)(6分)(7分)(2) (9分)由(1(11分)(13分)(15分)考点:正余弦定理18.某种汽车购买时费用为16.9万元,每年应交付保险费、汽油费费用共1.5万元,汽车的维修费用为:第一年0.4万元,第二年0.6万元,第三年0.8万元,依等差数列逐年递增.(1)设该车使用n年的总费用(包括购车费用)表达式;(2)求这种汽车使用多少年报废最合算(即该车使用多少年平均费用最少).【答案】(1) (2)13.【解析】试题分析:(1) 解实际问题应用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 由等差数列求和得:2)由题意得为求年平均费用最小值:=”.解:(4分)(7分)(2) (11分)=”. (13分)所以,这种汽车使用13年报废最合算. (15分)考点:数列应用题19(1(2(3)若对于任意的x∈[-2,2]n的最大值.【答案】(1) (23)-21.【解析】试题分析:(1)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关系,可列出两个独立条件,求出解析式.(23)恒成立问题,一般利用变量分离转化为最值问题. 依题得要n解:(1)(2分) (4分)(5分)(2)060f b c -==⎧⎧∴∴⎨⎨=⎩(2(7分)(10分)(3(12分)(13分)(15分)(16分)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关系,二次函数单调性,不等式恒成立20(1(2c n=a n b n(3)在(2)的条件下,【答案】(1) 23【解析】试题分析:(1) 由,得:当时,当.,①-(3)本题实质为求和项范围:根据单调性确定数列和项范围. 由(2)知,对任意故存在整解:(1)(1分)(2分)(3分)(2(4分)①-(6分)(8分)(3)由(2(10分)(14分)(16分)考点:等差数列通项,错位相减法求和,数列单调性求范围。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图片中,最能反映阿拉伯地区城市景观特色的是( )ABC D 2.从鹿特丹港(欧洲最大的港口)至上海港,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②①③④D .②①④③读“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图”回答3~5题。
3.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分布在( )A .北半球、南半球B .南半球、北半球C .南半球、南半球D .北半球、北半球4.甲、乙两地降水量较多的季节分别是( )A .夏季、冬季B .冬季、夏季C .夏季、夏季D .冬季、冬季5.关于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B.乙地是地中海气候图1图2图3C.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D.乙地温带海洋性气候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图,回答下面6~8题。
6.“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 .加拿大B .美国C .埃及D .印度7.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 .美国B .荷兰C .孟加拉国D .加拿大8.相据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为( )A. 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 B .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C. 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D .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 耗水量表。
回答9~11题。
9.分析上表可以看出( )A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 .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 .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10.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 .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 .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 .水污染严重1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2018年与202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 700多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
优秀中学校歌歌词
中学校歌歌词选辑歌曲目录《放飞梦想》--珠海九中《金坛市尧塘中学校歌》《温馨校园》--唐山市第49中学校歌《飞翔吧!》太谷二中--太谷二中校歌《高邮中学校歌》《一路争辉》杭州建兰中学校歌《你是多彩的花园》--东桥中学校歌《北京八一中学校歌》《南京第九中学校歌》《江西师大附中校歌》《内蒙古师大附中校歌》《射阳中学的校歌》《夏湾中学校歌》《明天太阳更辉煌》--舞阳一高校歌《昌江矿区中学校歌》《再创辉煌的明天》—南阳市二十二中学校歌《勇于实验,创造辉煌》--焦作市实验中学校歌《奋进吧陕柴中学》—陕柴中学校歌歌词《龙港一中校歌》《八路中学校歌》(征求意见稿)《托起中华的明天》—浙江省余姚中学校歌《东南宋中学校歌》《洛社高级中学校歌》《托起祖国的明天》--宝安高级中学校歌《杜桥中学校歌》《放飞共同的梦想》浙江省平湖中学校歌《崭新的梦》—新北川中学校歌《广东实验中学校歌》《感恩安中》--安徽安丰中学校歌《飞翔》--满洲里远方中学校歌《五指山农垦中学校歌》《我的中学时光》—四川省隆昌县第三中学校歌《中山市华侨中学校歌》《苏州中学校歌》《北京六十六中学校歌》《朝气蓬勃》--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中校歌《我们的明天》―郜营中学校歌《蓝翔之歌》―蓝翔职校校歌精选文库歌《青岛二中校歌》《黄州区一中校歌》《有雄心就有英雄》—圻春益才高中校歌《晋梅颂》—黄枚县晋梅中学校歌《金陵大学附属中学校歌》《腾飞职中》—云南绿春职业中学校歌《丰城中学校歌》《携手奋进向远方》—白马镇中学校歌《树业之歌》—张家港沙洲中学校歌《走进四中放飞梦想》—从化四中校歌歌《杜桥中学校歌》《希望的晨曦》—上海市七宝中学校歌《我们从这里起航》--淮北市第四中学校歌《梦开始的地方》—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校歌《台湾省建国中学校歌》《托起中华的明天》—浙江省余姚中学校歌《我们的乐园》—后宅中学校歌《句容二中校歌》《放飞我们金色希望》—襄阳三中校歌《苏州市星海学校校歌》《二技校之歌》--福州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校歌《乐在七中》—上饶县第七中学校歌《勇于实验,创造辉煌》--焦作市实验中学校歌《湖北黄冈中学校歌》《放飞理想》—高邮市三垛中学新版校歌歌词《北海中学校歌》《理想从这里起航》--天玉中学校歌《厦门一中校歌》《四十中校歌》)《石门中学校歌》《放飞梦想》---吐鲁番地区实验中学校歌精选文库歌曲歌词:《放飞梦想》--珠海九中南海之滨,凤凰山旁菁菁的校园里飘满书香知书明理、争做社会栋梁厚德博学,肩负着我们民族的希望啊!九中,九中,亲爱的九中你用智慧引领我扬帆远航啊!九中,九中,亲爱的九中闪闪的星光大道上放飞梦想闪闪的星光大道上放飞梦想…… 《金坛市尧塘中学校歌歌》我们是快乐的尧塘少年尧塘中学是我们可爱的校园。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_企业报告(业主版)
江苏凤凰新华书店 集团有限公司无锡 分公司
9.4
2023-07-18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8)教育设备(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录播教室设 无锡和风系统集成
备项目中标公告
有限公司
9.0
2023-07-18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平均节支率
15.9%
同比增长:893.7%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3-06~2023-08):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3 日 生成
1/16
近 3 年(2020-09~2023-08):
(4)安全保护服务(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江苏鸿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TOP1
关于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保安服 无锡伍创保安服务 务 项 目 的 中 标 公 告 有限公司
71.6
JSHCCG2023-02
2023-04-12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1.1 总体指标 ...........................................................................................................................1 1.2 需求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行业分布 ...........................................................................................................................3 二、采购效率 .................................................................................................................................6 2.1 节支率分析 .......................................................................................................................6 2.2 项目节支率列表 ................................................................................................................6 三、采购供应商 .............................................................................................................................7 3.1 主要供应商分析 ................................................................................................................7 3.2 主要供应商项目 ................................................................................................................7 四、采购代理机构..........................................................................................................................8 4.1 主要代理机构分析 ............................................................................................................8 4.2 主要代理机构项目 ............................................................................................................9 五、信用风险 .................................................................................................................................9 附录 .............................................................................................................................................10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等三校2015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等三校2015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高三2013-12-20 19:12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等三校2015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及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稽查/稽首瞠目/蹚水干涸/隔阂B.称谓/称心梦魇/笑靥伺候/对峙C.慰藉/狼藉裨益/婢女塑造/追溯D.间距/间断栈道/饯行炽热/叱咤2.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接连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 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4.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
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少于50个字(含标点符号)。
(5分)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磨心无法再呆下去了,只好走开。
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
它铆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地上去了。
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56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容易进行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D.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2.已知石墨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转化为金刚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此可知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石墨总能量比等质量的金刚石高C.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该反应的焓变△H<03.某学生欲完成2HCl + 2Ag = 2AgCl + H2↑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4.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
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A>C>D>B B.A>C>B>D C.A>B>C>D D.B>D>C>A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以下能够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①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②加热③改用铝粉④增大稀硫酸的体积⑤加水⑥加入少量硫酸铜A.全部B.②③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⑥6.工业上合成氨时一般采用700 K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①提高合成氨的速率②提高氢气的转化率③提高氨的产率④催化剂在700 K时活性最大A.只有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C.金属发生化学腐蚀还是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区别在于金属的纯度不同D.无论哪种类型的腐蚀,其实质都是金属被氧化8.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质量为9 g的铁块同时投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气体速率最快的是A.200 mL 2 mol·L-1HCl B.500 mL 2 mol·L-1H2SO4C.100 mL 3 mol·L-1HCl D.500 mL 18.4 mol·L-1H2SO49.在一定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 2(g)+3H22NH3(g)。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等三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图1为“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数码代表的四条引水线路中,河水最可能自流入村的是A.①B.②C.③D.④2.若图中等高距为50米,图中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A.大于50米,小于100米B.大于等于50米,小于150米C.大于100米,小于等于150米D.大于150米,小于200米图2为“1月份某时刻南极附近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1月一艘科考船从长城站驶往乌斯怀亚的过程中,船员观察到的地理现象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B.海面始终风平浪静C.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D.白昼的时间逐渐变长4.有关甲、乙两地天气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受高压影响多为晴朗天气B.乙地受低压影响多为阴雨天气C.甲地受暖锋影响多为阴雨天气D.乙地受冷锋影响多为晴朗天气图3为“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后形成的巨型垃圾海上漂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促使垃圾沿图示方向漂移的盛行风是A.西北季风B.东北信风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6.垃圾最终漂移至美国西海岸是受A.顺时针的中高纬度洋流影响B.逆时针的中低纬度洋流影响C.顺时针的中低纬度洋流影响D.逆时针的中高纬度洋流影响图4中阴影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全球分布,读图完成7~8题。
7.该地理事物是指A.苔原B.臭氧空洞C.冰川D.煤田8.近几十年来,引起该地理事物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B.大量排放氟氯烃C.极地科考活动D.地壳运动频繁图5为“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图”,读图完成9~10题。
9.有关图中各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②地区丘陵和缓、竹林摇曳C.③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D.④地区林海雪原、沼泽遍布10.有关各自然区公路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公路建设多高架立体桥隧B.②地区道路大多平坦宽阔C.⑤地区公路的修建需考虑地质灾害D.⑦地区公路都建在永久性冻土上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化学)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于反应:A+B C ,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加A的物质的量B.减少C的物质的量浓度C.增加体系的压强D.升高体系的温度2.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列用不同物质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mol·L-1·min-1B.v(B)=0.3mol·L-1·min-1C.v(C)=0.8mol·L-1·min-1D.v(D)=1mol·L-1·min-1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滴加酚酞的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后红色变浅C.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40%,则()A.物质A的转化率大了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a<b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H3B.Cl2C.NH4HCO3D.H2SO46.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操作是:()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B.将水加热煮沸.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向水中加食盐晶体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1 mol·L-1醋酸溶液与0.5 mol·L-1醋酸溶液中,c(H+)之比是2∶1 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使混合液的pH=7,此时混合液中c(Na+)=c(CH3COO-)C.pH=3的盐酸和醋酸加水使溶液体积分别扩大100倍,pH仍相同D.0.1 mol·L-1NH4Cl溶液中c(NH4+)+c(H+)=c(Cl-)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Na+、SO32-、ClO-B.在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PH>7)的溶液中:Na+、S2—、NO3—、CO32—C.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K+、HCO3-、Cl-、S2-D.使PH=0的溶液:Fe2+、NO3-、SO42-、I-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4分。
高中语文篇目索引(2009)
高中语文篇目索引(2009)由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图书馆提供高考作文题要大气/叶永烈等//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8高考作文当尽快走出思辨误区/梁晓斌//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10诗歌不能除外/杨孟芳//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14从比喻到隐喻/徐默凡//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24《相信未来》的颜色/谢莉(江苏宿迁市马陵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32指鹿为马何谓典范——论教材中应用文的“失格”现象/陈旭升(甘肃庄浪县水洛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34一篇文不对题的议论文/俞敦雨(上海进才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35对《论语·子夏问曰》课本注释的质疑/强光伦(安徽繁昌一中)//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39关于《套中人》的几个问题/王富仁//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46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以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徐默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4朱熹对“涵泳”的阐释/苑青松//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9《鸿门宴》的座次是谁安排的/曹玉龙(山东烟台建文学院文史教研室),李小菲(山东烟台芝罘区福安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31《过秦论》之“树上开花计”/刘秀云(广东清远市华侨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34《〈琵琶行〉并序》寓意发微/寇安炳(陕西紫阳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35从叙事心理看《祝福》的批判指向/孙文辉(浙江慈溪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44《荷塘月色》是写景散文还是抒情散文?/文贵良(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52高中语文教材建设中古文的取舍与阐释/雷实(华中师范大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8语文教学视野中的“意向”和“意境”/古风(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1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实录/成旭梅(浙江温州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28品味词语的包孕意《我与地坛》课堂教学片断/孙晋诺(江苏苏州中学园区校)//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31为“难于直说”一辨——读《野草·题辞》/李效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34叙事学视角下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解读/俞秀玲(浙江宁波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37《“植杖”释义勘正》的勘正/杜广学(黑龙江哈师大附中)//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39解读晓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孙绍振//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46高考文言翻译题答案商榷/宋桂奇(江苏常州戚墅堰实验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70文学是光明磊落的隐私——贾平凹访谈录/贾平凹,章学峰//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6大通生活与写作的甬道/戴国平(浙江绍兴)//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28议论文也可以写得美丽/季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29观察应与创造性思维结合/肖庆祝(湖北麻城)//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30回首湖北高考“流浪狗”/肖炎方(湖北荆州)//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39《五人墓碑记》的结构分析/杨长荣(湖北襄樊)//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41《包身工》的数学艺术/吴先进(广东肇庆)//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42高考语文阅读探究题之探究/莫立刚(江苏赣榆)//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64阅读考试中观点分析题的题型分析/高满生(江苏建湖)//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66语文课要坚守简约/戴继华(江苏通州)//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68古典诗歌中鸿雁意象内涵初探/卢映云/(江苏海安)/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73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陈平原访谈录/陈平原,王颖//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2.—P.6高考成语辨析题复习指南/吴细云(浙江苍南)//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2.—P.36《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谈幼珍(湖北黄石)//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2.—P.48写作实际上是虚与实的较量——苏童访谈录/苏童,姜广平//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6语趣文味旨在妙语/兰家勇(湖北武汉)//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13作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胡直(湖北沙市)//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34高考作文应该回归本质/陈国林(江苏扬州)//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60高考语文与有效教学/丁家顺(湖北沙市)//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62现代文阅读主观题解题策略初探/李兆兵(江苏扬州)//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64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复习专辑/赵宪宇主编,蒋洪兴统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1-2.吕叔湘先生的一次重要讲话/陈金明(首都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4《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整体感知/陆精康(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40倾听那一声婉曲而深沉的叹息——《秋声赋》末段细读/时剑波(浙江省宁波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43关联词语位置的四种情况——兼谈两道高考题的正误/严建军(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53语文高考“怎么考”——谈整合、要求、命题构思/潘新和,郑秉成(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58从考纲和试卷的变化看新课程高考语文的走向/张新强(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员)//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6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诗词名句点亮高考作文/卢吉增(北京市丰台二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68《赤壁赋》:自然之乐与历史之忧/孙文辉(浙江省慈溪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2.—P.40品味其细节丰满其形象——《段太尉逸事状》教学一得/李绪平(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2.—P.42新课程高考不应与课程标准错位——兼评2008年语文高考广东卷选考试题/杨先武(广东省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2.—P.5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巩智敏(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3.—P.53《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王礼平(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3.—P.55研究高考《考试大纲》科学编写《考试说明》/陈志国(北京教育考试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3.—P.60降低难度明确导向——还原高考语基客观性试题的应有面貌/张杰(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3.—P.63走出高考阅读教学的几个误区/李哲峰(河北省邯郸第一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3.—P.65《赤壁赋》:虚实相生的空间张力美/田小华(广东开平市开侨中学)//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34文本解读需要普适性和现实性——《病梅馆记》的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例说/梅其涛(湖北巴东一中)//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36《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一种解读/何伟(江苏扬州市新华中学),张锐(江苏盐城市明达中学)//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37高一语文诗歌教学集体备课实录——在武汉市武昌教研会上的集体备课展示/东湖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武汉东湖中学)//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45语文美育与个人成长/王昌雷(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53“涵泳”的阐释/苑青松(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54高超的煽情艺术——《陈情表》课堂教学应贯穿一个“情”字/龙建(湖州常德市一中)//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58中学语文教学与命题应该坚守文学阵地——从《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等争鸣文章说开去/单学文//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9不同版本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文言文编排的比较思考/童志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12追求课程视野、教材视角和教学视域的融通/徐志伟//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20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流”/孙建军(江苏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28抓住核心,抽丝剥茧——《春江花月夜》教学精彩片段/夏云陶(浙江湖州中学弁山校区)//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32关于《五人墓碑记》的两大训诂问题/黄岳州//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34关于《白莽作〈孩儿塔〉序》的两个问题/诸慧(华东大松江实验高级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35“咸与维新”是“多读多义”类成语/李冲(江苏滨海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48“龙子幡”是什么样的旗帜/陈明学(贵州安顺学院附中)//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50教什么,你准备好了吗——听教学《想北平》有感/杨仕威(浙江青田中学),郭平(浙江青田温溪高中)//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54训释有法考订求真——汪少华、沈蘅仲古诗词训释摘编//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57考场作文,离学生的本真写作和语文素养有多远——关于考场作文的调查分析/孙如明(浙江临海大田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65“身教”和“言教”的结合——一次难忘的“作文教育”/金志浩//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67语言训练要结合生活实际/邱兼顾(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龙江校区)//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73也说“春来草自青”/王玉强,谢宪起//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74迟早要被他们逼疯——质疑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王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9简说部首的“识字”功能/刘志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17他们这样看《祝福》/吴非//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20定位、整合、设计——以《渔父》为例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陆红华(江苏南京市人民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30左光斗为何《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一处细节的解读/汤立宏(上海虹口教师进修学院)//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43《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释译文字辨析/陈玉明(安徽歙县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44“企”与“跂”两字是什么关系?/冯允之//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4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出何处?/查正贤(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49注意“相关链接”在教学中的运用——《登岳阳楼》教学片段赏析/黄丽君(浙江吴兴高级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52《西洲曲》叹赏/西渡//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56中外名人谈读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63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两岸同诗异读测试题说开去/袁源(江苏南京市第九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71让“语文试题”真正“语文化”/王科威(浙江宁波市北仑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73也谈主宾置换问题/陈锋(江苏如皋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78作文教学的“这一课”与“下一课”——从郑桂华《类比性作文构思》观摩课说开去/唐丹(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28作文讲评要从写后清算转移到再写指导/唐建新(广东市深圳市南山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31推敲《阿Q正传》书名的修辞方法/许锡强(江苏省东阳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41只是当时已惘然/夏坚(扬州大学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45摒弃浮华空泛崇尚深刻透辟——高考议论文写作亮点的五种呈现方式/靳贺良(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59善哉,直译!——关于高考古文翻译答案的商榷/宋桂奇(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62“解放天足”与“削足适履”的博弈——谈“新课标”高考作文的命题与阅卷/王大绩(北京朝阳区陈经伦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5.—P.55开锁之管——古文实词意义推断训练的探究与实践/张清(北京教育学院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5.—P.66讲理与思辨——关于议论文写作的对谈/李卫东(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王桂宏(河北省沧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6.—P.32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苏教版《〈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四/蔡建明(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6.—P.39《寡人之于国也》三问/郭敬宏(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6.—P.60高考作文:莫让学生猜哑谜/邓木辉(贵州省福泉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6.—P.71《拿来主义》两人教/执教:金晓涛(浙江瑞安中学),陈益林(浙江东阳中学),点评:蔡伟(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18侍萍的情感历程——重读《雷雨(节选)》有感/韩雁冰(江苏徐州是沛县职教中心)//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38少煽点情,多讲点理/吕宪华,张修江(黑龙江泰来汤池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42优化高三写作指导有讲究/黄务海(江苏盐城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44叙事曲折美之六技法/曹志正(江苏如东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46反复诵读准确识记——2009年高考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预测及备考指津/曹公奇(陕西宝鸡市教研室)//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50把握考情,轻松应考——2009年高考名句名篇题命题趋势管窥/邢小雷(山西阳城一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522009年高考文言文考查趋势蠡测/周晓天(浙江衢州第一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54知己知彼应考诗词——近三年高考古诗词考试研究曁2009年古诗词考查蠡测/金传富(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赵俊芳(北京市江文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56温故知新,深入浅出——200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预测及复习策略/兰瑞平(北京市二十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58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滕王阁序》教学简案/虞晔如(江苏南京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18“必”“选”结合,科学备教——苏教版必修教材写作内容与选修教材《写作》的融合/李小慧(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35帕里斯的悲剧意味——重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感/任欢(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37“义士”苏轼——《苏轼传》中的劝降与拒降/赵晓非(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39无限趋近而永远不可能达到——对《逍遥游》中“逍遥”境界的解读/赵勇(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40“他日”辩释/黄晓明(安徽马鞍山市六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41思维训练:写作教学的有效支点——系统开展写作思维训练的实践与思考/陈国林(江苏扬州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44对话描写“四忌”/陈召彬(四川威远新场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46高中作文评改模式初探/汪文龙(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48明确五大走向关注三大焦点——2009年高考散文考查选文与设题规律蠡测/赵仲春(江苏赣榆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54稳定中有变化借鉴中现特色——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前瞻/徐冰(江苏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幸兴(江西南昌金太阳教育研究所)//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56千举万变,其道一也——2009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预测/冯岩(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刘晨涛(辽宁葫芦岛市兴城一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58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基本趋向/周晓天(浙江衢州第一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59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蠡测/池英范(江苏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61《太史公自序》教学简案/(江苏南菁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17灌溉不是为开花——“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学简案/王屹宇(安徽铜陵三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20专题教学:选修课教学的最佳方法——《杜甫与杜诗》教学实录/朱诵玉(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23我的课堂我做主——李清照《声声慢》教学实录/董宝礼(山东阳信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26游沙湖,话苏轼——读《游沙湖》及苏轼/孙永河(辽宁东北育才学校)//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29冲淡下品悟不羁中隽永——中国古代散文的“文无定格贵在鲜活”单元阅读指导简案//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32《哲理思辩》教学简案/肖家芸(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葛伦芬(上海华东师大张江实验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50在观点与材料间搭起逻辑的桥梁——议论文局部的修改与完善/张俊峰(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56《边城》说课/余映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15走近鲁迅认识鲁迅——苏教版《鲁迅作品选读》介绍/周春梅(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18横溢矫健之气,蕴含精巧之理/纪勇(浙江宁波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30一斑而见全豹一发而现全身/孙宗良(上海复旦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31不起眼处见至情/孔立新(安徽芜湖市教科所),严景东(安徽师范大学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33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柯望,陈明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35不完整中得完整于无言处意无穷——《雷雨》“逃脱”艺术漫谈/杨守国(陕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39“隐藏视角”设疑解读小说之弦外音——以《桥边的老人》教学为例/王磊(浙江嘉善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43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个体经验和感受——《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例谈/莫如彪(贵州都匀二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50文人士夫:仕与隐的两难之境——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一个教学点/王希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59不曾预约的精彩——《与朱元思书》的课堂生成/汪德怀(浙江上虞市竺可桢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60是“层峦”,还是“层台”/董鸥(浙江舟山市普陀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60无限趋近而永不可能达到的境界——我对《逍遥游》中“逍遥”境界的解读/赵勇(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5.—P.51高中写作教学序列化设计初探/周晓天(浙江衢州第一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5.—P.55分值和题型:静悄悄的实质性突破——评2009年高考作文题/孙绍振//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4新材料作文四岁了/张村田,殷超英//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8强调理性思考发展探究能力/方芳//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2全国卷Ⅲ作文题评析/李纪镜(海南省海南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5认识自我有利成长/伊道恩//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22“时尚”的高考表达和另一种思考/曹勇军(江苏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37让思想有点力度/胡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41平实也是一种绚烂——2009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评析/陈茜茜(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50探寻回归写作本源的命题之路/王道信//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54尝试中浸润着的文化理性——广东2009年高考作文试题的价值指向浅说/唐建新//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70让词语在心灵深处蓬勃生长/段增勇//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77从学“答”走向学“问”——以《鸟啼》教学为例/朱唤民(江苏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00《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堂实录/郑桂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03关于一句话重音的讨论/侯喜君(河北正定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08《荷塘月色》注释商兑两则/孙富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11“愧杀”、“愧煞”二词读音探寻/何亚兵(江苏江都市仙城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11“面如桃瓣”应是“脸若桃瓣”/萧兴国(湖北武汉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15细读《班长志》和《丹柯》——与深入中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时剑波(浙江宁波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16老栓夫妇为啥没有被传染?/凤媛(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24掌握比较方法认清因果关系——《烛之武退秦师》解读中的思维品格培养/徐江(南开大学文学院)//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27爱情体验与人生经验的相互融通——李商隐《无题》诗的细读还原批评/徐克瑜(甘肃陇东学院中文系)//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30学一点西方近现代哲学常识/杨文极(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34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48《金轲刺秦王》一则注释商榷/黄仲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37“却”之误注二例/宋桂奇(江苏常州戚墅堰实验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39“谂知”是“深知”吗?——兼谈同义复词现象/何伟(江苏扬州市新华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40《说“木叶”》标点符号辨正/李殿林(内蒙古扎贲特旗一中)//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42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辨析两例/吕志峰(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47课堂,情牵千千结——《沂水春风》教学案例反思/朱琴英(浙江宁波鄞州咸祥中学语文组)//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55200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命题意图/申晓言//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67现实与思辨文学与文化——200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带给教学的若干思考/詹丹(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71语文实践与语法学习——从胡适“五四”前后对“文法”的认识说起/蔡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博士后工作站)//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13从景语到情语——古典诗歌意向把握谈片/李秀红(广西柳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17语文课堂上的“探究”应该探究什么/张超(广东省广州市知用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19“花”间曼舞——《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札记/仲玉梅(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35以赛促学以写促读——把《论语》教学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方双寿(安徽省东至二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37杜甫《旅夜书怀》通解/王俊鸣(北京第十二中学高中部)//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4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朱新敏(安徽省桐城二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50高考作文试题为何普遍别扭/唐建新(广东省深圳市南山教研室)//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61李白《行路难》通解/王俊鸣(北京第十二中学高中部)//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48无中写“有”,有中写“无”——也读《明湖居听书》/杨小波(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51青春作伴好读诗——高一诗歌起始课教学设计/孙立权(东北师大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56课改成效人文意蕴命题导向——2009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评析/黄孟轲(浙江省慈溪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67突出能力重视教材——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及复习教学的策略/孟庆欣(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71言不能不慎——质疑200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试题/思乎//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72励志陶情滋兰树蕙——“屈原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吴泓等//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74“描述”与“论说”辨/刘占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4从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看中学生作文教学思想转变/张伟明(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7一次对命运的突围——从西方“原罪”文化看《项链》中的人物形象/张兰(江苏省江阴市长泾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29不一样的“闲愁”——《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一/蔡建明(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31从意向间的关系看《乡愁》的主题/何元俭(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陶健(重庆市复旦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35李商隐《锦瑟》通解/王俊鸣(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中部)//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42《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占淑红(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46再论《论语》和《归去来兮辞》的“植杖”——与《“植杖”释义勘正》商榷/颜春峰,汪少华(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49《孔雀东南飞》札记二则/郑丽萍(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5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009年高考“新课改”语文试卷一瞥/王大绩(北京市朝阳区陈经伦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52作文,每个选手的奥运——以2009年高考试题为例/周京昱(北京教育学院玄武分院二部)//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56平实朴素,回归根本——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试评/苏盛葵(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64“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教学实录/蔡明(江苏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徐树忠(江。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等三校2014届高三物理12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等三校2014届高三物理12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为12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画清楚.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领悟并掌握处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是我们学习过的几个实验,其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相同的是:2.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已积质点在x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运动,则关于质点在y方向的分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B.先匀速运动后加速运动C.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D.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3.如图所示为汽车蓄电池与车灯(电阻不变)、启动电动机组成的电路,蓄电池内阻为0.05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只接通S1时,电流表示数为10A,电压表示数为12V,再接通S2,启动电动机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变为8A,则此时通过启动电动机的电流是:A.2A B.8AC.50A D.58A4. 将一只苹果斜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依次飞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1、2、3.图中曲线为苹果在空中运行的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B.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大C.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克服重力做的功最大D.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小5.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题):1.在某幅地图中赤道上甲、乙两地相距11. 1厘米,两地相差1665km ,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 (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B .1:15000000C .1/30000000D .2、甲(30°N ,160°E ),乙(30°S ,120°E )两点,甲点在乙点的( )A 、东北B 、西南C 、西北D 、东南右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3.图中N 、B 间的距离约为( )A .5000千米B .10000千米C .15000千米D .20000千米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据图判断:4.西亚波斯湾地区石油输出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是5、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A 、巴拿马运河B 、苏伊士运河C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D 、阿尔卑斯山脉6、被世界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 、北美洲B 、南美洲C 、非洲D 、欧洲右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7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 极地东风带B 盛行西风带C 东北信风带D 东南信风带8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A 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B 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C 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D 全年受乙风带影响亚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据此完成:9.与世界各大洲相比,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是( )A .季风气候显著B .以热带气候为主C .海洋性强D .气候类型单一10.形成亚洲突出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是()0°A.纬度位置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地形 D.洋流11.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A.柑橘B.香蕉C.椰子D.荔枝12.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 700万平方千米)和波斯湾沿岸“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汲.(jí)水园圃.(pǔ) 愧怍.(zuó) 残羹冷炙.(zhì)B.回溯.(sù) 瞭.(liào)望簇.新(cù) 力有未逮.(dài)C.脑髓.(suǐ)蹩.(bié)进不肖.(xiāo) 命运多舛.(chuǎn)D.干瘪.(biě) 颓垣.(yuán) 趿.拉(jí) 层峦叠嶂.(zhàng)2.下列选项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缱绻户牖礼尚往B.诟病羁靡巡徼犬豕鸡豚C.荟萃取缔自栩斑驳陆离D.疏竣徜徉攻讦荒诞不经3. 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的没落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这一趋势仍有望延续。
也就是说,互联网概念股已成明日黄花....,在操作中,仍需谨慎。
B.作者认为,由于这些因素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因此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C.歹徒以为躲在山上,警方望尘莫及....,可以苟喘一时,没想到才躲几天就被逮捕归案。
D.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盛产反季节瓜菜和海产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C.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D.许多地方以较低的价格征用耕地盖起高楼大厦,这给国家不但造成极大的资浪费,也给老百姓造成极大的利益伤害。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等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请在规定区域答题。
请务必保持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下列为乳酸杆菌和烟草花叶病毒均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核糖体B.磷脂C.细胞质D.核糖核酸3.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脂质的组成元素都是C、H、O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D.细胞中的水多以自由水形式存在,其含量影响着细胞代谢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于氨基和羧基C.癌细胞内有大量的核糖体、线粒体,生命活动旺盛D.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但遗传物质都是DNA5.右图表示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关于该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合成场所在核糖体B.含有两条肽链C. R基中共含18个氨基D.共有128个肽键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B.叶肉细胞中的CO2进入叶绿体和排出细胞外的方式完全相同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通常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D.将细胞置于等渗溶液中,几乎无水分子进出细胞7.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②─腺嘌呤C.③─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D.④─腺苷8.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A.选择透过性B.内吞和外排C.保护作用D.主动运输9. 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D.测定该植物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10.下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部分结构简图,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B.人缺铁会导致贫血C.上图说明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人的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11. 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严重连续雾霾天气,空气污染很严重,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暴增,许多人出现发高热症状,医生必须给病人降温。
什么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作者作出了自己的选择空气水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费元超一、教材情况分析:什么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作者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空气、水、太阳、鲜花、笔。
理由是,空气、水、太阳是生命要素,对生命不可或缺;鲜花代表爱和美好;作者是一位作家,笔自然是必需的。
当被要求五样当中仅能保留一样时,作者先后剔除了鲜花、水、空气、太阳,最终留下了笔。
在作者看来,对作家而言,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写作更重要了,因为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审视、思考社会和再现自己的审视与思考,一位作家放弃笔,比让他失去生命还要痛苦!全文就是围绕作者的取舍展开。
取舍伴随着痛苦,因为其他四样以及未入选的仿佛都不能舍弃。
但是,正是经过这样痛苦的选择,作者最终才明白自己生命存在意义,明白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我的五样》选自苏教版第一模块的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第三板块(设计未来),编者的目的显而易见,即将《我的五样》这篇课文作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以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设计自己的未来。
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一的学生大多十六七岁,朝气蓬勃,胸怀理想。
有了这个平台,他们对规划自己的人生,设计自己的未来积极性很高。
不管他们的设计是清晰的还是朦胧的,总是他们对自己自我生命存在价值的一次思考。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结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体验,阐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2、能够用流畅的普通话与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对文本的思想感悟和自己的理解、感受。
(情感和德育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能够说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重点:1、分析文章,理清文章思路。
2、归纳作者的观点,并形成文字和表格。
五、教学难点:学生按要求自己规划、设计自己的未来,并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六、教学方式:活动体验,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裴多菲诗句和画像):匈牙利著名的爱国诗人裴多菲写过这样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N-14 O-16 S-32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引起1998年广东珠江口附近海域发生的赤潮主要是由于A.环境污染导致有毒藻类大量繁殖B.温室效应导致水温升高C.人类大量捕捞鱼类D.人类活动导致鱼的食物不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O2的结构式为 O-O 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CCl4分子的比例模型:D.H2O的电子式:3、下列物质中,不含有共价键的是A.MgCl2B.MgCO3C.HCl D.NaOH4、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 氧气与臭氧B. 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C. 35Cl和37ClD. 火碱与烧碱5、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Z的二价阳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的原子半径比Z的大B.R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C.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D.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6、2SO2+O2 2SO3,是工业上制造氮肥的重要反应。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N2的浓度加快反应速率B.降低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C.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速率D.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SO2和O2能100%转化为SO37、下列变化过程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8、下列试剂:①浓HNO3②AgNO3 ③NaCl溶液④氯水⑤氨水⑥NaHCO3应避光保存的是A.①②③B. ④⑤⑥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⑥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红磷加热升华变成白磷②氯化铵晶体受热后由试管底部移到试管上部③固体碘受热变成碘蒸气④干冰汽化⑤浓硝酸从无色液体变成黄色液体A. ①②B. ③④C. ④⑤D. ③④⑤10、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B. NO2中有少量的NO:通入过量的氧气C. CO2中混有少量的HCl: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后再干燥D.红磷中有少量的白磷:加热到40℃,使白磷自燃11、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A.稳定性:SiH4>PH3>H2SB.非金属性:Si< S < PC.酸性:H4SiO4<H3PO4<H2SO4D.原子半径:C<N<O12、通过一次反应不能直接完成的是⑴N2→NO2⑵NO2→NO ⑶NH3→NO ⑷NH3→NO2⑸Cu→Cu(NO3)2⑹HNO3→NO2A.⑴⑹B.⑵⑸C.⑷⑸ D.⑴⑷13、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A.浓盐酸B.浓硝酸C.稀硝酸D.稀硫酸14、通常状况下能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A.H2、O2、N2、B.O2、NO、NO2 C.H2、N2、NH3D. NH3、HCl、NO2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O3-+4H+=3Cu2++2NO2↑+2H2OB.NO2气体与水反应:3NO2+H2O=2H++2NO3-+NOC.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D.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Al3++3OH-=Al(OH)3↓16、下列性质可以证明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17、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食盐和蔗糖溶于水B.氯化钠和硫熔化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18、不能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A. HClB.CO2C. NH3D.CO19.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20、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 0.5 mol/(L·s) B.v(B)= 0.3 mol/(L·s)C.v(C)= 0.8 mol/(L·s) D.v(D)= 1 mol/(L·s)2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A(g) + 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A、B、C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22、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A.Cu+HNO3(浓)→Cu(NO3)2+NO2↑B.Cu+HNO3 (稀) →Cu(NO3)2+NO↑+H2OC.Cu+O2→CuO,CuO+HNO3 (稀) →Cu(NO3)+H2OD.Cu +AgNO3→Cu(NO3)2+Ag23、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OH-、Na+B.Fe2+、NO3-、Na+C.Ba2+、SO42-、Na+D.Ca2+、 Cl-、Na+2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25、将3. 84克铜粉与一定质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4.48L(标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 0.26molB. 0.32molC. 0.16molD. 0.2mol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26、(10分,每空1分)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4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属于过渡元素的是(该空用字母表示)。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2分,共60分)英国《每日电讯报》2008年5月报道,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一项政令:俄设立“父母荣誉勋章”授予那些多生孩子的“英雄母亲”,以扭转人口急剧减少局面。
据此回答1~2题。
1.目前,俄罗斯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 B.高低高 C.高低低 D.低低低2.新总统鼓励俄罗斯夫妇多生孩子,并进一步提高生养孩子家庭补贴金额的原因是( )A.俄罗斯人外迁多B.人口老龄化C.死亡率明显上升D.人口分布不均读下图,完成3~5题。
3.①、③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 )A.现代型和原始型B.原始型和现代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现代型4.③与①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A.战争B.疾病C.生活水平差D.老年人口多5.与②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 )下表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6-7题。
6.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8.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
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A .人口合理容量B .环境承载力C .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D .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9-1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费元超
一、教材情况分析:
什么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作者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空气、水、太阳、鲜花、笔。
理由是,空气、水、太阳是生命要素,对生命不可或缺;鲜花代表爱和美好;作者是一位作家,笔自然是必需的。
当被要求五样当中仅能保留一样时,作者先后剔除了鲜花、水、空气、太阳,最终留下了笔。
在作者看来,对作家而言,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写作更重要了,因为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审视、思考社会和再现自己的审视与思考,一位作家放弃笔,比让他失去生命还要痛苦!全文就是围绕作者的取舍展开。
取舍伴随着痛苦,因为其他四样以及未入选的仿佛都不能舍弃。
但是,正是经过这样痛苦的选择,作者最终才明白自己生命存在意义,明白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我的五样》选自苏教版第一模块的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第三板块(设计未来),编者的目的显而易见,即将《我的五样》这篇课文作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以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设计自己的未来。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的学生大多十六七岁,朝气蓬勃,胸怀理想。
有了这个平台,他们对规划自己的人生,设计自己的未来积极性很高。
不管他们的设计是清晰的还是朦胧的,总是他们对自己自我生命存在价值的一次思考。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结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体验,阐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2、能够用流畅的普通话与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对文本的思想感悟和自己的理解、感受。
(情感和德育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能够说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重点:
1、分析文章,理清文章思路。
2、归纳作者的观点,并形成文字和表格。
五、教学难点:学生按要求自己规划、设计自己的未来,并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六、教学方式:活动体验,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裴多菲诗句和画像):匈牙利著名的爱国诗人裴多菲写过
这样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面对生命、
爱情、自由,诗人做出了自己人生的选择:要为自由而活!我们同学正值青春
年少,正是为自己人生做选择的时候。
你们的人生选择又是什么呢?今天,我
们首先一起来学习毕淑敏的《我的五样》,在文章的启发下,来对自己的人生做
出选择。
(说明:裴多菲的这首诗广为人知,以该诗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导入
课文,一举两得。
)
2、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作者画像,配以文字介绍):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赴新疆阿里当兵,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
从事医务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说明: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作家毕淑敏,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作者,并且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画像以及文字介绍让其更直观,一目了然。
)
以上是关于作者的介绍,那么作者又是如何进行人生选择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
甲.作者选择了哪五样她最喜爱的事物,原因分别是什么?
乙.作者舍弃的顺序又是怎样,理由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填表如下(多媒体总结并展示):
(说明:通过图表形式使得作者的思路一目了然,学生对答案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小结:通过图表我们明白了作者的选择。
虽然这个过程痛苦异常,但是作者却说:“感谢这一过程,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
”可见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定位的过程,经过这样的定位,作者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是的,人生必须有选择,有了选择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这种选择在生活中称之为人生目标。
没有目标的人生犹如烟囱之烟,飘得虽高,但却转眼随风而逝。
没有目标的人生好像海中迷失之船,船虽硕大,终将被波涛淹没。
我们不能做烟囱之烟、迷失之船,我们要做一个有选择、有目标的人。
那就请同学们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吧!
(说明:小结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规划、设计的导词。
抒情性的导词可以让学生进入一种严肃、平静的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才能认真思考、设计自己的未来,不然,学生可能嘻嘻哈哈,马虎了事。
)
4、(活动体验)学生仿照课文写出自己的五样,然后依次舍弃四样,保留一样,并说明原因,并在纸上写出自己的规划和设计,最后老师组织交流。
(说明:这一活动是重中之重,也是新苏教版教材反复强调的。
学生只有亲自参与,活动才有意义。
)
5、老师再次小结:
同学们都对自己的未来做了选择和规划,这很好。
但是,请同学们记住,正如作者所说:“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我们有了自己的选择,这只是第一步,为了实现自己的选择,我们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惟有如此,我们的选择才不致于落空。
选择已做出,同学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