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扎根理论注意事项

扎根理论注意事项

扎根理论注意事项扎根理论是由桑多所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它主要用于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进行扎根理论研究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关注。

首先,扎根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对研究问题有意义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因此,在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并确定我们想要从中获得什么样的理论产出。

这将有助于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以支持我们的研究目标。

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是一种专门针对文本数据的研究方法。

在收集数据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和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源可以是书籍、期刊文章、采访记录、公开文件等。

数据收集方法可以是文献查阅、采访、观察等。

在选择数据源和数据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研究问题的特点和需要。

第三,扎根理论研究强调对研究数据的逐步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反复的阅读和分析,逐渐识别和归纳出核心概念和理论。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编码、分类、标记等方法来整理和管理数据。

此外,我们还需要进行比较和对比,以找出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

第四,扎根理论研究还强调研究者的主观角色。

我们作为研究者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观点和假设会影响对数据的解释和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主观立场,并尽量避免主观偏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反复讨论和交流,获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最后,扎根理论研究也强调理论的可发展性和可适应性。

扎根理论并不追求一种普适的理论,而是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理解,逐步建立起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理论。

因此,在进行扎根理论研究时,我们需要持开放的态度,并不断调整和发展我们的理论框架,以适应研究问题的变化和发展。

总结起来,扎根理论研究需要关注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和数据收集方法、进行逐步分析、认识到主观角色、追求理论的可发展性和可适应性等。

只有在以上这些注意事项的指导下,扎根理论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研究问题提供有意义的理论支持。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现象的深入挖掘和理论的逐步建构,来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在社会科学领域,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如教育、管理、社会学等。

本文将从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的具体步骤以及方法的优缺点等方面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扎根理论三大理论支撑。

其中,符号互动主义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符号的交互来构建对现实的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对现实的建构和解释,而扎根理论则强调对现象的深入挖掘和理论的逐步建构。

这些理论的结合为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成为一种有力的研究方法。

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数据收集、编码、理论构建和验证等。

在数据收集阶段,研究者通常通过访谈、观察和文件分析等方式来获取研究材料,然后将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逐步建构出相关的理论模型。

在理论构建和验证阶段,研究者需要不断地回到原始数据中寻找证据,以验证所构建的理论模型是否能够准确地解释现象。

这一过程需要研究者具备较强的理论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此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其能够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面理解现象的途径。

同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还能够促进理论的不断建构和修正,为学科领域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研究过程较为复杂、耗时耗力,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研究素养和专业能力等。

综上所述,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扎根于符号互动主义、建构主义和扎根理论等理论之上,具体步骤包括数据收集、编码、理论构建和验证等。

尽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优点仍然使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之一。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登·斯特劳斯和安塞尔姆·斯特劳斯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现象的系统性观察和分析,逐步建立理论框架,从而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首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强调对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

研究者需要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现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观察。

通过对现象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研究者可以逐步建立起对现象的全面理解,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特征。

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注重从数据中提炼理论。

在对现象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反复比对和分析,逐步提炼出一般性的规律和原则。

通过对数据的梳理和整合,研究者可以逐步建立起对现象的理论框架,从而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另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强调理论的逐步深化和完善。

在提炼出初步的理论框架后,研究者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推演等方式,不断验证和修正理论,使其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

通过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理论,研究者可以逐步建立起更加系统和完备的理论体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为有效的理论支撑。

总的来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视实证观察和理论建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逐步提炼出理论,再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修正,逐步完善和深化理论。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

因此,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可以考虑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期取得更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扎根理论的实例研究

扎根理论的实例研究

扎根理论的实例研究基于对大学生失业的扎根研究----------摘要:从招聘现场、求职者、招聘者、招聘广告、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人事经理、高校BBS论坛以及追踪的个案八个方面收集关于失业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使用扎根研究的方法,通过三级编码发展出相应的理论。

关于失业大学生生存状况发展出两个理论。

其一为失业大学生的“窘迫经济”理论;其二是失业大学生的八因素情绪反应理论。

被淘汰特征金字塔理论认为被淘汰特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按重要性排列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状。

编码中还发现了大学生八种类型的求职策略。

这些扎根理论对认识失业大学生这一新的社会群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扎根研究;失业;大学生一、引言最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2001年以后,大学毕业生数量在连续每年以30%左右的比例递增的同时,却面临着初次就业率约为70%的严峻现实。

“毕业即失业族业”不再是危言耸听。

国内众多学者对大学生失业的原因作过研究分析。

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即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等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有的研究进一步从高校学科设置中文科与理科比例失调、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比例失调、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比例失调三个方面分析,认为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于当今时代,所以就业遇到困难。

有的认为,高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两极分化,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还有人认为高校扩招影响了大学生就业[5)有人则认为经济增长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并不大,按目前8%左右的经济发展速度计算,难以吸纳日益增多的大学生就业。

网另外,求职观念也是造成目前大学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矛盾现象的原因之一。

刚失业大学生已经构成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能否对这一新的社会群体做些更深人的调查、访谈、观察,以求对这一新的社会群体获得更为清晰、透彻、客观的认识?为此,我们选择扎根研究方法,走进这一新的社会群体。

二、扎根研究的方法与步骤我们从招聘现场、求职者、招聘者、招聘广告、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人事经理、高校BBS论坛以及个案追踪八个方面记录失业大学生的访谈等资料,并使用扎根研究的方法,通过编码,进而发展出相应理论。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一、引言扎根理论方法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以理论构建为核心的研究方法。

它强调从实际经验数据中提炼出有意义的抽象概念,并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形成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理论。

在学术研究中,扎根理论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

本文将就扎根理论方法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扎根理论方法概述扎根理论方法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它通过深入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编码、分析和提炼,以形成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理论。

这种方法强调从实际经验数据中提炼出有意义的概念和关系,从而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扎根理论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初步分析、理论抽样、深入分析、理论饱和等。

三、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应用(一)问题提出在学术研究中,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首先需要明确研究问题。

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具体、明确的研究问题。

例如,在某一教育领域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学生的学术成绩与其学习习惯之间的关系不清晰,基于此,我们可以提出“影响学生学术成绩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问题。

(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扎根理论方法的核心环节。

在学术研究中,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为了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收集方式。

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三)初步分析初步分析是扎根理论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编码和分析,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以发现数据中隐藏的意义和规律。

在初步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数据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数据的内部关系和外部环境。

同时,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以便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数据中的信息。

(四)理论抽样理论抽样是扎根理论方法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对初步分析得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提炼,我们可以形成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理论。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应用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应用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挖掘数据和案例,以揭示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本文将介绍扎根理论的基本概念、实施步骤和优势,并阐述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一、引言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质性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挖掘数据和案例,以揭示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价值。

因此,探讨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扎根理论概述1.基本概念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强调从数据和案例中获取信息和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框架。

这种方法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挖掘现象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2.实施步骤扎根理论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概念化、理论抽样、理论饱和度检验等。

这些步骤旨在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优势扎根理论的优势在于其强调从实际数据和案例中获取知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信度。

同时,这种方法有助于揭示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三、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1.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扎根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育政策、教育改革、课堂教学等方面。

通过对教育政策文本、教师和学生访谈等数据的分析,可以深入挖掘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和问题,为政策优化提供依据。

同时,扎根理论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行为,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2.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中,扎根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医疗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医疗纠纷等方面。

通过对医疗机构的访谈、患者投诉和满意度调查等数据的分析,可以深入挖掘医疗服务中的问题和改进点,为医疗机构提供改进建议。

同时,扎根理论还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医疗服务的过程和效果,提高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3.社会问题研究在社会问题研究中,扎根理论的应用可以深入挖掘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为政策制定和干预提供依据。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及其应用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及其应用
2.局限性:尽管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研究者的分析能力和经验有较高要求;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可能受到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限制,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最后,扎根理论研究的结果可能受到研究者的主观性和偏见的影响。
四、实例分析: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及其应用
一、引言
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深入挖掘和理解实际情境中的数据,提炼出有意义的理论。这种方法强调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而非基于理论假设进行推导。在学术研究中,扎根理论的应用范围广泛,尤其在社会科学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本文将探讨扎根理论的概念、基本步骤、优点和局限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为了展示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我们以“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主题进行实例分析。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观察法收集数据,提炼出以下理论:社交媒体加剧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在于信息过载、虚假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以及社交比较和评价压力。这些原因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加剧,并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理论在后续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二、扎根理论的概念与基本步骤
1.概念:扎根理Biblioteka 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核心理念是“从数据中提炼理论”。这种方法强调对原始数据的深入分析,而非基于预先设定的假设。
2.基本步骤: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数据:包括访谈、观察、文献资料等。
(2)开放式编码:对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关键概念和初始概念,形成初步的编码。
五、结论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扎根理论的概念、基本步骤、优点和局限性,展示了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够提炼出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有助于理解研究情境中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尽管扎根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通过实例分析,我们进一步证明了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有效性。未来,随着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的进步,扎根理论有望在学术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扎根理论研究

扎根理论研究

二、扎根理论研究的步骤扎根理论研究虽然遵循一般研究步骤,包括选题、文献探讨、撰写研究计划书、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①选题:适合于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过程类问题,即研究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问题。

②文献探讨:扎根理论研究的文献探讨的特点是强调原则上研究前或研究初期不进行文献探讨,当研究到出现理论解释的阶段时在进行探讨。

③研究计划:扎根理论研究开始前虽然也有研究计划,但研究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严格按其计划执行,特点是计划可随着研究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修改,如访谈和观察的问题,入选研究对象的标准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着研究的进展、出现新问题的重要程度而变化。

④收集和整理资料: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方法和其他质性研究相同。

⑤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研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使用持续比较法分析资料是扎根理论的特点。

⑥撰写论文。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

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

三种登陆并不是严格按其步骤分阶段进行,这一点在开放式登陆和轴心式登录中经常看到。

(一)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开放式登陆是从资料中找出编码或类属的过程。

即找出资料的异同点,提炼编码和类属是将资料分解、验证、比较、概念化,然后进行登录的过程。

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

登录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

开放式登录的过程类似一个漏斗,开始时登录的范围比较宽,随后不断地缩小范围,直至码号出现了饱和。

在对资料进行登录时,研究者应该就资料的内容询问一些具体的、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问题。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则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赛特(Barney Glaser)和安斯(Anselm Strauss)于1967年提出的,它是一种以发现理论为目的的质性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对数据的系统分析和比较,发现其中的模式、规律和概念,从而构建出一个新的理论。

本文将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步骤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开放性、灵活性和系统性。

首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保持开放的态度,即不受传统理论框架的束缚,尽可能地接触和接受各种新的信息和观点。

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保持灵活性,即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

最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保持系统性,即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以便发现其中的模式、规律和概念。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步骤。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理论建构三个基本步骤。

首先,研究者需要进行数据收集,这包括采访、观察、文献分析等方法,以获取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和材料。

其次,研究者需要进行数据分析,这包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分类和比较等操作,以发现其中的模式、规律和概念。

最后,研究者需要进行理论建构,这包括将发现的模式、规律和概念进行整合和归纳,从而构建出一个新的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如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

在教育学领域,可以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来研究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现象,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概念,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在管理学领域,可以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来研究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和现象,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为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在心理学领域,可以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来研究心理健康中的问题和现象,以发现其中的概念和规律,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科研领域中,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

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对于深入理解和解释复杂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首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塔姆·格利南和安妮·斯特拉塞于1967年提出的。

它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数据的系统分析和解释,来构建理论模型,从而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相较于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理论的建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情境下的研究需求。

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理论驱动”,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先入为主的假设和观点,而是通过对数据的反复比较和分析,逐步建构出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理论框架。

这种“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研究者的主观偏见,使得最终构建的理论更加贴近实际情境,具有更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另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注重对数据的系统性分析和解释。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需要通过反复比较和分类,将数据进行整合和提炼,从而得到一系列的概念和命题。

这些概念和命题不仅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现象,还可以为后续的理论建构提供坚实的基础。

因此,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数据分析和理论建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最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其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对数据的高度依赖,研究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此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建构能力。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研究目的,综合考量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总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独特的定性研究方法,在科研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其核心思想和方法特点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要点,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Strauss和BarneyGlaser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GT)是一种定性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

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

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

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

扎根理论的方法起源于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两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

这个方面的形成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有关,分别来自哲学和社会学: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G.米德和皮尔士的思想,他们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另外一个影响来自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

基本思路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理论产生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

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

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

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

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

扎根理论的内涵,特点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扎根理论的内涵,特点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扎根理论的内涵,特点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 然后上升到理论。

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

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

一、扎根理论的文献回顾在国内研究中,扎根理论被应用于多个相关领域研究,张泽洪等从医方视域应用扎根理论探讨医患信任违背的深层次因素。

结果发现:患方就医善意、就医正直与就医能力、医学固有特征、制度社会情境这5个主范畴对医患信任违背存在显著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上述5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医患信任违背的作用机制模型。

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管控政策以修复医患信任提供理论思路与实施路径。

于兆吉等通过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得出影响突发性网络舆情演化的三个因素分别是官方信息发布、参与者的动因和行为决策,并结合突发性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分析参与者在网络舆情传播扩散的过程中发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包括健全网络舆情的政府引导机制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来合理引导并控制突发性网络舆情的发展。

二、扎根理论的研究程序与框架(一)研究程序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步:1.从资料中产生概念,对资料进行逐级登录。

2.不断地对资料和概念进行比较,系统地询问与概念有关的生成性理论问题3.发展理论性概念,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 ;4.理论性抽样,系统地对资料进行编码 ;5.建构理论,力求获得理论概念的密度、变异度和高度的整合性。

6.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是扎根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其中包括三个级别的编码。

1. 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

扎根研究

扎根研究
第七章
扎根研究
扎根研究
一 扎根研究的基本概念
二 扎根研究的理论背景
三 扎根研究的研究程序
四 扎根研究的检验与评价
一 扎根研究的基本概念


扎根研究又称扎根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流行的一种质化的研究 方法。 综合概括为一种放弃先有的理论与假设,通过深入的实施观察与 访谈,直接从第一手资料中采用编码分析等方法,发现与发展理 论的质化研究方法。 扎根研究或扎根理论本身不是一种理论,而是发展理论的一种方 法,它研究的目标是发展理论。扎根研究重视建立理论,而非检 验原有的理论。
扎根,就是要切实深入该研究领域进行实 地研究,不要带着预先已有的理论,可能就很难扎根了。资料与 理论不能脱节,具有紧密联系。 二 直接发展理论的特征。要深深地“扎”与该研究领域这块土壤的 “根”的基础上,直接地发展理论。强调收集第一手资料(访谈、 会议笔记、田野观察、日志、信件、统计调查等) 三 质化的特征。扎根研究并不考虑量化,所以它是一种质化的 研究方法。
三 扎根研究的研究程序

理论的敏感性 发提高理论直觉的方法 1 通过不断提问来激励思考 2 利用词、词组、句子提问,不用整段文字来提问 3 通过比较推进思考 4“摇红旗”,对理所当然的情况保持警惕。当出现那些理所当然 的词语时,一定要“摇红旗”来警示自己。因为这些被视为理所当 然的情况,极容易出现盲点,掩盖事实真相。
三级编码(选择性或核心式编码)

将核心范畴联结、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理论的框架。然后进行 一个抽象水平更高的命名,于是这也就成了发展出来的理论,于 是这也就成了发展出来的理论的核心概念。
进行选择性编码时要循环进行几个步骤




1 将所有的概念化的东西联结成故事线,发现核心范畴并对其命 名。 2 确定核心范畴后,尝试整合成其他范畴,分析所有核心范畴与 其他范畴的排列、秩序和框架。 3 进一步分析各范畴的性质、维度以及相互关系,勾画出一个理 论的雏形。 4 再做理论取样,通过搜集到的资料来检验、充实理论。 5 范畴填补。研究者再回到最初的发现与建立的范畴,看看是否 还有范畴资料佐证,如果有的话,则需做些填补的工作,即再做 理论取样,重新进行观察、访谈等工作,针对不足与漏洞,继续 搜集资料。

扎根理论研究

扎根理论研究

扎根理论研究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二、扎根理论研究的步骤扎根理论研究虽然遵循一般研究步骤,包括选题、文献探讨、撰写研究计划书、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①选题:适合于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过程类问题,即研究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问题。

②文献探讨:扎根理论研究的文献探讨的特点是强调原则上研究前或研究初期不进行文献探讨,当研究到出现理论解释的阶段时在进行探讨。

③研究计划:扎根理论研究开始前虽然也有研究计划,但研究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严格按其计划执行,特点是计划可随着研究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修改,如访谈和观察的问题,入选研究对象的标准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着研究的进展、出现新问题的重要程度而变化。

④收集和整理资料: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方法和其他质性研究相同。

⑤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研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使用持续比较法分析资料是扎根理论的特点。

⑥撰写论文。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

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

三种登陆并不是严格按其步骤分阶段进行,这一点在开放式登陆和轴心式登录中经常看到。

(一)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开放式登陆是从资料中找出编码或类属的过程。

即找出资料的异同点,提炼编码和类属是将资料分解、验证、比较、概念化,然后进行登录的过程。

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

登录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科研工作中,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

本文将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塔姆·格里尔斯(Glaser)和安塞尔·斯特劳斯(Strauss)于1967年提出的。

它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数据的反复比较和分析,来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从而构建理论框架。

相比于定量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对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内涵的挖掘,适用于对复杂、多元、多维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解析。

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可以是采访记录、观察笔记、文本资料等。

然后,研究者通过对数据的逐步分析和比较,逐渐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不断地迭代,将新的数据与已有的理论联系起来,逐步构建起理论框架。

这一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研究者具备较强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力。

在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保持开放的思维,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和数据,不要过早地下结论。

其次,要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善于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

此外,要善于进行比较和归纳,将不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性。

最后,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理论框架,使之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在管理学领域,可以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来解释组织变革、领导行为、员工激励等问题;在教育学领域,可以用于研究学生学习行为、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问题;在社会学领域,可以用于解释社会交往、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问题。

总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总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它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和内涵,构建起理论框架。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在科研工作中,理论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要做好理论研究,就必须扎根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就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首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进行理论研究之前,研究者必须对所要研究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者才能够在理论研究中游刃有余,不至于在理论探讨中迷失方向。

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保持开放的态度。

在进行理论研究时,研究者不能囿于既有的理论框架,而应该持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探索各种可能的理论观点。

只有保持开放的态度,研究者才能够在理论研究中不断创新,不断拓展理论的边界。

此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注重实证分析。

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际,必须以实证分析为基础。

研究者应该通过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和修正理论观点,使理论研究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有说服力。

最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具备扎实的方法论素养。

在进行理论研究时,研究者必须熟练掌握各种研究方法,并且能够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方法论素养,研究者才能够在理论研究中游刃有余,不至于在方法选择上出现偏差。

总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研究者在理论研究中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开放的态度、实证分析和扎实的方法论素养,才能够做好理论研究工作,为学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启发,推动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扎根理论研究

扎根理论研究

二、扎根理论研究的步骤扎根理论研究虽然遵循一般研究步骤,包括选题、文献探讨、撰写研究计划书、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①选题:适合于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过程类问题,即研究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问题。

②文献探讨:扎根理论研究的文献探讨的特点是强调原则上研究前或研究初期不进行文献探讨,当研究到出现理论解释的阶段时在进行探讨。

③研究计划:扎根理论研究开始前虽然也有研究计划,但研究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严格按其计划执行,特点是计划可随着研究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修改,如访谈和观察的问题,入选研究对象的标准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着研究的进展、出现新问题的重要程度而变化。

④收集和整理资料: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方法和其他质性研究相同。

⑤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研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使用持续比较法分析资料是扎根理论的特点。

⑥撰写论文。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

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

三种登陆并不是严格按其步骤分阶段进行,这一点在开放式登陆和轴心式登录中经常看到。

(一)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开放式登陆是从资料中找出编码或类属的过程。

即找出资料的异同点,提炼编码和类属是将资料分解、验证、比较、概念化,然后进行登录的过程。

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

登录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

开放式登录的过程类似一个漏斗,开始时登录的范围比较宽,随后不断地缩小范围,直至码号出现了饱和。

在对资料进行登录时,研究者应该就资料的内容询问一些具体的、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问题。

扎根理论是一种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一种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一种研究方法引言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

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格莱泽(Barney Glaser)和斯特劳斯(Anselm Strauss)于1967年首次提出,并在后来不断发展和完善。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探索面对困境和挑战时,人们是如何应对和适应的,以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扎根理论的起源扎根理论最早源于医学领域的研究,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在1960年代,格莱泽和斯特劳斯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索术后肾脏移植患者的恢复过程。

他们发现,现有的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这一过程中的复杂现象,于是决定创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该方法能从实证数据中推导出理论。

格莱泽和斯特劳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一种新的理论,即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强调从数据出发,通过逐步归纳和分析,逐步推导出概念和理论。

与传统的理论先行方法不同,扎根理论将研究者的主观经验降到最低,并注重数据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扎根理论的核心概念扎根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开放性编码”、“轴心编码”和“选择编码”。

- 开放性编码是指研究者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具体的现象,并透过具体的行为或事件来进行描述和分类。

通过不断查找和比较数据,逐渐减少过多的编码,并寻找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 轴心编码是指在开放性编码的基础上,对相似或相关编码进行归类,形成模式和概念。

通过不断迭代,研究者可以推演出更为抽象的理论。

- 选择编码是指在轴心编码的基础上,对最重要和核心的编码进行选择,形成更为抽象和普遍化的理论。

选择编码是研究者对数据的重新解读和整合的过程。

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可以分为数据收集、开放性编码、轴心编码和选择编码四个步骤。

- 数据收集:扎根理论的数据源可以是采访记录、观察记录、文件资料等。

通过多种方法收集丰富的原始数据,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开放性编码:研究者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通过逐行逐句对数据进行开放性编码,即从数据中提取出具体的现象,并进行描述和分类。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大量文献、采访资料和档案资料的深入分析和解释,构建起理论模型并提供解释。

在进行扎根理论研究时,需要遵循以下的研究步骤和原则:1. 研究问题的确定:选择一个有待解释的问题或现象。

该问题通常比较复杂且尚未有充分的解释或理论。

2. 文献、资料收集: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采访资料和档案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包括书籍、学术期刊论文、报纸、访谈录音、视频等。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和分析,通过不断比较、分类、归纳和整理,逐渐形成一种概念范畴体系。

4. 概念的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材料中的共性和相似性,逐步构建起具有内部联系和逻辑框架的概念模型。

5. 理论的构建:通过概念模型的建立,可以逐步形成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解释研究问题。

该理论应该能够解释现象、预测趋势和提供决策帮助。

在进行扎根理论研究时,研究者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开放性:研究者应保持开放的态度,不要预设立场和观点,以免对资料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性解读。

2. 可信性:研究者应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数据的可信性,确保所使用的资料来源可靠,最好进行多次检查和多个研究者的独立验证。

3. 可重复性:研究者应采用明确的步骤和规范的流程来进行研究,以确保研究过程可复制,其他研究者能够按照相同的方法得出相似的结果。

4. 透明度:在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应尽量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思考过程,以方便其他研究者理解和评价。

总的来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文献和资料的深入分析和解释,构建起理论模型,并提供对复杂问题的解释和理论支持。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确保研究的可信性和可重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扎根理论研究的步骤扎根理论研究虽然遵循一般研究步骤,包括选题、文献探讨、撰写研究计划书、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①选题:适合于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过程类问题,即研究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问题。

②文献探讨:扎根理论研究的文献探讨的特点是强调原则上研究前或研究初期不进行文献探讨,当研究到出现理论解释的阶段时在进行探讨。

③研究计划:扎根理论研究开始前虽然也有研究计划,但研究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严格按其计划执行,特点是计划可随着研究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修改,如访谈和观察的问题,入选研究对象的标准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着研究的进展、出现新问题的重要程度而变化。

④收集和整理资料: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方法和其他质性研究相同。

⑤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研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使用持续比较法分析资料是扎根理论的特点。

⑥撰写论文。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

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

三种登陆并不是严格按其步骤分阶段进行,这一点在开放式登陆和轴心式登录中经常看到。

(一)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开放式登陆是从资料中找出编码或类属的过程。

即找出资料的异同点,提炼编码和类属是将资料分解、验证、比较、概念化,然后进行登录的过程。

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

登录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

开放式登录的过程类似一个漏斗,开始时登录的范围比较宽,随后不断地缩小范围,直至码号出现了饱和。

在对资料进行登录时,研究者应该就资料的内容询问一些具体的、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问题。

提问的时候要牢记自己的最初研究目的,同时留有余地让那些事先没有预想到的目标从资料中冒出来。

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应该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既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S trauss ,1987:29)。

1.开放式登录的具体步骤(1)给资料编码编码是从资料中提取引起注意的、重复出现的、强烈情感反应的概念,为其命名,贴标签,编上号,此时形成的即为编码。

例如“协商”、“监督”、“信息传递”等标签,给这些标签编上号码,这些标签就成了编码。

编码是分析资料最初形成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常用调查对象叙述的语言或用研究者使用的一个抽象层次较高的单词或词组来概括某一方面的现象。

(2)将编码归类,形成类属将意义相同或近似的编码归为同一类别,起名为类属。

有的类属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位类属。

例如,“管理者的工作类型”、“优秀餐饮管理着的条件”等归纳为“餐饮管理者”,这个“餐饮管理者”就是类属。

将编码“协商”、“监督”、“注视”归类为评估和维持工作流程而进行的“工作类型”,这个“工作类型”就是下位类属,它是由多个意义相近的编码组成的。

(3)发展类属发展类属是指挖掘类属的特性和维度。

类属的特性是指与某一概念或现象相关的属性或特质;类属的维度是指连续体上的属性或特质的位置。

发展类属可在下位类属或是构成下位类属的各个编码中寻找其特性和维度。

图3-5-1在编码中寻找特性和维度图3-5-2在下位类属中寻找特性和维度(4)实施登录登陆是与收集资料同时进行的,也就是将访谈或观察的资料进行记录。

登陆的方式有三种:①以词或句子为单位找编码。

②以一份资料或段落为单位找编码。

③对访谈或观察等收集的多种资料的原始记录进行整体考察,提出自问,“这些记录与至今获得的类属一致吗?”,然后返回资料,寻找和分析异同点。

在进行开放式登录时,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基本的原则:①对资料进行仔细的登录,不要漏掉任何重要的信息;登录越细致越好,直到饱和;如果发现了新的码号,应该在下一轮进一步收集原始资料。

②注意寻找当事人使用的词语,特别是那些能够作为码号的原话。

③给每一个码号进行初步的命名,命名可以使用当事人的原话,也可以是研究者自己的语言,不要担心这个命名现在是否合适。

④在对资料进行逐行分析时,就有关的词语、短语、句子、行动、意义和事件等询问具体的问题,如:这些资料与研究有什么关系?这个事件可以产生什么类属?这些资料具体提供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⑤迅速地对一些与资料有关的概念的维度进行分析,这些维度应该可以唤起进行比较的案例;如果没有产生案例,应该马上寻找。

⑥注意列出来的登录范式中的有关条目。

这一轮登录的主要目的是开放对资料的探究,所有的解释都是初步的、未定的。

研究者主要关心的不是手头这个文本里有什么概念,而是它可以如何使探究深入进行。

(二)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二级编码(又称关联式登录或轴心登录)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

这些联系可以是因果关系、时间先后关系、语义关系、情境关系、相似关系、差异关系、对等关系、类型关系、结构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策略关系等。

在轴心登录中,研究者每一次只对一个类属进行深度分析,围绕着这一个类属寻找相关关系,因此称之为“轴心”。

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有关各个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应该变得越来越具体。

在对概念类属进行关联性分析时,研究者不仅要考虑到这些概念类属本身之间的关联,而且要探寻表达这些概念类属的被研究者的意图和动机,将他们的言语放到当时的语境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

以四个线索来分析类属间的关系,即①“条件”:成为类属的原因。

例如,成为“疼痛”这一类输的原因是“关节炎”或”“手腕骨骨折”②“文脉”:是将与类属或现象有关的特性和纬度串联起来,用文字进行描述。

例如“手腕骨骨折”这个类属或现象的的特性包括何时发生的、怎样发生的、骨折的数量骨折的类型等。

这个类属或现象(疼痛)的维度有程度、持续时间、部位等。

然后将涉及的内容串联起来。

如手腕骨骨折是引起疼痛的原因,这种疼痛是渐进性的,刚开始的两个小时疼痛是很剧烈的。

局限于上肢;③“行为/相互行为的策略”:即具体的应对方法。

如疼痛的管理策略,当场就地休息、手腕用硬板固定、运送医院等。

④“结局”:即应对后的结果。

如疼痛缓解。

轴心式登录具体步骤:①建立类属以及类属间关系。

例如,从资料中分析“缓解疼痛”与“采取止痛措施”这两个类属之间有何关系。

②在资料中验证类属间关系③寻找相互关系和规律。

④一个类属可分成几个下位类属。

例如,分析者也许将“照顾着疲劳”这个类属分解成几个下位类属“精神疲劳”、“身体疲劳”、“照顾疲劳”。

(三)三级编码(核心式登录)三级编码(又称核心式登录或选择式登录)指的是: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的分析以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分析不断地集中到那些与核心类属有关的码号上面。

核心类属必须在与其他类属的比较中一再被证明具有统领性,能够将最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

就像是一个鱼网的拉线,核心类属可以把所有其他的类属患成一个整体拎起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归纳起来,核心类属应该具有如下特征:①核心类属必须在所有类属中占据中心位置,比其他所有的类属都更加集中,与最大数量的类属之间存在意义关联,最有实力成为资料的核心;②核心类属必须频繁地出现在资料中,或者说那些表现这个类属的指标必须最大频度地出现在资料中;它应该表现的是一个在资料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稳定的现象。

③核心类属应该很容易地与其他类属发生关联,这些关联不应该是强迫的,应该是很快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而且相互之间的关联内容非常丰富。

④在实质性理论中一个核心类属很容易发展成为一个更具概括性的理论;在发展成为一个形式理论之前,需要对有关资料进行仔细的审查,在尽可能多的实质理论领域进行检测。

⑤随着核心类属被分析出来,理论便自然而然地往前发展出来了。

⑥由于不断地对核心类属在维度、属性、条件、后果和策略等进行登录,因此其下属类属可能变得十分丰富和复杂,寻找内部变异是扎根理论的一个特点。

在核心登录阶段,研究者应该经常问:“这个(些)概念类属可以在什么概括层面上属于一个更大的社会分析类属?在这些概念类属中是否可以概括出一个比较重要的核心?我如何将这些概念类属串起来,组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构架?”这个时期研究者写的备忘录应该更加集中,针对核心类属的理论整合密度进行分析,目的是对理论进行整合,直至取得理论的饱和和完整性。

核心类属被找到以后,可以为下一步进行理论抽样和资料收集提供方向。

核心式登录的具体步骤是:①明确资料的故事线;②对主类属、次类属及其属性和维度进行描述;③检验已经建立的初步假设,填充需要补充或发展的概念类属;④挑选出核心概念类属;⑤在核心类属与其他类属之间建立起系统的联系。

如果我们在分析伊始找到了一个以上的核心类属,可以通过不断比较的方法,将相关的类属连接起来,剔除关联不够紧密的类属。

让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上述三级编码的过程。

在对一些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人际交往活动及其意义解释进行研究时(1998),研究者对资料进行了逐级的登录。

首先,在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找到了很多受访者使用的“本土概念”,如“兴趣、愿望、有来有往、有准备、经常、深入、关心别人、照顾别人、管、留面子、丢面子、含蓄、体谅、容忍、公事公办、情感交流、热情、温暖、铁哥们、亲密、回报、游离在外、圈子、不安定、不安全、不知所措、大孩子、低人一等,民族自尊、不舒服”等。

然后,在关联式登录中,研究者在上述概念之间找到了一些联系,在七个主要类属下面将这些概念连接起来:“交往、人情、情感交流、交友、局外人、自尊、变化”。

在每一个主要类属下面又分别有相关的分类属,比如在“人情”下面有“关心和照顾别人、体谅和容忍、留面子和含蓄”等;在“局外人”下面有“游离在外、圈子、不知所措、不安定、不安全、孤独、想家、自由和自在”等。

最后,在所有的类属和类属关系都建立起来以后,研究者在核心式登录的过程中将核心类属定为“文化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建构”。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对原始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后,研究者建立了两个扎根理论:①文化对个体的自我和人我概念以及人际交往行为具有定向作用;②跨文化人际交往对个体的自我文化身份具有重新建构的功能。

4.一个分析实例下面,让我借用斯特劳斯在《为社会科学家提供的质的分析》(1987:12—7 )一书中提供的一个实例来展示扎根理论方法分析资料的过程。

假设研究的问题是:“在医院里使用机器设备是否会(以及如何)影响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互动?”我们在病房里看到很多机器设备被连接在病人身上,现在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初步的类属——“机器-身体连接”——来表示这个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