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答疑(翻样必看)

合集下载

陈青来钢筋平法问题解答

陈青来钢筋平法问题解答

陈青来钢筋平法问题解答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答疑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陈青来钢筋平法问题答疑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

平法已在全国全面普及并向纵深发展。

平法追求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平法会不断地否定自身并进一步完善。

随着平法的不断推陈出新,也要求我们在对平法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理论和技术。

今年的6月-9月,广联达公司在全国陆续开展了21场陈青来平法讲座,希望通过此类讲座能够提升广大造价人员对平法的应用能力,在讲座最后的答疑环节,很多造价人员围绕新图集06G101-6和03G.11G系列图集提出了自己多年来对平法的疑问,本期我们特选择了答疑环节的部分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平法。

本期专家支持:冯俊国2000年毕业后从事施工工作,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2003年进入广联达公司后,担先后担任过公司的钢筋、图形软件高级应用讲师及服务经理,精通平法,曾多次担任大型平法讲座的讲师。

目前为广联达总公司钢筋产品经理。

06G101-6问题1、06-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 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8@200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陈青来钢筋平法问题解答

陈青来钢筋平法问题解答

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答疑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陈青来钢筋平法问题答疑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

平法已在全国全面普及并向纵深发展。

平法追求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平法会不断地否定自身并进一步完善。

随着平法的不断推陈出新,也要求我们在对平法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理论和技术。

今年的6月-9月,广联达公司在全国陆续开展了21场陈青来平法讲座,希望通过此类讲座能够提升广大造价人员对平法的应用能力,在讲座最后的答疑环节,很多造价人员围绕新图集06G101-6和03G.11G系列图集提出了自己多年来对平法的疑问,本期我们特选择了答疑环节的部分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平法。

本期专家支持:冯俊国2000年毕业后从事施工工作,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2003年进入广联达公司后,担先后担任过公司的钢筋、图形软件高级应用讲师及服务经理,精通平法,曾多次担任大型平法讲座的讲师。

目前为广联达总公司钢筋产品经理。

06G101-6问题1、06-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8@200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钢筋平法问题1

钢筋平法问题1

2008-03-25 | 2007.9陈青来平法讲座答疑(二)06G101-6图集问题平法常见问题答疑------陈青来平法讲座答疑(二)2007.906G101-6图集问题1、06G101-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G101-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G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8@200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

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答:图集中注解第3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和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

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

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平法疑问解答(二)

平法疑问解答(二)

问:1、梁的下部纵筋一定要在中间支座锚固吗?2、从03G101-1图集第54页的图中,两边钢筋的切断点都在中间支座上,可否理解为两边钢筋在中间支座搭接?3、不是说“能通则通”吗?支座两边直径相同的钢筋贯穿中间支座,不是可以降低支座处的钢筋拥挤程度吗?答:1、从03G101-1图集第54页的图中可以看出,框架梁的下部纵筋一般都在中间支座锚固。

其锚固长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 ≥ LaE(2) ≥ 0.5hc + 5d (即是“超过柱中心线5d” )2、第54页图中所示的“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的构造”,说的是“钢筋锚固”,而不是“钢筋搭接”。

“钢筋搭接”是两根钢筋之间的行为,“钢筋锚固”是一根钢筋对于支座的行为。

图中所标出的“锚固长度”是每根钢筋从支座边缘到切断点的距离。

按锚固长度两个条件之一的“≥LaE”来看,下部纵筋的切断点一般应该伸过支座的另一边了,而不是“在支座内部”了。

3、“能通则通”一般是对于梁的上部纵筋说的,梁的上部纵筋在中间支座上“能通则通”,而上部纵筋可以在上部跨中1/3跨度的范围内进行连接。

但是,梁的下部钢筋不能在支座上“能通则通”、而让钢筋在下部跨中进行连接。

因为,下部跨中是正弯矩最大的地方,钢筋是不允许在此范围内连接的。

再问:2005年10月21日听了陈青来教授的讲座:下部钢筋也能连通布置,可以在支座处1/3跨度的范围内连接(一般用机械连接)。

答:陈青来教授讲的是两点不同的意思:1、对于“非抗震框架梁”来说,可以在“支座处1/3跨度的范围内连接”,因为这里没有正弯矩。

——03G101-1图集也已经肯定了这一点。

2、如果采用一级机械连接,可以在任何位置上进行连接。

因为一级机械连接经过国家的多次试验,证明是相当可靠的(拉力试验的钢筋破坏点都不在机械连接处)。

问:03G101-1图集第65页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只在第一排钢筋上面标注尺寸“Ln / 3” 。

现在工程中出现了中间支座第二排上部纵筋,其延伸长度如何处理?是否可按“框架梁”的“Ln / 4”来处理?答:答案是肯定的,非框架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同“框架梁”。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钢筋的解答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钢筋的解答

一、问剪力墙竖向钢筋与暗柱边多少距离排放第一根剪力墙竖向钢筋。

答:1/2竖向分布钢筋间距。

二、非抗震的框架梁中以及非框架梁中,是否有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答:有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1、下部钢筋不少于1/2伸入支座(另外1/2可以不伸入支座);2、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至少为两根(角筋)。

三、1.在03G101-1第38页及44页的中柱封顶构造C节点图中,当直锚长度≥laE(la)时,此时柱纵筋是否不需要伸至柱顶后截断,只需一个锚固长度就足够了?2、在03G101-1第39页及45页的“梁上柱纵筋构造”中,插筋是否只需伸入梁内满足0.5laE(la)+弯折12d就足够了,而不必伸至梁底部?答:1、必须直达柱顶,否则柱未到头;2、必须伸至梁底,对柱“生根”决不可抠门。

四、在03G101-1第38页和第44页的"柱变截面下柱钢筋封顶,上柱钢筋从新插筋"的构造大样图中,关于下柱钢筋封顶锚固的问题:1、如果梁高hb-保护层≥la E(la)时,下柱钢筋是否伸至柱顶,不需要弯锚部分“c+200”?2、当梁高hb-保护层<laE(la)时,下柱钢筋才需要弯锚,下柱钢筋伸至柱顶,且还需≥0.5laE(la)时,才加弯锚部分“c+200”?3、是否弯锚部分是固定的“c+200”,不需要再加长了?答:各种情况均须伸至柱顶,然后弯钩“C+200”,这是个封顶问题,不是锚固问题。

五、在03G101-1第57页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端支座锚固构造节点中,当直锚时,是否也需要满足≥la且同时满足≥0.5hc+5d的条件?答:可以直锚,请看图注,非抗震没有过中线加5d的要求。

六、1、剪力墙暗梁配筋构造见图集第51页。

但该页图主要说的是连梁的构造,暗梁只有一个截面图。

因此带来了下面的一系列问题。

2、暗梁主筋锚固起点从什么地方算起?当暗梁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暗梁主筋锚固起点从暗柱或端柱的边缘算起。

对吗?暗梁还有没有不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的情况呢?3、暗梁的长度有多长?是整个剪力墙墙肢的长度,还是局部?4、暗梁主筋锚入暗柱或端柱的长度:(1) 当暗柱或端柱的长度大于钢筋的锚固长度LaE 时,暗梁主筋直锚入一个锚固长度;(2) 当暗柱或端柱的长度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时,暗梁主筋伸至暗柱或端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后弯钩15d ,此时须保证直锚段大于0.4 LaE 。

平法解释4

平法解释4

1、请青来教授解答梁腰筋的设置问题 2004-11-12 16:57:431、一直有不少人问梁腰筋(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的设置问题:是不是“要么不设置,要设置就至少是两道”?2、现在 03G101-1 图集第 62-64 页是要求“小于等于 450 设置”腰筋,又要求腰筋“间距小于等于200 ”,则只能是“至少是两道”了。

3、有没有“只设置一道腰筋”的情形?4、梁的侧面构造钢筋是不是不须经过计算,而只根据梁截面高度来决定其根数的 ?5、我最近看到一份图纸,梁高为 600 ,只设置“ G2 φ 12 ”——即每侧一道构造钢筋。

对不对?6、还是那份图纸,另一个梁,梁高为 900 ,却设置“ G14 φ 12 ”——即每侧七道构造钢筋。

是不是太密了?对不对?7、该图纸在另一个梁上设置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高也是 900 ,却设置“ N14 φ 12 ”——即每侧七道抗扭钢筋,直径和上条所述的构造钢筋(只是锚固长度多一点儿)。

对不对?8、还有,“φ 12 ”当抗扭钢筋,直径是不是太小了一点,换成直径大一点的钢筋(根数少些),好不好?陈青来教授回复: 1 、 G101-1 中的规定取自 GB50010-2002 《混规》 10.2.16 ,这个规定值得再研究,尤其是规范中用词为“应”字更值得再考虑,其中配筋截面面积要求根本不适用于宽扁梁。

但是,由于2000 新规范刚推出,宜先让实践和时间作出评判。

2 、问题有误:是“大于”而不是“小于”。

按规定是“不配则已,配则两道”。

3 、有。

工程师有权决定仅配一道,规范对间距的规定用词为“宜”。

4 、要经过计算,规范规定:“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有效截面面积的 0.1% ,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

5 、无对错之分,按设计即可。

6 、工程师系根据梁所受扭矩配置,因不知其实际扭矩,所以不好评判。

7 、同上条。

8 、要根据实际梁的高宽比综合考虑,采用小直径钢筋并非不妥。

平法疑问解答(四)

平法疑问解答(四)

平法疑问解答(四)2009-08-04 19:46问:“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长度就是0.4LaE+15d”,这句话为什么不对?答: 1、“框架梁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长度就是0.4LaE+15d”,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2、如何认识“0.4LaE+15d”呢?这里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框架梁纵筋在端支座的直锚水平段长度的问题,另一个是框架梁纵筋需要弯直钩15d的问题。

3、请注意看03G101-1图集第54页框架梁端支座下面的标注:“伸至柱外边(柱纵筋内侧)”,这是首要的,而后面的半句话“且≥0.4LaE”是对直锚水平段长度的一个验算要求,即是说,直锚水平段长度只可以比0.4LaE长,但千万不能比0.4LaE短。

至于为什么不能比0.4LaE短呢?我的理解是:“0.4LaE”是确保框架梁纵筋在端支座锚固的“下限”,若小于这个长度,则梁纵筋连同所钩挂的部分混凝土都有被“拽出来”的危险。

4、陈青来教授最近讲课时指出:作为梁端支座的框架柱,从过柱中线5d到柱外侧纵筋的内侧的区域是一个“竖向锚固带”。

梁受拉纵筋在端支座锚固的的原则是:要满足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15d,且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同时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

梁的纵筋只要伸进边柱的这个“竖向锚固带”,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弯锚,而不必一直伸到柱外侧去。

(但这只是在课堂上听说的,标准图集未见正式变更。

)5、无论框架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其端部都要弯15d的直钩,这是一个构造要求。

构造要求是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技术要求,构造要求是不须经过计算的,是必须执行的。

至于为什么要规定为“15d”呢?陈教授说过,这是经过力学试验的,在“直钩”上5d处至10d处都有内力(变形)存在,到15d处就没有了。

关于“15d”的问题还有很多,下面继续讨论。

问:梁钢筋的集中标注中,比如:4B22/2B20,我的问题是:第一排钢筋和第二排钢筋的间距在图集中哪里可以反应出来,我想知道它们的合理间距是多少。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施工答疑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施工答疑

筋从AL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箍筋,第三层为AL纵向(水平)钢筋。

端头直钩与AL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

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墙问题(3):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应该伸入柱钢筋内侧还是外侧,现实中大多数工地都是伸入暗柱主筋外侧,我觉得这样不妥,但图集上没有详细规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答墙问题(3):通常剪力墙水平钢筋放在外侧,如果伸入端柱竖向钢筋内侧时,需要向内弯折,这样做会形成钢筋笼“颈缩”,因此,水平钢筋走暗柱主筋外侧即可。

剪力墙尽端不存在水平钢筋的支座,只存在“收边”问题。

请参看03G101勘误:6、第47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

●墙问题(4):请问陈总在03G101第47页中“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为什么取消了原00G101第33页中“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的“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设搭接接头”的构造做法?因为在转角墙外侧设搭接接头比较便于施工,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转弯在施工中比较困难。

■答墙问题(4):按照我国施工实践中的传统做法,局部无间隙(纵筋搭接或箍筋局部重叠)的并列钢筋最多为两根(如果严格要求,为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360度握裹,不应该允许有无间隙的并列钢筋,请参看35页右上角构造)。

由于转角部位存在比较密的箍筋,如果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在阳角位置设搭接接头,则难以保证局部并列钢筋最多为两根,钢筋混凝土中将形成多条贯通内缝,当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在此关键部位发生破坏。

●墙问题(5):关于补强钢筋“缺省”标注的问题。

《03G101-1图集》第17页,剪力墙矩形洞口补强钢筋的第(2)条是否和第(1)条相联系的,即:如果设置补强纵筋大于构造配筋,则需注写洞口每边补强钢筋的数值;如果设置补强纵筋不大于构造配筋,则按第(1)条“洞口每边加钢筋≥2Φ12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钢筋总面积的50%”执行。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

平法答疑1.问:在现浇楼板‎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十字节点处‎由于有两层‎梁筋,两层板筋常‎无法满足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

为了盖住钢‎筋只能增加‎砼厚度,还有由于起‎拱梁中部也‎存在此问题‎。

比如梁的保‎护层为25‎上部板筋为‎∮14 保护层剩余‎最多11不‎能满足不小‎于15且不‎小于钢筋的‎直径的要求‎,而在中部起‎拱位置则几‎乎没有保护‎层。

03G10‎1中是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那么是否可‎以适当减小‎箍筋高度答:板的保护层‎厚度小于梁‎的,因此板筋与‎梁箍筋在一‎个层面。

你提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向的框架梁‎在框架柱内‎交叉时,结构设计工‎程师是不是‎已经考虑一‎个方向梁的‎计算高度应‎该多减去一‎个相交叉的‎纵筋直径(这是必须应‎该考虑的,否则施工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保护层最小‎厚度要明白‎“最小”的含义,当一个方向‎梁顶保护层‎为最小时,另个方向的‎梁顶保护层‎应该比保护‎层最小厚度‎再多出一个‎钢筋直径,否则无法符‎合规范要求‎。

2.问:现浇钢筋砼‎板的上皮负‎弯距钢筋的‎锚固是否按‎03G10‎1-1中的la‎,上皮负弯距‎圆钢钢筋深‎入支座弯锚‎后还要18‎0弯钩吗?答:板扣筋(光圆钢筋)在施工界的‎习惯做法是‎不加弯钩,跨内端这样‎处理没有问‎题,但在端支座‎就要看原设‎计假定。

如果设计的‎端支座负弯‎矩筋为构造‎配置,则可不加1‎80度小弯‎钩;如果端支座‎按刚接考虑‎(如以剪力墙‎为端支座并‎按刚接),则宜做18‎0度小弯钩‎以保证满足‎锚固要求。

3.问:3.1.常见的筏板‎基础是梁底‎与板底一平‎,梁顶有可能‎比板顶高。

现在图纸上‎有另一种有‎梁式筏板,却是梁顶与‎板顶一平,梁底比板底‎低,为方便称呼‎,姑且称之为‎“倒筏板”(也许有更规‎范的名称,请陈教授指‎正)。

3.2.现在的问题‎是:“倒筏板”梁的上部纵‎筋放在筏板‎上层钢筋网‎的上面还是‎下面?(设计上什么‎也没有写,也问不出来‎)我的分析是‎:地基土压力‎通过筏板钢‎筋传递给梁‎,所以“倒筏板”上层钢筋网‎放在基础梁‎上部纵筋的‎下面。

平法疑问解答(四)

平法疑问解答(四)

平法疑问解答(四)2009-08-04 19:46问:“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长度就是0.4LaE+15d”,这句话为什么不对?答: 1、“框架梁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长度就是0.4LaE+15d”,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2、如何认识“0.4LaE+15d”呢?这里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框架梁纵筋在端支座的直锚水平段长度的问题,另一个是框架梁纵筋需要弯直钩15d的问题。

3、请注意看03G101-1图集第54页框架梁端支座下面的标注:“伸至柱外边(柱纵筋内侧)”,这是首要的,而后面的半句话“且≥0.4LaE”是对直锚水平段长度的一个验算要求,即是说,直锚水平段长度只可以比0.4LaE长,但千万不能比0.4LaE短。

至于为什么不能比0.4LaE短呢?我的理解是:“0.4LaE”是确保框架梁纵筋在端支座锚固的“下限”,若小于这个长度,则梁纵筋连同所钩挂的部分混凝土都有被“拽出来”的危险。

4、陈青来教授最近讲课时指出:作为梁端支座的框架柱,从过柱中线5d到柱外侧纵筋的内侧的区域是一个“竖向锚固带”。

梁受拉纵筋在端支座锚固的的原则是:要满足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15d,且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同时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

梁的纵筋只要伸进边柱的这个“竖向锚固带”,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弯锚,而不必一直伸到柱外侧去。

(但这只是在课堂上听说的,标准图集未见正式变更。

)5、无论框架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其端部都要弯15d的直钩,这是一个构造要求。

构造要求是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技术要求,构造要求是不须经过计算的,是必须执行的。

至于为什么要规定为“15d”呢?陈教授说过,这是经过力学试验的,在“直钩”上5d处至10d处都有内力(变形)存在,到15d处就没有了。

关于“15d”的问题还有很多,下面继续讨论。

问:梁钢筋的集中标注中,比如:4B22/2B20,我的问题是:第一排钢筋和第二排钢筋的间距在图集中哪里可以反应出来,我想知道它们的合理间距是多少。

平法图集编写人陈青来教授对《03G101-1》平法问题的解答2

平法图集编写人陈青来教授对《03G101-1》平法问题的解答2

平法图集编写人陈青来教授对《03G101-1》平法问题的解答2修改浏览权限| 删除● 梁问题(8):请教陈总,在03G101-1中,楼层框架梁纵筋构造分一二级结构抗震等级和三四级结构抗震等级两种构造,我对照半天,硬是没看出一二级和三四级结构抗震等级构造有什么区别,请陈总指教。

若是没区别,何不合并?像屋面框架梁一样。

■ 答梁问题(8):二者的确没有区别,可能会在下一次修版时合并。

03G101-1修编初稿和中稿的一、二级抗震等级与三、四级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是将35页右上角的构造规定用于一、二抗震等级(以后再过渡到所有抗震等级甚至非抗震等级)。

后经校对、审核、评审与再思考后,感到时机尚未成熟,需要再做一些前期工作来创造彻底改变这种传统做法的条件。

现阶段先把该构造放到35页的共用构造中,观察一下我国结构施工界对其反应。

03G101-1定稿保留这个样子,考虑到一是不影响使用,二是为修版保留可能需要的空间(通常新规范体系最初需经若干次修定才会稳定下来,规范一改,国家标准设计也要跟着改)。

我国结构施工的传统做法是将两边(等高)梁的下部筋并排锚入柱节点中,这是发达国家已经废弃的做法。

混凝土里并排紧挨着的两根钢筋,存在一条线状通直内缝,当受力时,这条内缝就可能发展成破坏裂缝,这对于抗震结构可能是严重隐患。

再者,假如两边梁(约80%的梁)的下部钢筋刚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相向并排锚入柱节点后,就不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了。

抗震结构要求做到的“三强”:“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中的强节点强锚固便得不到保证。

由于节点内先天存在多条线状通直内缝,以及钢筋之间净距不足,将会影响节点区的刚度,削弱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对于高抗震等级的结构而言有可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 梁问题(9):P62.63页中,KL.WKL箍筋加密区大于等于2hb且大于等于500,在注中,指出hb 为梁截面高。

而在同页,“梁侧面纵向钢筋构造和拉筋”中,hw为梁截面高,当然,这里有文字标注,不会不明白,可在P66页,纯悬挑梁中l<4hb时,这里hb没文字说明,就让人糊涂了。

陈青来03G-101-1平法标注答疑

陈青来03G-101-1平法标注答疑

系列综合问题1、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Ⅳ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Ⅳ钢筋,是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

谢谢!答: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

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Ⅲ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

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可。

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2、03G101与03G329有矛盾时依谁为准?答:03G101在编制时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与03G329协调一致。

当设计者选用03G101时,应以03G101为准。

当设计者既选用了03G101,又选用了03G329时,由于03G101中的构造是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详见03G101总说明第4、5两条),如果设计者采用了平法制图规则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其构造应以03G101为准;如果未使用平法表达,则不应以03G101为准。

3、03G101图集中为什么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这些数据不便记忆,施工中也容易出错,为什么不采用整数呢?答:不是03G101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而是《混规》GB50010-2002把原来以5d进位的锚固长度改了。

《混规》也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的依据之一。

为了方便施工,03G101把规范第9.3条的公式根据不同的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直径计算成表格,尽量做到目前的样子。

大家好!我们可以通过G101栏目研讨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也可以讨论有关的结构问题。

4、在“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26页10.1.5条规定板下不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我个人认为是否还应该满足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位置,这也是一贯的施工做法。

平法常见问题答疑

平法常见问题答疑

平法常见问题答疑------陈青来平法讲座答疑(一)2007.91、03G101-1 第62页中,梁侧面纵向构造筋的构造要求是:当hw≥450时,设置纵向构造钢筋,且钢筋间距a≤200。

请问,如hw =450时,单侧设置多少道纵向构造筋?是1道还是2道?答:如果梁的净高正好等于450mm的时候,布置一道,那就是有两个空,450/2=225,按照图集要求已经大于200了,要布置两道,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用不了两道,但是,在规范中有了这样的规定,所以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或者不布置,或者要布就布置两道。

另外,如果是设计人员则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是预算和施工人员,按图处理就可以了。

2、框架梁或梁截面较大时,拉筋的构造应如何设置?(当设计者无规定时)答:如果布置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需要布置拉筋,拉筋的规定在平法图集中已经非常明确了,直接看03G101-1 P62注解第4条。

3、桩头已镶入承台处,桩顶的承台钢筋是否需考虑保护层?答:从平法的图示来看,桩的钢筋是从桩顶位置布置的,桩伸入承台50,100这个应该已经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了。

不用从承台顶在考虑保护层了,否则太厚了。

4、抗震框架梁的底筋能搭接吗?在哪个位置搭接?答:抗震框架梁的底筋是可以搭接的,只要不在梁下部跨中位置就可以了。

5、箍筋两个弯钩的总长度应该是多少倍d?答:箍筋两个弯勾如果是135度,抗震的情况下是11.9d,不抗震的时候是6.9d。

6、当暗柱过长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是否应当伸至暗柱端或考虑与暗柱箍筋搭接?答:不管暗柱有多长,暗柱都属于墙的加强,它是墙的一部分,不是墙的支座,所以应该伸至暗柱的端部,不可以搭接。

7、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与圈梁,哪个是支座?答:在砖混结构中,二者都属于整个建筑物的构造加强构件,柱肯定是梁的支座,但是,在实际作用的时候,砖混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件是墙不是构造柱,所以,这种关系不像框架结构那么明显。

8、非框架梁L的底筋锚固长度是12d还是按03G101-1第33页第3点: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少于250mm?答:这个直接取12d就可以了,L的下部钢筋支座处属于受压区域,和框架梁不同,250mm指的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陈青来平法板问题汇总

陈青来平法板问题汇总

陈青来平法板问题汇总平法板问题汇总●问题一:1、板负筋的长度到底是从梁侧边算起,还是从梁中算起,边梁上的负筋是否是从梁内侧处算起后再加一个锚固长度?如某一框架结构板厚120mm,边梁①轴梁宽为350,图上标注负筋φ10@200 ┌──┐1340。

我是这样计算负筋长度(即下料长度?)为90+1340+90=1520mm,而乙方送来的为90+1555+90=1735mm,乙方是用世纪胜算钢筋翻样软件做的,问负筋长度到底如何计算?2、还有一个就是中间梁上的负筋到底是从梁边还是梁中算起? 板厚120mm ⑤轴梁宽为300,图上标注负筋φ10@180 1150┌──┐1150,负筋是“横担”在梁的两侧的,我是这样计算负筋长度的 90+1150+1150+90=2480mm,我认为图上标的1150是从梁中计算的长度,而不是从梁边计算的长度,不必加梁宽了,负筋长不是90+1150+300+1150,而是90+1150+1150+90=2480mm 。

但乙方报送的长度为90+1505+1475+90,实在是让我不知怎么理解。

答:1、关于扣筋水平长度的标注,现在设计院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人按各人习惯的方法进行标注。

看看年底04G101-4图集(平法楼板)出版以后,这种局面有无改观。

2、看施工图的扣筋水平尺寸时,要注意它有没有“尺寸线”,看看它是从梁边算起,还是从梁轴线算起?如果某设计师连“尺寸线”也不给画出来,就太令人费解了。

3、还有一点设计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判断扣筋的水平尺寸,这就是:扣筋伸出梁外的水平长度(即“伸进板内的水平长度”),等于楼板净跨的1/4 。

4、至于“边梁上的扣筋”锚入边梁的水平长度,一般为伸到边梁外侧,再拐弯。

5、对于非宽扁梁宜伸至对边稍退后‘扎入’梁中,这样比全走梁外皮效果好。

●问题二:中间梁上的负筋到底是从梁边还是梁中算起?答:中间梁的负筋长度的计算方法是上皮负筋是相邻长跨净跨的1/3加梁或柱的宽度;第2皮负筋的长度是相邻长跨的净跨1/4。

陈青来教授钢筋混凝土平法讲座和答疑

陈青来教授钢筋混凝土平法讲座和答疑

陈青来教授钢筋混凝土平法讲座和答疑国家建筑标准设计G101-X系列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应用技术讲座主讲人: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qlchen@讲座主要内容:●混凝土结构原理辨析(含哲学与逻辑问题)●平法基本原理●平法规则与构造应用要点解析●平法制图规则与施工构造●答复问题关于混凝土结构原理辨析之一1.混凝土结构原理承载多元理论(1) 承载可靠度理论——解决结构的安全度问题(2) 承载力学理论——解决作用(荷载)与作用效应(内力与变形)问题(3) 承载材料理论——解决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问题(4) 承载抗力理论——解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问题(5) 承载节点构造理论——解决构件的连接问题●——基础理论用于发现世界和解释世界,存在发现、更新而非创新●——应用理论的实质属于方法范畴,用于改造世界,存在不断创新●——方法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基础理论不具备直接用于实践的功能,基础理论通过方法用于实践●——基础理论发展极其缓慢,而方法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方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相当重要地位●——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均是方法的发明而不是理论的发明●——很多问题的解决往往难在方法上而不是难在基础理论上关于混凝土结构原理辨析之二结构工程界的五板块划分:(1)理论板块、(2)规范规程板块、(3)技术规则板块、(4)技术措施板块、(5)技术监督板块概念:●理论板块——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规范规程板块——为国家的技术法规●技术规则板块——主管政府部门批准发行的指导性技术文件●技术措施板块——工程技术类专著,用于辅助解决工程问题●技术监督板块——主要进行材料、设计与施工的质量监督现状:●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板块——应为其他板块的基础——但目前落后于规范规程板块及技术规则板块(教科书滞后)——至今尚未全面完成“构件”到“结构”的转变——没有解决好节点问题●规范规程板块——由于我国采取追踪、引进国外技术的路子——现阶段奇怪地走在最前沿——实际缺少国内理论板块的支撑——内容不稳定——修订频繁——因错位——失误属自然结果或属正常现象●技术规则板块——系规范规程的应用细则延伸——更具体化及细化——具明确且实际的技术指导作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承担起了这个重要功能——如G101系列与G329——设计制图规则——标准构造详图为图形化的构造规则●技术措施板块——在我国比较成熟——主要用于工程界——在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以外●技术监督板块——属新兴板块——由设计审图单位和质量监督部门行使职责关于混凝土结构原理辨析之三关于辨证思维与逻辑思维:●辨证方法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方法,而逻辑方法更适合于解决与处理问题●辨证思维的力量强于逻辑思维的力量,但辨证思维更适合于研究人文和历史,而逻辑思维极适合研究工程技术●虽如此,但却忽略了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历史上,中国人过早地以辨证思维否定了逻辑思维,结果没有给逻辑思维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因此,中国人在逻辑思维方面有显明不足,体现在:概念往往没有明确的涵义(讲究“意会”、“领悟”)/ 判断往往没有明确的前提/ 推理往往没有明确的过程/ 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多年来在政治上对形而上学的批判错误地延伸到科学技术领域,正是基于形而上学才有了如此多的科学定理●由于历史形成的辨证思维习惯,使规范和规程中存在许多非同一之处、摸棱两可之处、矛盾之处、理由不充分之处●平法的规则化,实质是将结构设计和结构构造的规则化平法基本原理(1)平法的系统科学原理:●——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1)基础结构、(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关联性:基础→关联→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关联→梁(以柱为支座);梁→关联→板(以梁为支座)●——相对完整性:基础自成体系,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柱墙自成体系,无梁的设计内容;→梁自成体系,无板的设计内容;→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平法基本原理(2)平法的应用理论(三要点):●——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说明:标准构造设计的实质是图形化的构造规则;由设计师完成构造设计缺少充要条件:1、结构分析结果不包括节点内的应力;2、以节点边界内力进行节点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不充分;3、节点设计缺少足尺试验依据;构造设计缺少试验依据是普遍现象,现阶段由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将其统一起来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平法基本原理(3)●平法将对结构领域中、下游技术产生很大影响●平法将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成长.技术科学在否定中前进,在肯定中静止.●平法是上游技术的改革,在改革时不宜过多顾及中、下游技术●上游技术的改革将推动中、下游技术的发展●上游技术的改革为中、下游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关于平法制图规则与构造要点解析●要点一:结构与构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要点二:结构的刚度问题●要点三:结构各类构件的连接关系(支座)问题●要点四:平法设计规则要点——1、注写方式与截面方式相结合;2、集中注写与原位标注相结合;3、特殊构造不属于非标准化内容●要点五:构件钢筋的锚固与连接问题——1、锚入支座钢筋内侧的原则(不可全部走保护层);2、受拉钢筋弯锚直锚段≥0.4laE的原则;3、梁往柱支座内锚固过中线+5d的原则;4、锚固钢筋弯钩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的原则;5、受拉钢筋锚入支座钢筋内侧的原则;6、受力弯钩15d、构造弯钩12d的原则;6、非抗剪钢筋距离平行“边缘”为分布间距的1/2的原则;7、节点内非平行接触连接与非平行接触锚固的原则关于平法制图规则与施工构造,具体见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x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G101中若干问题答复墙●墙问题(1):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

陈青来钢筋平法讲座共8页word资料

陈青来钢筋平法讲座共8页word资料

陈青来钢筋平法讲座主讲人: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一天只能讲要点:九五年十月二十日做了四个小时的讲座。

组织了在京的主要专家听,那里还没有平法。

广州95%以上用到平法,现在销量上万册每年在增长平法为什么没有别的替代,平法从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

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基础上看:点(独基)、线(条基)、面(伐基)、空间(箱基)基础梁不抗震。

只存在连接问题。

框架梁要考虑抗震问题1、平法是广义标准化的思路,与细部尺寸关心不大2、今天讲要点,后面也讲构造,掌握平法要求和思想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

一、混凝土结构原理解析(含哲学与逻辑问题)1、从美国回来后,进大学就是为了教出更多的学习2、哲学特别好,特别容易贴近生活,我国把哲学政治化了。

a) 关于混凝土结构原理辨析之一1)砼结构原理承载多元理论2)砼结构不能说是理论,而是原理A、承载可靠度理论——解决结构的安全度问题a) 生活中人和值钱的东西都在房间内,这就存在一个可靠度问题B、承载力学理论——解决作用(荷载)与作用应用(内力与变形)问题a) 在实际工程中,不是理想的荷载传递。

我国没有按实际考虑。

窗间墙与柱有拉结,不是均布。

b) 如风荷载,不是按你规定的吹,实际上准确的算不上。

虽然有问题只要不存在问题就是好的。

c) 变形的问题还可以C、承载材料理论——解决钢筋与砼共同工作的问题a) 在我国做的最好的,徐变问题,抗力问题D、承载抗力理论——解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问题E、承载节点的构造理论——解决结构的连接问题a) 在大学学的是构件,把构件连起就是结构是错误,是一个整体,现在只有在抗震上才能说。

F、——基础理论用于发现世界和解释世界,存在发现、更新而非创新G、——应用理论的应用属于方法范畴,用于改造世界,存在不断创新H、——方法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基础理论不具备直接用于实践的功能,基础理论通过方法用于实践I、——基础理论发展极其缓慢,而方法发展迅速,日新月异。

J、——方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相当重要地位K、——中国历史上四大发明均是方法的发明而不是理论的发明L、——很多问题的解决往往难在方法而不是难在基础理论上。

平法讲座(陈青来)

平法讲座(陈青来)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国庆60周年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国庆60周年 作用显著标准设计项目大奖名单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 详图》系列 ►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 ► 《2001年200亿斤国家储备粮库通用图》 2001年200亿斤国家储备粮库通用图》 ► 《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 《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 凝土双线简支 箱梁》 ► 《公路桥梁上部结构通用图》 ►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 ► 《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混凝土岔枕及12、18号 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混凝土岔枕及12、18号 单开道岔转换
半刚性关联还是非刚性关联。 半刚性关联还是非刚性关联。
► 要点五:明确节点主体构件的纵向钢筋与横向钢 要点五:明确节点主体构件的纵向钢筋与横向钢
筋在节点贯通设置;明确节点关联构件的钢筋在
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二) 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
► 要点六:宽主体节点锚固最可靠。如遇双侧同面 要点六:宽主体节点锚固最可靠。如遇双侧同面
►邮箱:qlchen@ 邮箱:qlchen@
讲座主要内容: 讲座主要内容:
►全国影响面最广、应用最普遍、作用 全国影响面最广、应用最普遍、
最显著的平法G101 最显著的平法G101系列国家建筑标准 G101系列国家建筑标准 设计的要点
►关于08G101-5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 关于08G101 08G101-
► 4 、 按构件与构件的支承关系判断谁为节点主
体,谁为节点关联。如基础支撑柱,基础为节 谁为节点关联。如基础支撑柱,
构造原理要点提示(三): 构造原理要点提示(三):

5、关于节点主体: ①节点属于节点主体构件,节点主体构 关于节点主体: 件的功能是支承节点关联构件;②任何情况下节点主体构件 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必须完全贯通节点; 6、关于节点关联: ①节点不属于关联构件,节点关联构件 关于节点关联: 本体从节点边缘起算;②确定构件的关联强度(刚性关联, 本体从节点边缘起算;②确定构件的关联强度(刚性关联, 半刚性关联,非刚性关联);③宽主体节点关联构件的纵筋 半刚性关联,非刚性关联);③宽主体节点关联构件的纵筋 锚入或贯通节点,但箍筋通常不进入节点; ④宽关联节点 关联构件纵筋锚入或贯通节点,箍筋应配合纵筋在节点内设 置; ⑤双侧同面节点关联构件纵筋的直线锚固与主体构件 双侧同面节点关联构件纵筋的直线锚固与主体构件 纵筋发生冲突,关联构件纵筋走节点主体纵筋内侧还是外侧 遵循“锚固可靠”原则(走内侧锚固、连接较可靠,走外侧 应有箍筋配合); ⑥单侧同面节点关联构件与节点主体构 单侧同面节点关联构件与节点主体构 件各有一侧纵筋在同一层面发生冲突,该侧关联构件纵筋的 锚固或贯通可有不同方式;等等。

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平法

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平法

下面是转自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对结构施工中遇到关于03G101的疑难问题的答复以下是陈教授答复(一)●墙问题(1):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

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

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箍筋,第三层为AL纵向(水平)钢筋。

端头直钩与AL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

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问:基础梁的钢筋伸入承台还是按贯穿处理?答:基础梁如果梁面平承台面,基础梁是用来连接承台梁的,梁筋可直接按Lae锚固在承台中,但最好将箍筋伸至承台内。

基础梁如果是梁底面平承台底面的,也可直接按Lae锚固在承台中,箍筋可不伸至承台内。

如果基础梁是直接相互交错的,应按基础梁通长考虑,这时钢筋只考虑连接问题,不考虑锚固问题。

2》问:梁、柱砼标号不同时,梁筋锚入柱时La值计算按梁还是按柱的砼标号计算?答:钢筋在哪里锚固就按哪个构件的砼标号计算Lae。

按柱的砼标号计算梁筋锚固长度。

3》问:框架梁的第三排钢筋长度如何计算?次梁的第二排钢筋长度如何计算?也是Ln/4吗?答:问设计院。

平法未考虑此两种情况。

平法不是包括所有结构设置的,也做不到。

4》问:何为对边?答:梁筋伸到柱边时,柱的外边即为梁的对边。

5》问:第40页柱搭接长度范围是不是指2.3Lae?答:对。

因为Lae+0.3Lae+Lae合起来是2.3Lae,在这个搭接范围内箍筋要加密。

实际上这个范围内加密筋只起一个构成三向受力条件的作用,因此可以只箍大方箍即可。

6》问:剪力墙施工缝设在何处为宜?答:不知道。

但剪力墙在结构上不同于柱按楼层模型来考虑受力情况,而是从底至顶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因此个人认为施工缝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

7》问:边框梁BKL比砼墙宽时,水平纵向钢筋是移出到梁边布置还是在梁边布置的同时还要在墙同宽处继续布置?答:只需在边框梁最外边布置即可。

8》问:柱筋如何锚入承台?注:现参照11G101答:按03G101-3图集处理。

9》腰筋伸入支座多少为宜?答:个人认为5d足矣,不过规范要求15d。

10》问:柱箍筋内箍箍住多少条柱纵筋为宜?答:有5根纵筋时内箍箍住3根,有6根纵筋时箍住2根。

11》问:一级钢筋的板筋180度弯钩是否计入锚固长度?答:180度弯钩不能计入锚固长度。

如板底筋要求伸至梁中线并不小于5d,指的是水平段外包长必须伸至梁中线并不小于5d,但面筋要求伸入梁内La,此时弯钩已包含在La内。

12》问:为何柱插筋伸入下层的锚固为1.5Lae 注:11G 1.2Lae答:规范规定。

平法图集是照规范来的。

13》问:约束边缘构件箍筋是否要加密?答:不用。

14》问:03G101第67页 1-1剖面是否有误?注:11G现为p90答:无误。

15》问:03G101-1第54页梁筋锚入支座时,水平段达不到0.4Lae时如何处理?注:11G p80答:这是设计人员造成的问题。

按面积相同原则置换成较小钢筋直径。

16》问:附墙柱是柱还是墙?答:是墙的一部分。

17》问:剪力墙钢筋是否直穿到上层?答:是。

18》砼墙拉筋间距为600*600,第一个拉筋是否可以离墙边300?答:对。

19》问:螺旋箍筋如何计算长度。

答:具体可查相关手册。

三维算量软件中有螺旋筋计算公式,可直接使用。

20》问:板底筋伸到梁中要求到中线和5d如何理解?答:两个要求取大值。

21》问:底板钢筋是否要伸入承台?答:如果承台上面没有钢筋,底板面钢筋最好穿过承台。

如果承台上面有钢筋,可按就大钢筋的原则,钢筋其实不需要重复设置,这是一个原则。

板底筋也可参照这个原则进行。

根据这一原则,当洞口上边的连梁钢筋和暗梁钢筋的重合时,可按大钢筋进行布置,不需要重复布置。

22》问:基础梁是否要设腰筋?答:问设计院。

23》问:抗钮腰筋N和构件腰筋G是否都要设拉筋?答:是。

三维算量软件中会自动处理拉筋。

24》问:梁的砼墙支座与梁平行时梁筋如何锚固?答:Lae即可。

24-2》问:梁的砼墙支座与梁垂直时梁筋如何锚固?答:这种支座国内无人研究过,属于未知领域的问题。

实际工程中,现在怎么做的还照做即可。

25》问:承台是否可理解为梁的支座?答:可以。

26》问:屋框梁WKL的支座柱较大时是否一定要伸至对边才能下弯?答:一定要,这是规范要求。

27》问:板开洞的情况下,加强筋如何锚固?答:请看04G101-4平法图集。

注:现11G101-128》第一根箍筋或纵筋离边多远开始放。

注:根据11G已修改答:先讲一个重要原则,暗柱不是柱,暗梁不是梁!有了这个概念,再来理解钢筋就好办了。

框架柱的第一个箍筋离地50MM,框架梁的第一个箍筋离柱过50MM,而剪力墙的纵筋离暗柱边应该是1个纵筋间距,板的水平筋离梁边的距离也应是半个板筋间距。

讲座笔记一、概述:1、平法的产生:国内传统设计方法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

日本的结构图纸没有节点构造详图,节点构造详图由建筑公司(施工单位)进行二次设计,设计效率高、质量得以保证。

美国的结构设计只给出配筋面积,具体配筋方式由建筑公司搞。

据此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法也必须改革。

2、平法的原理:设计流程:设计结构体系—〉结构分析(力学分析)—〉结构施工图设计。

结构设计是一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分为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

现在由结构工程师完成创造性设计部分(创造性劳动),节点构造、节点外构造不是结构工程师的劳动成果,是抄的规范。

(注:节点构造是算不出来的,是由研究人员试验出来的。

)传统的单构件正投影表示方法将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混在一起,节点内构造和节点外构造的设计属于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

基于此产生了结构标准化、构造标准化的思路,用数字化、符号化的表示方法即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表示创造性设计。

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含表示方法和标准图两部分。

节点构造标准化后,施工公司的劳动量加大。

3、平法的应用:1991年9月份平法开始在山东应用于工程,开始推广平法。

构造图适合于所有的构件,平法一张图上都有,走哪看哪,非常方便。

平法推出后,有坚决支持、坚决反对、不表态三种人,后来将专利贡献给国家,成为国家标准。

平法是给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的,提高了科技含量,不让非专业人员看懂,设计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

平法是结构设计领域的一次革命,提高效率两倍以上,能够使中国结构界不合理的人员配置情况得到改善。

现在,3个建筑师配1个结构师。

二、柱平法:1、定义疑问:(1)嵌固部位是指地下室顶板处,地面以下的结构构造(含地下室部分)划归基础结构(待出图集)。

嵌固部位以下箍筋也划归到基础结构部位,不归本图集。

(2)柱钢筋总截面为柱截面面积b×h,梁钢筋总截面为梁有效截面面积b×h0,h0为梁高扣单排钢筋35mm、双排钢筋60mm后的数值。

(3)保护层保护的是一个面、一条线,不保护一个点。

要让所有的钢筋都完成混凝土的360○包裹。

2、钢筋疑问:(1)钢筋需搭接在箍筋非加密区,在全高加密的情况下可以突破上述规定,避开两端、在中间区可以连接。

柱筋焊接时两根钢筋级差不超两级,若级差超过两级可等截面代换。

(2)两根钢筋交*时允许两根钢筋紧挨在一起,因为紧挨在一起的是点,握裹考虑的是线和面。

(3)柱冒顶时钢筋直接通上去,若柱顶没有梁,则12d弯折也不要。

柱钢筋收边尽量采用b图节点样式,往外侧收边,减少柱内钢筋拥挤程度,柱钢筋有效封边即可。

(4)柱箍筋复合方式很合理,任何一个局部重叠的部位钢筋均不超过两层,尽可能减少了两根钢筋并排出现的概率和长度。

因为两根钢筋并排出现时,两根钢筋之间存在一道暗缝,存在隐患,混凝土也无法做到对钢筋的360○握裹。

柱箍筋首先由一个最大的箍筋包起来,其余可以全部用拉筋,必须拉住主筋和纵筋。

(5)拉筋和单肢箍筋的概念不同,没必要勾住所有(纵向、横向)的钢筋,而拉筋则必须勾住所有钢筋。

三、剪力墙平法:1、定义疑问:剪力墙抵抗横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力,抗震思路为:剪力墙—〉柱(第1道防线—〉第2道防线)。

拐角墙钢筋不允许在角部搭接。

钢筋尽量配到边沿,形成端柱、暗柱等,端柱、暗柱也是剪力墙的一部分。

剪力墙钢筋底部加强区不搭接。

2、钢筋疑问:(1)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大,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小。

当剪力墙的暗柱很长时,剪力墙水平筋和箍筋伸至剪力墙端部,除非设计者注明。

剪力墙水平筋伸入端柱一个锚长即可(端柱计算参照框架柱)。

(2)剪力墙最顶层的梁为墙顶连梁,箍筋箍到墙身里。

剪力墙的水平层肯定放在外侧,竖向筋放在内侧。

(3)暗梁箍筋:剪力墙竖向筋和暗梁箍筋在同一层面上。

框架梁顺到剪力墙中,形成边框梁BKL。

(4)交*暗撑箍筋根据标注和构造要求,暗撑为半个墙厚,墙薄时采用交*钢筋。

柱钢筋尽量用粗的,粱钢筋不要用太粗的。

(5)洞口加强钢筋和剪力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扣柱加强纵钢筋,不要将加强筋放在外边;竖向钢筋扣柱加强横钢筋。

洞口加强筋放在剪力墙水平、纵向钢筋的内侧。

洞口补强暗梁400高,为箍筋的中到中的尺寸(计算时需加2个箍筋直径),宽度同暗梁宽。

剪力墙纵筋锚入补强暗梁,为刚性条带,形成一完整封边。

(6)连梁:用于剪力墙上的一种梁,分楼层连梁(楼面连梁)和屋面连梁(墙顶连梁)。

连梁和连系梁不搭界,平法中不采用连系梁。

拉梁是一种特殊的梁,非框架梁也非普通梁。

四、梁平法:1、定义疑问:(1)框架梁是两端以柱为支座的梁,一端支柱、一端支梁则构不成框架梁(非框架梁),处理时不能纯粹按非框架梁处理,应一端按框架梁、另一端按非框架梁处理。

(2)通长筋和贯通筋的概念:不是一根钢筋(不是同种直径的钢筋),是通过搭接形成一种钢筋的方式。

(3) ln/3或ln/4属于构造规定;设计规定负弯矩钢筋的断点在不需要该钢筋的点处再长出一段,不具有可操作性;通常情况ln/3或ln/4可满足构造要求,特殊情况下不满足。

(注:在工程分析中不存在精确值,只存在控制值。

)(4)水平段钢筋≥0.4lae,垂直段钢筋为15D,达不到以上要求时,将钢筋调细(等面积代换钢筋)。

2、钢筋疑问:(1)梁的受扭纵向钢筋(N筋)、梁的纵向构造钢筋(G筋)的做法:N筋按受拉钢筋锚固,G筋锚箍12d即可;G筋为构造筋,梁高向每隔≤200配一根,N筋根据需要设置。

(注:侧面构造钢筋改造比较大:近几年来梁的侧面裂缝较多,多加梁侧面构造筋可减少梁的侧面裂缝,但我认为没有道理。

)(2)钢筋应回避在节点内焊接、搭接,建议钢筋不要在节点内连接,要锚固。

框支梁KZL节点下部的钢筋不能断开,因为钢筋在此受拉。

(3)井字梁:任何一个相交部位都不是支座;梁相交部位是否放附加箍筋由设计者定,要设箍筋则相交的两条梁、四个方向都设。

(4)吊筋高度:吊筋绝对不能只包住次梁,可勾住主梁下排第二排钢筋(第一排钢筋勾不住时)或第三排钢筋(第二排钢筋勾不住时)即吊筋的高度为主梁的高度。

五、综述:1、设计出图顺序:基础(平面支撑构件)—〉柱、墙—〉(竖向支撑构件)—〉梁(水平支撑构件)—〉板(平面支撑构件)。

2、做预算时要搞清“谁是谁的支座”的问题,即基础梁是柱和墙的支座,柱和墙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

柱钢筋贯通,梁进柱(锚固);梁钢筋贯通,板进梁(锚固);基础梁JCL主梁钢筋全部贯通,JCL次梁钢筋到梁边为止,JCL必须保持柱位置钢筋的连通,不是锚固,钢筋贯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