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4.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孤立系统(deS=0)
dS=diS
式中: dS——系统中熵的变化; diS——由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产生的熵变化, 也称熵产生。
Hale Waihona Puke 开放系统(deS≠0)式中: dS——系统中熵的变化; diS——由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产生的熵变化,也称熵产生; deS——通过系统的边界输入的熵,也称熵流。 第一种情况:熵流deS >0 第二种情况:熵流deS <0 可以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甚至可以超过它。 那末,在开放系统dS就不一定是正值,它可以是零或负值。 当deS <0, deS < diS时,dS>0,系统处于退化状态; 当deS <0, deS =diS时,dS=0,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当deS <0, deS >diS时,dS<0,系统复杂化或生长出新的系统。
Ⅰ.几对重要的相关概念 Ⅱ.熵概念的产生 一个描述系统无序性(即混乱度)的物理量。 Ⅲ.物理熵的数学表达
热力学熵: △S=△Q/T (式中,T为一个物体的绝对温度,△Q为加进的热量, △S为宏观的吸收热,即该物体熵的增量) 统计熵: S=klogW (式中,S为统计熵,k为玻尔兹曼常数, W为系统微观状态数或热力学几率)
借助的主要自组织方法
耗散结构理论
协同学 突变论 超循环理论 分形理论和混沌理论
第二节自然地理系统的水热作用
一、自然地理系统的水热关系 二、水热关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水平结构 辐射干燥指数=R/Lr
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0.35
1.1
2.3
3.4
R值:
R<20kcal (83.68kJ )/(cm2.a)为寒带 R 在20~35kcal (83.68-146.44kJ )/(cm2.a) 为亚寒带 R 在35~50kcal (146.44-209.2kJ )/(cm2.a) 为温带 R 在50~75kcal (209.2-313.8kJ )/(cm2.a) 为亚热带 R > 75kcal (313.8kJ )/(cm2.a)为热带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一、实习背景和目的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现象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和探索,加强对地球地貌、水文地理、气候与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实习选择了中国某省自然景观和地质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习时间为两周。
三、实习内容和方法1. 地形地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了解形成背景和演化过程。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地貌剖面测量,进一步了解地形地貌的复杂性。
2. 水文地理调查选择一条河流进行水文地理调查,测量河流的水位、流速、流量等指标,了解河流的特征和水文循环。
调查河流附近的湖泊、水库等地形,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 气候与环境观测在实习地点选择一个代表性地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气象观测,记录气温、降水量、风速、湿度等指标,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同时,观测当地的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植被覆盖等,分析气候和环境的关系。
四、实习成果和心得体会1.实习成果完成地貌测量和记录,得到了多个地貌剖面图和记录表;进行了水文地理调查并测量了河流流量;完成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气象观测,并记录了当地的环境状况;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和总结了实习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环境状况。
2.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我对自然地理学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提供了更具体的学习体验,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和全面的知识框架。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团队协作,分工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展望未来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为我提供了实践探索的机会,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东北师范大学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试卷一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平亢地2. 水迁移元素3. 自然区4. 地球表层5. 自然地理区划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如下四种:()、()、()和()。
2.地球表层的界限是上至(),下至()。
3.()圈是游离氧的主要“仓库”,而()是生产游离氧的主要“工厂”。
4.()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A.大气 B.岩石地形复合体 C.水分 D.有机界2.地球表层的能量基础是()A.太阳能 B.生物能 C.水能 D.风能3.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小单位是()A.自然区 B.限区 C.相 D.地方4.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A.进料过多 B.泄漏 C.进料不足 D.阻塞5.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包括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下列那种不是对地带性单位的划分?()A.自然带 B.自然亚地带 C.自然地区 D.自然地带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水在自然地理系统中有何作用?2. 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3.地球表层整体性的表现形式。
五、论述题(共30分)黑土退化原因分析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 平亢地:排水良好,既没有强烈的侵蚀,也没有明显的堆积,土壤颗粒粗细适中,地下水埋深较深,不影响土壤发育。
该地段的地方气候可代表当地的大气候;有良好的养分平衡量条件。
2. 水迁移元素:以简单的或复杂的离子或分子状态,通过水圈进行迁移的元素。
3. 自然区:是在发生上相同又能表现自然地带特征的区域。
在它的范围内可观察到地质构造、地形形态、地表水和地下水、地方气候、土壤类型、生物群落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组成的综合体有规律地典型地重复出现。
4. 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有一定结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0章思考题: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它的特征有:1、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换也主要在地理表层。
2、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同时存在着气体、液体、固体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
3、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本身发展的形成物,例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地貌形态、沉积岩和粘土矿物等。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化学物质循环、地质循环。
5、地球表层自然环境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在极小的距离内部都可能发生变化。
6、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已远远超出海陆表面,达到地球高空甚至宇宙空间,但地球表层仍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与部门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区别。
答:综合白然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是从自然地理系统及其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研究。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与部门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相对于综合自然地理学来说,属于分析科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以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阐明这个整体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功能效应、发展动态、地域差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基本问题,是综合性研究。
3.地理学发展史中形成的有关综合研究的学派及代表人物。
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赫特纳;人地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拉采尔;景观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森;4.综合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环境科学的关系:环境科学只研究影响人类正常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环境的性质、三废处理和环境工程。
2)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的生产力配置,而区域的生产力配置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是合理的。
自然地理学 第四章 冰川与冰缘地貌
羊背石
磨
3. 冰碛地貌(Glacial Depositional Landforms)
冰碛丘陵 侧碛堤 终碛堤 鼓丘 ……
支流冰川
底碛、中碛、侧碛与终碛
中碛
侧碛
消融区
底碛
终碛
侧碛与中碛
Different kinds of moraines on and near Gornergletscher, Valais, Switzerland: 1 - lateral moraines, 2 - middle moraines, 3 - terminal moraine (this moraine was deposited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by the small cirque glacier
二、冰川的分布与雪线 Distribution of glaciers and snow line
Rongbuk 珠穆朗玛峰
慕士塔格峰
冰川分布高度与雪线高度的关系
➢ 雪线 (snow l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多年积雪区与季节积雪 区间的界线.
➢ 冰川发育在雪线以上高寒地区 。但冰川的 分布下限低于雪线。
……
冰斗 Cirque
The cirque of Cwm Cau on the peak of Cadair Idris, Snowdonia National Park, Wales.
刃脊
Arête
Matterhorn
角峰
Glacial horn
Hanging valley below Mitre Peak, Milford Sound, New Zealand.
综合自然地理学文献卡片(4)
书名:《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姓名:张琳玲版)》作者:伍光和,蔡运龙编著学号:1443206000031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从系统论观点来看,结构是指系统的“部分的秩序”。
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则是指其各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格局。
严格地说,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时间结构三个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的密度差异及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复杂性。
但是,三个主要结构特征,即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相互渗透性和水平方向上的地域性结构特征,仍然表现得十分清楚。
渗透结构: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人们公认的生物活动范围包括对流层下部、整个水圈、土壤圈以及成沉积岩石圈上部。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物圈乃是渗透于上述诸圈层之中的。
水生生物完全生活于水圈;陆生生物不外乎栖息于大气贴地层和岩石圈最表层;植物根系伸入土壤层内,其枝叶却在大气圈中。
显然,无论给生物圈划定什么样的范围,它总是与三大地圈全部或部分重复的。
这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渗透结构的最有说服力的事实。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内部,物质的渗透也很明显。
任何地圈中都包含大量的属于其他地圈的物质,例如,大气圈中含有岩石圈、水圈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岩石圈中有空气。
水和多种生物,等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P29-30姓名:张琳玲书名:《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作者:伍光和,蔡运龙编著学号:1443206000031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地域结构是作为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结果而出现的。
其实无论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或是其组成要素,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分异,并形成若干次级自然综合体。
在平面图上,这些次级综合体乃是整体的一部分,即结构单元。
换言之,某一特定范围的自然地理环境既可由若干要素组成,也可由若干范围较小的部分组成。
如果用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则要素相当于“条条”,而部分则是“块块”。
自然地理学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绪论0.1复习笔记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1.地理学地球表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其范围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2)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①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两部分:a.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即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b.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即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②经济环境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③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3)地理学分类依据系统论,将地理学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①综合地理学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
②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
③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部门地理学。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3.自然地理学的分科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
(1)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②融水补给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这类河 流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春季气温和太阳辐射不像降水 量大,所以春汛出现的时间较为稳定,变化也较为规律。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时间 略迟,常和雨水一起形成夏季洪峰。
⑤人工补给 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 属于人工补给范围。
9.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①河流就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背景下的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 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显然,只有进入河床的水量足以保持经常流动即足以补 偿蒸发和渗透所造成的损耗时,才能够形成河流。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 而干旱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气候的严格控制。 ②除气候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 密度直接影响着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决定着下渗状况, 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
5.厄尔尼诺现象 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有来自南赤道洋流并南流的东澳大利亚洋流和沿南美洲海岸北 上的秘鲁洋流。与秘鲁流边部连接一起的大量上涌海水为浮游植物提供了足够的营 养物质,使以此为食的秘鲁鱼产量占师姐领先地位。但有时因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 移,东南信风微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洋流,上涌海 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与寄食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大量硫化氢进入 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洋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 月以上,成为厄尔尼诺现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完整版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二)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他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规划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1、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这一阶段为古代地理学时期,在社会进程中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一切地理现象和过程被误认为是神的行为,而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一时期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奴隶社会——地理学显著发展,地志学应运而生。
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托勒密。
埃拉托色尼(古希腊)——地理学之父代表作:《地理学》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并绘制了当时的世界地图斯特拉波(古罗马)代表作:《地理》阐述了尼罗河的泛滥的理由,应归因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丰富的降水托勒密(古罗马)把地理学分为地理学和地志学两部分。
地理学把地球作为整体来研究,反映的是最本质的东西,能使我们看到整个地球的一般图景;地志学则是详细描述个别国家,给我们提供的仅是个别的单一画面。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
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科学中的地位课时数:2课时重点: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难点: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要注意区别:地理环境与人类环境。
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二、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1,系统论: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2,用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A,三分法:三个组织水平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
B,西方的二分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C,苏联的二分法:1950年后影响我国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内容附属其中)D,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地理学:1)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狭义,社会文化地理学)2)三层次:部门地理、一级综合地理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3)三重性: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
4)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二)、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地理学分科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地理学在分析思潮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危机,而为应对这种分化所做的努力并未削弱分析思潮的影响。
(1)区域学派:区域地理被看作地理学的主体。
赫特纳、哈特向。
(2)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拉采尔(决定论)、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可能论)。
(3)景观学派: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
赫伯森、帕萨格、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伊萨钦科。
2,大量综合问题的存在,促使综合思潮获得重视(1)多学科边缘领域的研究;(2)从控制论到系统论的思潮影响;(3)科学通论和科学学的兴起。
综合自然地理名词解释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1、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及地理综合体沿确定方向发生水平分化的普遍的必然的现象。
2、全大陆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四种形式:大陆纬度地带性、干湿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巨型构造体系引起的分异。
3、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三种形式:热力分带、海陆分异、地表形态的起伏分化。
4、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的一般特性主要有:分层性,渗透性,地域性。
5、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个组成部分和组成要素相互联系作用形成的总体。
6、大陆水平地带性:在大陆纬度地带性及非纬度地带性共同作用下应具有的、明显的自然地理综合特性。
主要表现形式:经向式、纬向式、斜交式。
7、大陆干湿地带性:大陆上随海陆格局而产生的干湿分异。
8、地带性区划单位:根据纬度地带的属性及其特征划分的各级地域单位。
等级序列: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亚地带。
9、非地带性区划单位:根据非纬度地带的属性及其特征划分的各级地域单位。
等级序列: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小区(州)。
10、土地类型的演替:指在现代地理过程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土地类型由一种属性向另一种属性转变的过程。
11、综合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作指导,按地域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相似的程度进行逐级划分或合并,并建立相应的等级系统。
主要原则有:发生统一性,相对一致性,区域共轭性,综合性与主导因素相结合。
一般的区划方法有:顺序划分和逐级合并。
12、带段性:非地带性单位内部的地带性分异。
13、省性:是地带性单位内部的非地带性分异。
14、土地类型: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对同一级别的不同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15、土地类型结构:指某一区域,同一级的不同土地类型单位在空间上的组合方式和质量对比关系。
16、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是: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
17、美国土地资源评价的等级系统是:土地潜力级—土地潜力亚级—土地潜力单元。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到第四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耦合组成的整体。
)第一章绪论1.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研究范围: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限;下界——岩石圈上部;范围:对流层、沉积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同时存在气、固、液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
(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通常称为表成体。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存在复杂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学科地位:自然地理学友三个层次: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部门的部门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位于第二层次,是该层次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第一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
之研究部分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而要研究综合特征就要从研究部分着手,一方面分析每个组成部分在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又要着重研究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区域自然地理学(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y))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其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
如:水文学、地貌学气候学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亦相同; (4)与其他土地分级单位相比,地块存在的历史最短,抵御
外部影响,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稳定性最小。
二、地块的鉴别 1,地貌的最小单位
维索茨基的四种处境:土壤与地貌的关系。
分水岭的凹地、平地和斜坡、斜坡的下部、潜水面出露的低地。
拉明撕基的两大类处境:地貌和水文条件。
陆地与河漫滩。
2,国际土地科学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展土地类型 和土地资源的调查研 究工作。
最早是从景观学开始的:德国的帕萨格、苏联的贝尔格、 以后欧美等国。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学术界和决策界极其关注的问题。 现在已认识到,LUCC与化石燃料燃烧的结果相当,LUCC 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土地科学的研究内容
波雷诺夫的三个单元景观:地貌和化学元素迁移。
残积处境、水上处境和水下处境。
地貌的最小单位是地貌面,它至少应有坡
度和坡向两个条件相同。
2,岩性、土质、土壤、植被的最小单位。
植被和土壤难以作为划界标志。 根据地貌面和岩性土质等所构成的各种处境划分地 块仍属最可靠和简单的办法。
3,水文和气候的最小单位
应根据排水条件的差别来区分其最小单位。土壤水 分一致的范围,排水条件应相同,这一点可作为划 分地块的参考标志。
土地包括三个组织水平:自然成分、整体的土地、社 会经济属性。
三、土地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的土地研究
在农业生产中形成土地类型的概念。
《周礼》将全国土地分为五类:山林、川泽、丘陵、坟 衍、原。
《管子˙地员篇》把土地分为渎田、丘陵和山地三大类, 各大类之下又划分为25个小类。
我国把土地类型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系统研究,是从新中 国建立以后开始的。50年代后期自然区划推动土地类型调查 和制图工作。80年代以来作为自下而上的地域划分,与自然 区划加强了联系。在理论方面形成了景观生态和环境地貌两 个研究方向。
C,划分地块的步骤一般是首先划分地貌面。
D,划分地块的可靠而又简单的标志,通常是界线 较明显和稳定的组成成分——地貌面和岩性土质, 以及对自然条件反映较全面和较灵敏的土壤和植被, 水文和小气候一般只作为划界的辅助指标。
三、地块的内部结构和界线性质
1,地块的形态要素:地块内部的明显独立部分。 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
根据小气候划分地块是困难的。
4,各组成成分的分布区大小与地块的联系
A,各自然地理成分最小基本单位的分布区大小一 致,应该划分为一个地块;不一致,应则可能分为 几个地块。
B,在分布区一致的情况下划分地块,不能简单采 用各成分最小单位分布区地块叠置的方法,而应从 分异因素入手进行相关分析,按一定步骤来划分。
第四章 土地与土地单位
第一节 土地的科学概念与土地科学
一、土地概念源于实践 二、土地的科学概念
(一)、土地概念的内容 1,最显著的性质:
各种自然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定地段
的综合自然特征。土地是一种自然地理综合体(地方尺度或 局地尺度)。
2,有一定的范围和厚度: 随土地单位大小而变。
3,受自然规律制约: 地域分异规律,“因地制宜”。
第二节 土地单位的界定
一、土地单位界定的重要性
土地类型学是土地科学的基础研究。 个体单位:局地型;类型单位:抽象型。
二、土地单位系列:
1,土地单位系列的两大学派: 景观学派:着重以生物群落为主体来研究土地。
生态土地分类和生物自然分类。 地貌处境学派:着重以处境(地貌和基质)为出发点来研究土
地、大多数土地研究者都属此派。 2,有代表性的土地单位系列 A,澳、英、南非协议的土地单位系统:
总之,土地分级实际上是一种小区域内的地域个体单位 划分。
第三节 基本土地单位之一:地块
一、地块的定义和性质
1,地块的定义 地块范围内所有相互联系的地理组成成分,都是
它们自己最小的地域单位。相当于“相”。
2,地块的性质:
(1)最低级的、最简单的地域个体单位,是综合自然地理学 地域划分的下限;
(2)地块内部各自然地理组成成分自身具有最一致的性质; (3)地块是综合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范围,其范围内土地
三、土地单位界定的方法论问题
1,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尤其是中、 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
大尺度的地域分异:气候差异,但界限逐渐过度,叠加 地貌界线。
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势和地貌差异。
2,土地分级的具体要求:
A,土地单位应当内部相对一致,与其他个体有明显差异; B,划出的土地单位必须易于识别; C,土地单位系列应当简明。
土地科学:土地的自然特征和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土地评价原 理和方法、土地规划和管理方法及措施。
1,自然地理学的范畴:
土地类型学:土地的综合特征。
土地资源学:土地评价或土地分等。 土地利用学:土地利用状况、生产水平、空间配置及其 影响因素等。 土地规划管理学:合理利用方向、合理配置、土地管理 的措施和方法。 土地信息学:土地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 理、表达、应用和传播等。 2,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 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行政学、地籍学等。
土地元素、土地刻面、土地系统、土地区域、土地省、 土地地区、土地带。
B,俄罗斯景观学派的土地单位系列
相、限区、地方、景观、省、地区和地带。
C,加拿大的生态单位系列
生态元素、生态立地、生态地段、生态区、生态区域、 生态省、生态地段。
D,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受俄罗斯景观学派的影响较大。
地块:土地元素、相、立地; 地段:限区、土地单元; 地方:土地系统、地方。 3,土地研究的对象究竟是哪一级土地单位,取决于制图比例 尺和制图区域特点。
4,自然历史的产物:
有其发生、发展过程和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
5,除自然属性外,还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 的内涵:
人类活动和生产的场所和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过去和现在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许多特征是 人类长期活动的产物,并有一定的经济利用价值。 (二)、土地与土壤的区别
土壤是土地的组成部分。 (三)、土地与生态系统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