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重要的大气污染事件

合集下载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1. 柴油尾气排放事件柴油尾气排放是全球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大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会导致大气污染和呼吸道疾病的增加。

近年来,柴油车尾气排放超标的丑闻不断爆发,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2. 燃煤电厂排放燃煤电厂是全球二氧化碳最大的源头之一,对气候变化和大气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物质会使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上升,导致雾霾等环境问题。

3. 水体污染事件水体污染是全球环境污染的一大挑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都是主要的水体污染源。

水体污染不仅会减少可用水资源,还会给水生物带来极大的伤害。

4. 塑料污染事件塑料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污染的一个严重问题。

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导致大量塑料垃圾的产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最终进入海洋。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威胁,还可能进一步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5. 核废料处理问题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一直是全球环境污染的一个敏感问题。

核电站、核武器生产和核医学等活动产生的核废料需要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6. 雾霾事件雾霾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由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燃煤等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气象条件下聚集形成。

雾霾对能见度、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已成为全球大都市面临的共同问题。

7. 油泄漏事件油泄漏事件是全球海洋环境污染的一种严重情况。

油轮事故和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意外泄漏会导致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和沿海生态系统造成灾难性影响。

如何减少油泄漏事件的发生和正确应对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8. 土壤污染事件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工业废弃物的倾倒和城市垃圾填埋等都可能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效应。

2024年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2024年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为了有效应对大气污染,减少污染事件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预案旨在明确大气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组织机构、职责分工、预警和应急响应措施,以及应急保障措施,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规范的应急操作指南。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大气污染事件,包括:1.重污染天气: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200的污染天气。

2.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企业、工业园区、危险化学品仓库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件。

3.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如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引发的空气污染。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应急指挥部:由环保、气象、卫生、公安、交通、工信、住建等部门组成,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监督大气污染应急工作。

2.环保部门:负责监测空气质量,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和实施应急措施,组织污染源调查和执法检查。

3.气象部门:负责提供气象信息,预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卫生部门:负责监测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救治工作,提供健康防护建议。

5.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交通畅通,协助环保部门开展污染源调查和执法检查。

6.交通部门:负责实施交通管制,保障应急物资运输,协助环保部门开展污染源调查。

7.工信部门:负责指导企业落实应急措施,协助环保部门开展污染源调查。

8.住建部门:负责督促建筑工地落实应急措施,协助环保部门开展污染源调查。

四、预警和应急响应1.预警分级: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QI)和污染程度,将预警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2.预警发布:环保部门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

3.应急响应措施: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1)蓝色预警:提醒公众关注空气质量,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道疾病患者减少户外活动。

中国大气污染的实例

中国大气污染的实例

中国大气污染的实例近年来,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这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大气污染的实例,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问题。

首先,北京的雾霾问题是中国大气污染的典型案例。

北京不仅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空气质量最糟糕的城市之一。

雾霾天气的出现让人们生活在一片浑浊的空气中,呼吸困难,能见度极低。

这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量、交通污染、扬尘等原因造成的。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加强监管,限制车辆行驶,关闭高污染的工厂等。

然而,治理雾霾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其次,大城市周边地区的火电厂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些火电厂通常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特别是在冬季供暖期间,电力需求增加,火电厂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这导致了大气污染的急剧恶化,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风险和环境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政府需要加强监管,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并鼓励人们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第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也是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许多工厂和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气和有害物质。

这些废气包括有机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这些工业排放物对大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周边地区的居民健康带来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动工业升级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

另外,农业活动也对中国的大气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化肥的使用和农作物的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的氨和有机气体,这些物质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农村地区常见的露天焚烧秸秆等做法也导致了大量有害气体的释放。

为了控制农业活动引起的大气污染,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指导,鼓励农民采用更环保的耕种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秸秆利用技术。

综上所述,中国大气污染问题严重,但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环境灾难事件有哪些

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环境灾难事件有哪些

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环境灾难事件有哪些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环境灾难事件屡见不鲜,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这些灾难不仅对当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伦敦烟雾事件”。

20 世纪 50 年代,伦敦冬季取暖主要依靠煤炭,煤炭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在城市上空积聚。

加上当时伦敦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形成了浓厚的黄色烟雾。

短短几天内,就有数千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亡,更多的人患上了各种慢性疾病。

这次事件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也促使各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的改善。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灾难之一。

1986 年,位于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 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随风飘散到周边地区,甚至远至欧洲其他国家。

这次事故导致了大量人员的急性辐射病和死亡,长期来看,受污染地区的癌症发病率显著上升,生态系统也遭到了极大破坏。

许多土地至今仍不适宜居住和耕种,成为了一片死寂的“禁区”。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同样令人痛心疾首。

1984 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

泄漏的毒气是甲基异氰酸酯,这是一种剧毒气体。

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人暴露在毒气中,出现呼吸困难、眼睛灼伤等症状,直接导致了数万人死亡,更多的人留下了终身残疾和健康问题。

这次事件凸显了工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让全球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加强了监管。

“日本水俣病事件”则是由于工业废水排放导致的环境灾难。

20 世纪50 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一家化工厂将含有汞的废水排入海湾。

汞在鱼体内积累,人们食用了被污染的鱼后,出现了手脚麻木、运动失调、精神失常等症状,这就是可怕的水俣病。

这一事件让人们意识到了工业污染对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

“莱茵河污染事件”对欧洲的河流生态造成了重创。

1986 年,瑞士巴塞尔市的桑多兹化工厂仓库起火,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流入莱茵河。

十大污染事件

十大污染事件

⼗⼤污染事件1. 马斯河⾕事件1930年12⽉1~5⽇⽐利时马斯河⾕⼯业区⼯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1~5⽇发⽣⽓温逆转,⼯⼚排出的有害⽓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周内有60多⼈死亡。

⼼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

2.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26~31⽇美国宾⼣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10⽉最后⼀个星期⼤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持续有雾,使⼤⽓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的产物与⼤⽓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占全镇⼈⼝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涕、⼲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排放⼤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处于50公⾥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在⽇光作⽤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4.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5~8⽇英国伦敦市 5~8⽇英国⼏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事件发⽣的⼀周中因⽀⽓管炎死亡是事件前⼀周同类⼈数的9.3倍。

5. 四⽇市哮喘事件1961年⽇本四⽇市 1955年以来,该市⽯油冶炼和⼯业燃油产⽣的废⽓,严重污染城市空⽓。

重⾦属微粒与⼆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

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些患者不堪忍受⽽⾃杀。

1972年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死亡10多⼈。

6. ⽶糠油事件1968年3⽉⽇本北九洲市、爱知县⼀带⽣产⽶糠油⽤多氯联苯作脱臭⼯艺中的热载体,由于⽣产管理不善,混⼊⽶糠油,⾷⽤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七⼋⽉份患病者超过5000⼈,其中16⼈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

7. ⽔俣病事件1953~1956年⽇本熊本县⽔俣市含甲基汞的⼯业废⽔污染⽔体,使⽔俣湾和不知⽕海的鱼中毒,⼈⾷⽤毒鱼后受害。

八大公害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

20
生态环 境问题
环境 污染严重
环境问题 急需解决
森林生态功能较弱, 草原退化与减少的状况 难以根本改变,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被占 ,水旱灾害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
大气污染十分严重,水体污染状况远未根本 解决,一些海域富营养化加重,城市噪声污染 严重,工业固体废物增加。
通过多年实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2006年4月17日至18日)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 (2011年12月20日至21日)
3
八大公害---四日事件
四日事件又称作哮喘病事件。 从1955年开始,由于工厂大 量排放SO2和煤灰粉尘,且 含有钴、锰、钛等重金属微 粒而引起的。引起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 道疾病,有500多人生病, 36人在哮喘病的折磨中死亡。
6.日本水俣病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
4
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 用了富含汞和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物,造成 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 人中有60余人死亡。
随后,患者脑中 枢和末梢神经受损, 轻者口齿不清、面 部痴呆、手足麻痹、 视觉丧失、手足变 形,重者神经失常, 身体弯弓高叫,直 至死亡。几年中先 后有1万人不同程度 的患有此病。
7.日本爱知米糠油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
6
1968年,发生于日本九州爱知县等23个府县。在生 产米糠油的过程中,使用多氯联苯作为热载体。由于 管理不善,多氯联苯发生泄漏,进入米糠油中。在不 知情的情况下,许多人都食用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 油,引起眼皮红肿、多汗、全身起红丘疹,重者恶心 呕吐、肝功能下降、肌肉疼痛、咳嗽不止等,有5 000多人患病,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超过万人。

确定环保突发事件类型

确定环保突发事件类型

确定环保突发事件类型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保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

准确确定环保突发事件的类型,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环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这些事件通常具有突发性、危害性、不确定性和紧迫性等特点。

常见的环保突发事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一、环境污染事件这是最常见的环保突发事件类型之一。

它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例如,一家化工企业因管道破裂导致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泄漏,污染了周边的土壤和水源;或者某地区因工业废气排放超标,导致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活。

大气污染事件可能是由于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这些污染物无法扩散,从而形成雾霾天气。

水污染事件则可能是由于企业违规排放污水、油轮泄漏、化学品倾倒等原因,导致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受到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土壤污染事件往往是由于长期的工业生产、农业化学品使用、垃圾填埋等活动,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超标,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

二、生态破坏事件这类事件主要是指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的情况。

比如,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非法采矿破坏山体和植被,引发地质灾害;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等。

森林砍伐不仅会减少木材资源,还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等功能。

非法采矿活动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同时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和周边的生态环境。

围湖造田虽然增加了一定的耕地面积,但却破坏了湖泊的生态调节功能,影响了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繁衍。

三、突发自然灾害引发的环境事件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等也可能引发环保突发事件。

世界经典大气污染事件回顾

世界经典大气污染事件回顾

彭世富雾锁天地,不都是美景仙境,也可能是污染和不适。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陷入严重雾霾天气中,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问题更严重。

历史上,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因颗粒物引起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马斯河谷地区是比利时重要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930年12月1- 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即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造成大气严重污染。

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

河谷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

马斯河谷炯雾事件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到英国伦敦。

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

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冬季,城市大量燃煤排出的煤烟与浓雾混合,停滞于城市上空,整个城市被浓烟吞没。

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

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

仅12月7 n13日这一周,死亡人数多达4700人,与往年同期相比多死亡了2800人。

之后的第二周,死亡3100多人,仍较平时成倍增加。

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

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可悲的是,10年后,伦敦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电站迁出城外,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才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世界十大公害事件

世界十大公害事件

米糠油事件发生在日本九州爱芝县一带。生 产米糠油在脱臭的工艺中,使用多氯联苯作载 体,由于生产的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多 氯联苯,结果有1400人食用后中毒。4个月后, 患者猛增到5000余人,并有16人无故丧生。这 期间实际受害人在13000人以上,而且由于米 糠油中的黑油做家禽饲料,造成数10万只鸡死 去。
世界十大公害事件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之一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 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 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 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 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 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可悲的是,烟雾事件在伦敦出现并不是独 此一次,相隔10年后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 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直到70 年代后,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 电站迁出城外,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 80%,骇人的烟雾事件才求在伦敦再度发生。 【相关资料来自

❖ 在日本南部九州湾有一 个叫水俣的小镇,这里 居住着4万居民,以渔 业为生。1939年开始, 日本氮肥公司的合成醋 酸厂开始生产氯乙烯, 工厂的生产废水一直排 放入水误湾。
该公司在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 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使废水中含有 大量的汞。这种汞在水体中,被水中 的鱼食用,在鱼体内转化成有毒的甲 基汞。人食用鱼后,汞在人体内聚集 从而产生一种怪病:患者开始时,只 是口齿不清,步履蹒跚,继而面部痴 呆,全身麻木,耳聋眼瞎,最后变成 神经失常,直至躬身狂叫而死。 1972年据环境厅统计,水俣镇共患 水误病180人,死亡50多人,就在新 线县阿赫野川亦发现100多水误病患 者,8人死亡。据报到,患者人数远 不止此,仅水俣镇的受害居民,即达 万余人。

大气污染事例

大气污染事例

大气污染事例大气污染事例一:四日事件1955年以来,以石油联合企业为主的日本四日市工业迅速发展,每年排到大气中的粉尘和SO2总量达13万吨,使城市终年烟雾弥蔓,严重污染了空气,并蔓延到其它城市。

人们由于吸入了有害气体而患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称为“四日市哮喘病”。

截止到1972年,患四日市哮喘病患者高达6376人。

大气污染事例二:兰州空气污染,天下第一。

因大气污染严重,兰州曾被称为“看不见的城市”,洛杉矶时报曾报导说,兰州的 200万市民天天忍受著恶劣的环境,吸口气就像抽了一包烟似的,连洛杉矶當年污染最严重時都沒這么厉害,因为里头含有太多的煤灰、汽车废气和尘土,「世界资源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兰州市是全球空气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城市。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的河谷盆地,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机动车辆和耗煤量不断增加,大气中污染物不易稀释扩散,有人称兰州是个“只冒烟却没有窗户的黑房子”,当地顺口溜则说“太陽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

大气污染事例三: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初的一天,本来就污染严重的英国伦敦,突然出现陰雨天气,天空中灰黑色烟雾缭绕,并有浓重的生葱头似的辛辣味,伦敦上空的能见度太低,飞往世界各地的班机全部取消。

浓雾中,粒径小米般大小的黑色晶体纷纷扬扬地降落着,撒落在街道上、建筑物上、人们的衣服上,天地之间仿佛降了场黑雪。

整个伦敦开始了一场集体性烟气中毒。

医院里咳嗽、呕吐声不绝于耳,4天之后,伦敦城死去4000多人;2个月后,伦敦市统计部门统计,这次黑色浩劫共夺去了8000位无辜市民的生命。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大气污染事例四: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

洛杉矶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海滨城市,前面临海,背后靠山。

原先风景优美,常年陽光明媚,一年只有几天下雨,气候温和。

美国电影中心——好莱坞就设在它的西北郊区。

环境污染的种类

环境污染的种类

环境污染的种类1.还原型大气污染—伦敦烟雾型你也许听说过闻名的伦敦烟雾事件,由于大量使用煤炭燃料,煤炭燃烧过程中开释的大量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在低温、潮湿的静风天气下,形成了含有硫酸和硫酸盐的气溶胶,在近底层集合,严峻危害人类的呼吸系统,其造成的危害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2.氧化型大气污染—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燃油锅炉及石化工业所排放出的氮氧化物、甲烷及一氧化碳,在高温、干燥的静风天气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PAN、醛类等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或离子,刺激人的眼睛、喉粘膜等,严峻危害人类健康。

3.混合型大气污染—日本四日市大气污染在工业中心都市,由企业、汽车尾气等排放的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及各种重金属微粒在静风的天气下,在近底层集合,吸入肺部、刺激人体呼吸道,引起肺气肿、气管炎、哮喘等。

4.专门性大气污染—小区域局部地区大的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专门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局部小范畴的大气污染。

1976年,意大利一家农药厂发生事故,四氯联苯大量泄露大气污染的分类大气污染物要紧能够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要紧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要紧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要紧表现为卢呼吸道疾病;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抑制,生长不良,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阻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的辐射。

据资料说明,都市太阳辐射强度和此外线强度要分别比农村减少而导致都市佝偻发病率的增加;大气污染物能腐蚀物品,阻碍产品质量;近十几年来,许多国家发觉酸雨,雨雪中酸度增高,使河湖、土壤酸化、鱼类减少甚至灭绝,森林发育受阻碍,这与大气污染是有紧密关系的。

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名称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2.多诺拉烟雾事件 3.伦敦烟雾事件
地点 比利时 美国 英国
4.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美国
Hale Waihona Puke 5.水俣事件6.富山事件/骨痛病事件
7.四日事件(因大气污染) 8.米糠油事件(因多氯联 苯)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时间 1930.12 1948.10 1952.12 40年代 1953始 1931始 1970年 1968年
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气候 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 动,出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 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
两天过去了,天气没有变化,只是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 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SO2气味,令人 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
5.水俣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 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 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 (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 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 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 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 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 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历史重大大气污染事件分析

历史重大大气污染事件分析

历史重大大气污染事件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着空前的环境危机,其中大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历史上出现过多起重大的大气污染事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代价,这些事件也成为我们深思的源泉。

本文将分析几起历史重大大气污染事件,以期引起更多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第一起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在1948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被称为唐卡斯特事件。

当时,这个小镇上的一家钢铁厂排放出大量煤烟和烟尘,导致整个地区笼罩在浓厚的黑烟之下。

这种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硫化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事件爆发后,社会舆论激起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广泛讨论,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并迫使政府采取行动限制排放。

第二起重大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在1952年的伦敦,被称为伦敦大雾事件。

在当时的冬天,由于不利的气象条件和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的排放,伦敦城市遭受了大雾的侵袭。

这场雾不同于普通的雾,它含有高浓度的硫化物和煤烟颗粒,被困在城市的空气中无法散去。

结果,数千人因为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成千上万人士在此事件中感到不适。

此次事件震惊了整个国家和国际社会,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成为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起重大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在1984年的印度博帕尔,被称为博帕尔事件。

这一事件是由一家化工厂的气体泄漏引起的,泄漏出的有机化合物与周围的大气相互作用,形成剧毒的亚氮氧化合物。

这些气体向附近村庄扩散,导致数千人因中毒而死亡,更多人受伤。

此次事件揭示了化学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缺失,引起了对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深入思考和改变。

这些历史性的大气污染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警示。

他们揭示了工业发展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事实上,大气污染问题并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是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领域。

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的管理、企业的责任和公众的意识。

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一、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事件简介地点:美国西海岸洛杉矶市时间:20世纪初开始,1970年达到顶峰危害: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

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

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

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

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2.原因分析洛杉矾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O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

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3.光化学污染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

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

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

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二、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事件简介地点:美国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时间:1948年10月26-31日危害: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

气候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

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

两天过去了,天气没有变化,只是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

从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看环境污染后果及对策

从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看环境污染后果及对策

从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看环境污染后果及对策张榕【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污染后果; 环境治理【作者】张榕【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广东 528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简介(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20世纪最早记录的大气污染事件,1930年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的大量有害烟雾气体因无法扩散而致使当地60多人先后死亡。

马斯河谷是当地的一个重要工业区,建立有13个工厂,由于其处于峡谷地带,属于盆地地形,加之1930年12月当地出现逆温现象,13个工厂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无法对外扩散聚集在当地,直接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指的是发生在1940年到1960年之间,因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致使当地65岁以上老人先后死亡800多人,并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红眼病”的事件。

洛杉矶由于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独特地理环境,气候适宜商业发达,当地的汽车非常多,每天排放大量的碳氧化合物。

此外当地的炼油厂、供油站等石油燃烧排放的物质大量散布在空气中,在阳光的作用下,这些气体的分子变得不稳定而产生新的物质,这个过程即发生光化学反应,它会产生包括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导致人员死亡。

(3)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在1948年美国宾西尼亚州多诺拉小镇的烟雾事件——多诺拉小镇位于一个马蹄形河湾内侧,周围的小山丘将其夹在山谷之中,当地拥有大量的硫酸厂、钢铁厂等重污染工厂。

1948年10月由于当地气候潮湿寒冷,空气没有形成垂直对流出现逆温现象,而当地的工厂仍然源源不断向外排放污染气体,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硫、金属微粒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越来越高,致使当地6000多名居民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并有20多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伦敦有着“雾都”的称号,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其大量的燃煤量让整个城市常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

化学与环境——2大气污染

化学与环境——2大气污染

• 碳氧化物主要有两种物质,即CO和CO2。 • CO主要由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天然排放较 少。人为产生的CO约有70%来自机动车的尾气排 放。CO是无色、无臭的有毒气体,其化学性质稳 定,在大气中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可以在大 气中停留很长时间。CO不仅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对人体危害也较大。 • CO2是大气的“正常”成分,参与地球上的碳平衡, 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CO2对地面 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而对太阳的短波辐 射具有高度的透过性,因此大气中CO2的浓度的不 断增高,会导致温室效应。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指的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包 括碳氢化合物(烷烃、烯烃和芳烃)、含氧有机 物(醇、醛、酮、酸、醚)以及含有卤素的有机 物(甲基氯仿,三氯乙烯)。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自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机动 车辆燃料箱和汽化器内未燃烧的汽油的蒸发,燃 料在输送、储存和分配过程中的泄漏等。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促进臭氧类光化学氧化剂的 形成。在活泼的氧化物,如原子氧、臭氧、氢氧 基等自由基作用下,碳氢化合物会发生一系列链 式反应,最终生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二次污染 物——臭氧、醛、过氧乙酰硝酸脂(PAN)。
• 有毒微量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 二噁英) 人为排放源有:垃圾焚烧、焦炭生产、烧煤等。 主要危害: 有致癌作用; 有环境激素(也叫环境荷尔蒙)的作用。 • 多氯代联苯,二噁英的一种,二噁英毒性十分大, 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 之称
• 颗粒物:按粒径的差异,可以把颗粒物分为降尘 和飘尘两类。 降尘:粒径大于10μ m,在重力作用下可降落的 颗粒物。 飘尘:粒径小于10μ m的煤烟、烟气和雾等颗粒 物。飘尘粒径小、质量轻,在大气中呈悬浮状态, 且分布极广。

八大公害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

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

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

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

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日本北九洲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

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后受害。

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

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环境问题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环境问题恶化阶段(工业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环境性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由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造成的暴雪、飓风、雷击、洪水、干旱……全球气候变化还引起冰川崩塌消融、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臭氧层:上空平流层约 25 - 40km处有 4cm厚的臭氧层,它的主要作用是阻止过量的紫外线直接到达地表. 1958年,人们发现高空臭氧有減少趋势,1985年,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至今,北极澳大利亚上空也观测到了臭氧空洞,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也出現了季节性臭氧层大幅度降低的現象。

大气污染公害事件

大气污染公害事件

应对措施:
1954年首次推出了严厉的治污特别法案。 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也获得通过,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 1974年至2007年,根据治理进度,伦敦市政府又持续出台了《空气污染控制法 案》《环境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汽车使用条例》《能源法》 以及《空气质量战略》等法令,对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和保护城市环境发挥了重 要作用。
马斯河谷烟事件

——1930年12月初
地点:比利时马斯河谷
这里是重工业区域,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河谷间,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 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工厂和石灰窑炉。
原因:
1. 地形气候 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再加
大气污染公害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4日至9日
• 简介: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 染事件,空气污染导致伦敦形成厚重雾霾,直接或间接导致12000人因为空气污 染而丧生。被认为是英国史上最严重空气污染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被环保 主义者看做20世纪重大环境灾害事件之一。
2. 工业污染 工厂的烟囱大量排放,大气中烟雾越来越厚重。其中主要含有SO2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严
重污染了大气。
影响:
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 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其中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上大雾笼罩,气候反常,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 2. 工业污染
大量有害气体的排放,主要是硫的氧化物——SO2气体和SO3烟雾的混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 [O] NO2 2NO2 H 2O HNO3 HNO2
3.3 酸雨的主要化学组成
SO42- 、NO3-、Cl-、 NH4+、 Ca2+、 H+、Na+、K+、 Mg2+ 、HCO3-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SO42-,其次是NO3和Cl-,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的。
重庆、贵阳为强酸性降雨区
3.5 酸雨的危害
1)使水体、土壤严重酸化,鱼类、农作物受 到影响。当pH<4.8,鱼类就会死亡。
2)破坏森林、植物的生长。 3)使建筑物、材料、金属制品被腐蚀。
4、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地球的热平衡 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约有 50%在
达到地面前被大气反射或被大气吸收后再 辐射回空间;其余50%直接由云、大气或 颗粒物散射到地面。到达地表的太阳能被 地球吸收,部分从地表反射回空间,部分 通过红外辐射返回空间,从而维持地球的 热平衡。
应活性。
控制臭氧的浓度 NOX、RH的初始浓度大小,影响O3的生 成量和生成速度。
2、硫酸烟雾型污染
硫酸烟雾型污染最早发生在英国伦敦,因此 也称伦敦型烟雾。伦敦大气污染最早被记载 于13世纪,当时主要是由于石灰生产业造成 的。17世纪工业革命后,随着煤、石油等矿 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在 1952年12月伦敦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 烟雾污染,即伦敦烟雾事件。这次事件持续 了4天,导致大约4700人死亡以及难以估量 的损失。
2.对植物的危害
3.降低大气的能见度 4.其他危害 (如建筑物等)
1.2 光化学烟雾的控制对策
控制反应活性高的有机物的排放,改进 技术控制汽车尾气
反应活性顺序:有内双键的烯烃 > 二 烷基或三烷基芳烃和有外双键的烯烃 > 乙烯 > 单烷基芳烃 > C5以上烷烃 > C2-C5
大多数有机物与 HO• 发生反应,其反 应速度常数大体上反映了碳氢化合物的反
土壤中NH3的挥发随土壤pH值的上升 而增大,北方土壤pH值在7- 8之间, 南方土壤pH值5-6。
颗粒物的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大气颗粒物组成复杂,主要来源于扬 尘,其化学组成与土壤相同,此外还有矿 物燃料燃烧形成的飞尘。
金 属 催化SO2氧化 颗粒物 酸性物 贡献酸雨
碱性物 中和酸起缓冲作用
天气形势的影响
3.1 降水的pH背景值 未被污染的大气中:雨水的pH值约为5.6
降水的pH背景值
内陆≤5.0,海洋≤4.7为酸雨
3.2 酸雨的形成
SO2的反应
气相反应:
SO2 [O] SO3
液相反应:
SO3 H 2O H 2SO4
SO2 H 2O H 2SO3
H 2SO3

1 2
O2

在硫酸烟雾的形成过程中,主要涉及 到的化学反应就是SO2的氧化反应。SO2转 化为SO3的氧化反应主要靠雾滴中锰、铁、 氨的催化作用加速完成。当然SO2的氧化速 率还会受到其他污染物、温度以及光强等 的影响。
光化学烟雾(洛杉矶)与硫酸型烟雾(伦敦)的比较
3、 酸性降水
酸性降水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 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 过程。最常见的就是酸雨,称湿沉降。
注,金属元素的湿沉降明显受到人为活动
的影响。
3.4 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酸性污染物的排放
大气中的NH3 大气中的NH3与H2SO4气溶胶形成中性 的NH4HSO4,它降低了雨水的酸度,从而抑 制了酸雨的形成。
酸雨严重的地区正是酸性气体排放量大 且大气中NH3含量少的地区。
大气中的NH3的来源: 有机物的分解,含氮肥料的挥发。
大气颗粒物中的Fe、Mn、V等元素是催
化剂,光化学反应的产物 O3、H2O2 是SO2的 氧化剂。
CaO、CaCO3、NH3 是酸性降水的具有 “缓冲作用”的物质, 其中降水中的Ca2+提 供了相对大的中和能力,NH4+的分布与土 壤的性质有关,北方碱性土壤地区降雨中
NH4+含量相对高一些。 降水中有毒金属元素也已引起人们的关
1、光化学烟雾
1.1 光化学烟雾现象
大气中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等 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 污染物,这种由参加反应的一、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 (包括气体污染物和气溶胶)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称为光化学烟雾(洛杉矶型烟雾) 。
特征:蓝色烟雾,强氧化性,具有强刺激性,使 大气能见度降低,在白天生成傍晚消失, 高峰在 中午。
2.1 概念
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 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 染现象,称硫酸烟雾。
从概念可以得出: 直接原因:燃煤; 形成烟雾的污染物:SO2、颗粒物、硫酸盐颗
粒物。
2.2 形成的气象条件
冬季 气温较低 湿度较高 日光较弱
2.3 特征
黄色、还原烟雾
2.4 形成机制
为温室效应。
5.2 温室气体
5.3 温室效应的影响和危害
变暖 ⑴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⑵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冰川消退 海平面上升 荒漠化
5.4 治理措施
(1)节约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2)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4)通过国际性的协议、条约,加强温室气
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及石油和煤燃烧废气
形成条件:⑴ 氮氧化合物;⑵ 碳氢化合物;⑶ 有强阳光照射。 光化学烟雾形成指标:O3、PAN及其他产物。
NOx + CH
UV
浅蓝色混和烟雾
O3
过氧酰基硝酸酯
其它
主要为过氧乙 酰硝酸酯
醛类、酮类、 过氧化氢等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人眼睛的刺激作用。 对鼻、咽喉、气管和肺等呼吸器官的刺激作用 。
5.1 温室效应
由于人类能源消耗、森林破坏致使大 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 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 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CO2、CH4等气体可以强烈地吸收波长 1200-1630 nm的红外辐射,因而它在大气中的 存在对截留红外辐射能量影响较大。这些气体如 同温室的玻璃一样,它允许来自太阳的可见光到 达地面,但阻止地面重新辐射出来的红外光返回 外空间,因此,这些温室气体起到了单向过滤作 用,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 在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