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李白①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③。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①天宝四载(745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后的第二年,与杜甫同游齐赵。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了这首赠诗。②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李白好神仙之学,曾入道炼丹。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用借代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偕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

B.首句还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杜甫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

C.“愧”字照应了“未就”,说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

D.作者用“葛洪”的典故对李白提出勉励,希望他能隐居求道、忘怀世事得失。

E.此诗简洁、概括,遗貌取神,饱含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情感。2.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自我形象有何相同之处?

请结合两诗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①,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闷十二首•其六

杜甫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②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

注:①中圣:古时嗜酒的人把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即喝醉了。②耆旧:年高而有声望的人。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李诗首联即点题,“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爱”

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线索。

B.孟浩然的《夜归鹿门山歌》中“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两句,堪称李诗“白首卧松云”一句的生动注解。

C.从体裁来看,两首诗分别是律诗和绝句:从情感来看,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对孟浩然的仰慕和思念之情。

D.两位伟大诗人不约而同都用了“清”字来概括孟浩然诗歌“清新自然”的风格,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E.两首诗都给予了孟浩然以高度评价,一代诗仙和一代诗圣都为孟浩然作诗,可见作为与王维齐名的盛唐诗人,孟浩然实至名归。

4.孟浩然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以上两首诗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重悼师芳

王闿运①

初月无端入玉棂,露痕如白又如青。

不成眉样②依明镜,遥想啼痕染素馨③。

自是长愁甘解脱,未应多慧语娉婷。

文姬死后知音少,吟尽伤心只自听。

【注释】①王闿运: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师芳:作者四女,婚姻不幸,嫁后早亡。②不成眉样:指年龄尚小。③馨:此处指作为饰物的花。

5.作者心中的师芳有着怎样的形象特点?试结合诗句分析。

6.首尾两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卖花声

张舜民①

楼上久踟蹰,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②。自是长安③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①张舜民,邻州(今陕西彬县》人。这首词是作者被贬郴州(今湖南),途经岳阳楼时所作。②三闾:战国时楚国某地三个大姓家族的总称。屈原被贬后曾任三闾大夫,掌管其宗族事务,故后世以此代指屈原。⑧长安:唐朝初期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唐以后诗词中,常以“长安”代指当朝国都、国君,这里借指当时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7.上片开头三句(“楼上……三闾”)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8.下片“又看……”句中的“满”字有何妙处?“试问……来书”句,折射出词人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

答案:

1.AD

【解析】A项,“借代手法”错,应是比喻手法;D项,用典意义分析错误,仅仅表现了李白修道的不成功。

2.(1)漫游漂泊者。杜诗中以“尚飘蓬”一语概括李白漫游漂泊的形象,与诗中向往天姥山的梦中游兴、梦醒后的别离漂泊形象是一致的。(2)寻道求仙者。于“未就丹砂愧葛洪”,可见其热心求道、喜欢炼丹的形象,与《梦》诗中梦游仙境、访仙名山的形象相同。(3)愤世嫉俗者。杜诗中描写了李白因怀才不遇而在“痛饮狂歌”“飞扬跋扈”佯狂状态中消磨志气、空空度日的愤世嫉俗者形象,与《梦》诗中“安能摧眉折腰,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世嫉俗的自我十分相似。

3.CD

【解析】C项“表达了……思念之情”的说法错,李诗主要表达仰慕之情。D项“都用了‘清’字来概括孟浩然诗歌风格”的说法错误,李诗的“清”是对孟浩然“为人”

的概括,杜诗的“清”是对孟浩然“为诗”的概括。

4.①风流潇酒、品行清高之人。从李诗来看,孟浩然年轻时就放弃仕宦,沉迷于美酒花草。

而不愿侍奉君王,老来更是不问世事、隐居山林。他的品行在李白看来如高山之不可仰。

②优秀的诗人。从杜诗来看,孟浩然的诗作清新淡远,句句都可以流传。与“耆旧”们

难以写出“新语”相对照,更可见孟浩然诗歌的非同一般。

5.①娇憨可爱:未及成年便对镜学梳妆;②多愁忧郁:泣下沾馨,长愁难解;③聪慧美丽:多慧娉婷,堪比文姬。④善解人意:父女互为知音。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可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诗歌中描写师芳的关键词句分析作答。例如,可根据关键词“依明镜”“长愁”“多慧语娉婷”“知音”等,从其可爱、多愁善感、聪慧美丽、善解人意等方面组织答案。

6.首联运用渲染之法,惨白的秋月照在窗棂上,露痕白中泛青,寒气袭人,烘托出凄凉的气氛。尾联用典,以文姬比师芳,以显其聪慧美丽、善解人意,更衬托出作者的失女之悲。(尾联答直抒胸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提示,可根据首尾两联“初月无端入玉棂,露痕如白又如青”“文姬死后知音少,吟尽伤心只自听”,首联显然是对月的描写,通过描述月色,渲染了凄凉意境;尾联由“文姬”

可知,运用了历史典故的手法,衬托出作者的失女之悲。

7.①被贬僻远之地,②徘徊高楼之上,⑧形容憔悴,④内心悲愤苦闷。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塑造人物形象的分析,词中没有直接可用的表现人物特点的修饰词,需要根据词人所生活的环境和其寻诗的行为揣摩概括其形象特点。答题步骤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