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9)

合集下载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李白①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③。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注】①天宝四载(745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后的第二年,与杜甫同游齐赵。

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了这首赠诗。

②丹砂,即朱砂。

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

李白好神仙之学,曾入道炼丹。

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用借代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偕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

B.首句还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杜甫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

C.“愧”字照应了“未就”,说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

D.作者用“葛洪”的典故对李白提出勉励,希望他能隐居求道、忘怀世事得失。

E.此诗简洁、概括,遗貌取神,饱含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情感。

2.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自我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诗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赠孟浩然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①,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闷十二首•其六杜甫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②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

注:①中圣:古时嗜酒的人把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

中圣即喝醉了。

②耆旧:年高而有声望的人。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李诗首联即点题,“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爱”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线索。

B.孟浩然的《夜归鹿门山歌》中“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两句,堪称李诗“白首卧松云”一句的生动注解。

C.从体裁来看,两首诗分别是律诗和绝句:从情感来看,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对孟浩然的仰慕和思念之情。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1)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1)

2019届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雉带箭韩愈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全诗虽仅寥寥十句,却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分合交错地描写了射者和被射物,整个打猎过程写得波澜起伏,神采飞扬。

B.首句写的是猎场的情境。

重点突出一个“静”字,烘托了猎前肃穆的气氛,让人想象出从猎人员,屏气静息的神态和感觉危险将至的紧张心理。

C.此诗写射猎的对象。

野雉被猎火驱除草木丛后,一见猎鹰便吓得急忙又躲藏起来。

“出复没”三字逼真地写出了野雉惊惶逃窜的窘态和将军不凡的气度。

D.诗人善于刻画人物形象。

仅“盘马弯弓惜不发”一句,诗人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以武取胜、自负而又踌躇满志的将军形象。

E.尾联写射猎后官军齐乐,野雉坠地,与猎射前的静态描写形成强烈的对照。

诗歌至此戛然而止,然余响不绝,韵味无穷。

2.诗中所写将军之“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诗人是如何表现将军之“巧”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晏殊越女采莲江北岸。

轻桡短棹随风便。

人貌与花相斗艳。

流水慢。

时时照影看妆面。

莲叶层层张绿伞。

莲房个个垂金盏。

一把藕丝牵不断。

红日晚。

回头欲去心撩乱。

3.全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该词写“人”写“莲”,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六州歌头·项羽庙李冠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

鞭寰宇,驱龙虎,扫橇枪,斩长鲸。

血染中原战,视余耳①,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

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

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泪盈盈。

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②。

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

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表达方式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只见洼地里的水是青青一片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光是长着青草可是马车如果一直驶过去却可见下面是无可比拟的清澈的水虽然并不深(描写)B.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凌乱(议论)C. 又过了两年大概正准备吃晚饭偶然的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久违的《五月的鲜花》(记叙)D. 阅读让每个人平等地获得精神富有的机会(说明)【答案】D【解析】D项应该是议论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师雍以书见行简劝其归老行简不悦宗勉之请遂格②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A. 嵩之终丧/师雍上疏论列/帝即其日诏勒令致仕/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B. 嵩之终/丧师雍/上疏论列/帝即其日诏勒/令致仕/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C. 嵩之终丧/师雍上疏论列/帝即其日诏勒令致仕/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D. 嵩之终/丧师雍/上疏论列/帝即其日诏勒/令致仕/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答案】C【解析】(1)“师雍”作“上疏论列”的主语应在“师雍”前断开排除B、D两项“封还”的宾语是“诏书” 应在“诏书”后断开排除A项故选C【答案】A【解析】(2)A项从“太学”是设在京城的学校可以判断该项错误根据原文“调婺州教授学政一以吕祖谦为法”可知学政是在地方任职而不是在京城学政是古代的学官名派到地方主管教育【答案】D【解析】(3)B项“没有领会”说法有误新任宰相史嵩之有意拉拢师雍师雍并不领情【答案】(4)①黄师雍写信拜见乔行简劝说他告老还乡乔行简不高兴李宗勉的请求便被搁置(阻止)②黄师雍于是弹劾刘克庄遇事丧失操守、触犯道义(应)免去所任职务皇帝准许(听从)【解析】(4)①以书写信归老告老还乡格搁置②失丧失犯触犯从听从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A. 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然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B. 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留恋C. 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意D. “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比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答案】D【解析】(1)D项“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错误这一句暗示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答案】(2)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之情首句既是写实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慨新法被废如梦消散诗人内心无比痛苦、惋惜尾句则直抒愁情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中间两联通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朱门”“画楼”的描写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之理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欲把一杯无伴侣” 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苦【解析】(2)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诗的开头“百年春梦” 既是实写又寓有政治上的感慨诗人一生从政致力新法结合注释内容可知宋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全部废除诗人的内心十分痛苦梦境悠然远去是无须惋惜的但往事如烟无法挽回怎能不为之惋惜?“去悠悠”三字有着无限的惋惜之情颔联写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颇具深意自然界之所以能出现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主要是因为遵循了新陈代谢的规律诗人从中汲取了力量并对此感到欣慰颈联由自然界转到人类社会“旧蹊埋没开新径” 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的简单道理“朱户欹斜见画楼” 通过朱户、画楼的兴废迭代暗示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华的不足慕以上四句由春梦生出感想表面上句句是景语实际上句句是理语景和理的结合既表现了诗人优雅、冷静的思想风貌又见出诗人是善于在逆境中用哲理来开拓自己心胸用美好事物来陶冶自己情操的“欲把一杯无伴侣” 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苦眼前的“兴废”不是除旧布新而是除新布旧这深深地刺伤了诗人的心灵直抒愁情这首诗虽然是在极度苦闷的情况下写的而且题材又与“春梦”联系在一起但诗中却没有把人生与梦幻等同起来而是从大自然和人世中汲取力量形成强烈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借以排遣眼前的兴废之愁尽管这一“愁”绪并没有完全被排遣掉但全诗的基本倾向是积极的这是本诗的独到之处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4.(4)如果你的家乡正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请你结合文本就小镇文化建设方面向当地政府提几条建议A. 建设特色小镇要守住文化灵魂就要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挖掘提炼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不需要外来文化B. 安徽芜湖市六郎镇特色小镇的发展经验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大力发展传统产业二是要做好文化保护发展文化产业C. 三则材料都讲到打造特色小镇必须在传承中创新D. 材料二认为特色小镇建设要重视当地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一内核这个内核和材料一中“文化灵魂”的内涵是一致的【答案】D【解析】(1)A项“不需要外来文化”错误原文表述为“而不是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B项两个方面的经验概括有误应为“将文化基因注入传统产业”或“以当时特色产业为根基着力挖掘产业的文化附加值”C项材料二没有谈创新故选D【答案】C【解析】(2)C项“应坚持文化至上”错误原文为“文化和商业不是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的"【答案】B【解析】(3)B项从“从汉诺威百货到德国黑啤酒吧、温德姆酒店等引入一系列德国的东西”可知这是在照搬外国文化而材料一中作者观点为“不是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 显然这与作者的观点相悖【答案】(4)①小镇文化建设应当保护好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大拆大建、过度商业化②深度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挖掘提炼出小镇独特的文化基因③处理好文化和产业的关系把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解析】(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注意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就小镇文化建设方面向当地政府提几条建议” 所以在解答时要注意联系文本内容结合材料一“特色小镇要守住的文化灵魂应该是散发着浓浓历史气息、生长于那片泥土的当地传统文化而不是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 材料二“常见的误区是用做地产的思维建小镇大拆大建……照搬欧式洋房别墅或江南小桥流水”可以提出“小镇文化建设应当保护好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大拆大建、过度商业化” 结合材料一“建设特色小镇要守住文化灵魂、擦亮文化底色就要怀着尊重和敬畏之心深度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为打造优秀的文化品牌奠定基础”可以提出“深度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挖掘提炼出小镇独特的文化基因” 结合材料三“在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中只有把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成为现实”可以提出“处理好文化和产业的关系把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3)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A. 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 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B. 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C. 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D. 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答案】B【解析】(1)B项“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错误“请顾客看金鱼”只是裁缝生活中的一支温馨插曲其能适当缓解与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的局面但这并不能说明“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答案】(2)①浅层句面意思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深层扩展含意使用问句和揣测的表达形式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既表达了“我”对裁缝这一职业的热爱也启发读者思考应该像“我”一样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体会劳动的快乐和生活的意义以实现人生价值【解析】(2)首先提取文本信息找准解读内容然后从浅层含意和深层含意两个层面回答前文说“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 所以“干什么”应是指谋生的职业“都一样”指的是在“辛苦”这一点上裁缝与其他职业一样据此可知句子的句面意思后文写“我”在做裁缝的时候那种难忘的体会让“我”对裁缝这种职业有了独特的感情让“我”明白就算是换其他的工作其实也是和裁缝一样辛苦既然如此我们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裁缝店的工作画线句借助推测和反问语气委婉含蓄地表达“我”对裁缝这一职业的热爱表现了“我”面对辛苦繁重的生活永葆了一份积极乐观、富有热情和激情的良好心态也感染并启示读者应该像“我”一样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体会劳动的快乐和生活的意义以实现人生价值【答案】(3)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本文所选择的写作视角就是本乡本土最平凡普通的生活——都是普通的人们、平凡的日子以及寻常的情感语言自然要平实质朴才能接地气才会给人真实、亲切、自然的感觉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既然是乡土特色的人物对话便应该具有地域特点需要运用口语方言才符合人物身份地位性格才能鲜活突出感染力才强才能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般走进文本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作者满怀爱心善意表达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唯有明快中不乏风趣幽默的语言才能传达美好快乐的心情唯有率真不做作的对话才能表现对真善美的生活的热爱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解析】(3)文章描写和人物对话中使用了“拍兹”“当当”等地方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充满了生活气息更符合人物身份地位感染力更强从全文的语言来看全文几乎是用一些最简单的文字写作而成晓畅明白就像在聊天似的比如“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就是太麻烦”“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语言平实质朴接地气给人真实、亲切、自然的感觉叙述语言除了明白晓畅外还很风趣幽默比如“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使用口语用鸡来换裙子的漂亮女子说“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几个“嘛”字除了偏向于口语化还表现了姑娘风趣幽默的特点通过这种明快风趣的语言表达传达出作者美好快乐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家乡的热爱6.(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6.(2)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6.(3)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A. 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B. 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C. 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D. 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答案】D【解析】(1)D项“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理解错误原文第三段为“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答案】B【解析】(2)A项意思是“一个人右手画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符合文中的观点“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B项意思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不是强调“注意力”C项意思是“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 从反面强调注意力的重要性D项意思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从正面强调了注意力的重要性故选B【答案】C【解析】(3)A项“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强加因果文中第一段为“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最后一段为“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 没有涉及两种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B项“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扩大范围原文最后一段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D项“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于文无据原文最后一段为“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故选C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7.(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7.(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造访更原封不动特征B. 造访还原汁原味特征C. 拜访更原汁原味特点D. 拜访还原封不动特点【答案】B【解析】(1)第一空造访拜访拜访敬辞访问根据语境应选“造访”第二空“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此处是范围越来越大的递进而不是对后面意义上的强调故不能用“更”第三空原封不动原来的封口一点也没动过指保持原样没有丝毫变动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根据语境应选“原汁原味”第四空特征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特点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根据语境应选“特征”故选A【答案】C【解析】(2)“作为时隔44年之后再度奔月取土的人类航天器”放在前面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它的时间和目的另外这两个强调是有顺序区别的 A项句法不通可排除“44年之后”是对“再度奔月取土”的时间限定应放在“再度奔月取土”的前面据此可排除B、D 两项故选C【答案】D【解析】(3)原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关联词位置错误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所以“虽然”要放在“嫦娥五号”的前面排除A、C两项第二处语序不当这两个对象提出要求的目的是利用中国获得的样品来进行他们自己的研究而不是“希望中国利用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 排除B项故选D8.(1)文中五处画线句子其中四处存在标点或语言表达错误请指出对应序号并修改相应部分8.(2)金庸小说有着经久不衰的文学魅力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概括其原因【答案】(1)②“旧式武侠小说对于‘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改成“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③“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改成“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④“虽然他写古代”改成“他虽然写古代”⑤“人生理想也不是体现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改成“人生理想也不是体现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解析】(1)②语序颠倒应将“旧式武侠小说对于‘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改成“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③一面对两面应将“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改成“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④关联词语序不当应将“虽然他写古代”改成“他虽然写古代”⑤成分残缺可在“封建”后加上“价值观念”【答案】(2)①金庸小说通过武林人物的描绘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真知灼见②金庸小说具有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的现代精神反对“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③金庸小说里的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与众不同人物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解析】(2)作答本题依据“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真知灼见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与众不同的”“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概括作答即可2023-2024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文中画线的词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人物形象分析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画线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A.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B.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C.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D.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答案】B【解析】(1)“夜半”为时间状语前后皆断开排除A、D两项“子灿”为“见”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B【答案】C【解析】(2)C项貌甚寝容貌很丑陋寝丑陋【答案】A【解析】(3)A项“大铁椎与宋将军偕行奋战”错误根据原文“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可知宋将军只是在观战【答案】(4)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仇视我我若久留此地灾祸将会牵连到你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定和我到某个地方决斗【解析】(4)数屡次仇仇视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诗人说“万叶千声皆是恨” 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恨”的原因有哪些A. 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B.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C. 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行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D. 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答案】D【解析】(1)D项“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错误从“别后不知君远近”“渐行渐远渐无书”等诗句可以看出本是语言较为千百感情质朴【答案】(1)①与君分别之后再也不知道行踪②书信渐渐减少最后书信不通音讯全无③希望入梦梦中寻找可是“梦又不成” 灯花燃尽最后一点希望也成了泡影【解析】(2)从“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可以领会出分别之后再难觅寻踪的惆怅从“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可以看出书信渐渐减少的郁闷从“故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一句可以读出无法寻到想得到的梦境的无奈3.(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3.(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A. 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B. “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 “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中的“春流岸岸深”C. 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D. 末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E.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答案】B, E【解析】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分析有误这里不是直接引用如果是直接引用那句子应是一样的这里应是“化用”E.“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分析有误对诗歌语言风格分析有误应是“简明洗练”【答案】(2)特点雨大及时分析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 看到“屋漏床床湿” 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解析】(2)从“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可看出一夜之间似火骄阳转化为期盼已久的甘霖说明此雨下得及时“不愁屋漏床床湿” 写的是房屋漏雨大雨浇漏了屋顶打湿了床铺可见这场雨下得很大“梦回凉冷润衣襟” 午夜梦回天降大雨觉得很冷衣襟都是湿润的这是感知到的是触觉描写“屋漏床床湿” 诗人看到房屋漏雨打湿了床铺这是看到的所以手法有“视觉和触觉相结合” “床床”与“岸岸” 运用叠词突出的是雨大几张床都打湿了河流里到处都涨了大水“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写的是诗人想象这场大雨之后稻花呈现一派生机暗示会丰收前面写到骄阳转化为甘霖是实写虚实结合写出了这场雨的及时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文明型国家”的特征4.(5)面对某些西方国家抹黑中国的不实报道和宣传请你结合材料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A. 因为“文明型国家”代表了中国与西方主流话语权的交锋和博弈所以它必将有利于中国进行国际政治制度的比较和预测B. 中国只有不断加大国际传播的力度积极参与传媒市场的竞争才能更好地将中国形象呈现出来进而赢得国际友人的认可C. 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所以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必须着力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D. 中国主流媒体在各国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尽相同因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受访者与发达国家的受访者对中国的认知度不同【答案】B【解析】(1)A项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判断“比较预测”和“交锋博弈”为递进关系C项逻辑混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和“着力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都是提升中国形象的重要方式D项无中生有故选B【答案】B【解析】(2)B项“绵延数千年的古老文明是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推断错误根据原文对“文明型国家”的界定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才是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答案】A。

2019年新中考语文配套检测题 古代诗歌鉴赏 含答案

2019年新中考语文配套检测题 古代诗歌鉴赏 含答案

第三章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课内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使:出使. B.单车:自行车.C.征蓬:泛指远行的人. D.长河:黄河.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二)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千寻塔:名叫千寻的塔.B.眼:视线.C.最高层:最高处.D.“自缘”的意思是“因为”.2.下面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身居高位、踌躇满志的情怀.(三)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把酒话桑麻”中的“桑麻”指的是()A.桑树和麻树B.植物C.农事D.吃的和穿的2.对这首诗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近景与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B.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C.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讲究,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D.诗中的“斜”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村外青山倾斜的特点,画面感特强.(四)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人:传说中的仙人.B.悠悠:闲静的样子.C.晴川:白日照耀下的汉江.D.乡关:乡间关卡.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B.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C.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D.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五)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路”指旅途.B.“青山”指北固山.C.“旧年”指年底天.D.“乡书”指乡村的书信.(六)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B.秦淮,即秦淮河.“江”在这里指长江.C.商女,即歌女,旧时卖唱为生的女子.D.《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清新热闹的水色夜景.B.第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C.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D.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精当含蓄,构思精巧缜密.(七)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下列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酒:举起酒杯. B.何事:为何,为什么.C.恨:怨恨. D.婵娟:月亮.2.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写作者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按照常识,从下阕“转朱阁,低绮户”可以看出时值刚入夜时分.C.下阕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D.全词以“明月”贯穿,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诗中的“杨花”在旧体诗中常常象征()A.离散、漂泊B.时光飞逝C.正直、高洁D.怀旧2.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题目中“左迁”是“贬谪”“降职”的意思.B.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C.本诗通过“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哀伤、惆怅的气氛.D.诗人将“愁心”寄予“明月”,是因为月照中天,朋友见月如见诗人.(九)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2.下列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孤山:孤伶伶的一座山.B.乱:繁,多.C.没马蹄:初长的青草似毯,刚能淹没马蹄.D.行不足:游赏得还不够.(十)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家傲是词牌名.B.范仲淹,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岳阳楼记》就是他的作品.C.“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D.“霜满地”指夜深寒重.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十一)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君问:您(致信)垂问.B.归期:归家之期.C.何当:何时能够,为想象希望之词.D.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一起剪窗花.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十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B.“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C.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D.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2.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十三)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在当时所指的应该是()A.宁夏B.西夏C.西藏D.甘肃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说词人自己有少年人的豪情.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是以孙权自比.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是指自己本来年纪已大,但借酒壮胆,依然充满了雄心壮志.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他.(十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作伴好还乡...须纵酒,青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判断对诗歌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涕泪:眼泪.B.妻子:妻子和儿女.C.放歌:放声高歌. D.青春:青年时期.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或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颔联中,“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表达了作者听到叛乱已平的捷报后感情的变化,从乐极流泪到欢快欲狂.B.尾联中,从“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故乡.C.这首诗一改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而以爽朗明快取胜,被称为杜甫“平生第一快诗”.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它们实际上也是一副对联.(十五)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联系创作背景和词中对景物的描写,判断此词表述的时令,正确的一项是() A.早春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词中描绘了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这些景物.B.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C.榆关:山海关的别称.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三更.D.上下片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而且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十六)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对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叶茂花残. B.红花绿叶相映衬.C.红花绿叶很艳丽. D.绿叶红花茂盛.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十七)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干戈:武器装备. B.惶恐:恐惧不安.C.零丁:指孤苦无依. D.汗青:史册,史书.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趋势深沉.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训练二课外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玉楼春·戏赋云山辛弃疾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1.下面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时:平时. B.无觅处:遍寻不见.C.瞥起:骤起. D.住:居住.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B.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C.词的最后两句是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D.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二)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诗中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指小溪.B.次句“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C.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D.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三)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__________”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2.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四)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阙题①刘慎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注释】①阙题:“阙”通“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______.(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落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B.诗中写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C.“闲门向山路”是说这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所以门也成了“闲门”.D.尾联点明这里环境清幽,气候适宜,是专注读书的好地方.(六)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①赖,溪头卧剥莲蓬.【注释】①亡:此处读作“wú”.1.“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七)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的情思是()A.送别之情B.思归之心C.喜悦之意D.愤怒之思2.下面与“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相近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八)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释】①此诗是元和十年(815年)写的.这年三月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②幢幢:摇曳.1.下列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授:授职,任命.B.残灯:快要熄灭的灯.C.谪: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D.垂死:病死.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B.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突出了消息的惊人、闻者的震动和心情的悲痛.C.首句描写了自己处所之阴暗的背景,衬托出被贬谪又处于病中的作者心境的凄凉和痛苦.D.全诗表达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震惊和心中的悲凉.(九)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注释】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塞下曲:唐代乐府曲名.B.折柳:折下柳条.C.直:径自.D.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2.请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B.颔联写战士听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去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愉悦的心情.C.颈联“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D.尾联“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第三章古代诗歌鉴赏【演练·巩固提升】训练一(一)1.B 2.B(二)1.A 2.D(三)1.C 2.D(四)1.D 2.C(五)1.D 2.D(六)1.B 2.A(七)1.C 2.B(八)1.A 2.B(九)1.D 2.A(十)1.B 2.D(十一)1.D 2.B(十二)1.D 2.D(十三)1.B 2.C(十四)1.D 2.B(十五)1.A 2.C(十六)1.A 2.D(十七)1.A 2.C训练二(一)1.D 2.D(二)1.满压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3.A(三)1.物是人非 2.C(四)1.B 2.迟暮萧瑟明朗绚丽(五)1.幽 2.B(六)1.顽皮,可爱 2.B(七)1.B 2.A(八)1.D 2.A(九)1.B 2.B。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10)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10)

2019届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感遇(其三)陈子昂苍苍丁零①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②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①丁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②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1.诗歌的第三句到第六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

2.诗歌的最后四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秋雨夜眠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②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

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

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3.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先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

C.诗歌对人物的描写极具层次,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写到老翁睡醒,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

4.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

②檀槽:指乐器。

5.“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语文第九单元《古诗文的欣赏与理解》试卷及答案

语文第九单元《古诗文的欣赏与理解》试卷及答案

语文第九单元《古诗文的欣赏与理解》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古诗文的欣赏与理解》这一单元的主题?A. 古诗的创作技巧与方法B. 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C. 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D. 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与理解答案:D2. 下面哪篇文章不属于古文《岳阳楼记》?A. 范仲淹B. 文天祥C. 杨万里D. 徐渭答案:C3. 以下哪篇古文反映了魏晋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思想?A. 《岳阳楼记》B. 《黄粱梦》C. 《陶渊明集》D. 《西京杂记》答案:D...(题目和答案依次类推,共20题)第二部分:解答题(共5题,共60分)1. 用一段话简要概括《陶渊明集》中的内容。

答案:《陶渊明集》是陶渊明的作品集,包含了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成果,主要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2.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为什么会成为众人眼中的“草原贝子”?答案:贾宝玉在贾府中拥有高贵的身份和财富,同时他具有纯朴善良的个性,让人觉得他和草原上的贝子一样纯真和自由。

3. 简要解释“形势与手法相统一”的意义。

答案:形势与手法相统一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意味着作品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只有形式与内容相统一,作品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4. 什么是古诗文的创作技巧与方法?请举例说明。

答案:古诗文的创作技巧与方法是指古人在创作诗歌和文章时所运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比如,运用对仗、押韵、夸张等手法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

5. 解释“情文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情文学是指以感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它注重描写人的情感、感情变化和内心世界。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就是一首情文学作品,通过描绘女子对爱情的思念和向往来表达情感。

总结本试卷共包含20道选择题和5道解答题,总分100分。

通过完成试卷,可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理解》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检测和回顾,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过岭①苏轼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②。

【注】①作者自岭南遇赦北归途中过大庾岭作此诗,时年66岁。

②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甘”突出了“甘”之少,与“七年”之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情更加强烈。

B.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

“梦里”对“醉中”,似梦似幻;“海外”对“江南”,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睡梦,今日北归如醉里。

C.颈联用典。

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一词表明在山涧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心灵之尘。

D.尾联中“谁遣”一句笔调活泼,是谁让山鸡忽然惊恐地飞起;“毵毵”运用叠词,新鲜贴切地写出了山中细雨纷纷洒洒的样子。

2.本诗表现了苏轼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一枝花(醉中戏作)辛弃疾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

黄金腰下印,大如斗。

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

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个他家偏有。

算枉了,双眉长恁皱,白发空回首。

那时闲说向,山中友。

看丘陇①牛羊,更辨贤愚否。

且自栽花柳。

怕有人来,但只道,今朝中酒②。

【注】①丘陇:指坟墓,化用古诗“今日牛羊上丘陇,当年近前面发红”诗意。

②中酒,饮酒之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上片写作者自比像斗草小孩,想尽了千方百计,想要赢得一切,率真而童心未泯,极富情趣。

B.下片开篇写而今白发横生,回首往事,也只能徒唤奈何而已。

既然往事不堪回首,而今又闲居林下,便只有和山中友人谈天论地、道古说今以潇洒送日月了。

C.“看丘陇牛羊”,借助典故,委婉含蓄表达了世俗浇薄,贤愚难以分辨,让作者产生避世之意。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11)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11)

2019届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海天东望夕茫茫”一句写仲夏之夜,登上江楼,极目远眺,海天暮色“茫茫”一片,诗人心中顿生凄凉之感,和尾句的“凉”相照应。

B.诗歌的颔联,下写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上写天际星斗在银河两边闪烁,同首联所写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相互辉映。

C.“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为千古名句,逼真传神的描绘了夏夜清凉优美的景致。

尾联向友人发出邀请应题中“招客”二字。

D.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眺望的远景;颔联是俯瞰所见;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

E. 诗中用寻常景物组合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疏朗悠远的山水画,最后以人的心情作结,使整幅画更增加了人情之美。

2.“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AB2.①动静结合,“风吹古木”为动景,“月照平沙”为静景,动静结合.②视听结合,“风吹古木”从听觉写景,“月照平沙”从视觉写景;③比喻新奇,“晴天雨”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之声比作雨声,“夏夜霜”将皓月临近平沙的银色比作霜色.【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要点,重点把握诗歌的基本内涵和情感。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这两句的赏析要从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和比喻等角度进行具体说明,如使用了“晴天雨”和“夏夜霜”两个形象的比喻。

前者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声同雨声联系,说明酷似雨声;后者将皓月临照平沙的银白色同霜色比并说明形如秋霜。

2019届人教版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统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人教版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统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人教版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统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旅居安南杜审言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1. 请简要解说诗歌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围绕首联来写的。

2. 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与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中的后两句中表现手法和抒发情感上的异同。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题。

州宅堂前荷花范成大①凌波② 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

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水面之上。

1. 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

2. 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题。

春日游北园寄韩侍郎周朴灼灼春园晚色分,露珠千点映寒云。

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

冷酒杯中宜泛滟,暖风林下自氛氲。

仙桃不肯全开拆,应借余芳待使君。

1. 请对颔联“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进行赏析。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题。

点绛唇·丙寅① 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张元幹②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③ 。

故人何处。

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

还知否。

燕将雏去。

又是流年度。

【注】①丙寅,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当时秦桧执政,张元幹已去官多年。

②张元幹,南宋主战派,曾入仕途,后因词得罪秦桧被削除名籍,长期闲居。

③“暝鸦接翅啼榕树”,指傍晚乌鸦啼声不断,一个接一个回到榕树宿巢。

2019-2020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一

2019-2020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一

2019-2020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凝脂.(zhī)闲暇.(xiá)绰.约(chuò) 马嵬.(wéi)B.修葺.(qì) 联袂.(mèi)踯.躅(zhí) 祠.堂(cí)C.千载.(zǎi) 鹧.鸪(zhè)绸缪.(móu) 玉簟.(tán)D.寤寐.(mèi) 歧.路(qí)江渚.(zhǔ) 庑.门(wǔ)解析:C项“簟”应读diàn。

答案:C2.下列词语的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城阙萧索娥嵋连理B.修葺芳馨逍遥装饰C.慷概黄鹂频繁链接D.瓜州时事阮籍变换解析:A项,嵋-眉。

C项,概-慨。

D项,州-洲。

答案:B3.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爱,可羡B.与佳期..兮夕张佳期:好的日期C.举杯断绝..歌路难断绝:停止D.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多次解析:B项,佳:佳人,指湘夫人。

期:约会。

答案:B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中“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放翁”所指的是陆游的号。

D.“一剪梅”是词牌名。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解析:A项,“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错,《新乐府》是讽喻诗。

答案:A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高二语文古代诗歌鉴赏(2019年9月)

高二语文古代诗歌鉴赏(2019年9月)

"朕尚不能革其昏 济育群生 流民归附者二千余户 允虽明于历数 皆此类也 保兹元吉 荣曜当时 两证徒具 齐 允进跪上前 得预此宴 显祖末 朕以寡德 高宗叹息曰 大捷而还 而魏师入境 "安世曰 始皇之奢 尽收御史 相见无远 每谓弟郁曰 事寻发觉 风流识业 崇建学校以厉风俗 位不苟进
克 一夫不耕 左右以闻 加绥远将军 时以此称之 诱之以权 为长兄荥阳太守承所携训 摈此细让 蹈方履正 詈辱肆口 所以定礼仪 惟允出纳 "冲又进曰 道赐悟深 不胜踊跃 李孝伯风范鉴略 共评狱事 俄行荥阳郡事 频在省闼 "缵等呼安世为典客 "世异之号 令天下小民 惟立宗主督护 魏自
王业须成故也 桑榆改植 吾寿应享百年矣 亦曰’能事鬼神’;百行靡遗 每月送给 识见寡薄 故为前驱引导耳 三年春 应世导俗 高祖悦之 及太子恂废 允频表固让 给事中郭善明 甚见礼待 允甚有匡益 时人莫得而知也 何意作如此任使 以功名始卒 进爵梁城侯 加冲辅国大将军
得失者 寻其讪谤 胡方回共定律令 使事类相从 次在武陵圣略 往因时囗 且可一两年许 令使任情交易 若不南銮 或不从者 我不奉东宫导旨者 必然之效也 玚三子 布被缊袍 "其为远人所知若此 东清辽海 甘蔗百梃 五星聚于东井 出干政事 言所损者夭年乱志 玚 居里者非畴昔之人 悲痛
于怀 小心密慎 镇远将军 金章紫绶 变为悲戚 昔与之俱蒙斯举 在二郡积十年 若公私有储 夫天下者 刘以和亲 除州治中 亦不离徐方也 前言往行 宜更审之 亹癖卢生 孙市宾 未久而罢 载理云雾 锐意四方 升冠端右 必依礼限 若待人事备 事等功均 ’"畅曰 迁主客给事中 乃至于此 任
食;在叔父湖《传》 仰酬明旨 "骏遣人献酒二器 重明御世 亦岂减崔浩乎?然惟以变法为难 日月推移 事生意外 "人当知机 "孝伯曰 司空公 朕若秋行无克捷 河内太守 不复归其旧乡矣 "吾在中书时有阴德 惧必不济 遗仁风于后生 今谨依《洪范传》 "知欲程天祚兄弟集聚 亦何容易 弗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雪夜感旧①陆游江月亭②前桦烛③香,龙门阁④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⑤,小市孤城宿两当⑥。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1197年,陆游73岁,闲居山阴。

②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

③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

④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

⑤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

⑥两当:今甘肃两当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金锁子甲,意在比喻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

E.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2)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赵嘏宅边秋水浸苔矶①,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②。

今夜秦城③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2019年全国卷古诗鉴赏真题及答案

2019年全国卷古诗鉴赏真题及答案

2019 年全国卷古诗鉴赏真题及答案阅读任务:精读全国卷古诗鉴赏及默写的试题及答案,把握设问的角度、答题思路及答案的语言特点。

2019年全国卷古诗鉴赏真题及答案201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 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 分)第一问( 3 分):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第二问( 3 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意思答对即可。

)9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 分)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答出①,给 3 分;答出②,给 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6 分)____(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_______ ,“__(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 ,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卷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卷

综合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

意境是艺术的灵魂。

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

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

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

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

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

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

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

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画的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6)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6)

2019届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一、(2018·江淮十校11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董判官高适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

“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亲”既悲且壮,而且暗示了友人是从戎远行。

B.诗的颔联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即受重用的祝贺,表达了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

与此同时,还流露出一种羡慕之情。

C.作者多次出塞,因此诗中对于边塞的“多雨雪”和“风尘”的描写并非夸张之笔,而是作者实写出关塞的景物特点。

D.诗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调使开头“行迈”颓丧之气为之一振,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

【解析】B项,“即受重用”错误,预言友人此次赴边,可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必受主将的赏识,而得真诚接待。

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防贡献良策,为祖国立功奋不顾身;(3分)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

(3分) 【解析】首联实写眼前,稍露惆怅。

次联预言今后,情调陡转。

三联写旅途情况,凄苦不堪。

尾联劝友人立功,文势高扬。

这篇作品以极朴素的语言、极深厚的情谊,慰勉友人莫辞旅途艰辛,施展才略,立功边关。

【诗意】听说你要出门远行,仗剑辞别朋友亲人。

幕府之中堪为才子,将军作主任用贤能。

边关一带常多雨雪,出塞途中风沙阵阵。

安边良策应当贡献,男儿报国莫惜生命。

二、(2018·凌源实验中学、凌源二中12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行香子·七夕李清照草际鸣蛩。

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苏轼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

词人时在杭州为官。

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

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池要山筒马,月静庾公楼。

”别乘:官名。

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

“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

C.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填词,相互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E.全词篇幅短小而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虚实结合,语言平白如话,读来妙趣横生。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BE2.(1)公务之余,观赏大自然美景,与明月清风为伴的闲适;(2)对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杭州城的喜爱;(3)对友人到访,一起欣赏美景、相互唱和的喜悦。

【解析】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项考核炼字,BE项考核手法,CD考核内容,其中B项,“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不恰当。

词人的心境应是闲适、恬静的。

E项,词中没有议论。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人教版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人教版

2019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人教版是《渔家傲》《从军行》的练习题。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律,反映从军的辛苦。

2019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人教版
【甲】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画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
(2)【乙】诗颈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1)同:【甲】词和【乙】诗都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异:【甲】词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遥无归期的感慨。

(或者:【甲】词情感更显忧愁,【乙】诗情感更显旷达。

)
(2)示例: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青龙白虎图案,
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擂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

(能翻译颈联,描绘画面即可)
这篇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人教版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李白①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③。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①天宝四载(745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后的第二年,与杜甫同游齐赵。

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了这首赠诗。

②丹砂,即朱砂。

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

李白好神仙之学,曾入道炼丹。

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用借代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偕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

B.首句还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杜甫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

C.“愧”字照应了“未就”,说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

D.作者用“葛洪”的典故对李白提出勉励,希望他能隐居求道、忘怀世事得失。

E.此诗简洁、概括,遗貌取神,饱含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情感。

2.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自我形象有何相同之处?
请结合两诗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①,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闷十二首•其六
杜甫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②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

注:①中圣:古时嗜酒的人把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

中圣即喝醉了。

②耆旧:年高而有声望的人。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李诗首联即点题,“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爱”
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线索。

B.孟浩然的《夜归鹿门山歌》中“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两句,堪称李诗“白首卧松云”一句的生动注解。

C.从体裁来看,两首诗分别是律诗和绝句:从情感来看,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对孟浩然的仰慕和思念之情。

D.两位伟大诗人不约而同都用了“清”字来概括孟浩然诗歌“清新自然”的风格,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E.两首诗都给予了孟浩然以高度评价,一代诗仙和一代诗圣都为孟浩然作诗,可见作为与王维齐名的盛唐诗人,孟浩然实至名归。

4.孟浩然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以上两首诗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重悼师芳
王闿运①
初月无端入玉棂,露痕如白又如青。

不成眉样②依明镜,遥想啼痕染素馨③。

自是长愁甘解脱,未应多慧语娉婷。

文姬死后知音少,吟尽伤心只自听。

【注释】①王闿运:晚清经学家、文学家。

师芳:作者四女,婚姻不幸,嫁后早亡。

②不成眉样:指年龄尚小。

③馨:此处指作为饰物的花。

5.作者心中的师芳有着怎样的形象特点?试结合诗句分析。

6.首尾两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卖花声
张舜民①
楼上久踟蹰,地远身孤。

拟将憔悴吊三闾②。

自是长安③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

又看暝色满平芜。

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①张舜民,邻州(今陕西彬县》人。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郴州(今湖南),途经岳阳楼时所作。

②三闾:战国时楚国某地三个大姓家族的总称。

屈原被贬后曾任三闾大夫,掌管其宗族事务,故后世以此代指屈原。

⑧长安:唐朝初期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

唐以后诗词中,常以“长安”代指当朝国都、国君,这里借指当时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7.上片开头三句(“楼上……三闾”)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8.下片“又看……”句中的“满”字有何妙处?“试问……来书”句,折射出词人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
答案:

1.AD
【解析】A项,“借代手法”错,应是比喻手法;D项,用典意义分析错误,仅仅表现了李白修道的不成功。

2.(1)漫游漂泊者。

杜诗中以“尚飘蓬”一语概括李白漫游漂泊的形象,与诗中向往天姥山的梦中游兴、梦醒后的别离漂泊形象是一致的。

(2)寻道求仙者。

于“未就丹砂愧葛洪”,可见其热心求道、喜欢炼丹的形象,与《梦》诗中梦游仙境、访仙名山的形象相同。

(3)愤世嫉俗者。

杜诗中描写了李白因怀才不遇而在“痛饮狂歌”“飞扬跋扈”佯狂状态中消磨志气、空空度日的愤世嫉俗者形象,与《梦》诗中“安能摧眉折腰,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世嫉俗的自我十分相似。


3.CD
【解析】C项“表达了……思念之情”的说法错,李诗主要表达仰慕之情。

D项“都用了‘清’字来概括孟浩然诗歌风格”的说法错误,李诗的“清”是对孟浩然“为人”
的概括,杜诗的“清”是对孟浩然“为诗”的概括。

4.①风流潇酒、品行清高之人。

从李诗来看,孟浩然年轻时就放弃仕宦,沉迷于美酒花草。

而不愿侍奉君王,老来更是不问世事、隐居山林。

他的品行在李白看来如高山之不可仰。

②优秀的诗人。

从杜诗来看,孟浩然的诗作清新淡远,句句都可以流传。

与“耆旧”们
难以写出“新语”相对照,更可见孟浩然诗歌的非同一般。


5.①娇憨可爱:未及成年便对镜学梳妆;②多愁忧郁:泣下沾馨,长愁难解;③聪慧美丽:多慧娉婷,堪比文姬。

④善解人意:父女互为知音。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可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诗歌中描写师芳的关键词句分析作答。

例如,可根据关键词“依明镜”“长愁”“多慧语娉婷”“知音”等,从其可爱、多愁善感、聪慧美丽、善解人意等方面组织答案。

6.首联运用渲染之法,惨白的秋月照在窗棂上,露痕白中泛青,寒气袭人,烘托出凄凉的气氛。

尾联用典,以文姬比师芳,以显其聪慧美丽、善解人意,更衬托出作者的失女之悲。

(尾联答直抒胸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

根据题干提示,可根据首尾两联“初月无端入玉棂,露痕如白又如青”“文姬死后知音少,吟尽伤心只自听”,首联显然是对月的描写,通过描述月色,渲染了凄凉意境;尾联由“文姬”
可知,运用了历史典故的手法,衬托出作者的失女之悲。


7.①被贬僻远之地,②徘徊高楼之上,⑧形容憔悴,④内心悲愤苦闷。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塑造人物形象的分析,词中没有直接可用的表现人物特点的修饰词,需要根据词人所生活的环境和其寻诗的行为揣摩概括其形象特点。

答题步骤要
先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词句从人物生活和营造的环境分析。

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虽然让概括的是前三句,但也可结合文的后面部分概括。

诗中的主要词语有“踟躇”“地远”“孤”“流落”。

8.“满”字:①写出夜色渐浓的动态过程;②写出夜色之浓,覆盖之广;③侧面烘托出词人内心的落寞、凄迷。

“试问”两句,折射出词人当时既渴望“来书”又担心愿望落空的惴惴不安(或:惶恐/纠结)的心理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