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生学习习惯养成案例
初中养成教育典型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价值观、人生观逐渐形成。
因此,初中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某初中为例,分析了一个典型的初中养成教育案例,旨在为我国初中教育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某初中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普通中学,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个体差异较大。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校将养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以下是该校一个典型的初中养成教育案例:1. 问题提出该校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抄袭现象严重;(2)纪律观念淡薄,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3)团结协作意识差,同学之间矛盾较多;(4)生活自理能力差,家务劳动意识薄弱。
2.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该校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强化纪律教育,规范学生行为;(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3. 实施过程(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利用班会、升旗仪式等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邀请优秀校友、退休教师等来校讲座,分享人生经验和成长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校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科技创新大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锻炼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强化纪律教育学校制定严格的校规校纪,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班主任定期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强调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设立纪律监督岗,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共同维护校园秩序。
(4)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
同时,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学习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案例

学习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案例近年来,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规范中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部发布了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学习和遵守这两份指导性文件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来看两个案例,说明学习这两份规范对于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案例一: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认真学习、品行端正。
在学校、家庭及社会都是一个树立楷模的好学生。
他每天按照时间表规范自己的学习和作息时间,从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身体和大脑的健康发展。
他乐于助人,热心帮助同学解答问题,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并且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明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培养了优秀的品质和道德观念。
他的这种行为是受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激励和引导。
“守规矩、守纪律、守公德、守秩序”,这是《中学生守则》的主旨,小明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实现了自己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他的行为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
案例二:张涛是一名初三学生,他在前两学期因为缺乏纪律性,导致成绩下滑。
家长和老师对他进行了批评和引导,指出他的问题主要在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遵守学校的规定。
张涛被这些批评和引导打动,开始着手改变自己。
他翻阅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两份重要文件,明确了自己应该遵守的规定。
他开始每天按时起床,规律地学习,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和校园秩序,不再迟到早退。
他还主动协助老师组织各项活动,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涛的成绩逐渐提升,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他的成功案例激励了他的同学们,大家纷纷学习他的榜样,积极向上。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两份规范文件以“规矩、纪律、公德、秩序”为核心,对中学生进行全面的约束和规范。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案例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案例广宗县件只中学胡艳巧由于学校的安排,今年我担任了七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
由于学生年龄小,各项行为规范都在养成期,就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我们一定要重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现在,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越来越重视人们的养成教育。
比如,我们走在公园里、漫步在广场上,经常见到这样的标语牌:“爱护花草树木”、“请勿践踏草坪”、“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
目的是培养人们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的好习惯,提高全民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大家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质量。
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这个工作做好了,学生的素质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不也就提高了吗?看来,我们的工作很重要,关系到孩子的明天,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行为习惯的培养真是重中之重呀!因此,开学后,我把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
首先,培养学生好习惯,持之以恒是关键。
中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只要你肯花工夫,肯下力气,就能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但是,如果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生又能怎样呢?就拿我班的贺龙康来说吧,他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上课时,他总是走神,下座位。
写起作业来也非常马虎,一切全凭兴趣,下课时,喜欢跟同学打闹,经常有人来告状,而且卫生习惯也很差。
他的所作所为与中学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课堂常规和各项制度都格格不入。
我经常与家长联系,也无济于事。
针对他的这些不良习惯,我没有对他失望,更没有放弃他。
而是耐下心来,尝试和他交朋友。
把他的座位挪到讲台旁边,让他和我更近距离地接触,另外,课堂上,我对他总是多提问,多提醒,多表扬,少批评。
下课了,跟他谈心,并且和他约定只要他在半天内把身上保持清洁,我就在下午或者第二天的晨会课上表扬他。
初中生学习习惯养成案例

初中生学习习惯养成案例为了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先在班级内讲了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又举了许多名人包括美国的富兰克林的例子,反复说明了养成好习惯对我们学习的好处,然后明确提出要求:从最基本的学习习惯:预习——听讲——复习——练习的养成入手,看谁能坚持去做,并把自己各科按此习惯要求的过程:如预习笔记、听课记录、复习整理的笔记及练习内容作为第二天同位及小组检查打分的依据。
布置之后,第二天早上来到检查,发现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能或多或少地按此步骤完成了。
第二天又这样布置,第三天早上检查,发现全班39个人有2个同学没有预习新课的笔记,也没有复习的整理笔记。
到了第四天检查,发现又有了3个同学不光预习笔记没写,连作业也是潦潦草草,到了第五天检查,效果还不如第四天······这样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了耐心,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当了逃兵。
我分析了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学生缺乏吃苦精神,意志不坚,毅力不强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学生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养成了懒惰怕吃苦、不爱动手动脑的习惯。
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懒惰的恶习,手懒、嘴懒、脑懒,缺乏意志,缺乏毅力。
不能坚持到底,持之以恒,而是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习惯的养成会很累,很辛苦,学生要勤奋刻苦,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由于年龄方面的原因,初中生特别是初一、二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不强,管不住自己,管不好自己,往往放纵自己的懦弱、随意和散漫。
缺乏吃苦、克服困难的磨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强。
三、好习惯久养不成的原因还在于知行脱节,态度与能力的分离。
好习惯重在行动,重在养成。
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行为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去培养还是不去培养的态度问题,关键要落实到行动。
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在于教师的要求不严,缺乏协调,齐抓共管,习惯形成的起始阶段,门槛要低一些,让学生树立信心,产生兴趣,引入量化管理和竞争机制,在习惯的形成中必须把抽象的东西数字化,全班实行竞争、1/ 2评比,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高习惯培养的可操作性,各科老师要齐抓共管,协同合作,严格要求。
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成功案例

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成功案例标题: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成功案例研究引言:孩子的学习习惯对其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能为其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通过研究几个成功的案例,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部分:案例一-李明李明是一个七年级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佳,而且在家庭作业方面也总是粗心大意。
他的父母非常关心他的学习情况,决定帮助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多次尝试后,他们成功地采用了以下方法:1. 制定明确的目标:李明的父母和他一起制定了每周的学习目标,确保他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2. 管理学习时间:为了帮助李明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他的父母设立了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每天给予他适当的学习休息时间。
3. 激励和奖励:在李明每次完成目标或取得进步时,他的父母会给予他适当的鼓励和奖励,以增强他的学习动力。
第二部分:案例二-张雪张雪是一名高中生,她在学校里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而且很有条理。
她的学习习惯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呢?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1. 制定计划:张雪每天都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列出重要的任务和目标,并根据优先级进行安排。
这使她能够高效地利用时间,并在学习中取得成功。
2. 效果学习方法:张雪学会了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如主动思考、归纳总结、复习策略等。
这些方法帮助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3. 建立规律的学习环境:张雪在家中创建了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远离干扰,以保持专注和集中力。
第三部分:案例三-王涛王涛是一名大学生,他在学业上一直表现出色,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培养方法:1. 主动学习:王涛乐于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问问题和寻求帮助。
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 多元化学习资源:王涛懂得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如图书馆、互联网和学术期刊等,以拓宽知识视野并丰富学习内容。
初中生典型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3岁,某初中八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但热爱文学,尤其喜欢写作。
近期,小明在学校里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情绪波动较大、不愿意与人交流、成绩下降等。
经过了解,小明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挑战。
二、案例经过1. 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是普通工人,家庭条件一般。
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
小明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与父母关系较为疏远。
这使得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和陪伴,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2. 学校因素小明所在班级学习氛围较为紧张,竞争激烈。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较高,小明在班级中的成绩一般,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这使小明感到自卑,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3. 同伴关系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班级中朋友较少。
他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但常常因为自己的性格特点而陷入孤独。
4. 青春期困惑小明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对自己的身体产生疑惑,担心自己与众不同。
此外,小明对异性产生了好奇,但又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缺失小明父母忙于工作,忽视了家庭教育和关爱。
这使得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2. 学校教育压力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明在班级中的成绩一般,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导致他产生自卑心理。
3. 同伴关系问题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使得他在班级中朋友较少。
这导致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4. 青春期困惑小明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挑战。
他对自己的身体和异性产生了疑惑,但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四、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
(2)家长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学校教育(1)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校要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困惑。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成功案例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成功案例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成功案例泽口中学杨新春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每个人都想把它完成得很出色,可是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
正如培根所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
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责无旁贷。
案例:荣佳伟,泽口中学八年级(二)班学生。
主要表现:作业做得不够仔细、认真,常常是做了一头忘了一头,学了物理,丢了数学,学了语文,丢了历史,做了一题,丢了二题,对所做的每一道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作业一多,就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蓬头垢面”的,经常和他父母联系,说他吃饭时桌子上总剩有米粒,叠被子时上下不一般齐,床单也总是不平整,枕巾老在身躯底。
还有,每次考试结束,后悔自己把不该做错的题因没有看清楚而失分等。
评析:这样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做错事情,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地学习。
为此,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孩子的课堂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方法:1、让孩子与认真仔细的学生在一起做作业,让他们时刻在提醒他,并且在他需要的时候能给予他帮助,或者以认真与否来作为奖励的依据来鼓励他。
2、和家长签一个书面协议。
每天由家长签字当天的作业,或用简短的便条来概括孩子在家里表现和完成作业时的情况。
3、每天进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交作业,由各科教师亲自检查,碰到不认真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订正。
4、每周要评选最佳“认真奖”,多给予鼓励。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老师、家长、同学的积极配合下,他变得开始认真了,书也放得整齐了,考试成绩也提升了,走路也变得稳当了。
初中养成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品德和素质,使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本案例选取了一位初中生小明的养成教育过程,分析其在养成教育中的表现、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案例描述小明,男,14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一般。
在家庭中,小明受到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依赖性强的习惯。
进入初中后,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诸多困难,表现出以下问题:1. 学习习惯差: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经常抄袭同学的作业。
课后不复习,导致成绩下降。
2. 生活自理能力差:小明穿衣、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方面都需要父母帮忙。
在学校,小明无法独立完成日常事务。
3. 交往能力差:小明不善于与人沟通,在班级中缺乏朋友。
遇到问题,小明总是依赖父母解决。
4. 道德品质问题:小明在班级中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有时甚至动手打人。
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小明敷衍了事。
三、案例分析1. 小明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溺爱小明,导致小明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性。
(2)学校教育忽视养成教育: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问题。
(3)同学间缺乏互助:小明在班级中缺乏朋友,导致他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帮助。
2. 小明养成教育改进措施(1)家庭教育改进父母应改变溺爱方式,培养小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例如,让小明自己穿衣、整理床铺,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2)学校教育改进学校应加强养成教育,将养成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品德和素质。
(3)同学间互助班级应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学生互帮互助。
例如,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4)道德品质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关注小明的道德品质问题,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案例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案例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案例1. 引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业发展和未来成功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家长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文将以几个成功的案例为例,探讨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分享一些实用的建议。
2. 案例一:家长在家庭环境中营造积极氛围李先生的女儿小琳一直是学校成绩较差的学生,平时学习缺乏积极性。
李先生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变家庭氛围。
他鼓励全家人一起定期阅读,通过身体力行来激发小琳对学习的兴趣。
他安排孩子在家里有一个专门的学习角落,让她有一个安静且专注的学习空间。
他鼓励小琳参加学习小组或者辅导班,以提升她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通过改变家庭环境,小琳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她开始主动学习,并在各个科目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为孩子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3. 案例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王先生的儿子小明在学习方面总是拖拖拉拉,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为了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王先生与小明一起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他们首先明确了学习目标,例如每天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每周复习一次重点知识点等。
他们将学习计划分解为具体的步骤和时间安排,并制定了每天、每周和每月的学习日程表。
王先生鼓励小明坚持执行学习计划,并在每个阶段进行评估和调整。
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小明逐渐形成了自觉的学习习惯。
他开始主动安排时间进行学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并逐步提高了学习效果。
这个案例表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律和执行力,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之一。
4. 案例三:提供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张女士的女儿小芳一直是一个学习特别懒散的孩子。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张女士采取了一种奖励和激励机制来鼓励小芳努力学习。
她制定了一套具体的奖励规则,例如每完成一次作业,小芳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点数,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励。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案例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案例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就成功的关键,它不仅对孩子的学业有着长远的影响,还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但是,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个家长都面临的问题。
下面将从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实用的案例。
一、鼓励孩子自主学习1. 张爸爸的做法张爸爸在孩子学习勤奋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鼓励孩子自主阅读有益书籍,并引导孩子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而在学习过程中,他总是引导孩子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并鼓励孩子在完成作业后自行进行检查。
这样,孩子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 李妈妈的做法李妈妈在平时生活中,也会给孩子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
她会在家里放置一些玩具,比如积木、拼图等,让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玩具进行玩耍。
同时,她也会让孩子自主选择看一些有益的动画片、纪录片等。
这样一来,孩子不仅能够自主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1. 王妈妈的做法王妈妈在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时,十分注重孩子的自主意愿和学习效率。
她会在周末和孩子商量下周的学习计划,并帮助孩子制定详尽的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分配。
同时,她也会鼓励孩子在学习中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2. 张妈妈的做法张妈妈在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时,除了关注孩子的目标和需求,还注重孩子的学习兴趣。
她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制定一些有趣的学习计划,并引导孩子在学习中进行探究和发现。
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1. 陈爸爸的做法陈爸爸注重培养孩子的正确学习态度,他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孩子的答案,更注重孩子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态度。
他会引导孩子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并鼓励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通过努力解决问题。
班主任工作范文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中学生行为适应养成教育案例一个人学业的失败不是一个小咨询题, 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失去决心。
协助小孩获得学业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良好的学习行为适应是协助小孩获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
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详细的工作。
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习行为惯, 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
作为老师责无旁殆。
案例: 马某、九年级学生。
主要表现: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 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课堂作业拖拉, 十次九次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蓬头污垢”的;常与父母扯谎“作业做了交了”“我把作业丢了”。
评析:如此的小孩主要是留意力和自控力存在咨询题, 留意力和自控力有咨询题的小孩行为随意、思维活泼, 口头表达才能差, 常容易把作业放错地点、把铅笔和其他学惯用品丢弃, 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的学习。
为此老师必须认识到这个咨询题对小孩的课堂学习可能产生的妨碍。
当学生打断课堂秩序时老师简约而及时的纠正才是有效的。
方法:1.让小孩与附近的伙伴一起做作业, 让他参加一个学习小组,家长和学习小组成员能够提示小孩做作业, 在他需要时还能够给他协助。
还能够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予他鼓舞或奖励。
2.使用积极而及时的强化, 定一个书面协议来规定详细的做法。
也能够用老师、家长互相签字当天的作业, 或简短的便条概括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我和马某的爸爸每周联络一次)3.使用文件夹来分放作业, 一个夹子放要完成的作业, 另一个放已经完成需要交的作业。
用彩色的文件夹把各种学惯器具分开。
(每天进学校的第一件事确实是交作业, 再坐回本人的位置)4.干部负责制, 每天, 马某的作业由干部陪同一起做, 时刻提示他要快做, 不偷懒。
马某进步了, 干部同样奖励。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 在老师, 家长, 同学的积极配合下, 他的政治成绩终于及格了, 作业也能按时交了, 但有时依然要拖拉, 干部有一定的压力, 新学期老师还要再接再厉, 对他抓紧, 再抓紧, 决不放松。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案例红旗中心校刘丽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最有效的方式。
案例:学生夏世俊,刚接这个班级时原来的数学老师就和我说他们班的夏世俊是班级里的老大难。
数学成绩极差,课上什么都不写只是坐在椅子上。
平时少言寡语,不和班级里其他同学来往,是班上名副其实的差生。
分析:我对这个学生的情况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使他冠以差生头衔原因之一是他家庭教育跟不上,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学习成绩较差;原因二由于父母无暇顾及他,形成性格孤僻的现状从而也渐渐成为不受大家欢迎的人,没人愿意跟他交朋友。
措施:在平日学习中,注重保护其积极性树立他的自尊心,在生活上多关心,让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发现夏世俊虽然在数学课上从不动笔写字但是学习这课的时候他动笔了,我看他在书上正确的画出了例1的轴对称图形,而且画的非常美观,我及时的把他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让他给大家讲解画图的方法以及怎样能画的美观。
原来他对图形的题目都特别的感兴趣,从那以后只要是有图形的问题我都让他来回答。
从此他在数学课上开始动笔写题了。
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又在家长会上及时表扬了他,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再也不是班级里的差生了。
因为有了自信,小组学习时他也开始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同学们也愿意和他来往,他再也不孤僻,下课也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耍。
案例反思:他不仅成绩有了进步也开始热爱这个集体了,关心这个大家庭了。
他变了,确实变了。
夏世俊同学在成功中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感受到同学们的友爱,这都为他上进的动力。
经过努力与帮助,他无论在学习、纪律、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大进步,终于走出了问题生行列。
中学习惯培养教育案例

中学习惯培养教育案例查·艾霍尔曾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习惯的力量--不经意间会影响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把好的习惯内敛为一种性格,将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而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更透着老师的方法和智慧。
现将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和老师们一起分享:【案例1】孙祥鹏,该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与同学的交往很少,班级的工作从不参与。
上课时很少认真听课,从来不举手发言,总是搞一些小动作,课后作业总是不完成,简直到了他的作业哪天若完成了都是奇迹的地步。
老师找他谈话,态度很诚恳,事后依然我行我素,真正让所有教师都感到了教育在该生面前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对该生的情况十分了解,对于该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曾经对他进行了多次的说服教育,也和其家长交谈过,甚至我对他还进行了一次恫吓和武力,依然毫无用处。
我对他的教育一度陷入了僵局,我曾经想起放弃,但教师的使命感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又迫使我不得不加强对该生的教育。
难道真的“软硬不吃”吗?从此,我一改对他的强硬对策,注意发现他的良好习惯,因为该生的学习成绩属于班上倒数五、六名,我原以为这样成绩的学生可能什么都不会。
但在后来的一次实验课上,我发现该生的动手能力特别不错,要知道班上有许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
我想为何不从他这个习惯中锻炼他同其他学生的交往呢?于是我在班上适时表扬了他,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他的些许微笑。
从那次表扬以后,该生在动手实验课上表现的十分活跃,在班级工作中表现的也比以前十分积极,记得在一次的收拾厕所的劳动中,他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使得我十分感动,要知道有许多男同学偷懒、怕脏的表现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那次劳动以后,我在班上认真总结了劳动情况,还再次表扬了孙祥鹏同学。
逐渐地,该生的班级工作积极了,作业有时也会完成一点儿,上课时也敢举手发言了。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事例一个人学业的失败不是一个小问题,可是我们没有原因失掉信心。
帮助孩子获得学业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优秀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获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
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详细的工作。
培育学生任何一种优秀习行为惯,都需要做长久的、仔细的工作。
作为教师责无旁殆。
事例:马某、九年级学生。
主要表现:常常不交作业或不准时交作业,甚至不造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讲堂作业拖沓,十次九次来不及达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凌乱无章;书和簿本也是“蓬头污垢”的;常与父亲母亲说谎“作业做了交了”“我把作业丢了”。
评析:这样的孩子主假如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行为任意、思想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差,常简单把作业放错地方、把铅笔和其余学惯用品抛弃,在家里和学校都不可以井井有条的学习。
为此教师一定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孩子的讲堂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当学生打断讲堂次序时教师简洁而实时的纠正才是有效的。
方法:1、让孩子与邻近的伙伴一同造作业,让他加入一个学习小组,家长和学习小构成员能够提示孩子造作业,在他需要时还能够给他帮助。
还能够依据交作业的实时程度赐予他鼓舞或奖赏。
2、使用踊跃而实时的加强,定一个书面协议来规定详细的做法。
也能够用老师、家长互相署名当日的作业,或简洁的条子归纳学校的表现和学习状况。
(我和马某的爸爸每周联系一次)3、使用文件夹来分放作业,一个夹子放要达成的作业,另一个放已经达成需要交的作业。
用彩色的文件夹把各样学惯器具分开。
(每日进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交作业,再坐回自己的地点)4.干部负责制,每日,马某的作业由干部陪伴一同做,时刻提示他要快做,不偷懒。
马某进步了,干部相同奖赏。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老师,家长,同学的踊跃配合下,他的政治成绩终于及格了,作业也能准时交了,但有时仍是要拖沓,干部有必定的压力,新学期老师还要再接再砺,对他抓紧,再抓紧,决不放松。
于水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张秀杰)

初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不会听课的于水涛案例:我担任初中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于水涛是我今年新接的初一的学生,是一个活波好动的男孩儿,我很亲切的叫他“小鱼儿”,但开学没两天就发现他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西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是在找不到东西玩,自己的手也能玩半天,甚至自己的衣襟、袖口都可以当做玩的对象,每堂数学课,我都要提醒他几次。
自然,没少挨批评。
家长方面也很重视。
可是,他还是老样子。
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知识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分析:初一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于水涛虽然已经上了初中一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
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是不会听课的学生,这点对他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反思:1、由于于水涛不会听课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采取方法之前必须进行成因分析,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学习习惯养成案例
为了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先在班级内讲了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又举了许多名人包括美国的富兰克林的例子,反复说明了养成好习惯对我们学习的好处,然后明确提出要求:从最基本的学习习惯:预习——听讲——复习——练习的养成入手,看谁能坚持去做,并把自己各科按此习惯要求的过程:如预习笔记、听课记录、复习整理的笔记及练习内容作为第二天同位及小组检查打分的依据。
布置之后,第二天早上来到检查,发现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能或多或少地按此步骤完成了。
第二天又这样布置,第三天早上检查,发现全班39个人有2个同学没有预习新课的笔记,也没有复习的整理笔记。
到了第四天检查,发现又有了3个同学不光预习笔记没写,连作业也是潦潦草草,到了第五天检查,效果还不如第四天······这样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了耐心,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当了逃兵。
我分析了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吃苦精神,意志不坚,毅力不强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学生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养成了懒惰怕吃苦、不爱动手动脑的习惯。
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懒惰的恶习,手懒、嘴懒、脑懒,缺乏意志,缺乏毅力。
不能坚持到底,持之以恒,而是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习惯的养成会很累,很辛苦,学生要勤奋刻苦,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由于年龄方面的原因,初中生特别是初一、二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不强,管不住自己,管不好自己,往往放纵自己的懦弱、随意和散漫。
缺乏吃苦、克服困难的磨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强。
三、好习惯久养不成的原因还在于知行脱节,态度与能力的分离。
好习惯重在行动,重在养成。
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行为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去培养还是不去培养的态度问题,关键要落实到行动。
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在于教师的要求不严,缺乏协调,齐抓共管,习惯形成的起始阶段,门槛要低一些,让学生树立信心,产生兴趣,引入量化管理和竞争机制,在习惯的形成中必须把抽象的东西数字化,全班实行竞争、评比,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高习惯培养的可操作性,各科老师要齐抓共管,协同合作,严格要求。
要有布置,有检查,不姑息迁就。
五、引入考核等级,提高学生兴趣,降低难度及要求。
根据学生习惯养成的多少,坚持时间的长短,可仿照围棋赛跆拳道的做法,引入“段”和“级”的概念,让学生看到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又看到自己的差距,还可以把对习惯养成的成绩作为学生的素质考核成绩之一,作为评选优秀生、三好生、进步生的标准之一,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