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应用的统计分析
金融计量分析(完整版)[整理版]
![金融计量分析(完整版)[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3e9e1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6e.png)
案例一:中国居民总量消费函数(序列相关性)一、研究目的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
建立总量消费函数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总量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从总量上考察居民总消费与居民收入间的关系,需要作具体的分析。
为此,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研究对象:中国居民实际消费总支出与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模型变量:影响中国居民消费总支出有多种不同的因素,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
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将“实际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居民实际消费总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
关于变量的符号与涵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模型数据:我们选择了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表2中给出了中国名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居民总消费CONS以及表示宏观税收税收总额TAX、表示价格变化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990=100),并由这些数据整理出实际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C =GDP/CPI、居民实际消费总支出Y=CONS/CPI,以及实际可支配收入X=(GDP-TAX)/CPI。
这些数据观测值是连续不同中的数据。
表2 中国居民总量消费支出与收入数据资料中国居民总量消费支出与收入资料单位:亿元2006 221170.5 80120.5 217.65 34809.72 101616.3 85623.1 36811.2图1:变量X 与Y的趋势图图2:X与Y的散点图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居民实际消费总支出(Y)和实际可支配收入(X)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所以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为如下线性模型:12i i i Y X u ββ=++三、 估计参数假定所建模型及随机扰动项iu 满足古典假定,可以用OLS 法估计其参数。
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f0a6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2.png)
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1. 简介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数理统计和经济理论的统计学分支,旨在使用统计方法来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计量经济模型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建立数学方程来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对经济现象的测量、预测和政策评估。
2. 应用领域计量经济模型在经济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计量经济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与预测。
例如,经济增长模型可以用来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模型可以用来解释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经济周期模型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周期的起伏。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同时也对企业和个人的决策提供参考。
2.2 微观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研究中,计量经济模型常被用于分析个体行为和市场行为。
例如,需求和供给模型可以用来分析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均衡价格。
企业生产函数模型可以用来测量企业使用不同生产要素的效率和生产率水平。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制定销售和生产策略,优化资源配置。
计量经济模型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分析。
劳动力供给模型可以用来研究个体的劳动供给决策,包括劳动力参与率、工作时间等。
劳动力需求模型可以用来研究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决策,包括工资水平、雇佣数量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劳动力政策,引导劳动力市场的平衡发展。
2.4 金融经济学在金融经济学研究中,计量经济模型常被用于分析金融市场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可以用来研究资产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不同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
利率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利率的变动规律,对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预测有重要意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制定投资策略,评估风险和收益。
3. 模型评估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不仅需要建立模型,还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
计量经济学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计量经济学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289d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f.png)
计量经济学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行为。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预测经济现象,学者们开发出了各种计量经济学方法。
这些方法基于数学和统计学原理,能够对经济现象进行量化和分析,为经济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计量经济学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凸显它们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一、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通过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进行经济现象的解释和预测。
例如,在研究经济增长的因素时,可以将GDP作为因变量,而劳动力和资本等作为自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对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常用于金融市场预测、经济周期研究等领域。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观察和模型拟合,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
例如,通过对股票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制定更有效的投资策略。
三、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模型是同时考虑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维度的一种方法,能够避免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限制。
它常用于探讨不同个体之间的异质性和非平稳性。
例如,在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时,可以使用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和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四、协整模型协整模型是一种通过将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合理组合,构建平稳关系从而消除相关性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货币政策、汇率波动等领域的研究。
例如,在研究通货膨胀对投资的影响时,可以使用协整模型来分析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
五、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不仅仅限于理论模型的构建,还包括对现实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
通过实证研究,研究者能够对经济现象进行验证和检验,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例如,在研究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时,可以使用实证方法对不同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和评估。
结论:计量经济学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广泛而多样。
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模型、协整模型等方法为经济学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
经济统计学中的计量经济模型评估
![经济统计学中的计量经济模型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9615bf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4.png)
经济统计学中的计量经济模型评估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在经济统计学中,计量经济模型评估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评估经济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经济统计学中的计量经济模型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计量经济模型评估是经济统计学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和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简化和抽象。
通过建立经济模型,经济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并进行经济政策的制定和预测。
然而,经济模型往往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和参数设定,因此需要通过计量经济模型评估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经济模型评估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
参数估计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经济数据,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模型检验是通过比较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观测值,来评估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能力。
参数估计是计量经济模型评估的重要一环。
在参数估计中,经济学家需要选择适当的估计方法和模型设定。
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估计和广义矩估计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性。
经济学家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
模型检验是计量经济模型评估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模型检验的目的是评估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能力。
常用的模型检验方法包括残差分析、假设检验和模型比较等。
残差分析是通过对模型的残差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估模型的拟合程度。
假设检验是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来评估模型的可靠性。
模型比较是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能力,来选择最优模型。
计量经济模型评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宏观经济学中,计量经济模型评估可以用于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在金融学中,计量经济模型评估可以用于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
在产业经济学中,计量经济模型评估可以用于评估市场竞争和垄断行为。
在国际贸易学中,计量经济模型评估可以用于评估贸易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总之,经济统计学中的计量经济模型评估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计量经济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计量经济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08fdfc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0.png)
计量经济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在该领域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市场和风险概率,而且可以提供定量工具帮助制定政策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计量经济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分析、风险管理和金融市场预测等方面。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在金融领域,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可以用于分析金融市场的变化和趋势。
时间序列分析包括多个步骤,其中包括检验序列的平稳性、拟合模型、模型检验和预测未来价值。
平稳时间序列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在时间序列分析中非常重要。
在计量经济学中,平稳序列被认为是满足一定条件的随机序列,它具有不变的均值和协方差。
一旦我们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了检验,就可以开始拟合模型。
拟合模型是为了能够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和解释,通常选择的模型包括ARIMA和GARCH模型。
当我们得到拟合的模型之后,还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
这一步尤其重要,确保模型可以显著地解释数据。
一些检验模型的工具包括残差分析、Jarque-Bera检验和Ljung-Box检验。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模型是否与时间序列数据紧密相关。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金融领域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风险管理目的是为了最小化可能的财务损失。
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帮助金融机构确定其风险承受能力范围,从而制定出最优的风险管理策略。
例如,VaR(Value-at-Risk)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它可以用于预测资产损失的最大概率值。
VaR的计算需要一定的数据和统计知识,但是它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有效地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
金融市场预测金融市场的预测是另一重要应用领域。
在金融市场中,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用来预测股票价格、商品价格和汇率。
使用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制定投资策略,以及管理资产组合。
与时间序列分析类似,对于金融市场预测,我们也需要拟合模型并检验其有效性。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625826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f.png)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引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以数学方法对经济学问题进行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数理模型和数据为基础,对经济学上的问题进行计量分析,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也为金融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
本文将探讨计量经济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计量经济学是一种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的工具和方法。
它是经济学与数学、统计学的有机结合,旨在将经济学理论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并使用经济数据对这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金融市场是金融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各种各样的交易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等。
金融市场的主要活动是证券交易和资本流动,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计量经济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2.1 资产定价资产定价是计量经济学在金融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
它主要研究资产价格与影响资产价格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些因素包括与资产收益有关的经济基本面因素、市场必需因素和投资者心理因素等。
资产定价模型可用于预测资产价格的变化,以及评估金融市场的风险程度。
2.2 投资组合选择投资组合选择是指在投资者的风险接受程度和收益期望的前提下,选择哪些商品、资产和证券组成投资组合。
计量经济学可以运用现代资产定价模型,帮助投资者在寻求最大化收益的同时,控制风险和构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2.3 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包括各种形式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计量经济学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设计衡量和管理风险的指标,识别关键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模型和预警系统,以降低金融风险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2.4 金融政策评估金融政策评估是指通过实证分析,对金融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
计量经济学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系统性的评估,揭示金融政策的效应和缺陷,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第三章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3.1 确定模型的目的和假设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第一步是确定模型的目的和假设。
金融计量经济学
![金融计量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d0bd0a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c.png)
金融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中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它利用统计和经济模型来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金融政策的效果以及金融风险的评估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金融计量经济学的概念、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金融计量经济学的概念金融计量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将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金融领域。
它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和预测金融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证券价格、利率、货币供应量等。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模型的估计,金融计量经济学能够为金融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证的支持。
二、金融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金融计量经济学主要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是回归分析,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模型可以描述金融变量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通过对模型的估计和检验,可以得到关系的定量描述和统计推断。
在金融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还包括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
时间序列分析用于研究时间上连续观测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析金融市场的波动性、长期趋势以及周期性。
面板数据模型则可以同时考虑时间和横截面上的变动,适用于研究多个个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关系。
此外,金融计量经济学还常用经济计量学中的工具,如离散选择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
这些方法可以处理一些特殊情况,如二项选择、序列相关等。
三、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金融市场、宏观经济、风险管理等。
在金融市场领域,金融计量经济学可以用于研究资产定价、市场效率、交易成本等问题。
宏观经济领域中,金融计量经济学可以提供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和政策分析。
而在风险管理领域,金融计量经济学可以用于金融风险的测度和控制。
金融计量经济学还可以应用于金融政策的评估和决策支持。
通过对政策变量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评估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同时,金融计量经济学还可以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市场的特征和机会。
金融市场的金融计量经济学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金融计量经济学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金融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99f4c3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8.png)
金融市场的金融计量经济学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和经济影响,人们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金融市场进行研究。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的金融计量经济学及其在研究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首先,金融计量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它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概率论等方法研究金融市场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金融计量经济学的核心是建立模型,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金融市场的行为、价格、波动、风险等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
金融计量经济学在金融市场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金融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模型,对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进行预测,并帮助投资者制定投资策略。
其次,金融计量经济学可以应用于风险管理。
通过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进行建模,可以评估和管理投资组合的风险,并提供风险控制的方法。
此外,金融计量经济学还可以用于金融市场监管。
通过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计量经济学方法在金融市场研究中的应用也是多样化的。
例如,人们常常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时间序列模型可以对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进行预测,帮助投资者制定投资策略。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金融市场的有效性。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市场是信息有效传播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用来检验和评估市场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金融市场中的不同因素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如利率、汇率、股票指数等。
然而,金融计量经济学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非线性使得建立模型和预测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金融市场中的异常事件和冲击可能会使得模型的预测失效。
另外,数据的可得性和精确性也对金融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提出了要求。
金融市场的计量经济学
![金融市场的计量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a1fa48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0.png)
金融市场的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是一个充满变动和不确定性的领域,深受经济学家、学者和决策者的关注。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的计量经济学应用,并介绍其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性。
一、引言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分析经济数据、理解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变量的一门学科。
在金融市场中,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预测市场走势,以及评估金融政策的效果。
二、金融市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CAPM是计量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模型,用于计算资产的预期回报。
通过考虑资产的系统风险和市场风险溢价,CAPM模型可以估算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率,并为投资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2. 随机波动模型(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随机波动模型提供了一种描述金融市场波动性的方法。
该模型允许波动性在不同的时间段和市场状态下变化,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风险。
3. 共整合模型(Cointegration Model)共整合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用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一种方法。
在金融市场中,共整合模型可以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金融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揭示它们之间的均衡关系。
三、计量经济学在金融市场的应用1. 金融市场预测计量经济学提供了大量的工具和方法,可以用于金融市场的预测和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金融市场的走势和变动。
2. 金融政策评估计量经济学在金融政策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和计量模型,可以评估不同政策对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供政策制定者参考。
3. 风险管理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提供了一些方法,如价值-at-风险(Value-at-Risk)模型和条件异方差(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模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评估和管理风险。
计量经济学与数据分析的应用
![计量经济学与数据分析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90443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5.png)
计量经济学与数据分析的应用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济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主要任务是使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分析技术也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计量经济学和数据分析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一、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计量经济学是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的经济学分支。
它将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旨在通过数学建模和计量分析来研究经济现象的规律性、机理和影响因素。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
其中回归分析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它主要是研究一个因变量如何受到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影响。
回归分析能够为研究者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包括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影响大小和显著性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经济学家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现象,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制定政策。
二、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数据分析是一种使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来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建模、数据可视化等步骤。
数据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数据分析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经济学家可以使用数据分析来检验经济理论的假设、预测经济趋势和研究经济现象。
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
三、计量经济学和数据分析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计量经济学和数据分析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其中几个例子:1. 预测经济趋势计量经济学和数据分析可以用于经济趋势的预测。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社会经济变量,它们可以给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经济变化。
2. 货币政策分析计量经济学可以帮助经济学家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可以确定货币政策是否具有适当的效果。
这对于政策制定者建立经济政策非常有益。
3. 金融风险管理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控制金融风险。
通过分析金融市场和经济变量,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银行和金融机构评估风险,预测市场波动并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7887d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d.png)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经济学家们通过各种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而计量经济学则是其中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计量经济学的核心是利用历史经济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找出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
金融研究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而计量经济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计量经济学背景计量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经济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从经济理论出发,某种关系是应该存在的,但是实际统计数据与理论模型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因此,经济学家们开始使用计量经济学研究各种经济现象,例如价格和需求、投资和消费、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等等。
虽然计量经济学经历了各种发展,但是它的基本核心一直未变:利用历史经济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找出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
应用领域计量经济学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证券市场、银行业、货币政策等方面。
证券市场证券市场是计量经济学在金融研究领域中的一大应用领域。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计量经济学家可以研究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和交易量之间的关系,进而预测未来股票价格的变动。
此外,计量经济学还可以研究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对不同市场信息的反应程度,例如经济数据、公司业绩等,这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银行业计量经济学在银行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银行业务收入与员工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出,这可以帮助银行制定更好的经营策略。
此外,计量经济学还可以研究银行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这是制定有利于银行长期经营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基础。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计量经济学在金融研究领域中的另一个应用领域。
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经济学家可以研究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例如利率调节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等。
这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结论计量经济学是金融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还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虽然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要想在金融研究领域中得到充分运用,还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数据和模型。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方面的应用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方面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ebd3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6.png)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方面的应用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量经济学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将介绍计量经济学在金融方面的应用,并探讨其在金融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金融市场资产定价模型金融市场资产定价模型是计量经济学在金融方面的重要应用之一。
该模型通过对金融市场中各种资产价格的研究,以及利用统计数据和经济理论,建立起一种衡量资产价值和风险的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决策,判断资产价格的合理性,并评估投资的风险和回报。
3. 金融风险管理计量经济学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可以对金融风险进行测度和管理。
例如,通过利用历史数据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可以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并降低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4. 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分析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分析是计量经济学在金融方面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金融市场中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信息。
计量经济学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来验证市场价格是否反映了全部可得信息。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投资者难以通过寻找低买高卖的机会来获取超额收益。
5. 金融政策制定与评估最后,计量经济学在金融政策制定与评估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利用各种计量经济模型,可以对金融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
例如,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可以评估利率政策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政策。
综上所述,计量经济学在金融方面的应用广泛且重要。
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有效地管理金融风险,评估金融政策的效果,并为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因此,深入研究和应用计量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方法和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发展前景。
金融计量实验报告总结
![金融计量实验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35dd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5.png)
金融计量实验报告总结引言本实验使用金融计量模型来分析金融市场中的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揭示出金融市场中的规律和趋势,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本实验主要围绕着股市指数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展开,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单位根检验等方法对所选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数据选取与处理我们选择了过去十年来的上证指数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作为研究对象。
为了进行计量分析,我们从相关数据源中获取了这两个变量的每日数据。
为了使数据更合理,我们对它们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通过对数化处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并且简化模型的回归系数的解释。
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是否为平稳的。
我们使用了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 检验来进行单位根检验。
通过对两个变量进行ADF检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上证指数的差分序列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差分序列都为平稳序列,不存在单位根。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直接对差分序列进行回归分析,而不需要担心存在伪回归的问题。
多元线性回归接下来,我们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上证指数与一年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最小二乘法,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回归方程:上证指数= β0 + β1 * 一年期存款利率+ ε通过对回归结果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一年期存款利率对上证指数有显著的影响。
具体地说,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增加会导致上证指数的下降。
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即利率上升会减少资金流入股市,从而影响股市的表现。
结论通过金融计量实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年期存款利率对上证指数有显著的影响的结论。
这一结论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有实际意义的,可以帮助他们在投资决策中考虑到利率的因素。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增加会导致上证指数的下降,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对冲市场风险的一种思路。
金融数据统计分析
![金融数据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f0a7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0.png)
金融数据统计分析金融数据统计分析是金融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金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风险状况和投资机会,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金融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1. 金融数据的特点金融数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时序性:金融数据通常是按时间顺序记录的,包括股价、利率、汇率等。
波动性:金融市场波动剧烈,数据变动频繁,需要及时捕捉和分析。
相关性:不同金融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股票价格与公司盈利情况的关系。
随机性:金融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需要进行概率统计分析。
2. 金融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进行金融数据统计分析时,常用的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对数据进行总体描述,包括均值、方差、标准差、最大最小值等。
时间序列分析: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规律性和趋势,包括平稳性检验、自相关性检验等。
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如股价与盈利之间的回归关系。
风险分析:评估投资组合或资产的风险水平,包括价值-at-risk (VaR)等指标。
3. 金融数据统计分析应用金融数据统计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投资组合优化:通过对不同资产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优化投资组合配置,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市场预测: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预测未来市场走势和价格变动趋势。
风险管理:通过风险分析方法,评估投资组合或资产的风险水平,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金融工程: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和交易策略。
结语金融数据统计分析是金融领域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通过对金融数据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管理风险,并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金融数据统计分析有所帮助。
经济学毕业论文中的计量经济模型评估方法
![经济学毕业论文中的计量经济模型评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cbec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b.png)
经济学毕业论文中的计量经济模型评估方法在经济学领域,研究者经常使用计量经济模型来评估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经济行为,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毕业论文中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评估方法,包括实证分析、因果推断和控制变量等。
一、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经济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已有的数据来验证或推翻某个假设。
在毕业论文中,研究者需要选择适当的数据集,并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
常见的实证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等。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数据特征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计算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量,以了解数据的基本情况。
此外,绘制直方图、散点图和箱线图等图表也有助于揭示数据的分布和相关性。
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实证方法,用于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者可以估计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
回归模型可以是简单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或非线性回归等,具体选择取决于研究问题的复杂程度。
面板数据分析是一种处理面板数据集的方法,其中包含多个个体在多个时间点上的观测数据。
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者可以同时考虑个体间的差异和时间间的变动,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
常见的面板数据模型包括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等。
二、因果推断在经济学研究中,因果推断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我们常常关心某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因果影响。
为了实现有效的因果推断,研究者需要规避内生性问题,即避免混淆变量引起的虚假相关性。
内生性问题是指因果关系中存在的潜在偏误。
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研究者可以使用工具变量法、自然实验和随机化控制试验等方法。
工具变量法通过引入一个外生变量来解决内生性问题,自然实验则利用自然界发生的“随机”事件作为干预,而随机化控制试验是为了减少组内变异性,通过随机分配实验和对照组进行比较。
计量经济学模型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计量经济学模型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85c13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7.png)
计量经济学模型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财务分析成为企业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一种研究经济现象的数学方法,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建立合理的财务分析模型,以便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获得预测性的决策结果。
本文旨在探讨计量经济学模型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在财务分析中的基本概念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一种经济学方法,旨在利用数学和统计数据对经济现象进行建模和预测。
计量经济学模型通常包括一个数学方程或一组方程,用于捕捉一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计量经济模型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通常涉及到两个主要分析领域:时间序列分析和横截面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通常涉及从过去的数据中推断未来的表现趋势。
这种技术通常用于分析多项财务指标,如收入、利润、现金流和股票价格等,以确定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常使用具有时间维度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例如ARIMA、ARCH/GARCH等模型。
横截面分析通常涉及比较两个或更多不同公司的财务表现。
这种技术通常用于确定公司的相对绩效,以便在不同公司之间进行比较。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具有多个相关因素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如回归模型、多元方程模型等。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案例研究在实践中,许多财务分析专家和经济学家都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财务分析问题,并获得更全面、准确的分析结果。
以下是一些计量经济学模型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案例研究:1.时间序列分析一家公司希望通过分析其过去的财务表现来预测其未来表现。
该公司的研究人员采用ARIMA模型来分析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数据。
研究人员发现,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数据存在季节性波动。
因此,他们使用ARIMA模型来预测未来的季节性变化,并根据预测结果对公司进行投资决策。
2.横截面分析在一个跨国公司中,一个部门负责人想知道为什么在同一行业中,该公司的一些业务表现不如其他公司。
为此,他们采用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许多潜在因素对业务绩效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33e22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1.png)
计量经济学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分析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人们对金融市场的研究与应用愈加深入。
计量经济学被应用到了金融领域中,为金融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工具。
本文将着重探讨计量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分析。
一、金融市场中的风险与回报金融市场中的风险与回报并存,投资者常常需要面临风险权衡问题。
因此,对于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和回报的分析和建模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常,我们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来研究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用CAPM模型来估计证券的预期回报率。
该模型假设市场组合是所有投资的组合,那么证券的回报率可以被视为超额回报率,即它们与市场组合之间的差异。
CAPM模型还可以回答投资者“该用多少风险来获得同等的预期回报”的问题。
除了CAPM模型,我们还可以使用其他统计方法和时间序列方法来研究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多元回归来分析各个因素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或者使用GARCH模型来研究金融市场的非对称波动性。
二、金融市场中的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指金融市场中的价格总是反映所有可获得信息,从而难以发现低估或高估的证券。
有效市场假说为投资决策提供了基础,并成为分析金融市场的一个中心理论。
计量经济学可以用来验证有效市场假说。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来分析金融市场中的股票价格是否符合随机游走模型。
该模型认为股票价格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如果符合该模型,则金融市场需要更多市场分析和资产配置的持续性战略。
同时,计量经济学还可以用来研究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否符合有效市场假说。
通常,我们会考虑投资者是否有收益压力、是否有信息差异、是否存在非理性行为等。
若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投资者的行为不符合有效市场假说,则可以挑战该假说并寻求其他解释。
三、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预测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主要是指价格的不稳定性。
计量经济学可以被用来研究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变化,并且可以预测未来趋势。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股票价格的移动平均数来研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也可以使用时间序列分析和GARCH模型来研究市场的波动性。
计量经济学模型在金融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计量经济学模型在金融分析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08fa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2.png)
计量经济学模型在金融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种金融创新模式层出不穷。
如何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分析,是金融从业者们关注的焦点。
计量经济学模型在金融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因其强大的预测和分析能力,成为了当前金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发展历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运用数理统计、计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方法研究社会和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以构建和验证经济模型为基础,通过收集数据、做出统计分析和计量推断,来判断某一经济理论是否成立,从而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从20世纪初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不断发展,慢慢地形成了现代计量经济学。
其中,著名的OLS回归分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成为了计量经济学的经典工具。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在金融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对金融市场进行预测和分析。
以时间序列分析为例,它可以分析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波动特征和周期性规律,评估金融市场效率和有效性,为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另外,还可以通过OLS回归模型,对金融市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帮助金融从业者们预测资产价格、市场波动等。
例如,在利率市场上,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预测短期市场利率和长期市场利率的趋势和变动,分析利率和经济周期的关系,评估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在股票市场上,可以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预测股票价格走势和波动率,并且发现价格波动规律和市场投资行为的动因。
在外汇市场上,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预测汇率的波动特征和变动方向,分析汇率与贸易、投资和利率等因素的关系。
三、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固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在研究经济现象时,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统计和计算,且模型架构和统计方法不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存在差异。
其次,计量经济学模型往往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非线性和异方差性变量,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金融学中的计量经济学
![金融学中的计量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1e6f918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0.png)
金融学中的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学中现实世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它在金融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金融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金融学中的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和意义。
一、金融学中的计量经济学简介计量经济学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经济学模型进行估计和验证的学科。
在金融学中,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金融市场分析、资产定价、投资组合管理、金融风险评估以及金融政策制定等诸多领域。
二、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计量经济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建立经验模型,量化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样本数据进行参数估计,从而推断总体模型的性质。
回归分析在金融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通过回归分析来解释股票收益率与市场因素之间的关系。
2. 时间序列模型金融市场的价格和波动性通常呈现出时间序列的性质,因此时间序列模型在金融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用来预测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势,帮助投资者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3. 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模型是一种可以同时考虑个体单位(如公司或个人)和时间维度的方法。
面板数据模型在金融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绩效评估、金融体系稳定性研究等方面。
三、计量经济学在金融学中的应用1. 资产定价计量经济学方法在资产定价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估计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并制定适当的投资策略。
2. 金融风险管理计量经济学方法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建立风险模型,可以测量和管理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3. 金融政策制定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于金融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金融政策的实证研究,可以评估其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四、计量经济学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虽然计量经济学为金融学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金融市场的非线性特征和异质性经常导致计量经济模型的不准确性。
计量经济学中的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
![计量经济学中的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11fddd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3.png)
计量经济学中的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和数据分析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
作为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计量经济学通过运用统计方法和经济理论,来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效应。
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作为计量经济学的两大核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数据分析是计量经济学中的首要步骤。
经济学家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海量数据中,应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数据分析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描述统计分析,它通过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对数据的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
另一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回归分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解释和预测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分析能够帮助经济学家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行政策的制定和评估。
经济模型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工具。
经济模型是对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抽象和简化的表达方式,以便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
经济模型通常基于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方程或其他形式的表达,来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经济模型可以包括多个变量和参数,并利用计量方法来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
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有助于经济学家深入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研究中,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往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数据分析为经济模型提供实证基础和参数估计,而经济模型则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结果,并进行进一步的推断和预测。
例如,在政策制定中,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建立经济模型来评估政策的潜在影响,并根据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的结合,可以使经济研究更加深入、准确和可靠。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的应用需要结合适当的统计方法和经济理论,避免误解和误导。
准确和科学地运用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应用的统计分析朱晋黄阿娜1【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2002----2006年《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五种期刊刊登的共5938篇论文中的涉及计量经济模型的金融实证论文数量、比重和文章题目的特点,将所涉模型方法划分为六大类,进而分析模型方法种类分布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过去金融计量经济模型与方法的发展历程,并预测其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融计量模型统计分析发展轨迹一、引言在当今的西方经济学至少是所谓的高级西方经济学中,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已经成为阐述理论内容的基本要素或者说是通用语言。
以精确的量化分析替代模糊的文字描述是各国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政策制定的一个明显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范围内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和研究飞速发展,大量的经济学论文都使用不同的金融计量经济模型论述和解决所研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近年来,不管是研究区域经济、宏观经济、开放经济、农业经济还是金融领域,只要不是纯理论的几乎每篇文章或多或少都会涉及金融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自从1998年5月份《统计研究》上发表了一篇《对〈统计研究〉的统计研究》(刘传哲,1998)后,研究界便掀起了一股统计分析的热潮。
国内目前有关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的教科书和综述文献的数量已经非常巨大,但他们往往只针对某一类型,比如面板数据或者行为金融模型,来分析统计这一类型的发展趋势(王志诚周春生,2006;李少付海小辉,2006),或者都是对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综述,而不是对其应用做一个统计分析。
本文从权威性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以《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五种期刊从2002----2006年刊登的5938篇文章为统计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该五种期刊刊登的论文中有应用金融计量经济模型的文章的占比情况、题目特点以及模型种类的分布情况,从而试图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回答金融计量模型过去及未来的发展轨迹。
二、样本期刊中关于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的论文特点(一)样本期刊中涉及金融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应用的论文概况1朱晋,女,汉族,1963年1月,浙江工商大学(单位会员)金融学院投资系主任,硕士,教授;黄阿娜,汉族,1985年5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生。
自从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在分析经济形势和制定经济政策时越来越要求将定性的文字描述用定量的数据分析来替代,国内学术界也越来越注重量化分析的重要性,同时金融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也是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有涉及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的文章划分为三大类,论文、广义数量经济学论文和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其定义参照 Morgan (1998)和Joseph Persky (2000)在统计美国经济学杂志的论文特征时使用的方法。
全部论文除了“读者来信”、“新春问候”、“征文广告”、“开会通知”外的所有文章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包含金融计量模型、实际数据和严格的大样本估计方法广义数量经济学论文1、包含金融计量模型、实际数据但没有使用严格的大样本进行参数估计或假设检验2、涉及计量方法论,或涉及对某一主题的金融计量模型的文献综述的3、包含金融计量模型、但使用模拟数据而不是实际数据,或者数据分析和模型没有直接关系的4、不涉及金融计量模型,包含实际数据,但只是进行图表汇总分析5、 包含金融计量模型、实际数据和严格的大样本估计方法非数量型论文全部论文中,不属于计量和数量经济学的其他论文图1给出了2002----2006年《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五种期刊刊登的各个年份的全部论文、全部广义数量经济学论文和全部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的年变动情况。
图1 各类文章数目的变动情况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022003200420052006年份文章总数全部论文广义数量经济学论文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从图1可以看出,全部论文的数量基本均衡,但2002年和2003年的论文总数比后三年要大,其原因主要在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的论文发表数量的变动,从2002----2006年的发表数量分别为398、432、262、218、216,很显然,前两年的论文总数要比后两年多得多,因为从2004年开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上发表的论文的篇幅基本上是原来的2至3倍。
而广义数量经济学论文总体上是小幅递增,仅2005年较2004年稍微减少,但递增趋势仍然明显。
此外,最显著的是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每年都是稳步上升,从2002年的162篇到2006年的360篇,基本上上升了两倍多。
(二)样本期刊金融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应用论文刊载的时序特征以上给出的是将五种期刊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历年的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的刊载情况。
下面将简要分析《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各自这五年来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的刊载情况。
先从绝对数上来讲,从图2可以看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波动幅度比较大,而《金融研究》则呈现相互稳定上升的趋势,《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管理世界》则是不规则的上升。
相对于其它四种期刊而言,《财贸经济》上刊载的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是最少的,其次是金融研究。
而从总体上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是五种期刊中相对来说刊登的最多的。
从相对数上来讲,从图3可以看出,整体上而言,五种期刊刊登的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占同一年份全部论文的百分比基本上是逐年递增。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是递增速度最快的;《经济研究》明显比其它四种期刊更注重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的发表;《财贸经济》依然是五种期刊中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刊登比重最少的。
图2 五种期刊论文刊载绝对数2040608010012020022003200420052006年份数量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图3 五种期刊论文刊载相对数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22003200420052006年份所占百分比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综合图2和图3,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管是从绝对数还是相对数来看,本文统计的五种期刊刊登的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基本上都是呈现出上升趋势的。
三、金融计量经济模型与方法应用的发展轨迹经过统计,在统计研究范围内的文章共涉及了将近120种(细分情况下,以最小二乘估计为例,在此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加权最小二乘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各算一种)模型及检验方法,鉴于有些模型仅出现过一两次,为不常用模型,因此在次将这些模型先剔除,再将其余的70种(总括情况下,在此最小二乘估计包括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加权最小二乘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算为一种)常用模型根据李子奈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以及李子奈和叶阿忠的《高等计量经济学》划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线性回归模型及扩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时间序列检验、数据类型非经典、估计方法的扩展、金融实证模型。
其中,前三种代表了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而第四、五种分别代表了数据类型和估计方法的非经典。
线性回归模型及扩展线性回归模型是金融计量经济模型中最常用的模型,有单方程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前者用于研究单一的经济活动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后者用于研究经济系统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量之间的关系用线性方程加以描述,虽然实际生活中很少存在直接线性关系,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经简单变换而转化为线性关系。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就是各种社会、经济、自然现象的数量指标按照时间次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数据。
时间序列检验对单方程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预测检验;对联立方程模型的检验包括上述检验外还有对模型系统的拟合效果检验、预测性能检验、方程间预测误差传递检验、样本点间预测误差传递检验。
数据类型非经典 在实际中,往往仅利用时间数据或截面数据并不能满足预测要求,即同时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而且样本观测值也不一定必然会连续,因此便出现了经典数据不能概括的非经典数据。
估计方法的扩展 在非经典计量经济模型中,数据往往比较复杂,因此在传统的估计方法的基础上产生了估计方法非经典。
金融实证专用模型在金融领域中用于估计资产组合的价值、资本资产定价等金融实证方面。
(一)模型方法应用的分布情况用使用某类模型文章的总篇数与全部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的比值来表示六大模型类型应用的频率,图4给出了在本文的研究对象范围内所涉及的以上定义的六大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的具体分布情况。
从图4可以看出,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仍然是使用最频繁的,其数据类型、模型结构和估计方法均占去了总数的大部分,三者之和达到了85%,究其原因有三:第一、线性模型是计量经济模型中最常用的模型;第二、最小二乘估计是估计方法中最常用的;第三,在实际生活中,与截面数据相比,时间序列数据更为普遍。
继这三者之后,便是估计方法非经典,由于现实中遇到的数据往往比较复杂,仅靠传统估计方法常常会无法达到预期的拟合效果,因此便出现了更适合处理复杂数据的估计方法非经典。
图4 各类模型方法分布情况26%19%40%9%2%4%线性回归模型及扩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时间序列检验数据类型非经典估计方法的扩展金融实证模型(二)各类模型的发展轨迹探讨1、线性回归模型及扩展的发展轨迹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现代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
计量经济学中有很多的数学模型,而最为常用和解释能力强且直观的莫过于线性的数学模型,就是非线性的模型最终还转化为线性模型加于解决(魏东平、郑超亮和袁文俊,2004)。
而线性模型中经常会使用到线性回归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要估计参数的值,一般会使用到最小二乘法。
本文将样本期刊从2002----2006年涉及的所有线性回归模型及其扩展分成16小类,并将每种期刊每年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具体数据见附表1)。
图5显示了每种小类的应用频率,很显然,线性回归模型是所有模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而最小二乘估计是估计方法中最常用的,极大似然估计的应用频率与之相差甚远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对于单一的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而言,它更适用于复杂数据的估计。
0%20%40%60%80%100%1图5 线性回归模型及扩展的分布情况LM相关系数矩阵T检验显著性检验最小二乘法对数线性回归Hausman Sparman极大似然估计IV卡方相似分析Wald 逐步回归自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线性回归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已经得出从整体上来看,金融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论文的刊载数量基本上都是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的结论。